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7 08:32 发表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作者会不会用恐有失和急鸣金来表示一方处于下风。
既然在关羽(对庞德)这个例子上,恐有失和鸣金并不表示下风,那么同样在黄忠(对关羽)这个例子上也是如此。按照兄的理解,关羽对庞德甚至还是上风,也就是说黄忠对关羽也不能排除上风的可能。
---鸣金”的前面没有“急”字,则稍占下风的理解没有那么明显。
这句话在关羽对庞德这个例子是说不通的,不可能两边都占下风。
关于张飞与马超一战,关键是两个问题,一是兄是否会因前面的恐有失和急鸣金判断马超实力优于张飞(不是表现),二是如果前面没有马超叫阵的举动,双方的交手预计将是什么结果(假设打三百回合以上)。 ...
嘉靖版关羽对庞德:百余合后,没有“不分胜负”四个字的描叙,而且庞德一方是恐有失先急鸣金,关羽一方是恐年老后鸣金,因为鸣金的先后顺序加上一个有急一个没有急,我很容易倾向于当时庞德明显占下风。(毛版中都有“急”,马岱兄说得好,不可能双方都占下风,则我的嘉靖版武评理论不适合了,这里我倾向于老年关羽和壮年庞德场面相当)
嘉靖版关羽对黄忠:百合后,有不分胜负四个字的描叙,而且黄忠一方是恐有失,鸣金,关羽不追杀。则我虽然倾向于关羽还是稍高于黄忠,但是我承认,理由并没有使用了“急”的那么充分。
关于张飞与马超一战,我的确因为前面的恐有失和急鸣金判断马超实力优于当时的张飞;回答马岱兄的第二个问题,我纯属不负责任的假设:
如果没有马超的半日疲劳,我的预计是第一个百回合恐有失,急鸣金就结束了。
我的嘉靖版三国武评理论有几处不适合毛版:
1、嘉靖版中,武将单挑,同事“助战”表示己方占下风(毛版中张合战张辽,许褚助战张辽,此处也出现了助战字样,故否定了我的嘉靖版理论)
2、嘉靖版中,武将单挑超过百回合,对武评作用不大,因为张合都能够战张飞超过百回合,而且庞德虽然坚持了百余合,但是既没有“不分胜负”四个字,而且一方恐有失急鸣金(毛版三国修改了这两个战例,则可视为超过百回合同一级别)
3、嘉靖版中,恐有失急鸣金,都理解为一方占下风(但是毛版关羽和庞德都急鸣金,不可能双方都占下风,否定了我的嘉靖版理论)
4、嘉靖版中,不分胜负并不表示双方当时完全平手,因为韩当和张虎也不分胜负,但张虎已经力怯(毛版三国则去掉了这个不分胜负,故蓝兄的理论在毛版三国中,俺没有否认的证据)-----兼回复Eymon兄
[ 本帖最后由 burrjiang 于 2009-3-27 13:0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