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武帝值得歌颂吗?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影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5
编号 15193
注册 2004-8-11


发表于 2005-1-16 03: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5-01-15, 9:34:37发表
歌颂汉武帝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台湾吧。

中国经过"文景之治"的休生养息和忍辱负重,该显示一下实力了。

汉朝建立七十多年以来,国家没有什么大事,只要不遇到水灾旱灾,百姓家给人足。城乡的粮仓都储满了粮食,各级政府财政都有多余钱财。京师国库的钱积累到巨万,串铜钱的带子都朽坏了,国库里的钱多得难以统计。国家储备粮仓的粮食太多,堆不下,只有堆在仓库外面,粮食都腐败不可再吃。大街小巷里都有马,乡村也的马成群结队,因公马路上会打架,乘公马去聚会的人往往到不了会场。城里看门的都有好粮好肉吃。小官员因流动性小,他们的孩子往往都继承他们的职位了,所以一些姓氏都以他们的官位命名。人人都十分自爱,不敢触犯法律,办事都以义为先,耻于干坏事。这段时期,国家法律政策十分宽松,百姓富裕。
============================
那现在我国的情况有这么富裕和安定团结吗?失业人员下岗工人到处走,国家法律政策宽松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amecock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5
编号 28575
注册 2004-12-23


发表于 2005-1-16 08: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关毛于2005-01-15, 13:12:10发表
辫子戏看的大家自卑,就只好抬出一些正宗的汉人皇帝了,不过怎么不拍李世民或者是朱麻子?

仁兄是满人或者鞑靼人吧?要不就是维族?
不过拜托你以后用你本民族的语言发帖子好不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16 09: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arnoldxie于2005-01-15, 10:42:51发表
大司马对当朝太祖似乎相当的不满啊

不是相当,是十分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1-16 10: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可能因为他的集大功大过于一身比较有典型性的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袖里乾坤
(袖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79
帖子 4692
编号 21029
注册 2004-11-1
来自 荆州
家族 性情居


发表于 2005-1-16 10: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凝雪影于2005-01-16, 3:20:00发表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5-01-15, 9:34:37发表
歌颂汉武帝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台湾吧。

中国经过"文景之治"的休生养息和忍辱负重,该显示一下实力了。

汉朝建立七十多年以来,国家没有什么大事,只要不遇到水灾旱灾,百姓家给人足。城乡的粮仓都储满了粮食,各级政府财政都有多余钱财。京师国库的钱积累到巨万,串铜钱的带子都朽坏了,国库里的钱多得难以统计。国家储备粮仓的粮食太多,堆不下,只有堆在仓库外面,粮食都腐败不可再吃。大街小巷里都有马,乡村也的马成群结队,因公马路上会打架,乘公马去聚会的人往往到不了会场。城里看门的都有好粮好肉吃。小官员因流动性小,他们的孩子往往都继承他们的职位了,所以一些姓氏都以他们的官位命名。人人都十分自爱,不敢触犯法律,办事都以义为先,耻于干坏事。这段时期,国家法律政策十分宽松,百姓富裕。
============================
那现在我国的情况有这么富裕和安定团结吗?失业人员下岗工人到处走,国家法律政策宽松吗?

时代变了,不能相提并论啊。旧中国经历过漫长的浩劫,不可能几十年就变得很富强的。
    汉武帝不过也是众多皇帝中的一个,不存在值不值得歌颂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客观地看他的一生就够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5-1-16 13: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凝雪影于2005-01-16, 3:20:00发表
那现在我国的情况有这么富裕和安定团结吗?失业人员下岗工人到处走,国家法律政策宽松吗?

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应该问,现在的情况比以前不知要好多少倍。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真面目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58
编号 22780
注册 2004-11-6


发表于 2005-1-16 15: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部历史,主要是客观,或者说较为客观的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几千年后,我们可以这样随意的评价这个人物,但是,最好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和尺度去评价。

我不认为是在歌颂,而且,虽然是一部所谓的正史,但其中的不足但凡有学过历史或者了解历史较深的人都会看到。

一台的东西多多少少有点儿让人觉得有某种政治目的,只要你自己能分析就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者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0
帖子 813
编号 8209
注册 2004-6-8


发表于 2005-1-16 16: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真面目于2005-01-16, 15:13:58发表
一部历史,主要是客观,或者说较为客观的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几千年后,我们可以这样随意的评价这个人物,但是,最好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和尺度去评价。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现代人评价古人怎么可能不用现代人的眼光和尺度?

请看看古人怎么评价汉武帝的: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对他与匈奴开战并没有任何称赞,反而语多讥刺。那些想把汉武帝塑造为民族英雄的人用的恰恰不是古人的眼光和尺度,而是某些现代人的眼光和尺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1-16 17: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汉武帝采纳桑弘羊建议,将盐、铁、酒等重要行业强行收归官营,由官府对重要物资的运输和贸易进行垄断,对民营工商业征收重税是有其道理的,但是其措施实施极为仓猝,没有一点回旋渐进的余地,一暴十寒,垄断及征税都过重,是汉朝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从事工商者当然心理不能承受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浅草沉钟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39
帖子 431
编号 20100
注册 2004-10-30


发表于 2005-1-16 17: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6, 16:34:36发表

QUOTE:
原帖由真面目于2005-01-16, 15:13:58发表
一部历史,主要是客观,或者说较为客观的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几千年后,我们可以这样随意的评价这个人物,但是,最好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和尺度去评价。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现代人评价古人怎么可能不用现代人的眼光和尺度?

请看看古人怎么评价汉武帝的: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对他与匈奴开战并没有任何称赞,反而语多讥刺。那些想把汉武帝塑造为民族英雄的人用的恰恰不是古人的眼光和尺度,而是某些现代人的眼光和尺度。

司马光这是说给宋神宗听的,偶就奇怪,两宋加起来三百多年怎么就没出了个汉武帝呢,以至于两受蛮族之辱,要不就由大臣背着跳海自杀,有什么资格讥讽汉武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将李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2
编号 24924
注册 2004-11-18


发表于 2005-1-16 17: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不错/算是明君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者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0
帖子 813
编号 8209
注册 2004-6-8


发表于 2005-1-16 18: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浅草沉钟于2005-01-16, 17:41:09发表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6, 16:34:36发表
[quote]原帖由真面目于2005-01-16, 15:13:58发表
一部历史,主要是客观,或者说较为客观的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几千年后,我们可以这样随意的评价这个人物,但是,最好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和尺度去评价。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现代人评价古人怎么可能不用现代人的眼光和尺度?

请看看古人怎么评价汉武帝的: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对他与匈奴开战并没有任何称赞,反而语多讥刺。那些想把汉武帝塑造为民族英雄的人用的恰恰不是古人的眼光和尺度,而是某些现代人的眼光和尺度。

司马光这是说给宋神宗听的,偶就奇怪,两宋加起来三百多年怎么就没出了个汉武帝呢,以至于两受蛮族之辱,要不就由大臣背着跳海自杀,有什么资格讥讽汉武帝 [/quote]
这是司马光说给宋神宗听的?其实你在网上搜索一下就知道了:第一段出自唐司马贞的《史记索引述赞》,第二段出自《汉书·武帝纪》

你写了那么多关于汉武帝时期的人和事,居然没看过史记和汉书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浅草沉钟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39
帖子 431
编号 20100
注册 2004-10-30


发表于 2005-1-16 18: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史记索引述赞还真没看过,赞也没仔细看过.光记得通鉴后面司马老夫子的臣光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浅草沉钟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39
帖子 431
编号 20100
注册 2004-10-30


发表于 2005-1-16 18: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某些人的眼里只有鞑汗铁木真和爱猩觉罗大辫子之类的所谓促进民族融合的蛮酋们才值得歌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影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5
编号 15193
注册 2004-8-11


发表于 2005-1-16 18: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5-01-16, 13:22:29发表
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应该问,现在的情况比以前不知要好多少倍。

为什么不该问?因为你回答不了吗?现在的情况当然比以前好,以前的人有汽车吗,有飞机吗?有电视机吗?有电脑吗?汉武帝虽然贵为皇帝却看不了电视,没有电脑,我可以说,我比汉武帝富有不知多少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tsitm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7
编号 30336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5-1-16 20: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中国的政府例来和西方政府完全不同,西方至少至罗马时代起就有了市民对 政府的防范意识,而中国最多的是政府对皇帝的防范意识,所谓的为民请命只是一种道义的说法,并没有什么法律上的和制度上的依据,不见西方传统戏剧里对法庭上原被告的称呼多是安东尼,夏洛克,而中国对法庭(姑且这么说吧)上对原被告的称呼不是刁民就是小民之类的,在这种意识下老百姓的生活只能指望遇到个开明的统治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真面目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58
编号 22780
注册 2004-11-6


发表于 2005-1-16 20:5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6, 16:34:36发表

QUOTE:
原帖由真面目于2005-01-16, 15:13:58发表
一部历史,主要是客观,或者说较为客观的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几千年后,我们可以这样随意的评价这个人物,但是,最好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和尺度去评价。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现代人评价古人怎么可能不用现代人的眼光和尺度?

请看看古人怎么评价汉武帝的: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对他与匈奴开战并没有任何称赞,反而语多讥刺。那些想把汉武帝塑造为民族英雄的人用的恰恰不是古人的眼光和尺度,而是某些现代人的眼光和尺度。

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有无做促进社会发展的事,你说武帝做了没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者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0
帖子 813
编号 8209
注册 2004-6-8


发表于 2005-1-16 21: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什么叫社会发展呢?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浅草沉钟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39
帖子 431
编号 20100
注册 2004-10-30


发表于 2005-1-16 21: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狠狠打击对文明构成威胁的蛮族,捍卫文明就是一种社会进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者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0
帖子 813
编号 8209
注册 2004-6-8


发表于 2005-1-16 21: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汉武帝之前,汉国在各方面都能稳步发展,汉武帝时期,反而搞得民生凋敝,这是捍卫文明还是破坏文明呢?就像本非致命的疾病,医生治疗时却使用虎狼之药,病没完全治好,体质却被搞坏了,病人还该歌颂他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1-16 21: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6, 21:47:15发表
汉武帝之前,汉国在各方面都能稳步发展,汉武帝时期,反而搞得民生凋敝,这是捍卫文明还是破坏文明呢?就像本非致命的疾病,医生治疗时却使用虎狼之药,病没完全治好,体质却被搞坏了,病人还该歌颂他吗?

匈奴必须要灭 武帝做的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浅草沉钟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39
帖子 431
编号 20100
注册 2004-10-30


发表于 2005-1-16 21: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6, 21:47:15发表
汉武帝之前,汉国在各方面都能稳步发展,汉武帝时期,反而搞得民生凋敝,这是捍卫文明还是破坏文明呢?就像本非致命的疾病,医生治疗时却使用虎狼之药,病没完全治好,体质却被搞坏了,病人还该歌颂他吗?

你还指望着文明的民族与野蛮的游牧民族共商与邻为善,和平共处,两宋就是被你说的非致命性疾病摧毁的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影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5
编号 15193
注册 2004-8-11


发表于 2005-1-16 23: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浅草沉钟于2005-01-16, 21:55:18发表
你还指望着文明的民族与野蛮的游牧民族共商与邻为善,和平共处,两宋就是被你说的非致命性疾病摧毁的吧

说得好,所以十字军东征,西班牙征服美洲,布什打伊拉克也是正义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者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0
帖子 813
编号 8209
注册 2004-6-8


发表于 2005-1-17 13: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匈奴对汉国只有侵扰,并没有灭亡汉国的计划。单于纳中行说之说,保持游牧民族的本色,灭亡汉国根本就没有必要。宋朝的情况与汉根本不同。辽、金、元都已经不是游牧民族,他们已经占领了农耕文化区,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中原文明,这样的国家才会对中原构成致命威胁。

对于匈奴,进行防御和必要的反击就够了,并不必要劳师远征。照你的说法,现在是不是该找个机会跟俄罗斯大打出手,争个你死我活?要不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后进犯中国?反正历史上有前科

汉书上说: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靡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夷之常道也。

杜甫诗云: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勾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而汉武帝穷兵黩武,劳师远征,几次丧师败绩,最后一次贰师将军出征匈奴,全军覆没,本人也投降了,汉武帝这才悔悟,从此停止征伐。较之圣王,汉武相差何止千万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1-17 14: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7, 13:22:29发表
对于匈奴,进行防御和必要的反击就够了,并不必要劳师远征。照你的说法,现在是不是该找个机会跟俄罗斯大打出手,争个你死我活?要不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后进犯中国?反正历史上有前科

而汉武帝穷兵黩武,劳师远征,几次丧师败绩,最后一次贰师将军出征匈奴,全军覆没,本人也投降了,汉武帝这才悔悟,从此停止征伐。较之圣王,汉武相差何止千万里。

你真的很幼稚啊 现在中国的国力根本达不到当年汉之于匈奴的绝对优势 而且如果现在没有这个联合国条款那个联合国公约 第N此世界大战早就打完了

而汉武帝穷兵黩武,劳师远征,几次丧师败绩,最后一次贰师将军出征匈奴,全军覆没,本人也投降了,汉武帝这才悔悟,从此停止征伐。较之圣王,汉武相差何止千万里。——自大将军围单于之後,十四年而卒。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而方南诛两越,东伐朝鲜,击羌、西南夷,以故久不伐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毛
(人间的祸害)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汉武帝影响力够大,可是说实话,他这个独尊儒术不知道害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者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0
帖子 813
编号 8209
注册 2004-6-8


发表于 2005-1-17 16: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1-17, 14:51:11发表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7, 13:22:29发表
对于匈奴,进行防御和必要的反击就够了,并不必要劳师远征。照你的说法,现在是不是该找个机会跟俄罗斯大打出手,争个你死我活?要不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后进犯中国?反正历史上有前科

而汉武帝穷兵黩武,劳师远征,几次丧师败绩,最后一次贰师将军出征匈奴,全军覆没,本人也投降了,汉武帝这才悔悟,从此停止征伐。较之圣王,汉武相差何止千万里。

你真的很幼稚啊 现在中国的国力根本达不到当年汉之于匈奴的绝对优势 而且如果现在没有这个联合国条款那个联合国公约 第N此世界大战早就打完了

而汉武帝穷兵黩武,劳师远征,几次丧师败绩,最后一次贰师将军出征匈奴,全军覆没,本人也投降了,汉武帝这才悔悟,从此停止征伐。较之圣王,汉武相差何止千万里。——自大将军围单于之後,十四年而卒。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而方南诛两越,东伐朝鲜,击羌、西南夷,以故久不伐胡。

当时对匈奴有绝对优势吗?汉武帝耗尽国力,民不聊生,也没有彻底打败匈奴。汉武帝时最后一次征伐匈奴是什么时候?战况如何?搞清楚再出来说话。

你不强大时别人对你不是致命的危险,可以不大规模战争,等你强大了,别人反而成了致命危险,非要搞得国穷民弊也要打个你死我活,这不是有病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1-17 16: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7, 16:00:18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1-17, 14:51:11发表
[quote]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7, 13:22:29发表
对于匈奴,进行防御和必要的反击就够了,并不必要劳师远征。照你的说法,现在是不是该找个机会跟俄罗斯大打出手,争个你死我活?要不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后进犯中国?反正历史上有前科

而汉武帝穷兵黩武,劳师远征,几次丧师败绩,最后一次贰师将军出征匈奴,全军覆没,本人也投降了,汉武帝这才悔悟,从此停止征伐。较之圣王,汉武相差何止千万里。

你真的很幼稚啊 现在中国的国力根本达不到当年汉之于匈奴的绝对优势 而且如果现在没有这个联合国条款那个联合国公约 第N此世界大战早就打完了

而汉武帝穷兵黩武,劳师远征,几次丧师败绩,最后一次贰师将军出征匈奴,全军覆没,本人也投降了,汉武帝这才悔悟,从此停止征伐。较之圣王,汉武相差何止千万里。——自大将军围单于之後,十四年而卒。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而方南诛两越,东伐朝鲜,击羌、西南夷,以故久不伐胡。

当时对匈奴有绝对优势吗?汉武帝耗尽国力,民不聊生,也没有彻底打败匈奴。汉武帝时最后一次征伐匈奴是什么时候?战况如何?搞清楚再出来说话。

你不强大时别人对你不是致命的危险,可以不大规模战争,等你强大了,别人反而成了致命危险,非要搞得国穷民弊也要打个你死我活,这不是有病吗? [/quote]
不是强大了就成了致命危险 而是等你强大了才有能力去消除这个致命危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17 16: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7, 16:00:18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1-17, 14:51:11发表
[quote]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7, 13:22:29发表
对于匈奴,进行防御和必要的反击就够了,并不必要劳师远征。照你的说法,现在是不是该找个机会跟俄罗斯大打出手,争个你死我活?要不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后进犯中国?反正历史上有前科

而汉武帝穷兵黩武,劳师远征,几次丧师败绩,最后一次贰师将军出征匈奴,全军覆没,本人也投降了,汉武帝这才悔悟,从此停止征伐。较之圣王,汉武相差何止千万里。

你真的很幼稚啊 现在中国的国力根本达不到当年汉之于匈奴的绝对优势 而且如果现在没有这个联合国条款那个联合国公约 第N此世界大战早就打完了

而汉武帝穷兵黩武,劳师远征,几次丧师败绩,最后一次贰师将军出征匈奴,全军覆没,本人也投降了,汉武帝这才悔悟,从此停止征伐。较之圣王,汉武相差何止千万里。——自大将军围单于之後,十四年而卒。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而方南诛两越,东伐朝鲜,击羌、西南夷,以故久不伐胡。

当时对匈奴有绝对优势吗?汉武帝耗尽国力,民不聊生,也没有彻底打败匈奴。汉武帝时最后一次征伐匈奴是什么时候?战况如何?搞清楚再出来说话。

你不强大时别人对你不是致命的危险,可以不大规模战争,等你强大了,别人反而成了致命危险,非要搞得国穷民弊也要打个你死我活,这不是有病吗? [/quote]
套用这句“你不强大时别人对你不是致命的危险,可以不大规模战争,等你强大了,别人反而成了致命危险,非要搞得国穷民弊也要打个你死我活,这不是有病吗?”  

中国不强大时美国对中国不是致命的危险,可以不大规模战争,等中国强大了,美国反而成了致命危险,非要搞得国穷民弊也要打个你死我活,这不是有病吗?

中国应该原地踏步,并往回头路走,争取回到19实际,18世纪,回到黄帝,这样就没人会打中国的主意了,真是定国安邦的万全之策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17 16: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5-01-16, 16:34:36发表

QUOTE:
原帖由真面目于2005-01-16, 15:13:58发表
一部历史,主要是客观,或者说较为客观的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几千年后,我们可以这样随意的评价这个人物,但是,最好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和尺度去评价。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现代人评价古人怎么可能不用现代人的眼光和尺度?

请看看古人怎么评价汉武帝的: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对他与匈奴开战并没有任何称赞,反而语多讥刺。那些想把汉武帝塑造为民族英雄的人用的恰恰不是古人的眼光和尺度,而是某些现代人的眼光和尺度。

司马光的评论不也是他自己的见解吗?没见识的人的见解果真是没见识。司马光最希望的是大家回到黄帝时期,这样古人的做法都是对的。他的眼睛是朝着历史的反方向看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0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10: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24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