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楼主的"死得窝囊"的定义, 转成普通话为"原本不可一世, 后来却死得像个屁", 特别表现出其"一代高人竟落得如斯下场", 与之前的呼风唤雨做对比. 能不能改变历史很不好说, 因为史实不能假设也无法重来.
齐桓公的生前与死状, 算是窝囊死的标竿.
董卓权倾一时, 却给自己养的狗 (一个有咬主人案底的人中吕布) 反咬, 死后给人曝尸广场, 燃其脂三日不绝. 这种窝囊死法, 比李斯还惨一些. 不过李斯死前讲了句屁话, 刚好证明他是个窝囊没错. 临死才知道怕死, 标准的窝囊. 不过窝囊人和窝囊死是不一样的. 董卓死得像个屁, 李斯死前给人发现原来他不过是个怕死的屁, 是窝囊人, 死得刚刚好恰如其份.
关羽不听诸葛之劝出战, 兵败被俘. 第一犯自大傲慢, 第二犯被俘而不是力战至死, 只可说是疚由自取. 若关羽死得像典韦或至少像项羽, 还可称得上是英雄. 关羽死得不漂亮是个败笔, 谈不上窝囊与否, 倒是要当武圣还差了一步. 张飞乃一代猛将, 结果并非战死杀场, 却在出征前夕给自己的小兵斩于睡梦之中. 要比窝囊死, 张飞还略胜关二爷一筹. 起码, 张飞的死法和其历史地位的反差这一项获得高分; 至于没死能不能改变历史, 这个只有天知道.
袁崇焕死得惨, 但死得多惨和窝囊与否也没搭上边. 袁为人臣, 给君主赐死, 算是反映出"当忠臣遇上昏君愚民"的悲剧, 却是另一种的"死得其所". 同样的, 屈原, 比干 (比干死得挺惨的), 岳飞等也属于这一类: 遇人不淑.
子路死前正冠, 文天祥死前做正气歌, 还有正气歌里带出的一堆人, 临死不辱其名, 死得漂亮, 不窝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