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为何称“China”, 转自中国文化网
性别:男-离线 司马老儿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07
编号 25466
注册 2004-11-23


发表于 2004-12-25 20: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来的啊拉神丁语~~噢~HOHO~~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japanhide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01
注册 2004-10-27


发表于 2004-12-25 20: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china就是支那的变音  其实sina网就是支那网 不知道白吃政府为什么让起这个名字
哈哈


顶部
性别:女-离线 carala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7873
注册 2004-12-15


发表于 2004-12-25 21: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sina和xina发音还是有很大不同滴
顶部
性别:女-离线 carala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7873
注册 2004-12-15


发表于 2004-12-25 21: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Marx1840于2004-12-23, 22:05:06发表
楼上的,你咋对外语那么了解呢?
我是学外语的都没你清楚啊

呵呵,您凭什么认为偶就不是学外语的呢?  

哎呦
失敬啊!师兄!
不过我不知道学外语的会这么全面发展
懂2门外语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你咋会这么多啊?
对语音学还一套一套的
在我看来
没考过研或者读研的人是不会去研究这些的

所以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
既然没有个统一的说法
就不必深究了
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这种没有定论的问题
留给专家来头疼就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任复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7
编号 16346
注册 2004-8-25
来自 shanghai


发表于 2004-12-25 21: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兴汉讨虏大将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19142
注册 2004-10-19
来自 苏州


发表于 2004-12-25 22:0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carala于2004-12-25, 21:30:33发表

QUOTE:
原帖由Marx1840于2004-12-23, 22:05:06发表
楼上的,你咋对外语那么了解呢?
我是学外语的都没你清楚啊

呵呵,您凭什么认为偶就不是学外语的呢?  

哎呦
失敬啊!师兄!
不过我不知道学外语的会这么全面发展
懂2门外语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你咋会这么多啊?
对语音学还一套一套的
在我看来
没考过研或者读研的人是不会去研究这些的

您不要以为在下会很多,其实在下英语才过级,德语刚入门,荷语是触类旁通,我在贴中提到的其他语言是请教了别人的结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5 22: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金庾信于2004-12-24, 22:26:31发表

英语中China一词来源于古英语的Chin,古英语Chin(在不同的文献中也写成Cin、Cine)来源于古法语的Cine,古法语的Cine来源于拉丁语的Sina,而拉丁语“Sina”的来源则有几种说法:

1,来源于波斯语的“支那”(Cini、Cinistan),意思为光明之国。考虑到古罗马与古波斯的地理位置相近,来往密切,这是可能性最大的观点。

2,来源于古印度梵语的“支那”(Cina)。这是在中国更有代表性的观点。

3,来源于古罗马时期的“秦”(Cin),即当时中国的自称。



1、中国人和波斯人最早的交流见于何时?

2、中国人和印度人最早的交流见于何时?

3、中国人和罗马人最早的交流见于何时?

请再深入考究一下这个

持前述 3 种不同意见的学者们提出学说的时间是何年代?其依据相应是什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4-12-25 22: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争啊争的,也争不出个结果来。还是看看英国人自己怎么说。
韦伯斯特字典解释:
Etymology: Persian chInI Chinese porcelain
即来自于波斯语的中国瓷器chInI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5 22: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下面的资料是95年以来的较新资料:
1、古蜀使用贝币,通过考古挖掘证明商代之前和印度有来往。
2、蜀参与伐纣,此后加入中华民族。此前是独立文明不是炎黄部落分之。
3、秦和罗马来往之说大大晚于近年考古挖掘成果,早遭淘汰。那么说中国该叫“XINA”“SHANA”(夏、商)
4、蜀文明的文字和神象造型独特,2里头(夏墟,前面有人问过夏有无遗址,当然有,现在挖坟事业早已挖到1万年前的啦)殷墟都没有出土同类文物,可知蜀不曾被夏商征服或进贡。

总结:最早在夏商年代,中国通过蜀国和西亚建立联系。有人甚至认为其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14、15世纪,早于曾由季羡林所提中、印交 通起于公元前4世纪,向达所提公元前5世纪,丁山所提公元前6世纪,日本藤田丰八所提公元前11世纪等说法。

SINA = 成都

以前我帖过资料帖,比较长,无人看。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史记》就记载了中、印、阿富汗的经济文化交流,《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三国时人鱼豢的《魏略·西戎传》里,也提到罗马帝国“有水通益州(四川)”。但这些史料千百年来未受到认真对待。1960年代和70年代,任乃强、邓少琴等曾提出中国丝绸最早出在巴蜀的看法,任乃强又于80年代论述了中国西南通印度、阿富汗的“蜀布之路”,认为年代远远早于北方丝绸之路〔158〕。童恩正也研究了从成都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 到达中亚的商道的大概情况,认为战国时代已初步开通〔159〕。日本学者藤泽义美〔160〕、港台学者桑秀云〔161〕、饶宗颐〔162〕、云南学者方国瑜〔163〕、陈茜〔164〕、张增祺〔165〕,均对这条由四川经云南西行 印度的古老商路进行了研究。“南方丝绸之路”的提出,是基于以巴蜀文化为重心,分布于云南至缅、印的地区内,近年 出土大量相同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不仅有巴蜀文化,而且更有印度乃至西亚的大量文化 因素,其时代明显早于经中国西北出西域的丝绸之路。由于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的代称已为中外学者所普遍接受,因此便称这条由巴蜀为起点,经云南出缅、印、巴基斯坦 至中、西亚的中西交通古道为“南方丝绸之路”(简称“南丝路”)。南丝路的研究从1980年代逐步开始形成风气,国内已出版多部专著,日本出版专著1部(中国 重庆学者著),论文集多部,论文达200余篇,电视系列片1部(川、滇两省合拍),大型画册2 部,由四川的凉山州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和云南的曲靖文管所、瑞丽文管所等14个单位举办 的大型文博展览10余次,召开“南方丝绸之路研讨会”2届。这些研究论著和一系列学术活动、宣传报道,在中外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是三星堆遗址发掘后,学者们注意到其中明显的印度地区和西亚文明的文化因素集结,于是提出南丝路早在商代即已初步开通的新看法,段渝认为其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14、15世纪〔166〕,早于曾由季羡林所提中、印交 通起于公元前4世纪,向达所提公元前5世纪,丁山所提公元前6世纪,日本藤田丰八所提公元前11世纪等说法。
  
南丝路研究目前在学术界达到了多方面的共识,认为这是一条以商贸为主的多功能道路,国 内的起

点是成都,开辟年代在先秦〔167〕。

重庆忠县哨棚嘴遗址。该遗址属于忠县洽甘井沟遗址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根据1994年和1997年较大规模发掘的结果,哨棚嘴遗址可以分作三期,第一期的年代范围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之间;第二期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早期左右至二里冈下层,文化面貌近似于三星堆文化早期;第三期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文化面貌近似于成都抚琴小区第4层〔72〕。哨棚嘴遗址的发 掘,为探索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在川东地区的分布范围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1995年以来,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新津宝墩村、都江堰芒城村 、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73〕以及大邑盐店和高山等8座 早期城址,经不同程度的勘探和发掘,证实这些城址是早于三星堆文化(不含三星堆遗址一期)的早期城址。这批城址的年代略有差异,总体文化面貌基本一致,有一组贯穿始终而又 区别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器物群,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遗存,命名为“宝墩文化”。宝墩文 化的绝对年代,初步推定在距今4500~3700年之间

考古中,巴 蜀墓葬内常出土一种形制如璜的“桥形币”,多数学者认为是巴蜀的一种货币。对于三星堆 出土的大量穿孔海贝,也认为是贝币。这样,考古发现便证明了古蜀国确有发达的商业。徐 中舒还提出,成都是古代的自由都市〔95〕。童恩正也认为,战国时代成都与中原各 地以至中亚地区都存在商业贸易关系〔96〕。段渝还根据多种资料进一步指出,早在 商代,成都平原的广汉蜀王都和成都,就已初步形成为中国西南同南亚、西亚进行经济文化 交流的枢纽〔97〕。

古蜀不曾成为商王朝的外服方国,其青铜文化的 主体和一些政治制度与商不同,古蜀由于控制了从中原通往南中的金锡之道,而与商王朝在 资源贸易的基础上发生和战关系〔135〕。

巴蜀与周文化的关系方面,由于有少量文献可征,意见比较一致,近年的主要成果是根据考古所获大量资料,明确了蜀人参与伐纣,受西周王室分封的史实〔136〕。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5 22: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重阳于2004-12-25, 22:49:29发表
争啊争的,也争不出个结果来。还是看看英国人自己怎么说。
韦伯斯特字典解释:
Etymology: Persian chInI Chinese porcelain
即来自于波斯语的中国瓷器chInI

重阳兄,资料是有时效性的,很多信息会过期作废。

说句难听的,英国人在文明起源方面算个虾米啊,亚瑟王时期他们还是蒙昧的黑暗年代,流行巫术,此后才进入有历史可考的文明年代。那都是什么年月的事情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菜鸟三号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9
帖子 912
编号 12682
注册 2004-7-21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4-12-25 22: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marketing于2004-12-24, 20:11:53发表
我是漳州的,方言茶大概是读dei,三声,泉州和我们这最大的不同是声调上,这样读起来似乎和TEA有差很多耶

同上,我也是漳州的.方言茶大概是读dei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5 23: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中华古文明和欧洲开始交流,即四川通印度的茶马古道时期,你们漳州还是蚩尤族,远没加入华夏文明,蚩尤族是战国末期秦灭楚以后,最后一个加入中华的民族。战国末的难民逃亡越南方向,是整个东南亚的祖先。所以闽南和南洋是一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兴汉讨虏大将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19142
注册 2004-10-19
来自 苏州


发表于 2004-12-25 23: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但是闽南话比其他方言更多的保留了一些古音的因素
dei就比cha更接近汉语上古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5 23: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Marx1840于2004-12-25, 23:06:59发表
但是闽南话比其他方言更多的保留了一些古音的因素
dei就比cha更接近汉语上古音

我前面可能表达的不清楚,闽南不是炎黄体系的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之一,他是很晚才加入的(秦始皇都出来了)。所以考究古中国文字:比如 华、汉、以及SINA 这些的发源,不考虑闽南因素。他加入中华的时候,中华文明已经很定型了。所以只能视做地方风情,地方民俗。闽南的考古可能考出很多南洋诸国的语音起源,但是考不出汉语言的起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兴汉讨虏大将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19142
注册 2004-10-19
来自 苏州


发表于 2004-12-25 23: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sina=成都也好像比较。。。
语音上的联系就有点牵强
而且成都的命名似乎也不会在秦之前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5 23: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来,你都没看我转来的资料啊-_-!!!!!!!!!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5 23: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夏商年代,中国通过蜀国和西亚建立联系。有人甚至认为其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14、15世纪,早于曾由季羡林所提中、印交 通起于公元前4世纪,向达所提公元前5世纪,丁山所提公元前6世纪,日本藤田丰八所提公元前11世纪等说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5 23: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宝墩文 化的绝对年代,初步推定在距今4500~3700年之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4-12-26 00: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4-12-25, 22:53:48发表

QUOTE:
原帖由重阳于2004-12-25, 22:49:29发表
争啊争的,也争不出个结果来。还是看看英国人自己怎么说。
韦伯斯特字典解释:
Etymology: Persian chInI Chinese porcelain
即来自于波斯语的中国瓷器chInI

重阳兄,资料是有时效性的,很多信息会过期作废。

说句难听的,英国人在文明起源方面算个虾米啊,亚瑟王时期他们还是蒙昧的黑暗年代,流行巫术,此后才进入有历史可考的文明年代。那都是什么年月的事情啦!

WEBSTER应该算是英文方面的权威了,我觉的它的解释应该是可信的。成都也好,秦也好,都不太可能直接跟CHINA有关系。到是波斯语的中国瓷器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到是有可能与中国字有关,不过这方面查不到有关的资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6 00: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商也好,什么古代也好,都是青铜时代,没瓷器的说
印度语的支那该是青铜时代就有的
瓷器说是所有说法里面最不科学的。是考古进入大掘墓时代前的过时论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龙鹰凌渡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43
编号 19944
注册 2004-10-30


发表于 2004-12-26 00: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支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4-12-26 10:5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4-12-26, 0:11:30发表
商也好,什么古代也好,都是青铜时代,没瓷器的说
印度语的支那该是青铜时代就有的
瓷器说是所有说法里面最不科学的。是考古进入大掘墓时代前的过时论调。

我也赞同,从现在的材料看,是先有中国之意,再有瓷器之意的。而不是反过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毛
(人间的祸害)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26 11:1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毛都说了印度称中国震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4-12-26 11:2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金也说了梵语里是有支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x37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28368
注册 2004-12-20


发表于 2004-12-26 18: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的,其实应该是古代"秦"的音译词
顶部
性别:女-离线 carala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7873
注册 2004-12-15


发表于 2004-12-26 21: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标准日本语》里说,“茶”在唐朝被读做类似qia的音
到宋朝近似sa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umtlq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9
编号 18702
注册 2004-9-30


发表于 2004-12-29 11: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CHIN是对秦的音译,这是正确的说法,象昌南的说法我认为是错的,再过希腊也是CHIN这个音,因为地条件的限制和交往的不便,希腊在称CHIN时已经是汉末了,所以英语中的说法应该是希腊语的演化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艾伦勒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3
帖子 193
编号 17651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29 11: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关毛于2004-12-23, 20:56:39发表
只是一种说法而已,还有一种说法是“CHIN”,也就是“秦”。

我记得历史书上是这么写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08: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74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