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月份
考证当然要回到小说中去,这是最基本的。首先是确定书中故事的时间,过程和长度;和史实无关,只看故事。
首先要确定《天》开始的月份。有人认为是秋季,原因是“拈花寺里的景象是黄叶飘落,考虑到大理气候偏暖,应是秋冬季,”但我不认可,我以为是春季,且是一月。书中有一句话明显的显示了时间,是:“这时正是三月天气,杏花夹径,绿柳垂湖,暖洋洋的春风吹在身上,当真是醺醺欲醉。”此时是段誉初到江南姑苏,而他被鸠摩智从大理挟持到姑苏,“这般走了十余天,料想已出了大理国境。。。。。。。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前后亦不过一个多月;而之前的无量宫比剑,也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因为比剑是决定两宗未来五年的归属,在年初比武的可能性最大,而段誉经逢此事,先是一个“七日断肠散”,然后便是木婉清的“等候七日”,时间故事都是紧挨着;至于段誉于某月廿七晚被擒入万劫谷,这月也当正为一月。然后段誉便为鸠摩智所擒至江南,费时一月有余,于时间上计算,恰恰相合。
刚看了开头,就有不同意见
首先楼主引用的“这时正是三月天气,杏花夹径,绿柳垂湖,暖洋洋的春风吹在身上,当真是醺醺欲醉。”出自小说第十一回,而不是小说的开始。下文楼主计算小说前文剧情所耗费时间的算法也过于粗略。
更重要的是,楼主没注意到一个原文细节:
木婉清点点头,续道:“今年春天,我们山里来了一个人,是师父的师妹‘俏药叉’甘宝宝派他送信来的……”
——天,4回
木婉清说过“今年春天”如何如何,之后木婉清从居住地跑到姑苏杀人、在姑苏找来找去杀人不成、又从姑苏被人一路追杀到大理,耗时数月亦在情理之中,直到木婉清说这句话的时候,和接到甘宝宝通知还在同一年(但早已不是春天),和11回提到的的“三月天气”却不会在同一年
还有个旁证,段誉、钟灵、木婉清三人出场时都有明确的年龄,钟16岁,木18岁,段比钟大3岁比木大1岁也就是19岁
萧峰和段誉结拜时,原文有“两人叙了年岁,乔峰比段誉大了十一岁”,根据“三十年前”雁门关大战及萧远山遗书“峰儿周岁”可知萧峰时值31岁,段誉31-11=20岁,为什么无缘无故大了一岁呢?自然是因为过年了
现在基本应该能明确了吧,假如把段誉出场那一年命名为天龙元年,则段誉来到姑苏也就是萧峰出场那一年不会还在同一年,而只能是天龙二年的事了
题外话,以书中出现的个别自然现象(比如黄叶)为依据,最好是作为辅助,而不宜作为直接判定依据,但至少拈花寺黄叶这个自然现象和天龙开始于某年冬的判断是不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