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组别 | 羽林都尉 |  |  级别 | 车骑将军 |  |  功绩 | 121 |  |  帖子 | 7491 |  |  编号 | 58315 |  |  注册 | 2006-1-25 |  |  家族 | 轩辕狼党 |  |  |  |  |  |  |  |  |  
 
 | 
|  |  |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9-1 03:26 发表原来南中人民弱智到在耕织方面不能无师自通啊,那请问你中原地区的农耕是哪位高人教的?退一万步讲,即使要教也轮不到诸葛亮教。难不成您拿楚、秦、汉时期巴蜀南中的郡太守当傻子?
 “以广汉文齐为太守,造起陂池 ...
 哎哟, 始从山林中出来耕织的人民原来是老早就学会耕织却一直不耕织呀(天纳, 山中生活的大部分南中民众原来早就对耕织技术做到代代相传, 人人皆会了!!
  )!~~ 肃老师你会汉字, 让你后代从小就入山林中生活个10来年, 可以出来后不用人教立刻会汉字可否? 南中人民本来就是正常人而已. 何况是当时盛销各处的蜀锦是说织就立刻能会的活?~  要教也轮不到诸葛亮? 看来要教中文是轮不到各院校的老师们了~~  
 没干过为什么他前脚一走豪帅们后脚就开始闹革命?蜀汉的政策无非是勾结汉人大姓压迫当地少数民族豪帅,掠夺资源。所以南中地区豪帅反叛事件层出不穷。“无得妄动,动即殄矣!”张嶷这种少数民族政策真是利民啊。
 
 刘备一死为什么南中就闹革命? 无非就是刘备生前也是压迫整片南中的少数民族而已~~
 造反的原因很单纯么?~` 退一万步讲, 即使诸葛亮也有打压豪帅的行动, 野祭诸葛亮的, 感亮之德, 募亮之品而从事耕织的同样大有人在. 肃老师凭什么从一处豪帅叛变就否认其他所有事情?
 
 至于张疑么.
 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招怀馀类。表拜狼为邑侯,种落三千馀户皆安土供职。诸种闻之,多渐降服
 渠刚猛捷悍,为诸种深所畏惮,遣所亲二人诈降嶷,实取消息。嶷觉之,许以重赏,使为反间,二人遂合谋杀渠。渠死,诸种皆安。又斯都耆帅李求承,昔手杀龚禄,嶷求募捕得,数其宿恶而诛之。
 始嶷以郡郛宇颓坏,更筑小坞。在官三年,徙还故郡,缮治城郭,夷种男女莫不致力。
 
 看来张疑确实是害民啊!~~
 
 蜀锦在蜀亡时府库存量是20万匹. 产量多少, 靠不靠它, 研究记载多的是, 你要证明蜀国靠的是其他, 也请给出一份蜀汉在南中收集的年产量表出来证明证明它是蜀汉北伐支柱么~~ 磨嘴皮子有用么? 还当然无意义呢~ 你举出的例子又何曾具备你所定义的意义了?
 
 很大一部分粮食靠收刮南中地区? 磨嘴皮子没用, 一, 证明南中粮食产量, 而, 证明蜀在南中年剥削产量, 三证明蜀有剥削南中的粮食资源.
 例子你是举了, 可却不过是诸葛亮收取其他资源的例子, 就是独独不见粮食(唯一与粮食有关的盐倒是有记载, 不过是张疑同志那会偶尔发生的一件事).
 
 
 虾米?!张疑去平叛收降的反乱之2k兵也是北伐和蜀军的支柱!?!?~~肃老师找不到支柱的证据也别滥取驳证啊~~ 叛军被收降要么解甲归去耕田要么收录编兵要么坑杀.  解甲肃老师估计就说那是缺粮, 收编就说缺兵, 坑杀肯定说没人性, 十面不是人啊~`
 
 哇晒~~! 原来蜀汉北伐靠的就是南中精锐万余家呀!~~
  移南中劲卒明显是为提升蜀汉军队的战斗力. 居然成了不足支持北伐了.
  肃老师莫要忘了直到第四次北伐前, 李严可是严重的不合作态度, 诸葛亮自然需要从南中移些劲卒进蜀军, 提高新兵的战斗力么~~ (刘备那批老兵不是挂了就是留给了李严东御孙权去了, 剩下的就是驻守在汉中的偏军, 主力新兵城都里的都是新编的队伍. 当然, 肃老师还是会继续说, 诸葛亮就靠那万余家南中劲卒支持北伐了
  )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9-1 12:03 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