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百八十六、从南宫到西内
终于,李亨忍不住了。
一天,李辅国来到兴庆宫宣旨,把里面的三百匹马拉得只剩下了十匹。
李隆基对高力士说:“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其实也怨不得人家李辅国,这都是权力惹的祸。
当年李亨还是太子时,李隆基又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拼命压制李亨?
皇甫惟明案、王忠嗣案,都把李亨吓得不轻,被逼得把太子妃都休了,身边只有李辅国等寥寥几个人伺候,也是凄惨得很。
现在形势反过来了,李隆基开始拿孝道说事儿。
其实这根本不是孝不孝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权力的问题。
李亨向李隆基一样,作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选择,把权力放在了首要位置。
没有杀爹的心,不能当皇帝。何况这次并不需要李亨杀爹。
李亨连面都没露。
看看人家李唐,老大做什么摆不到桌面上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明说,自有马仔搞定。哪像史朝义手下的骆悦之流,非逼着老大说出不孝的话。
世家贵族就是比暴发户有水平。

上元元年七月十九,李辅国奉旨迎接李隆基去西内游玩。
所谓西内,是指太极宫,它与南内兴庆宫、东内大明宫并称“三内”。
既然是皇帝儿子的邀请,好玩的李隆基没有不去的道理。
到了睿武门,李辅国带着五百名神射手手持刀剑拦住道路,对李隆基说兴庆宫既潮湿又狭窄,李亨下令接他到大内居住。
纯粹胡扯!
兴庆宫经多次扩建,此时占地已多达上千亩,比现在北京故宫的面积还大,而且及其豪华,这要算潮湿狭窄的话,很多皇帝只能算难民了。
有武力在,没人计较你说的是真还是假。
七十七岁的李隆基被这五百士兵一吓,差点摔下马来。
随行的高力士不干了,叱责李辅国无礼,让他下马。
毕竟是多年的老领导了,积威还在,高力士一发火,李辅国只好下马。
高力士乘机向五百士兵传李隆基的话:“诸将士各好在!”
士兵们听了,全部把刀剑入鞘,向李隆基叩拜,高呼万岁。
李隆基的面子是有了,可李亨的安排不能不服从。
高力士让李辅国与自己一起为李隆基牵马,来到西内,居住在甘露殿。
目的达到,李辅国率领军队离开。
不过,西内到处都是李亨的侍卫,李隆基的侍卫却只能留下几个老弱病残,连高力士和陈玄礼、老宦官、老宫女都不能留下。
从此,李隆基开始处于李亨的严密监控之下。

关于李辅国对李隆基的不敬问题,李亨还装腔作势地批评了自己的宦官头子,李辅国也装腔作势地带着禁军将领们请了一下罪,李亨最后来了一句南宫、西内没什么区别将此事作罢。
高力士不久之后被流放,陈玄礼被李亨下令致仕。
李隆基身边连一个体己的人都没了。
李亨再也不用担心李隆基结交外界势力卷土重来了。
时任刑部尚书的颜真卿率领百官上书问候李隆基的起居,结果被贬为蓬州长史。
谁还敢多管闲事?

先前,没有了杨贵妃,还有江山。
后来,没有了江山,还有皇帝儿子。
现在,连皇帝儿子都很难见到了,李隆基只能整天对着满园的草木发呆。
不知他会不会后悔当初在马嵬驿没跟杨贵妃同生共死。
一年多后,李隆基在孤寂中死去。
“南内凄凉西内荒,淡云秋树满宫墙。由来百代明天子,不肯将身做上皇!”

四百八十七、特牛的宦官
在李氏父子的权力斗争中唱了黑脸的李辅国官运亨通。
上元二年八月,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赴任之日,文武百官包括宰相都给他送行,李亨让御膳房为他做饭、太常为他安排音乐。
这面子给的,快赶上天这么大了。
李辅国却认为不够。
他要当宰相。
面对李辅国同志强烈的进步要求,李亨也不好说不行,他当面表示以李辅国的功劳当什么官都够格,只是担心他在高官中的声望不够。
声望,李辅国有办法弄。
他暗示左仆射裴冕等人推荐他。
没那么容易,这边李亨也给时任宰相的萧嵩之子萧华打了预防针,说李辅国要求当宰相,如果大臣们真上书推荐他,还真得让他当。
萧华出了皇宫问裴冕是否打算推荐李辅国为相。
裴冕也是个爱惜名誉的人,不愿背上依附宦官的恶名,坚决表示没这回事儿,宁可腿断胳膊折,也不能让李辅国当上宰相。
李亨得知这个消息,很高兴。
李辅国得知这个消息,很恼火。

李辅国可不是好得罪的。
李辅国在李亨艰难的太子生涯中兢兢业业,在李亨即位后替他操持宫中事务,而且还可以替李亨唱黑脸,再加上他与原来的张良娣、现在的张皇后互为援助,现在他的地位已经不是一般的稳固。
除了兵部尚书之外,他还兼任闲厩使、五坊使等十余个职位,爵位是郕国公。
宰相下朝后想见李亨都要他安排,出身世家大族的宰相李揆都称他“五父”(李辅国在家族中排行第五)。

宝应元年(大体相当于公元762年)初,李亨病重,李辅国乘机向李亨检举萧华专权,要求罢免他的宰相职位。
谁专不专权李亨清楚得很,所以他没有批准。
李辅国坚持罢免萧华,病中的李亨也当不了十分的家,萧华被降职为礼部尚书,后来又被贬为硖州员外司马,死在了硖州。
跟着没出息的老大,要么混日子,要么跟着权臣走,否则就要做好象萧华一样倒霉的打算。
接替萧华出任宰相的是元载,他走的就是李辅国的路子。
元载出身贫寒之家。
这样的出身容易走极端。
走正路的:我啥苦没吃过,为了理想、为了正义,这点儿苦难算什么!
不走正路的:我都吃了那么多苦了,说什么也不能再过那种生活了,什么理想,什么正义,老子不管,反正是不能再过以前那种日子了!

元载虽然贫寒,但很聪明,而且好学,尤其精通道家学说,通过考试走上仕途。
安禄山起兵后,在江南逃避战乱的元载被苏州刺史、江东采访使李希言推荐,任祠部员外郎,不久职务调动为洪州刺史。
李亨收复长安、洛阳后,元载因与李辅国的妻子同族,被调到长安任度支郎中。
元载聪明,反应快,善于揣摩领导意图,而且精通理财,李亨很欣赏他,再加上李辅国的运作,元载被委以重任,到江淮地区负责水路和陆路运输,不久又兼任御史中丞。
几个月后,回到长安,任户部侍郎。
本来,萧华被罢相前,元载已经被任命为京兆尹,但他向李辅国表示坚决不干。
李辅国明白了他的意思,几天后就扳倒萧华,让元载当了同平章事。

四百八十八、割据的苗头
朝廷里乱,外面更乱。
由于李亨的失策和淮西节度使王仲异的私心,燕军始终未能染指的江淮地区也受到了战火的肆虐。
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刺史、领淮西节度副使刘展刚愎自用,引起了淮西节度使王仲异的不满。
上元元年十一月,王仲异让监军邢延恩入朝向李亨建议设计擒杀刘展。具体方案是提拔刘展为都统淮南东、江南西、浙西三道节度使,同时密令淮南东道节度使邓景山和原任都统的李峘擒杀他。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但李亨批准了,派邢延恩去宣旨。
不过,刘展不是这么好对付的。
他不仅没立大功,而且与上司不和,对自己这次意外的提拔起了疑心,就率领七千宋州兵上任去了。
邢延恩吓得跑回广陵,与李峘、邓景山一起发兵其抗刘展,向江淮发出公告:刘展造反。
刘展此时已经拿到了都统淮南东、江南西、浙西三道节度使的印信,也发出了李峘的公告。
这下各州县真弄不清到底是谁反了,大部分都保持中立。
双方展开厮杀。
刘展的军事能力明显要比李峘、邓景山强,多次击败对方,控制了江淮之间的大量土地,刘展的将士也扩编到万人、骑兵三千。
邓景山没了辙,上疏请李亨派平卢都知兵马使田神功支援。
李亨的圣旨还没下,邓景山已经等不及了,自己派人催促田神功赶紧前来,许诺淮河以南的金银布帛、壮丁、女子任凭田神功掳掠。
田神功的军队大喜,很快南下征讨刘展。
上元二年正月二十六,刘展在与田神功的战斗中眼睛中箭,倒地被杀,刘展的队伍被消灭。
按照约定,田神功放任属下大肆掳掠十余天,江淮地区损失惨重。

还有比这更乱的——朝廷对部分节度使的任命开始失控。
始作俑者就是王玄志,他毒杀了自己的上司平卢节度使刘正臣。
结果,李亨任命王玄志继任平卢节度使。
王玄志死后,李亨派宦官到平卢军慰问,其实是观察谁最受将士们拥戴,好任命合适的人为节度使。
野心家们的机会来了。
裨将李怀玉和他姑母的儿子侯希逸就是野心家。
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
李亨因此任命侯希逸为平卢节度副使。

这只是开始。
上元二年底,河东节度使王思礼去世,新任河东节度使的管崇嗣因管理过松,刚上任几个月,百万斛军米几乎全部耗光。
宝应元年初,李亨派邓景山前去接替管崇嗣。
邓景山倒是严,上任后就查核军米。
这些军米其实大部分都是将士私吞的,而且大部分将士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
这是个麻烦事,牵涉到人员很多的事基本上都很麻烦。
可邓景山没认识到。

很快,邓景山就捅了马蜂窝。
有个裨将犯了死罪,诸将为他求情,没用。
这个裨将的弟弟表示愿意替他死,不许。
不许就不许吧,严明军纪也是对的。
可当有人提出捐出一匹马来替这位裨将赎罪时,邓景山同意了。
诸将大怒,说:“我辈曾不及一马乎!”
将领们作乱,把邓景山杀了,而且向朝廷请求让都知兵马使、代州刺史辛云京为河东节度使。
李亨以邓景山工作失误为由,没有追究凶手的责任,而且任命辛云京为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镇西、北庭行营将士也杀了节度使荔非元礼,推举裨将白孝德为节度使,李亨也批准。
枪指挥了朝廷。

四百八十九、郭子仪复出
除了嚣张的宦官和不听话的藩镇外,强大的吐蕃也挺烦。
吐蕃趁火打劫,在安禄山起兵后占了大唐不少土地。 
至德元年,吐蕃攻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占领石堡城、百谷城、雕窠城。
至德二年,吐蕃占领西平,攻陷河源军。
上元元年,吐蕃,攻陷廓州。
神策军的基地磨环川也被吐蕃占领。

这些事情都很让李亨头疼,不过最让他头疼的还是燕军。
史朝义弑父之后,燕军的实力大幅削弱,但唐军让未能战局压倒性优势。
李光弼、卫伯玉还能打几场胜仗,其他人就鲜有胜绩了。淮西节度使王仲升甚至在与燕军交战时被生擒。
而驻守在绛州的唐军精锐部队朔方军甚至闹了哗变。
绛州属于欠发达地区,老百姓没什么钱,想搜刮都没有民脂民膏。朔方军等驻扎在这里的军队不仅得不到赏赐,连粮食都不足。
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多次向朝廷汇报绛州的情况,朝廷没有回音。
将士们很愤怒。
突将王元振就假传军令说:明天给都统修住宅,每人拿着簸箕和铁铲在都统门前集合,等候指令。
朔方健儿岂是修房工人!
将士们更愤怒了。
看到军心已乱,王元振率人哗变,焚烧内城城门。
王元振抓到李国贞,把士兵们平时吃的东西放在他面前,说:能让吃这种东西的人出力做工吗?(“食此而役其力,可乎?)
李国贞辩解说:根本没修建住宅这件事儿,军粮的事情也多次向朝廷汇报,各位都知道。
将士们知道李国贞无辜,打算就此回营。
王元振岂肯罢休,说:今天的事情不要再问了,都统不死,我们就会死。
于是,杀了李国贞。

杀了李国贞,王元振也解决不了粮食问题,绛州的各路驻军开始大肆劫掠、搜刮民间。
朝廷担心他们向燕军取得投降,只好派赋闲了很久的郭子仪出马。
李亨册封郭子仪为汾阳王,任命他为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的副元帅,带着四万匹绢、五万端布、六万石米去绛州上任。
郭子仪这几年受了不少委屈。
攻克长安,李亨慰劳他说:“朕之国家,由卿再造。”
但李亨并不信任他,邺城之战不仅不让郭子仪指挥,还将失败的责任推到他身上。
没关系,郭子仪是忠于朝廷的人,怎么对他,他都会服从安排。
但这次,他有个条件——要见见病重的李亨。
郭子仪说:“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矣!”
李亨只得召见他,说:“河东之事,一以委卿。”
这果真是郭子仪最后一次见李亨,因为李亨已经病入膏肓。

李亨的病重还引起了张皇后和李辅国之间矛盾的激化。
本来,张皇后和李辅国是政治盟友。
与任何利益团体一样,控制了权力之后,他们之间也开始争斗。
李亨病重后,张皇后召见太子李豫(李俶又改名了),劝他诛杀李辅国及其党羽程元振。
李豫婉拒。
张皇后又召见越王李系,让他诛杀李辅国。
李系答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百九十、尚父掉脑袋
四月十六日,李系派内谒者监段恒俊率领二百名较为粗壮的宦官全副武装埋伏起来,张皇后以李亨的名义召见李俶。
李亨已是油尽灯枯,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没什么用处了,张皇后和李系要挟太子以令诸侯。
计划是不错,可惜保密工作做得不咋地,张皇后和李系的谋划被程元振知悉。
程元振知道,李辅国自然也知道了。
李辅国和程元振在陵霄门外埋伏军队等待,李俶一到,李辅国和程元振就将形势告诉了他。
李俶不相信,仍打算晋见李亨。
程元振派军队强行把李俶护送到飞龙厩保护了起来。
当晚,李辅国和程元振率军闯入麟德殿,逮捕了李系、段恒俊等一百多人,并且以李俶的名义下令让张皇后迁居别处。
当时李亨在长生殿,张皇后哀求他救命。
李辅国派去的人强行拖走张皇后,连同她身边的数十人都关押了起来,其他人吓得逃散一空。
李亨受到惊吓,说不出话来。
两天后,无人过问的李亨去世,享年五十一岁。
而在十三天前,李隆基已经去世,享年七十七岁。高力士听说李隆基去世的消息,嚎啕痛哭,吐血而死。

李亨去世当天,李辅国杀掉了张皇后、李系。
四月二十日,李豫即位。
李辅国掌握了大权,明白地告诉李豫:“大家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
意思就是:皇上您就在宫里歇着吧,老奴负责搞定一切。
李豫虽然不是棱角分明的人,也受不了这么嚣张的宦官。
受不了也得受,谁让人家手里掌握着禁军呢!
李豫不仅忍受了李辅国的嚣张,还尊称他为“尚父”。
这个“尚父”厉害,非一般重臣能奢望的。
最早跟这个称呼联系起来的是姜太公。周武王姬发师事姜太公,因他名尚,所以称为“尚父”。
现在,李辅国这个死太监居然跟韬略家、军事家、政治家、老人家姜太公共享了一个称号,真牛。
李辅国不仅称号牛,地位也牛。
李豫不管大事小事都先征求李辅国的意见,群臣出入皇宫都事先拜见李辅国。
李辅国也不谦虚,一一接受。

程元振眼红了。
他秘密向李豫进言,要求限制李辅国的权力。
李豫正想着这茬呢。
于是,李豫在程元振的支持下免掉了李辅国的行军司马、兵部尚书职务,让他回到宫外的住宅居住,程元振代理行军司马。
一代权阉式微,很多人拍手称快。
李辅国终于怕了,向李豫上疏要求退休。
正中下怀。
李豫罢免了李辅国的中书令职务,同时赐爵博陆王,算是给他一点面子。
李辅国晋见李豫谢恩时,悲愤地说:老奴伺候不了郎君,让我去地下伺候先帝吧!(“老奴事郎君不了,请归地下事先帝!”)
李豫很有度量,好言好语把他打发走了。
不过,四个月后,李辅国就被李豫派去的刺客杀死,脑袋和一只手臂被刺客砍下带走。
李豫还假惺惺地命令司法部门侦破此案,同时派人到李辅国家里慰问。
真够阴的。

四百九十一、艰难的借兵
搞定了李辅国,李豫开始着手对付史朝义。
此时,郭子仪已到朔方军,杀了残害统帅的王元振及其同党四十人。辛云京听说此事,也处死了杀害邓景山的将士。河东一带的军队开始老实起来了,李豫打算让郭子仪负责指挥平定史朝义。
程元振害怕郭子仪功劳太大威胁到自己的权位,三番几次地在李豫面前说郭子仪的坏话。
郭子仪得知此事,强烈要求辞去担任的副元帅、节度使等职务。
李豫当然不会把他的职务全部解除,只是批准了他休息的请求。
于是,郭子仪再次留在长安赋闲。

大唐从来不缺名将。
不用郭子仪,还可以用李光弼、仆固怀恩。
但是,兵力是个大问题。
邺城之战、邙山之战的连续失败,唐军损失惨重。而且大多数军队的执行力、战斗力也都要打个很大的折扣。
靠这些军队,想拿下剽悍的燕军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时间和运气。
要速胜,就要想别的办法。
能够在张皇后、李辅国等人的压制下活到现在并且当上皇帝、掌握权力,李豫绝不是笨蛋。
他果然想到了办法——请曾跟他一起收复两京的回纥军队援助。
宦官刘清潭带着李豫殷切的求援企望来到了回纥。
此时回纥的领袖是骨力裴罗的孙子登里可汗。
在刘清潭到来之前,史朝义已经和他接上头了,鼓动他趁大唐的病、要大唐的命。
刘清潭到达回纥王庭时,回纥大军已进抵三受降城,亲眼目睹了大唐境内的残破之状,坚定了趁火打劫的信心。
刘清潭自然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更不要说援军的问题了。
刘清潭见状不妙,派人回大唐汇报此事,同时带回去十万回纥大军入侵的消息。
李豫急忙派遣殿中监药子昂到忻州迎接慰劳回纥军队。
登里可汗见到药子昂,提了一个要求:跟回纥国丈见一面。
回纥国丈是仆固怀恩。
当初骨力裴罗为登里向大唐求婚,李亨把仆固怀恩的女儿嫁了过去。现在登里成为可汗,仆固怀恩的女儿成为可敦,仆固怀恩就成为了回纥国丈。

看到登里可汗还念亲情,李豫松了一口气,忙派仆固怀恩去见登里可汗。
仆固怀恩见到登里可汗,极力劝说他不要忘记大唐的恩德,终于说服了这位国王女婿。
登里可汗向李豫上疏,主动要求征讨史朝义。
李豫求之不得呢,欣然应允。

在行军的路线上,登里可汗与大唐之间出现了分歧。
登里可汗打算从蒲关经过沙苑,再从潼关向东进攻燕军。
这就要经过关中。关中的女人、财物都要再经历一次大范围洗劫。
药子昂不同意,他说:关中连续遭受战乱,已经没有什么能供给军队的了。
建议回纥直接攻击洛阳的燕军,夺取燕军的财物供给回纥军。
打败了燕军,回纥军自然能得到这些。拿不到大唐的好处,登里可汗不干。
大唐方面又提出让回纥军从太行山南下占据河阴,扼住燕军的咽喉。
登里可汗仍然不干,理由同上。
最后,大唐方面提出回纥可以从陕州大阳津渡过黄河,到太原仓补充军粮,与各路唐军一起前进。
照这个方案,回纥军队可以经过大唐控制的区域,回纥可以抢劫一些大唐的人口、财物了,登里可汗终于表示满意。

四百九十二、仆固怀恩收复洛阳
好不容易借到了回纥军,李豫这次是志在必得,任命长子雍王李适(音kuo)为天下兵马元帅。
本来李豫是打算让郭子仪当李适副手的,遭到程元振、鱼朝恩的极力反对,最后只得任命仆固怀恩为同平章事、绛州刺史,统帅各路唐军节度行营作为李适的副手。
十月底,李适抵达陕州,登里可汗就驻扎在不远的河北县(今山西省平陆县),李适带着几十人前去会见。
没想到,李适与登里可汗就礼仪问题发生了争执。
李适认为自己应当与登里可汗平等的礼节。
以前的确是这样。
大唐是宗主,回纥是藩属,大唐的皇子见了回纥的国王也没什么好谦虚的。
可今时不同往日。大唐沦落到了要靠回纥平叛的地步,还摆宗主的姿态,回纥不干了。
登里可汗坚决要求李适叩拜。
随从李适的左厢兵马使兼御史中丞药子昂回答按礼仪李适不应当向登里可汗叩拜。
回纥的车鼻将军认为登里可汗比李适长一辈,李适应该叩拜。
药子昂还是坚持说中国储君不应该向外国可汗叩拜。
登里可汗气急了,直接示意车鼻把陪同李适的药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拉下去各打了一百鞭,同时表示李适年龄小不懂事,让他回营了。
魏琚、韦少华当晚去世。
主受辱,臣也死。
两天后,各路军队从陕州出发,仆固怀恩与回纥左杀(相当于左贤王)作为先头部队、陕西节度使郭英乂和神策观军容使鱼朝恩作为殿后部队向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进发;潞泽节度使李抱玉向河阳进发;河南等道副元帅李光弼向陈留进发;李适留在陕州。
史朝义得知唐军来攻的消息,召集诸将商议。
阿史那承庆认为大唐与回纥联军而来锐不可当,应该退守河阳以避锋芒。
史朝义不同意。
不同意就打。
十月二十六日,大唐与回纥联军抵达洛阳北郊。
十月三十日,唐军在洛阳北郊横水列阵。这里的数万燕军则竖起栅营增强防御。
仆固怀恩在西原列阵与燕军正面对抗,同时派出精锐骑兵和回纥军绕到南山向燕军的栅营东北夹攻,大胜燕军。
史朝义派出他麾下所有的十万精兵救援,援军在昭觉寺列阵。
唐军乘胜进击,杀死杀伤不少燕军。
精锐就是精锐。燕军尽管损失惨重,阵势却丝毫不乱。
鱼朝恩派遣五百射生将士力战,燕军又死伤不少,但阵势仍然不乱。
进攻没有进展,相持成败难测。大唐镇西节度使马璘看到形势危急,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杀开一条通道,大军乘势杀入敌阵,燕军大败。
后来,唐军与燕军又在石榴园、老君庙连续发生激战,燕军全部失败,六万人被斩首,两万人被俘虏,史朝义率领数百名轻骑兵向东逃走
仆固怀恩收复洛阳、河阳。
随后,仆固怀恩让登里可汗驻扎在河阳,派遣担任右厢兵马使的儿子仆固瑒和朔方兵马使高辅成追击史朝义。

四百九十三、平定史朝义
史朝义逃到郑州,又被唐军击败。
逃到汴州,他任命的陈留节度使张献诚紧闭城门不让他进城。只好又向北逃。
逃到卫州后,仆固怀恩追了上来,史朝义再次战败。
史朝义的睢阳节度使田承嗣率领四万多人与史朝义会师,再次迎战唐军,被仆固瑒击败。
史朝义纠集了魏州的燕军与唐军交战,又败。
看到大势已去,史朝义的大臣、将领们纷纷降唐,陈留节度使张献诚、邺郡节度使薛嵩、恒阳节度使张忠志全部献城投降。
史朝义逃到贝州,与燕将薛忠义会师,率领三万将士回头反攻追击的仆固瑒,被仆固瑒设伏击败。
这时,回纥军在洛阳过了烧杀抢掠的瘾,也追了上来,与唐军联手在下博东南大败燕军,史朝义逃到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北莫镇一带)。
朔方军都知兵马使薛兼训、兵马使郝庭玉与田神功、辛云京在下博会师,随即围困了莫州。
不久,大唐青淄节度使侯希逸也率军来到莫州。
史朝义几次出战,悉数战败。
田承嗣劝史朝义亲自到幽州发兵救莫州。
宝应二年(大体相当于公元763年)初,史朝义率领五千精骑突围,田承嗣献城降唐,连史朝义的母亲、老婆、孩子都送给了唐军。
史朝义也没跑远,就被仆固瑒、侯希逸、薛兼训率军追上,史朝义战败,继续向北逃走。
史朝义历尽艰辛,终于逃到了范阳。
不过,范阳也不欢迎他,因为他的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已经通过大唐的宦官骆奉仙降唐了,派兵马使李抱忠镇守范阳县,不让史朝义前进。
史朝义说好说歹,李抱忠才在城东管了史朝义一顿饭。
史朝义麾下的范阳人都辞别了他,史朝义和数百名少数民族将士吃了饭继续逃亡。
这次他逃亡的方向是广阳,广阳也不接纳他。
只好又向北逃,打算去奚族和契丹的地盘。逃到温泉栅的时候,李怀仙的追兵到了。
史朝义知道这次是逃不掉了,在树林里上吊而死。李怀仙得到他的首级,献给了李豫。
各路唐军班师。
从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到宝应二年史朝义兵败自杀,这场被称作“安史之乱”的浩劫历时八年终告结束。
但灾难还没结束。
邺郡节度使薛嵩、恒阳节度使张忠志降唐时,是分别向李抱玉和辛云京投降的。
在李抱玉已进入薛嵩军营接收了军权的情况下,仆固怀恩下令让降唐的燕军将领仍统帅原有军队,李抱玉和辛云京开始怀疑仆固怀恩有异心,分别上疏李豫提醒他防备仆固怀恩,仆固怀恩也上疏申辩。
仆固怀恩跟李抱玉、辛云京的矛盾激化。
仆固怀恩到达河北后,薛嵩等人出迎,在他的马前叩拜,要求给一个为国效劳的机会。仆固怀恩担心平定史朝义后自己会象郭子仪那样失势,打算通过扶植薛嵩等人增强自己的实力,就上疏李豫建议留下薛嵩、李宝臣(张忠志被赐的姓名)镇守河北。
李豫也想赶紧平定史朝义了事,就同意了。
这一同意,就种下了藩镇割据的恶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百九十四、都说仆固要造反
平定了史朝义后,登里可汗率领回纥军回国。
在归途中,回纥军仍然保持了烧杀抢掠的传统,对所经之处的接待稍微不满意,就要杀人。
李抱玉的辖区也在回纥军的归途路线上,在他派遣官员沿途接待回纥军时,吓得几乎都不敢接这个差事。
只有一个人敢接这项任务,而且是主动请缨。
他就是,赵城尉马燧。
他活腻了吗?
不是,他有办法。
回纥军快到达李抱玉辖区的时候,马遂先派人贿赂了他们的将领,只有一个要求:不要劫掠。
回纥军将领虽然强横,倒也懂得拿人家手软的道理,就答应了,而且送给马遂令旗,让马遂放手惩处那些胆敢劫掠的回纥士兵。
马遂也没有真的等回纥士兵劫掠了之后再杀人,而是从监狱里弄出来几个死刑犯作为自己的侍从。这些侍从稍一不遵守命令,立马斩首。
回纥军不知虚实,很是畏惧马遂,在李抱玉的辖区都是规规矩矩。
李抱玉很欣赏马遂。
马遂趁机劝说李抱玉要防备恃功而骄的仆固怀恩。
李抱玉更加坚定了与仆固怀恩斗争的决心。

辛云京与仆固怀恩斗争的决心更坚定。
仆固怀恩曾奉旨在辛云京的辖区太原会见登里可汗。辛云京害怕仆固怀恩与登里可汗合谋袭击他,关上城门不出来,连慰问一下都没有。
回纥军回国时,仆固怀恩奉命送登里可汗,来回经过太原,辛云京仍然不开城门。
仆固怀恩很生气,上疏向李豫汇报这些情况。
李豫也不表态。

领导不表态,俺们自己干!
仆固怀恩一生气,把自己的朔方军精锐都部署在了太原周边地区。
看你辛云京还敢不敢跟我叫板!

辛云京不怕,他背后有朝廷撑腰。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功高震主。这两条中的任何一条都会引起朝廷的打压,何况是占尽了这两条的仆固怀恩?

为了争取朝廷对自己的支持,辛云京极力交结奉旨到太原办事的宦官骆奉仙,告诉他仆固怀恩与登里可汗合谋要对大唐不利,反状已经显露了出来。

骆奉仙返程时,经过仆固怀恩的驻地。
仆固怀恩的母亲设宴招待骆奉仙。
在宴饮时,仆固怀恩之母几次责备骆奉仙既与仆固怀恩结拜为兄弟、又跟辛云京结交。
喝到快醉的时候,仆固怀恩起舞助兴,骆奉仙按照惯例送上了缠头(赠给献舞者的绸缎)。
仆固怀恩打算重重地回报骆奉仙,就说:明天是端午节,我们再一起乐呵一天。
骆奉仙坚持要走。
仆固怀恩把他的马藏了起来。
骆奉仙怕了,对随从人员说:早上骂我,又把我的马藏了起来,这时要杀我啊。
当晚,骆奉仙翻墙逃走。
仆固怀恩知道他误会了,也很担心,就追上他把马送还。
为时已晚。
骆奉仙回到长安后,向李豫汇报仆固怀恩谋反。
仆固怀恩也上疏详细叙述了当时的情况。
李豫继续和稀泥,两不责怪,下旨让他们和解。

四百九十五、吐蕃又来了
换做是郭子仪,十有八九会赶紧要求解除一切职务,主动到长安在严密监视下赋闲;换做李光弼,可能会把怒火藏在肚子里,伺机报复一把。
仆固怀恩既不是郭子仪,也不是李光弼,他是非常有个性的仆固怀恩。
李豫的三番五次和稀泥激怒了他。
仆固怀恩写了一道非常有味道的奏折派人送给了李豫。
奏折的第一部分,仆固怀恩列举了自己的六条“罪状“:一是平定河曲(今山西省西北部)一带的同罗叛军;二是处斩被同罗俘虏后逃回来的次子仆固玢;三是为了大唐的和亲把女儿嫁到遥远的回纥;四是与长子仆固瑒不顾生死,为国效力;五是尽力安抚新近归顺的燕军叛将;六是劝说回纥援助大唐,平定史朝义后送他们回国。
全是反话。说是六条罪状、罪该万死,其实是六大功劳,不该受到这种待遇。
接着,仆固怀恩开始说实话,他严厉批评了李豫对宦官的过度宠信和纵容,指出此前宰相来瑱因私怨被程元振迫害致死使节度使们人人自危、不敢入朝,平叛功劳最高的朔方军、郭子仪和自己都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最后,仆固怀恩表示,只要李豫派使者来绛州过问此事,自己就愿跟随使者入朝。
你说愿意入朝,我就看看你是真愿意还是假愿意。
广德元年(大体相当于公元763年)九月,李豫派出同平章事裴遵庆到绛州宣旨并观察仆固怀恩的实际意图。
仆固怀恩见到裴遵庆,抱着他的脚大哭诉冤。
裴遵庆乘机暗示他入朝。
仆固怀恩答应了。
但副将范志诚不同意,他认为仆固怀恩一旦入朝就会成为来瑱第二。
次日,仆固怀恩见到裴遵庆,表示担心亲自入朝会被人加害,愿意派一个儿子入朝。
结果范志诚就是立即劝阻。
入朝的事彻底黄了,仆固怀恩也彻底做不成大唐的忠臣了。
不过,李豫暂时还没空跟仆固怀恩计较,更强大的敌人来了。

十月,吐蕃进攻泾州,荆州刺史高晖不仅献城投降,而且很不地道地当了吐蕃军的向导,带着吐蕃军向东深入唐境。
程元振却还在忽悠,不肯将实情告诉李豫。
吐蕃抵达邠州(原名豳州)时,李豫才得知消息。
十月初二,吐蕃进攻奉天、武功,不远处的长安全城震惊。
仆固怀恩正在闹,李光弼不肯发兵,李豫又想到了郭子仪。他任命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进驻咸阳抵御吐蕃军。
晚了。
郭子仪不当统帅很多年,很多部下都离开了,接到任命后仅仅招募到了二十名骑兵。
虽然人少,郭子仪仍然赶到了渭河北岸的咸阳。
这时,吐蕃军带着吐谷浑、党项、氐、羌等少数民族军队二十多万,已经浩浩荡荡南渡渭河,沿着秦岭山脉东进。
下一站,长安。

火已经烧到了眉毛,程元振还在打压郭子仪。
郭子仪派去长安请求增兵的人被程元振阻拦,根本见不到李豫。

四百九十六、来去皆如风
最精锐的朔方军在仆固怀恩的领导下忙着在河北跟辛云京对抗,李光弼等节度使对吐蕃的进攻视而不见,加上吐蕃军有高晖带路,专挑唐军防御薄弱的地方走,进军速度极快。
中途虽然也遇到了唐军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的顽强抵抗,吐蕃依靠强大的兵力,还是在先败一阵的情况下全歼吕月将的两千精兵,生擒吕月将。
歼灭吕月将部,吐蕃军前面是一路坦途,他们很快就度过了便桥。
才开始调兵遣将的李豫惊慌失措,十月七日放弃长安,逃往陕州。
官吏、禁军将士随之逃散。
郭子仪听到消息,马上从咸阳返回长安。
抵达长安时,李豫已经离开。
不过这一趟郭子仪并没有白跑,他在长安城里遇到了射生将王献忠。
王献忠带着四百骑兵胁迫李豫的叔叔丰王李珙等十位亲王,正准备出城迎接吐蕃大军。
在郭子仪的呵斥下,王献忠下马忽悠,鼓动郭子仪抓住李豫出逃的机会以元帅身份行废立大事。
郭子仪还没答话,李珙就迫不及待地催促他赶快表态。
郭子仪把他们斥责了一顿,抓起来送给了李豫。
李珙被赐死。
想当皇帝的人多着呢,李珙死了,还有李承宏。
十月初九,吐蕃军攻陷长安,高晖和吐蕃大将马重英等人拥立李守礼的孙子李承宏为傀儡皇帝,任命曾当过翰林学士的于可封为宰相,其他官职也都选了相应人选。
长安再度沦为敌占区,遭到又一次的洗劫,官仓和民宅被吐蕃军抢掠一空,很多房屋被烧毁,曾经无限繁华的大唐西京一片荒凉。

收复长安,还得看郭子仪的。
郭子仪率领三十名骑兵沿秦岭东进。他告诉判官王延昌要抓紧集结逃散在商州一带的禁军士兵,同时征调武关的驻防部队,从蓝田反攻长安,吐蕃军一定会逃走。
经过蓝田时,遇到元帅都虞候臧希让、凤翔节度使高升,得到近千名士兵。郭子仪总算又有一支队伍了。
随后,郭子仪又派王延昌到商州安抚军民。
正在商州抢掠的唐军将士们一听说郭子仪来了,都很高兴,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指挥。
郭子仪的将士数量达到了四千人。
李豫有了救命稻草,就下诏让郭子仪赶紧率军前来保驾。
郭子仪向李豫保证在他从蓝田出击的情况下吐蕃军绝不敢向东进军,并表示不收复长安就无颜见李豫。
李豫同意了郭子仪的战略。
板荡识诚臣。在判官段秀实的劝说下,鄜坊使白孝德率军勤王,抵达长安附近,与郭子仪等各路唐军会师。

而长期在高原生活的吐蕃军对中原的气候、环境也不适应,扶植了李承宏傀儡政权之后,也无心在长安逗留,整顿军队,准备回国了。
郭子仪命令军队从蓝田出发,白天挥旗敲鼓、晚上多燃篝火,作出一副兵力很多的样子。
长安城里的人都说郭子仪从商州率领大军来了,不知道有多少人!
郭子仪属下的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派人与长安城里的部分青年取得联系,他们夜间在太极殿前的朱雀大街击鼓大喊。
这些都加速了吐蕃军的撤离。
十月二十一日,吐蕃军退出长安。
高晖率领自己的三百多名部下向东逃跑,在潼关被李日越擒杀。

四百九十七、朔方军的问题
这次吐蕃能够如此轻易地攻入长安,根本原因是安史之乱带来的后果。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这场浩劫给黄河中下游一带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很多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甚至江淮一带也因刘展的被迫造反遭受了洗劫,洛阳等地更是多次受到回纥军、燕军、甚至唐军的烧杀奸淫,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唐的统治也因“安史之乱”而削弱。在长达八年的战争中,朝廷对藩镇的控制力越来越弱,部分藩镇发生了哗变,部分藩镇自己推举统帅,部分节度使拥兵自重。
安史之乱还极大地消耗了唐军的兵员。
除了这些,长安的失陷还有一个直接原因——程元振。
程元振不仅在吐蕃入侵初期隐瞒军情,而且自掌权以来严厉打击各路宿将,使得李光弼等人不敢奉诏勤王。
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要求惩治程元振。
十一月二日,李豫撤销程元振的宫内外一切职务,驱逐回老家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

罢免了程元振,唐军诸将没有了思想包袱,作战更加积极。
郭子仪率领三十名骑兵进入长安城,命令聚众自称京兆尹的射生将王甫出迎,王甫进退失据,只得出迎。
郭子仪乘机斩杀了他,并在白孝德与邠宁节度使张蕴琦的帮助下控制了长安。
这已是郭子仪第二次收复长安。
很快,李豫回到长安。
可笑的是,程元振也化妆成妇女回到长安,打算东山再起,谁知被京兆尹逮住。
李豫法外开恩,没有处死程元振,而是把他弄到江陵看管了起来。

吐蕃军退兵途中经过凤翔,凤翔节度使孙志直坚守城池,被吐蕃军围困了好几天。
这时,在收复洛阳一战中表有如李嗣业灵魂附体一样的镇西节度使马璘率领一千多精锐骑兵勤王,一路辗转作战,也来到了凤翔,正遇上吐蕃军围攻凤翔。
马璘率部拉弓上箭,做好向外攻击的准备,突入城中。
入城后,马璘并不休整,马上又杀出城门。
马璘冲在最前面,英勇奋战,歼灭吐蕃军上千人才回城。
吐蕃军这几十年来哪受过这种挫折,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次日,吐蕃军开到城墙下,要求与唐军会战。
马璘打开城门严阵以待。
吐蕃军反倒不敢进来。
他们被马璘不怕死的精神所震慑,放弃了对凤翔的企图,退到原州、会州、成州、渭州一带。

外患暂时减弱,内患依然很大。
广德二年正月,李豫打算派检校刑部尚书颜真卿去朔方行营去慰问,意在说服仆固怀恩入朝。
在李豫逃到陕州时,颜真卿曾主动要求去劝说仆固怀恩,不过这次他不干了。
他说:那时皇帝在外面,我以忠义责备他,让他赴难,他有来的可能;现在皇帝已经回宫,他进不能勤王、退不能放弃兵权,肯定不会来。除了辛云京、骆奉仙、李抱玉、鱼朝恩四个人之外,都说仆固怀恩不会造反,应该用郭子仪接替他的职务,可以和平解决这个问题。
李抱玉的堂弟李抱真对仆固怀恩是否造反这一点与颜真卿看法不同,但对如何解决仆固怀恩的问题这一点与颜真卿是一致的。
他从汾州来到长安,对李豫说:朔方将士都很怀念郭子仪,仆固怀恩骗他们说郭子仪被鱼朝恩杀了,将士们才被他煽动。陛下如果让郭子仪统领朔方军,将士们马上会倒向朝廷这边。

四百九十八、斩杀仆固瑒
李豫虽然对李抱真的话表示认同,但也没马上让郭子仪接替仆固怀恩,他还不想撕破脸皮。
不过,仆固怀恩可不怕扯破那张温情脉脉的面纱。
他与河东都将李竭诚秘密联系,准备夺取太原。
辛云京发觉这件事,把李竭诚杀了,同时全力戒备。
暗的不行,只好来明的,仆固怀恩派仆固瑒进攻太原。
仆固瑒善战,辛云京也不是吃素的。一战之下,仆固瑒居然大败而走,改为围攻榆次了。

没办法,李豫只好再次起用功高震主的郭子仪,广德二年正月二十任命他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负责镇守、安抚河东。
立竿见影。仆固怀恩的将士听说郭子仪要来,都说:“吾辈从怀恩为不义,何面目见汾阳王!”
广德二年正月二十九,李豫又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大使
朔方军的士气遭受沉重打击。
这样的军队作战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仆固瑒率军围攻榆次十几天都没能攻下,派出使者紧急调动祁县驻军。
祁县驻军统帅李光逸把驻军全部交出,并让他们立即出发。
驻军将士们都没吃饭,行军速度很慢,军官白玉、焦晖用能发出声音的箭射落在后面的士兵。
士兵质问他们为什么用箭射人,白玉回答说跟着仆固父子造反也是难逃一死,反正是要死,射一下怕什么!
士兵没话说了,但心里对造反的前景开始忧虑。
达到榆次后,仆固瑒责备祁县驻军来得太晚,少数民族将士说自己骑着马,不存在来迟的问题,是汉族士兵的问题。
仆固瑒下令鞭打汉族士兵。
这下激起了汉族士兵的愤怒,他们认为仆固瑒勾结胡人,当晚就在白玉、焦晖的带领下斩杀了仆固瑒。
仆固怀恩得到消息,告诉他的母亲。
他母亲悲伤之余,把怨气发泄到了仆固怀恩的身上,说:告诉你不要跟朝廷对抗,现在将士们都不听你的了,大难即将临头,你有什么办法!
仆固怀恩不答话,叩了头就想离开。
他母亲提起刀追赶,要为国家杀了仆固怀恩,拿他的心向三军谢罪。
仆固怀恩毕竟是悍将出身,跑得贼快,总算没被老母亲杀死。
随后,仆固怀恩带着三百名将士渡过黄河,向灵州(即灵武)方向逃去。
镇守灵州的是朔方军将领浑释之。
浑释之接到仆固怀恩的檄文,檄文上说仆固怀恩即将带着主力部队回到灵武。
浑释之认为檄文上写的不是实情,肯定是仆固怀恩的军队溃败了,打算抗拒。
是啊,正在跟朝廷对抗,如果没溃败,干嘛回来?
他外甥张韶不同意,说有可能是仆固怀恩不跟朝廷对抗了才帅主力部队回来,抗拒是不行的。
浑释之犹豫了起来。
仆固怀恩速度快,根本不给他犹豫的机会,在浑释之的斥候汇报之前就赶到了灵武。
浑释之没办法,只得迎接。
张韶把浑释之最初的谋划告诉了仆固怀恩,仆固怀恩就让张韶杀了浑释之,将浑释之的部队交给张韶统领。
不过,张韶也没能风光多久。
仆固怀恩很快就犯上了嘀咕:这家伙连舅舅都能出卖,难道还会忠于我吗?
没几天,仆固怀恩就找个借口把他的小腿打断,囚禁了起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百九十九、死的死、反的反
仆固怀恩回到灵州的时候,郭子仪来到了汾州。
看到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回来了,绛州一带的数万朔方军将士纷纷归附。
邺城之战六年之后,郭子仪总算又有了一支精锐部队。
不过,郭子仪不仅没有拥兵自重的意思,反而主动向李豫提出裁撤他任节度使的河中节度。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增设了不少节度。
节度使们集几个州的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一方面有利于调动一切资源对抗敌军,另一方面也对中央的集权构成了威胁,不接受朝廷指令、拥兵自重已不是极个别现象。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对朝廷来说,内地的节度使已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种情况下,郭子仪提出裁撤节度,李豫自然是欣然采纳,河中节度、耀德军被裁撤。
郭子仪此举向朝廷表明了自己的忠心。
这还不够,他还申请撤销自己的关内副元帅职务。
李豫还算懂事,没有批准。
反正只是一个虚衔,留着对李豫也没啥威胁。
为了避嫌,郭子仪甚至连长安住宅的门都不关,子孙们很不解,郭子仪就告诉他们:咱们家这种情况,如果关上门,人家不知道你在干啥,猜忌就来了。
这么低调,难怪他能一直保持荣华富贵,而且长寿。

反观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在被解除指挥全国军队的权力之后,开始与朝廷产生芥蒂,吐蕃入侵时也不勤王。结果李豫把他的母亲接到长安,把他的弟弟李光进任命为禁军将领,说是奉养、重用,其实也是人质。
而李光弼手下的田神功等将领也是桀骜难驯,不太服从他的指挥,李光弼于广德二年七月在郁闷中去世。

另一位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仆固怀恩比李光弼走得更远。
李豫虽然在广德二年六月还专门下诏表彰了仆固怀恩的功劳,表示信任他的忠诚,要求他入朝,仆固怀恩仍然不理会,而是联合回纥、吐蕃军队打了过来。
李豫要表彰、要表示信任也要趁早啊,弄僵了再说好话不觉得晚了点儿吗?

八月,从河中入朝的郭子仪接到一个新的命令——镇守奉天去抵御老部下仆固怀恩。
出发前,李豫向郭子仪询问对付仆固怀恩的策略。
郭子仪回答说:“怀恩无能为也。”
李豫问:“何故?”
郭子仪回答说:“怀恩勇而少恩,士心不附,所以能入寇者,因思归之士耳。怀恩本臣偏裨,其麾下皆臣部曲,必不忍以锋刃相向,以此知其无能为也。”

郭子仪说得轻松,真正行动起来还是很谨慎的。
九月二十日,吐蕃军逼近邠州,郭子仪派儿子朔方兵马使郭晞率军救援邠州。
几天后,仆固怀恩的先头部队到达宜禄后,郭子仪又派右兵马使李国臣率军充当郭晞的后继部队。
大战一触即发。

十月,仆固怀恩与回纥、吐蕃的联军抵达晞州,驻防的白孝德、郭晞闭门坚守。
仆固怀恩与回纥、吐蕃军队又进逼奉天,郭子仪也是采取坚壁政策,不许将领出战。

五百、仆固也死了
郭子仪不许将领们出战,不代表他就要守到底。
十月初七凌晨,仆固怀恩、回纥、吐蕃的联军准备趁郭子仪没有防备的时候发动袭击,却发现郭子仪早已率军在埋葬李治的乾陵南方列阵了。
大惊之下,三方联军不战而退。
郭子仪派遣裨将李怀光等人追击,追了很远才回来。
三方联军看奉天不好打,就把目标锁定为邠州。
邠州也不是纸糊的。
从十月十三到十月二十一,三方联军花了九天时间都未能攻克邠州,只好退军。
仆固怀恩岂能善罢甘休,永泰元年(大体相当于公元765年)九月,他带领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卷土重来,兵分几路进攻大唐。
这次来的都是骑兵,机动性很强,郭子仪也感到很棘手,他派行军司马赵复到长安向李豫汇报,要求派凤翔李抱玉、滑濮李光庭、邠宁白孝德、镇西马璘、河南郝庭玉、淮西李忠臣出兵镇守险要之地。
李豫答应了,但节度使们不答应,只有李忠臣(即董秦)按照李豫的命令出兵了。
李忠臣接到李豫诏书时,正在打马球,马上命令将士们整装出发。
将领们和监军宦官都认为应该选择黄道吉日再出兵,李忠臣急了,说:如果父母有危难也要选择黄道吉日去救吗!(“父母有急,岂可择日而后救邪!”)
李忠臣当天就出兵了。

算李豫走运,在大多数节度使不肯出力的情况下,仆固怀恩在行军途中染上急病,只得撤军,在鸣沙(今宁夏中宁县一带)去世,他属下军队的领导权几经易手到了范志诚手里。
李豫听到仆固怀恩去世的消息后,说:仆固怀恩并没有造反,只是被他的亲信误导了。
其实,造成仆固怀恩与朝廷决裂的罪魁祸首并非仆固怀恩或他的亲信,而是李豫本人。
李豫象李亨一样猜忌功臣,而且偏听偏信骆奉仙、辛云京、李抱玉等人的话,激怒了眼里不揉沙子的仆固怀恩,平添战乱。
领导千万不能待人不公。

仆固怀恩虽然死了,吐蕃军还是精神抖擞,再次进攻邠州。
白孝德在邠州固守,李豫在长安组织高官们焚香奏乐请神佛保佑。
神佛管不管用不知道,军队还是很管用的。
九月十五,吐蕃军进攻奉天,长安震惊。
不要怕,有郭子仪的朔方军在此
吐蕃军刚开始列阵,驻守奉天的朔方兵马使浑瑊就率领二百精锐骑兵冲了过来。
浑瑊身先士卒,杀得吐蕃军纷纷躲避。
浑瑊生擒一名吐蕃将领返回,随从的将士无人受伤。
这一战,极大地鼓舞了守城唐军的士气。
次日,吐蕃军发动进攻,死伤惨重。
几天后,吐蕃军撤回大营。
浑瑊发动夜袭,杀死吐蕃军将士一千多人。
奉天守军跟吐蕃军前后发生战斗二百多次,斩杀吐蕃军将士五千多。
但危机仍未接触。
鱼朝恩甚至又要带着李豫逃离长安,到郭子仪镇守的河中避难,遭到一个姓刘的给事中强烈反对才作罢。
长安差一点再次沦陷。

五百零一、单骑退回纥
老天再一次眷顾李豫。九月十七日至九月二十五日,连降大雨,吐蕃、党项等军无法前进。
九月二十八日,疲惫的吐蕃军劫掠了一番后撤退,被同华节度使周智光澄城的北面截击,吐蕃军战败。
吐蕃军撤退到邠州后,遇到回纥军,两军联合,再次东进。
十月初八,吐蕃、回纥联军围攻汾阳,郭子仪坚守不出。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守不失为一种策略;在敌人很强大且内部有矛盾的情况下,坚守更是上策。

吐蕃和回纥能够联合,关键是仆固怀恩在中间的联络、协调,现在仆固怀恩死了,少了协调人,互不相让的吐蕃、回纥开始不和,在汾阳城下分开扎营。
郭子仪曾跟回纥军一起收复过两京,得知回纥、吐蕃不和的消息后,派遣牙将李光瓒等人劝说回纥军一起夹攻吐蕃。
回纥军统帅不相信李光瓒,表示看到郭子仪才会相信。
郭子仪准备去回纥军营。
唐军将领要求挑选五百骑兵护卫郭子仪。
郭子仪不答应,说这么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惹麻烦。
郭晞拦住郭子仪的马劝阻。
郭子仪说:开战肯定都会战死沙场,国家也会陷入危难;现在诚心去会谈,如果能说服回纥军,就是国家的福气。
说罢,用马鞭抽打郭晞的受,喝令他走开,带着几个骑兵直奔回纥军营。
到了回纥军营前,郭子仪派人传话说令公来了。
回纥人感到很意外。
回纥军统帅是回纥可汗的弟弟,他弯弓搭箭站在阵前。
这阵势够吓人的。
郭子仪不怕,他摘下头盔、脱掉盔甲、丢掉武器,继续前行。
这次,回纥将领们终于看清楚了,纷纷说:是他!
全都下马向郭子仪叩拜。
郭子仪也下马,走上前握住回纥统帅的手,先是责备回纥的入侵行为,又表示自己前来,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唐军将士必定会与回纥力战。
回纥统帅表示这一切全是仆固怀恩的错,回纥人听他说天可汗和郭子仪都已经去世、中原无主,才来的,我们是不肯跟令公交战的。
反正仆固怀恩死了,有责任尽情地往他身上推吧。反正死人不会反驳。
郭子仪一听有戏,就乘机劝回纥统帅攻击吐蕃军,
回纥统帅同意了。
双方当场立誓。
吐蕃军得知此事,连夜逃走。
逃?没那么容易!
回纥军与唐军联手追击吐蕃军,在灵台(今甘肃灵台县一带)西原大胜吐蕃军,斩杀吐蕃人数以万计;接着,又在泾州东击败吐蕃军。
不久,仆固怀恩部将张休藏、仆固名臣率军投降。
李豫又渡过一次危机。

人是平安了,心还是相当憋屈的。
在这次应对危机期间,有几件事很是让李豫难堪。
第一件事就是周智光因私愤而滥杀无辜。
同华节度使周智光因为跟鄜坊节度使杜冕不和,在截击吐蕃军时,杀了杀鄜州剌史张麟,活埋了杜冕的家属八十一人,焚烧了坊州的三千多家房屋。
李豫无可奈何。
够憋屈吧?
这还不是最憋屈的。
最憋屈的是周智光居然还大摇大摆地到长安去报捷,住了两晚才返回营地。
虽然李豫后来表示后悔让他离开,也只是嘴上说说罢了。
就算再给他一次机会,我看李豫还是照样不敢惩处周智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零二、藩镇都很猛
周智光这件事也就是看起来难堪,其实对李豫的影响不大,张麟死了、杜冕的家属活埋了、坊州的三千多家房屋没了,都不会对皇帝大人的吃喝玩乐影响太久。
下面这件事就不同了。
侯希逸在表弟李怀玉的帮助下当上平卢节度使后,既不想着精忠报国,也不致力于发展壮大,整天没事儿就打猎游玩、营造寺庙,属下军民都被他折腾得七荤八素、怨声载道。
而李怀玉却团结同志,群众基础相当不错。
侯希逸怕李怀玉取代自己,就找机会解除了李怀玉的军职。
没用!
一次,侯希逸与巫师在城外住宿,将士们闭门不再让他们进城,而拥戴李怀玉为统帅。
侯希逸没辙,只好逃到滑州,后来被召到长安。
李豫一方面不怪罪侯希逸,另一方面也没有怪罪李怀玉。他任命郑王李邈为平卢、淄青节度大使,任命李怀玉为节度留后、赐名正己,实际上承认了李怀玉对平卢军的统帅权。

这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相卫节度使薛嵩、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都大量招揽安禄山、史思明的旧部,各拥重兵,自己任命官员,也不向朝廷朝贡,与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平卢节度使李正己一起互相通婚、彼此支援,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猛的还数周智光和崔旰。
周智光回到驻地之后更加嚣张,李豫召见他也不理会。
李豫没辙,只好让周智光的仇家杜冕去投奔山南节度使张献诚,以避开周智光。
周智光得知消息,派兵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截击杜冕,但没能成功。
此后,周智光更加肆无忌惮,招揽亡命之徒和地痞无赖,兵力达到数万。
周智光很会统领这些人品差的人,经常放纵他们抢掠,让他们很开心。
周智光还擅自扣留过境运送的大米两万斛。
有兵有粮了,还要有钱。
周智光生财也很有道,他利用自己辖区离长安较近的优势,经常杀掉其他节度派到长安朝贡的使者,吞没他们的贡品。
对敢于批评的人,周智光采取高压措施,陕州监军张志斌责备他治军不严,周智光立即将他斩首,然后剁成肉酱分给将士吃。
尽管如此,李豫还是尽量安抚他,加授他检校左仆射的官职。
李豫本想拍马屁,结果拍到了马蹄子上。
周智光当着李豫使者的面说自己对国家有大功,竟然不给平章事只给仆射,而且辖区同州、华州太小,应该把陕州等五个州也划归他管辖。
最嚣张的是他竟然说:这里离长安只有一百八十里,我夜里睡觉都不敢伸腿,怕踏破了长安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只有我能办得到。
吓得李豫的使者两腿直发抖。

周智光嚣张,崔旰剽悍。
崔旰长期在剑南任军职。剑南节度使严武很器重他,向朝廷推荐他当上了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一带)刺史。
崔旰也不负严武的厚望,为他讨平了四川一带的叛乱势力。
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利州已划归山南西道。
严武为了得到崔旰,送给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重金。张献诚让崔旰称病辞职,去了严武麾下。
严武任命崔旰为汉州(今四川省广汉市一带)刺史,率军攻击西山的吐蕃军。
崔旰接连攻克几座城池,开拓疆土数百里。
严武为此专门制作七宝舆(人力车)接崔旰回成都,很是风光。

五百零三、家奴不让将领
严武去世后,都知兵马使郭英干、都虞候郭嘉琳派遣使者入朝,请求任命郭英干的兄长郭英乂任剑南节度使。
同时,崔旰也派出使者奔赴长安。
两方的使者同时到达长安。
此时,李豫任命郭英乂为剑南节度使的诏书已下,崔旰的使者眼见自己的使命无法完成,为了讨好郭英干,就将自己奉崔旰之命奏请朝廷任命王崇俊为剑南节度使的事情告诉了郭英干的使者。
崔旰的使者没有职业道德,恰好又碰上郭英乂没有度量,于是乱子出来了。
怀恨在心的郭英乂到达成都不久,就找个茬把王崇俊处死了,并且召崔旰回成都。
崔旰明知回到成都是死路一条,就借口自己要防御吐蕃不能离开,拒绝回成都。
郭英乂不肯善罢甘休,就停止对崔旰部的粮食供应。
崔旰支撑不住,率部进入深山。
郭英乂看到机会不错,声称要协助崔旰防御吐蕃军,亲自率军去攻击崔旰。
也是崔旰运气不错,恰好遇上大雪,郭英乂的兵马冻死很多,崔旰乘机进攻,郭英乂军大败。
不久,崔旰率领五千多名部下袭击成都,再次击败郭英乂。
崔旰占据成都,屠杀了郭英乂全家,郭英乂单骑逃往简州(今四川省简阳县一带),被普州(今四川省安岳县一带)刺史韩澄杀死,首级被送给了崔旰。
郭英乂死后,邛州牙将柏茂琳、泸州牙将杨子琳、剑州牙将李昌夔分别起兵讨伐崔旰,四川一带大乱。
大历元年(大体相当于公元766年)二月,李豫任命杜鸿渐为山南西道、剑南东川、剑南西川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平定战乱
接着,又任命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兼剑南东川节度使。
张献诚率先与崔旰接战。这次,崔旰又胜了,而且夺取了张献诚的令旗符节,张献诚仅逃出一条活命。

杜鸿渐一看崔旰这么猛,郭英乂、张献诚都不是对手,很害怕,刚到四川地界就派人跟崔旰沟通,向崔旰承诺一定让他平安。
崔旰也给杜鸿渐送上了厚礼,而且言辞很谦卑。
杜鸿渐很高兴,到了成都对崔旰很客气,自己整天跟将领们饮宴,军政要事全部委托崔旰处理。
这还不算,杜鸿渐多次向朝廷推荐崔旰,要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他,建议任命柏茂琳、杨子琳、李昌夔分别当本州刺史。
李豫本来打算对崔旰还是强硬一些的,没想到杜鸿渐这么面,也只好再次没面子,任命崔旰为成都尹、西川节度行军司马。
后来,杜鸿渐入朝,极力为崔旰说好话,李豫又任命崔旰为西川节度使。

将领们很嚣张,家奴们也不差。
李亨在世时曾任命郭英乂领神策军,任命内侍鱼朝恩监军。郭英乂被调到长安后,鱼朝恩就成为了神策军的统帅。
李豫被吐蕃打出长安那次,鱼朝恩率领陕州的军队和神策军一起护卫李豫,这些军队都被称为神策军。
李豫回到长安后,鱼朝恩带领神策军来到长安,后来驻扎在上苑(皇家园林),势力进一步扩张,又分为左厢、右厢,地位超越了禁军。
在神策军风光的背后,是鱼朝恩的势力膨胀。
鱼朝恩因保驾有功被封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并继续统率京师神策军。后来又领国子监事,兼任鸿胪、礼宾等使。
手握大权的鱼朝恩继承了李辅国、程元振的光荣传统,积极参与政事,残酷地对待不听话的官员,而且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五百零四、惹恼了皇帝
最有意思的是,鱼朝恩虽然得势以后才读书,却对自己的文化水平很自信,自称是文武全才,没人赶得上。
大历元年八月,国子监竣工启用,鱼朝恩大模大样地登上高台,手拿《易经》,为文武百官讲课。
讲课就讲课吧,他还有所影射。
这天,鱼朝恩讲的主要内容是“鼎覆餗”。
这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卦鼎卦“九四”一爻的内容,全文是“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意思是:当鼎足折断了,鼎被毁坏了,被烹饪的食物被颠翻,其鼎中的食物倒出来沾污了鼎的全身,这样就很凶险。
这一爻通常用来比喻宰相人选不适当。
宰相王缙听了大怒。
而另一位宰相元载却依然谈笑风生。
鱼朝恩对人说:发怒是人之常情,笑的人深不可测。(“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不可一世的鱼朝恩对元载有了怯意。
也许元载就是上天派来对付鱼朝恩的,就象郭子仪是专门对付那些威胁到大唐皇室的势力一样。

尽管朝廷不太希望功勋盖世的郭子仪再立功勋,大历二年,他还是迎来了新的立功机会。
这一年的正月初六,郭子仪正在享受新年的喜悦。
他没理由不喜悦。过去的辉煌暂且不说,就以七十高龄还继续在疆场叱咤这一点来说,他就远胜另两位中兴功臣李光弼和仆固怀恩。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他的辖区又取得了大丰收。在他的模范带头作用下,河中将士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所有荒地都得到了开垦,不仅不再发愁军粮缺乏的问题,而且还有盈余。
郭子仪守城也许不如李光弼,剽悍也许不如仆固怀恩,说到协调各方关系、增强军队凝聚力,他们就远不如郭子仪了。

正当郭子仪在享受新年的快乐时,一位不速之客来到了郭子仪的官衙。
这位不速之客是从长安来的。准确地说,是从长安的皇宫里来的,而且是绕过华州来的。
绕了这么多路,显然不是为李豫来送写着“Happy Newyear”的贺年卡而来,他带来的是一颗蜡丸。
蜡丸里是李豫的密信,密信只有一个内容——讨伐周智光。
看来李豫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郭子仪一直是个很好的执行者,这次他执行的效率依然很高,马上就派遣大将浑瑊、李怀光率军进驻渭河岸边,直逼周智光的辖区。
周智光虽然嚣张,他的下属还是很清醒的,知道郭子仪手下这些将士的厉害,很多人都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正月初八,周智光的大将李汉惠率部开出同州,向郭子仪投降。
五天后,姚怀、李延俊杀死周智光,带着他的首级投降。
郭子仪打仗经常是这样,没有刀光剑影,没有鼓角争鸣,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搞定了,搞得很多人都认为他打仗其实不行,不过是运气好。
其实,早在郭子仪出生的一千多年之前,孙武就把这种情况称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五百零五、识大体的汾阳王
搞定了周智光后,郭子仪入朝。
对这位官秩、爵位都到了顶峰的老将,李豫早就用完了常规的封赏手段,其中包括结亲家——把爱女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
这次,李豫又该怎么奖赏郭子仪平定周智光的功劳呢?
精神鼓励。
李豫命令宰相元载、王缙和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等显贵轮流在家宴请郭子仪,一顿饭的花费甚至高达十万缗。
好像这仍不足以表达李豫对郭子仪的厚待,他对郭子仪一般不像对其他人一样直呼其名,而是称为“大臣”。
然而,郭子仪仍不敢大意。
伴君如伴虎。不要以为马戏团里的老虎会永远温顺,当他凶性发作时,饲养员也照咬不误。
因此,在郭暧与升平公主的一次争吵后,敢于单骑退回纥的郭子仪也怕了。
夫妻之间吵架并不可怕。如果有郭暧这样的家世,就算对方是公主,也可以不怕。
郭子仪怕,是因为郭暧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年轻气盛的驸马爷在争吵中说了一句:“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
意思是:你仗着你爹是皇帝是不是?我爹看不上皇帝,不想干!
郭暧这是典型的拿豆包不当干粮、拿皇帝不当干部。
公主很生气,立即赶到皇宫向老爸李豫报告。
郭子仪听到后,把郭暧抓起来带到皇宫等候发落。
还好,李豫大脑还算清醒,不仅没发飙,反而坦率地告诉爱女郭暧所说的情况属实,劝女儿回到郭家。
见到郭子仪后,李豫说:“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饶是如此,郭子仪回家后,还是狠狠揍了郭暧一顿。
这段故事后来被编为戏曲,叫《打金枝》,也叫《满床笏》。

李豫不怪罪郭家父子还是很明智的。不久,吐蕃又来围攻灵州,斥候部队抵达潘原、宜禄,郭子仪再次被派上了用场,委以抗敌重任。
不过,这次不用郭子仪亲自出手,朔方节度使路嗣恭就在灵州城下击败了吐蕃军,斩杀吐蕃军两千多人,吐蕃退兵。
吐蕃军退了,郭子仪再度入朝。
对郭子仪的这次入朝,朝廷很担心,因为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刚被人掘了。
祖坟被掘,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没有深仇大恨,谁会干这种事情呢?
在没抓到罪魁祸首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是与郭子仪不和的鱼朝恩指示人干的。
朝廷担心郭子仪会追究此事引起兵变。
郭子仪晋见李豫的时候,李豫主动提及此事。郭子仪哭着说:“臣久将兵,不能禁暴,军士多发人冢,今日及此,乃天谴,非人事也。”
既然受害者郭子仪把责任推给了老天,那就怪不到别人了,李豫又可以继续舒舒服服地当他的皇帝了。
然而,郭子仪和鱼朝恩的恩怨并没有就此结束。
大历四年,郭子仪入朝,鱼朝恩邀请他到章敬寺参观时,流言又来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零六、跋扈之后是什么
郭子仪手下的一个文官警告郭子仪:鱼朝恩打算借机谋害您。
郭子仪没理会他。
这个手下不甘心,又对郭子仪的部将们说了此事,郭子仪的部下有三百名将士表示愿意内穿铠甲跟随郭子仪赴约。
郭子仪说:我是国家重臣,如果没有皇上的命令,他怎么敢害我!如果他有皇上的命令,你们打算干什么!
于是,老令公带着区区几位家僮赴约去了。
鱼朝恩看到郭子仪的随从这么少,很惊讶。
郭子仪告诉了他前因后果,并说这是为了怕给鱼朝恩添麻烦。
鱼朝恩捶着胸口、流着眼泪说:不是您这样的长者,怎能不起疑心!
在这次风波里,鱼朝恩不仅没有杀害郭子仪,反而大大减低了对郭子仪的敌意,鱼朝恩要杀害郭子仪的传言显然是谣传,而这个谣传就是宰相元载制造的。
元载这么做是为了离间郭子仪和鱼朝恩。如果郭子仪听信传言除掉鱼朝恩,对元载说那是最好;就算郭子仪将信将疑,只要带上大队人马去见鱼朝恩,郭、鱼二人本不融洽的关系也会进一步恶化。
元载想不到郭子仪竟如此豁达,不仅没有与鱼朝恩交恶,反而有消弭嫌隙的趋势。
不过,元载也用不着担心郭子仪会与鱼朝恩结盟,因为郭子仪是不会与鱼朝恩这样的权臣走得太近的。
这时的鱼朝恩已经是权势熏天,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批评时政、羞辱羞辱宰相。
论口才,元载不输给鱼朝恩,怎奈手里没有枪杆子,只能闷声大发财。
看到宰相们都不敢出声,鱼朝恩更是嚣张,李豫也渐渐不在他眼里了。
他每次向李豫请示事项,一定要批准才行;重大事情的决策如果不让他参与,就会发脾气,扬言说:“天下事有不由我者邪!”
李豫听到了,很不高兴。
没有最嚣张,只有更嚣张。
鱼朝恩的养子鱼令徽还很年轻,担任内给使,按品阶应该穿绿色的官服。
一次鱼令徽跟同僚争吵,回家告诉鱼朝恩。
鱼朝恩决定为养子出口气。
次日,鱼朝恩带着鱼令徽晋见李豫,说鱼令徽官职太低遭人欺负,要求李豫赐给他三品以上高官才能穿的紫色官服。
李豫还没表态,负责官服的官员已经把紫色的官服拿了上来。
鱼令徽也不客气,拿了就穿。
还好,他还算懂点礼貌,穿上之后知道拜谢李豫。
李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这孩子穿上紫衣应该满意了。
话是这样说,心里很不是滋味。

元载得知李豫对鱼朝恩有了意见,乘机向李豫检举鱼朝恩的专权跋扈,要求为李豫除掉这个权臣。
李豫也知道鱼朝恩得罪的人多,就同意让元载设法铲除他。
鱼朝恩身兼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左监门卫大将军、神策军使、内侍监,手握宫廷宿卫军权,外面还有陕州节度使皇甫温的支持,拿下他是很有风险的。

五百零七、又倒下一个权臣
元载有办法。
他也不求助别人,直接用重金收买皇甫温和周皓。
这个周皓是神策军射生将,鱼朝恩每次进宫,都是他率领一百名精兵随从。
收买了鱼朝恩一内一外两大力助后,元载完全掌握了主动,鱼朝恩再有什么奇谋密计,很快就会被元载和李豫知晓,而鱼朝恩对这一切毫不知情。
掌握了主动后,元载进一步扩大优势,他向李豫建议把凤翔节度使李抱玉调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把以皇甫温调任凤翔节度使。
凤翔节度使的辖区更接近长安,鱼朝恩看到他的心腹被任命为这么重要的职务,很高兴。
鱼朝恩做梦也没想到这次任命的目的是更便于让皇甫温对付他。
不久,元载又奏请李豫将兴平、武功、天兴、扶风等地列入神策军的辖区,神策军的势力范围更大了。
作为神策军的当家人,鱼朝恩乐得嘴都快合不上了。
宰相都要顺着我,还有什么搞不定的!

李豫和元载的谋略骗得了鱼朝恩,却骗不了所有的人。
鱼朝恩的心腹之一、神策军都虞候刘希暹察觉到了李豫的态度有异,告诉了鱼朝恩。
鱼朝恩开始有所疑虑。
好在李豫一直是个好演员,每次见到鱼朝恩都表现得亲热宠信。看到皇帝对自己这么好,鱼朝恩也就不想那么多了。

一切就绪,只待皇甫温。
皇甫温来到长安之后,元载把他留了下来,与皇甫温、周皓定下了行动计划。
大历五年三月初十是寒食节。这天,李豫在皇宫宴请亲贵大臣,元载坐镇中书省。
饮宴结束后,李豫留下鱼朝恩,斥责他有异心。
鱼朝恩跋扈惯了,哪里受得了这种责难,很不礼貌地跟李豫争辩了起来。
周皓一看两人争论,就带人走了上去。
鱼朝恩还以为周皓是要帮自己,不料想这位心腹带人把他抓起来勒死了。
为了安定禁军的军心,李豫下诏罢免了鱼朝恩的观天下军容宣慰处置使等职务,仍保留他的内侍监职务,对外宣称鱼朝恩是接到这道诏书后自己上吊自杀的。
同时,李豫加授鱼朝恩的亲信刘希暹、王驾鹤为御史中丞,并释放鱼朝恩的所有党羽,说:“北军将士,皆联爪牙,并宜仍旧。朕今亲御禁旅,勿有忧惧。”

搞定了鱼朝恩,李豫可以松口气了。
不过这口气没有松太久。
很快,鱼朝恩死后空缺出来的权臣位置就被人接替了。
接替的人就是解决鱼朝恩的首席功臣元载。
搞定了鱼朝恩后,元载的自信极度膨胀,经常听在大庭广众之下宣称自己有文武两方面的才略,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光自信还不要紧,他还很贪,决策、发布政令主要看能捞多少好处。公平正直的吏部侍郎杨绾被他调任为国子祭酒,贪赃枉法的岭南节度使徐浩因为给元载送了厚礼,被任命为吏部侍郎,接替杨绾主持官员选拔工作。

五百零八、元载的能量
最关键的是,在扳倒鱼朝恩之后,长期为相的元载威信进一步高涨,势力也随之暴涨。
一次,元载的一位长辈从宣城来到长安,要求元载给他弄个官当当。
以元载今时今日的地位和权势,给他弄个一官半职也不难,可这位长辈实在不是做官的料,元载就写了一封信让他带着去找河北的一位节度使。
这位长辈没有马上捞到官职,很不高兴。
不高兴也没辙,走吧,看到了河北有没有搞头。
到了幽州附近,这位长辈实在忍不住,就打开书信看了看。
不看还好,一看更生气——这封书信除了元载的落款之外,一个字都没写!
生气归生气,反正都走到幽州了,也不差这一点儿路了。
这位长辈也硬着头皮去找那位节度使。
节度判官听说他是带着元载的信来的,大吃一惊,赶快向节度使汇报,派遣高级军官用箱子把书信收下来,留元载的这位长辈住在最高等的宾馆住宿,每天请他吃酒席,他回去的时候,还送了一千匹绸缎。
元载的几个字,就让这位长辈发财了。
真牛!

元载的这些行为,李豫也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限制他,怎奈李豫已经连续除掉了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这些曾鼎力帮过他的人,现在又要除掉长期为相的元载,李豫不仅会被人质疑为过河拆桥,稍有不慎还可能引起政局动荡。
李豫打算通过告诫,让元载有所收敛。
经过一次单独会谈之后,元载并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打算除掉复出的李泌。

李泌在收复两京后决意离开朝廷,当年李亨是怎么留都留不住的。
李豫登基后,好不容易才把李泌从衡山请了出来,又给他盖了豪宅、娶了妻子,准备让这位智囊为自己的江山好好筹谋一番。
又岂容元载轻易除掉他。
当元载向李豫揭发李泌经常与亲朋故旧在禁军军营饮宴、可能跟鱼朝恩是一伙时,李豫解释说这是自己安排李泌去见以前在禁军中的亲朋故旧,与鱼朝恩无关,而且提醒元载李泌在诛杀鱼朝恩的过程中也没少出点子。

尽管有李豫的庇护,元载仍不打算放过李泌,继续指使他的同党攻击李泌。
李豫只好安排李泌到江西观察使魏少游手下当僚属。
他告诉李泌:元载容不下你,朕今天把你放到魏少游那里,等朕决心铲除元载,会写信给你,你就可以回来了。

没过多久,铲除元载的机会就来了。
大历六年四月,成都司录(正七品上)李少良上疏揭发元载贪赃枉法,李豫把他安置在客省(相当于外宾招待所)。
眼看李豫就可以动手搞定元载了,李少良也可以升官进爵了,偏偏有横生枝节了。
横生枝节的罪魁祸首是李少良,他太得意了,居然把李豫的对他说的话告诉了朋友韦颂。
韦颂转脸又告诉了殿中侍御史陆珽,陆珽又告诉了元载。
这下可好,还没抓住元载的小辫子,元载倒上疏叫屈了。
于是,李少良、韦颂、陆珽三个大嘴巴被御史弹劾为凶险狡诈、狼狈为奸、离间君臣,全部被用棍子打死。

五百零九、任命李栖筠
机不可失。
经过了李少良风波后,李豫意识到元载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开始进行更周密的“倒元”计划。
大历六年八月,李豫直接下旨任命不依附元载的沂西观察使李栖筠为御史大夫。
这项任命从决策到实施都没有经过宰相们。
这是李豫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这个帝国的领袖是我,不是元载!
部分依附元载的人赶紧重新站队,元载的势力开始走下坡路。
李栖筠上任之后,对元载的势力进一步打压。
元载一党的吏部侍郎徐浩,为了内弟侯莫陈怤的前途,请托京兆尹杜济为这个担任美原尉的小舅子编造绩效考核优异的成绩,又请同为元载一党的吏部侍郎薛邕把侯莫陈怤职务调整为长安尉。
长安县是京县,同样的职务,级别都要比其他县高一些,从美原尉到长安尉是切切实实的升职。
按照惯例,侯莫陈怤到任后要到御史台拜见一下。
李栖筠早就在这儿等着呢。
一见到侯莫陈怤,李栖筠就表示了对他升迁正当性的怀疑。一查,绩效考核成绩是假的,请托是真的。
得,李栖筠发难了。
他立马上了一道奏折,弹劾了有关人等。
李豫派礼部侍郎于邵审理此案。
案情很简单,但人情不简单。
于邵审理完毕之后,向李豫报告:这些人的确犯了错误,但皇上您在去年五月十五发布过一次大赦,这件事情是在那之前发生的,所以不应该治他们的罪。
老子明摆着要剪剪元载的羽毛,你却不让老子治他们的罪。老子索性连你也治了。
李豫大怒之下,贬徐浩为明州别驾、薛邕为歙州刺史、杜济为杭州刺史、于邵为桂州长史。
这下,元载的势力更弱了。

李豫刚刚开始控制住朝廷,藩镇又开始折腾了。
大历八年正月,昭义节度使、相州刺史薛嵩去世。他手下的将士胁迫薛嵩十二岁的儿子薛平为统帅。
薛平虽然小,但不傻,知道自己绝对控制不了这群虎狼一样的军人,表面上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不久就把统帅位子让给了叔父薛崿,自己连夜带着薛嵩的灵柩跑回了老家。
李豫也不管那么多,你们说谁当统帅我就下诏任命谁。
就这样,薛崿成为了昭义节度留后。

看起来薛崿挺幸运的,成为一方诸侯是很爽的。
可惜他有个很不好处的邻居——魏博节度使田承嗣。
田承嗣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看中了薛崿的地盘,开始暗中引诱薛崿的部下作乱。
大历十年正月,昭义兵马使裴志清率军驱逐薛崿,然后向田承嗣投降。
田承嗣乘机带兵袭占了相州。
当时,昭义军的将领薛择为相州刺史,薛雄为卫州刺史,薛坚为洺州刺史,这些人都是薛嵩的同族,也不甘心自己家的地盘就这样被抢走。

为防事态进一步扩大,李豫派遣宦官魏知古到魏州命令田承嗣和薛家诸将各自严守自己的辖区、不得越界。
兵强马壮的田承嗣才不管你李豫呢!
他通过强攻、刺杀守将等手段,很快又占领了卫州、洺州、磁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一十、群殴田承嗣
田承嗣不仅有野心,而且有手腕。占据了昭义军的地盘后,他逼迫魏知古和他一起巡视磁州、相州,指使将士割耳、割脸来请求朝廷任命田承嗣为统帅。

田承嗣对朝廷极尽鄙薄、欺诈之能事,对其他藩镇也是毫不客气,什么李宝臣、李正己全都不放在他老人家眼里。
本来李宝臣跟他还是亲家,李宝臣的弟弟李宝正娶田承嗣的女儿为妻。
可巧,李宝正在魏州跟田承嗣的儿子田维打马球时,马匹受惊,把田维撞死了。
半个儿子与整个儿子相比,当然是整个的儿子更重要。
不过田承嗣对李宝正也太不容情,田维死后,立即把李宝正囚禁了起来。
李宝臣接到田承嗣的通知,连连表示是自己没把老弟教育好,而且弄了一根棍子派人送给田承嗣,让他用来教训李宝正。
按理说,同为节度使,田维的死又是意外,田承嗣再悲痛也大不了责打李宝正几下就该算了,可他竟把李宝正活活打死了。
自此,李宝臣跟田承嗣结上了梁子。

田承嗣抗旨攻占卫州、洺州后,李宝臣看到报仇的机会来了,就上疏李豫,要求讨伐田承嗣。
同样跟田承嗣不和的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也上疏要求讨伐田承嗣。
李豫正想整整不像话的田承嗣,看到有人愿意打头阵,自然求之不得,于大历十年四月下旨将田承嗣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刺史。
田承嗣当然不会乖乖地放弃苦心经营的地盘,去当时还属于欠发达地区的永州当个小小的刺史。
李豫当然也想到了田承嗣不会轻易就范,他命令河东、成德、幽州、淄青、淮西、永平、汴宋、河阳、泽潞诸道发兵进逼魏博,只要田承嗣不接受命令,立即开打。
一向萎靡的李豫这次终于强硬了。
由一直不太听话的李宝臣和李正己去对付更不听话的田承嗣,别说胜面极大,就算败了,李豫也不损失多少兵力,这种生意李豫不会不干。

果然,田承嗣拒不受命。
于是各路大军开始进攻。
李宝臣和卢龙节度使朱滔、河东节度使薛兼训从北方,李正己和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从南方向田承嗣军发起攻击。
战争初期,田承嗣节节失利:德州被攻克、手下将领霍荣国向联军献出磁州投降、将领裴志清向李宝臣投降。
田承嗣火了,亲自率军围攻李宝臣的冀州。
李宝臣派高阳军使张孝忠率领四千精锐骑兵抵抗。很快,李宝臣的大军赶了过来,田承嗣烧掉物资逃跑。
这时,各路节度使对田承嗣军形成了合围进击之势,魏博的将领们纷纷投降,凶悍的田承嗣也开始害怕了。
大历十年十月,李宝臣、昭义留后李承昭联手击败并生擒魏博大将卢子期,黄河以南的节度使们又大败田承嗣的侄子田悦,田承嗣更怕了。
有的人感到怕了,只会放弃;有的人怕了,却会寻找破解的途径。
田承嗣属于后者。

五百一十一、有心算无心
很快,李正己见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李正己以前派去见田承嗣的使者,被田承嗣扣留了很久,这次终于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田承嗣辖区内所有户籍、武器装备、粮食财物的清单。
这是田承嗣释放的一个信号——我愿意向您臣服。
看到一直看不起自己的人准备向自己臣服,李正己很开心。
更令他开心的是,田承嗣还让这位使者带来了口信:“承嗣今年八十有六,溘死无日,诸子不肖,悦亦孱弱,凡今日所有,为公守耳,岂足以辱公之师旅乎!”
空口无凭,田承嗣让李正己的使者站在庭院里,向使者叩头;画上李正己的像,烧香叩拜。
李正己知道这些事情,心花怒放,不忍心再向自己的老“粉丝”田承嗣出手,开始按兵不动。
李正己不动,黄河以南的各路节度使也不敢冒进。

黄河以南的节度使们出了问题,黄河以北的节度使也没心情再打了。
最先手软的是李宝臣。
就在李宝臣连战连胜的时候,一位风水先生找上了门儿。
这位风水先生说李宝臣的辖区里某处有王者之气。
李宝臣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派人到风水先生所说的地方开挖,一挖之下,收获不小。
挖出的是一块石头。
石头虽然很普通,上面却有一句很不普通的话:“二帝同功势万全,将田为侣入幽燕。”
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皇帝联手创业才能万无一失,跟姓田的一起就能入主范阳一带。
李宝臣是范阳人,把范阳纳入囊中是他的梦想,而创建帝业是他做梦也不敢想的。
但这块石头给了他希望。
这块石头埋在地下,风水先生又说此处王者之气,李宝臣认为这就是“天意”。
而这时田承嗣又派来说客劝李宝臣不要跟朱滔合作打沧州,表示田承嗣愿意追随李宝臣攻取范阳来赎罪。
“将田为侣入幽燕”,李宝臣认为田承嗣的说客之词正应了这句话,大喜,开始跟田承嗣勾结,连李宝正的大仇都给丢到了九霄云外。

范阳的卢龙节度留后朱滔的辖区,一心占据范阳的李宝臣开始算计朱滔。
他告诉朱滔派来的使者:听说朱公相貌跟天神一样,请给我一张画像看看。
朱滔就派人送来了一幅画像。
李宝臣把这张画像挂在演武堂上,让部将们观看。
当时朱滔率军驻扎在瓦桥,李宝臣选出两千精锐骑兵,一夜行军三百里,袭击朱滔军。
这两千人在行军前得到了一个明确的指令:干掉演武堂画像上的那个人。
有心算无心。
朱滔怎么也想不到联军会突然袭击自己,仓促应战,结果只能是大败。
朱滔幸运的是没有穿画像上的那套衣服,得以逃生。
李宝臣本打算乘胜追击,拿下范阳,得知朱滔派遣雄武军使刘怦在镇守范阳,没敢继续前进。
田承嗣得知李宝臣跟朱滔开战后,没法子再腾出手来攻打自己,率军回到辖区南部,派人告诉李宝臣:我的辖区有紧急情况,来不及追随您,石头上的那些话,不过是我逗你玩的!
李宝臣这才知道自己也属于被算计的那些人之一,又是惭愧,又是恼怒。
没办法,只能派出精锐部队严防朱滔,对田承嗣是顾不上了。

五百一十二、李灵曜也嚣张
一个月前,田承嗣还被打得找不着北;一个月后,南边的李正己屡次上疏为田承嗣求情,北面的李宝臣被挑拨得跟朱滔反目成仇。
田承嗣还真有两把刷子。
看到李宝臣、李正己这些节度使们实在不争气,李豫又是恼怒,又是无奈,在田承嗣上疏表示愿意入朝的情况下,只得下诏赦免田承嗣,恢复他的官职爵位。
田承嗣成为了那些手握重兵的野心家们的榜样。
大历十一年五月,汴宋留后田神玉去世,都虞候李灵曜杀掉兵马使、濮州刺史孟鉴,跟田承嗣取得联络,打算成为田承嗣第二。
李豫不同意,他任命永平节度使李勉兼任汴、宋等八州留后,任命李灵曜为濮州刺史。
李灵曜想的是割据一方,岂能甘心当刺史,他拒绝接受李豫的圣旨。
李豫不想马上翻脸,只得任命李灵曜为汴宋留后。
李灵曜当上汴宋留后,开始效仿黄河以北的各位节度使,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辖区内八个州的刺史、县令。
李豫不甘心再增加一个独立王国,大历十一年八月下诏,命令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永平节度使李勉、河阳三城使马燧讨伐李灵曜。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也派兵攻击李灵曜。

还没开战,李灵曜的头号智囊——汴宋兵马使、摄节度副使李僧惠被宋州牙门将刘昌说服,与汴宋牙将高凭、石隐金一起上疏李豫,要求参加讨伐李灵曜。
李豫任命李僧惠为宋州刺史、高凭为曹州刺史、石隐金为郓州刺史。
李僧惠的投诚并未影响李灵曜军的战力。
九月十一日,李忠臣、马遂在郑州驻扎,李灵曜率军迎战。
李忠臣、马遂两军想不到李灵曜来得这么快,溃退到荥泽(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李忠臣的将士逃走了五六成。
李忠臣见形势不妙,打算率军回自己的辖区。
马遂坚决不干,说:“以顺讨逆,何忧不克?奈何自弃功名!”
李忠臣见马遂坚壁不动,也集结溃散的士兵,几天就完成了集结,声势再度振作起来。
迈过了这道坎后,李忠臣等讨逆军开始顺利起来了,李正己、李僧惠、李忠臣、马遂接连击败李灵曜军。
十月十八日,李忠臣、马遂与陈少游会师,联军与李灵曜军在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城西会战,击败李灵曜军,将其逼入城中,讨逆军包围汴州城。

就在李灵曜插翅难逃之时,他的后台老板田承嗣出马了。
田承嗣派遣侄子田悦率军救援李灵曜,在匡城击败永平、淄青两个节度使的军队,乘胜进逼汴州,十月二十一日在汴州城北几里的地方驻扎。
次日,李忠臣派遣裨将李重倩率数百骑兵夜袭田悦军营,南北东西打了一边,杀了数十人后回营。
田悦的将士惊恐万分,李忠臣、马遂乘机率领大军进攻田悦军,田悦军不战而逃。

五百一十三、八百石胡椒
援兵都战败了,还能怎么办?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李灵曜在夜色的掩护下逃出汴州,来到韦城,被永平节度使麾下将领杜如江擒获,送到长安处斩。
李灵曜被平定了,讨逆军的各路将领们开始争夺胜利果实。
马燧作战不含糊,做人也很明白。他知道李忠臣不是好相与的,把所有功劳都推给了他,自己干脆连汴州城都没进。
李忠臣进入汴州城后,果然主动将功劳全都揽了过来。
李僧惠还想跟李忠臣争争功,结果被李忠臣杀了。刘昌若非逃得快,也要跟李僧惠一起遭殃。
摆平了所有争功的对手后,李忠臣成了平定李灵曜的大功臣,被李豫任命为同平章事。
不过这个同平章事并不是真正的宰相。
起初,同平章事是实质宰相,但到了安史之乱后期,唐皇室为了表彰那些割据一方的将领们,也任命他们中功劳大的为同平章事。由于这些人身兼节度使或其他地方要职,是不可能入朝辅政的,因此他们兼任的同平章事只是虚职。

此时,真正的宰相还是元载、王缙等人。
不过,元载、王缙也没有几天好日子过了,因为李豫已经不想再容忍他们的卖官鬻爵、贪赃枉法。
但李少良事件使李豫认识到扳倒元载、王缙并不容易,那些官员们随时都可能走漏风声,这事情找谁办呢?
有困难,找老舅!
李豫的舅舅吴凑时任左金吾大将军,从感情上来说,吴凑是绝不可能不帮李豫的;从岗位上来说,吴凑可以调动部分禁军。
于是,吴凑、李豫这舅甥二人开始做元载、王缙的饭了。
经过周密的筹划,大历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李豫以元载、王缙在夜里设立法坛、图谋不轨为名,派吴凑逮捕了元载、王缙、元载的儿子元仲武、元载的主书(相当于秘书长)卓英倩等人。
经过调查审理,元载、王缙等人对李豫指出的罪名供认不讳。
元载被判处死刑。
临刑前,元载向行刑的人求情说:“愿得快死!”
行刑的人说:“相公须受少污辱,勿怪!”
当场脱下袜子塞在元载的嘴里,然后把他杀死。
元载的儿子元伯和、元仲武、元季能也都被处死,元载的妻子王氏是王忠嗣的女儿,也被处死。
元载的同党左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董秀被乱棍打死。
本来王缙也被判了死刑,负责审理此案的吏部尚书刘宴不同意,他认为王缙是从犯,不应该受到跟主犯一样的惩处,就说服一起审案的御史大夫李涵等人上疏,要求改判。
王缙最终被贬为括州刺史。
在抄元载的家时,令所有抄家的工作人员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元载家里存放着很多胡椒,具体数量是八百石。
据估算,武德年间的一石大约有七万九千三百二十克,八百石也就是六吨多。
六吨胡椒,元载家几辈子都别想吃完。
除了胡椒,元载家的金银珠宝也不少。
别的不说,就贪污受贿这一项,元载死得也不算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一十四、天夺杨绾
元载倒台后,李豫任命太常卿杨绾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命礼部侍郎常衮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杨绾与元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元载奢侈,杨绾俭朴;元载嚣张,杨绾低调。
任命杨绾的诏书下达时,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都是庆贺声。
郭子仪当时正在举行宴会招待客人,听了杨绾拜相的消息,当场撤去五分之四的乐队和舞蹈演员。
京兆尹黎干也是李豫的宠臣,听到消息,把他原本规模庞大的卫队裁撤得只留下十个人。
御史中丞崔宽更夸张,把他的豪宅拆掉了。
杨绾不负朝野厚望,上来就干了几件实事。
第一件是给京官加薪。
那时候,除了想割据一方的人之外,做官的人都喜欢当京官。元载当宰相时,担心这些京官会威胁自己的地位,就把京官的薪水定得低低的,把地方官的薪水定得高高的。这样一来,京官们惨了,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只好向地方官借钱。
杨绾、常衮上奏李豫,把京官的薪水长了上去。
给京官加薪还是小事,撤销各州团练守捉使(相当于民兵保安司令)就更重要了。
大历八年,晋州人郇模就曾冒死向李豫献上三十个字,每个字代表一件事,其中就有“监”、“团”二字。
“监”的意思是撤销各道的监军,“团”的意思是撤销各州团练使。
杨绾、常衮虽然没有撤销都团练使(相当于民兵总司令),也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团练的危害。
在杨绾的推动下,李豫下诏禁止诸使在没有紧急军情擅自征召和罢免刺史,对各州的军队数量也做了明确规定。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割据的发展。
杨绾还很能荐贤任能。
颜真卿因批评元载的专权行为而被贬为湖州刺史。杨绾与常衮联合向李豫推荐颜真卿,李豫当天就下诏征召颜真卿回京城,任命他为刑部尚书。
正当杨绾展开拳脚大干、李豫看到了中兴的希望时,杨绾病倒了。
大历十二年七月二十日,刚当了三个多月宰相的杨绾去世。
李豫痛惜地说“天不欲朕致太平,何夺朕杨绾之速!”

李豫这话还是太夸张了。杨绾虽然杰出,大唐并非没有其他杰出的人才了,关键是你愿不愿意用。
大历十三年底,李豫终于想起了还有一个杰出的人才在等待自己的召唤,下令征召江西判官李泌入朝。
李泌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还不够,他还要离开。
常衮对李豫说:陛下很早以前就想用李泌,但西汉宣帝想任命一个人当公卿,都是让其先去治理平民。请先任命李泌当刺史,让他知道民间疾苦,等他有了好的业绩再提拔。
于是,连对宰相职位都不太感冒的李泌再次离开长安,当澧州刺史去了。

李豫没有机会看到李泌的业绩了。
大历十四年五月,李豫因病去世,时年五十三岁。

五百一十五、谁当潮州刺史
李豫去世后,他的长子李适继位。
李适出生于天宝元年,那时他的祖父李亨已贵为太子,大唐也处于鼎盛时期。
作为李亨的长孙、李豫的长子,李适的童年应该还是很幸福的。
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后,十三岁的李适开始了他不幸的大半生。
颠沛流离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他与母亲沈氏失散了。
由于李隆基出逃得太仓皇,很多皇室成员被丢在长安,后来被安禄山军劫掠到洛阳关押,沈氏就在其中。
一年多之后,李豫率军收复洛阳,才在宫女、犯官家属劳动的掖庭发现沈氏。
李豫就让沈氏居住在洛阳的宫殿里。
不久,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李豫也再次失去了沈氏下落。
安史之乱结束后,沈氏依然没有音信。
李豫即位后,曾下诏寻访沈氏,结果来了很多人自称是沈氏,但没有一个是真的。
沈氏的这段故事曾被拍成电视剧《珍珠传奇》,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度热播。

从十三岁与沈氏失散到三十七岁即位,整整二十四年,李适都未能再享受到母爱。
真是个苦孩子。
李适不仅是个苦孩子,还是个苦皇帝。
祖父、父亲留给他的江山用“烂摊子”来形容毫不为过。
外部,吐蕃和回纥虎视眈眈,闲着没事儿就过来烧杀抢掠一番。
内部,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占据了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曹、濮、徐、兗、郓五州,拥兵十万;田承嗣的继承人田悦占据了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李宝臣占据了恒、易、赵、定、深、冀、沧七州,各拥兵五万;梁崇义占据了襄、邓、均、房、复、郢六州,拥兵两万。这些节度使互相结交,对朝廷的命令是想听就听、想扔就扔,辖区内的事儿自个说了算,朝廷是算了也不一定敢说。
困难虽多,李适不怕。
这位生于安乐、长于忧患的天子要励精图治,使自己的国家再度强盛起来。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宰相人选。
杨绾去世后,朝廷中还有三位宰相:郭子仪、朱泚、常衮。
由于郭子仪、朱泚是在节度使任上因军功拜相的,基本是摆设,即便到长安居住以后,遇有大事,也不参与决策,真正的宰相只有常衮一人。
常衮性情刚强急躁,在为李豫服丧的问题上与中书舍人崔佑甫发生激烈争执。
常衮事后怎么想怎么生气,就上奏弹劾崔佑甫随意更改古代礼制,要求将其贬为潮州刺史。
李适认为这样的处罚太重,把崔佑甫贬为了河南少尹。
崔佑甫在赴任途中,刚走到昭应(今陕西省临潼县一带),新的诏书又来了:任命崔佑甫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原来,出身世家大族博陵崔氏的崔佑甫被贬之后,郭子仪、朱泚两人上奏为他辩护。
李适这才知道常衮以全体宰相名义弹劾崔佑甫的奏章上,郭子仪、朱泚两人的名字是常衮找人代签的。
说常衮欺君也不为过。
于是,常衮被贬为潮州刺史,崔佑甫当了宰相。

五百一十六、尚父郭子仪
接下来,李适开始做最关键的两件事:削藩、限制宦官。
李适削藩的决心从他对待郭子仪的态度中可见一斑。
李适即位时,郭子仪的职务是司徒、中书令,兼任河中尹、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关内、河东副元帅、朔方节度、关内支度、盐池、六城水运大使、押蕃部、营田使、河阳道观察使等诸多职务,功高权重。
同时,郭子仪是个很宽厚的人,对下要求不严,纪律松懈。
李豫在世时就想把他的权力分割掉,但一直未能实行。
李适不管那么多,即位后说干就干。一面下诏尊称郭子仪为尚父,任命他为太尉、中书令,实封增加到两千户,提升了他的十几位直系亲属;一方面撤销了郭子仪担任的副元帅和诸使等职务,任命郭子仪的裨将李怀光为河中尹、邠、宁、庆、晋、绛、慈、隰节度使,任命朔方留后兼灵州长史常谦光为灵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定远、天德、盐、夏、丰等军州节度使,任命振武军使浑瑊为单于大都护、东、中二受降城、振武、镇北、绥、银、麟、胜等军州节度使,把郭子仪的辖区分了个八八九九。
郭子仪壮年时面对大唐皇帝的升来降去都毫无怨言,现在已经八十二岁了,面对李适这种还算说得过去的安排,更不会有什么意见。
郭子仪也没逃脱当了尚父就活不长的规律。两年后,满堂儿孙的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此时,与他齐名的李光弼已去世十一年,老部下仆固怀恩去世也已十六年。
郭子仪长期担任重要军职,遭到程元振、鱼朝恩等多人的嫉妒和诽谤,靠着自己的忠贞和严谨始终屹立不倒。
田承嗣等跋扈的藩镇对他也是礼敬有加。
郭子仪曾经派人去见田承嗣,田承嗣向郭子仪所在的西方跪拜,说“此膝不屈于人若干年矣!”
李灵曜叛乱时,凡是经过他的地盘,公私财物都得留下来,只有郭子仪的东西,不但不留,还派军队护送出境。
郭子仪的战功和威望几乎使他享受到了一个大臣所能享受到的一切荣誉:担任中书令二十四年之久,被封为王爵,与皇帝成为亲家,八子、七婿都成为高官。
郭子仪的一生,是忠诚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同时也是无奈的一生。
对郭子仪的一生,有人总结为“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虽然这句话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我还是赞同柏杨先生的观点:扯淡!
每每在郭子仪立下大功之后,大唐的统治者都要把他调离军队,若非其他将领无能的无能、自重的自重,郭子仪根本不会有机会几次闲居后又几次出山。
这能叫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至于“位极人臣而众不疾”,就更是睁着眼说瞎话了。程元振、鱼朝恩,哪个不想把郭子仪打倒在地?
只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这句话还稍微靠点儿谱,不过这是最不重要的。

五百一十七、两节度入朝
象郭子仪这样既忠心耿耿又修炼成精的将领实在太少了,大部分的藩镇统帅不是想割据一方,就是飞扬跋扈。
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对朝廷算是够意思的了,但在平定周智光、李灵曜的过程中,也没少掠夺财物、祸害百姓。
在自己的辖区,李忠臣更是贪婪残暴,而且还非常好色,手下的将领官吏的女性家属不能有漂亮的,否则肯定会被这位节度使大人光顾。
李忠臣在享受美色、聚敛财物的同时,还不喜欢干活,所有的军政要务都委托给了当节度副使的妹夫张惠光。
张惠光也是个很残暴蛮横的人,淮西镇的官员将士都深受其害。
李忠臣还任命张惠光的儿子当牙将,这家伙比张惠光还要残暴。
当然,李忠臣的亲朋好友当中并非都是这种人,他任左厢都虞候的堂侄李希烈就不一样。
李希烈不贪不暴,很得人心。
他见李忠臣和张惠光父子二人失去人心,就联合大将丁暠杀了张惠光父子,将李忠臣驱逐出了淮西镇。
李忠臣孤身逃到长安。
好在李适比较厚待功臣,让李忠臣以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的身份留在了朝廷。
李希烈做的也没打错,李适任命他为蔡州刺史、淮西留后。

李忠臣到长安不久,大历十四年九月,西川节度使崔宁也来了。
崔宁与李忠臣不同,他不是被人驱逐来的,他是安排好了西川的事务,主动来的。
李适非常重视崔宁的入朝,给他加授了司空的职务,同时让他兼任山陵使(皇帝坟墓修建总指挥)。
李适很给面子,但吐蕃和南诏很不给面子。
活该崔宁倒霉。就这么巧,南诏王阁罗凤偏偏在崔宁入朝前后去世了,阁罗凤的儿子凤迦异死得早,孙子异牟寻继位。
异牟寻继位后,也想干点名垂青史的事儿。
怎奈那时既没有机会登月,也没有机会乘坐神八,异牟寻只好把心思放在了开疆扩土上。
崔宁九月入朝,异牟寻十月就打来了,而且还带着吐蕃的军队。

崔宁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老师。
他打仗虽然很猛,他留在西川的将领们打仗却很不怎么样,根本抵挡不了南诏、吐蕃联军,连连失地。
李适很担心,多次催促崔宁回到西川去抵御南诏、吐蕃联军。
崔宁向李适辞行后,正准备离开长安,事情发生了变化。
变化始于杨炎的一番话。
杨炎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中过进士,从少受到很好的教育,成年后善于写文章,曾任礼部郎中、知制诰,后来升迁为迁中书舍人,与常衮一起负责撰写诏书,被人称为“常、杨”。大历九年,杨炎晋升为吏部侍郎。
元载生前很欣赏杨炎,把他视为自己的接班人选之一。
大历十二年元载被杀时,杨炎也差点被杀,多亏吴凑在李豫面前说好话,杨炎才免于一死,被贬为为道州司马。
大历十四年,在崔佑甫的推荐下,李适把杨炎召回京师,任命他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一十八、西川的统治权
杨炎在崔宁即将返回辖区时,向李适提出:因为崔宁的割据,朝廷十四年都未能对西川实施有效管理了。崔宁虽然入朝,他手下的将领仍控制着西川,而且依旧不向朝廷缴纳贡赋。现在让崔宁回去,战败固然损失惨重;就算战胜,朝廷仍旧得不到西川,反而使靠着武力统治当地的崔宁从此名正言顺。让他回去,无论胜败,朝廷都得不到西川。
李适被杨炎说服,采用了杨炎的建议,命令右神策都将李晟率领四千禁军将士、金吾大将军曲环率领五千从邠宁、陇右、范阳三镇征调的将士救援西川,而把崔宁留在了长安。
李晟出身于陇西李氏,连续几代为将,从小善于骑射,十八岁就加入了军队,成为时任河西节度使的王忠嗣部下。
当时王忠嗣奉命出击吐蕃,战斗中遇到一位吐蕃骁将顽强抵抗。
面对这位杀死杀伤不少唐军将士的吐蕃人,李晟弯弓搭箭,一句将其射死。
李晟因此被王忠嗣誉为“万人敌”。
随后的几十年,李晟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官职晋升到左金吾卫大将
军、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的位置。
马璘任泾原节度使期间,李晟曾率部救出被吐蕃军围困的马璘,因此被封为合川郡王。
这次救援给李晟带来声望和更高爵位的同时,也带来了马璘的猜忌。
在不少节度使被部下杀死或驱逐的情况下,马璘很是担心威望极高的李晟背后捅刀子,就让他到长安朝见当时的皇帝李豫。
李豫心领神会,就把李晟留在长安担任右神策都将。
这次,杨炎的策略终于给了李晟再立功勋的机会。

曲环的情况个特纳李晟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也是从小就善于骑射,成年后曾在哥舒翰麾下担任将领,也是屡立战功。
安史之乱时,曲环先是跟从襄阳节度使鲁炅守邓州,后来又成为李光弼的部将,安史之乱平息后被晋升为金吾大将军。

李晟和曲环这两名宿将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很快就联合山南西道的军队在白坝击溃了吐蕃、南诏联军。
此后,曲环、李晟分别率军追击,又连续两次击败吐南联军,将其赶出西川。
这次战争,吐南联军累计损失兵力有八九万。

击退了吐南联军之后,朝廷任命原任荆南节度使的张延赏为西川节度使,开始对西川实施了有效统治。而西川原来的统治者崔宁被李适和杨炎以北方边境需要大臣镇守为名,被任命为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使。
对崔宁这样有“不良记录”的割据者,李适和杨炎当然不会给他在朔方这样盛产精兵良将的地方呼风唤雨的机会,朝廷打破节度使在任上就不任命节度留后的惯例,一下子任命杜希全、张光晟、李建徽三人为留后,而且授予这三人单独上奏的权力。
一个好汉三个盯。看你还能翻出什么花!

五百一十九、实施两税法
通过对西川的攻略,李适得到了地盘,而杨炎也进一步巩固了地位。
大历十四年底,崔祐甫生病,与杨炎同时被任命为同平章事的乔琳也因能力和年龄问题被降职为工部尚书,李适对杨炎越来越倚重,杨炎的权力自然也越来越大。
此前,第五琦担任度支使(相当于财政总监)、盐铁使(相当于全国盐铁业总监)时,由于无法抗拒将领们的索取,提出把储存在左藏(即国库)的财物都转移到属于皇室的大盈内库。
虽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前左藏里的财物还是要用在国家大事上的,皇帝不能随便拿来享乐,拿了就可能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被骂为坏皇帝。
第五琦的提议不仅使皇帝可以很方便地挪用财物,还不会挨骂。
更关键的是,大盈内库的管理者是宦官们,他们也可以在监守的同时,搞点“自盗”,使自己的荷包进一步丰满起来。
何乐而不为!
皇帝和宦官这两股最有权力的势力既然喜欢,还有什么话说?
因此,这项提议不仅被采纳,而且坚持了近二十年,除了皇室和负责的宦官外,没有人知道国库的底细。
杨炎要革除这项弊政。
一天,他跪在李适面前,叩头恳求把左藏的财物交回政府部门管理。
李适正准备有所作为,自然不肯为了自己的享乐而任由弊端存在,当天就下诏将财物归还左藏。

接着,杨炎又做了一件影响更大的事情。
当时,大唐屡经变乱,户籍管理非常混乱;藩镇割据情况严重,不少节度使任意截留赋税,使国家财政收入雪上加霜;军费、政费开支举大,租庸调收入已难以维持朝廷的运转;不少地方横征暴敛,导致人民流离失所。
为了富国强民,杨炎大力推动,促使李适于建中元年(大体相当于公元780年)正月下诏,实施“两税法”。
所谓两税法,就是事先估算各州各县每年的开支和上缴朝廷的赋税,量出制入,收取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在实际操作中,朝廷将大历十四年的贡赋作为户税、地税的总额分摊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收入最多的一年作为两税总额分摊到各地。
应该说,杨炎制定的“两税法”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首先,依据土地多少征税,意味着封建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其次,没有土地而租种地主土地的不交地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再次,历代统治者一向以量入为出为原则,“两税法”明确规定“量出以制入”,根据国家的财政支出数,估算财政收人总额,再分摊给各地,有利于限制滥征苛敛、减轻人民负担。

不过,再好的制度也要有人执行才行。
“两税法”虽然很好,无奈贪婪的人太多。后来朝廷和地方官府感到钱不够用,就在实施“两税法”的同时,又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引起经济体系的崩溃。
显然,这不是“两税法”的问题,因为“两税法”明确只征收地税和户税,其他税赋都已包括了进去,再收其他赋税就是对“两税法”的破坏。
所以说,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好的执行。

五百二十、一时瑜亮
帮助李适夺回西川、帮助天下人要回国库财物、又制订并推动实施了“两税法”,杨炎入相才短短几个月里,就成为了皇帝欣赏、官员敬佩、百姓爱戴的官员。
如果杨炎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他必将成为一代贤相。
然而,在取得了政绩和地位后,杨炎开始准备报私仇。
他的仇人是刘晏。

刘晏出生于开元四年,比杨炎大十一岁。他跟很多名臣一样,从小就很出众:七岁被举“神童”;八岁时向到泰山封禅的李隆基进献辞赋被任命为太子正字。
刘晏十岁那年,李隆基和杨玉环有一天在勤政楼饮宴取乐,安排了不少娱乐节目,也把刘晏召了过来。
李隆基拿刘晏的官职开心,问到:“正字,正得几字?”
刘晏从容回答:“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
此话一语双关,一方面是说“朋”这个字本身书写不正,一方面隐含着劝谏李隆基注意朋党问题。
杨玉环又让刘晏写一首诗描述楼下杂技演员王大娘头顶百尺竹竿的情景。
刘晏很快就构思好了这首诗,吟道:“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
刘晏的聪敏和才学不仅得到了李隆基、杨玉环的称赞,而且被宋代人写入了《三字经》。《三字经》是这样写刘晏的:“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安史之乱时,刘晏历任、彭原太守、陇州刺史、华州刺史、河南尹,后来成为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度支使、盐铁使,掌握财政大权。
在财政工作战线上,刘晏展示了过人的才华,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开源节流,使大唐的财政状况逐步好转。
因功绩卓著,刘晏很快又晋升为吏部尚书、门下平章事,兼任转运使,在担任宰相的同时,继续从事财政工作。
刘晏掌握财政大权期间,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疏通漕运,采用裴耀卿曾使用过的方法,将南北漕运分成四段,各有船队负责本段的运输,另外在各重要河道的交界处储存粮食,较以前从江南直接运粮到长安大大提高了效率。
第二件是整顿盐务,改变了以前官府完全掌握盐的购买、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做法,官府只负责统购和批发盐。此举使朝廷的盐利大大增加。原来官府盐利每年只有六十万缗左右,到大历末年增至六百多万缗,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
第三件是推行“常平法”。他他在诸道置设巡院官,负责定期上报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同时派善于赶路的人在各地收集物价情报并及时上报,刘晏从中及时、准确地了解全国的经济状况,据此调剂物品、调整物价,防止了谷贱伤农、水旱民散情况的出现。
可以说,在能力方面,刘晏与杨炎堪称一时瑜亮。

五百二十一、杨炎杀刘晏
虽然刘晏、杨炎二人都很善于理财,但他们并没有成为朋友。相反,在大历初年,刘晏任吏部尚书、杨炎任吏部侍郎,杨炎仗着自己的才能和元载的支持,根本不把刘晏放在眼里,刘晏对杨炎这个不配合的副手也是一肚子意见。
后来,刘晏审理元载案时,对杨炎也没有手下留情,杨炎等依附元载的人都被判处死刑。
后来,在吴凑的营救下,杨炎免于一死,被贬为地方官。
这一来,刘晏和杨炎的矛盾就更深了。
在成为实际上的唯一宰相后,杨炎开始快意恩仇。
他不仅要为自己雪恨,还要为死去的元载报仇。
侠客报仇,用的是刀剑;杨炎报仇,用的是信任,李适对他的信任。
他告了刘晏一状。
这一状很恶毒,击中了李适最脆弱的那根神经。
别看李适二十浪荡岁就当过兵马大元帅、登基后又一副铁腕治国的姿态,其实他在心理方面也有软肋。
这个软肋就是权位。
沈氏的失踪使李适失去了最有力的一股支持力量,而李豫的宠妃独孤氏又生了个儿子李迥。
据说,李豫对李迥也很疼爱。
杨炎以此事入手,对李适说刘晏曾经秘密建议李豫册立独孤氏为皇后,而且痛哭流涕地责备自己没有除掉刘晏这个奸臣。
这番话很有杀伤力。
母凭子贵,子以母显。如果独孤氏当了皇后,李迥势必要取代李适成为李豫的接班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适很恼火,眼看刘晏就要倒霉了。
关键时刻,一直重病缠身的崔佑甫挽救了刘晏,他劝李适:刘晏是否曾经建议册立独孤氏为皇后,是无法证实的传言,陛下又曾下令大赦,不应该追究这种谣传。
朱泚、崔宁也出面为刘晏说话。
李适没有马上治刘晏的罪。
但杨炎不肯善罢甘休,他以诸使侵夺尚书省权力为由,促使李适罢免了刘晏转运使、租庸使、青苗使、盐铁使职务。
不久,李适又在杨炎的撺掇下,以上奏失实为由,将刘晏贬为忠州刺史。
建中元年六月,崔佑甫去世,刘晏失去了最有力的保护。
不久,荆南节度使庾准在杨炎的暗示下,向李适检举:刘晏向朱泚写信求救,而且书信里有对皇帝不满的话,而且刘晏还要求增加忠州的民兵数量,打算搞独立。
杨炎也表示的确有这种事。
于是,早就对刘晏心怀不满的李适终于下了杀手,秘密派遣使者到忠州把刘晏绞死。

刘晏升迁不仅能力强,人品也很不错,他任人唯贤、廉洁奉公,而且工作努力。
据说他不仅经常加班到深夜,而且上朝时骑在马上,心里还在筹算账目。
在审理元载案时,他并没有因自己与元载有矛盾而赶尽杀绝,反而劝李适不要杀从犯王缙。

公道自在人心。刘晏得到了世人的同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
而对李适来说,刘晏之死不仅使他失去了一位忠臣良弼,而且使很多犯下罪过的大臣不敢再奢望得到宽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二十二、割据的代价
就在刘晏被杀之前,还有一位大臣被杀。这位大臣的死虽然不象刘晏之死那样冤屈、那样令人扼腕,却也断了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们归顺朝廷的念头。
这位大臣是刘文喜。
刘文喜原是四镇北庭行军泾原郑颖节度使段秀实的部下,建中元年段秀实因与杨炎政见不合而被召入朝廷任司农卿,刘文喜任四镇、北庭留后。
建中元年二月,李适任命邠宁节度使李怀光兼任四镇、北庭、泾原节度使,让刘文喜改任别驾。
刘文喜不干。
刘文喜不干是有理由的,因为李怀光很不地道。
李怀光虽是郭子仪的老部下,却全然没有一点儿郭令公宽厚仁爱的风范,他的心胸不是一般的狭窄,这边当上节度使,那边就杀了温儒雅、李光逸等五位与他不和的朔方宿将。
刘文喜煽动泾原将士抵制李怀光赴任四镇、北庭节度使,要求朝廷派段秀实回来任节度使。
如果一口咬定让段秀实回来,可能事情也就平息了,偏偏刘文喜考虑到了朝廷不派段秀实回来的可能性,表示如果实在不能派段秀实回来,派朱泚来也行。
李适还比较重视基层的呼声,朱泚就朱泚吧。
十几天后,李适就改派朱泚任四镇、北庭、泾原节度使。
刘文喜仍旧不干。
他想自己干。
这回轮到李适不干了。       
刘文喜看到李适不想让自己干,就准备甩开膀子大干。
他一边派儿子到吐蕃当人质,请求吐蕃援助;一边在泾州起兵,不接受朝廷的命令。
年轻气盛的李适得知消息,二话不说,下令:给我打!
于是,李适派出朱泚、李怀光、神策军使张巨济等军队将刘文喜围困在泾州城内。
论实力,刘文喜远不如李适派来的政府军,可老天不帮李适。
当时正碰上干旱,征调粮草非常困难,政府军的吃饭成了大问题。
很多大臣看这一仗不好打,都建议赦免刘文喜。
李适很坚定,下令:继续打!
事情就是这样,你咬牙挺住了,对手可能就挺不住了。
刘文喜知道自己绝对耗不过有全国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作支撑的政府军,就派部将刘海宾入朝,想取得李适的谅解。
可他派错了人。
刘海宾不但没向李适说刘文喜的好话,反而表示自己可以砍了刘文喜的人头。
不过,刘海宾也表示杀刘文喜并不容易,最好能先赐给刘文喜节度使的符节,让他放松警惕。
李适不同意,他说:官职是不能随便给人的,你能立功固然很好,但我不会给他符节。
为表明打击刘文喜的决心,李适还减少自己的饮食,拿节省下来的财物犒劳前方将士,被困在城中的将士照常发放春季服装。
这边李适不谅解,那边吐蕃正在跟大唐搞睦邻友好关系不援助,刘文喜的处境越来越糟。
五月二十七日,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刘文喜被刘海宾等将领杀死,首级被献给李适。
刘文喜的死使李正己、田悦等节度使很不安,刘晏的死就使他们更担心了,他们互相告诫说:“我辈罪恶,岂得与刘晏比乎!”

五百二十三、三藩镇谋反
对刘文喜的胜利使李适进一步坚定了对藩镇的强硬态度。
建中二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在一帮亲信的策划下秘不发丧,以李宝臣的名义呈上奏章,要求李适批准李惟岳继任节度使。
李适的态度很明确:不准!
态度虽然明确,方式还是很温和的。
李适派给事中班宏去探望李宝臣,说是探视他的病情,其实是解释这项决定,打算争得谅解。
班宏这一探望,李宝臣已经去世的事实被发现了。
李惟岳给了班宏大量的“封口费”,想让他隐瞒李宝臣的死讯。
班宏不干,回到朝廷向李适报告了实情。
换了一般人,敢这样忽悠皇帝,哪是要判处欺君之罪的,可换了李惟岳这样的割据势力就没事儿。
饶是李适对割据势力采取强硬态度,也不敢治李惟岳的罪。

李惟岳的骗局被拆穿,只好为父亲发丧。
不过,他继任节度使的想法并未就此熄火。相反,他直接自立为留后,还发动手下的文官武将共同上奏李适为自己争取节度使的符节旌旗。
李适还是不同意。

李惟岳没辙,田悦又出来帮忙了。
当年田承嗣去世后,田悦继任魏博节度使,朝廷也是不满意,全靠李宝臣极力向朝廷请求,田悦才得到承认。
现在李宝臣的儿子遇到同样的难题,田悦知恩图报,也多次向李适上奏为李惟岳说话。
李适还是那两个字——不准!
大臣中也有人认为李惟岳已经控制了李宝臣的辖区,不如顺水推舟任命他为节度使,以免他作乱。
李适仍然不同意。
他说:“本无资以为乱,皆藉我土地,假我位号,以聚其众耳。曏日因其所欲而命之多矣,而乱益滋。是爵命不足以已乱而适足以长乱也。然则惟岳必为乱,命与不命等耳。”
李适的态度非常明确——不能再允许藩镇私自承袭官爵。
这引起了田悦、李正己等节度使的不安。
他们辛辛苦苦地扩张势力、冒着杀头的危险与朝廷对着干,就是为了把地位、财富传给下一代,可李适这个愣头青就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怎么办?
谈不拢,打!
于是,田悦、李正己派人找到李惟岳,经过一番密谋,决定联合起来跟李适开战。

跟皇帝开战不是闹着玩的。战败了,身亡家破;战胜了,说不定还有人来向你开战。
所以魏博节度副使田庭玠不同意田悦的决策。
他认为田悦已经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不需要和李惟岳、李正己一起反叛。

田庭玠说:安史之乱以来,背叛朝廷者都没有好下场。如果一定要反叛,先把我杀了,别让我看到咱们田氏被灭族。
扔下了这段话,他就称病回家了。田悦登门道歉,田庭玠闭门不纳。
不久,田庭玠忧郁而死。

李惟岳手下也有人不赞成反叛。
成德判官邵真就劝李惟岳把李正己的使者抓起来送给朝廷以表忠诚。
李惟岳开始答应了,后来又听了不同意见,此事作罢。
李惟岳的舅舅谷从政很有胆略,当过定州刺史,也不主张李惟岳起兵。
结果谷从政在李惟岳的逼迫下服毒自尽。

五百二十四、征召梁崇义
李惟岳、田悦、李正己与朝廷对抗的决心虽然很大,速度并不是最快。
速度最快的是梁崇义。
在割据的藩镇中,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四邻都忠于朝廷,实力最弱,对朝廷也是最恭顺。
尽管如此,邻近的淮宁节度使李希烈还是多次上奏李适,自告奋勇请求讨伐梁崇义。
梁崇义很担心,就进一步加强武装力量。
流放到梁崇义辖区的郭昔向朝廷检举梁崇义谋反,梁崇义得知后向李适请罪。
李适不是傻子,在摆平李惟岳之前,他不想再跟梁崇义开战,毕竟梁崇义对他还算说得过去。
于是,李适把郭昔打了一顿,流放到偏远地区,而且派金部员外郎李舟带着圣旨到襄州(近河北省襄樊市)去慰问梁崇义。
李适选错了人。
错不是因为李舟不能干,更不是因为李舟不忠诚。
实际上,李舟很忠诚。在平定刘文喜时,李适就曾派他去劝说刘文喜,刘文喜把他囚禁了起来。
巧的很,刘文喜很快被刘海宾等人杀死。
很多人都说李舟有颠覆敌城、诛杀敌将的能力。
梁崇义心里很厌恶这一点。
偏偏李舟到了襄州又极力劝说梁崇义入朝,而且说得很不客气。
梁崇义更加不高兴。
不久,李适派遣使者到各道慰问,被派到梁崇义那里的又是李舟。
梁崇义很不高兴。
这次,他干脆不让李舟进入辖区,而且上奏李适说将士们对李舟的到来心怀疑惧,要求改派其他使者。
哪里是将士们疑惧,分明是他梁崇义心虚。
不过,李适为了集中精力对付河北诸镇,不但没有跟他计较,反而让他兼任同平章事,赐给铁券,册封他的老婆,提拔他的儿子。
当然,对割据藩镇一贯强硬的李适不会只安抚不提要求。
李适给了梁崇义这么多好处,就是为了向他提一个要求——入朝。
巧了,梁崇义怕的就是入朝。
这不怪梁崇义胆小,要怪只能怪朝廷做事不地道。
田承嗣一辈子不入朝,尽给朝廷添麻烦,结果是不断加官进阶,死后还能把职位传给家人;李光弼后期不入朝,照样得到朝廷的厚待;郭子仪经常入朝,在长安连门都不敢关,生怕被怀疑造反,还处处担心得罪当权的宰相;崔宁在西川横了一辈子,一旦入朝就被杨炎摆布得一筹莫展,想回西川不让回,想留在长安也不让留。
郭子仪和崔宁入朝时虽然不如在藩镇自在,但他们俩绝不是最不该入朝的节度使。
最不该入朝的节度使是来瑱。
这位人称“来嚼铁”的传奇人物在安史之乱中为唐室立下了不少战功,入朝后被任命为宰相,但后来遭到程元振陷害被杀。
当年仆固怀恩与朝廷互相猜疑时,就曾拿来瑱的事例说明自己不入朝的缘由。
梁崇义回答那些劝他入朝的人,也喜欢拿来瑱说事儿,因为他本就是来瑱的部将。

可李适是不由他分说的,直接派御史张著带着诏书去襄州征召梁崇义,同时任命梁崇义的部将蔺杲为邓州刺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二十五、杨炎罢相
蔺杲根本不配合李适,接到圣旨,连封都不拆,直接飞马跑到梁崇义面前请示如何处理。
梁崇义就更干脆了,直接带着大部队去见张著。
想绑票都没机会。
见到张著,梁崇义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阵嚎啕大哭。
人家哭归哭,哭完该干嘛干嘛,就是不入朝。
张著没辙,只好回到长安复命。

李适这次终于失去了耐心。
你狠!我找个更狠的来对付你!
李适找的是李希烈。
李希烈一直嗷嗷叫地要征讨梁崇义,李适决定给李希烈一次机会。
杨炎不同意。
他认为李希烈连对他无比宠信的李忠臣都背叛,是靠不住的,一旦平定了梁崇义,更拿他没办法。
李适不听。
这时,杨炎拿出了“文死谏、武死战”的劲头,坚决表示李希烈不能用。

可惜,李适已经不再宠信他了。
失去宠信的直接原因是杀刘宴。
杀了刘晏后,李正己多次上书要求朝廷说清楚刘晏犯了什么罪。
杨炎怕担恶名,就派出亲信打着到各地慰问的旗号,私下告诉节度使们:刘晏当年曾要求册立独孤氏为皇后,皇上因为厌恨而杀了他。
的确,李适不厌恨的话,杨炎是没能力杀死刘晏的。
可杨炎也不想想,你不愿担恶名,皇上就愿意担恶名了吗?
也许杨炎以为自己做得很周密,李适听不到这些。
可李适偏偏听到了,而且很生气。
你让我背黑锅,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这还只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是杨炎不懂得低调,不太把李适放在眼里,只要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李适批准,马上就以辞职相威胁。
这种举动碰上大度的李世民可能没问题,在刚愎自用的李适面前就要吃亏了。
建中二年初,李适把杨炎的职务调整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同时任命御史中丞卢杞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结束了杨炎独揽相权的光辉岁月。

杨炎还不知道李适对他已是非常厌恶,在是否起用李希烈征讨梁崇义的问题上多次对李适说不。
结果,除了让李适更加不满外,杨炎什么都没做到。
建中二年六月,李适任命李希烈为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进爵为南平郡王,统领各路军队讨伐梁崇义。
李希烈任命荆南牙门将吴少诚为前锋部队指挥官。
吴少诚这个人很不简单,他出身于将门,父亲在魏博任都虞侯。靠着父亲的荫庇,吴少诚在青年时期就成为了一名军官,后来得到前淮西节度使庾准的赏识,被任命为牙门将。
梁崇义拥兵自重后,吴少诚向李希烈提出了与梁崇义的作战方案,因此受到李希烈器重。
有了李适的精神鼓励,有了吴少诚的作战方案,李希烈可以进军了吧?
不可以。
天还在下雨,而且下了很久。
不明就里的李适最终沉不住气了,就问卢杞原因。
卢杞长得丑,又没有多少学问,很不受杨炎待见。
这次,卢杞报复的机会来了,他回答说:李希烈不进攻是因为对杨炎有意见,为了安抚李希烈,建议暂时先解除杨炎的宰相职务,可以等平定了梁崇义再恢复。
李适正找不到整杨炎的机会呢,这下好了,很快就解除了杨炎参与政事的权力,任命他为左仆射,同时任命前永平节度使张镒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五百二十六、从江南到河北
就在杨炎被解除职务不到两个月,不甘心陷入政府军包围圈的梁崇义决定先发制人,于建中二年八月派兵攻打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企图打通与贵州、两广一带的道路、增大回旋余地,结果在四望山(今湖北随县东)被政府军击败。
此后,李希烈率军沿汉水北进,梁崇义派部将翟晖、杜少诚在蛮水(今湖北省南漳、宜城地区)迎战,被李希烈击败。
李希烈率军追击翟晖、杜少诚部直到疏口(疏水入汉水口,今湖北宜城西北),再次击败了他们。
翟晖、杜少诚无路可逃,向李希烈请降。
李希烈让他们率领本部军队开进襄阳。
大势已去的梁崇义率领亲兵死守,无奈人心已失,守城的将士纷纷开门出逃,无法禁止。
梁崇义眼看难逃一死,就带着老婆投井自杀了。
李希烈因功被加授同平章事的职务。
同平章事虽然从理论来说是宰相,但对在藩镇的节度使们来说只是一个头衔而已,远不如地盘来得实在。
李希烈最想要的就是地盘,他想要梁崇义割据了进二十年的襄阳。
李适当然不干。
费了八辈子劲才从梁崇义手里夺回来,岂能给你!
李适赶快任命早就预见到李希烈会背叛朝廷的河中尹李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还打算派禁军送他上任,以免遭到李希烈的毒手。
李承不仅有远见,而且有胆量,坚决要求单骑赴任。
李适没有担心错,李承到了襄阳之后,李希烈果然很不客气,把他囚禁了起来,采取各种方式胁迫他。
有见识、有胆量的李承又展示了他的骨气,誓死不向李希烈屈服。
李希烈还不敢跟朝廷硬来,在襄阳一带大肆抢掠了一番后回到自己的辖区。

在江南战火纷飞的时候,河北的田悦、李维岳更不会闲着。
建中二年五月,田悦决心对李适采取军事行动,他的第一波攻击目标是邢州和磁州。
当年薛嵩死后,田承嗣夺得了洺州和相州,而邢州和磁州被朝廷控制。
田悦认为邢州和磁州就像两只眼睛长在腹中一样,不能不占领,就派兵马使康愔率领八千人围攻邢州,别将杨朝光率领五千人在邯郸西北隔阻泽潞节度使的救援路线,自己率领数万大军围攻临洺。
结果,他在邢州和临洺遇到了顽强的抵抗,邢州刺史李共、临洺驻军统帅张伾都是坚决抵抗。
田悦召见田承嗣的老人儿贝州刺史邢曹俊询问对策。
尽管邢曹俊一直不受田悦重视,这时还是很有职业素养地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战略计划。
他说:兵法上说人数相当于敌人十倍就围困,相当于敌人五倍就攻击。你以下犯上,实力也不如对方,在坚固的城池下勉强进攻,只能是把粮食、兵力消耗光,这是自取灭亡。不如在崞口(位于今河南省林县西南一带)驻扎军队切断西方来敌的路线,这样河北的二十四州就都是你的了。
主意好是好,可跟其他将领的意见不一致。
于是,其他将领一致反对邢曹俊的战略计划,田悦最终没有采用。

五百二十七、马燧破田悦
田悦继续围攻临洺。
面对强大的田悦军,临洺的实力还是不足。几个月之后,城中的粮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官府的资金也没了,士兵也死伤了不少。
张伾并未束手就擒,相反,他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抵抗。
没钱?我来解决!
他让心爱的女儿打扮好,带出来给将士们叩头,表示家里已经没有财物,要把女儿卖掉作为将士们的赏赐。
将士们也是人,别看他们有时候也杀人不眨眼,有时候也抢钱抢物抢美女,真正遇到感人的事情,他们也会动情。
张伾的言行触动了他们,将士们都感动得哭了,纷纷表示愿与田悦军死战,不要求任何赏赐。
这一来,临洺守军的凝聚力进一步提高。
提高归提高,想抵挡田悦的精锐部队还是有难度。
幸好,张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及时向李适报告了临洺面临的困境。
李适虽然有刚愎自用、耳根软等毛病,但对抱有不臣之心的藩镇还是很敢出手的,他命令河东节度使马燧率领两万军队与李抱真、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一起讨伐田悦,同时派幽州留后朱滔讨伐李惟岳。
李适对田悦是毫不留情,马燧对田悦却很客气。他写了一封语气很谦卑的信派人送给田悦,田悦一看马燧对自己这么敬畏,也就没拿他当回事儿。
马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趁田悦戒备不严之机,与李抱真会师,率领八万大军东下壶关(今山西省壶关县一带),驻扎在邯郸,向田悦的非主力部队发动进攻,取得胜利。
田悦在集中精锐部队猛攻临洺,只好派遣李惟岳的五千将士去支援驻扎在邯郸西北的杨朝光。
七月二十六日,马燧率军进攻杨朝光的营垒,田悦率领一万多人救援杨朝光。
马燧派遣大将李自良在双冈(位于邯郸西北)防御田悦,下令死命令,说:只要田悦突破这里,一定将你斩了!
李自良率军力战,田悦军的进攻被击退。
李自良为马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马燧让将士用烧着的车子推到杨朝光的营垒边上,将防御工事烧毁,斩杀了杨朝光,杀死、俘虏敌军五千多。
五天后,马燧率军进抵临洺。
这次,田悦率领全部军队迎战。
这一站,双方杀得难分难解,直经过一百多个回合,马燧军才击败田悦军。
田悦军在丢下一万多名将士的性命后,在夜间撤退。

田悦与李惟岳、李正己是盟友,这时李正己已经去世,他儿子李纳自行接替李正己的职权,田悦向李纳、李惟岳求救。
李纳派部将卫俊率领一万人增援,李惟岳因为要迎战朱滔,只派了三千人增援。
田悦集结残余部队两万多人,驻扎在洹水,李惟岳和李纳的军队分别在田悦军的东面和西面驻扎,首尾相应。
马燧率领政府军进抵邺城,上述李适要求河阳节度使李芃增援。
李适命令李芃率军与马燧会师。

五百二十八、洹水之战
建中三年正月,马燧与李芃军会合后,率领各路军队驻扎到漳河岸上。
田悦派遣部将王光进修筑月城(两端都连接山或水的半月形城堡)死守桥头,政府军无法通过。
马燧有办法。
他让人弄了几百辆装满土的车,用铁锁连起来,放到桥的下游堵住河水。
等河水变浅的时候,马燧率军渡河。

渡河的问题解决了,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
这个问题是很多处在攻势的军队都要面对的——粮食问题。
这时,政府军的粮食已经不多,田悦一方又是固守不出,又一个严峻考验摆在了马燧的面前。
马燧有主意。
他命令各路政府军带着十天的粮食,进驻仓口(今河北省磁县北),与田悦军隔着洹水(安阳河)相望。
李抱真和李芃很不理解,问:粮食不足却又深入敌境,这是为什么?(“粮少而深入,何也?”)
马燧回答说:粮食不足要求我们必须速战速决,现在敌方连兵一处不出战,是为了让拖垮我们。如果攻击敌军的左右两翼,田悦肯定会救他们,我们就会腹背受敌,形势很不利。所以我们进逼田悦军,这就是所谓的攻其必救。如果他们敢出战,一定会击败他们。
马燧说得有道理,李抱真和李芃也同意。
思想统一了,一切都好办。
于是,政府军在洹水上修起了三座桥梁,每天都通过这三座桥去对岸挑战。
田悦知道死磕没好处,就继续坚壁不出。

应该说田悦是很明智的,对粮食不足的精锐部队,坚壁不出、拖垮对手是第一选择,当年李世民就凭这招战败了不少牛人。
田悦也很想凭这招打败政府军。
可惜,他碰到的是有勇有谋的马燧。

马燧下令各路政府军半夜起来吃饭,然后悄悄地沿着洹水向田悦的根据地魏州出发,只留下一百名骑兵在营中敲敲锣鼓、吹吹号角,制造一切如常的假象。
马燧告诉将士们:敌军如果跟上来,就停下来列阵。
大部队全部出发后,留下来的一百名骑兵停止了敲鼓吹号,藏了起来。
大部队走了十几里,田悦得知了消息,率领四万大军从后面追来。
当时风大,田悦军乘着风势纵火,烧得田野到处都是红彤彤的,田悦军在火势的鼓舞下,呐喊着往前冲。
马燧按兵不动,让士兵先把阵前一百步内的杂草树丛全部清除掉,列阵等待田悦军,在最前列的是五千名敢死队员。
田悦军到达马燧军阵前时,火已经燃尽,将士们的锐气大减,马燧乘机发动攻击,田悦军大败。

本来神策、昭义、河阳三路军队已经被田悦军打得开始后退了,看到马燧的河东军取胜,士气大振,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最终击败了田悦军。
田悦军逃到洹水岸边时,发现桥已经被马燧留下的一百骑兵烧断了,想回到对岸只好渡河。
前有江河,后有追兵,田悦军这下惨了,被斩杀两万多人、俘虏三千多人,渡河时淹死的不计其数,从战场到军营长达三十里的路上铺满了尸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二十九、田悦守魏州
洹水之战后,惨败的田悦带着一千多名残兵败将逃回魏州,当天晚上到达魏州的外城南部。
回到家应该安全了吧?
不见得。
守城的田悦部将李长春拒绝开门。
因为李长春想等政府军追来里外夹攻拿下田悦,不仅能够避免被政府军斩杀的命运,甚至还有机会被李适加官进阶。
李长春想得很有道理,算得也很准确,可是他不知道一件事——马燧跟李抱真有矛盾。
马燧与李抱真、李芃如能乘胜追击,生擒田悦应是手到擒来,偏偏马燧与李抱真闹起了矛盾,都驻扎在平邑(今河南省南乐县附近)的寺院里不再前进。
李长春等到了第二天天亮,也没见政府军的人影,只好开门放田悦进城。
田悦也不客气,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李长春,然后登上城头进行防御。
当时魏州城里只有几千士兵,阵亡将士的家属亲友哀悼死者,全城的大街小巷都是哭声震天。
这种氛围绝对不适合打仗。
田悦很担心,就骑着马、提着刀在官衙门前召集军民,流着泪对他们说:我因受到淄青节度使、成德节度使的推荐,得以继承伯父的事业。现在两位节度使去世,后人却不能继承他们的事业。我为了报答两位节度使,不自量力地与朝廷对抗,现在一败涂地,连累父老乡亲们伤亡惨重,这都是我的罪过。我上有老母,不能自杀,希望诸位用这把刀割下我的脑袋,出城交给马燧,寻找荣华富贵,没必要跟我一起死!
说完,田悦直接从马背向地上栽下去。
将士们感动得一塌糊涂,争着向前劝阻田悦,表示要跟着田悦死战到底。
田悦一看目的达到,乘机与将领们结成兄弟,立下了同生共死的誓言。
这下不怕被部将出卖了。
稳定了军心后,田悦召来刑曹俊,让他整顿部队、加强防御,战力开始渐渐恢复。
过了只几天,马燧等人才率领抵达魏州城下。
由于错过了最佳的战机,马燧也未能攻下魏州。

而在邻近的战场,朱滔兵不血刃地劝降了李惟岳的部将张孝忠,收复易州。李适任命张孝忠为成德节度使。
不久,宣武节度使刘洽、神策都知兵马使曲环、滑州刺史襄平李澄、朔方将领唐朝臣在徐州击败李纳。

建中三年正月二十二日,洹水之战不久,朱滔、张孝忠在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一带)城下与李惟岳军交锋。
李惟岳军的前锋部队指挥官是王武俊。
王武俊与张孝忠一样,都是李宝臣生前的得力部下。
李宝臣去世前,为了给李惟岳清除障碍,曾大肆诛杀部将,最多的一天杀了十几个。
张孝忠和王武俊本来也都在清除之列。
在外地任刺史的张孝忠知道形势不对,坚决不肯回恒州(今河北省正定县一带)见李宝臣,得以不死。
王武俊因为勇武,再加上儿子王士真娶了李宝臣的女儿,王士真又跟李宝臣的亲信们关系搞得不错,王武俊也得以不死。

五百三十、王武俊反戈
然而,李惟岳自立为成德节度使后,王武俊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李惟岳的亲信经常说他的坏话。
李惟岳正当用人之际,爱惜王武俊的才能,没有铲除他。
但王武俊心里已经有了疙瘩。
这次迎战朱滔和张孝忠,王武俊认为如果取胜,李惟岳就会更加强盛,也就没有留下自己不杀的理由了。
于是,王武俊决定在这次战斗中出工不出力。
结果,李惟岳军大败。
束鹿之战后,朱滔本打算乘胜追击拿下恒州,张孝忠却率军向西北方向撤退,驻扎在义丰(今河北省安国县一带)。
朱滔对张孝忠的这一举动很吃惊,张孝忠的部将和幕僚也很不理解。
张孝忠说:恒州的宿将还有不少,不要轻视。逼得太紧,他们会誓死力战;放松一点,他们就会互相残杀。我驻扎在义丰,可以坐观李惟岳的覆灭。而且,朱滔牛皮吹得虽然大,见识却太浅,与他的合作很难保持到最后。
张孝忠停了下来,朱滔也不敢前进,就驻扎在束鹿。

张孝忠的判断绝对准确。
不久,李惟岳的部将康日知献出赵州向朝廷投降。
张孝忠背叛了我,康日知也背叛了我,王武俊会不会背叛我呢?
这一来,李惟岳对王武俊更不放心了。
不过,还有人为王武俊说话的,这些人劝李惟岳说:先相公(指李宝臣)把王武俊当做心腹,让他辅佐您,跟您又是至亲。王武俊勇冠三军,现在正值危难之际,不该猜疑他。如果没有王武俊,谁能为您击退强敌?
李惟岳本来耳根子就软,一定这话有道理,又开始重用王武俊了。
这次,他派步军使卫常宁和王武俊一起进攻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一带),而且让王士真率领军队驻扎在节度使官邸中负责警卫。

李惟岳暂时不猜疑王武俊了,王武俊可不敢再在李惟岳手下混了。
他一出恒州,就对卫常宁说:今天终于脱离了虎口,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要去投奔张孝忠。
卫常宁比王武俊要狠,他建议王武俊说:李惟岳昏庸懦弱,只信任身边的那几个人,早晚会被朱滔灭掉。现在皇帝下诏,取得李惟岳首级的,可以得到李惟岳现在的官爵。您一向为大家所推重,与其出逃,不如反戈攻击李惟岳,转祸为福易如反掌。万一战败,再投奔张孝忠不迟。
王武俊深以为然。
正巧,李惟岳派谢遵到赵州传达命令,王武俊说服谢遵共同对付李惟岳。
谢遵回到恒州,将此事告诉王士真。
建中三年闰正月二十一,王武俊、卫常宁率军从赵州奔袭恒州,谢遵、王士真假传李惟岳的命令打开城门迎接。
黎明时分,王武俊率领数百名骑兵将士冲进李惟岳的官邸,王士真在官邸内响应,连杀了十几个人。
王武俊下令说:李惟岳背叛朝廷,想弃暗投明的就放下武器,敢违抗的诛全族!
再也没人敢动。
王武俊就这样轻易地生擒了李惟岳,把他的亲信全部斩杀。
本来王武俊想留李惟岳一条生路,打算把他送到长安。
又是更为心狠的卫常宁否定了王武俊的方案。
卫常宁说:李惟岳见到皇上,肯定会将叛逆的罪名推到您的头上。
于是,王武俊把李惟岳绞死,将首级送到了长安。

五百三十一、错误决策惹的祸
二月初五,李惟岳生前所任命的定州刺史杨政义向朝廷投降。
这时,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平定,只有魏州还被田悦控制;黄河以南的各路政府军把李纳围在濮州,也是胜利在望。
朝廷认为天下不久就能重新实现实质性统一了。
然而,李适在这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这个错误与一项决策有关。
二月十一日,李适任命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观察使,康日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把还在李纳控制范围内的德州、林州划给朱滔管辖。
这项决策直接涉及到四个人,其中两个都对这项决策不满。

第一个不满的是朱滔。
虽然朱滔跟田承嗣有仇,灭掉田悦可以让他出一口恶气,但他没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德州、林州能不能打下来都是问号,别说能不能落到朱滔手里了。
朱滔还没有甘于奉献的伟大情怀,他坚决要求把现在驻扎的深州(今河北省深州市一带)划给他。
李适也是个硬性子,你要,我偏不给你,硬是不答应朱滔的请求。
朱滔很生气,一生气,就赖在深州不走了。

第二个不满的是王武俊。
李适先前有承诺,谁杀了李惟岳都可以得到他原有的官爵。现在王武俊杀了李惟岳,李适只给了他一个恒冀都团练观察使的职务,连他一贯不大看得起的张孝忠都不如,还要把赵州、定州划出去,王武俊也很生气。
李适可不管你生不生气,他又下诏让王武俊给朱滔三千石粮食,给马燧五百匹马。
王武俊这次更生气了,也且还起了疑心,疑心李适是借机削弱成德军的实力,以便在打下田悦后来对付自己,坚决不肯执行。

田悦得知此事,派人劝说朱滔和王武俊与自己联手,继续从事武装割据大业。
朱滔、王武俊都不是那种忠心耿耿的人,再加上正对朝廷不满,不约而同地答应了田悦的要求。
大好形势被李适毁于一旦。

建中三年四月,李适派使者调遣卢龙、恒冀、易定等地的一万将士征讨田悦,王武俊不仅拒绝,而且把使者逮起来送给了朱滔。
朱滔召集将士问话:我上奏朝廷为有功的将士争取官爵,都未能成功。现在打算跟诸位一起到魏州击败马燧以求温饱,你们认为如何?
没人搭腔。
连问了好几次,才有人说:从安史之乱以来,幽州人到南边打仗的,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现在他们的遗属还都非常悲痛。况且太尉(指朱泚)、司徒(朱滔)都深受皇恩,将士们也都有官爵,我们只愿意保住现在的一切,不敢有其他侥幸的想法。
朱滔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暂时作罢。
不过事后,朱滔还是杀了几十个持反对意见的将领,而对将士们的安抚更加优厚了。
康日知得知了朱滔的意图,告知了马燧,马燧转奏给了李适。
田悦还在抵抗,王武俊又开始不听话,李适不敢再对朱滔动大棒,只好递上一些萝卜。
四月初十,李适册封朱滔为通义郡王,想以此安抚他。哪知朱滔对此根本没有兴趣,谋反的行动反而更加积极了。
他派出军队驻扎在赵州,向康日知施加压力,同时把深州交给王武俊的部将王巨源。
王武俊也不甘落后,任命王士真为恒、冀、深三州留后,率领军队围攻赵州。

五百三十二、将帅和
朱滔这一路进展并不是太顺利。
他先是想拉张孝忠一起救援田悦,被严词拒绝。
没辙,朱滔只好派出一支军队严防张孝忠,他亲自率领两万五千将士从深州南下救援田悦。
抵达束鹿后,朱滔军停下来休息。
第二天一早,部队正要出发,士兵开始大乱,很多人高喊:皇上让司徒回幽州,为什么违背圣旨去救田悦!(“天子令司徒归幽州,奈何违敕南救田悦!”)
眼看就要发生哗变,朱滔吓得躲了起来。
牙官蔡雄、兵马使宗顼反应很快,骗士兵们说:朝廷赐给你们的绢都被马燧抢走了,司徒南下是为了给你们争取富贵,如果你们不愿意南下,大可以回幽州,用不着乱喊!
士兵们不明真相,纷纷说:钦差怎么不为我们守护赏赐的物品呢!
于是,这些士兵冲进钦差的住处,把钦差杀死了。
杀死了钦差,士兵仍不愿背叛朝廷,又说:虽然司徒南下是为了士兵,但还是应该回到辖区。
蔡雄答应了士兵的要求,朱滔率军回到深州。

朱滔并未就此作罢。
他暗中调查到在束鹿制造混乱的将士名单,杀了二百多人,其他人吓得不敢再有异议,朱滔再次率军南下,将士们没有一个人敢再后退。
朱滔攻克了宁晋(今河北省宁晋县一带)后,驻扎下来等待王武俊。
王武俊此时也攻克了元氏(今河北省元氏县一带),到宁晋与朱滔会合。

田悦得知援兵将至,腰杆也硬了起来,派出一万多人的部队出战,在永济渠被马燧击败。
马燧虽然战胜了,心里却有块疙瘩始终解不开。
这块疙瘩是他与李抱真的矛盾。

这个矛盾要从几年前说起。
当时李抱真任泽潞节度使,马燧驻守河阳三城(今河南省孟县)。李抱真想杀掉怀州刺史杨鉥,杨鉥逃到了马燧那里。
马燧收留了杨鉥,而且上奏朝廷说杨鉥无罪,李抱真大怒。
后来一起征讨田悦,两人本就有嫌隙,讨论事情更讨论不到一起去,互相越来越不满,到最后都不愿见到对方。
魏州没能及时拿下,跟他们二人的私人恩怨不无关系。
李适多次派人给他们两个和解,都未能奏效。

王武俊进逼赵州时,李抱真分出两千人驻守邢州。
马燧看到李抱真分兵守自己的辖区,很生气,说:贼子还没清除干净,应该齐心协力,怎能分兵守自己的地盘!
他甚至打算撤军了。
李晟劝他:邢州和赵州相邻,李抱真分兵驻守并没有损害大局。现在您这样撤军,大家会怎么看您!
马燧也是个重情义、重名誉的人,一想:对啊。
为了化解嫌隙,他单人匹马去李抱真的军营求见,两人就此消除误解、化冤为友。
正巧洺州刺史田昂要求入朝,马燧上奏朝廷请求把洺州划入李抱真的辖区。
李晟本来隶属李抱真,这时要求同时隶属于马燧,表示双方协调和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三十三、惬山战役
朱滔、王武俊会师后,从宁晋南下救援魏州。
李适自然不会坐视马燧、李抱真内外受敌,他派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领一万五千名朔方军、神策军东征田悦并抵御朱滔、王武俊。
朱滔、王武俊联军抵达魏州后,田悦带着好酒好菜出城迎接,魏州人的欢呼声震动大地。
朱滔驻扎在惬山(今河北省大名县北边)。
当天,李怀光也率军赶到,马燧等人列阵用军力欢迎。
朱滔认为李怀光和马燧打算发动袭击,立即列阵。
李怀光想趁朱滔军营没有完全立好的机会发动攻击。马燧不同意,他认为应该让将士休整,等敌军露出破绽再进攻。
李怀光不听,在惬山西侧向朱滔军发动攻击,杀死朱滔军步兵一千多人,朱滔军崩溃。

骑在马上观看战况的李怀光露出了喜悦的表情,不过他这种表情并未持续多久。
很快,他的部下开始争着往朱滔军营里冲,抢财物去了。
王武俊乘机率领两千骑兵横冲过来,把李怀光军分为两截。
朱滔率军跟着杀过来,政府军大败,掉进永济渠里淹死的政府军士兵不计其数,渠水都被尸体堵得无法流淌。
马燧等将领紧急退守各自军营。

当晚,朱滔派人把永济渠堵住,将渠水引入原本干涸的王莽河,隔断了政府军的粮道和退路。
到了第二天,王莽河的河水已有三尺多深。
马燧看到,非常害怕,派人向朱滔说好话,请求朱滔允许政府军各节度使各回各的辖区,并表示会请求李适将河北的事务全部交给朱滔处理。
尽管王武俊不同意,朱滔最终还是接受了马燧的请求。
七月,马燧等政府军退到魏县抵抗朱滔。
朱滔这才知道上当了,向王武俊表示歉意,但王武俊已经恨在心头了。
几天后,朱滔、王武俊也率军来到魏县东南,与政府军隔水相对。

田悦感激朱滔,与王武俊商量,要拥戴朱滔为君主,二人向他称臣。
朱滔不答应,他说:惬山之捷是你们二位的功劳,我怎敢独自高高在上!
经几人的幕僚共同研究,建议三人和李纳分别建立国家,都称王而不改年号,对待唐室就像周朝时的诸侯国对待王室一样。
三人同意这项建议,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联名请李纳称齐王。
四人中,朱滔是盟主,称孤;其他三人称寡人。四人的老婆都称为妃,长子称为世子;仿照门下省、中书省设东西曹,长官称左右内史;其他的机构、官职也都跟朝廷的设置差不多,只是名称有所不同而已。

而李纳得知田悦在朱滔和王武俊的帮助下走出了困境,也向朱滔求救。
朱滔毫不含糊,派魏博兵马使信都承庆率军支援李纳。
李适一看魏州战场这边失去了速胜的机会,李纳又得到了朱滔的援助,急了。
病急乱投医,李适居然又重用起了并不那么忠心的李希烈,任命他兼任平卢、淄青、兖郓、登莱、齐州节度使,负责征讨李纳。

五百三十四、天下都元帅
李适这项决策的错误性很快就得到了印证。
李希烈接到任命后,一面带领三万将士进驻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一面派遣亲信去见李纳,与其商量共同袭击朝廷控制的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再跟李纳共谋的同时,李希烈还派人与朱滔联系。

这时,田悦、朱滔、王武俊经过与政府军的长期对峙,粮食供应日益困难,看到实力雄厚的李希烈有反唐的意思,经过商议,一致决定派遣使者到许州劝李希烈称帝。
十二月二十九日,李希烈将反叛行为直接从地下转为地上,他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
反叛不是光称王 就行的,扩大地盘、增强实力才是正道。
建中四年正月,李希烈开始动手,他的首选目标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一带)。
大唐在汝州的最高长官是汝州别驾、知州事(即代理刺史)李元平。
李元平本来是湖南判官,有一些聪明才干,喜欢说大话,尤其喜欢谈论军事。
时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的关播很看重他,向李适推荐他有将相之才,李适就把这位看起来很有能力的李元平调往离许州最近的汝州来了。
李元平到任后,立即招募工匠修建城墙。
这本是增强防御能力的必备手段,却被李希烈抓住了漏洞。
李希烈暗中派出几百人冒充工匠到汝州应募,李元平没有发现。
接着,李希烈派部将李克诚率领数百骑兵紧急赶到汝州城下。这时,先前派出的应募者在城内响应,把李元平抓住带出城外,汝州城也被李希烈军占领。
李元平个子不高,没有胡须,见到李希烈后,吓得尿了裤子。

葫芦还没按下去,瓢就接二连三地浮了上来。李适很头疼,就向大臣问计。
他现在最信赖的大臣是卢杞。
这卢杞的祖父是卢怀慎,父亲是卢奕,算是忠良之后了,但他本人可不是好鸟。
杨炎罢相后,卢杞为了再踏上一只脚,推荐与杨炎有矛盾的京兆尹严郢任御史大夫,弹劾杨炎把家庙建在曲江是有异志。
杨炎的家庙就是李隆基时宰相萧嵩家庙的旧址,李隆基认为曲江是游玩的地方,不适合供奉神鬼,让萧嵩把家庙迁走了。
李适不知道其中的详情,卢杞就告诉他,李隆基让萧嵩迁家庙是因为那里有王气,现在杨炎又在这里建家庙,不是有异志是什么!
杨炎因此被贬为崖州司马,在赴任途中被护送的宦官杀死。

为了排挤另一位宰相张镒,卢杞推荐他出任凤翔尹、陇右节度使。
忠直的张镒虽然被排挤走了,但根据惯例,李适还会任命其他人为宰相。
卢杞就推荐吏部侍郎关播。关播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什么事都是卢杞说了算,关播等人基本不发表意见。
一次,李适召集宰相讨论政事,关播有异议,刚想站起来说话,就看到了卢杞制止的眼神。
回到中书省,卢杞质问关播:就是因为你话少才让你当宰相的,刚才为什么想说话!
从此,关播再也不敢发表意见了。


他还想把敢说敢讲的太子太师颜真卿排挤出朝廷,颜真卿对他说:当年你父亲的首级被送到平原,是我用舌头舔干了他脸上的血迹。现在相公容不下我吗!
知恩不报是会受到鄙视的。
卢杞被说得很难堪,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颜真卿行礼,但心里更恨他了。
这次李适向卢杞问计,正中这位丑宰相下怀,他极力推荐颜真卿去说服李希烈。

五百三十五、四朝元老赴许州
建中四年正月十七,李适下诏让颜真卿前去许州安抚慰问李希烈。
诏书一下,百官失色。因为人人都知道这位四朝元老将有去无回。
颜真卿到达洛阳时,洛阳留守郑叔则劝他慢点儿赶路以便等待朝廷下一步的指令。
颜真卿回答说:这是君主的命令,怎能逃避!
接着赶路。
早就看出李希烈野心的永平节度使李勉也向李适上疏,劝他不要让颜真卿去许州,以免失去这位元老。(“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
除了上疏,李勉还派人在中途阻截颜真卿,可惜没有截到。

颜真卿到了许州后,打算宣读诏书,李希烈命令他的一千多个养子围着颜真卿辱骂,而且拔刀往他身上比划。
颜真卿脚步不移、脸色不变,压根没把这一千多个人放在眼里。
李希烈见吓不倒他,就挡在颜真卿身前,喝令养子们退下,然后按照礼仪请颜真卿住进宾馆。
本来李希烈是想让颜真卿回去长安的,碰巧有一次聚会李元平也在座,颜真卿当面斥责他。
李元平满面羞愧,起身退席,向李希烈呈上了一封密信。
李希烈就此改变主意,把颜真卿留了下来。

不久,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分别派遣使者到许州向李希烈称臣,并劝李希烈称帝。
李希烈召来颜真卿,说:现在四王派使者前来推举,岂是唯独我一个人被朝廷猜忌得无容身之所!
颜真卿反驳到:这是四凶,怎么能说是四王!相公不爱惜自己的功业,不做忠臣,却与乱臣贼子为伍,这是要跟他们一起覆灭!
李希烈本来想展示一下自己是天下归心,反被颜老头儿抢白了一通,很不高兴。
又一天,李希烈招待朱滔等人的使者,让颜真卿也参加。
四位使者纷纷说颜真卿德高望重,在李希烈将要称帝的时候来到许州是上天赐给他一位宰相。
颜真卿斥责他们说:什么宰相!你们听说过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吗?他是我兄长。我今年八十岁了,只知道守节而死,岂能屈服于你们的威逼利诱!
这次,李希烈更生气,派了十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在颜真卿的住处,在院子里挖坑,声称要活埋他。
早抱了必死之心的颜真卿根本不当回事儿,怡然自得,对李希烈说:我的生死早已决定,何必那么麻烦!给我一把剑,岂不遂你心意!
李希烈并不想真的杀他,只好道歉。

李适知道颜真卿劝阻不了李希烈,只好另做打算。
正月二十一日,他任命哥舒翰的儿子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节度使,率领凤翔、邠宁、泾原、奉天、好畤等行营的将士一万多人征讨李希烈。
李适的军事部署很快取得了成效。
哥舒曜进抵郏城(今河南省郏县一带)时,遭遇李希烈的前锋部队,哥舒曜部战胜。
二月二十,哥舒曜再接再厉,攻克汝州,生擒李希烈任命的汝州刺史周晃。
三月初一,江西节度使、曹王李皋在黄梅(今湖北省黄梅县一带)击败李希烈的部将韩霜露;十四日又攻克黄州(今湖北省新洲县一带);接着攻克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一带)。

五百三十六、李适好像懂军事
为挽回局势,李希烈派遣都虞侯周曾、部将康秀琳率三万将士进攻哥舒曜。
军队抵达襄城时,一件李希烈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周曾与李希烈的部将王玢、姚憺、韦清一起,早就跟李勉联络过。这次周曾有机会率领大军出战,打算乘机反戈袭击李希烈,让王玢、姚憺、韦清作为内应,事成后拥戴颜真卿为节度使。
周曾等人虽然想法不错,但是行动太不周密了,居然走漏了风声,让李希烈提前得知了此事。
李希烈派遣李克诚带领三千骡军(骑骡子的部队)将士袭杀了周曾,王玢、姚憺等人也被处死。
韦清没有暴露,得以逃过一死。不过他心里始终不踏实,就说服李希烈让他到朱滔那里请求增援,李希烈批准。
韦清在出使途中逃到忠于唐室的宣武节度使刘洽那里。
周曾等人的起兵计划虽然被扼杀,但造成了很大影响。
在对付周曾时,李希烈连续几天都关闭营门,他派出攻打尉氏、郑州的军队听到此事都跑了回来。
李希烈的野心受到沉重打击。
他上疏李适,把叛乱的责任全部推倒周曾等人的身上,自己率军回到蔡州,以显示自己在悔过。
如果真的以为他在悔过,那就错了,人家那是在等待朱滔的增援呢。
三月二十日,荆南节度使张伯仪率军在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市一带)与李希烈军大战,张伯仪军战败,张伯仪虽然逃掉了,节仗却落在了李希烈军手里。
李希烈让人拿着节仗和俘馘(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给颜真卿看。
这位视死如归的老人悲痛欲绝,哭得一度昏迷过去,醒来之后再也不愿与人说话。
颜真卿绝望了,李适没有绝望,对他来说,剿灭李希烈不仅必须,而且可能。
安州之战后,李适继续调兵遣将,坚决要把李希烈打垮。
四月,李适任命神策军使白志贞为京城召募使,招募人员编入禁军序列用来征讨李希烈;任命永平、宣武、河阳都统李勉兼任淮西招讨使,东都、汝州节度使哥舒曜兼任淮西招讨副使;任命张伯仪兼任淮西应援招讨使,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江西节度使李皋兼任淮西应援招讨副使。
哥舒曜在进军途中遇到大雨,退到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一带)驻防。李希烈派部将李光辉进攻襄城,被哥舒曜击退。
八月初二,李希烈亲自率领三万将士围攻襄城。
李适命令李勉率军救援襄城。
李勉派部将唐汉臣率领一万兵马救援襄城,李适派神策军将领刘德信率领招募的各位将领子弟三千人相助。
对救援襄城,李勉有自己的想法,他向李适上奏,建议采取围魏救赵之计,乘虚袭击许州,让李希烈从襄城撤军。
上奏的同时,李勉派刘德信和唐汉臣率军向许州进军。
李适自认为当过几年挂名的元帅,好像很懂军事的样子,不但不采纳李勉的建议,反而派使者去斥责刘德信和唐汉臣。
当时,二人率领的军队离许州只有几十里路,听到李适的诏书,狼狈撤军,没有派出斥候进行侦查和警戒。
九月十二,李希烈部将李克诚率军在沪涧截击,把刘德信、唐汉臣的军队歼灭一大半,唐汉臣、刘德信逃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三十七、泾原兵变
沪涧之战后,李希烈的游击部队的踪迹一度到达距洛阳仅十里之遥的伊阙。
为确保洛阳安全,李勉只得派部将李坚率四千将士援助洛阳守军。
李希烈派军切断李坚部的退路,让他无法退军,李勉军的实力再度削弱,从此一蹶不振,襄城更加危急。
李适只得再想办法救援襄城。
他的办法是抽调其他藩镇的军队援助襄城,被抽调的就有泾原军。
十月初二,这一天下着雨,而且很冷。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领五千将士来到长安。
将士们认为在出征之前能得到很多赏赐,大部分人都带着家人前来,准备让他们把赏赐的东西带回家。
到了长安后,才发现什么赏赐都没有。
没有就没有吧。
第二天,泾原军将士从长安出发,走到浐水的时候,李适派京兆尹王翃来犒劳。
不犒劳可能也就算了,一犒劳问题大了。
原来李适太小家子气,把泾原军将士们都当作了素食主义者,弄了粗米和青菜给他们吃。
将士们没得到赏赐就憋了一肚子火,这次的犒劳又这么不靠谱,能不生气吗?
将士们终于爆发了。
不知是谁先把饭菜踢翻了,吼了一句:咱们马上就要战死沙场了,还不让吃饱!皇家宝库和国库里金银财宝都堆满了,不如咱们自己去拿!
这番话煽动了满肚子意见的泾原军将士们,于是五千将士穿上盔甲,敲着鼓,扛着旗向长安进发。
姚令言这时本来在皇宫向李适辞行,听到此事,立即上马疾驰,去制止哗变军人。
姚令言与哗变军在长乐阪相遇。
哗变军士兵连主帅也不给面子,一看到姚令言就用箭射他。
姚令言不愧是军人出身,临危不惧,他俯下身子抱住马鬃冲进哗变军中,大喊:诸位大错特错!东征立下功劳,自然会取得富贵,怎能干这种抄家灭族的事情!
话虽有吸引力,怎奈说得太晚,哗变军将士根本听不进去了,他们裹挟着姚令言继续西进。
李适见势不妙,终于打算“出血”了,紧急下令赐给哗变军将士每人两匹帛。
到了这个时侯还这么小气,也亏他拿得出手。
哗变军将士火更大了,又用箭射前来赏赐的宦官。
李适还不死心,又派宦官来慰问。
这位宦官比较倒霉,刚出长安就碰上了哗变军。
哗变军不由分说,将他杀了。
直到这时,李适才开始大方起来,推出二十车金银布帛赏赐哗变军。
早干嘛去了!
这时,哗变军已经浩浩荡荡地开进长安,谁说什么都没用了。
长安的百姓看到哗变军本来还想逃走,哗变军高呼:你们不要怕,我们不强行“借”你们的钱,也不收你们的房屋税!
为筹备军费,李适曾下令富商家产超过一万钱的,余额部分政府强行借贷,有些商人被怀疑隐瞒财产遭到毒打,搞得家破人亡;还按照住房面积的大小加征税费,逼得那些只有房屋而无田产、财物的人流离失所。
现在哗变军宣布不征收这些费用,看起来比朝廷好多了。
百姓不但不逃,而且开始夹道围观。

五百三十八、朱泚进皇宫
李适派普王李谊、翰林学识姜公辅去慰问哗变军,这时哗变军已在丹凤门(大明宫的正南门)外列阵。
李适只好紧急征调禁军御敌。
禁军应该是精锐部队,不至于抵挡不住区区五千哗变军吧?
难说!
因为白志贞招募禁军士兵工作干得不地道。
征讨李希烈时有很多禁军将士阵亡,白志贞因接收一些人的贿赂,让这人顶替上去吃军饷,而这些人根本不到禁军中去,在家该干嘛还干嘛。
段秀实曾提醒李适:禁军不精、人数也少,一旦发生灾难,无法应对。
李适没当回事儿。
这一次,李适想到了禁军,可禁军每一个人赶到,而哗变军已经攻入宫门。
二十八年前李隆基仓皇出逃的一幕重演,李适带领王贵妃、韦淑妃、太子李诵、唐安公主、身边的王子从御苑北门仓皇逃走,绝大部分的王子、公主都没来得及喊上。
王贵妃还算清醒,把传国玉玺系在衣服上带走了。
宦官窦文场、霍仙鸣率领一百来人的宦官队伍随从李适出逃,李适让李谊担任先行部队指挥官、李诵率军殿后。

郭子仪的儿子司农卿郭曙当时正率领部属在御苑打猎,听说李适出逃,带着部属加入逃亡队伍。
右龙武军使令狐建在训练士兵射箭,得知此事,也率领四百将士跟随李适。
这下总算有个几百号人了!
李适重新调整部署,让令狐建殿后,总算把李诵从最危险的地方给弄了出来。
李适虽然仓皇,随从队伍中还是有人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姜公辅拦着李适的马头说:朱泚曾经当过泾原的主帅,现在因为朱滔的缘故而被召到长安闲居,心里一直不痛快。臣认为陛下既然不能推心置腹地对待他,不如把他杀了,免得留下后患。现在哗变军如果拥戴他为领袖,就难对付了。请陛下带他一起走。
李适哪里顾得这么多,说了一句“来不及”就跑路了。
他不采纳姜公辅的建议绝对是大错特错。
这边,哗变军在皇家库房抢过了瘾之后,开始考虑长远问题。
姚令言此时对李适已不抱任何希望,他与哗变军商量说:现在大家没有领袖,是不可能长久的,朱太尉在家闲居,不如拥戴他当领袖。
哗变军同意了姚令言的建议,派出数百名骑兵去朱泚家迎接他。
当天夜晚,朱泚进入皇宫,居住在含元殿,自称权知六军(即代理全国军队最高统帅)。
第二天早上,朱泚迁到白化殿,令人发出公告说:泾原军将士长期在边疆,不了解朝廷的礼仪,一致闯入皇宫、惊动皇上。现在太尉已经权知六军,所有将士和拿俸禄的官员一律到皇帝身边报到,去不了的就向所属单位报到。三天内两边都不报到的,一切斩首。
乖乖,俨然一副忠臣的样子。
百官认为朱泚真是对皇室忠心,都开始出来见他了。
有人还劝朱泚抓紧时间迎接李适回来,这时朱泚流露出了不悦的神情。
看到情形不是那么回事儿,有些官员开始逃走了。

五百三十九、疾风知劲草
虽然很多大臣依然忠于唐室,但也有不少人看好朱泚。
光禄卿源休就非常看好朱泚。
源休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源光舆曾任京兆尹。
在振武军使张光晟劫杀被驱逐出境的回纥武义可汗叔父药罗葛突董等人后,奉命带着突董等人的尸体出使回纥。
这不是好差事。
果然,一到回纥,回纥宰相就坐在大帐里,让源休等唐朝使者站在帐外的冰天雪地中,质问他们杀突董的缘由。
源休不卑不亢,解释说突董是跟张光晟因私愤互殴而死,而非李适的旨意。
这么说并不能消除回纥宰相的愤怒,他几次想把源休斩首,都忍了下来。
最终,回纥宰相没有伤害源休,不过对他的招待就很差了。
过了五十多天,回纥可汗派人告诉源休:我们回纥人都想杀掉你为突董报仇,只有我不这样想。你们已经杀了突董,我再杀你,这是以血洗血,永远都洗不干净。我现在以水洗血,岂不是好事一桩!你们欠我卖马的一百八十万匹绢,应该赶紧偿还。
源休这次在危险的情况下出使,既没有损伤国威,又得以生还,其中虽然有回纥国力已经衰落、不想跟大唐发生战争的因素,源休的敏捷才思、流利口才也起了一定作用。
源休回国后,卢杞担心他晋见李适时受到赏识,为保住自己的宰相地位,不等他回到长安,就任命他为光禄卿。
源休出使前就是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现在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完成了使命,居然给安排了个闲职,很郁闷。
因此在朱泚控制长安后,对李适一肚子意见的源休找到他密谈很久,分析形势、引用符命鼓动他起兵反唐。
朱泚见到以才能著称的源休都看好他,很高兴,不过仍没有下决心。
得到了源休之后,朱泚继续搜罗人才。
工部侍郎蒋镇出逃途中坠马摔伤了脚,被朱泚的军队抓住,也归附了朱泚。
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李忠臣被李希烈驱逐后一直担任闲职;太仆卿张光晟诛杀药罗葛突董为李适出了当年被回纥可汗欺负的恶气,李适却为避免激怒回纥免去了他的军职,长期得不到重用。这两个人对李适也很不满,朱泚把他们都委以重用。
不久,凤翔军和泾原军的将领张廷芝、段诚谏率领军队增援襄城,还没出潼关,听说朱泚控制了长安,就杀了上司陇右兵马使戴兰投奔朱泚。
朱泚因此认为自己是众望所归,决定反唐。
他任命源休为京兆尹、判度支,任命李忠臣为皇城使(皇城宿卫部队指挥官),让百官照常上朝、禁军照常宿卫,自己的一切按照皇帝的标准安排。
当皇帝需要人才辅佐。
段秀实就是个人才,他在军事、政治上都很有才能。
更重要的是他的经历。
段秀实跟李忠臣、源休的经历差不多,甚至更委屈。他的节度使当得好好的,就因为跟杨炎意见不合,被征召入朝任了个闲职,杨炎都化成灰了也没人为他主持公道。
段秀实更有理由对李适不满。
对这样的人才,朱泚不会放过。他派士兵去召段秀实。
段秀实不想跟朱泚搅在一起,关上大门不让进。
朱泚派来的士兵也是百折不挠,他们翻过墙头进入段秀实家,把兵刃架到脖子上挟持了他。
段秀实心知逃不过,就对家人说:国家有难,我怎么能够幸免,应当以死报国。你们最好各自想办法逃生。
朱泚见到段秀实,认为在段秀实的帮助下自己一定可以成就大业,非常高兴,请他落座,向他求教。
段秀实也不客气,就指点他迎接李适回宫。
朱泚听了很不高兴,不再说话。
不过,他认为段秀实跟他经历差不多,都受到了朝廷的冷落,仍然很信任他。
段秀实见劝不动朱泚,就暗中跟旧部左骁卫将军刘海滨、泾原都虞候何明礼、孔目官岐灵岳等人谋划,准备诛杀朱泚、迎接李适回宫。

五百四十、大印可以倒着盖
在朱泚控制长安的同时,李适逃到了奉天。
以李适的胆量,能够不象李隆基那样一路狂奔到蜀地是很难得的。
这并不是说他比李隆基的胆子大,而是因为他想起了一个人的话。
这个人是桑道茂,一个术士。
桑道茂在建中元年曾说奉天有天子气,应该在那里修筑城墙以备非常。
李适想起了这茬,就带着逃难部队直接去了奉天。
奉天的官吏一听说皇帝驾到,吓得要躲到山沟里去,苏良嗣兄长的孙子主簿苏弁劝阻了他们,李适终于可以停下来继续享受了。
不久,部分大臣陆续到达奉天,李适又有皇帝派头了。
十月初五,战功赫赫、德高望重的左金吾大将军浑瑊到达奉天,奉天的官员百姓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两天后,李适任命浑瑊为京畿、渭北节度使,任命白志贞为都知兵马使、令狐建为中军鼓角使、神策都虞候侯仲庄为左卫将军兼奉天防城使。
李适的这一系列任命还是有必要的,毕竟忘战必危。
还有危机感更强的人上奏李适说哗变军已经拥立朱泚,很快就要打过来了,建议提早做好防御准备。
卢杞得知大怒,咬牙切齿地说:朱泚的忠贞是大臣们都比不上的,怎能说他参与叛乱,这是严重伤害大臣感情的行为!臣以全家百口的性命担保朱泚不会反叛。
李适也认同卢杞的看法。
接着又传来消息说长安的官员都劝朱泚迎接李适回去,李适更高兴了,警惕性进一步放松,命令各道增援奉天的军队都驻扎在三十里以外。
姜公辅劝谏李适说:现在宿卫部队兵力不足,防备不能不严密。如果朱泚真的前来迎接,不会怕奉天兵多;否则,有备无患。
李适这才让援兵入城。
但卢杞和白志贞仍坚持认为朱泚不会反叛,他们建议李适派人去长安慰问朱泚并观察他的意图。
李适让大臣毛遂自荐,没人敢出头。
最终,只有吴凑的弟弟金吾将军吴溆表示愿意去,李适很高兴。
吴溆出来后说:拿人家的俸禄却躲避人家的灾难,算什么大臣!我是皇上的亲戚,并非不知道这次去必死无疑,但满朝竟没有一个愿意以死报国的,岂不让皇上失望。
吴溆到了长安后,朱泚起初还以礼相待,不久后就将他杀死了。
既然决心反叛了,也就不再客气。朱泚派泾原兵马使韩旻带三千精锐部队打着迎接李适回京的旗号进攻奉天。
此时,奉天的防御还不是太强,段秀实非常担心,他让岐灵岳伪造姚令言的军令骗韩旻暂时撤军,要求其等主力部队一起进军。
伪造公文需要印信,段秀实和岐灵岳就派人去偷姚令言的印信。
姚令言的印信不是那么好偷的,一时间未能偷到。
段秀实就用他司农卿的打印倒过来盖在伪造的军令上,让人带着去追含韩旻部,终于在骆驿追上了。
韩旻是个很粗心的人,一见军令就率军回去了。
让韩旻撤军的目的是达到了,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段秀实明白这个道理,就对同谋说:韩旻一回来,我们就没有一个人能活下来。我会搏杀朱泚,不能成功就是一死,决不能当他的臣子!
段秀实让刘海宾、何明礼暗中结交将士,打算让他们在外响应自己的搏杀行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四十一、不是每次搏杀都能成功
事情并不像段秀实想象的那样糟。
韩旻率军回到长安后,在朱泚、姚令言调查此事的时候,勇敢忠义的岐灵岳一个人承担了所有责任,压根没提段秀实等人。
但段秀实并不打算苟且偷生。
当天,朱泚召集李忠臣、源休、姚令言、段秀实等人讨论称帝的事情,段秀实突然从座位上冲出来,夺下源休手中的象牙笏板,走到朱泚面前向他脸上吐口水,大骂::“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岂从汝反邪!”
边骂便用笏板砸朱泚。
朱泚急忙伸手去挡,笏板砸在了他的前额上,鲜血溅落一地。
两人这一掐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朱泚的警卫都懵了,不知道该干什么。
然而,这样的绝佳机会被刘海宾错过了,他不但没敢上前动手,反而趁乱逃走了。
李忠臣毕竟是身经百战的悍将,他第一个清醒过来,帮助朱泚,朱泚得以逃脱。
段秀实知道搏杀行动已不可能成功,对朱泚的党羽说:我不跟你们一起造反,为什么不来杀我!
这时,朱泚的党羽们清醒了过来,一拥而上,把段秀实杀死。
朱泚还算有气度,一手捂着伤口,一手制止部下,说:“义士也,勿杀。”
晚了,段秀实已被杀死。
朱泚为段秀实之死痛哭流涕,以三品高管的礼仪安葬了他。
刘海宾穿着丧服逃走,两日后被朱泚的手下抓到处死,他虽不勇敢,还算忠义,没有供出何明礼。
何明礼后来又谋划杀朱泚,事败被杀。
李适听说段秀实的事情,后悔没有重用他。
别说重用他了,采纳他的建议也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李适绝对是自作自受。

没有采纳段秀实充实禁军的建议,是李适的不幸;采纳了萧复不去凤翔的建议,是李适的幸运。
李氏认为奉天城池太狭小,想带着大臣和军队到凤翔去。
萧嵩的孙子、萧华的侄子户部尚书萧复听说此事,立即晋见李适,说:陛下大错特错,朱泚曾任凤翔尹,那里的将士都是他的老部下,其中肯定有他的同党。对凤翔节度使张镒我都担心他能支撑多久,您又岂能以九五之尊去危险莫测之地!
李适虽然还是固执地表示自己已经拿定主意去凤翔,但还是说:为你多在奉天停留一天。
这一停留就不必去了。
因为第二天一早,凤翔节度使、同平章事张镒被部将李楚琳杀害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杀了张镒后,李楚琳自称凤翔节度使,向朱泚投降。
料事如神的萧复不久后被李适任命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同时入相的还有吏部郎中刘从一,他被任命为刑部侍郎、同平章事,另一位料事如神的大臣姜公辅被任命为为谏议大夫、同平章事。

李适这边是损兵折将,朱泚那边却是喜事连连。
十月初八,朱泚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立弟弟朱滔为皇太弟,任命姚令言为侍中、关内元帅,李忠臣为司空兼侍中,源休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蒋镇为吏部侍郎,樊系为礼部侍郎,彭偃为中书舍人,张光晟等人也都任命为高官。其中,姚令言和源休共同主持政务。

五百四十二、朱泚打奉天
朱泚这边的级别在提升的时候,李适那边的实力在增强。
李适派遣右龙武将军李观在奉天一带招兵买马,短短的几天时间就招募到了五千多人。
五千多人已经算一只比较大的部队了,李观带着他们在大街上列阵训练,很拉风,老百姓看了很提劲儿。
泾原留后冯河清、判官姚况得知李适出逃奉天,把召集将士们,用忠义的道理感召他们,用痛苦来感动他们,然后派人运了一百多车武器、铠甲送到奉天。
奉天有了兵员,又配上了军械,士气大振。
李适又派使者到魏县告急。
马燧、李怀光、李芃等将领得知长安陷落、李适出逃的消息,在表达了悲痛之情后,决定由李怀光率部反攻长安,马燧、李芃分别回各自辖区,李抱真退守临洺(今河北省永年县一带)。

李适多方筹措的兵员、装备很快就派上了大用场。
很快,新出炉的大秦皇帝朱泚亲自率领大军进逼奉天。
李适派邠宁留后韩游瑰、庆州刺史论惟明、监军率军去便桥抵御朱泚军,邠宁刚到醴泉就遭遇了来攻的朱泚军。
韩游瑰认为己方兵力太弱,打算撤回奉天。
翟文秀虽是宦官,却很有忠义,也很有胆略,他说:我们撤回奉天,敌军也会跟着到奉天,这等于引来敌军攻击天子。不如就在这里驻扎,敌军肯定不敢绕过我军去攻击奉天。如果他们胆敢绕过我们,就可以跟奉天守军一起夹击他们。
韩游瑰仍然不同意,他说:敌强我弱,如果敌军派一部分兵力盯住我们,大部队直接开到奉天,奉天的兵力也很弱,夹攻根本无从谈起。我急着带兵回去就是要保卫天子。而且我军将士饥寒交迫,敌军却很富有,如果敌军利诱我军将士,我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结果,韩游瑰还是率军回到了奉天。
果然,朱泚军跟着也到了奉天城下。
政府军出战,被战败。
朱泚军乘胜追击,与政府军争夺城门,打算攻进去。
浑瑊与韩游瑰率军血战了整整一天,还是没有打退朱泚军。
万分危急之际,浑瑊发现城门内有几车草,就派高侃的玄孙高固率领穿着重甲的士兵用长刀猛砍朱泚军。
高固部奋勇杀敌,以一当百,浑瑊乘机派人用草车挡住城门,然后放火烧车,接着火势终于把朱泚军击退。

朱泚并不甘心,他想速胜。
当夜,朱泚率军驻扎在奉天城东面三里左右的地方,命令使西明寺的僧人法坚拆掉寺庙制造攻城器械。
十月十九日夜晚,朱泚率军从奉天的东、西、南三面攻城,被浑瑊率军奋力击退,左龙武大将军吕希倩战死。
二十一日,朱泚再次派军攻城,政府军将领高重捷率部在梁山下击败朱泚的部将李日月所率的军队。
高重捷在追击李明月时中伏被擒,他部下的十几个人奋不顾身要将他救回来。
朱泚军抵挡不住高重捷部下发疯般的攻击,就将高重捷的首级砍下离去,高重捷的尸体被带回奉天。
高重捷虽然死了,但他身后受到了敌我双方的礼遇。
李适扶着他的尸身痛哭,用蒲草扎成首级下葬,追赠他为司空;朱泚见到他的首级,也称赞他为忠臣,同蒲草扎成尸身下葬。
而李日月也在不久后战死,他母亲见到他的尸体,不但不哭,反而大骂他辜负朝廷、死得太晚。

五百四十三、卢杞继续出馊主意
朱泚急切之间打不下奉天,忠于唐室的勤王部队就越来越多。
十一月初二,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渭北节度使李建徽一起集结了一万士兵勤王,将要到达奉天城时,李适召集将相们商量让这一万士兵从哪条道路进城。
关播和浑瑊认为:从漠谷进城的道路险要狭窄,容易被伏击。不如从乾陵(李治的陵墓)的北面经过,驻扎在奉天城东北的鸡子堆,与城中的守军互相呼应,而且可以牵制敌军的部分兵力。
卢杞表示反对,他说:漠谷的道路离奉天城很近,如果被敌军伏击,可以派城中的军队接应。如果经过乾陵,恐怕会惊动陵寝。
浑瑊说:朱泚围攻奉天以来,夜以继日地砍伐乾陵的松柏,对乾陵惊动得已经够多了。现在城中危急,杜希全他们前来增援,关系重大,如果能驻扎在险要的地方,就可以击破朱泚。
卢杞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说:陛下的军队岂能跟逆贼相提并论!如果让杜希全等人的勤王军从乾陵经过,那就是我们自己惊动陵寝。
最终,李适采纳了卢杞的建议,让勤王军从漠谷进城。
十一月初三,勤王军到达漠谷,果然遇到了朱泚军的伏击。
朱泚军站在高处用强弩和巨石攻击勤王军,勤王军死伤惨重。城中派兵接应,也被朱泚军击败。
当天晚上勤王军被击溃,退到邠州。
朱泚在奉天城下检阅战利品,城中的朝廷官员吓得相顾失色。
此后,朱泚的攻势更加猛烈,他让人在奉天城的四周挖上沟堑,打算困死城中守军。又将营帐迁移到乾陵之上,俯视奉天城。

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城战,奉天城的物资、粮食都消耗完了。
李适曾经派人出城侦察敌情,这人说自己寒冷穷苦,要求给他一套衣裤。
一套衣裤算什么,李适让人去找,但找不到。
衣服缺乏,粮食更少,供应皇家的粮食也只剩下两斛糙米,只有每到朱泚军休息的时候,趁夜晚把人从城墙上用绳子放下来,采一些大头菜根拿回来做御膳。

奉天最困难的时刻,真正忠于唐室的官员们开始力挽狂澜。
李晟在赵州听说李适出奔奉天,打算率手下一干将领救援。
而张孝忠迫于朱滔和王武俊的军事压力,不想让李晟离开,几次阻拦。
李晟留下儿子李凭娶张孝忠的女儿为妻,又把自己的玉带送给张孝忠的亲信请他劝说张孝忠。
这下,张孝忠放心了,不但让李晟走,还派部将杨荣国率领六百精兵跟李晟一起走了。
李晟率军昼夜兼行,赶到代州,被李适提拔为神策行营节度使。
李晟沿途招兵买马,集结了一万多兵力南渡黄河,驻扎在东渭桥。

神策兵马使尚可孤原本奉命征讨李希烈,率领三千人驻扎在襄阳,听说奉天危急,也来援救,在七盘(今陕西省蓝田县境内)击败朱泚军将领仇敬,占领蓝田。

骆奉先的养子镇国军副使骆元光率军袭击企图切断奉天粮食运输线的朱泚军将领何望之,夺回华州并坚守,多次击退朱泚军的进攻,使朱泚军无法向东扩张。

忠君报国这种事情,自然也少不了马燧,他虽已回到辖区,还是派儿子马汇和行军司马王权一起西上勤王,驻扎在中渭桥。

最强大的一路援军当数是李怀光的朔方军。
李适出奔奉天后,李怀光在魏州四镇粮料使崔纵的劝说下勤王,崔纵带着所有的军用物资跟随李怀光一起出发。
李怀光部昼夜兼程,到达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市一带)的时候已是筋疲力尽,不得不休整三天。
河中尹李齐运用尽财力物力犒劳李怀光部,将士们打算多留几天。
崔纵见状,先把财物运过黄河,告诉朔方将士们:到了黄河西安,就把财物分给你们。
财帛动人心。朔方将士在经济的激励下渡过黄河,驻扎在蒲城。
然而,他们还是没有赶上奉天最艰苦的一战。

五百四十四、
由于朱泚仅仅占据了长安及周边很小的区域,而各路勤王军越来越多,、李忠臣多次迎战均被击败,长安能守多久很是问题。
朱泚知道打持久战没有前途,只好拼命打奉天。
这一次,他用上了云梯。
朱泚的云梯是一种攻城器械,高和宽都有好几丈,外部用犀牛皮包裹,下面装有巨大的轮子,能容纳五百人。
奉天守军看到云梯,非常恐惧。
李适召集群臣询问对策,浑瑊、侯仲庄回答:云梯很沉重,沉重就容易下陷。应该在云梯经过的路上挖掘地道,堆积木柴,准备火种。
神武军使韩澄也说:云梯只是雕虫小技,皇上不必担心,我愿意去对付它。
韩澄推测云梯进攻的方向在东北方,就在城池的东北角三十步的范围内储备了很多易燃物。
十一月十四日,朱泚率领大军进攻南城,韩游瑰看出这是想让守军分散兵力,就率军对东北方向严密戒备。
第二天,北风很大,朱泚军出动云梯,上面盖着浸过水的湿毛毡,挂着大水袋,里面装着士兵,从城上扔火把他们是不怕了。
云梯的两侧有战车护卫,士兵躲在战车下面,抱着木柴、背着泥土,负责把沟堑填平,弓箭和巨石都上不到他们。
在云梯的保障下,朱泚军全力攻击奉天城的东北角,弓箭和落石向雨点一样落向城内,守军死伤不计其数。
很快,就有朱泚军将士登上了城头,
眼看奉天就要陷落。
李适跟浑瑊相对流泪,大臣们也只能抬头向上天祈祷。
李适给了浑瑊一千多份空白告身,让他以此招募敢死队抵抗朱泚军,而且说:现在跟你告别!
浑瑊匍匐在地上,泪流满面。
李适拍着他的后背,也忍不住抽泣。
当时天气已经很寒冷,奉天守军又缺乏甲胄。浑瑊解释、引导,用忠义来激励士气,守军们振奋精神,呐喊着奋战。
浑瑊被乱箭射中,仍然奋勇向前。
人不自弃天不弃。千钧一发之际,云梯碾到地道上方,一个轮子陷了下去,无法再移动,火焰立即从地道中烧出,风向也开始朝相反的方向吹。
城上守军急忙向下投储备好的易燃物品,欢呼声惊天动地。
一会儿功夫,云梯和云梯上的朱泚军士兵都被烧成了灰烬,臭味传到几里地之外,朱泚军就此撤退。
奉天守军则从三个城门分别出击,朱泚军大败,数千人被斩杀。

最难的时刻只要能挺过去,希望就会到来。
此战刚过,李怀光就率军从蒲城赶来了。
李怀光派遣兵马使张韶穿着平民服装去晋见李适,奏章揉成一团用蜡油封上。
张韶来到奉天,正碰上朱泚军攻城。
朱泚军认为张韶是平民,就抓住他,让他跟其他民夫一起填沟堑。
张韶找到机会越过沟堑来到奉天城下,大喊:“我朔方军使者也。”
城上守军垂下绳子拉他上去,在登城的过程中,张韶被朱泚军将士射中了数十箭,守军从他身上找出了蜡丸呈给李适。
李适看到奏章非常高兴,命人抬着受伤的张韶在城头上走了一圈,让军民观看,城中欢声如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四十五、
李怀光也很争气,十一月二十日在醴泉(今陕西省礼泉县一带)击败朱泚军。
朱泚得到消息,带兵撤回长安。
奉天终于得救了!
人们都认为李怀光如果再过三天还不来,奉天城就会失守。

朱泚回到长安后,专心守城。
他经常派人从城外进来四处大喊:“奉天破矣!”想以此欺骗长安居民。
朱泚还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库、皇家金库资源,拿大把大把的金银财宝赏赐将士,大臣们家属在长安的也都按月发放薪俸,甚至连追随李适的将士家属也发给粮食。
既便如此,驻扎在长安的泾原军还是不听朱泚的指挥,他们守着抢来的财物不肯出战,还想谋杀朱泚,没有成功才作罢。
朱泚所能指挥的只有范阳军和神策军所属的团练兵。
不过他也不必太担心,因为李适那边又出事儿了,事情的主角是刚刚立下大功的李怀光和多次给李适带来损失的卢杞。
成功救援奉天后,李怀光认为李适肯定会用高规格的礼节接见他。不料李适压根没让他进城,而让他直接率军到便桥与李建徽、李晟、神策兵马使杨惠元会合,还要在在规定的时间内攻下长安。
这种让千里勤王的李怀光伤透心的安排是卢杞的主意。
根本原因是他怕李怀光。
早在到达奉天之前,李怀光就多次向人说起卢杞、白志贞和度支赵赞等人的奸佞,认为他们为天下祸乱的罪魁祸首,声称见到皇上后一定劝他把这几个人杀了。
救援奉天成功后,卢杞向李适建议派李怀光等人趁热打铁收复长安,他说:叛军已经吓破了胆,根本没有防御的心思,如果乘胜攻击长安,可以一举歼灭他们。如果让李怀光入朝,肯定要赐宴给他,几天都不能离开,这样叛军就能进入长安从容布置防御,难以一下子战胜他们。
李适又被卢杞说动了,于是李怀光发了一通“吾今已为奸臣所排”的牢骚,就郁闷地朝便桥方向进发了。
不过,李怀光并没向李适设想的那样马不停蹄地赶赴长安,而是在鲁店(位于今陕西省乾县东南)停留了两天才继续前进
长安没及时拿下,又伤害了一位有实力的功臣,李适太有才了!

李怀光这边怎么想怎么咽不下这口气,抵达咸阳之后就按兵不动,多次上疏指控卢杞等人的罪恶和过失。
很多大臣也都纷纷谴责卢杞等人。
李适没辙,只好将卢杞贬为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一带)司马,将白志贞贬为恩州(今广东省恩平市一带)司马,将赵赞贬为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一带)司马,将宦官翟文秀处死。
晚了,李怀光已经对李适不抱任何希望了,他仍不肯进兵。
李适派人邀请吐蕃出兵帮助收复长安,吐蕃宰相说没有李怀光签名的书信就不出兵。李适派翰林学士陆贽前往咸阳劝说李怀光,李怀光坚决不签名,吐蕃增援的事情也就不谈了。

五百四十六、朱滔跟田悦打起来了
朱泚还没平定,又激怒了李怀光,李适发现苗头不对,一边想方设法安抚李怀光,一边以赦免罪过、高官显爵为条件劝降田悦、王武俊和李纳。
李怀光的心虽已是拔凉拔凉地,田悦等人的心还是可以温暖的,这几个老几在与朝廷的对抗中发现强硬并没什么好处捞,也就暗中答应了归降,不过暂时还不敢跟朱滔决裂。
还是脚踏两条船来得实在些。

不过朱滔不允许他们这么左右逢源,先向田悦提出要求:当时你有危难,我跟王武俊冒死相救,给你解了围。现在我三哥在关中称帝,我打算和回纥军前去援助他,请你整顿军队和我一起渡过黄河攻取大梁。
田悦虽然不想跟朝廷死磕,但拗不过朱滔的面子,只好答应。
朱滔还不放心,又派内史舍人李琯去见田悦,看他到底是否真心。
田悦还是犹豫不决,召集亲信商议。
僚属许士则认为朱滔心狠手辣、不顾信义,建议田悦只提供物质慰问,不派兵援助。
其他的僚属也表示同意。
王武俊听说李琯去游说田悦,也拍手下去见田悦,劝田悦不要跟朱滔一起南下,而且要抓住机会攻击朱滔,争取再成为大唐的节度使。
田悦终于下了决心。
他告知朱滔:我跟你一起出兵。
这下朱滔满意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率领五万将士、回纥军三千,从河间出发,向南进军。

朱滔的军队虽然很强大,李适的感情攻势更强大。
兴元元年(大体相当于公元784年)正月初一,李适在考功郎中陆贽的劝说下颁发罪己诏,对自己连年征战导致国力凋敝、京城失守的行为进行了忏悔;把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反叛的责任都承担了下来,表示愿意对他们既往不咎;甚至表示连朱滔都可以原谅,只有朱泚不能赦免。
老百姓是最宽宏大量的,李适的罪己诏一颁发,民间就是一片欢腾。
而王武俊、田悦、李纳见到罪己诏,都取消了王号,向李适上疏谢罪,只有李希烈自认为实力雄厚,不但没乘机归顺,反而在不久后称帝,国号楚。

朱滔率军进入王武俊的辖区后,王武俊准备了丰盛的犒赏;到了田悦的辖区后,犒赏更加丰盛。
不过,犒赏归犒赏,派兵是不行。
正月初五,朱滔派部将王郅去见田悦,约定在馆陶(今河北省馆陶县一带)会师,一起南渡黄河。
田悦告诉王郅:我是想跟五哥(指朱滔)一起渡河的,可将士们坚决不干。现在准备了五千骑兵供五哥调遣。
朱滔得知后大怒,认为田悦忘恩负义,派遣部将攻克了田悦的几个城池,又让回纥军在馆陶大肆抢掠了一番。
田悦一方面实力不如朱滔,一方面对朱滔也有歉疚之情,只好采取鸵鸟政策,紧紧关闭魏州城门固守。
他越是闭门固守,朱滔越是来劲,索性率军北上,包围田悦的贝州,引来河水围困贝州城。
好在田悦任命的贝州刺史是很有才能、很有威望的刑曹俊,贝州没有被朱滔攻下来。
不是每个城池都有刑曹俊这样的将领,所以,朱滔虽攻不下贝州,攻下其他城池并不都是这么难,他派军队攻下了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一带),贯通了与先前占领的德州、棣州通道,让这些地区提供军粮,然后派部将马寔率领五千士兵驻扎在冠氏(今河北省冠县一带),进逼田悦的大本营魏州。

五百四十七、李怀光翻脸
在田悦和朱滔公开决裂后,李适任命王武俊为恒、冀、深、赵节度使,任命李纳为郓州刺史、平卢节度使;让田悦兼任右仆射,让勾引田悦、王武俊有功的李抱真、张孝忠兼任同平章事。

明处的敌人虽少了三个,潜在的敌人却越来越明朗化了。
李怀光逼着李适驱逐卢杞后,上奏李适要求与李晟会师,得到允许。
李晟率军与李怀光军在陈涛斜会师。
营垒还没有筑好,朱泚的大军就来了。
李晟劝李怀光迎战,说:敌军如果在皇宫固守,可能很长时间都难以攻克。现在他们出战,正是上天赐给您的立功机会,不能错过!
李怀光不同意,他说:军队刚刚到达这里,没喂马,没吃饭,怎能马上迎战?
李晟只好进入营垒。
由于朔方军穷、神策军富,李怀光和李晟一同出兵的时候,朔方军经常抢掠牛马,而神策军秋毫无犯。
朔方军将士把抢来的东西分一部分给神策军,神策军将士也不接受,李怀光心里更不舒服了。
几个月之后,李适见李怀光毫无进展,多次派人催他进军,他以将士疲敝为理由,要求等待时机。
而李晟多次向李适上奏,说担心李怀光可能叛变,要求率领神策军转移到东渭桥。
李适还在指望李怀光收复长安,没有采纳李晟的建议。
李晟会上奏,李怀光也会。
他上奏李适,说神策军得到的粮饷远多于其他各路军队,赏赐不均,难以让部队作战。
李适也知道对其他各路军队的粮饷也应该按照神策军的标准,可他不想出那么多钱。但李怀光提了这件事,又不能不解决,就派陆贽前去安抚慰问。
陆贽到了李怀光军营后,与李怀光、李晟商议此事。
李怀光提出:将士们一样的血战沙场,得到的粮饷却不同,如何让他们同心协力!
陆贽没有回答,几次回头看李晟。
李晟也很滑头,回答说:您是元帅,可以发号施令;我只是神策军的将领,要受您指挥。至于增加或者减少衣服粮饷,您应该自己裁断。
增加可以,东西哪里来?减少万万不能,数以万计的神策将士要是哗变起来,谁能担这个责任?
李怀光被李晟说得哑口无言,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陆贽回到长安后,告诉李适自己也很怀疑李怀光迟迟不肯进攻长安的原因,建议采纳李晟转移到东渭桥的意见。
李适表示同意。
李晟率军从咸阳列阵而行,回到以前驻扎的东渭桥。
当时鄜坊节度使李建徽、神策行营节度使杨惠元仍和李怀光的军营相邻,陆贽再次上奏李适,要求李适以护送李晟军为借口,让李建徽、杨惠元也离开。
李适担心激怒李怀光,表示过一段时间再考虑这件事。

李晟再次上疏,说:李怀光反叛的迹象已经十分清楚,应该有所戒备。蜀汉一带的道路应该切断,请让我的赵光铣等人担任洋、利、剑三州的刺史,各率领五百士兵防患于未然。
李适仍然犹豫不决,打算亲自率领禁军到咸阳督促各路军队进击长安。
这下真把李怀光惹恼了,因为有人对他说:皇上这是采用当年刘邦以到云梦游览为名夺取韩信军权的做法。

五百四十八、还往哪里逃?
李适即将出发到咸阳去的时候,李怀光的言辞更加傲慢。
李适怀疑有人从中挑拨,继续安抚李怀光,二月二十三日让李怀光兼任太尉,增加他的封户,还赐给他免死铁券,让神策右兵马使李卞等人前去宣旨。
李怀光不稀罕。
他当着使者的面把铁券扔在地上,说:圣人怀疑我吗?都是臣子反叛,才赐给铁券;我不反叛,却赐给铁券,这是在逼我反叛!
这时,朔方左兵马使张名振在营门前大喊:太尉见到叛军不让打,对待天子的使者又不敬,难道真想反叛吗!将比泰山还高的功勋毁掉,使自己的家族面临被诛灭的命运,有什么好处!我今天拼着一死也要反对!
李怀光听到,对他说:我不反叛,只是因为敌军还很强大,因此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李怀光又声称为李适的到来做准备,修筑咸阳城。
修好之后,李怀光率军住了进去。
张名振质问他:先前你说不反叛,现在又率军到这里来,为什么?为什么不攻克长安、斩杀朱泚、取得富贵、率军回到辖区?
李怀光气得直说:这家伙疯了!
让人把张名振带走杀死。

右武锋兵马使石演芬,是李怀光的养子,他派郜成义到李适面前检举李怀光跟朱泚互相勾结,请求李适罢免李怀光都统的职务。
郜成义到达奉天后,告诉了李怀光的儿子李璀。
李璀秘密告知李怀光。
李怀光召见石演芬,责备说:我把你当做儿子,为什么要让我家破人亡!今日辜负我,死得甘心吗?
石演芬说:天子以太尉为股肱,太尉以演芬为心腹。太尉既然能辜负天子,演芬又怎能不辜负太尉!石演芬是胡人,不能三心二意,只知道忠于皇上。如果没有反叛的恶名,死也甘心!
李怀光大怒,命人把他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来吃掉。
行刑的人都认为石演芬是义士,用刀割断了他的喉咙离去。

李卞等人回到奉天,把李怀光的傲慢举止告诉了李适。
李适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戒严,随从官员都秘密准备行装,随时准备跑路。
戒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精兵强将才是金钥匙。
二月二十四日,李适让李晟兼任河中、同绛节度使;第二天,又让他兼任同平章事。

由于奉天离咸阳太近,李适准备离开奉天,逃往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一带)。
山南节度使严震得知,派遣使者到奉天迎驾,又派遣部将张用诚率五千士兵到盩厔,负责保护李适安全。
哪知张用诚受到李怀光的引诱,跟他互通消息。
李适知道了,很是忧虑。
还好,严震又派了牙将马勋晋见李适,李适将自己的担心告诉了他。
马勋表示愿意回梁州去取严震的符节召张用诚回去。
随即和李适约好返回奉天的日子,离开。
马勋拿到严震的符节,带着五名壮士前往盩厔。
张用诚不知事情已经泄露,带着数百名骑兵迎接马勋,两人一起来到驿站。
当时天还很冷,马勋在驿站外燃起很多篝火堆,张用诚的士兵都前去烤火。
这时,马勋从怀中拿出符节让张用诚看,说:大夫(指严震)召你回梁州。
张用诚愣了一下,站起来拔腿就想跑。
跟随马勋的壮士从后面捉住张用诚的手,生擒了他。
张用诚的儿子当时在马勋身后,砍伤了马勋的头部。
壮士格杀了张用诚的儿子,用刀逼着张用诚不让他出声。
马勋进入张用诚的军营,士兵们已经穿上甲胄、拿起武器。
马勋高声宣布:你们的父母、老婆、孩子都在汉中,如果抛弃他们跟张用诚一起反叛,有什么好处!大夫让我捉拿张用诚,并不追究你们,不要自取族灭!
张用诚的属下全部投降。
马勋把张用诚送到梁州,严震下令将他乱棍打死。马勋到奉天向李适复命,时间比约定的期限仅仅晚了半天。

五百四十九、能力不强运气强
张用诚指望不上了,李怀光只有来硬的。
二月二十五日夜,李怀光派遣军队袭击李建徽、杨惠元军营,李建徽逃掉了,杨惠元在逃往奉天的路上被李怀光派兵追上杀死。
李怀光又写了一份封信给曾是朔方将领的韩游瑰,让他在奉天发动兵变。
韩游瑰不干,暗中告诉了李适。
第二天,李怀光又让人送信给韩游瑰,催他加快兵变进程。
韩游瑰又告诉了李适。
李适认为韩游瑰值得信赖,向他咨询对策。
韩游瑰建议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收回李怀光的军权,将军队分成几个部分分别交给不同的将领,让只剩下朔方军的李怀光无力造反。
李适认可了他的建议。
不过为时已晚。
二月二十六日,李怀光派部将赵升鸾进入奉天,约好当晚以另一名部将达奚小俊焚烧乾陵为号,赵升鸾在城中响应,裹胁李适。
赵升鸾将此事告诉了浑瑊。
浑瑊将此事报告李适,建议他赶快逃到梁州。
李适对逃跑从来是很积极的,立即让浑瑊戒严。
浑瑊出来之后,还没部署好军队,李适已经逃出了奉天,向西出奔。
李怀光派部将孟保、惠静寿、孙福达率领精锐骑兵到南山截击李适,在盩厔遇到诸军粮料使张增。
三员将领私下合计:李怀光让我们做欺君犯上的事情,我们不如告诉他追不到,大不了不让我们带兵。
因此,三人向张增边使眼色边说:将士们还没吃早饭,怎么办?
张增心领神会,撒谎说:向东几里路有个寺庙,我把粮食储存在那里了。
于是,三员将领率军向东而去,让士兵们抢掠了一番。
李适的运气真不错,这三员将领都不想活捉他,张增反应也够快,不仅李适得以平安抵达梁州,追随李适的官员才得以进入骆谷。

李适出奔梁州后,李晟成了孤军,在朱泚和李怀光两军之间,既无粮草,也无外援,形势非常不妙。
还好,李晟挺会做思想工作,经常用忠义激励将士,保持了高昂的士气。
光有士气还不够,李晟又用很谦逊的语气给李怀光写了一封信,劝他立功赎罪。
李怀光看了这封信,不忍攻打李晟。李晟乘机派人到渭水以北各县征粮,很快就征得了不少粮食。
有了粮食,李晟的底气也更足了。
他召集将士,当众表示一定要扫平叛贼。

李晟军的日渐强大引起了李怀光的不满,他准备率军从咸阳出发袭击驻扎在东渭桥的李晟军。
可他连续几次下令出击,军队都不响应。
将士们私下议论说:如果让我们打朱泚,自当全力以赴;如果让我们反叛,宁死也不能服从!
李怀光明白不能强迫将士们,就向幕僚们询问计策。
节度巡官李景略请求李怀光攻取长安、斩杀朱泚后一个人去见李适,认为这样不失做臣子的礼节,还可以保住功名。
都虞候阎晏等人不同意,认为应该先退到河中驻守,再根据形势发展从长计议。
最终,李怀光采纳了阎晏等人的建议,向将士宣布先驻扎在泾阳,等把将士家属接到,再到河中驻扎,等换上春季服装后进攻长安。
将士们表示同意。
李怀光告诉李景略:前些时间商议的结果,将士们不同意,你应该赶快离开,否则可能会遇害。
李景略出了军营大门,失声痛哭,说:想不到朔方军竟然会陷于不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五十、邠州的去向
李怀光派使者到邠州,命令邠宁留后张昕征调全部留守部队一万多人连同邠宁的所有将士家属一起到泾阳会合,同时派三千多骑兵将士来强迫威胁。
韩游瑰此时在邠州。他劝张昕不要听李怀光的,表示自己愿意带着本部军队跟随张昕对抗李怀光。
张昕表示自己是李怀光一手提拔起来的,不忍心辜负他。
韩游瑰说服不了张昕,就称病不出,暗中与高固、杨怀宾等将领联络。
当时崔汉衡奉李适之命,已经借到了吐蕃军,就驻扎在邠州城南。
高固说:如果张昕率人离开,邠州就会成为一座空城。
于是,高固等人伪造一封浑瑊的书信,让吐蕃军向邠州方向再逼近一点。
张昕看到吐蕃军来了,果然不敢出城。
不过,他开始暗中准备杀掉不肯向泾阳迁移的将领们了。
韩游瑰得知张昕的计划,抢先下手,与高固等人率兵杀了张昕,派杨怀宾带着奏章去见李适,同时派人告知崔汉衡。
崔汉衡假传圣旨让韩游瑰知军府事(主持邠宁军工作),邠宁军将士大喜。
此时,韩游瑰驻扎邠宁,戴休颜驻扎奉天,骆元光驻扎昭应,尚可孤驻扎蓝田,都受李晟指挥,李晟军的声势更加盛大。

而李怀光这边,很多朔方军将士纷纷逃走,原来一直尊称他为兄长的朱泚也开始拿他当臣子对待,而且要征调他的军队。
李怀光那个气啊。
可是气也解决不了问题。
李怀光对内担心部属哗变,对外担心李晟袭击,最终选择烧掉军营向东方的河中撤退,把泾阳等十二个县抢掠一空。
李怀光军到达富平时,大将孟涉、段威勇率领数千将士投奔李晟。
到了河中,有人劝守将吕鸣岳烧掉桥梁抵抗李怀光,吕鸣岳担心兵力太少抵抗不了,就让李怀光军进城了。

李怀光到了河中不久,李适也到了梁州。
梁州是山南的治所,而山南属于欠发达地区,安史之乱后更是贫困,
李适这一来,众多官员、将士、随从的口粮成了大问题。
李适看山南的物资过于匮乏,打算到成都去。
严震劝他说:山南接近京城,李晟正在积极筹划收复大业,依靠禁军作为声援。如果陛下到成都去,李晟的收复将遥遥无期。
正在李适犹豫不决的时候,李晟的奏章送到了梁州。
李晟的奏章说:陛下在汉中,是亿万黎民的寄托,可以形成消灭叛贼的声势。如果舍大取小,迁往成都,官员、百姓都会失望,虽有猛将谋臣,都没有用武之地。
李适这才决心留在梁州。

三月二十九日,李适下诏谴责李怀光的罪过,同时强调朔方将士是忠于朝廷的,表示看在李怀光以往功勋的份上,只解除他副元帅、太尉、中书令、河中尹、朔方等诸道节度使和观察使的职务,让他当太子太保。
为了加速李怀光的败亡,李适还阴险地提出朔方军可以推举一位功高望重的人担任临时统帅,朝廷将授予他旌旗节符。

五百五十一、全面反击
根据地有了,李晟军强大了,吐蕃军来了,李怀光实力削弱了,是时候采取攻势了。
四月初十,李适命浑瑊率军从斜谷出发开往长安方向。
为配合浑瑊的攻势,崔汉衡劝吐蕃军出兵相助。吐蕃军统帅说:邠宁军在城中不出来,担心他们会从后面袭击我。
刚刚被历史任命为邠宁节度使的韩游瑰得知此事,派部将曹子达率领三千士兵前去跟浑瑊会师。
吐蕃军没了借口,只得派两万士兵跟随曹子达一起出发。
靠暴力自立的李楚琳得到了李适的承认,成为正式的凤翔节度使,也很卖力,派遣部将石锽率七百士兵跟随浑瑊军攻克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一带)。
就浑瑊的这一批人马也敢跟我打!
朱泚很不服气。
四月初十当天,他就派遣部将韩旻反攻武功。
浑瑊军的凝聚力果然不行,石鍠还没开打就率部投降了。浑瑊率军跟韩旻军交战,也没占到上风,率军驻守武功西边。

还好,曹子达部和吐蕃军及时赶到,在武亭川大破韩旻军,斩首一万多级,韩旻能逃掉已是非常幸运。
武亭川之战后,浑瑊率军进驻奉天,与驻扎在东渭桥的李晟遥相呼应,直接威胁长安。

击败韩旻后,吐蕃军大肆劫掠了一番离去。
朱泚派人送给吐蕃军很多财物,吐蕃军欣然笑纳。
率军赶到奉天与浑瑊会师的韩游瑰向李适并报此事,浑瑊也上奏李适说吐蕃军遭受瘟疫撤军。
李适认为李晟、浑瑊兵力太少,收复就指望吐蕃军呢,这一下傻了,就向陆贽问计。
陆贽认为吐蕃人贪婪狡诈,让他们攻打长安有害无益,现在他们撤军实在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并建议李适放权给李晟、浑瑊,让他们根据战争的形势自主进行军事决策部署。

五月二十日,李晟举行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宣布要收复长安,并率军抵达长安城的通化门外,炫耀了一番武力才回去,朱泚军根本不敢出城。
回到军营后,李晟就主攻方向征求部将们的意见。
部将们都认为应该先攻克外城,占据市区,再向北进攻皇宫。
李晟认为市区地势狭窄,朱泚军可以在那里展开巷战,不利于政府军,不如一举攻克朱泚军重兵驻守的御苑,让朱泚军一战即溃。
部将们表示同意。
统一了思想认识,就可以行动了。
李晟通知浑瑊、镇国节度使骆元光、商州节度使尚可孤在约定时间内到达长安城下会师。
五月二十五日,李晟率军推进到光泰门外的米仓村驻扎。
第二天,李晟军正在修建营垒,朱泚军骁将张庭芝、李希傅率领大军杀来。
李晟告诉将士们:原来我还担心敌军不肯出战,现在他们来送死,是上天帮助我们,机不可失!
派兵马使吴诜等人率军迎击。
当时镇国军驻扎在北方,兵力较少,朱泚军集中兵力攻击那里。
李晟派部将李演帅经精锐部队前去救援。
在李演等人的力战下,朱泚军败退。
李演率军乘胜追击,进入光泰门。
这时,双方再次会战,李演等人再次获胜。
当晚,李晟集结军队回到驻地,朱泚军的残余部队逃入白华门内。

五百五十二、李晟收复长安、
五月二十七日,李晟再次出兵。
部将们要求等待友军到达。
李晟再次说“NO”。
他认为朱泚军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应该乘胜一举击溃他们,免得他们缓过劲来又难对付。
果然,几次交战,政府军悉数获胜。
收兵回营之后,李晟并没马上洗洗就睡,而是派人去砸墙。
他派人把御苑的墙砸开了一个二百多步长的大缺口。
第二天,李晟在光泰门外列好阵,让李演和王佖率领骑兵、史万顷率领步兵直抵御苑墙外。
按照李晟的计划,此时从缺口一举攻入御苑,收复长安应该轻而易举,然而他的兵砸墙快,朱泚的兵砍树更快。
由于朱泚军对这段缺口发现得早、行动得快,再加上御苑里树木实在太多,李晟军攻来时,朱泚军已经用树木做成的栅栏把缺口堵上了。
李晟军很不幸地发现,这段凑合的墙比其他地段的墙更难对付——朱泚军将士躲在栅栏后面可以较为安全地用箭射、用矛刺他们。
李晟军硬是无法前进一步。
李晟火大了,他向部将们怒吼:这么纵敌,我先把你们斩了!
史万顷等将领被李晟吓得不轻,赶紧率领军队发动猛攻,
在史万顷等人的努力下,栅栏终于被攻破,李演、王佖率领骑兵冲入御苑,朱泚军溃败,李晟军各部乘势全部攻入御苑。
当时,姚令言还在力战,李晟命令部将唐良臣等人率领步兵和骑兵联合进击。
唐良臣率部一边战斗,一边前进,经过十多个回合,朱泚军被击退。
但朱泚军并未放弃抵抗。
李晟军抵达白华门时,有数千名朱泚军骑兵将士从背后冲了过来。
背后被袭是非常危险的,李晟不敢掉以轻心,亲自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回过头来迎战,左右大喊:宰相亲自前来督战!
这数千朱泚军骑兵一听,吓跑了。
这下朱泚彻底没办法了,在张光晟的劝说下与姚令言一起率领近万名残兵败将向西逃去。
张光晟把朱泚送出城后,马上就回来带上人马找李晟去了。
不过他不是找李晟拼命,而是向李晟投降来的。
这位仁兄早就暗中向李晟请降了。
张光晟投降后,李晟终于收复长安。
几乎就在同时,浑瑊、戴休颜、韩游瑰也收复了咸阳。
而在河北,朱滔也不比朱泚的情况好多少。

朱滔与田悦闹翻后,李适曾派给事中孔巢父去劝降田悦。
田悦本就被马燧等人打得找不着北了,再加上朱滔的四处攻击,军队减员了一大半,一看李适派人来了,高兴的不得了立马表示愿意听从朝廷指挥。
高兴就高兴吧,他为了表示诚意,居然把军队的戒备都解除了。
这下,有人乐了。
这个人是田绪。
田绪是田承嗣的儿子,现任魏博兵马使,为人凶狠恶毒,经常给田悦捅篓子。
虽然田悦对他很不满意,不过看在田绪老爸将权力传给自己的份上,没忍心杀田绪,只是打一顿、关几天而已。
田悦对田绪很够意思,但田绪对田悦很不够意思

五百五十三、夺回属于父亲的权
一天,田悦宴请孔巢父,没让田绪去,田绪就对着弟弟、侄子们大发牢骚。
侄子看不下去,上前制止,被他杀死。
杀了侄子后,田绪表现得很后悔,说田悦这次一定不会放过他,开始准备应对。

当晚,田悦喝醉回家,很快就睡了。田绪带领心腹悄悄地凿穿墙壁进入后院,杀了田悦及其母亲、老婆等十余人,然后率人提着刀站在中门夹道。
天快亮的时候,田绪以田悦的名义召见行军司马扈崿、判官许士则、都虞候蒋济。
这些被召见的人不知道已发生变故,照常前来。
许士则、蒋济率先到达田悦府中,被乱刀砍死。
这时,天已经快亮了,田绪怕天亮之后走漏风声,就走出中门,正好遇上田悦的心腹将领刘忠信在布置士兵站岗。
田绪反应极快,立即大声喊:“刘忠信与扈崿谋反,昨夜刺杀仆射。”
这一喊,把士兵们惊呆了。
呆过之后,开始冲动,大伙儿一哄而上,把根本来不及辩解的刘忠信砍成了肉泥。
扈崿就不象刘忠信这么好对付了,他走到大门前的时候发现混乱,马上集结军队,有三分之一的将士愿意接受他指挥。
面对强大的军队,田绪害怕了。
不过他好歹是田承嗣的儿子,手段还是有不少的。
田绪登上城头大声呼喊:我田绪是先宰相(田承嗣曾任名誉宰相)的儿子,各位都曾蒙受先宰相的恩惠。如果立我为统帅,兵马使每人可以得到赏钱两千缗,大将每人可以得到赏钱一千缗,士兵每人可以得到赏钱一百缗,五天之内兑现。
对大部分魏博军将士而言,忠义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钱财才是最实在。于是,将士们回过头来杀了扈崿,向田绪效忠,魏博军这才安定下来。
搞定了军队,还要搞定朝廷。
田绪向孔巢父报告自己已得到魏博军将士的拥立,孔巢父让他暂时主持魏博军的工作。
几天后,大家才知道杀害田悦的人并非扈崿、刘忠信,而是田绪,非常后悔,但田绪已经得到了将士们的效忠和朝廷的承认,对他也是无可奈何。

李抱真、王武俊得知魏州兵变,本来准备率军救援贝州,不敢前去。
朱滔得知魏州兵变,大喜,认为是上天借田绪的手惩罚了对他忘恩负义的田悦,当即派郑景济等人率领五千士兵赶赴魏州,与先前派去攻打的马寔会师。
两支部队会师后,共有一万二千名将士,对魏州守军占压倒性优势。
马寔率军驻扎在王莽河,放纵骑兵和回纥兵到处劫掠。
魏州岌岌可危。
马寔军的进逼和劫掠是大棒,朱滔还有胡萝卜。
派人进入魏州游说田绪,承诺让他当魏博节度使。
田绪被逼无奈,只得派人向朱滔表示愿意归顺。朱滔大喜,让田绪的使者回到魏州报告,让田绪早日签订盟约。
不久,田绪已经控制住了魏州城内部的局势,李抱真、王武俊又派人向他表示愿意救援魏州。
田绪召集部下研究到底何去何从。
幕僚曾穆、卢南史认为朱滔军烧杀抢掠,不是仁义之师,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归顺朝廷。
田绪听从他们的建议,派人向李适送去奏章,表示自己的效忠之意,同时坚守城池。

五百五十四、回纥统帅很自信
尽管田绪全力坚守,但对占据绝对优势的朱滔军来说,攻克魏州只是时间问题。
时间问题也是问题。
朱滔攻打贝州一百多天、马寔攻打魏州四十多天,仍未能攻克。
这时,李抱真再次派人向王武俊陈述救援魏州可以成为最大功臣、不救魏州将被朱滔击灭,劝他与李抱真联合救援魏州。
王武俊被说服,不久后就率军进驻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市一带)东南。李抱真从临洺率军前来会师,驻扎在离王武俊军营十里左右的的地方。
两军这次虽然都是为了救援魏州而来,但以前的敌对仍让他们心存芥蒂。
会师的第二天,李抱真打算克隆马燧与自己化解嫌隙的经典范例,准备带着几名亲随骑马前往王武俊军营。
幕僚们都阻止他。
李抱真命令行军司马卢玄卿做好备战,说:我这一去关系到天下的安危,如果我不能回来,是带领将士们等候朝廷命令,还是激励将士报仇雪恨,由你决定。
说完,打马直奔李抱真军营。
王武俊也严阵以待。
这哪是两支友军,分明是敌军。
好在李抱真很会搞气氛。
两人一见面,李抱真大谈特谈国家多灾多难、天子颠沛流离,拉住王武俊的手大哭不止,搞得王武俊也很伤悲。
两人都很悲痛,旁边的人深受感染,都哭了起来。
李抱真乘机要求跟王武俊结为兄弟,发誓一起诛灭朱滔。
王武俊说:十兄(李抱真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一)名高四海,承蒙您以往的开导,才得以弃暗投明,免于死罪、成为王公。现在您又不嫌弃少数民族的身份,和武俊结为兄弟,武俊无以为报。朱滔所依仗的是回纥兵,不足为惧。交战的时候,请十兄在马上观看,武俊一定为您击破回纥兵。
大事定了之后,李抱真到王武俊的营帐休息,沉睡了很久。
看到李抱真对自己毫无戒备,王武俊非常感激,越发敬重他了,指着心口、仰面朝天说:这个身躯已经是十兄的了!
此后,两支军队联合前进。
五月初五,李抱真、王武俊率军来到贝州城外三十里的地方驻扎。
朱滔得知,紧急召马寔前来。
马寔率部一路急行军赶往贝州。
朱滔部下有人认为王武俊善于野战,建议朱滔避开他的锋芒,一边率领大军向前压迫王武俊、李抱真联军,一边让回纥军切断他们的运粮路线,以拖垮他们。
朱滔正在犹豫,马寔率军赶到。
朱滔的腰杆立马硬了起来,命令马寔次日出战。
马寔认为将士们大热天连续赶路,非常疲惫,要求休息几天再出战。

这时,回纥军统帅也发表高见了,他对朱滔说:我们的军队在国内时与邻国交战,通常都是以五百骑兵击败敌军数千骑兵,就象秋风扫落叶一样。现在我军受到大王的金银财物、美酒肥牛无数,一心想着为大王立功,现在时候到了。明天请大王在高处观看,回纥军会全部歼灭王武俊的骑兵,让他们一匹马都逃不掉。
这话太长士气了,朱滔想不出战都不好意思。
加上属下又有几个人对速决战也持乐观态度,在一旁推波助澜,朱滔于是下定决心要一举拿下王武俊。

五月初六,王武俊请李抱真在后方列阵,自己率领骑兵在前方迎战回纥军。
刚一交战,回纥军就对王武俊军展开猛烈冲击,王武俊命令骑兵控制马匹以避开冲击。
回纥军冲到王武俊军阵后,打算回来,王武俊下令发动攻击,事前奉命埋伏在桑树林中的王武俊兵马使赵琳率领五百骑兵也在此时冲出,将回纥军拦腰截断,回纥军战败逃走,王武俊率军穷追猛打。
一见凶悍的回纥骑兵战败,朱滔的骑兵知道怕了,也想逃离战场。
这一逃,把自己一方的步兵阵营也给冲垮了。
于是,步兵、骑兵都向东方狂奔,朱滔也控制不住形势了,只好赶回军营。
此时,朱滔出站时带领的三万将士死了一万多、逃了一万多,只有几千人回到了军营。
李抱真、王武俊率军一起追击,朱滔形势非常不妙。
此时已是黄昏,突然有大雾生起,李抱真、王武俊的军队不敢贸然进击,分别驻扎在朱滔军营的西北和东北方。
靠天气逃过一劫的朱滔已是魂飞魄散,烧毁军营,连夜向德州方向逃去。
还是因为大雾,李抱真和王武俊无法追击,朱滔平安返回幽州。

五百五十五、李怀光差点不反
朱滔虽然败得很惨,毕竟还是比朱泚稍微好一点。
朱泚放弃长安后,打算逃到吐蕃。
不过他的很多将士并不打算流落到异邦,纷纷开小差,到达泾州时,跟随朱泚的只有一百多名骑兵将士了。
不过朱泚并未灰心,毕竟泾州是他当泾原节度使时的治所。
但泾原节度使田希鉴让他彻底死心了。
田希鉴关上城门,不让朱泚进去。
朱泚说:你的节仗还是我授予的,为什么在危急时刻辜负我!
让人焚烧城门。
田希鉴把节仗扔到城门前的火堆里,说:还你的节仗!
朱泚军中的泾原军将士见状,杀掉姚令言,向田希鉴投降。朱泚带着范阳军的亲兵和宗族、幕僚向北逃亡。
到了驿马关(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南),宁州刺史夏侯英闭门不纳。
朱泚继续逃亡。
到了彭原西城屯,部将梁庭芬一箭射中朱泚,朱泚摔到一个坑中,韩旻等人将他杀死,带着首级到泾州投降。
源休、李子平逃亡凤翔,被凤翔节度使李楚琳斩首,首级也被送到李适面前。
不久之后,李忠臣在逃亡樊川(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方)时被生擒,两天后也被斩首。
长安已经收复,朱泚的势力也烟消云散,李适可以回长安继续发号施令了。
六月十九,李适从汉中出发,前往长安。
七月初七,李适到达凤翔,处死了曾经投靠的乔琳、蒋镇、张光晟等人。
七月十三日,李适回到长安。
与以前在长安当皇帝不同的是,他这次有了李泌。
当年李亨在灵武时,李适曾跟着李泌学习文学。李适当了太子之后,也经常跟李泌在一起。
这次逃出长安不久,他就想到了李泌这个善于分析大势、策划计谋的高手,把他召到身边担任左散骑常侍,每天在中书省值班,以便李适随时向他咨询。

收复长安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处理李怀光的事儿了。
李怀光的判官高郢多次劝他归顺李适,李怀光看出形势发展对背叛者越来越不利,就派儿子李璀向李适谢罪,表示愿意一个人去朝廷。
李适很高兴,派宣慰魏博军很有效果的孔巢父带着先前任命李怀光为太子太保的圣旨去河中宣慰,并明确表示恢复全体朔方军将士的官爵。
七月十八日,孔巢父抵达河中。
李怀光很客气,穿着平民的服装表示等待发落。
按照惯例,孔巢父这时应该请李怀光穿上官服,再劝慰几句。
但孔巢父很不客气,任由李怀光穿着平民服装。
李怀光的亲随很多是胡人,都叹气说:太尉(李怀光官职太尉)要失去官职了!
更不客气的在后面。孔巢父接着在朔方军中大声问:谁能代替太尉统领军队?
这下李怀光的亲信们不依了,发出愤怒的吼声和吵闹声。
孔巢父还没读完圣旨,就被杀死了。
李怀光也不阻止。
事后,对归顺朝廷已不报任何幻想的李怀光重新整顿军队,严加防守。

五百五十六、收拾残局依靠谁
李适对李怀光的再次对抗深感不安,问李泌:河中离京城很近,朔方军又很精锐,达奚小俊等人都是万人敌,朕日夜忧虑,该怎么应对呢?
李泌回答说:天下有些事情的确值得忧虑,但河中的事情不值得忧虑。分析敌人应该分析将领而非士兵。河中的将领是李怀光,达奚小俊这样的人不过是士兵,何必在意!李怀光解了奉天之围后,放着垂死挣扎的朱泚不去打,反而跟他勾结,把建立大功的机会留给了李晟。现在陛下已经回宫,李怀光还不到朝廷等待发落,竟然杀害使臣,躲在河中,浑浑噩噩象梦游一样。恐怕他很快就会被属下杀死,各军将领根本不需要动手。

尽管李泌分析得很有道理,李适还是决心要用武力消灭李怀光。
他派遣浑瑊、骆元光到同州攻击李怀光军。
李怀光派遣部将徐庭光率六千精兵在长春宫迎战,多次击败浑瑊等人。
浑瑊这边攻势受阻,后勤这边军饷供应也很吃力。很多人都建议李适赦免李怀光。
李适的驴脾气犯了,坚决不同意。
光靠驴脾气是杀不死李怀光的,李适还得想办法。
这时,马燧再度进入李适的视野。

李怀光为应对政府军的攻势,派遣妹夫要廷珍镇守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牙将毛朝敭镇守隰州(今山西省隰县一带)、郑抗镇守慈州(今山西省吉县一带)。马燧派人前去游说,结果李怀光的这三员大将全部向马燧投降。
李适顺水推舟,让马燧兼任奉诚军、晋、慈、隰节度使,担任辖区内各路军队副元帅;同时让浑瑊兼任河中、绛州节度使,担任河中、同华、陕虢辖区内各行营(即其他节度使派出的军队)副元帅。让他们会同镇国节度使骆元光、鄜坊节度使唐朝臣一起征讨李怀光。
当时最负盛名的三大名将之中,马燧和浑瑊都被派去对付李怀光去了,另一名将李晟也没闲着。
李晟认为泾州靠近边境,经常发生将士杀害统帅的事情,是祸乱的根源,主动向李适请缨去整顿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以便泾州日后集中精力耕田屯粮对付吐蕃。
李适欣然批准,让李晟兼任凤翔、陇右两镇节度使和四镇、北庭、泾原行营副元帅,赐爵西平王。
李晟整顿泾州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肃清凤翔。
当时,李适已经把前任凤翔节度使李楚琳召入朝中任左金吾大将军,李晟向李适提出将李楚琳带到凤翔处死。
李适表示刚刚收复长安,应该安抚人心,没有批准。
李适向来容不下具有反抗精神的大臣,更别提诛杀大臣的人了。可他这次能放过李楚琳,陆贽起了关键作用。
李适在梁州时,李楚琳派人表示效力,李适就不愿理睬。
陆贽劝他以大局为重,不要再激起李楚琳的反叛心理,最终李适采纳了陆贽的意见,厚待李楚琳。
李适返回长安前,曾打算利用各路大军在凤翔接驾的机会,以武力接触李楚琳的兵权,还是陆贽劝他不要刷阴谋,而要光明磊落地任免大臣。
这次,李适作了一个很温和的决策,让李楚琳体面地活了下来。
不过,帮助李楚琳杀害张镒的主要人物就没那么好运了,李晟一到凤翔就把裨将王斌等十余个凶手处死了。

五百五十七、设宴杀田郎
看到李晟到了凤翔,临近的泾原节度使田希鉴很重视,专门派遣使者去问候。
田大人关心李大人,李大人也很关心田大人。
李晟告诉田希鉴的使者:泾州距离吐蕃很近,一旦吐蕃入侵,泾州的兵力能不能抵挡得住?我打算派军队前去协防,又不知道田尚书有什么考虑。
使者回到泾州向田希鉴转述了李晟的话。
田希鉴一听李晟愿意派兵协防,立马请求援助。
李晟就派心腹将领彭令英等人到泾州驻防。
不久,李晟亲自到泾州来巡视边防,田希鉴当然要亲自出迎。
李晟丝毫没摆上级的架子,跟田希鉴一起并排骑着马叙旧。
这两个人是很有渊源的。田希鉴的夫人也姓李,一直称李晟为叔父,而李晟则称田希鉴为田郎。
李晟让田希鉴准备三天的饮食,表示视察完毕就回凤翔。
李晟还在军营摆下宴席,邀请田希鉴及其部将、幕僚前来欢聚。
宴席开始不久,彭令英领着泾州的将领站了起来。
李晟说:我跟你们很久没有见面了,请做个自我介绍。
靠着这个办法,李晟查出石奇等三十多名谋杀统帅的将领,在严厉谴责后全部处斩。
斩了这些人,李晟回过头对田希鉴说:田郎也有责任。因为我们是亲友,给你留个全尸。
田希鉴吓傻了,说:是。
李晟把田希鉴、田希鉴之子田萼也处死了。
随后,李晟进入泾州军营,宣布处死田希鉴的原因、过程和重大意义。
泾州军将士都吓得象筛糠一样,每一个敢吱声的。

泾州搞定了,朱滔被打得没脾气,也向李适上疏,表示自己有罪,愿意接收组织处理。
只有李希烈还是非常强悍。
跟着朱泚混的弟弟李希倩被斩首后,李希烈把气撒到了颜真卿身上。
八月初三,他派宦官到蔡州找到颜真卿。
宦官告诉颜真卿:有圣旨。
颜真卿以为是李适的圣旨,跪下叩头接旨。
宦官宣读圣旨说:赐卿死。
颜真卿纳闷了,自己对李适很忠心啊,卢杞也被流放了,自己怎么就这么稀里糊涂就赐死了呢?
他问:老臣没有完成任务,按罪当死,不知使者是何时从长安动身前来的?
宦官说:我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来,不是从长安来。
李希烈就驻扎在大梁。颜真卿这些弄明白了。
他大怒,说:你们不过是叛贼,怎么能叫圣旨!
最终,颜真卿被宦官用绳子勒死。
杀害颜真卿并未能给李希烈带来好运。十月,李希烈派出攻打陈州 (今河南淮阳一带)的的精兵被宋亳节度使刘洽等击破,该部统帅翟崇晖被生擒。
刘洽等人乘胜进攻大梁,李希烈逃往蔡州。

打败李希烈后,朝廷可以专心对付李怀光了。
九月十五日,马燧率领三万士兵进攻李怀光控制下的绛州,十月二十七日攻陷城池,接着又分兵夺取闻喜、万泉、虞乡、永乐、猗氏。
李怀光军也曾在同州击败政府军,可政府军的规模实在太大,李适马上调遣韩游瑰率领六千邠州军增援同州。
李怀光军死一个少一个,政府军死一个来一个。
在兵员方面,李怀光是没法跟收复长安后的李适同日而语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五十八、韩滉送粮食
在后勤保障方面,李怀光同样远远比不上李适。
在孔巢父被杀后,政府军的军费一度出现很大的问题,很多大臣要求赦免李怀光,倔强的李适坚决不答应。
大国就是大国,一旦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一般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李适坚持打李怀光,筹措军费也不是没有希望。
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就能给予不少物质支持。
韩滉是李隆基时代宰相韩休的儿子,韩休优良的基因使得他非常聪明能干,除了管理能力强之外,还擅长琴棋书画,名画《五牛图》就是他的作品。
他知人善任的能力也很著名,僚属在他的麾下都能发挥特长。
曾经有一个老朋友的儿子找他想弄份差事。
韩滉经过认真观察,发现他一无所长。
韩滉请他吃饭,一顿饭下来,他既没有向旁边看过一眼,也没有跟坐在身边的人说过一句话。
韩滉心里有数了。
过几天,韩滉任命他为随军,让他把守仓库大门。
这个人整天正襟危坐,没一个士兵敢随便出入那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韩滉在美丽富饶的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一带)任职,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嫉妒。
有人向李适打小报告说:陛下离开长安时,韩滉召集军队,整修石头城(在江苏南京清凉山)一带,这是打算背叛朝廷。
李适被反叛吓怕了,一听说,就对韩滉产生了怀疑。
幸好,这时在李适身边的不是卢杞,而是李泌和陆贽。
李适征求李泌的意见,李泌回答说:韩滉公忠体国、清廉节俭,陛下离开长安期间。韩滉的进贡从来没有断绝过。江东十五州,一片升平气象,都是他的功劳。之所以整修石头城,是韩滉见到中原大乱,认为陛下有可能南渡长江,为迎驾做准备。这是臣子最忠诚、最实在的考虑,怎么能作为罪状呢!韩滉生性刚正严厉,不依附于权贵,所以有人诽谤他,请陛下明察,臣担保他没有问题。
李适仍然怀疑,说:外面都传得沸沸扬扬了,弹劾他的奏章多如乱麻,你没听说吗?
李泌回答说:臣听说了。他儿子韩皋是考功员外郎,现在不敢去润州探亲,正是因为攻击韩滉的话太多。
李适说:他儿子都这么畏惧,你干嘛为他担保?
李泌说:韩滉的用意,臣了解得很清楚。愿意呈上奏章为他辩白,请陛下将奏章送到中书省公示,让大臣们都知道。
李适说:朕正打算重用你,犯不着为他担保。不要触犯众怒,真担心韩滉会连累你。
李泌并不怕,他退出后写了一道奏章呈送给李适,表示愿意以全家人的性命为韩滉担保。
过了几天,李适又对李泌说:你最终还是呈上了奏章,朕把奏章扣留在了宫中。虽然韩滉跟你是老朋友,但不能不爱惜自己的性命啊。
李泌回答:臣岂肯为老朋友而辜负陛下。只不过韩滉实在没有二心,臣呈上奏章是为了朝廷,并非为了自身。
李泌感到意外,问:怎么是为了朝廷呢?
李泌说: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闹旱灾、蝗灾,关中一斗米都卖到了一千钱的高价,粮仓都空了,而江东却是大丰收。愿陛下早日把臣的奏章公示出来,从而消除大臣们的疑惑,并下旨让韩皋去润州探亲,让韩滉心怀感激、不再疑虑,早日把粮食运来。这难道不是为了朝廷吗?
李适这才说:“很好!朕明白了。”
李泌的吐沫终于没有白费。
李适很快就把李泌的奏章向大臣们公布,下令让韩皋去润州探亲,而且晋升了他的官职,同时告诉他:前一段时间有人诽谤你父亲,朕现在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不会再相信流言。
李适“顺便”又让韩皋催促韩滉快速运粮到长安,以解关中粮食匮乏的局面。

五百五十九、马燧只需一个月
韩皋来到润州见了父母后,把朝廷的情形告诉了韩滉。
韩滉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当天,韩滉就把一百万斛米装上了船,让韩皋五天后返回朝廷。
韩皋临行前向母亲辞行,母子俩的哭声传到住宅之外。
韩滉听到很生气,把韩皋打了一顿送到船上,不顾当时的大风大浪就将他送走了。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听说韩滉进贡了一百万斛米,自己也进贡了二十万斛米。
这个陈少游在朱泚占领长安期间,认为李适难以咸鱼翻生,劫过朝廷在扬州的赋税款;后来李希烈攻陷汴州时,陈少游又向他投降。对李适来说,陈少游绝对是欠揍的家伙。
现在连欠揍的家伙都知道进贡了,这家伙李适可高兴了,兴奋地对李泌说:韩滉居然把陈少游都感化得进贡了!
李泌自信地说:岂止是陈少游,各道马上会争着进贡。
各道也许还会进贡,但陈少游再也不会了。
因为刘洽在收复汴州后,得到了李希烈遗留下来的《起居注》。《起居注》里清楚地记载了陈少游向李希烈投降的事情。
陈少游得知后,羞愧难当,于兴元元年腊月发病身亡。

陈少游死后,淮南军大将王韶打算自立为留后,让将士们推举自己主持军务,还准备放纵将士大肆劫掠。
韩滉派使者告诉王韶:你敢作乱的话,我当天就率领所有军队渡过长江诛杀你!
王韶怕了,不敢再闹事。
李适听说,很高兴,对李泌说:韩滉不但能安定江东,而且能安定淮南,真是大臣之器,你称得上知人!
腊月二十三日,李适让韩滉兼任平章事、江淮转运使。
韩滉也没让李适和李泌失望,源源不断地把粮食和布帛运往长安,成为朝廷最坚强的后盾。

有了韩滉的钱粮支持,李适继续加紧对李怀光的攻势。
贞元元年(大体相当于公元785年)三月,马燧率军在陶城(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击败李怀光军,斩首一万多级。
陶城之战后,马燧派遣军队与浑瑊会师,向河中进逼。
四月十八日,马燧、浑瑊率军在长春宫(今陕西省朝邑一带)再次击败李怀光军,乘机挖掘沟堑,包围了长春宫,很多朔方军将领纷纷投降。
五月,韩游瑰在浑瑊的援助下攻克朝邑。
李怀光的部将阎晏还想夺回朝邑,但朔方军士兵不干。
士兵们指着邠宁军说:他们不是我们的父兄就是我们的子弟,干嘛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朔方军士兵闹得很厉害,阎晏害怕出事儿,急忙收军回营。
李怀光知道士兵不再服从,就对外佯称要去朝廷请罪,准备财物和车马,摆出道路一通就入朝的姿态,又拖延了几十天。

李怀光有李怀光的难处,李适也有李适的难处。
连续几年蝗灾、旱灾,虽然有韩滉的大力支持,粮食供应依然很紧张。
很多关心国事的人都建议赦免李怀光。
这次,名将们不同意。
李晟上奏,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平定李怀光的必要性,要求李适给他两万人马,愿意自己准备粮草辎重,肚子承担起讨伐李怀光的责任。
马燧也从行营入朝,表示只要再给他一个月的粮食,就能平定李怀光。
李适批准了马燧的请求。

五百六十、平定李怀光
马燧回到行营后,与部将们商议平定李怀光的策略。
马燧说:长春宫攻不下,就无法攻打李怀光。长春宫守备严密,硬攻会旷日持久,我亲自去劝降长春宫守军。
马燧来到城下,高呼守将徐庭光的名字。
徐庭光率领守军将领在城上向马燧下拜。
马燧知道徐庭光等人心里已经屈服,从容地告诉他们:我从朝廷来,你们可以面向陛下所在的西方接受命令。
徐庭光等人又向西方下拜。
马燧这才说:你们自安禄山造反以来,已经为国家征战了三十年,为何突然干这种灭族的事情!听我的话,不但可以免除灾祸,还可以得到富贵。
徐庭光等人还有所顾虑,没有应答。
马燧解开衣襟,说:你们不相信我的话,为什么不用弓箭射我!
守城将士虽然感动得一塌糊涂,但仍不敢表态,全都伏在地上哭泣。
马燧说:反叛的事情都是李怀光所为,你们无罪。只要不出战就行了。
既不用攻打主帅,也不用死磕朝廷,守城将士们这下没负担了,都答应了马燧的要求。
得到了长春宫守军的承诺后,八月十日,马燧与浑瑊、韩游瑰一起进军,直逼河中。
李怀光属下的焦篱堡(位于陕西省合阳县东)守将尉珪率领七百人投降马燧军。
当晚,李怀光在河中城燃起传递信号的火堆,属下的各军营没一个响应的。

李怀光的形势更加窘迫,长春宫的军心更加不稳。这时,率军在长春宫下的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再次招降徐庭光。
徐庭光一直看不起骆元光,这次依然对他很不客气,不但派遣士兵辱骂他,而且抓住骆元光是少数民族人士这一特点做文章,让人装扮成胡人的模样接收侮辱,而且对骆元光说:我们只向汉族将领投降!
骆元光派人告诉马燧长春宫的情况,马燧回到长春宫城下,徐庭光果然开门投降。
马燧也够意思,只带了几个人就进城安抚慰问去了,守军将士们兴奋得大叫:我们又成为朝廷的军队了!
浑瑊得知此事,感慨地告诉僚属:以前我认为马公指挥作战比我强不到哪儿去,现在才知道远不如他!

彻底搞定了长春宫,马燧开始专心攻击河中了。
八月十二日,马燧率领各路政府军抵达河中城的西城,河中守军非常震惊,一会儿说“西城的军队已经穿上铠甲!”,一会儿说“东城部队已经戒严!”
李怀光不知如何是好,上吊身亡。
李怀光死后,本来李适念在其子李璀多次恳求李怀光不要造反的份上,准备饶李璀一命,哪知道李璀决心陪父亲一起死,杀了两个弟弟后自杀了。

朔方军将领牛名俊砍掉李怀光的首级出降。
这时,离马燧离开长安仅仅二十七天。
马燧进入河中城后,只杀了阎晏等七个人,其余一概不予追究。
但骆元光就不那么仁慈了,他因当日在长春宫城下受辱,想杀了徐庭光。
不过,他也知道马燧不会善罢甘休,就找韩游瑰商量,说:徐庭光侮辱我的祖先,我打算杀了他,但马公一定会发怒,您能救我不死吗?
韩游瑰答应了他。
八月二十日,骆元光在军营门外遇见徐庭光,下令随从人员将其乱刀砍死,然后去向马燧请罪。
马燧果然大发雷霆,说:徐庭光已经投降,而且接受了朝廷的官职爵位,你不报告一声就杀了他,这是目无统帅!
打算处斩骆元光。
韩游瑰在一旁劝马燧:骆元光杀了一个裨将,您都这么生气。您杀了一个节度使,天子会有什么反应!
马燧沉默了半天。
此时,浑瑊也为骆元光求情,马燧顺水推舟,释放了骆元光。
徐庭光的死再次重申了一个真理——做人要低调!

五百六十一、又想用卢杞
李怀光死了,朱滔也在两个月之前病死,不听话的李希烈也没有大作为,李适又可以把精力用在内政上了。
本来,李适是想重新起用卢杞的。在贞元元年改元时,李适大赦天下,卢杞由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一带)司马调任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一带)长史。
卢杞告诉别人:我一定会回到朝廷。
不久,李适果然打算任命他为饶州(今江西省波阳县一带)刺史。
当了刺史,就可以提拔为宰相了。
眼看卢杞就要回到长安了。
不过,在起草任命诏书的时候,麻烦来了。
按照制度,诏书应由当天值班的给事中起草。
这天值班的给事中是袁高,宰相们就安排他起草这项任命诏书。
袁高是袁恕己的孙子,也很有正气。
他接到任务后,并没起草诏书,而是拿着李适的谕旨向宰相卢翰、刘从一报告,说:卢杞当宰相导致天子逃离京城、天下遭受战乱,怎么突然之间又调到大州任职!请相公(对宰相的尊称)向皇上反映此事。
卢翰、刘从一不听袁高的建议,另外安排其他人起草诏书。
但作为给事中,袁高还有“涂归”的权力。
所为“涂归”,就是可以在自己认为不妥当的诏书上涂改后送还皇帝。
袁高这次用上了这项权力,留着诏书不让中书省颁布,而且向李适上奏:卢杞穷凶极恶,文武百官都对他恨之入骨,六军都想吃他的肉,怎么还能再起用他!
李适听不进去。
补阙陈京、赵需等人也呈上奏章说:卢杞专权三年,国政混乱,天地所知,各族唾弃。如果再重用这样的大奸臣,万民都必将失望。
两天后,袁高在金銮殿上再次谏阻李适任用卢杞。
李适辩解说:卢杞已经被赦免了。
袁高不依不饶,说:赦免的只是他原来的罪行,但不能任命他为刺史。
陈京等人也继续力争。
暴躁的李适被激怒了,大发雷霆,左右的侍从人员吓得纷纷后退,部分谏阻的人畏惧了,也向后退。
陈京回头说:赵需你们不要后退,这是国家大事,应当以死相争。
李适看到大家都是为国力争,怒气渐渐平息。
次日,李适问宰相们:让卢杞当小州,行吗?
李勉回答说:陛下一定要任命卢杞的话,就算是大州也行,但天下人会失望!
这句话终于点醒了八匹马都难拉回来的李适。
皇帝是牛,但得罪了天下人,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远的什么桀纣不说,就说杨广吧,失去民心也就失去了江山和性命,李适对此也有切身体会。
过了几天,李适调任卢杞为为澧州(今湖南省为澧县一带)别驾。
李适告诉袁高:朕慢慢思考你的话,实在很有道理。
又告诉李泌:朕已经批准了袁高的奏章。
李泌的对答非常高明,他说:前几天外面的人都说陛下向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现在听到陛下的决定,尧舜都比不上你!
李适听了这个天大的马屁,非常高兴。
李适高兴了,卢杞没机会了。
一带奸相卢杞最终未能回到长安,在澧州去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六十二、将相和不和
如果卢杞不是触犯了众怒的话,只要当上刺史,很可能几个月后就能再度入相,因为刘从一不久就病重了。
贞元元年八月,李适召西川节度使张延赏入相。
李晟有意见了。
当年李晟曾率领神策军驻守成都,班师的时候携带营妓高洪在自己身边。
张延赏很恼火,派人追上李晟要回了高洪,李晟和张延赏因此有了矛盾。
李晟打算阻止张延赏入相,上疏检举张延赏的过失。
李适对功高盖世的李晟虽然心里有戒备,但表面上还是很尊重的,只好暂时任命张延赏为左仆射。

既然被皇帝惦记上了,张延赏也不是这么好打发的。
大家都知道张延赏是李适看重的人,也有不少人都很看好他。
李晟的女婿工部侍郎张彧就是其中之一。
李晟在凤翔的时候,把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幕僚崔枢。这个女儿的嫁妆和礼遇远远超过了嫁给张彧的那个女儿。
张彧不乐意了,就投靠了张延赏。
给事中郑云逵曾经当过李晟的行军司马,因李晟对他不满,也依附了张延赏。
李晟的盖世功名也把李适给震得很不舒服。
加上吐蕃想除掉多次击败他们入侵的李晟,也施行了离间计。
张延赏等人就使出各种手段在朝廷攻击李晟即将反叛,一时间李晟反叛之事闹得沸沸扬扬。
尽管李晟在沙场上很威风,但碰上这种事,还是很无奈。
听说张延赏对他的攻击之后,李晟整天整夜地哭泣,眼都哭肿了。
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李晟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哭完了之后,他把所有的子弟都送到了长安,而且上疏请求削发为僧,以表明自己根本没有野心。
子弟来当人质就OK,当和尚就没必要了。
李适派人去安抚慰问了李晟一番,并表示不允许李晟削发为僧的创意。
李晟是个明白人,知道这次不让李适彻底放心的话,早晚还会出问题,就自己前往长安晋见李适,而且声称患有脚病,恳请辞去节度使的职务。
李适心里虽然不放心李晟,但也不好对刚收复长安的大功臣马上翻脸,就没有批准李晟的辞职请求,而且派人去劝李晟跟张延赏和解。
李适派去劝李晟的人是韩滉和刘玄佐。
刘玄佐就是宣武节度使刘洽,他在李晟收复长安后被李适赐名玄佐,不久前亲自入朝进贡,被加封为泾原四镇北庭等道兵马副元帅,检校司空,实封八百户。
刘玄佐的入朝其实是韩滉带动的结果。
本来刘玄佐以邻近各节度使为榜样,很久都没入朝过。
在韩滉入朝经过汴州的时候,刘玄佐因为对他的才敢威望很敬重,就以下属的礼节接待他。
韩滉就和他结拜为兄弟,要求拜见刘玄佐的母亲。
刘母很高兴,置办酒席招待韩滉。
酒席间,韩滉问刘玄佐:老弟什么时候入朝?
刘玄佐回答说:早就想入朝了,只是没有这个能力。
韩滉说:我能帮你。你最好及早入朝。伯母的头发都快全白了,不能让她带着家里的妇女到皇宫当仆役啊!
言下之意就是要刘玄佐赶紧向李适表忠心,以免引起朝廷猜疑而成为罪人。
刘母被韩滉感动得一塌糊涂,痛哭不止。
于是,韩滉送给刘玄佐二十万缗钱,作为入朝的资金。
在韩滉入朝后不久,刘玄佐与陈许节度使曲环一起入朝。

韩滉入朝后,李适让他兼任度支使、诸道盐铁使、转运使,非常信任。
这次,李适又因为韩滉跟李晟一直关系很不错,让韩滉和刘玄佐去劝李晟。
李晟本就对大唐忠心耿耿,现在好朋友又来劝,还有什么好说的,马上答应与张延赏和解。
于是,韩滉、刘玄佐等人带着张延赏来到李晟的府上道歉,张延赏与李晟结拜为兄弟,一帮人还在李晟府上热热闹闹地喝了一场酒。
接着又分别在韩滉、刘玄佐的住所喝了几场酒,也都很和谐。
既然成了兄弟,李晟就没理由再阻挡张延赏当宰相了,他听从韩滉的建议上疏推荐张延赏为相。
李适正等着李晟的这个上疏呢。
于是,贞元三年正月左仆射张延赏被任命为同平章事。
李晟认为既跟张延赏结为了兄弟,又推荐他当了宰相,关系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还想更进一步——做亲家。
李晟替儿子向张延赏的女儿求婚,结果被张延赏拒绝。
失落的李晟感慨地对人说:武夫性格爽快粗豪,几杯酒下肚就什么怨恨都没了。不象文人那么不可冒犯,表面上虽然和解了,心里仍然记仇,我怎能不担心。

五百六十三、李晟失兵权
李晟的担心并不多余,张延赏很快就开始收拾他了。
其实真的收拾李晟也不容易,因为李晟多次击败吐蕃军,李适抵御吐蕃的入侵还靠他呢。
不过,到了贞元三年三月,形势变化了。
当时吐蕃宰相尚结赞已经率军夺取了盐州(今陕西省定边县一带)、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一带),在这两座城池分别留下一千多名士兵驻守,自己带着主力部队退守鸣沙山。
入春之后,吐蕃军的马和羊死了很多,粮食供应也跟不上,再加上李晟攻克了摧沙堡,马燧、浑瑊也分别率军前来,尚结赞非常担心,多次派使者向李适求和。
一贯强硬的李适不同意。
尚结赞又派使者带着厚礼向马燧请求重新结盟,而且答应归还侵占的土地。
在一批批吐蕃使者的轮番劝说下,马燧相信了他们的承诺,让军队驻留在石州(今山西省境内),自己去长安晋见,劝他答应吐蕃的结盟要求。
李晟不同意与吐蕃结盟,他说:戎狄不讲信义,不如攻击他们。
韩游瑰也说:吐蕃衰弱的时候就请求结盟,强盛的时候就入侵,现在入侵到赛内请求结盟,一定有诈。
韩滉说:现在河南河北很安定,如果在原、鄯、洮、渭四州修筑城池,让李晟、刘玄佐等人率领十万大军驻守,青海一带的二十多个州都可以收复。军费和军粮的事情交给我。
李适就没听从马燧的主张,而是催促他赶紧进军攻击吐蕃。
马燧坚持自己的意见,要求与吐蕃使者论颊热一起入朝论证结盟的利弊。
不巧,韩滉这时去世了,马燧、张延赏都跟李晟有矛盾,打算否定李晟的意见,就争着说与吐蕃和亲的好处。
而李适一直没解开当初回纥对他的羞辱,也想与吐蕃联合攻击回纥,最终同意了马燧、张延赏的主张,决定与吐蕃结盟。
张延赏乘机说李晟掌握军权时间过长,应该让郑云逵接替他。
李适虽然也不想让李晟再掌握军权,但还是对李晟较为厚道,让李晟自己选择接替者。
李适对李晟说:朕因为不想百姓再承受战争的痛苦,决定与吐蕃和亲。大臣(不称臣子的姓名以示尊重)既然与吐蕃有仇恨,就不能再驻守凤翔,应该留在朝廷辅佐朕。自己选择一个能够接替镇守凤翔的人。
李晟推荐了都虞候邢君牙。
于是,李适任命邢君牙为凤翔尹、团练使,让李晟兼任太尉、中书令,保留上柱国的官阶和西平王的爵位,其余官职全部撤销。
李晟倒没什么,他在凤翔就向幕僚表示要学习魏征的直言敢谏。到了朝廷后,只要李适向他咨询,他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但有些将领却因李晟的遭遇而心灰意冷。
韩滉生前曾向李适推荐刘玄佐收复青海一带,李适问刘玄佐,刘玄佐本人也支持收复青海。
这时,刘玄佐却向李适上奏,声称吐蕃强盛,最好不要跟他们争夺。
李适派遣宦官去慰劳刘玄佐,患病的刘玄佐就大咧咧地躺在床上接旨。
张延赏知道刘玄佐不会听从他的指挥,建议李适把收复青海的事情委托给李抱真。
李抱真也坚决推辞。
谁让你这么对李晟了!

五百六十四、李适想结盟
几天后,马燧到朝廷晋见李适,负责攻击吐蕃侵略军的各路唐军关上营门,不再出战,尚结赞率军从鸣沙山撤回吐蕃。
由于缺少马匹,很多吐蕃士兵都是徒步走回去的。
李适派往吐蕃的特使崔浣见到尚结赞,谴责他背负盟约。
尚结赞是个无理编三分的角儿,他脸不赤耳不红地说:我们吐蕃击破朱泚,但没有获得赏赐,所以前来索取,可是各州闭门坚守,我们的要求无法传递到朝廷。盐州、夏州是守将把城池交给我们而逃走,不是我们强行夺取的。现在您来,打算重修旧好,这正是吐蕃的愿望。现在吐蕃的将相在这里的,有二十多人曾与浑瑊侍中共事,知道他忠贞诚信。灵州节度使杜希全、泾原节度使李观的信义忠厚闻名各国,请让他们来主持会盟。
不久,崔浣回到长安。李适任命他为鸿胪卿,让他再次前往吐蕃,告诉尚结赞:杜希全驻守灵州,不能离开辖区,李观已经不再任泾原节度使,现在让浑瑊到清水(今甘肃省清水县一带)参加会盟。
同时,要求尚结赞先归还盐州、夏州。
五月初一,浑瑊入朝,李适任命他为清水会盟使,任命兵部尚书崔汉衡为副使、司封员外郎郑叔矩为判官、特进宋奉朝为都监。
李适把会盟的地点定在了清水,尚结赞不同意,他派使者到大唐说:清水不是吉祥的地方,请改在原州的土梨树会盟,会盟结束就归还盐、夏二州。
李适答应了吐蕃使者的请求。
神策军将领马有麟提醒李适:土梨树一带地势险恶,恐怕吐蕃会在那里埋下伏兵,不如平凉川(今甘肃省平凉市境内)一带平坦。
这时,吐蕃使者已离开长安,李适派人追上他告知在平凉川会盟。

浑瑊出发前,李晟一再提醒他会盟的地方要严加戒备。
张延赏知道了,告诉李适:李晟不想看到大唐跟吐蕃结盟,所以让浑瑊严加戒备。我们如果流露出怀疑吐蕃的迹象,吐蕃也会怀疑我们,结盟怎么可能成功!
李适感觉张延赏说得挺有道理,就召见浑瑊,告诫他一定要对吐蕃以诚相待,不要妄自猜疑影响了结盟。
浑瑊离开长安后不久,向李适上奏:吐蕃已决定闰五月十九日会盟。
张延赏召集百官,拿着浑瑊的 奏章展示给大家看,并且说:李太尉认为跟吐蕃会盟的事情不可能成功。这是浑侍中的奏章,会盟日期已经确定。
李晟得知,流着泪对亲信说:我在西部边陲长大,甚至吐蕃的底细,之所以上疏坚持己见,是因为怕朝廷受到吐蕃的欺骗啊!
李适这才派骆元光驻守潘园、韩游瑰驻守洛口,作为浑瑊的后援部队。
骆元光告诉浑瑊:潘园距离会盟之处有七十里,您一旦有紧急事件,我根本无从得知!请让我跟您一起去。
浑瑊向他说了圣旨的意思,坚决不让他一起去。
骆元光也很固执,坚持率军跟浑瑊的军营驻扎在一起,离会盟地点三十多里。
骆元光部的戒备心理很强,营栅固、壕沟深,而浑瑊部的营栅和壕沟轻而易举就能通过。
骆元光除了与浑瑊连营外,还派遣军队埋伏在浑瑊军营的西侧。
韩游瑰也派五百骑兵在附近埋伏,说:一旦发生变故,你们向西攻击柏泉(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以分散吐蕃的兵力。

五百六十五、平凉川劫盟
闰五月十九日,大唐与吐蕃准备会盟,双方按照约定各率三千士兵排列在盟台的东西两侧,各带领四百名文官到台下。
会盟之前,尚结赞提出各派几十名骑兵担任斥候,互相搜索对方的区域,浑瑊答应了。
吐蕃的斥候骑兵在唐军阵营随意走动,毫无阻碍,而唐军的斥候骑兵一进入吐蕃军阵营,就被吐蕃军生擒。
浑瑊等人对此浑然不觉,照常进入帐幕更换会盟用的礼服。
突然,吐蕃军的战鼓连响三声,事先埋伏好的数万吐蕃骑兵呐喊着杀出,宋奉朝等人在帐幕中被杀死。
身经百战的浑瑊反应比较快,从帐幕后逃出,正好看到一匹马,骑上就跑,把身子伏到马背上,抓住马鬃跑了十几里才来得及把马勒套在马口上,因此吐蕃军的弓箭从他脊背上越过都没造成伤害。
唐军将士纷纷向东逃走,吐蕃军追击,杀死唐军将士数百人,生擒一千多,崔汉衡也被生擒。
浑瑊讨回军营后,发现将士全都逃走了,整个军营空无一人。
骆元光集结伏兵严阵以待,吐蕃军的追兵看到,赶到非常意外。
浑瑊逃到骆元光的军营,吐蕃军看到邠宁军骑兵向西驰去,担心归路被切断,选择了退兵。
骆元光资助了浑瑊一部分辎重物资,又帮助他集结残部,整顿部队后撤军。
浑瑊率部撤退到奉天驻扎。

而在长安,李适上朝时还告诉宰相们:今天与吐蕃议和,是社稷之福。
马燧随声附和。
柳浑却说:吐蕃象豺狼一样,结盟发誓约束不住他们。今天的事情,臣很担心。
李晟说:柳浑说得很有道理。
李适不乐意了,他说:柳浑是书生,不了解边疆的情况,大臣怎能也这么说!
君臣们不欢而散。

当晚,韩游瑰上疏说:吐蕃劫盟,大军已经逼近邠州。
李适非常惊恐,立即派巡街官员将韩游瑰的上疏送给柳浑看。
次日早晨,李适见到柳浑,说:你是书生,居然能料敌如此精准!
李适打算再度逃离长安躲避吐蕃军,被大臣们谏阻。

闰五月二十二日,尚结赞来到原州,见到崔汉衡说:我打造了一副黄金镣铐,准备戴在浑瑊身上献给赞普。不料没能捉到浑瑊,只捉到你们这些人。
又对被俘的马燧之侄马弇说:我们把马匹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在河曲驻扎时,春草还没长出来,马匹饿得走不动路,当时如果马侍中渡河袭击,我们将会全军覆没,因此才求和。全靠马侍中,我军才得以顺利班师,怎能拘留他的子孙!
尚结赞将马弇、宦官俱文珍、浑瑊部将马宁释放,把崔汉衡等人分别囚禁在河、廓、鄯等州。
本来,尚结赞本打算通过劫盟掠走浑瑊,让马燧得罪,再加上此前离间李晟,可以一举除去唐室的三员大将,然后率军直捣长安。但人算不如天算,浑瑊幸运地逃走,尚结赞的计划收获甚微。
不过,李适得知尚结赞的话之后,还是很不满,从此开始憎恶马燧,解除了他的副元帅、节度使等职务,只让他担任司徒兼侍中。
而力主议和的另一位重臣张延赏在平凉川劫盟之后,既惭愧又忧惧,声称自己患病,不再处理公务。

五百六十六、终于到他当宰相
当时张延赏是宰相中最受李适器重的,他这一称病,李适就得重新物色宰相人选。
这次,他终于选择了李泌。贞元三年六月,李适任命陕虢观察使李泌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李泌上任后不久,与李晟、马燧、柳浑一起晋见李适。
李适对李泌说:你以前在灵武就应该当宰相的,是你自己谦让不做。朕现在任用你,想跟你约法三章:你不要报私仇,报恩的事情我替你办。
李泌回答说:臣一直信奉道教,不与人结仇。李辅国、元载都想陷害我,现在已经自毙。关系好的、对我有恩的,大部分都已身居高位,或者离开人事,臣无法报恩。
李适说:虽然你说得很对,但小恩也要报。
李泌回答说:臣今天也想跟陛下约法三章,行吗?
李适很干脆:有什么不行的!
李泌说:请陛下永远不要加害功臣。李晟、马燧都为国家立过大功,听说有人经常说他们的坏话,虽然陛下不会听信这些,但臣今天告诉他们,想让他们不要怀疑。陛下万一加害他们,禁军将士、藩镇统帅都会愤怒、不安,变乱很快就会发生。现在他们两个已经非常富贵了,只要陛下坦诚对待他们,让他们没有顾虑,国家有事就率军出战,国家无事就回到朝廷,就会非常快乐。所以臣希望陛下不要因为他们的功劳大而猜忌,他们也不要因为职位高而有疑虑,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李适答应了李泌的要求,而且表示会把李泌的话写在衣带上,同时要求李晟和马燧也牢记这番话。
此时藩镇虽然仍很强大,但朱泚、朱滔兄弟已死,王武俊、田绪、李纳已归顺,李希烈也被部将陈仙奇毒死,烹走狗、藏良弓的时候到了。
在三大名将中,李晟的危机感最强,
他在长安的住宅有个大园子,里面竹子很多,有人写匿名信告他在竹林里藏有士兵,打算起兵谋反。
李晟为自保,把竹子全部砍掉。
平凉川结盟后,马燧的处境也变得不妙。
这两个人一听李适答应永远不加害功臣,激动得哭了。

李适接着对宰相进行分工,说:李泌负责军事,张延赏负责吏部和礼部,柳浑负责刑部。
应该说这个分工方案还是有道理的,李泌擅长的是谋略,搞军事很能发挥特长。
但李泌不同意这个方案,他说:不能这样。陛下不认为臣没有才干,让臣担任宰相。宰相的职务是不能分的。给事中可以分为吏过、兵过,分别审查文武百官的任命;舍人可以分为六押,分别审理六部公文。至于宰相,天下的任何事都有权参与处理。如果对进行宰相分工,就成为了部门长官,而非宰相了。
这番话说得太有道理了,再加上李适非常需要李泌的辅佐,这位刚愎的皇帝很少见地笑着认错,说:朕刚才失言了,你说的对。

执政后,李泌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事儿。
他建议李适在赦免抢夺朝廷专卖权、违背“两税法”征收敛聚的地方官员的前提下,征收欠款,既安定了人心,又增加了财政收入。
为节省开支,他还建议李适停止对在长安置办产业的外国使者供应钱粮,让这些使者选择回国或归入大唐,结果没有一个人愿意回国。李适把这些人编入禁军,既增强了禁军的兵力,又减少了财政支出。
李适还想通过恢复府兵制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向李泌咨询。
李泌说:今年从潼关以东征召士兵到长安以西驻守,仅军粮就需要粟米二百零四万斛。现在一斗粟米价值一百五十钱,共需钱财三百零六万缗。国家屡遭饥荒战乱,经费不足。退一步说,即便有钱,也买不到这么多粮食,现在还不到恢复府兵制的时候。
李适问:那怎么办?削减边防部队怎么样?
李泌回答说:陛下如果真能采纳我的建议,可以不用削减边防部队,也不会增加农民负担,粮食产量就会充足,粮价会越来越低,府兵制也能恢复。
李适赶紧问计。
李泌就建议通过党项族用绸缎换取吐蕃的牛,再大量铸造农耕工具、购买麦种,招募边防部队士兵垦荒屯田。
李适采纳了这项建议,接着问李泌如何恢复府兵制。
李泌说:边防部队士兵通过屯田致富后,就会不愿意离开。这样一来,等他们服役期满,可以把田地永远归属愿意留下来的人所有。时间一长,边防部队士兵都会在当地安家落户,那时候再推行府兵制,就可以将关中由疲敝变为富强。
李泌大喜,说:这样一来,天下就太平了。
李泌却说:还达不到天下太平的地步。臣可以不用本国的军队使吐蕃陷入困境。
李适一听,更兴奋了,忙问:用什么计策?
李泌回答:臣现在不敢说。等到屯田政策收到效果,才能讨论这件事。
李适一再追问,李泌就是不说。
其实,李泌是打算联合回纥、大食、云南一起对付吐蕃,让吐蕃几面受敌。
不过,李适一直对年轻时曾受到回纥的侮辱耿耿于怀,李泌担心李适听到后不高兴,从而连屯田的建议都遭到否决,所以坚决不说。

五百六十七、冒死保太子
张延赏任西川节度使时,与东川节度使李叔明有矛盾。
李适从奉天逃往梁州时,正遇上下雨,道路险峻、湿滑,很多随从逃到朱泚军中。
李叔明的儿子李升和郭子仪的儿子郭曙、令狐彰的儿子令狐建等六个人担心李适的安全,就结下盟誓,用布带缠腿,穿上钉鞋,轮流为李适牵马,不让其他人靠近,一直到达梁州。
李适回到长安后,任命他们六人为禁军的将军,待遇很优厚。
张延赏得知李升暗地里出入李适姑姑郜国大长公主的府邸,就向李适秘密报告。
李适问李泌:郜国大长公主已经老了,李升还很年轻,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其中必定有内情,你最好调查一下。
显然,这位皇帝怀疑郜国大长公主和李升不止是男女关系的问题。
眼看很多人头就要落地。
李泌回答说:这肯定是有人想动摇太子的地位。是谁告诉陛下的?
李适说:你不要问,只管为朕调查就行了。
他不说,李泌照样能猜到。
李泌说:肯定是张延赏。
李泌感到奇怪,问:你怎么知道的?
李泌就陈述了张延赏和李叔明的过节,说:李升正受陛下信任,掌管禁军,张延赏没办法中伤他。郜国大长公主是太子妃萧氏的母亲,所以借此事中伤李升。
李适笑着说:正是如此。
李泌乘机请李适将李升调离禁军以避嫌疑,李适将李升调任詹事。

李泌这次的努力并未能挽救郜国大长公主。
她的私生活太不检点,除了李升外,蜀州别驾萧鼎、彭州司马李万、丰阳令韦恪也跟她过往甚密。
加上李适对她的尊重和特殊礼遇,其他一些皇亲国戚也很不满。
尽管张延赏已于贞元三年七月去世,仍有人告郜国大长公主淫乱、厌胜。
淫乱还好说,皇族好这一口儿的大有人在,厌胜就不行了,皇帝最见不得这个。
李适把她幽禁在皇宫里,召来太子李诵狠狠批评了一顿。
李诵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请求跟萧氏离婚。
李适将李泌召来,告诉他这件事,而且说:舒王李谊现在长大了,孝顺友爱,温和仁厚,朕准备改立他为太子。
李泌说:何至于此,陛下只有李诵一个儿子,怎能一起疑心就废掉他改立侄子。
李适勃然大怒,说:你怎能离间我们父子!谁告诉你舒王是我侄子?
李泌回答说:陛下自己说的。大历初年,陛下告诉臣“今天得到了几个孩子”。臣问原因,陛下说是先帝让陛下抚养陛下弟弟昭靖太子的孩子。现在陛下连自己的儿子都怀疑,又怎能相信侄子。舒王虽然孝顺,今后陛下应该自己努力,不要再指望他孝顺!
李适威胁到:你这样说话,难道不爱惜自己的家族吗?
李泌回答:臣正是爱惜自己的家族,才言无不尽。如果因为畏惧陛下的怒气而屈从,陛下明天后悔就会追究臣的责任。臣老了,死了并不可惜。如果杀了臣的儿子,让侄子继承香火,臣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他的拜祭。
说着,李泌哭了。
李适也忍不住流泪,说:事已至此,朕该怎么办?
李泌回答:这是大事,请陛下深思熟虑。臣起初认为陛下圣明高尚,就连海外蛮夷也会把您当做父母,哪里知道陛下连自己的儿子都怀疑到这种程度!臣现在要把话全部说出来,不敢有所忌讳。凡是父子互相猜疑,自古以来没有不国破家亡的。陛下还记得以前在彭原的时候,建宁王是因为什么被杀的吗?
李适说:建宁叔确实冤枉。肃宗性情太急,攻击建宁叔的人太阴险。
李泌说:臣那时因为建宁王的事情,坚决辞去官爵,发誓不再接近天子。现在不幸又成为了陛下的宰相,再度看见了类似的事情。臣在彭原的时候,受到肃宗皇帝的器重,却不敢为建宁王说一句话,临走才敢向肃宗提及,肃宗也非常后悔。先帝从建宁王死后,整天担惊受怕,臣为先帝向肃宗朗诵《黄台瓜辞》,预防奸人进谗言。
李适的脸色稍微温和了一点,说:朕早就知道这件事。
又问:贞观、开元年间都更换过太子,为什么没有亡国?
李泌解释:臣正想说这两件事。当年李承乾多次监国,依附他的人很多,太子宫的卫士也不少,谋反的事情败露,太宗皇帝派遣数十名大臣共同审理此案,案情查清了再召集百官商议。有人说“愿陛下不失为慈父,使太子得终天年。”太宗听从建议,同时废黜了魏王李泰。陛下既然知道肃宗性情太急、建宁确实冤枉,臣不胜庆幸。愿陛下牢记前车之鉴,用三天的时间认真考虑,就会知道太子没有罪过。如果真的有罪过,应该召集二十名深明大义的大臣与臣一起审理太子身边的人,肯定得到证据,愿陛下效法太宗,连舒王一起废黜,立皇孙为继承人。开元之时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兄弟,天下人都为之悲愤,不可作为榜样。臣见过太子,看他面相,不是那种阴险凶狠的人,臣还担心他过于柔弱仁慈。而且太子近年来一直居住在陛下寝殿旁边的少阳院,未尝接触过外人,未尝过问过外事,又怎能有什么阴谋!陷害别人者都是狡诈机巧,就算是象晋愍怀太子的亲笔信、太子李瑛的全副武装那样的事情都不能相信,何况是受到岳母的牵连。幸亏陛下告诉的是臣,臣敢以全家人的性命担保太子不知道阴谋。如果陛下告诉的是杨素、许敬宗、李林甫那样的人,只怕早就找舒王去邀功了。
李适没话说了,开始耍赖皮,他说:这是朕的家事,关你什么事,这样力争?
不管李泌的事,你找人家商量个什么劲?
李泌当然不能这样说,他回答:天子以四海为家。臣现在独自担当宰相重任,不管什么事,只要处置不当,都是臣的责任。如果看着太子被冤枉而不说话,臣的罪过就大了!
李适说:看在你的份上,推迟到明天再做决定。
李泌达到目的,流着泪叩头说:这样一来,臣能预测到陛下父子会像以前一样父慈子孝。但陛下回到寝宫后,应当自己考虑,不要让其他人看出您的想法,否则他们会向舒王说话,太子就危险了。

李泌回家后,告诉子弟们:我本不贪恋富贵,但命与愿违,现在连累你们了。
太子派人向李泌道谢,而且说:如果实在无法挽救,太子打算服毒自尽,行吗?
李泌说:绝对不会到这种境地,希望太子继续坚持孝敬皇上。如果李泌被杀,就不知会怎么样了。
隔了一天,李适在延英殿单独召见李泌,一把鼻涕一把泪,抚着李泌的后背说:如果不是你的直言,朕今天会追悔莫及!一切都如你所说,太子仁厚孝顺,确实没有过失。从今以后,不管是军国大事,还是朕的家事,都会跟你商量。
李泌向李适祝贺父子和好如初,乘机说:陛下圣明,察觉到太子无罪,臣已经报效了国家。前日臣受到惊吓,不能再为陛下效劳,请让臣致仕。
李适说:朕父子多亏你才能得以保全,正打算祝福子孙,让你家代代富贵作为报答,怎能说出这样的话。
最终,李诵得以保全,李升等人和郜国大长公主的五个儿子被流放,只有李万因与郜国大长公主近亲淫乱被乱棍打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六十八、据理结回纥
经过力保太子事件之后,李泌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吐蕃又连续入侵、回纥多次请求和亲的情况下,他终于向李适提出了联合回纥、云南、大食、天竺围攻吐蕃的建议。
李适对联合云南、大食、天竺都没有意见,就是不同意联合回纥。
李泌问:莫不是为了当年在陕州遭受回纥羞辱的事儿?
李适回答:是的。韦少华等人因为朕的缘故而受辱而死,朕怎能忘记!因为国家多难,没有来得及报仇,但要议和,万万不能。你不要再说了。
李泌不管,继续说:害死韦少华的是牟羽可汗。陛下刚即位的时候,牟羽可汗举兵入侵,还没出回纥国境就被现在的合骨咄禄可汗杀了。合骨咄禄可汗对陛下来说,是有功的,应该封赏他,又怎能怨恨他。后来张光晟杀突董等九百多人,合骨咄禄可汗最终也没有杀大唐的使者,合骨咄禄可汗是没有罪过的。
李适讲道理不是李泌的对手,又开始耍赖,说:你认为与回纥议和是正确的,朕拒绝议和是错误的?
李泌回答:臣是为了社稷才这么说,如果一味逢迎陛下,怎么有脸见肃宗、代宗的在天之灵!
李适被镇住了,说:让朕仔细考虑考虑再说。
此后,李泌连续十五次与李适讨论国家大事,没有一次不说与回纥议和之事,李适始终不同意。
李泌开始撂挑子了,说:陛下既然不同意与回纥和亲,请让我致仕。
李适正依靠他呢,岂肯让他致仕,就说:朕并不是拒绝纳谏,而是要跟你把道理说明白,何至于要离朕而去!
就怕李适不讲理,既然想说理,李泌就来劲了。
李泌说:陛下允许臣说理,这是天下之福。
李适被捧得这么高,也不好意思显得太没水平,他说:朕不介意自己受点儿委屈跟回纥议和,但不能辜负韦少华等人。
李泌说:照臣看来,是韦少华等人辜负了陛下,而非陛下辜负他们。
李适感到不理解,就问原因。
李泌说:当年回纥叶护率军协助讨伐安庆绪,肃宗只令臣在元帅府慰劳,先帝并没有去接见。叶护几次邀请臣到他的军营,肃宗都不允许。大军即将出发的时候,先帝才与叶护相见。之所以这么做,是不得不防备。陛下在陕州的时候还很年轻,韦少华等人没有深思熟虑,竟然让皇帝的嫡长子进入回纥的军营,又没有先行与回纥商议回见的礼仪,使得回纥凶性大发,这难道不是韦少华等人辜负陛下吗?死也不能补偿他们的过错!
分析了韦少华等人的责任后,李泌继续说:香积寺之战后,叶护打算率军进入长安,先帝在他的马前下拜,请求他不要进城。当时有十几万人围观,都赞叹先帝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的主人。可以看出,先帝受的委屈跟得到的收获相比是很小的。叶护的侄子牟羽身为可汗,率领回纥全国的军队来中原助战,难免趾高气扬,因此敢于向陛下苛责礼仪。陛下天性神武,不肯屈服。那个时侯,臣不敢说其他更坏的结果,只要回纥扣留陛下十天,整个大唐就会惊恐。幸亏回纥皇太后得知消息,亲自送貂裘给陛下穿,斥退回纥的官员,送陛下上马回营。陛下如果跟香积寺的事情相比,是委屈自己对,还是不委屈自己对?是陛下屈服于牟羽,还是牟羽屈服于陛下?
李适没词了,对李晟、马燧说:朕一直怨恨回纥,现在听李泌说香积寺的事情,也觉得自己有点儿理亏。你们两个怎么看?
李晟、马燧说:如果真如李泌所说,回纥好像可以宽恕。
李适说:你们两人也不站在朕这一边,朕该怎么办!
李泌回答:臣以为回纥并不可恨,可恨的是历任宰相。现任回纥可汗杀了牟羽,回纥有收复京城的功劳,他们有什么罪!吐蕃趁大唐发生祸乱,占领河陇一带数千里的土地,又攻入长安,使先帝出逃,这种仇恨就算一百代以后也要报,更何况当时的赞普还在人世。历任宰相都没向陛下说过这些,反而打算联合吐蕃攻打回纥,这就是宰相们可恨的原因。
李适有点松口了,问:朕跟回纥结怨很久了,他们又知道吐蕃劫盟的事情,现在跟他们议和,如果遭到拒绝,岂不是会被耻笑?
李泌回答:不会的。臣以前在彭原的时候,现任回纥可汗任胡禄总督,和现任回纥宰相白婆帝曾跟随叶护一起来过大唐,臣跟他关系很不错。他如果得知臣作为宰相求和,绝对不可能拒绝。臣现在就写信向回纥提出议和条件:称臣、称子、每批来使不超过二百人、贩卖马匹不超过一千匹、不得携带大唐子民和少数民族商人出境,如果回纥对这五个条件全部同意,陛下就允许和亲。这样一来,既让回纥屈服,又震慑了吐蕃。
李适仍有顾虑,说:至德年间以来,回纥跟大唐平起平坐,现在让他们称臣,他们怎么肯呢?
李泌心中有数,回答:回纥早就想跟大唐和亲了,他们的可汗、宰相向来相信臣,如果一封信解决不了问题,不过是再写一封信而已。
顽固的李适终于答应与回纥议和。
不久,回纥可汗向李适上疏,完全答应李泌提出的五个条件。
李适喜出望外,对李泌说:回纥怎么如此敬畏你!
李泌很谦虚,说:这完全是陛下的威望所致,臣没起什么作用。
李适在李泌的影响下,也学会了深思熟虑,问:回纥既然已经和解,接下来该怎么联合云南、大食、天竺?
李泌胸有成竹,说:跟回纥和解之后,吐蕃已经不敢轻易入侵了。接下来要联合云南,这相当于砍断吐蕃右臂。云南从汉朝以来都是中国的版图,杨国忠无事生非激起他们反叛,云南才向吐蕃称臣,但被吐蕃奴役,没有一天不想再成为大唐的臣子。大食在西域是最强的国家,疆域从葱岭到西方的大海,国土非常大,跟天竺各国一样很仰慕中国,而且世代与吐蕃为敌,臣知道这三国是会跟我们联合的。

五百六十九、
如李泌所料,联合云南的确不存在太大问题。
联合云南,离云南最近的西川是关键。
其实,在与回纥议和之前,西川节度使韦皋就已经开始联合云南了。
韦皋出身官宦之家。
张镒任凤翔节度使时,征召他任营田判官,后来以殿中侍御史的官阶主持陇州行营工作。
李楚琳杀害张镒后,在泾原任职的朱泚旧部牛云光驻守陇上,他打算劫持韦皋投靠朱泚。
将领翟晔知悉牛云光的密谋,告诉了韦皋。
牛云光担心打不过韦皋的军队,率部投奔朱泚。
途中,遇到朱泚派去劝降韦皋的使者。
使者对牛云光说:太尉已经当了天子,派我授予韦皋御史中丞的官职。如果他接受招降,就是我们的人;不接受,你可以杀了他。你可以带上军队见机行事。
牛云光就跟着使者去了。
韦皋得知朱泚的使者到来,很热情地出城慰问了一番,表示愿意接受朱泚授予的官职,而且责备牛云光:既然离开了,为什么还要回来?
牛云光回答说:以前不知道您的想法,所以离开了;现在回来,愿意与您同生共死。
韦皋就说:既然如此,如果没有其他意图,请解除武装让大家安心,然后再进城。
牛云光认为韦皋是书生出身,没什么本事,就命令属下解除武装进入城内。
次日,韦皋宴请朱泚的使者、牛云光等人,在酒席间杀了他们。
朱泚又派其他使者授予韦皋凤翔节度使的职务,也被韦皋杀了。
李适得知韦皋的忠义,任命他为陇州刺史、奉义节度使。
李适回到长安后,征召韦皋入朝,任命他为左金吾卫将军,后来又晋升为左金吾大将军。
张延赏入朝后,韦皋接任西川节度使。

大唐想联合云南,云南也想归附大唐。
一方面,云南被折腾够了。吐蕃每次入侵大唐,都让云南的军队当先锋,还在云南的险要之处修建城堡,征召云南的军队协防。
另一方面,云南当权的大臣是汉人郑回。当年阁罗凤攻陷巂州时,生擒了时任大唐西泸令的郑回。郑回学问很好,阁罗凤对他十分看重,让儿子凤迦异、孙子异牟寻、曾孙寻梦凑向他学习,并授予郑回体罚他们的权力。异牟寻即位后,任命郑回为清平官,也就是宰相,对郑回言听计从。郑回曾向异牟寻建议归唐,得到认可。
韦皋当上西川节度使之后,安抚辖区内各少数民族,异牟寻也秘密派人通过其他少数民族提出归唐的请求。
韦皋在征得李适同意后,开始联合云南。
一开始,韦皋写信给东蛮和义王苴那时,让他等待机会为大唐和云南从中沟通。接着,韦皋直接写信给异牟寻,催促他派使者朝见李适。
异牟寻虽然很想归唐,但怕激怒吐蕃,不敢直接派遣使者朝见李适,就想了一个法子,派治下东蛮部族的首领骠旁、苴梦冲、苴乌星入朝。
李适很重视这次入朝,在麟德殿设宴款待骠旁等人,赏赐大量财物,而且全部封王。
但异牟寻仍不敢跟吐蕃翻脸。
贞元四年冬季,吐蕃征发十万大军准备进攻西川,同时命令云南出兵。
异牟寻只好征召几万士兵,驻扎在泸水北岸。
韦皋知道异牟寻仍在犹豫,就写了一封赞扬他背叛吐蕃归心大唐的信装在银盒子里,让东蛮部族转交给吐蕃。
吐蕃开始对异牟寻产生疑心,派遣两万士兵驻扎在会川(今四川省会理县一带)以阻断云南到四川的道路。
异牟寻大怒,召云南军队回到云南。
自此,云南与吐蕃互相猜疑,云南归唐的决心更大。
而吐蕃失去云南的帮助,兵力开始衰弱,这次入侵也被韦皋派军击退。
此时,回纥骨咄禄可汗为了与大唐和亲,也通过辱骂使者的方式与吐蕃断绝关系,而且向李适请求改回“回鹘”的称呼。
李适见回纥如此诚意,就将咸安公主嫁给了骨咄禄可汗,而且册封他为长寿天亲可汗。

五百七十、李泌也不帮他了
在李泌的苦心经营下,吐蕃的威胁得到削弱,大唐的内政也逐渐好转,但李适是他无论如何努力也引导不好的了。
泾原兵变之前,李适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总算还是想励精图治、严于律己,但泾原兵变之后,他在刚愎自用、亲近小人之外,又添了两个大缺点:一个是信任宦官,一个是贪财聚敛。
信任宦官很好理解。泾原兵变发生后,一批宦官组成武装部队追随李适,赢得了他的好感。回到长安后,李适逐渐把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宦官头目
敛财相对难理解一些。不过,泾原兵变的导火索就是赏赐不丰厚,估计李适从此意识到没钱办事儿的难处,在奉天时就把各地输送的财物全当成了他的私人物品,如果没有陆贽劝阻,他还要在堆放财物的地方贴上“大盈库”的标签。
贞元三年,李适曾向李泌诉苦,说以前每年各地进贡的财物价值一般在五十万缗左右,本年只有三十万缗,不够花的。
李泌就答应从国库中拨给大盈库一百万缗,条件是李适不再向各地索要财物。
然而,到了贞元四年二月,李泌将淮南一带进贡的价值二十万缗的财物全部划拨给大盈库,李适仍多次向各地索要财物。
碰到这么财迷的皇上,李泌也很郁闷,多次请求致仕。
李适虽然很鲁莽、很贪财,有时候还很糊涂,但对李泌他的认识一直都比较准确。
李适曾在李泌面前拿争论道理的事例来评价他任用的几位宰相:祐甫性格急躁,我多问他几个问题,他就会应对无序,我知道他的缺点,因此常袒护他;杨炎对事情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但神色傲慢,一遭反驳就会勃然大怒,甚至有失君臣之礼,我每次见到他就生气;卢杞小心谨慎,对我惟命是从,而且没有学问,不能跟我争辩,因此我在他面前觉得自己很有学问。只有你跟他们三人都不一样。我说得对,你就高兴;我说得不对,你就流露出担心的神情。你经常对我说一些逆耳之言,仔细想想,都是有利于国家的。你说得虽然深刻,但神情和顺,不象杨炎那样盛气凌人。朕百般反驳你都应对如流,又不争强好胜,让我能说完自己的想法却又不得不被你说服,我暗自庆幸有你这么一位宰相。
尽管李适很信任李泌,但李泌的年龄实在不小了,再长期担任宰相也不现实。
贞元四年到五年,李泌多次要求增补宰相。
李适不得不物色新的宰相人选。
李适看中了户部侍郎班宏。
不过,李泌不看好班宏,认为他虽然清廉刚强,但性情迟钝。
李泌认为:窦诞的玄孙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窦参通达机敏,可以兼任度支盐铁;太常卿董晋严谨正直,可以管理门下省。
李适看中的李泌看不中,李泌看中的李适也没看中。
贞元五年二月,李泌病重,再次向李适推荐窦参、董晋二人,李适这才接收,任命董晋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窦参为中书侍郎兼度支转运使、同平章事,任命班宏为户部尚书,兼任度支转运副使。
新的宰相到任没几天,李泌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七岁。
李泌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据说他是母亲怀孕了三年才生下来的,刚出生时头发就垂到了眉毛的位置。
这种异象很有些道家鼻祖老子的意思。
还有更玄乎的。
有些史料记载他儿童时代就能站在屏风上,而且有位道士断言他十五岁的时候会白日飞升,也就是升天当神仙。
尽管当神仙很有前途,他的亲人还是不乐意,于是就对奇香、异音等看起来与神仙有关的事物泼蒜汁,而且大骂,最终保住了李泌十五岁之后仍然留在人间。
肃宗在灵武时期,让他做官,他坚决不干。两人一起坐车出行的时候,围观的人都指指点点地说:穿黄色衣服的是圣人,穿白色衣服的是山人。
在代宗时,李泌仍然不愿做官。但到了刚愎自用、猜忌多疑的李适统治时期,李泌没有再推辞宰相职位,反而在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情况下鞠躬尽瘁,增进了君臣的团结,维护了较为安定的局面,可谓挽狂澜于既倒。
胡三省拿他跟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相比;柏杨先生评价他的才能是东晋名相王猛之后第一人,品格跟诸葛亮差不多。
的确,李泌对大唐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大唐会走向何方。
李豫会不会死在宫廷斗争之中?韩滉会不会被逼反?李诵会不会被废黜?李适会不会再次出逃?李晟、马燧会不会被诛杀?卢杞会不会再次入相?
有了李泌,就不必再考虑这些问题。
李泌入相,是国家之福,也是百姓之福。李泌的去世,是整个国家的不幸,也是亿兆黎民的不幸。
       
五百七十一、窦参的宰相生涯
接替李泌出任宰相的窦参、董晋虽是李泌看中的人,水平却差得太远。
窦参是个很聪明的人,虽然肚子里墨水不多,鬼点子却不少,喜欢搞权术,而且为人刚强严苛。每次宰相向李适汇报工作,他都要以再汇报财政工作为借口最后再离开,以便向李适单独汇报。
他还提拔了很多亲信好友当要害部门的长官,充当他的耳目。
窦参这么强势,董晋就成为充数的宰相了。

窦参对同为宰相的董晋不怎么客气,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有“内相”之称的翰林学士陆贽跟他关系不好,他采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提拔陆贽为兵部侍郎,解除了陆贽的其他一切职务。
户部尚书、度支转运副使班宏是李适看中的人,他也不怕。
本来,窦参拜相时,兼任度支转运使,班宏任兼度支转运副使。窦参向班宏承诺:以后把度支转运使的职务让给你。
过了一年多,窦参丝毫没有让出这个职位的意思。
班宏不乐意了。
窦参够阴的,他不但不让出这个职位,还想进一步限制、打击班宏,打算让班宏推荐的司农少卿张滂主持江淮一带的盐铁专卖,以分割班宏的权力。
班宏不同意,张滂开始对班宏有意见。

上得山多终遇虎。窦参打击政敌多了,也就露出了自己的马脚。
贞元七年底,窦参在打击与自己有矛盾的福建观察使吴凑时,撒了一个谎。
这个谎,足以断送他的前途。
吴凑本来在辖区内干得很不错,声望很高,窦参却说他这不行、那不行,而且说他得了风湿麻痹一类的疾病。
窦参也忘了想想,吴凑是李适的舅舅,这个谎话能不被揭穿吗?
结果,李适把吴凑召到京城,让他走了两步,发现老舅一点风湿麻痹的影子都没有,明白了窦参是在诬陷吴凑。
从此,李适开始厌恶窦参。

窦参发现李适开始疏远自己后,开始取悦班宏,把度支转运使的职务让了出来。
可他又不甘心把这个肥差全部交到班宏手里,就向李适推荐张滂。
李适早就想提拔班宏了,当然乐意批准窦参的请求,就任命班宏兼任度支转运使,任命张滂为户部侍郎、盐铁转运使。

如果把窦参比作骆驼的话,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窦申。
窦申是窦参的堂侄,官职是给事中。窦参每逢重大人事任免,基本都是跟他商量,而他利用这种机会大肆接受请托,被人称为“喜鹊”。
喜鹊是代表吉祥的鸟,用它的名字称呼窦申是指他帮人成功升职后会提前通知对方,象喜鹊报喜一样。
李适曾对窦参说:窦申早晚会连累你,应该把他调离京城平息舆论。
窦参很器重这位堂侄,极力担保窦申不会有问题。
窦申没有小问题,有的是大问题。
在李适告诫过窦参之后,窦申仍不知悔改,他担心陆贽受到重用,就与好友左金吾大将军、虢王李则之一起勾结与陆贽有矛盾的左谏议大夫、知制诰吴通玄,几个人假造攻击朝廷的文件栽赃给陆贽,被李适察觉真相。
结果,贞元八年四月,窦申、李则之被贬官,吴通玄被赐死,窦参也被贬为郴州别驾。
陆贽因祸得福,与尚书左丞赵憬一起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七十二、不负天子和所学
这次,李适又选对了人。
陆贽是个公忠体国、眼光长远的人,以“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自许,早在李适出逃奉天、梁州期间,就针砭时弊、忠言极谏,提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方略。
除了忠君爱国、善于谋略之外,陆贽的文采也非常好,当年李适的罪己诏是在他劝说颁布的,也是他执笔的。前线将士看到诏书后全部为之动容,有的甚至痛苦不已,叛乱者纷纷上表谢罪。李抱真后来对李适说,他一看到这道诏书就知道朱泚必败。
就才能和忠诚来说,陆贽甚至不亚于李泌,不过他少了一样东西——资历。
李泌身历四朝,辅佐了李亨、李豫、李适三代皇帝,在李适心目中几乎是爷爷辈的人了,很得李适尊重。
陆贽就不同了,此时才三十八岁,还没有李适年纪大,皇帝的尊重是很难得到的。
拜相后,陆贽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但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被李适否决了。
拜相后不久,陆贽建议李适让三省六部等机构的长官推荐下属,并将推荐人的姓名写在任职诏书上,以便根据被推荐者的表现奖惩推荐者。
一开始,李适下诏推行。
不久,有人认为这样会导致请托,李适就秘密告诉陆贽自己拿主意任免官员,不要经过各部门了。
陆贽拿武曌统治时期的例子来说明推荐的好处,仍未能打动李适,这个建议最终没得到执行。
三个月后,班宏去世,陆贽建议让曾任湖南观察使的李巽暂时代理班宏的度支工作,李适一开始又答应了,很快却又想用司农少卿裴延龄接手度支工作。
陆贽认为裴延龄是个荒诞胡来的小人,不能担当度支的重任,坚决反对。
但李适不理睬,坚持任命裴延龄接替度支工作。
这次任命,为陆贽大展宏图埋下了隐患。

隐患虽大,但眼前尚未显露,陆贽这时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施展抱负的。
贞元八年七月,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遭遇水灾,四十多个州受到影响,两万多人淹死。
陆贽建议李适派使者到受灾地区赈灾慰问。
李适却说:听说各地损失很小,现在就赈灾慰问,恐怕会受到欺骗。
地方夸大受灾数字以争取尽量多的赈灾物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难怪越来越抠门的李适担心。
陆贽知道李适担心的是出钱,上疏说:朝廷不过是拿出一些财物而已,得到的却是人心。只要人心不失,何必担心钱财。
李适总算被说服了,答应派出使者前去赈灾慰问,不过表示不会派使者去淮西,理由是淮西很久没有进贡了。
陈仙奇毒死李希烈后不久,吴少诚又杀死了陈仙奇,自称留后。李适为了息事宁人,就任命他为淮西节度使留后。
吴少诚也是个雄心勃勃的人,并不服从李适的命令,进贡就更谈不上了。
李适想省这一笔钱,吴少诚是没话说的。
陆贽有话说,他认为吴少诚辖区内的百姓并没有罪过,而且帝王应该靠品德和仁义安抚天下,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能负天下人。
在陆贽的坚持下,李适终于派出使者分头去受灾地区慰问。

在屯田、籴粮等方面,陆贽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使李泌的屯田政策得以延续,边疆地区的粮食储备也逐渐增多。

五百七十三、窦参死得有点冤
陆贽虽是贤相,却非圣人,他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姜公辅在泾原兵变时,有进谏防御之功,被李适任命为同平章事。不久,又因谏阻李适厚葬长女唐安公主被贬为太子右庶子。
太子右庶子当了八年多,姜公辅都未能再升官。
他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不想一辈子这么清闲下去,就找到陆贽,请这位当年在翰林院的老同事帮忙。
陆贽也不拿姜公辅当外人,告诉他: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没办法。听说窦参曾多次推荐你,皇上都不批准,而且还有对你不满的话。
姜公辅听了,就像当头浇了一盆凉水一样,别说升官了,连当官的心都没有了,只剩下了一个念头——活命。
为了活命,他向李适请求出家当道士。
李适问他原因,他不敢说陆贽说了什么,只好推说是窦参说的。
李适大怒,把姜公辅贬为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一带)别驾,又派使者去郴州责备窦参把怨恨推到君主头上。
陆贽的泄密可把窦参害苦了。
窦参的苦难还在后面。
他当宰相时很讨厌左司郎中李巽,将他贬为常州刺史。
窦参被贬为郴州刺史时,李巽的职务是湖南观察使,成了窦参的顶头上司。
刘玄佐的儿子汴州节度使刘士宁送给窦参五十匹绢,被李巽得知,李巽上奏李适说窦参结交藩镇。
刘玄佐死后,李适本来是任命吴凑接任汴州节度使的,刘玄佐的女婿带领士兵抵制,在吴凑到任之前诛杀了部分不依附的官员,推出刘士宁任统帅。
结交藩镇已是不该,何况结交的又是不听话的刘士宁!
李适大怒,要杀窦参。
幸好陆贽比较厚道,认为窦参罪不至死,李适这才没杀他。
不过,窦参也没消停多久。
没过多长时间,李适又派宦官对陆贽说:窦参交结朝廷内外的大臣,居心叵测,国家的事情重要,你要马上拿出处理方案。
陆贽仍不同意,他对李适说:窦参是朝廷大臣,杀他要有罪名。当年刘晏被杀,没有相应的罪名,知道现在人们还为此不平,叛乱的人还拿来说事儿。窦参贪赃枉法,天下都知道,但说他有所图谋是没有证据的。不审理清除就使用极刑,将不利于稳定。陛下知道窦参对我没有任何情谊,我这么说不是为了要救他,只是为了法律的公正。
既然陆贽说得这么诚恳,又这么有道理,李适也没辙了,只好将窦参贬官。
贞元九年三月,李适将窦参贬为驩州(今越南境内)司马,家人全部流放。
李适本来还打算惩治窦参的亲党、查抄窦参的家产,被陆贽劝阻。
陆贽虽然厚道,宦官们却不厚道。
窦参当宰相时不知怎么得罪了不少宦官,这些宦官经常在李适面前攻击他,结果窦参还没到驩州就被赐死了,窦申也被乱棍打死,家产和奴仆也被送到京城。

五百七十四、还是裴延龄能量大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权臣和奸臣,窦参刚刚倒下,裴延龄已经起来了。
贞元九年七月,裴延龄上奏:自从我负责度支工作以来,查出各州所欠罚款八百多万缗、所欠税款三百多万缗、欠缴的贡品折价三十多万缗。请设置一个“季库”,每个季度核算一次,负责追缴欠款;设置一个“月库”,每个月度结算一次,负责追缴所欠绸缎布匹。
李适当即批准。
这位财迷皇帝可能不知道,其实各州所欠的罚款,都是贫苦人家欠下的,根本无力偿付,金额再大也只是一个数字;而税款早已被各州用掉;贡品和绸缎布匹本来已经存放在国库,裴延龄要求另设月库,不过是换个地方保存罢了。
李适还觉得裴延龄很会理财、能够富国,岂不知裴延龄只是个能出数字的高级干部罢了。然而,这些数字却让李适信任了这个干部。
长安城西有一片洼地里长了几亩芦苇,裴延龄告诉李适那里有几万亩池塘草泽,可以畜牧御马。
李适派有关部门一看,什么都没有。
这可是欺君之罪,可以杀头的,但李适并没怪罪裴延龄。

李适打算修复神龙寺,需要五十尺长的松木,找遍了各地也找不到。
裴延龄又有了吹牛皮的机会,他对李适说:我最近在同州的一个山谷里见到了几千棵大松树,每一棵都有八十尺以上。
这次,李适没有轻信,问:开元、天宝年间用尽办法在长安附近找巨大的木材都找不到,现在怎么可能有这么多?
裴延龄乘机拍了一下马屁,说:天生奇材是要等到圣君才出现的,开元、天宝年间怎么能得到。

这种牛皮吹吹也就算了,反正又不关其他人的事儿。不过,裴延龄吹牛皮的领域远不止于此。
他上奏声称国库失散了很多财物,他通过检阅台帐,加强管理,从垃圾堆里找出了十三万两银子、价值一百万缗的绸缎布帛等杂物。
按照裴延龄所说,他是有功了,管理国库的太府少卿韦少华就失职了。
韦少华不服,上疏说:这些都是国库登记在册的财物,根本不存在失散,请派人调查。
宰相也请求三司(即御史台、刑部、大理寺)联合调查,李适不同意,也不追究韦少华的责任。
裴延龄经常向李适信口开河,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说,别人不敢吹的牛他敢吹。
李适也察觉出他是个牛皮大王,不过看在裴延龄会给皇室弄钱花的份上,对他仍很宠信。

李适对裴延龄没意见,其他人有意见。
左补阙权德舆上奏,说:裴延龄把税赋中没有支出完的部分当做自己查出来的,邀功求宠。他用低价收购地方仓库里存放的杂物,再高价卖出,将赚取的差额作为自己的业绩。边疆驻军的差额自今年春天已经注销,不再支取粮食,怎么会有多余的薪饷?陛下如果认为裴延龄忠贞孤立,大家都排斥他,可以派心腹大臣查勘真相。陛下也应该明察。
李适不听。
盐铁转运使张滂、京兆尹李充、司农卿李铦等人因为职责与度支相关,也经常指正裴延龄的虚妄。
忠君爱国的宰相陆贽更是经常挺身而出,告诫李适不要任用裴延龄。
贞元十年十一月,陆贽上疏向李适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措辞非常激烈。
这就是著名的《论裴延龄奸蠹书》。
我认为这篇长达七千多字的文章写得很精彩,不仅辞藻华丽,而且情真意切,忠君爱国之情跃然纸上,更难得的是表面看来是揭露裴延龄的罪恶,实际上也是对李适贪财劣习的规劝。
但是,李适不喜欢。
他从来不喜欢指出自己缺点的人,不管这对他有多大的好处。
他不但不接受陆贽的建议,反而对裴延龄更加厚待。
陆贽也不管他喜欢不喜欢,对李适该规劝的继续规劝,对裴延龄该批评的照批评。
有人劝陆贽不要太较真,陆贽说:我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其他一切都不考虑。

陆贽在为国考虑,裴延龄在为己筹谋。
在陆贽揭露裴延龄罪恶的同时,裴延龄也经常在李适面前说陆贽的坏话。
而且,裴延龄还得到了赵憬的帮助。
本来,赵憬是在陆贽的推荐下拜相的,但窦参死后不久,李适对宰相班子进行了调整,将董晋罢免为礼部尚书,任命义成节度使贾耽为右仆射、同平章事,任命尚书右丞卢迈也成为同平章事,让赵憬改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本来中书省和门下省是平级的,门下省的排序还在中书省前面。可是到了裴炎当宰相的时候,情况不同了,他把政事堂从门下省迁到了中书省。
赵憬怀疑陆贽依仗李适的信任排挤他到门下,因而经常称病,不过问政事。
从此,赵憬开始对陆贽有意见,就暗中把陆贽弹劾裴延龄的内容告诉他,裴延龄能够得以将计就计,化解陆贽的弹劾。因此,李适越来越信任裴延龄、误解陆贽。
一次,陆贽与赵憬约好一同在李适面前抨击裴延龄。结果,陆贽说得慷慨激昂,李适听得怒形于色,赵憬始终一言不发。
贞元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李适解除了陆贽的宰相职务,让他改任太子宾客。

五百七十五、阳城救陆贽
作为奸臣,裴延龄当然不会让陆贽就此舒舒服服地度过下半生,他要等待机会制陆贽于死地。
对于有心的人来说,机会总是会来的。
贞元十一年,出现了旱情,裴延龄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对李适说:陆贽、李充、张滂、李铦等人因失去权势而不满,当众说“天下大旱,百姓们将流离失所,度支欠了军队不少粮秣,军队的将士和马匹都没有食物,这件事情怎么办!”他们的目的是动摇民心,并不仅仅是针对我一个人。
几天后,在李适到御苑射猎时,还真有神策军将士向李适诉苦,说度支不给他们粮秣。
李适认为这是陆贽等人鼓动的结果,气得马上回宫了。
四月,李适将陆贽贬为忠州别驾,将李充贬为涪州长史,将张滂贬为汀州长史,将李铦贬为邵州长史。
堂堂的宰相,四个月后就成了别驾,这落差快赶上雅鲁藏布江了。可李适的怒气并未完全消除,很多人都认为陆贽难逃一死,但没人敢营救。
这时,阳城出手了。
阳城是个奇人。他在家乡以为人公正、谦恭著称,周边地区有很多人登门向他求学,邻里之间有纠纷也都是找他决断。
曾经有人偷他家的树,他碰巧看到。
换做是平常人肯定是一声大吼,但阳城没这么干,他担心偷树的人会不好意思,居然自己偷偷地溜走了。
有一次他家里断了粮食,就让仆人去出去借米。
可仆人出去了很久都没回来,阳城就和弟弟一起去找,结果在路边上找到了酩酊大醉的仆人。
原来这个仆人是个酒鬼,把借来的米都换成了酒,喝醉后在路边上睡着了。
仆人醒来后,连连向阳城道歉,阳城说:天冷了,喝点酒有什么不对?
当地官府听说阳城的事迹后,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布,要求一定要阳城收下。
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扔下布就离开了。
阳城没办法,只得收起来,不过并不使用这些布匹。
不久,有位同乡的人亲人去世没钱举行葬礼,阳城就将这些布匹给了他。
李泌生前得知他的事迹,推荐他到朝廷任职。李适下令征召他为谏议大夫。
换做一般的隐士,说什么也要推辞个三番五次才肯接受,可他二话不说就接受了。
在到达长安之前,人人都想一睹他的风采,认为他一定会不顾生死地谏诤,甚至可能会因谏诤而死。
等阳城到了长安,谏官们跟李适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博弈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他却跟两个弟弟一起请客吃饭、饮酒作乐。
有人拜访他想问个究竟,他就逮了酒猛灌,要么灌倒对方,要么灌倒自己,反正是不给人家问话的机会。
人们都看不透他,最终给他下了一个评语——浪得虚名。
韩愈为此曾写了一篇《争臣论》来讽刺阳城,他也不当回事儿。

得知陆贽有生命危险的时候,阳城挺身而出,说:不能让天子信任奸臣、诛杀无辜。
他率领拾遗王仲舒、归登、右补阙熊执易、崔邠等人跪在延英门,上疏抨击裴延龄奸佞、论证陆贽等人无罪。
李适正在气头上,哪管你阳城说什么,准备把阳城等人也一并收拾了。
幸亏太子李诵出面说好话,李适才消了气,派宰相劝阳城等人回去。
八十多岁的金吾将军张万福听说谏官们跪在殿前进谏,立即跑到延英门,高声祝贺说:朝廷有直臣,天下一定太平!
接着,他向阳城、王仲舒等人一一叩头,然后连声高呼“太平万岁!太平万岁!”
阳城等人的谏诤虽未能扳倒裴延龄,但挽救了陆贽。

面对裴延龄随时都可能拜相的局面,阳城放话说:如果裴延龄真的当了宰相,我就把诏书撕毁,然后到殿前恸哭。
再加上李诵也在李适面前有意无意地说裴延龄、韦渠牟不堪大用,李适最终并没有任命裴延龄当宰相。

阳城还想继续抨击裴延龄,就把裴延龄的所有罪行搜集到一起,详加评论、批判,让李泌的儿子李繁执笔书写。
不料李繁的人品极差,把所有的内容都告诉了裴延龄。
裴延龄赶在阳城之前向李适辩解了所有的问题,因此李适看到阳城的上疏时,连看都没看。
 不是阳城太无能,而是裴延龄太厉害。
贞元十一年七月,阳城被贬为国子司业,这是李适对他抨击裴延龄行为的处罚。
裴延龄是扳不倒了。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斗不过敌人的时候,你还有一个选择——活过他。
陆贽和阳城都扳不倒裴延龄,但都比他活得长。
贞元十二年九月,裴延龄终于死了。
朝廷内外都因这位大奸臣的死而庆贺,只有李适一个人哀悼惋惜。
这时,陆贽正在忠州编著医书《陆氏集验方》,阳城正在国子监诲人不倦。
太学生薛约也是个正直的人,他把阳城当做老师一样对待。
后来薛约因为上疏讨论国家大事被流放连州(今广东省连州市一带),阳城到长安郊外为他送行,被李适找到发飙的借口,以“与罪人结党”为名将他贬为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一带)刺史。
阳城还未做官时就深受家乡百姓拥戴,当个地方官绝对不在话下。
不过,对他的上级来说,他这个刺史可是大大的不称职,因为道州的税赋是缴不齐的。
湖南道观察使多次派人去批评阳城,阳城也不争辩,自己给自己写了个评价:“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
阳城自己都甘于落后了,谁还有什么办法?
但这位观察使大人也很执着,又派判官去督办阳城收税赋。
阳城得知判官要来,就把自己关在了监狱里。
判官来到道州,听说此事,大吃一惊,急忙跑到监狱去见阳城,说:使君有什么罪!我只是奉命来问候你的。
在判官的劝说下,阳城虽然出了监狱,但不回家,每天在驿馆外一扇丢弃的破门板上坐着,困了就躺在门板上睡觉。
判官给搞得很难受,只好离开。
观察使再派其他人去道州,再也没人愿意去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七十六、册封南诏
李适在朝廷上闹得不亦乐乎,韦皋在辖区忙得不亦乐乎。
韦皋不仅有政治头脑、政治手腕,还有军事头脑、指挥艺术,他一封信离间了吐蕃和云南,几场战役打下来,吐蕃又是灰头土脸。
但是,处在两个超级大国——大唐和吐蕃夹缝中的云南并不想旗帜鲜明地讨好一个、得罪另一个,尽管韦皋的书信象雪花一样频繁地飞到异牟寻的手里,异牟寻就是不肯马上归唐。
不过,吐蕃每次征召云南的士兵,异牟寻也是越给越少。
他是谁都不想得罪。
韦皋并不气馁,于贞元七年又派讨击副使段忠义回到云南劝异牟寻归唐。
这个段忠义是个很合适的人选。别看他此前名不见经传,其实在云南非常有影响力,曾任阁罗凤的使者到大唐朝见。、
吐蕃得知韦皋派出使者到了云南,就派使者去质问异牟寻。
这时,段忠义的特殊身份发挥了作用。异牟寻告诉吐蕃使者:什么唐国派来的使者,不过是本地人罢了。韦皋让他回到家乡,并没有其他意图。
为表示自己的无辜,异牟寻还真的弄了一个当地人声称是大唐的使者送给了吐蕃。
但吐蕃仍不放心,他们弄了很多云南大臣的子弟作为人质带回吐蕃。
这样以来,异牟寻更恼火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吐蕃和云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互相的不信任也越来越强烈。
云南每次派遣军队到边境,吐蕃也声称要跟云南军队相呼应,派出大批军队。
其实大家都知道吐蕃是在提防云南。
韦皋乘机写信给异牟寻,邀请他一起袭击吐蕃,把吐蕃打出云岭,与云南一起驻守边境、亲如一家。
光说不练忽悠妇道人家还可以,忽悠异牟寻这样的老牌政治家肯定是不行的。
韦皋一边联络异牟寻,一边派遣军队出击吐蕃,打下了五十多初堡栅。
异牟寻也不傻,他知道吐蕃已经对自己不再信任,而且吐蕃也掐不过韦皋,开始向大唐靠拢。
贞元九年,异牟寻派出三批使者从三个不同的路径去见韦皋,这三批使者带着两种相同的物品——生金和丹砂。
生金表示坚定,丹砂表示赤心。
异牟寻要表示的就是——我坚决要回归大唐,一片赤心!
除了生金和丹砂外,异牟寻还给韦皋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自称大唐云南王的孙子、吐蕃赞普义弟日东王,表示愿意与吐蕃决裂、回归大唐。
异牟寻的三批使者都安全到达了成都
韦皋见到异牟寻的三批使者后,立即派人到长安向李适报告。李适拟定了给异牟寻的诏书,委托韦皋去云南慰问安抚。
贞元九年十月,韦皋按照李适的旨意派遣节度巡官崔佐时带着诏书去云南慰问安抚。
贞元十年正月,崔佐时抵达云南都城羊苴咩城。
当时,吐蕃有几百名使者在云南,异牟寻还想刀切豆腐两面光,不打算让吐蕃使者得知大唐使者来到的消息,让崔佐时穿着当地牂柯部落的服装进城。
崔佐时坚决不同意。他说:我是堂堂的大唐使者,岂能穿小小部落的服装 !
异牟寻没办法,只得连夜迎接崔佐时。
崔佐时故意高声宣读诏书,异牟寻担心被吐蕃使者听到,吓得脸色都变了。
等到崔佐时把诏书宣读完,异牟寻心知瞒不过吐蕃,也不再掩饰,叹息流泪,下跪接受诏书。
接着,郑回秘密会见崔佐时,向他提示了下一步的应对措施,崔佐时从而完全掌握了云南的情形,乘机劝异牟寻把吐蕃使者全部杀掉、撤销吐蕃所封的王号、献出吐蕃送给的金印、恢复南诏的名称。
异牟寻一一答应。
为表示诚意,异牟寻还率领王子寻梦凑等人在点苍山的神祠里与崔佐时立下了盟誓。

光盟誓不解决问题。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忠心,异牟寻要拿昔日的盟友吐蕃来开刀。
背后捅刀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下手的机会多。
异牟寻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机会起源于吐蕃与回鹘之间对北庭的争夺。
吐蕃与回鹘交战,死伤不少将士,就向云南征兵一万。
异牟寻对这次征兵本来是不积极的,以国小人少为由,只答应出兵三千。
吐蕃不同意,非要异牟寻再增加兵力。
异牟寻将兵力增加到五千,吐蕃方面才答应。
异牟寻这时已经向大唐效忠,就派五千将士作为前锋,自己亲自率领数万军队跟在后面,出其不意地袭击了吐蕃军,夺取了十六座城池,俘虏了五位吐蕃亲王和十余万吐蕃将士。
贞元十年六月,异牟寻派遣使者向李适呈献云南地图、特产和吐蕃颁发的金印,请求恢复南诏的旧称。
李适很快作出回应,任命祠部郎中袁滋为册南诏使,到南诏颁发刻有“贞元册南诏印”字样的银座金印。
异牟寻接受了册封后,设宴招待袁滋,在宴会上指着李隆基当年赐给南诏的银盘让袁滋看,又指着一位老笛工和一位老歌女说:玄宗赐给我们南诏的龟兹乐团只剩下他们两个了。
袁滋乘机又给异牟寻上了一段政治课,他说:南诏应该深思祖先的艰辛,子子孙孙都要效忠大唐。
异牟寻已经彻底跟吐蕃决裂了,也只好效忠大唐,他连忙叩头说:怎么敢不遵守使者的命令!
在南诏完成了从敌人到藩属的转变后,韦皋应对吐蕃越发自如了,隔三差五就要海扁吐蕃一顿,搞得很多吐蕃高官纷纷来降。
当然,这也不全是李泌、陆贽和韦皋等人的功劳,吐蕃之所以变得这么不济事,主要还是连年征战的消耗与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社会动荡、内乱不断,国力因此衰弱。

五百七十七、宿疾
李适应该感到庆幸,吐蕃及时的衰落为他赢得了相对缓和的周边环境。否则,就靠他那点儿能耐,不知道又要丢掉多少土地和人民。
尽管外部环境在李泌的运筹和韦皋等人的经营下有所好转,内部的纷争在李适的折腾下仍不见起色。就像病人一样,新病还没治好,宿疾又发作了。
大唐的宿疾是宦官专权。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唐代的宦官专权“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可谓历史悠久。
到了李适即位时,本来宦官已经不掌握太大的权力了,但在泾原兵变后,对大臣越来越不信任的李适把越来越多的权力交给了宦官们。
宦官专权的一个关键是神策军的权力移交。
由于神策军多次征讨、护驾有功,再加上鱼朝恩等历任神策军统帅的扩张,这支军队的地位越来越高。
贞元八年,统领这支军队的还是左神策大将军柏良器。
柏良器出身于李光弼军中,因战功被封为平原郡王。
他是个很负责的人,出任左神策大将军后,组织招募有才能、有勇力的人进入神策军,准备逐步把那些在神策军挂名领工资却在外面做生意的人裁掉。
这些做法引起了监军窦文场的不满。
贞元八年十二月,窦文场检举柏良器老婆家一个亲人醉酒住在皇宫值班室,柏良器因此被贬为右领军大将军。从此,宦官完全掌握了禁军。
贞元十二年,李适打算任命左神策监军窦文场、右神策监军霍仙鸣为护军中尉(相当于神策军总指挥),任命左神威监军张尚进、右神威监军焦希望为中护军(相当于神威军总指挥)。
窦文场暗示宰相诏书要按照统军的规格用麻纸书写。
当初李适设置在禁军六支部队中设统军一职安置离职的节度使们,官阶与尚书相当,都是正三品,任命的诏书都是用麻纸书写,窦文场也想借麻纸来风光一把、突出一番。
宰相答应了,翰林学识郑絪不干。
他向李适进言:按照惯例只有封王拜相才用麻纸书写诏书,现在任命中尉也用麻纸。不知道陛下是特意为表达对窦文场的宠信呢,还是想建立一项新的制度呢?
李适这次没犯驴脾气,他告诉窦文场:高祖、太宗的时候,宦官最多不过当个员外将军同正,四品、五品的都没几个。从李辅国开始,制度被破坏。我今天提拔你们,也不能说不是出于私心。如果再用麻纸下诏书,世人会认为我受到了你们的胁迫。
窦文场虽然权大,毕竟还没达到李辅国当年那个程度,天下还是李适说了算的。
窦文场吓得叩头谢罪。
诏书虽然最终没有用麻纸书写,但是这件事暴露出了宰相等高级官员对宦官的畏惧和依附。
当时,藩镇的将帅很多都是神策军出来的,甚至连御史台、三省六部也有从神策军出来的人。
宦官虽然不近女色,但不代表他们就是圣人。在手握重权的情况下,他们也很难循规蹈矩。
在朝廷,他们可以让宰相附会;对平民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欺压剥夺百姓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宫市。
宫市是李适创新的东西。
在李适之前,皇宫需要日用品,都是交给官府到民间采办。李适当了一段时间的皇帝之后,觉得官府采办既不经济又不实惠,改由宦官负责日用品采办。
这下实惠了。
负责采办的宦官往往压低价格来购买民间的物品,后来甚至发展到不出示任何公文证件,直接设立几百名“白望”在长安的繁华地段采办物品。
所谓“白望”,意即在市场上左右望,看中东西就拿,出价很低。
这些白望一旦看中老百姓的物品,立即上前声称“宫市”(即皇宫所买),付点儿钱就把东西拿走,还要索取运费。甚至有的人把物品带到市场去卖,结果空手而归。
曾经有自称“宫市”的宦官用几尺绢换了一位农民的木柴,还向农民索取给皇宫看门人的进门费,而且要求用驴送到宫内。
农民只好把绢给宦官当做进门费,宦官又不肯接受,而且坚持要农民的驴。
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儿女,在家等着我卖木柴卖粮食吃,现在把木柴给了你们不要钱还不行,我只有死路一条了!”
他连死都不怕,也就不会怕宦官了,抓住宦官就打。
街上的官吏抓到了这位农民,并将此事上报朝廷。
李适知道后,下诏开除了这名宦官,赐给了农民十匹绢,但“宫市”继续延续。
吴凑也向李适宫市"这种做法也没有因此而改变。谏官和御史多次上奏折提意见,皇上不听从.顺宗皇帝刚刚即位,就禁止了"宫市"的做法.后来遇到大赦天下,又明令禁止这种行为。
谏官们多次提出停止“宫市”,李适不采纳;吴凑当京兆尹时提出恢复官府采办的建议,李适不听从;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入朝时建议废黜“宫市”,李适开始还认为有道理,在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的坚持下,不但没废除,反而不再相信此类的建议。
还有一些五坊小儿(对饲养皇室猎鹰猎犬的宦官的蔑称)以贡奉宫廷为名,在长安城内外张网捕鸟,有时把网张在人家门口或盖在井上,不让人家出入和打水,借此勒索钱财。他们到饭铺吃饭也不给钱,有时还故意留下一筐蛇要店主喂养,直到店主给了钱,才把蛇筐带走。

五百七十八、顽症
除了宦官专权这个宿疾外,大唐还有一个顽症——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的历史不象宦官专权那样悠久,是安史之乱后才出现的,但因其点多面广,再加上李亨之后的历代皇帝处理不够的当,藩镇割据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仆固怀恩、田承嗣、朱滔、李惟岳、王武俊、李希烈……一个比一个嚣张,一个比一个无礼。
本来,在李泌、陆贽、李晟、浑瑊、马燧等一干文臣武将的辅佐下,平定了李怀光和朱泚、安抚了王武俊、李纳、田绪等人后,那些不太服从朝廷的藩镇有点老实了,但随着李适对大将们越来越疏远、对重臣们越来越不信任,不但老的野心家开始故态萌生,新的野心家们也象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贞元十年,昭义(原名泽潞)节度使李抱真去世后,他儿子李缄得不到军队支持,李适乘机任命昭义步军都虞候王延贵为留后,将他赐名为王虔休,打算以此掌握昭义军。
这件事触怒了昭义行军司马、摄洺州刺史元谊,他服王虔休,上表要求从昭义军划出磁、邢、洺三州新建一个藩镇归他统治。
上表的同时,元谊通过重赏厚赠等方式极力拉拢太行山以东的昭义军精锐部队,增强自己的筹码。
李适派人去劝导,元谊拒不听从。
不久,王虔休和元谊就开战了,双方各有胜负,死伤惨重。
直到贞元十二年正月,这场争斗才以元谊率军投奔田绪而告一段落。
魏博节度使田绪暴毙后,他年仅十五岁的儿子田季安被拥立为节度使。田承嗣、田悦、田绪、田季安,四任节度使来自同一个家族,魏博军已经是个世袭的小王国了。
除此之外,藩镇驱逐主帅自立的,杀害主帅的,父亲死后诛杀异己企图继位的,更是多了去了。
为了取悦藩镇统帅,李适于贞元十二年,任命浑瑊、王武俊都兼任中书令,加严震、田绪、刘济、韦皋等节度使为同平章事,其余的所有节度使、观察使也都检校御史大夫之类的高官。

对忠心的人来说,不加官进爵,照样会兢兢业业;对野心勃勃的人来说,就算封他做太子,他也不会满足。
贞元十四年九月,彰义(原名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派军劫掠寿州霍山(今安徽省霍山县一带),杀死霍山镇遏使(相当于卫戍部队司令)谢详,夺取了二十多里的土地。
次年三月,吴少诚又派军队袭击唐州(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杀死监军邵国朝、镇遏使张嘉瑜,掠走了一千多名平民。
八月,陈许节度使曲环去世,吴少诚又派遣军队劫掠临颍(今河南省临颍县一带)。
当时陈许节度使上官涚派部将王令忠率领三千兵马救援,全部被吴少诚俘虏。
随后,吴少诚率军围困了陈许军的总部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
上官涚认为打不过吴少诚,想弃城逃跑,陈许营田副使刘昌裔阻止了他。
刘昌裔说:城中的军队足够对付敌军的,只要闭门不出战,敌军几天之后就锐气全无,我们以完全战疲敝,一定会胜利。
上官涚采纳了刘昌裔的建议,坚守许州。
吴少诚对许州是志在必得,派遣军队日夜不停地攻城。
刘昌裔一面组织守军顽强抵抗,一面招募了一千名勇士,凿开城墙出击,大败吴少诚军。
吴少诚在许州城吃了瘪,转而跑到西华(今河南省西华县一带)去劫掠,又被陈许军将领孟元阳击退。
眼看吴少诚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陈许军都知兵马使安国宁不甘心。
安国宁跟上官涗有矛盾,见不得上官涗风光,想把许州城献给吴少诚投降。
刘昌裔把他杀了,然后在要道布置伏兵,命令他们把拿着缣(一种绸缎)的人全部杀掉。
接着,刘昌裔召集安国宁的部下,每人赏给两匹缣。
于是,安国宁的部属全部被杀了。
自泾原兵变后一直对藩镇姑息迁就的李适看到吴少诚也就这么回事儿,来劲了,下诏削去吴少诚的官职爵位,命各地派军征讨他。
征讨吴少诚不是问题,问题是李适没有任命讨伐吴少诚的军事统帅。
可能是他不想再看到有功高震主的人出现。
一开始,征讨吴少诚很顺利,各地军队接连取得胜利。
不过,各地军队缺乏统一指挥、行动无法一致的缺点很快就暴露了出来。
贞元十年十二月,各地军队在小溵水忽然溃败,武器装备、军需物资全部被吴少诚缴获。
李适不得不冒着再造就一个功高震主者的风险设置招讨使。
窦文场推荐了出身神策军的夏绥节度使韩全义。
贞元十六年二月,李适任命韩全义为蔡州四面行营招讨使,统率十七道的军队。
其实李适大可不必担心韩全义会功高震主,因为这位出身神策军的一方大员根本就不懂什么策略,走上节度使的岗位靠的是贿赂宦官。
当了蔡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后,韩全义每次召集军事会议,都是几十个宦官坐在营帐里争论不休,但就是达不成一致。
渐渐地,天气热了起来,讨伐军士兵长期驻扎在潮湿的地带,很多人生病。
韩全义只顾着讨宦官们的欢心,也不安抚将士,军心逐渐瓦解。
很快,韩全义就尝到了恶果。
五月,韩全义率军在溵南广利原与吴少诚的军队会战,刚一交战,讨伐军就被击溃,吴少诚军乘势追击,韩全义被迫退保五楼(今河南省上蔡县东北一带)。
七月,吴少诚军又进攻五楼,讨伐军大败,韩全义在夜幕的掩护下逃跑,退保溵水县(今河南省商水县一带)。
韩全义是一再败退,吴少诚是一再进逼。
九月,吴少诚军进逼溵水,在离城数里的地方驻扎。
韩全义吓得率军再退,向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方向逃去。
看到讨伐是没希望了、覆亡倒是很有可能,宣武军、河阳军私自撤回辖区,只剩下陈许军将领孟元阳、神策将领苏光荣还率部留在溵水。
韩全义对付敌人不怎么样,对付自己人却毫不手软。他诱捕了昭义军将领夏侯仲宣、义成军将领时昂、河阳军将领权文变、河中军将领郭湘等人,一律斩首,打算一次镇服将士。
该不怕他的照样不怕他。
韩全义率军抵达陈州时,刚晋升刺史的刘昌裔登上城头说:天子让您讨伐蔡州,怎么到这儿来了。我不敢让您进城,请您驻扎在城外。
不怕归不怕,该尽的地主之谊还是要尽的。
不久,刘昌裔带着牛肉、美酒来到韩全义的军营犒劳,韩全义惊喜,心中对刘昌裔很佩服。
韦皋得知讨伐军无法取胜的消息,建议李适任命浑瑊、贾耽为统帅,并表示李适如果不愿意让浑瑊、贾耽这样的元老重臣出战,自己可以率领一万精兵剿灭吴少诚,否则,应该赦免吴少诚,停止战争。
时任宰相的贾耽也建议李适赦免吴少诚,得到了李适的认可。
当时吴少诚托一名监军宦官帮他伸冤昭雪,监军宦官向李适奏报了此事,于是李适下诏赦免了吴少诚及其部属,吴少诚率军返回蔡州。
赦免了吴少诚,韩全义安全地回到长安。
尽管他败仗没少打、自己人没少杀,李适还是很厚待他,因为窦文场一直在帮他掩盖打败仗的事实真相。
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韩全义声称他的脚有病,不能晋见李适,派司马崔放去晋见。
崔放见到李适后,替韩全义谢罪,李适却说韩全义作为招讨使能够使吴少诚投降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无能的韩全义得以回到夏州继续当节度使。

五百七十九、病太子熬成皇帝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再加上战乱、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对立,这个国家已经被李适折腾得差不多了。
所幸,李适已经老了,他的猜忌、贪财、无能不会永远地折磨他的国家和人民。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六十四岁的李适终于死了。
宫中仓促之间召翰林学士郑絪、卫次公到金銮殿撰写诏书,有宦官说:宫中还没有决定让谁继位。
当时,太子李诵已经染上风疾,连话都不能说了,履行皇帝的职务是有点问题。
大家听到宦官这么说,没人敢说话,卫次公马上反驳说:太子虽然有病,但他是嫡长子,朝廷内外都拥护他。万不得已,也应该册立嫡长孙广陵王李纯。否则,一定会大乱。
郑絪等人随声附和,继位人选才最终确定。
人选虽然定了,还是有人忧虑,毕竟皇帝的健康状况是个大问题。
李诵很清楚这种情形应该做什么,他来不及换丧服,穿着平时的紫袍、麻鞋,抱病召见各宿卫部队将领,人心才稍微安定。
三天后,李诵在太极殿即位。
当时,卫士们还有点疑惑,纷纷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张望李诵,看到后说:真是太子!
很多人喜极而泣。
李诵不能说话,问题就来了,怎么处理国家大事呢?
他有办法。
他呆在宫里,面前拉一个幕帘,让宦官李忠言、昭容牛氏在身边伺候,每当大臣前来奏报,李诵就在幕帘后面批示。
这是台前的幕后,还有幕后的幕后。
幕后的幕后,是王叔文、翰林待诏王伾。
王叔文善于下围棋,王伾善于书法,他们二人在李适在位时常常出入东宫陪李诵玩乐。
王叔文是个很有智谋的人,也读过不少书,经常利用玩乐的机会向李诵诉说民间疾苦。
一次,李诵与几位太子侍读、王叔文等人谈到宫市,李诵表示要竭力反对此事,众人一致称赞,只有王叔文不说话。
李诵留意到了。
其他人离开的时候,李诵让王叔文留下来,说:刚才只有你一句话不说,是不是有别的见解?
王叔文回答说:我得到太子的看重,有什么想法岂敢不说出来。太子的任务是照顾皇上的饮食和健康,不应该参与宫外的事。陛下在位已久,如果怀疑太子收买人心,该怎么解释?
李诵大惊,哭着说:不是先生,我想不到这些。
此后,李诵对王叔文更加信任、重视。
李诵即位后,将王叔文召入翰林院裁决国事,王伾负责将王叔文的意见和建议传递给李忠言,再由李忠言以李诵的名义颁布诏书。
这只是决策的环节,还有执行的环节。
负责执行环节的是韦执谊。
韦执谊出身世家大族韦氏,妻子杜氏则出身另一世家大族杜氏。
而韦氏和杜氏被人称为“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句话表面是说韦、杜两族居于长安城南,距长安极近;实际上是说韦、杜两族政治地位极高,只在皇族之下。
韦氏一族人才辈出,不仅出过北周韦孝宽这样的名将、李显的皇后韦氏这样的后妃,还出过不少宰相、大儒。
受到家风的影响,韦执谊少年时期就显露出了不凡的才华,早早考中了进士,因成绩优异被任命为右拾遗,二十多岁就成为了翰林学士。
由于他聪明机敏,深得李适赏识,受到的宠信跟裴延龄、韦渠牟相当。
一次,李适过生日,当时还是太子的李诵献上一幅画,李适让韦执谊写了赞语。
李诵按照礼节赐给韦执谊不少绸缎,李适也让韦执谊按照礼节去东宫拜谢李诵。
李诵乘机对韦执谊说:“君知王叔文乎?美才也。”
韦执谊因此开始跟王叔文结交,成为好友。
韦在王叔文的建议下,李诵任命先前仅是吏部郎中的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任命王伾为左散骑常侍、翰林学士,王叔文本人则被任命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后来又兼任度支、盐铁转运副使。
三人中,王叔文负责出谋划策,王伾负责传递消息,而韦执谊负责执行李诵的诏书。
协助王叔文、王伾、韦执谊的还有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一批官员。
王叔文等人对李适统治时期的种种弊端早就心怀不满,这时终于有了革新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在王叔文等人的推动下,李诵下令:免除百姓拖欠官府的所有捐税,正规进贡之外的所有巧立名目的进贡全部停止,宫市、五坊小儿(对饲养皇室猎鹰猎犬的宦官的蔑称)等贞元末年的弊政全部废除。
同时,李诵还征召忠州别驾陆贽、郴州别驾郑馀庆、杭州刺史韩皋、道州刺史阳城到长安。
可惜,陆贽与阳城在李诵的诏书到达之前就去世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八十、二王八司马
王叔文等人致力革新,不可避免地要触动藩镇和宦官的利益,免除百姓拖欠的捐税使藩镇的收入减少,宫市、五坊小儿的废除则让那些胡作非为的宦官失去了很多实惠。
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都是李适统治时期的红人,权势极大,看到王叔文、李忠言等人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就利用李诵健康有问题、大部分人希望早立太子的形势,向李诵施加压力,使他册立长子李淳为太子,改名为“纯”。
四月六日,李诵在宣政殿主持册立仪式。文武百官看到了李纯的相貌,感到很兴奋,甚至还有人为唐室后继有人而流下了热泪。
在百官兴奋不已的时候,王叔文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他当众吟诵杜甫的《诸葛亮祠堂》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五月,李诵在俱文珍等宦官的压力下,任命王叔文为户部侍郎,仍然兼任度支、盐铁转运副使,但免除了他翰林学士的职务。
王叔文看起来是升官了,其实地位却是下降了,因为翰林学士可以到翰林院研究工作,而户部侍郎不行。
王叔文见到诏书,非常震惊,说:我每天到翰林院商量公事,如果没有翰林院的职务,就没理由再来了。
王伾立即上疏请求恢复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但没得到批准。
王伾再次上疏,王叔文才被允许三五天去一次翰林院。

而韦执谊迫于压力,想淡化与王叔文等革新势力的关系,在处理事情时开始王叔文产生分歧。
宣歙巡官羊士谔在长安公开抨击王叔文。
王叔文得知后,大怒,打算处死羊士谔,韦执谊不同意;王叔文又准备将羊士谔乱棍打死,韦执谊还是不同意,结果只将他贬官,引起了王叔文的不满。
不久,韦皋派剑南支度副使刘辟向王叔文请求统辖三川(东川、西川、山南西道),说:如果给我三川,当以死相助;如果不给,我会用其他方式报答你。
王叔文发怒,要杀了刘辟,韦执谊又不同意,结果刘辟逃回成都。
韦执谊知道王叔文肯定会生气,派人向王叔文道歉,说:不是我要违背盟约,不过是想通过迂回的方式帮助你罢了。
王叔文根本不相信,破口大骂,二人从此结下了仇恨。

韦皋没得到三川,果然象刘辟所说一样对王叔文采取了报复。他上疏李诵,说:王叔文、王伾、李忠言破坏法纪、包藏祸心,应该将他驱逐出朝廷。
更关键的是他还建议由太子李纯监国。
不久,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的上疏也送到了长安,这两人的上疏跟韦皋的上疏内容也差不多,都是说王叔文坏话、建议让李纯监国的。

得罪了宦官和藩镇,王叔文不怕,因为他要革除的最大弊政就是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得罪宦官和藩镇是必然的,只要掌握了强大的军队就行。
为了掌握军权,李诵在王叔文建议下曾任命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节度使,任命度支郎中韩泰为行军司马。
然而,宦官们并不准备妥协。
范希朝、韩泰到任后,京西各地将领们分别派人送信给神策军中尉,说将要隶属范希朝。
宦官们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说:照这样办,我们这些人一定会死在他们手里。
宦官们密令送信的人回去告诉将领们不要把军权交给别人。
范希朝抵达奉天,没有一个将领前来迎接。
韩泰火速赶到长安将情况告诉王叔文,王叔文无计可施,徒呼奈何。

不久,更严重的打击来了——王叔文的母亲去世。
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去世,必须要离职守丧。
王叔文因此被解除一切职务。
此后,韦执谊更不听王叔文的话。
王叔文气得发誓有朝一日复出,一定先斩韦执谊。
韦执谊变了,王伾没变。
王叔文离职后,王伾每天都去见宰相杜佑和那些宦官们,请求他们征召王叔文为宰相并统帅禁军。
宦官们当然不会同意。
王伾又请求他们征召王叔文为威远军使、同平章事,宦官们依然不答应。
一天,王伾在翰林院上班,一连上了三道奏章都没得到批示,知道大势已去,坐立不安,夜间突然中风,第二天被担架抬回私宅,再也没有出来。
七月二十二日,王叔文革新集团的另一骨干仓部郎中、判度支案陈谏被任命为河中少尹,标志着这一集团被全面排挤。
七月二十八日,李诵在俱文珍等宦官的压力下被迫下诏让李纯监国,任命出身朔方军的太常卿杜黄裳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左金吾大将军袁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八月初四,刚当了一百四十多天皇帝的李诵被迫下诏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李纯。次日,李诵搬到兴庆宫居住,下令将年号改为永贞,立李纯的母亲良娣为太上皇后。
李诵下台了,王叔文革新集团开始倒大霉了。
不久,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韩泰被贬为抚州刺史、韩晔被贬为池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
韦执谊因为经常跟王叔文唱反调,又是杜黄裳的女婿,直到永贞元年十一月才被贬为崖州司马。
同月,有人提出对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处罚太轻,这几位再度被贬:韩泰被贬为虔州(江西赣州)司马,韩晔被贬为饶州(江西波阳)司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湖南永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湖南常德)司马,陈谏被贬为台州(浙江临海)司马,凌准被贬为连州(广东连县)司马,程异被贬为郴州(湖南郴州)司马。
这八人因同时被贬为司马,被称为“八司马”,再加上王伾、王叔文,就是“二王八司马”。
当年,王伾在开州病死;第二年,李诵去世;同年,王叔文被赐死。
以李诵为支撑、王叔文为核心的二王八司马革新就此彻底失败,再无翻盘可能。
有人认为二王八司马革新失败的原因是太急于求成,这么说不错,太也不完全对。当时藩镇和宦官的势力的确很大,如果循序渐进地削弱他们,把握肯定会大不少,但李诵即位时健康状况已经很糟糕了,李纯又表现出不支持革新,二王八司马根本没有时间从容实施革新,要怪只能怪他们的运气太差。

五百八十一、平定西川与夏绥
尽管李纯即位后立即严惩王叔文革新集团,但他对藩镇的态度跟革新集团并无二致。

韦皋去世后,支度副使刘辟自称留后,授意将领们上表李纯请求赐给他节钺。
李纯不仅没有批准,还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袁滋为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同时征召刘辟到朝廷任给事中。
刘辟自恃实力强大,不接受征召;而袁滋畏惧刘辟,不敢前进。
李纯大怒,将袁滋贬为吉州刺史。
不过,李纯对刘辟还是没办法,只好任命他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
刘辟得到李纯的任命之后,越发骄傲,竟然也打起了三川的主意。
与韦皋威逼利诱王叔文不同的是,刘辟直接向李纯提出了兼管三川的要求。
李纯说什么也是皇帝,哪肯被刘辟这么步步紧逼,这位二十七岁的皇帝再次对刘辟说了“不”。
刘辟遭到拒绝,再次想借助武力实现愿望,于元和元年正月出兵包围东川节度使李康所在的梓州。
李纯打算出兵讨伐李纯,却又不敢发动战争,参与讨论此事的大臣们也都认为蜀地易守难攻,只有杜黄裳说:刘辟不过是个狂妄愚昧的书生,收拾他易如反掌。臣知道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猛而有谋略,希望陛下能将这项任务委托给他,不要派监军,必定能够生擒刘辟。
杜黄裳曾跟随郭子仪屡立战功,在郭子仪入朝时曾妥善处理过朔方军内部的哗变苗头。
对杜黄裳的军事才能,李纯很信任,也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正月二十三日,李纯派遣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率领五千士兵作为前军、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率领二千士兵作为次军,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一起讨伐刘辟。
高崇文一直很畏惧保义节度使刘澭,杜黄裳对他说:如果你不能成功,就派刘澭来接替你。
在巨大的压力下,高崇文率军八战八胜,兵锋直指成都。
刘辟失去成都后,打算逃亡吐蕃,被高崇文派人追上,投江没有死掉,成了高崇文的俘虏,被送到长安斩首。
李纯对杜黄裳说:这都是你的功劳。

李纯还在当藩王时,就听说了韩全义打了败仗还骄横无礼的事情,就征召他入朝。
韩全义也不敢抗命,任命外甥杨惠琳为留后,然后入朝。
李纯接受杜黄裳的建议,让韩全义致仕,派右骁卫将军李演接任夏绥节度使。
杨惠琳可不像韩全义那样听话,他下令备战,拒绝接受李演上任,上疏声称将士们逼自己当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严绶上疏李纯,要求出兵征讨杨惠琳。
李纯命令河东军、天德军出兵征讨杨惠琳。
元和元年三月,一心自立的杨惠琳被夏绥兵马使张承金杀死,首级被送到长安示众。

五百八十二、李师道发迹
杜黄裳还有立功的机会,因为平卢军也有人自立了。
自李正己以来,平卢节度使的职务一直是父子相传:李正己死后,李纳当节度使;李纳死后,他的儿子李师古当节度使。
李师古虽然表面上听从朝廷的,暗中却大肆招纳亡命之徒。
李适去世后,李师古捏造罪名趁国丧之机攻打邻近的义成军节度使,知道李诵即位才罢兵。
李师古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师道,一直被排斥在外,比较贫困。
李师古曾私下对亲信说:我并非对师道没有兄弟之情,我十五岁成为节度使,自恨不知道人世艰辛。师道比我还小几岁,我想让他了解衣服和粮食是怎么得来的,因此排他到州县任职,想来你们体察不到这份苦心。
元和元年,二十九岁的李师古病危。而李师道当时在代理密州刺史,闲着没事就画画、吹觱篥(一种乐器)。
李师古问判官高沐、李公度:乘着我现在还清醒,想问你们。我死之后,你们打算拥戴谁当统帅?
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贸然回答。
高沐、李公度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还没回答,李师古说到:难道不是师道吗?按照人情常理,谁肯薄待亲人、厚待他人呢?统帅人选如果不合适,不仅会影响平卢军,还会给我的家族带来灾祸。师道身为公侯的后代,只知道学习雕虫小技,自以为很能干,可以作为统帅吗?请你们认真考虑!
不久,李师古病死,高沐、李公度到密州迎回李师道,拥戴他为节度副使。
李师道干了一段时间,朝廷并没有任命他。
得不到朝廷的认可,终归不是办法。
李师道召集将领、幕僚商讨对策。有人建议出兵到邻近地区抢掠,打算以此胁迫朝廷册封李师道。
高沐坚决阻止,建议李师道把收缴的税款送到朝廷,请朝廷任命平卢辖区内空缺的官员,实行朝廷规定的盐铁专卖制度,不断派遣使者到朝廷呈上奏章。
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李纯准备满足李师道的愿望。
杜黄裳建议乘李师道根基还不深,将平卢军分割为若干块,李纯不同意,还是任命李师道为平卢留后、知郓州事,不久又任命他为平卢节度使。

杨惠琳、刘辟被平定后,那些割据的藩镇也不敢再嚣张,纷纷要求入朝。
一直表现不好的镇海节度使李錡也要求入朝。
李錡不仅是节度使,而且出身皇族,是李神通的后代。李纯对他很重视,派使者到京口慰问,同时犒劳镇海军将士。
李錡也任命镇海军判官王澹为留后,摆出一副入朝的姿态,却多次推迟入朝的日期。
王澹与李纯的使者多次劝导李錡,李錡很不高兴,上奏李纯,声称因健康原因,要求推迟到年底再入朝。
李纯征求宰相们的意见,接替杜黄裳出任宰相的武元衡说:陛下刚刚登极,如果容许李錡说入朝就入朝、说推迟就推迟,将来怎么号令天下!
李纯认为武元衡言之有理,就下诏征召李錡。
李錡无计可施,决定谋反。
他先是借发放冬装的时机鼓动士兵杀了王澹,然后命令驻扎在辖区五个州的镇将分别杀掉五个州的刺史,同时派牙将庾伯良率兵三千加强石头城的防御。
李錡斩杀刺史计划实施得并不成功。常州刺史颜防假传圣旨,自称招讨副使,斩杀了常州镇将李深,并且发出公文到其他四个州,要求一起讨伐叛逆;湖州刺史辛秘招募了几百名青壮年,夜袭湖州镇将赵惟忠的军营,斩杀赵惟忠。
元和二年九月,李纯下诏削去李錡的一切职务,任命淮南节度使王锷为招讨处置使统领各道军队,征召宣武、义宁、武昌、淮南、宣歙、江西、浙东几路军队分道出兵,征讨李錡。
李錡连辖区都搞不定,更不是这些正规军的对手。
他身为牙将的外甥裴行立也不看好他,与奉命李錡之命攻打宣州的镇海兵马使张子良、李奉仙、田少卿联络,里应外合,发动兵变,生擒李錡。

五百八十三、准节度被捉
元和四年,王武俊之子成德节度使王士真去世,王士真的长子副大使王承宗上疏请求继任。
李纯打算拒绝王承宗,重新任命一位成德节度使,以此革除河北藩镇父子兄弟相传的弊端。
宰相裴垍劝阻说:李纳跋扈无礼,陛下还同意让李师道继任节度使;王武俊立有大功,要是拒绝王承宗,情理上说不过去,他们一定不服。
李纯又征求翰林学士们的意见,李绛等人说:河北藩镇不服从朝廷,谁不愤怒,但现在突然改革,未必能成功。成德节度使自王武俊以来,父子相传了四十多年,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做法,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何况现在王承宗已经掌握了军权,要撤换,他未必服从。范阳、魏博、易定、缁青也都跟成德军一样,传位给子弟,如果得知朝廷委派节度使,也会不安。现在江淮一带又发生了水灾,不利于发动战争。
李纯又想出一个办法:任命王承宗为成德留后,同时从成德军割出德州、棣州组建另一个藩镇来削弱王承宗,让王承宗象李师道一样执行两税法、由朝廷任命成德军官员。
他征求各位翰林学士的意见时,李绛等人认为实施起来比较难,建议派使者去成德军吊祭王士真时暗示一下王承宗,让王承宗自己主动上表割出德州和棣州、执行两税法。
的确是个好办法,王承宗成功了,李纯的目的就达到了;万一不成功,也不算得罪王承宗。
但李纯并不甘心,他还想着象平定西川、镇海一样平定河北。
他问李绛等人:现在卢龙节度使刘济。魏博节度使田季安都在生病,如果他们去世了,难道还让他们象成德军一样由儿子继承官职,这样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很多人建议乘现在把节度使任免权收回朝廷,谁不服从就讨伐。你认为怎么样?
李绛回答说:大臣们见陛下平定西川、镇海易如反掌,所以有马屁精劝陛下加强对河北藩镇的统治,这是没有深谋远虑,陛下也因为以前成功来的容易而相信他们的判断。臣等日思夜想,认为河北与夏绥、镇海的情况还是大不相同的。西川、镇海都不是可以割据的地方,四周的藩镇都忠于国家,刘辟、李錡也得不到将士的拥戴,平定他们是万无一失的,因此臣等当时也建议陛下征讨他们。成德就与他们不同,内部根深蒂固,外部牵连广泛,将士百姓都怀念王武俊家几代人的恩惠,不知君臣之礼。成德相邻的藩镇现在也许跟王承宗不和,但考虑到子孙继承的问题,也可能会与王承宗结成利益共同体,征讨很难成功。刘济、田季安与王承宗的情况是一样的,如果他们去世时有机会,再看情况处理。
这时,彰义节度使吴少诚病重,李绛等人又进言:吴少诚的病不会好转。彰义的情况与河北不同,彰义周围的州县都忠于国家,得不到任何援助。现在任命彰义节度使正是好时候,如果吴少诚不接受,可以征讨。现在应该集中军力应对彰义,不应对难以对付的河北动武。
李纯接受了李绛等人的建议,派出使者前去慰问王承宗。
王承宗表现得很乖,表示愿意献出德州、棣州。
元和四年九月,李纯任命王承宗为成德军节度、恒、冀、深、赵州观察使,任命薛昌朝为保信节度、德、棣二州观察使。
薛昌朝是薛嵩的儿子,又是王家的女婿,由他担任保信节度使,王承宗等人在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
然而,王承宗最终还是没有接受。
田季安率先得到薛昌朝任职的消息,派人告诉王承宗:薛昌朝暗中与朝廷联络,因此被任命为节度使。
王承宗派数百名骑兵赶到德州,生擒薛昌朝,将他囚禁在真定。
而负责宣布任命薛昌朝为节度使的宦官在魏州被田季安殷勤挽留了好几天,等这位宦官来到德州时,薛昌朝早就吃了几天牢饭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百八十四、
李纯当然不会容忍自己的节度使被囚禁,他派使者告诉王承宗:放薛昌朝回德州。
王承宗不听从。
双方终于闹僵。
李纯于元和四年十月下诏撤销王承宗的所有官职爵位,任命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左、右神策、河中、河阳、浙西、宣歙等道行营兵马使、招讨处置使。
撤销王承宗的职务,绝大部分人没有意见;任命吐突承璀这样一个宦官当讨伐王承宗的统帅,绝大部分人有意见。
翰林学士白居易率先上奏,坚决反对。
谏官、御史们也纷纷表示反对。
李纯没有动摇。
但是,当李纯在延英殿商议国事的时候,度支使李元素、盐铁使李鄘、京兆尹许孟容、御史中丞李夷简、谏议大夫孟简、给事中吕元膺、穆质、右补阙独孤郁等人一致坚决反对。
李纯迫于压力,撤销了吐突承璀四道兵马使的职务,将他的处置使职务改为宣慰使。
十月二十七日,吐突承璀率领神策军部队从长安出发,命令成德军周围的各藩镇出兵讨伐王承宗。

田季安听说吐突承璀率军讨伐王承宗,召集将领僚属商议,说:朝廷的军队已经有二十五年没有到过黄河以北了,现在要越过我们魏博讨伐成德。如果成德灭亡,魏博也将随之灭亡,怎么办?
有一个将领挺身而出,说:只要给我五千骑兵,就能解除您的顾虑!
田季安高呼:壮哉!我决定出动大军,反对者斩首!
当时幽州牙将谭忠作为刘济的使者在魏州,听到这个消息,去见田季安,说:照您的策略,是招引天下的军队来攻打魏博。现在朝廷讨伐成德不让名将任统帅,而让一个宦官统军;不征召全国的军队,仅出动陕西一带的军队。如果这支军队还没到成德就被魏博击败,天子一定会大发雷霆,改由名将带着全国的军队前来攻打魏博。
田季安虽然知道唇亡齿寒,不想让朝廷平定成德,但更不想魏博成为朝廷的攻击重点,就问:该怎么办?
谭忠回答:讨伐军来到魏博时,您应该犒劳。然后宣布讨伐成德,派出大军集结在成德边境上,再派人按照告诉成德给魏博一个县。这样,魏博就能拿这个县作为向天子效忠的证据,既不得罪成德,又得不得罪朝廷。
田季安按照谭忠的谋划,得到了成德的堂阳。
谭忠回到幽州,正碰上刘济召集将领们商议讨伐成德。
刘济说:天子知道我跟成德有冤仇,现在让我出兵讨伐,成德肯定对我严加防范。是讨伐好,还是不讨伐好?
谭忠抢着回答:天子不会让我们讨伐成德,成德也不会防备我们。
刘济大怒,说:你为什么不直接说我和王承宗一起谋反!
下令把谭忠囚禁了起来。
刘济派人去侦查成德边境,果然没有防备卢龙;次日,李纯的诏书来了,命令刘济专心防守北方的少数民族,让朝廷专心对付王承宗。
刘济让人把谭忠从监狱里放出来,问他:果然跟你所说的一样,你是怎么得知的?
谭忠回答:昭义节度使卢从史表面上跟我们卢龙亲近,实际上很忌恨;表面上跟成德不和,暗中一直保持联系。这是昭义为成德策划的,故意不防备卢龙,一来表示不敢抗拒卢龙,二来让朝廷怀疑卢龙跟成德勾结。我因此知道天子不会让您讨伐成德,成德也不会防备卢龙。
刘济又问:该怎么办?
谭忠说:卢龙跟成德的冤仇天下皆知。现在朝廷讨伐成德,您却拥兵不动,昭义的目的就达到了。朝廷认为您不忠,成德也不用防备您,恶名都让您背了,请您深思熟虑。
于是,刘济下令全军出击成德。

元和五年正月,在各道军队尚未赶到的情况下,刘济的军队独自奋战,攻克饶阳、束鹿。
河东军也很争气,继刘济之后攻克了王承宗的洄湟镇。
但吐突承璀太不争气,在他的指挥下,神策军屡战屡败,曾生擒刘辟的左神策大将军郦定进战死,神策军士气低落。

五百八十五、
吐突承璀所做成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在宰相裴垍的策划和昭义都知兵马使乌重胤的帮助下,生擒了与王承宗同谋的昭义节度使卢从史。
元和五年七月,王承宗派使者晋见李纯,声称是受卢从史离间,表示愿意呈献贡赋、改过自新。
李师道等人也上疏请求朝廷为王承宗昭雪。
在无法彻底击败王承宗的情况下,李纯下诏为王承宗昭雪,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并将德州、棣州还给他。
同时,赏赐各路讨伐军大量金钱布匹,加授刘济中书令官衔,撤销吐突承璀神策军中尉的职务,降为军器使。
打了大半年,李纯不但没得到任何好处,反而顾不上彰义的事情。
吴少诚死后,他的爱将吴少阳杀死吴少诚惟一的儿子。自立为留后。
当时,李纯还在攻打成德,抽不出兵力对付吴少阳,只好任命他为彰义留后,后来又任命他为彰义节度使。

李纯对河北藩镇的高压政策虽然失败了,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机会收复河北藩镇。
元和七年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他的夫人元氏召集诸将商议,立田季安年仅十一岁的儿子田怀谏为副大使,召田庭玠的儿子田兴为步射都知兵马使。
李纯与宰相们商议魏博的事情,宰相李吉甫认为应该出兵讨伐,刚晋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不久的李绛则认为不需要对魏博用兵。
李绛说:河北割据的藩镇都是靠部将们互相制约才得以维持统帅的地位,这就要求统帅能力很强。而田怀谏只是一个孩子,不可能指挥诸将,大权肯定会旁落,诸将厚薄不均,就会有矛盾。不需要派兵,魏博会自己乱起来。朝廷应该做好软硬两手准备,随时应对魏博可能发生的变化,等到魏博出现新的统帅,对其不吝惜官爵,使其效忠。这就是不战而屈人兵。
在李绛的力劝下,李纯坚持不对魏博用兵,不向魏博派遣使者。
不久,魏博将士因对执掌实权的田怀谏家僮蒋士则不满,拥立田兴,杀死蒋士则,将田怀谏全家迁出府邸。
自执掌了魏博近五十年后,田承嗣家族终于淡出了政治舞台。

在李绛的建议下,李纯主动任命田兴为魏博节度使,田兴感动得流下热泪,魏博军民无不欢欣鼓舞。
接着,李纯派遣知制诰裴度赏赐了魏博军士一千五百万缗钱,免除了魏博百姓一年的赋税徭役。
魏博军民欢声雷动。
成德、平卢有使者在魏博,见状叹息说:跟朝廷对抗有什么好处!
裴度向田兴陈述君臣之义,田兴认真倾听,对裴度接待十分优厚,让他到魏博辖区的各州县宣布朝廷的指令。
田兴还上奏李纯,请求朝廷任命魏博节度副使和九十名需要补充的官员,并向朝廷缴纳税赋。

田兴的做法引起了彰义、成德等藩镇的担心,他们派使者劝田兴割据称雄,田兴不听。
李师道派人告诉宣武节度使韩弘:我家跟田承嗣家相约世代相互支援,田兴不是田承嗣家的人,又破坏两河一带藩镇割据的传统,也是您所憎恶的人。我将跟成德联手攻打他!
韩弘硬邦邦地说:我不知道利害,只晓得按照朝廷的命令行事。如果你派军队北渡黄河,我就东上夺取你的曹州。
李师道因此不敢行动。

五百八十六、
元和九年,彰义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佯称父亲患病,自己主持军务,将判官苏兆杀死,囚禁大将侯惟清,原因是他们曾劝吴少阳入朝。
另一位曾劝吴少阳入朝的判官杨元卿正在长安汇报工作,得知消息后,将彰义军的虚实和平定吴元济的策略告诉了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吉甫,建议他将彰义派来的使者全部逮捕。
李纯按照杨元卿的意见,调整了彰义四周各藩镇的将领,加强了兵力。
吴元济气得杀了杨元卿的老婆和四个儿子。
当时李绛因病辞职,与李绛一直不和的李吉甫贯彻了他的意图,推动李纯出兵讨伐吴元济。
不过,还没出兵,李吉甫就去世了。
元和十年正月,李纯下令撤销吴元济的官爵,命令宣武等十六道一起进军征讨吴元济。
在取得一次小胜后,讨伐军接连被彰义军击败。
二月十一日,李纯下诏让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鄂岳观察使柳公绰给李晟的儿子安州刺史李听五千士兵,让李听率军讨伐吴元济。
柳公绰说:朝廷认为我是书生就不会带兵吗!
他上疏主动请缨,要求率军讨伐吴元济,李纯批准。
柳公绰来到安州,李听全副武装,背着弓箭出迎。
柳公绰任命李听为鄂岳都知兵马使、先锋行营兵马都虞候,给了他六千士兵,告诫部将们说:军营里的事情,由都知兵马使说了算。
李听非常感激敬畏柳公绰,就像是他的部属一样。
柳公绰虽是书生,军令却很严明,将领们都服从他。
士兵家里有生病或去世的亲人,柳公绰妥善安排;老婆与别人有私情的,柳公绰派人将她扔到江里。
士兵们都说:柳大人为我治家,我怎能不冒死前进!
因此,柳公绰部屡战屡胜。
忠武节度使李光颜也多次击败吴元济的军队。
田弘正(田兴被李纯赐名弘正)也派儿子田布率三千士兵增援讨伐军。
吴元济抵抗不住,向成德、平卢求救。
王承宗、李师道几次上疏要求赦免吴元济,李纯都不采纳。
李师道很阴,李纯不同意,他就来暗的。
他派部将带着两千士兵赶到寿春,声称帮助讨伐吴元济,实际上是准备救援吴元济。
他还派出数十名刺客攻击负责粮食运输的河阴转运院,杀死杀伤数十人,烧掉钱财三十万缗、绸缎三十万匹、谷物两万多斛,引起了社会恐慌。
大臣们纷纷请求停战,李纯还是不听。
元和十年五月,李纯派升任御史中丞的裴度前去讨伐吴元济测前线慰问。
裴度回到朝廷后,向李纯报告说一定能够平定吴元济,而且说李光颜勇敢忠义,肯定能立功。
不久,李光颜果然再次击败吴元济军。

李师道见烧粮仓不管用,开始对人下手。
下手的对象是武元衡。
武元衡是武曌的曾侄孙,号称唐朝第一美男子,自幼博览群书,善于写作。
建中四年考中进士,担任监察御史,走上仕途。
后来任华原令时,因无力制约驻扎在当地的军阀而称病辞职。
李适听说他的才华,找他进京,一年之中让他连升三级。
一次,李适向他咨询治国之道,武元衡对答如流。目送武元衡走后,李适对左右侍从说:“元衡真宰相器!”
王叔文革新时,发现时任御史中丞的武元衡很有才干,想拉他参与。
他认为有朋党之嫌而拒绝,结果被降职为右庶子。
李纯即位后,他再度出任御史中丞,不久改任户部侍郎。
次年,李纯任命他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后来,武元衡又以宰相的身份出任西川节度使。
在西川时,一次他的部属杨嗣请客。大家兴致都很高,唯独武元衡没有情绪。
杨嗣见了,过来劝酒。
武元衡说:我不善饮酒,你们尽兴吧。
这时,杨嗣已经喝醉了,强逼武元衡用大酒杯喝酒。武元衡不喝,他就把酒倒在武元衡的身上,一边倒酒一边笑道:我用美酒为君洗洗澡!
武元衡不动声色,等杨嗣把酒全倒完了,他微微一笑,起身出去换了一件衣服,重新落座。
在西川,他还结识了歌伎薛涛。
在频繁的交往中,武元衡认识到薛涛确实是个人才,于是奏请朝廷任命薛涛为校书郎。
虽然薛涛最终没能当上校书郎,但此事成了当时的一段佳话。其后人们便称薛涛为“薛校书”,后人就把“校书”作为妓女的雅称了。
元和八年三月,在西川已达七年之久的武元衡被召回朝廷,继续担任宰相。
李吉甫去世后,武元衡负责军事,正是他力主对吴元济继续用兵。
杀了他,主战派可能就会失去主心骨,吴元济就有可能保住,藩镇割据的局面就有可能继续维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17-2-5 16: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目前就找到这么多,毕竟好几年前的稿子了,电脑都换几茬了。
找到完本后再发。
也许,等我有了时间,会重写一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yc780213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7
编号 6062
注册 2004-3-17


发表于 2017-2-17 16: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期待完本,写唐朝的太少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2 03:2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1623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