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西游我说, 西游记草根研究系列
性别:男-离线 ylh2004
(萧雨客)

商国公
武泰军节度使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1310
帖子 3548
编号 22408
注册 2004-11-5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7-8-29 07: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是本奇书,其中内涵绝不简单,再次拜读小翔子大作.
把天涯摩天大楼高手团全请来轩辕,再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杨孙之争如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8-29 08: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cceehi 于 2007-8-28 20:57 发表
好久没看到这么认真的作品。而且在研究西游记问题时,较多涉及小说研究的专业领域,前三部分又可作为专业论文阅读,特此精华,以资鼓励,希望楼主多发好贴。

谢谢阿珂郡主的褒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08: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07-8-28 21:30 发表
真正会排斥释道的,应该是儒家的理学。也就是朱熹弄出来的那套。从孔孟之道看,他们不应该排斥释道的。孔子还向老子请教过呢。当然,道教不等于道家,但我觉得这是在于宗教上讲的。如果是一般非道中人,要非常明白的区分道家和道教是不容易的。所以乘孔孟的儒家,斥道之说不可靠。鬼怪之事,孔圣人存而不论。所以,我觉得只要不是那种呆滞固化的理学正宗的儒生,他们就可以接受三教合一,而不是排斥。北宋苏东坡不就是一个三教统一的代表文人吗?

    明清二朝,对释道的态度,也从来都没有说有北魏那种灭佛之说,当然也没有灭道之说。儒虽然是国教,但是释道是可以和谐并存,是可扶植的。所以只要不是固化于理学正宗那种腐儒,接受释道,三教合一没什么不可以。

不然,“子不语怪力乱神”一语既出,儒家自然排斥以鬼神为说的释道。
虽然很多士大夫会去亲近佛道,但不代表他们会去主动宣传佛道。
明时,理学已经成为正统,排斥释道的才是主流,这与宋代也不同。
《西游记》一书,里面对金丹大道颇有造诣。
不可能仅仅是一个对佛道有好感的儒生所写。
苏东坡虽然与和尚道士结交,但要他专门写道家的论著,他是不会写的。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07-8-28 21:30 发表
    二来,再看西游的本身。如果是道人写的,那么会是这样吗?三教合一不是一个口号,宗教的精髓何在?道教的教义,那种修身,那种与世无争,在西游从头到尾那里弘扬了呢?福祸相倚,严格上讲是道家老子的言论,道教尚的是一种归隐,无为,不争。 猴子从头到尾都是争强好胜。西行路上困难重重,体现的也更是儒家那种积极入世的态度。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豁达。
    西游记,无论把道的地位抬到多么高,化胡位佛,还是把老君的法宝说得多么厉害,再于猴子身上加了许多道的痕迹,又在行文里有道的术语这些,都是对道的表象推崇,是要其皮而不要其质的。 如果真正道的人写这个,再怎么推“三教合一”,不可能放弃自身教义。 相反,唐僧在取经之前,小和尚默默念经钻研。猴子甘忍五百年之痛,出来后也没有怨言,这正是穷则独善其身的体现。而取经任务的到来,唐长老义无反顾,孙猴子勇往直前,就是老猪和沙僧也都是积极归依,一起完成艰巨的任务,这不是达则兼挤天下的作为吗?这绝对和道的无为,不争是不符合的。

道家宣传的是“修身”、“与世无争”,但道教并非如此。
自道教出现以来,张陵、张鲁、张角、左慈、孙恩、寇谦之、陶弘景等等,又有那个是归隐的呢?
既为教,自然有教化,必须在世俗中进行,这不是“归隐”能够解决的。
道家修炼讲功与行,除了八百功成以外,更要三千行满才能成就天仙大道。
这就更不能“归隐”了,否则机缘再好,也不过是地仙、神仙而已。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07-8-28 21:30 发表
   但是,西游也不可能释家写的,不错,因果论在西游中得到很大的阐述,普渡众生说也得到发扬。但是不能说是佛家人写的。首先佛对三教合一就没怎么感冒过,况且他们也不会支持 老子化胡为佛的。再者,书中虽然有扬佛,但是对道处处是尽让三分的。而佛的因果论,那是早就被统治阶层同意纳入的东西。儒学没有接纳,却可以用存而不论的观点来看,完全不需要排斥。而普渡众生和孔孟之道的仁学是一致的。所以推崇起来很合适。

    西游的三教合一说,表面把道的地位提得很高,把佛扬得很神,但是其中儒的仁说,忠君爱民说,积极入世说等等观点,没有丝毫的退让。这个三合一,谁处于中心地位是明显的。

忠君爱国等思想,非独儒家宣传而已。忠孝本来就是正统观念,宣传并不奇怪。
佛道也不可能不宣传。如净明一道,就以忠孝为本,以其他为次。

就如俺前面所说,《西游记》的作者对金丹学颇有造诣。
和尚自然写不出,但仅仅对道家有好感的儒生同样也写不出。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必然是得了真传才能写出,这个可不是只靠翻翻道书就能看出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8-29 08: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岱瀛兄的两篇长文已拜读,收获甚丰。

1,既然小说是三教合人的思想,只要作者不是道士或是和尚,很难想像小说不是以儒为主。这一点我是支持你的观点,即为统治阶级服务,提倡的是儒家的一种“忠”,这在小说中多有体现。兄也举了不少例子。

2,六耳的身份问题以前讨论过,基本同意您说的这是小说刻意塑造的一股反对力量,不和谐因素,背后有教主级人物支持。

3,兄提出的大闹天宫的浩劫是福不是祸,确实发人深省。而我从猜测老子为猴子师父进而认为大闹天宫是突发事件确实带有人情化的思维。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毕竟我们还不是客观专业的文学研究者,只是普通读者,自己有了自己的观点后,找的很多证据都是为支持这个观点的。关于闹天宫以后发生的事情及因果,兄认为是定数,双方的老大都能预料的。尤其“道法之中,福祸双倚的论道是很重要的。猴子大闹天宫在众仙官眼里是一个灾难,怎知道于各道眼里,那正是一场劫难的化解。”这句很是精妙,发前人所为发,让人眼前一亮,再容我好好思考。

4,道虽讲无为,与西游中很多“争强好胜”,“隐忍”等写法格格不入,但这并不表明西游一定是非道士所作。首先申明我是支持西游为非道士所作,我只是提一个反对的意见。道教的发展也是渐进的,很多思想已经慢慢改变了。比如道教的几大经典没有提到要济世,救人,可是后世道士们却向佛门学习,也搞什么普渡众生积功德,并且越来越看重香火,这显然是违背道门初衷的。而且西游小说中很多道教术语,这是很奇怪的。假如是一儒生所作,就算他精通道教的东西,但他根是儒家的。也不便在小说中如此隐含道门的东西,比如回目名称,比如人物的指代,还有书中的诗词,隐语,都是道教金丹派的东西。而金丹派是正大光明的指出要济世,要三教合一的。所以作者的身份不能一棍子敲定是非道士。也有可能是道士写的,他把三教合一的思想写进小说,又把自己的身份寄于书中的隐语术语之中,作者的思想已经有了巨大改变,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但其本源还是道士,所以在诗词中,在术语中还隐含了自己的身份,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书中对太上老君的描写明显托大,开天辟地是盘古做的,在道教应是元始,在西游中给了老君;炼石补天是女娲做的,中国人都知道,他到这里改成了老子化身女娲;书中法宝基本出于他手;而且像弥勒这样的佛门大老也要去元始处听课,亦有托大道门之嫌疑。不过,就算这样,我也还是稍微的支持非道士作者,上面只是自己反对自己的一些观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睿翔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66
编号 180177
注册 2007-6-22


发表于 2007-8-29 08: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ylh2004 于 2007-8-29 07:36 发表
西游是本奇书,其中内涵绝不简单,再次拜读小翔子大作.
把天涯摩天大楼高手团全请来轩辕,再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杨孙之争如何?

孙杨之争大楼里讨论四回了,每次都无果。大楼里的人都不愿挪地方,很多人连那个贴子都不出,想拉出来,难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08: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睿翔 于 2007-8-28 18:12 发表
“神跟仙都是道教的”,冒牌兄这话说的不对。有很多的人,生前从不信仰道教,更不会去修道,但是他们死后都被吸收成神了。当然了,归根到底,他们是“老百姓”封的。但是上升到神话的高度,他们就是玉帝他们封的了,可见他们已经完全非宗教化了,即不算道,也不算佛。

三清四帝是天仙,硬要说他们是神的话,这个神的概念就变成了创世上古者的概念了。从后世宗教和小说系统中,三清都是仙,而非神。至于神和仙的地位,这个不是问题,如果论权力来说,当然是有官位的地位权力高了。但是这并是神仙所追求的层次。

道士们的看家经典是道德经,其次有南华经,老子想尔注,周易参通契等等。这些经典都没有提到要普渡众生积功德才能成仙。而佛教则不同,他们的经书几乎每部都要僧人济世。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仙者是问世事的。

睿翔兄,
前期神仙一直区别不是很大。
如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就很难区分什么是神什么是仙。
元始天尊在此书中居第一位,而此书中还有不少著名的仙人。

如果你打算写小说的话,不妨用先天神与后天神的说法。
以早期神灵为先天,以人死成神为后天。
当然,神话里是没有这种说法的。

《道德经》等虽为道家推崇,但后世道教其实也不过借重其名而已。
自钟吕传丹法以来,其功行说就一直是道家主流。
事实上,这跟佛教的发展并无区别。
小乘佛教也是只求自己解脱,而不度众生的。
你同样不能因为早期经典中没有此类内容,而断定佛教不将济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09: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睿翔 于 2007-8-29 08:56 发表
道虽讲无为,与西游中很多“争强好胜”,“隐忍”等写法格格不入,但这并不表明西游一定是非道士所作。首先申明我是支持西游为非道士所作,我只是提一个反对的意见。道教的发展也是渐进的,很多思想已经慢慢改变了。比如道教的几大经典没有提到要济世,救人,可是后世道士们却向佛门学习,也搞什么普渡众生积功德,并且越来越看重香火,这显然是违背道门初衷的。而且西游小说中很多道教术语,这是很奇怪的。假如是一儒生所作,就算他精通道教的东西,但他根是儒家的。也不便在小说中如此隐含道门的东西,比如回目名称,比如人物的指代,还有书中的诗词,隐语,都是道教金丹派的东西。而金丹派是正大光明的指出要济世,要三教合一的。所以作者的身份不能一棍子敲定是非道士。也有可能是道士写的,他把三教合一的思想写进小说,又把自己的身份寄于书中的隐语术语之中,作者的思想已经有了巨大改变,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但其本源还是道士,所以在诗词中,在术语中还隐含了自己的身份,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书中对太上老君的描写明显托大,开天辟地是盘古做的,在道教应是元始,在西游中给了老君;炼石补天是女娲做的,中国人都知道,他到这里改成了老子化身女娲;书中法宝基本出于他手;而且像弥勒这样的佛门大老也要去元始处听课,亦有托大道门之嫌疑。不过,就算这样,我也还是稍微的支持非道士作者,上面只是自己反对自己的一些观点。

以作者对金丹学的了解,不可能仅仅是对道家有好感或有些了解的儒生所作,肯定是已经入门得真传者方能写出。

书中前期屡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多心经》,而后期则称《般若心经》,《多心经》的称呼显然有误。
李安纲解释为这是作者故意为之,以前期师徒不同心,故有多心。
如孙悟空在比丘国,剖腹后可见多心;孙悟空屡次被贬,可见师徒有二心。
而在扫除二心之后,归为一心,之后称《心经》。
个人感觉比较牵强,俺的想法是《西游记》可能有两个或者更多个作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岱瀛
(deving)

长平侯
川峡东路经略使
监管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293
帖子 1370
编号 55810
注册 2005-12-22
来自 人间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7-8-29 11: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金丹学偶也不了解。

百度了几下,发现的确有几分道理。诗文和章回名根本就素在传教嘛。

如此看来,西游还是一本道家传世的书了 如果单独把回目和诗文抽出来的话。

但是这个作者要是一个纯正的道士的话,总感觉他直接写道家经典的书好了,写部小说是否太废力了。而且全真道义我也不太了解,完全没有道家的东西吗

不过取经是史事,是佛家重要的事件,西游的很多东西是民间神话传说。把他们套 起来,成为一部宣扬道的著作,确实也是比较高明啊。

我只是觉得一个纯正的道士,再怎么三教合一,整天把佛家的事挂在嘴边的写,是否有点奇异?

不过可以肯定,作者于道教的研究,应该比释教更深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9 11: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道士推崇佛教,倒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全真祖师吕洞宾还说过“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呢。
张紫阳晚年也归于佛教。

西游的宗旨并非宣传道教,不过整体都在写道家修炼之法。
反正道家丹书也多用铅汞之类的隐语,在这本书无非变成孙悟空、猪八戒之类的人物吧。
能够写成小说,也是作者匠心独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岱瀛
(deving)

长平侯
川峡东路经略使
监管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293
帖子 1370
编号 55810
注册 2005-12-22
来自 人间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7-8-29 22: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刚刚去百度了全真的教义

QUOTE:
根 据 《 道 德 经 》 则 尊 道 , 主 张 无 心 忘 言 , 柔 弱 清 静 。 正 心 诚 意 , 少 思 寡 欲 。 注 重 修 行 , 分 为 真 功 和 真 行 。 真 功 即 内 修 , 其 修 持 大 略 以 识 心 见 性 , 除 情 去 欲 , 忍 耻 含 垢 , 苦 己 利 人 为 宗 。 全 真 因 内 修 「 求 返 其 真 」 , 主 张 功 行 双 全 , 以 期 成 仙 证 真 , 所 以 叫 「 全 真 」 。 这 种 内 修 主 要 是 修 养 精 神 , 即 性 , 也 称 为 性 功 , 全 真 教 既 修 性 , 也 修 命 。 真 行 即 外 修 , 主 张 济 世 度 人 。

整个教义,在西游一书,至少于猴子身上是很难见的,老猪是个典型的有私心的人,没事要回高老庄的。  当然,这可以认为是一个修道的历程,但是结局呢?

佛经送回东土,终成皇命。

是成了皇命后再成的正果。而如果从修心之说,经一取回,心路历程已结,成正果是应该的。

却要 次日,太宗升朝,作《圣教序》, 而后在唐僧捧经登台之后来八大金刚召唤,宣布正果的事。

显然,这个次序上的安排,已经肯定了皇权第一性。  太宗认可了这个取经结果了,然后你是道的修心也好,佛的公德也好,这个时候才能宣布奖励正果事宜。

而如果只从修心角度,如果不是全书对于忠的充分肯定,这个次序大可不必,这个《圣教序》,这个登台的排场也可不必。 都已得道了,还需要计较这些吗?

所以,从全篇行文的内容看,我前面说的,从内容,从内容散发的主题看,道的主旨思想没有很大的弘扬,反而主力是儒的忠,仁。  


那么,从我们现代人做什么事好请人题诗题词的角度看,能否解释作者是一个通晓释道,并且可能与全真道人有密切来往的人。他在写书的过程,有请过道人题几回章回名,题几首诗呢?

作为一个好道知人,知道那些术语,欣赏那些词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确实出自内心要真真正正的题那些诗和回目还是难的,但是假若是他的这个道家好友题的,那不就非常合理了吗?


而且,道人写西游,如果为传道,写道家经典更合适,不需要把这些对一般人十分难懂的话又些成诗又题成回名,却又不在正文中给散发出来。 如果不是为传道,出自个人其它目的写的,以其对于道的功力之深,写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会仅仅只能在诗和回名中找到证据,却无法在正文中最直接的体现。

从我前面关于劫的观点,前面天宫大乱是上天的劫,后面整个西天取经,貌似是师徒的劫难,可从取经一开始的目的和结局,那不都是因为唐皇吗?那不是人间的劫吗?

取经本来很简单的事,可以象央视那样处理,观音跑去卖枷挲完事,为什么要写唐皇游地域这一取经前的事呢? 这一大段,从取经五人组看,都没有关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0 08: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07-8-29 22:35 发表
整个教义,在西游一书,至少于猴子身上是很难见的,老猪是个典型的有私心的人,没事要回高老庄的。  当然,这可以认为是一个修道的历程,但是结局呢?

佛经送回东土,终成皇命。

是成了皇命后再成的正果。而如果从修心之说,经一取回,心路历程已结,成正果是应该的。

却要 次日,太宗升朝,作《圣教序》, 而后在唐僧捧经登台之后来八大金刚召唤,宣布正果的事。

显然,这个次序上的安排,已经肯定了皇权第一性。  太宗认可了这个取经结果了,然后你是道的修心也好,佛的公德也好,这个时候才能宣布奖励正果事宜。

而如果只从修心角度,如果不是全书对于忠的充分肯定,这个次序大可不必,这个《圣教序》,这个登台的排场也可不必。 都已得道了,还需要计较这些吗?

所以,从全篇行文的内容看,我前面说的,从内容,从内容散发的主题看,道的主旨思想没有很大的弘扬,反而主力是儒的忠,仁。  

孙悟空,在书中称为心猿,就是心,如小白龙即为意马。
唐三藏为肉体凡胎,也即为人之肉身。
取经的过程实际也是修心的过程,这是性功。
如放纵心猿、剪除二心之类,就是在心性上做文章。
又孙悟空称金公,猪八戒称木母,这就是水火,也即心肾之气,这又是命功了。
全书的情节就是在性命双修上作文章。
结局时弃凡躯超凡入圣,这正是功行圆满。送回东土也不过是返本还源。
简单的话,修行就是全书的主体,至于要宣传什么,那不过是贴在主体上的广告罢了。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07-8-29 22:35 发表
那么,从我们现代人做什么事好请人题诗题词的角度看,能否解释作者是一个通晓释道,并且可能与全真道人有密切来往的人。他在写书的过程,有请过道人题几回章回名,题几首诗呢?

作为一个好道知人,知道那些术语,欣赏那些词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确实出自内心要真真正正的题那些诗和回目还是难的,但是假若是他的这个道家好友题的,那不就非常合理了吗?

而且,道人写西游,如果为传道,写道家经典更合适,不需要把这些对一般人十分难懂的话又些成诗又题成回名,却又不在正文中给散发出来。 如果不是为传道,出自个人其它目的写的,以其对于道的功力之深,写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会仅仅只能在诗和回名中找到证据,却无法在正文中最直接的体现。

问题是西游记不仅仅只是有一些诗与回目啊。
比如宝象国,唐僧放纵心猿之后,就随性而行,见宝塔放金光之外像而入魔,这种隐喻必须是设定情节者才能作的出来。
而全书中每个故事都有隐喻。
这怎么能说在正文中没有最直接的体现呢?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07-8-29 22:35 发表
从我前面关于劫的观点,前面天宫大乱是上天的劫,后面整个西天取经,貌似是师徒的劫难,可从取经一开始的目的和结局,那不都是因为唐皇吗?那不是人间的劫吗?

取经本来很简单的事,可以象央视那样处理,观音跑去卖枷挲完事,为什么要写唐皇游地域这一取经前的事呢? 这一大段,从取经五人组看,都没有关系。

唐皇游地狱,是修行之机。否则以世间繁华,世人不知地狱之苦,怎肯弃了荣华富贵而往修行?
这段内容,就如黄梁、南柯之梦,正是点化世人常见的手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吴都督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4
编号 208882
注册 2007-8-30


发表于 2007-8-30 17: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猴子大闹天宫时的风光与之后的平庸。而从封神榜名单上的人物来看,猴子大闹天宫打败的九耀、雷将都是些什么人!(顺便说一下,猴子在凌霄殿前是跟王灵官等三十六雷将混战,不是单挑)奎木狼等三十六宿自始自终没跟猴子交过手。说白了猴子之所以大闹天宫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天庭位高者普遍低能,有能耐的多被压制在低位。

前期的无敌和后期的平凡对比太大,感觉作者没有统一好,前期过分夸大了悟空的实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7-8-30 18: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插个话:看到这里有点红学对每条脂评敲骨吸髓的感觉。

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ushi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757
编号 77945
注册 2006-8-4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9-2 23: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直不喜读西游,,总觉得故事过于单调,,看完此贴及下面精彩的评论,,我很想立马翻出来读一读;
犹喜主贴第七,第八两大部分以及岱瀛关于取经的分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翻江蜃童猛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179205
注册 2007-6-20


发表于 2007-11-13 20: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把西游记看成炼丹秘诀的人也是大有人在,可说是研究西游的一个偏门。
主要的想法,大概是西游里常常把猴子称做心猿,把老师傅唤做意马,很多东西,而作者在书中大量参考着《周易参同契》里的很多术语,这样很多修真派就此钻进死胡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1-14 09: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翻江蜃童猛 于 2007-11-13 20:22 发表
关于把西游记看成炼丹秘诀的人也是大有人在,可说是研究西游的一个偏门。
主要的想法,大概是西游里常常把猴子称做心猿,把老师傅唤做意马,很多东西,而作者在书中大量参考着《周易参同契》里的很多术语,这样 ...

对于小说来说,金丹内容可不是必须的。
作者这么费劲的插入关于修炼的内容,当然是刻意要说明修炼的情况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英扎吉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60
编号 218512
注册 2007-9-21
来自 水泊梁山


发表于 2007-11-18 11: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顶,今晚上也熬夜看西游,^_^。好帖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淡泊子陵
(轩辕推倒王)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221029
注册 2007-9-27


发表于 2007-12-13 21: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我看来要重读西游咯,尤其写的道佛之争很有意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与萧峰同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39175
注册 2005-5-18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7-12-15 11: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向本帖各楼中出现的几位大佬表达一下敬仰之情

希望有人能写一部新的西游记,玄幻小说也罢,政治小说也罢,间谍小说也罢,都可以的,最好是综合,期待期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西园新军

吴县侯
彰武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85
帖子 2544
编号 26246
注册 2004-11-29


发表于 2008-1-30 12: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作者,吴承恩说证据不足,窃以为不能推翻旧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淡泊子陵
(轩辕推倒王)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7
编号 221029
注册 2007-9-27


发表于 2008-2-1 13: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大家都是一种揣测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浅蓝断羽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266373
注册 2008-2-5


发表于 2008-2-9 19: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进来顶一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_Artemis
(冠子)

燕郡公集庆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6
功绩 895
帖子 8351
编号 68083
注册 2006-5-8
来自 雲夢山莊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8-7-8 02: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如果说章回名并非吴承恩本人所做,而是后人所加的话,那么文章中出现的隐喻,也很有可能是修改者的杰作,而这个人,一定是道教的拥趸或者干脆就是道士。吴承恩只是将前人一些传奇故事整合成书罢了。

这篇文章的番外篇实在是太搞笑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 睿翔 于 2007-8-21 18:32 发表
三,《西游记》的作者问题
          
  《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吴承恩?这在学界有很多争论,各种说法都有,有人认为是吴承恩,有人认为是邱处机,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个人觉得吴承恩 ...

之所以之前一直认为作者是丘处机,是因为《长春真人西游记》这本书,明末和清代这本书失传,因此大家以为西游记就是这本书,直至民国重新发现《长春真人西游记》,才确定这是两本书,而根据明代淮安县志,有吴承恩曾撰西游记,因此一般就认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了。

其实我们现在依然不能确定作者是谁,但是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痕迹,来推测作者的来历。
1、淮安方言,这个不用我说了,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西游记中,大部分的注释都是方言,而其中大部分为淮安一带的方言,不过这都是通过现有的资料所说的,淮安的同仁可以出来作一下证。
2、佛教名词和作者对佛教的尊崇,书中的运用的佛教名词非常常见,而且很多回目都是直接用佛教名词,总体而言,书中对佛教相当尊崇,作者应该是一个在家的居士或者至少对佛教花过一定功夫的儒生。
3、道教。书中对道教相较而言稍微无礼一些,但是很多地方也明显表达出对道教的尊重,除了睿翔兄所言,书中出来的邱天师我很怀疑就是丘处机。作者对天庭抱取笑态度,但对道教,却还抱着相当的尊重。睿翔兄所言三教合一,和作者是比较相符的。
4、从作者对整个社会的态度来看,作者的人生经历应该比较坎坷,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就算做官,也是比较下层的官僚,而从其对侦捕,审案比较了解来看,他倒是很有可能当过地方的下级官僚。
5、书中的诗词哥赋大部分为作者原创,大部分不算高明,但还在水准以上,作者应该在当地有一定的文名。
6、比较明显得时代特征以及现有的资料来看,作者是明代中叶人。

于是,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作者的基本情况:
明代中叶人,淮安或者久寓淮安的儒士。在当地有一定的文名,当过地方下级官僚,个人对三教都比较了解,并且属于一个对三教都比较尊崇的儒士。
除了最后一点和佛教的关系如何无法佐证,其他各条和吴承恩都很符合,在现有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吴承恩,毕竟在这个时代,在淮安再找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文人并不容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29 09:06 发表


以作者对金丹学的了解,不可能仅仅是对道家有好感或有些了解的儒生所作,肯定是已经入门得真传者方能写出。

书中前期屡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多心经》,而后期则称《般若心经》,《多心经》的称呼显 ...

作者应该只有一个,不同的作者写作的风格会有明显不同,尤其在不同时代写的特别明显。单以此,应该不能证明作者是两个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8 13: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08-7-8 12:39 发表

作者应该只有一个,不同的作者写作的风格会有明显不同,尤其在不同时代写的特别明显。单以此,应该不能证明作者是两个人。

这个跟写作风格无关吧?
一个是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成《多心经》
一个则明确知道其简称为《般若心经》
这很明显是知识面有差异。

俺说的多个作者也未必就是同时的。
比如《西游记》之前的版本中就有的内容,如《取经诗话》之类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简单说个理由,比如冒小牌如今当网络写手,不知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究竟为何物,于是随意发挥,写成多心经,过了两年,冒小牌小说快结尾了,通过这两年翻资料,知道了般若心经的简称,于是后面写来就叫心经而不是多心经了,时间太久,忘了前面写的名称了,于是一书中心经多心经并存。自然,这是极端情况。
但总的来说,评判一本书的多作者,靠的不是一两处的名称不同,而是整体的结构、人物的性格、以及写作的方法文笔是否前后相差过大。其实最简单的,用一些作者常用字作一个统计,是最好的方法,人的习惯是不会改变的。用这种一两处的名称不统一,来评判一部小说的作者是否多人,个人以为是不够科学的

[ 本帖最后由 吴元叹 于 2008-7-8 13:3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8 13: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08-7-8 12:34 发表
其实我们现在依然不能确定作者是谁,但是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痕迹,来推测作者的来历。
1、淮安方言,这个不用我说了,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西游记中,大部分的注释都是方言,而其中大部分为淮安一带的方言,不过这都是通过现有的资料所说的,淮安的同仁可以出来作一下证。
2、佛教名词和作者对佛教的尊崇,书中的运用的佛教名词非常常见,而且很多回目都是直接用佛教名词,总体而言,书中对佛教相当尊崇,作者应该是一个在家的居士或者至少对佛教花过一定功夫的儒生。
3、道教。书中对道教相较而言稍微无礼一些,但是很多地方也明显表达出对道教的尊重,除了睿翔兄所言,书中出来的邱天师我很怀疑就是丘处机。作者对天庭抱取笑态度,但对道教,却还抱着相当的尊重。睿翔兄所言三教合一,和作者是比较相符的。

一、西游记的方言,基本都不是淮安方言独有。现在把书中方言说成淮安一带的方言,这是把吴承恩定为作者后的逆向推理。其实有些被说成淮安方言的,俺们那边都有。
二、佛教名词虽然常见,但这是故事所需。从某些地方来看,作者对佛教的了解很浅,低级错误不少。比如前面所说的多心经,再如如来自称阿弥陀佛之类。俺倒觉得作者对佛教只是一知半解。
三、书中对道教无礼的也仅仅针对一些,而不是全部。像对张紫阳、丘弘济等的态度来看,作者应该是重全真派而轻正一派。
丘弘济为丘处机,这个问题应该不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冒小牌能大致说一下方言接近那些地区不,是不是江苏安徽一带的方言?不管如何,方言对作者的籍贯或者客寓把握还是有一定价值得
嗯,书中对全真比较推崇,不过江苏安徽一带全真派的势力应该不是很强,可能是作者自己偏好的原因

关于两教的深入程度,不懂,不敢乱说。以我局外人的眼光,作者对两教都有相当的了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8 14: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08-7-8 14:05 发表
冒小牌能大致说一下方言接近那些地区不,是不是江苏安徽一带的方言?不管如何,方言对作者的籍贯或者客寓把握还是有一定价值得
嗯,书中对全真比较推崇,不过江苏安徽一带全真派的势力应该不是很强,可能是作者 ...

以方言来断定的话,俺觉得江浙皖赣都有可能。

明代道教强势的是正一道,看邵元节、陶仲文的待遇就知道了。现在一般的观点也多认为车迟国、比丘国等故事是有影射邵元节、陶仲文等人的。
龙虎山天师颇有几个被定为“不法”的,地方上风声不太好,这应该也是原因之一吧。
至于全真,势力本来就不强。势力虽然不及正一,但全真倒更像做学问的。若是慕道,只怕还是全真更合适。

作者对道家理解自然是一流的。
至于对佛家的记载,俺就觉得很矛盾,粗浅的错误不少,而有些地方又像大有修为。
这也是俺认为可能有多名作者的原因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6 09: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70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