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李煜词中有无“亡国之痛”, 欢迎大家来讨论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4 11: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4-12-03, 23:32:48发表
桓大司马所言差矣!
李煜做为亡国之君,家与国是融为一体的。有家世之悲,必有亡国之感,二者怎麽可能分离呢?
请看看李煜下面的词作: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你能说这两首作品,只有身世之悲,没有亡国之痛吗?

谢谢王佐兄指教

不过兄弟还是有不同看法。王佐兄引的两首词似乎也可说明兄弟的观点: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原因何在?
在于“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李煜入宋后之备受冷落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某家的看法是:回想起繁华旧事,醒来只是南柯一梦,岂不悲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4 11: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还有这首《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尤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一旦归为臣虏”,后主首先想到的是:沈腰潘鬓销磨
“仓皇辞庙”,看到的首先是“教坊尤奏别离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4 11: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再次多谢两位指教  

我国古代帝王以国为家,国、家似很难区分,实际上应该还是有区别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4 16: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4-12-03, 23:32:48发表
桓大司马所言差矣!
李煜做为亡国之君,家与国是融为一体的。有家世之悲,必有亡国之感,二者怎麽可能分离呢?
请看看李煜下面的词作: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你能说这两首作品,只有身世之悲,没有亡国之痛吗?

李半女一生作皇帝极其平庸,甚至曹彬率领10万大军来侵略的时候还在寻欢作乐,其一生的寄托和所谓的怀念旧国不过是为了贪图国主之乐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4-12-5 11: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12-04, 16:18:13发表
李半女一生作皇帝极其平庸,甚至曹彬率领10万大军来侵略的时候还在寻欢作乐,其一生的寄托和所谓的怀念旧国不过是为了贪图国主之乐而已。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人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思维,一种则是感性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通常是不相容的)李煜作为词人皇帝,感性思维发达,情感细腻丰富,而理性思维则是所短,故李后主不善于处理军国大事,而精于填词作赋。说到底,李煜是当艺术家的料,不适合为乱世之君。以李煜的才情与性格,如果一定要去玩权谋,行诈术,一非其所长,二非其所愿。李煜当吟风吟月的太平天子尚可,要去开创基业,保守国家,肯定不称职。这是李煜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南唐这个曾经辉煌一度的国家的悲剧。实际上,南唐
到李煜这一代,已经衰微,南方自五代以来,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无法单独对抗中原
。具有强大人力物力的北宋统一中国已是必然趋势了,李煜再怎样努力也改不了这种局面了。对李后主这位悲剧才子,我们只要同情而不要责备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血
(123)

祝阿侯
太中大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508
帖子 4062
编号 6120
注册 2004-3-20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4-12-5 12: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血始终觉得大司马把李煜的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分开来不太合适:李煜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如果他本人连亡国之痛都没有而只是怀念自己以前享乐的生活的话,这种人生性格表现在他词中的“情真意切”就很难引起别人的共鸣了;另外,我们不可能直接感受到李煜的亡国之痛,但我们可以用常理推之,李煜作为一个读书人,家国天下的思想应该还是有的,他是个很重感情的人这点我们不会置疑的,但何以否定他对故国的感情呢?也没有证据显示李煜确实是一个甘当亡国之君的奴才,所以血以为,李煜的亡国之痛肯定是有的!
从李煜当皇帝的经历来看,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合格都谈不上,但李煜究竟应该为亡国付多大的责任的问题,也值得商榷,李煜继位之初,南唐已经向大宋称臣了,严格的说,南唐在李煜之前已经亡了,所以李煜只能勉强算得上一个亡国之君,但却不能为亡国付多大责任!
究竟李煜的亡国之痛有没有在他的词中体现出来,相信大司马如果承认李煜有亡国之痛的话,也应该承认他词中确实有很多地方是对故国的思念了!另外,也不可明确地区分他是怀念故国的生活还是怀念故国,一个假设就是如果他能在大宋生活得安逸点,会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但既然是假设,没法论证了,我们就只能按常理推之: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肯定会有亡国之痛,有亡国之痛,就会在其词中体现出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4-12-5 12: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2-04, 11:35:23发表
谢谢王佐兄的指教
不过兄弟还是有不同看法。王佐兄引的两首词似乎也可说明兄弟的观点: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原因何在?
在于“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李煜入宋后之备受冷落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某家的看法是:回想起繁华旧事,醒来只是南柯一梦,岂不悲哉

吴越的钱弘佐主动纳土,受到了北宋的礼遇。钱家与李家同为南方降臣但待遇则大不一样,钱家是座上宾,而李家形同软禁。试想在这种猜疑防范的政治气氛之下,李煜不可能作陆游那样的直书胸臆的爱国诗篇,只能委婉隐约的表达自己的家国之悲,感伤故国。这种复杂的情感融于李煜词作的点滴之中,相信细心之人不难体会。
据说,李后主不明不白的死去,也是因为《虞美人》而获罪,试想李煜在词作中没有亡国之痛,能遭此横祸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或许是宋太宗嫉妒李煜比自己有文采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5 13: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慕容血于2004-12-05, 12:09:20发表
血始终觉得大司马把李煜的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分开来不太合适:李煜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如果他本人连亡国之痛都没有而只是怀念自己以前享乐的生活的话,这种人生性格表现在他词中的“情真意切”就很难引起别人的共鸣了;另外,我们不可能直接感受到李煜的亡国之痛,但我们可以用常理推之,李煜作为一个读书人,家国天下的思想应该还是有的,他是个很重感情的人这点我们不会置疑的,但何以否定他对故国的感情呢?也没有证据显示李煜确实是一个甘当亡国之君的奴才,所以血以为,李煜的亡国之痛肯定是有的!
从李煜当皇帝的经历来看,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合格都谈不上,但李煜究竟应该为亡国付多大的责任的问题,也值得商榷,李煜继位之初,南唐已经向大宋称臣了,严格的说,南唐在李煜之前已经亡了,所以李煜只能勉强算得上一个亡国之君,但却不能为亡国付多大责任!
究竟李煜的亡国之痛有没有在他的词中体现出来,相信大司马如果承认李煜有亡国之痛的话,也应该承认他词中确实有很多地方是对故国的思念了!另外,也不可明确地区分他是怀念故国的生活还是怀念故国,一个假设就是如果他能在大宋生活得安逸点,会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但既然是假设,没法论证了,我们就只能按常理推之: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肯定会有亡国之痛,有亡国之痛,就会在其词中体现出来!

他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爱国之情么。。。。是失去幸福和愁苦满怀的共鸣,是天下文人的共鸣,是失意之士的共鸣,没听说不爱国就不能引起这种共鸣的。他不甘于一个亡国之君,但以他的能力更没可能让南唐走的更好。李某人和一般读书人不一样,他是一个当过皇帝的文人,自己的国家灭亡和他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有很大关系,任何人丢失了自己喜爱的东西都会很痛苦,会常常思念,除非有更值得他喜爱的东西,请问什么比皇位更重要,比他那种皇帝更幸福?所谓的亡国之痛,不是为人民,只是为他权力的缺失而已,那么这种痛苦是不需去歌颂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血
(123)

祝阿侯
太中大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508
帖子 4062
编号 6120
注册 2004-3-20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4-12-5 14: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血也说李煜的痛不是爱国之情,而是亡国之痛!说他如果连亡国之痛都没有就不能引起共鸣,那他就是刘禅式的人物了!正因为他的痛是很真切的,所以会引起共鸣,这与爱不爱国没什么关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5 15: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亡国之痛不妥,应该是失神位之痛才合适,国没亡,亡的不过是腐朽的南唐小朝廷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5 15: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4-12-05, 11:46:53发表
实际上,南唐到李煜这一代,已经衰微,南方自五代以来,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无法单独对抗中原。具有强大人力物力的北宋统一中国已是必然趋势了,李煜再怎样努力也改不了这种局面了。对李后主这位悲剧才子,我们只要同情而不要责备了。

王佐兄明鉴,兄弟没有责备李后主的意思,相反也很同情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5 15: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4-12-05, 12:12:59发表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2-04, 11:35:23发表
谢谢王佐兄的指教
不过兄弟还是有不同看法。王佐兄引的两首词似乎也可说明兄弟的观点: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原因何在?
在于“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李煜入宋后之备受冷落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某家的看法是:回想起繁华旧事,醒来只是南柯一梦,岂不悲哉

吴越的钱弘佐主动纳土,受到了北宋的礼遇。钱家与李家同为南方降臣但待遇则大不一样,钱家是座上宾,而李家形同软禁。试想在这种猜疑防范的政治气氛之下,李煜不可能作陆游那样的直书胸臆的爱国诗篇,只能委婉隐约的表达自己的家国之悲,感伤故国。这种复杂的情感融于李煜词作的点滴之中,相信细心之人不难体会。
据说,李后主不明不白的死去,也是因为《虞美人》而获罪,试想李煜在词作中没有亡国之痛,能遭此横祸吗?

王佐兄,愚以为李煜心中几乎没有“国”的概念,这正是从他的身世和性格上着眼考虑的

至于因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被毒死,愚以为里面有一个受众语境差异的问题,李煜自己不一定是想复辟、想复国什么的,到宋太宗眼里就成了想谋反了。这和后来明清一些文字狱有点异曲同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5 15: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慕容血于2004-12-05, 12:09:20发表
究竟李煜的亡国之痛有没有在他的词中体现出来,相信大司马如果承认李煜有亡国之痛的话,也应该承认他词中确实有很多地方是对故国的思念了!另外,也不可明确地区分他是怀念故国的生活还是怀念故国,一个假设就是如果他能在大宋生活得安逸点,会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但既然是假设,没法论证了,我们就只能按常理推之: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肯定会有亡国之痛,有亡国之痛,就会在其词中体现出来!

血兄说得好

假设是不得已的办法

但我们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很多时候不得不作尽量合乎情理的假设。偶这个主要还是从李后主生活环境、个人性格那些地方着眼,最后估计他会怎么怎么样。勉强算推断吧,只要前面没出错误,后面还是应该可以推出来的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5 15: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慕容血于2004-12-05, 14:16:01发表
血也说李煜的痛不是爱国之情,而是亡国之痛!说他如果连亡国之痛都没有就不能引起共鸣,那他就是刘禅式的人物了!正因为他的痛是很真切的,所以会引起共鸣,这与爱不爱国没什么关系!

窃以为亡国之君有两种,当然,这两种行事一般都是昏庸、残暴的

一种是有心无力的,像刘协、孙皓、李晔、崇祯等等
一种是无心无力的,像刘禅、陈叔宝、李煜等等

李煜与前二位不同之处在于,有一颗敏感的诗人的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4-12-5 16: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2-05, 15:17:02发表
王佐兄,愚以为李煜心中几乎没有“国”的概念,这正是从他的身世和性格上着眼考虑的

至于因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被毒死,愚以为里面有一个受众语境差异的问题,李煜自己不一定是想复辟、想复国什么的,到宋太宗眼里就成了想谋反了。这和后来明清一些文字狱有点异曲同工。

谈谈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李后主与陈后主虽说都是颇有才气的亡国之君,但不可同日而语。陈后主沉浸在《玉树后庭花》中醉生梦死,无法自拔,而李后主为挽救自己的国家还是尽了努力的。李后主为抗宋,曾写信给吴越国王,指出两国唇齿相依的道理,信中曰:明天子一旦异地酬勋,大王便为汴梁一布衣耳。从此语来看,李煜还是个是明白人,不似昏庸之辈,也是不甘心故国被灭的。李煜也尽了最大的努力想挽救南唐三千里河山,只不过力不如人罢了。以此来度之,李煜
客居汴京的这段时间,内心情感很复杂,既有悔恨感伤也有迷茫无奈。亡国之痛与身世之悲
再加上现实处境,使得这位感情丰富,才华横溢的才子咏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名篇。
李煜这段时间的作品,内涵很丰富,任何人都有可能对这些作品的某些方面产生深深的共鸣。所以,我们的理解也要全面,不能仅仅盯住是否有亡国之痛这一点上,而忽略其他。

至于,李煜词中是否有亡国之痛,我认为是可能的也是肯定的。李煜在汴期间,虽说政治上受压抑,但生活上宋庭还是对他待遇优厚,虽说不如以前,但既是亡国之君还计较那麽多干什麽?如果是刘后主之辈,早就乐不思蜀,安度晚年了,干什麽还要写那些令当朝皇帝不高兴的词,岂不是不知趣吗?但李煜虽有亡国之痛,却不敢有什麽非分之想,只不过是不甘心归为臣虏,“曾为沧海难为水”罢了。再加上他的文人本性不改,只能将这种复杂的感情用委婉的笔法付之于词章,无非是排解内心的郁闷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血
(123)

祝阿侯
太中大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508
帖子 4062
编号 6120
注册 2004-3-20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4-12-5 17: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等名句,抒发的都是“身世之感”,即今是昨非、豪华不再、身世堪怜之感。引用这段希望没有断章取义,曲解大司马的意思!
对于这阙相见欢,一般认为是降宋前所作,因为其明言了是离愁,其中感情也不象虞美人等降宋后的篇目那么萧条。这阙词应该是写于七弟从善在汴京作人质期间,李煜求宋太祖放还未果后思念弟弟所作!
申明这阙词的创作年代主要是为了说明李煜即使在生活相当安逸的时候,也会发自内心地去思念亲人,那么在降宋之后,就不能说他完全不会去思念故国了,他是不会有了享乐万事皆足的!
另:血指出了有李煜曾经企图一战的想法,看了王佐兄具体资料,血更加相信李煜不会对亡国无动于衷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5 18:1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4-12-05, 16:35:15发表
谈谈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李后主与陈后主虽说都是颇有才气的亡国之君,但不可同日而语。陈后主沉浸在《玉树后庭花》中醉生梦死,无法自拔,而李后主为挽救自己的国家还是尽了努力的。李后主为抗宋,曾写信给吴越国王,指出两国唇齿相依的道理,信中曰:明天子一旦异地酬勋,大王便为汴梁一布衣耳。从此语来看,李煜还是个是明白人,不似昏庸之辈,也是不甘心故国被灭的。李煜也尽了最大的努力想挽救南唐三千里河山,只不过力不如人罢了。以此来度之,李煜
客居汴京的这段时间,内心情感很复杂,既有悔恨感伤也有迷茫无奈。亡国之痛与身世之悲
再加上现实处境,使得这位感情丰富,才华横溢的才子咏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名篇。
李煜这段时间的作品,内涵很丰富,任何人都有可能对这些作品的某些方面产生深深的共鸣。所以,我们的理解也要全面,不能仅仅盯住是否有亡国之痛这一点上,而忽略其他。

至于,李煜词中是否有亡国之痛,我认为是可能的也是肯定的。李煜在汴期间,虽说政治上受压抑,但生活上宋庭还是对他待遇优厚,虽说不如以前,但既是亡国之君还计较那麽多干什麽?如果是刘后主之辈,早就乐不思蜀,安度晚年了,干什麽还要写那些令当朝皇帝不高兴的词,岂不是不知趣吗?但李煜虽有亡国之痛,却不敢有什麽非分之想,只不过是不甘心归为臣虏,“曾为沧海难为水”罢了。再加上他的文人本性不改,只能将这种复杂的感情用委婉的笔法付之于词章,无非是排解内心的郁闷而已。

唇亡齿寒这故事我小学前就听说了,难道说一国之君兼文人的李某连这点知识都没到吗?李某治国平庸,安于享受,最后所作的恐怕也就是写一封信求助了吧。古时写信多有人代笔,所以写这么一封求救信,派一个应该没什么口才的使者去求救,不见得有多高水平,更看不出如何尽了最大努力。

既为亡国之君,生活必定极不自由,所谓的生活优厚恐怕也是太过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elz5000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19
编号 4570
注册 2004-1-17


发表于 2004-12-5 19: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自己的老婆被xx,想没感觉都不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4-12-5 21: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12-05, 18:14:58发表
唇亡齿寒这故事我小学前就听说了,难道说一国之君兼文人的李某连这点知识都没到吗?李某治国平庸,安于享受,最后所作的恐怕也就是写一封信求助了吧。古时写信多有人代笔,所以写这么一封求救信,派一个应该没什么口才的使者去求救,不见得有多高水平,更看不出如何尽了最大努力。

既为亡国之君,生活必定极不自由,所谓的生活优厚恐怕也是太过了。

我们看问题要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李煜和当时的南方君主相比还虽算是不错的了。面对宋军,后蜀“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吴越钱王与樟泉的陈洪进也是主动上表纳土。只有南唐对宋军进行了抵抗,而且有一些战役打得还很激烈。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宋太祖曾对吴越国进贡使者言道:寄语元帅,莫听信“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等语,江南若倔强不屈,元帅当随朕讨之。其中“江南若倔强不屈”等语,不是颇能勾画出李煜的顽强吗?所以,李煜在亡国之后,没有亡国之悲,恐不合情理!如果李煜没有亡国之痛,那当初为何还要抵抗宋军南下?直接像刘后主那样投降岂不省事吗?李煜入宋后,宋廷将其封为“违命侯”,这个违命侯的封号,不是颇能说明问题吗?

李煜入宋后,与吴越钱家入仕北宋相比,政治上受压抑这是无疑的。但在生活上,宋廷表面上还是优待李煜的。宋太祖曾在汴京赐豪宅给李煜居住。在北宋初年,只有开国勋臣才赐金带赐田宅,由此可见,宋廷对李煜生活上的待遇也算优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5 21: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4-12-05, 21:31:03发表
我们看问题要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李煜和当时的南方君主相比还虽算是不错的了。面对宋军,后蜀“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吴越钱王与樟泉的陈洪进也是主动上表纳土。只有南唐对宋军进行了抵抗,而且有一些战役打得还很激烈。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宋太祖曾对吴越国进贡使者言道:寄语元帅,莫听信“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等语,江南若倔强不屈,元帅当随朕讨之。其中“江南若倔强不屈”等语,不是颇能勾画出李煜的顽强吗?所以,李煜在亡国之后,没有亡国之悲,恐不合情理!如果李煜没有亡国之痛,那当初为何还要抵抗宋军南下?直接像刘后主那样投降岂不省事吗?李煜入宋后,宋廷将其封为“违命侯”,这个违命侯的封号,不是颇能说明问题吗?

李煜入宋后,与吴越钱家入仕北宋相比,政治上受压抑这是无疑的。但在生活上,宋廷表面上还是优待李煜的。宋太祖曾在汴京赐豪宅给李煜居住。在北宋初年,只有开国勋臣才赐金带赐田宅,由此可见,宋廷对李煜生活上的待遇也算优厚。

这里兄弟想请教王佐兄一下:一些小说上渲染的刘仁赡守寿州是在李煜朝还是李璟朝?这个兄弟真的不知道

不过当时隋军伐陈,后主好象也派了萧摩诃跟任忠带大军去抵抗吧,似乎也在作补救的努力呢.只是先麻痹大意失了广陵,加上萧摩诃心里不满,诸军观望才导致速溃

而且后主之所以不投降,似乎是陈乔和张洎的影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5 21: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慕容血于2004-12-05, 17:40:49发表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等名句,抒发的都是“身世之感”,即今是昨非、豪华不再、身世堪怜之感。引用这段希望没有断章取义,曲解大司马的意思!
对于这阙相见欢,一般认为是降宋前所作,因为其明言了是离愁,其中感情也不象虞美人等降宋后的篇目那么萧条。这阙词应该是写于七弟从善在汴京作人质期间,李煜求宋太祖放还未果后思念弟弟所作!
申明这阙词的创作年代主要是为了说明李煜即使在生活相当安逸的时候,也会发自内心地去思念亲人,那么在降宋之后,就不能说他完全不会去思念故国了,他是不会有了享乐万事皆足的!
另:血指出了有李煜曾经企图一战的想法,看了王佐兄具体资料,血更加相信李煜不会对亡国无动于衷的!

血兄,兄弟弄错了词的创作年代,实在不应该  

李煜和平年代能写出情致绵长之词,更说明他极具诗人气质.
偶认为李煜和陈叔宝都颇有才气,但两人又不大同,可能是时代使然吧

陈后主虽然有一些艺术上还可以的作品,但是缺少真情实感
李煜的感情比他丰富得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4-12-5 23: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2-05, 21:50:10发表
这里兄弟想请教王佐兄一下:一些小说上渲染的刘仁赡守寿州是在李煜朝还是李璟朝?这个兄弟真的不知道

不过当时隋军伐陈,后主好象也派了萧摩诃跟任忠带大军去抵抗吧,似乎也在作补救的努力呢.只是先麻痹大意失了广陵,加上萧摩诃心里不满,诸军观望才导致速溃

而且后主之所以不投降,似乎是陈乔和张洎的影响  

寿州是今天的安徽寿县,寿州战役发生在后周时期。后周世宗伐南唐,夺取了南唐的江北十四州,南唐中主李璟被迫向后周称臣。

另外我将北宋灭南唐的经过,讲一下: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明臣服以求自保,暗备战以防宋军进攻。宋太祖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九月,命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10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今属江西)的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今安徽贵池),占领采石(今安徽当涂北)。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八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今属江苏),继与10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领的10万救援军,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攻破江宁,李煜降,南唐灭亡。
这其中,尤以皖口之战最为激烈,朱令赟率南唐水军以火油烧宋舰,宋军几乎不支,若不是风向突然改变,使南唐军引火自焚,宋军则必败无疑。
南唐与陈朝相比,领土要小很多,且两面受敌,未能尽长江之全势。但南唐能一战采石,二战秦淮,三战江宁,以一国之力抗击北宋一年零两个月,应该说李后主已经竭尽全力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骆寒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230
帖子 42
编号 22136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4-12-7 13: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煜词中并非无家仇国恨所在,只是余以为,这与其被俘后景遇相关:

其一:盖传闻后主之死皆因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而为宋太祖授以“牵机”药毒害。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后主确实不好表露出太强烈的复朝之语。时刻受到性命威胁情形下,何况后主乃一文弱之帝。
其二:余以为后主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与其久而养成的风格有关,文风不是朝夕可更变的,只是在后主来说,其遭遇更造就了其文的影响力。
其三:后主的武功建设确非帝王之才,但相对于中主来说,此第五子却是其最喜欢的儿子。李煜极为聪明,但对于南唐来说,历史上只是一个小片段而已,而中主之才何以善诱之?更加之其本身志趣不在政事,便有了“做个才人真绝代,堪哀出于帝皇家。”

从历史的客观角度来看,后主并非世人所说那般,耽于享乐,而致毁国,确于其自身才能有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迷蝶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1
帖子 50
编号 545543
注册 2023-10-20


发表于 2023-12-5 17: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观点,有趣的辩论。
果然能分能合,可以更接近真实。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斑鸠凉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52
编号 545495
注册 2023-10-10
来自 雒城


发表于 2023-12-5 17: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煜并非没有亡国反思,只不过没写进诗词里。为什么没写呢?因为他第一次吐槽亡国之失,很快便被南唐降人徐铉举报给宋太宗,然后他就被赐死了

亡国之君,有些话是说不得的,敌人怎么会给你悔过重来的机会?

[ 本帖最后由 斑鸠凉 于 2023-12-5 17:51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8 13: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28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