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桓公:书不在手边,难免有错.裴注好象有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故事吧.没有名字称呼人家不方便,姑且用此名,所以我在后面加了个括号.至于老荀,我听您的.因为毕竟在外,手头没书.
再是,我从您的帖子里知道您的政治取向,所以理解您的观点.我也知道您的学问,我是一向景仰的.和您,我不准备论争,您比我高明太多了.等您考试成功后再聊.
答村夫将军:我是偏大耳.
因为当时三家:
1\小绿是个叛徒.他以汉将军身份投曹丕,叛汉,又自立,叛曹.没疑问吧?
就算他承认献皇帝禅让,也该立即投魏才对,然后交出地盘和军队,才算魏的忠臣.
2\阿瞒从汉校尉起家,帮助汉平定中原,确实有大功劳.
可是,没有挟天子令诸侯,他未必会如此顺利,所以天下虽然是他打的,但这是职务行为,皇帝不是也给了你丞相的位置吗?你应当尽你的职务才对,而不能起意去让你的子孙做皇帝.这是"义",而和"忠"无关.
何况他屠过徐州的一些城市,这是历史事实吧?
3\大耳的地盘也是自己打的.刘焉在三国志中就写他想割据.刘季玉继之.对吧?所以拿下他最多是以不仁伐不仁.大耳从来没有明反皇帝.
而且,长坂确实他是和百姓一起走的,这也是事实吧?百姓居然不迎接汉丞相,而跟一个贼走,这也太离奇了吧?只有一个解释,百姓确信跟着他比在家里或者逃走到其他地方安全.
从这时起,我就想跟着刘皇叔了.
至于李自成,只是用他和曹操对比.他就是一直自己打天下,至于伪降是策略,求封王不是也没成吗?他只是一个驿卒,还下岗了,对吧?他对政府没有义务啊!
曹操到底是汉的官员,对政府是有义务的啊!
确实李不如曹,我也承认.但人家也没有做大明的官呀?这一点可比老曹英雄太多了.
争天下也不是这么个争法.
这就是不太正大光明.
当然,我说的只是道德层面的东西,沾上政治,就难说了.
但我们老百姓,只知道道德,不懂得政治,也不想懂.
也许诸位是政治家,那就是另一回事情了,在政治家眼中,只有成败,没有善恶.在我们老百姓眼中,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