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司马迁的无耻!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19: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11-18 15:45 发表
你可以这样说他----他的资料来源不明,所以不能完全采信。

但是,你不能说他无耻----因为人家毕竟有获得这情况的可能,而且人家在书中明确写道那未必是给你看的也未必准确----成一家之言,就是“他一个人的观 ...

我只知道,文人无耻第一就是乱写东西,尤其是历史。随便一个人物只要个人的喜恶都能随意的添加心理描写,或者赞美或者贬低。这不是历史这是小说。

写历史的最起码要中立态度,做到“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


简单举个例子。花城版《鹿鼎记》217页,记录了韦小宝的光辉事迹,“唯一的念头便是撒腿就跑,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可是他吓得全身酸软,拼命想逃,一双脚恰似钉住了在地下,半分动弹不得。”像这样在险境中吓昏了连跑也跑不动......

而在历史书中,即使做着同样的事,却也只可以写作:“众皆惶骇四奔,公独夷然挺立,不为少屈……”

这就是历史和小说的分别。说什么文学塑造,其实不就是小说化的历史吗?虚构加塑造。随自己喜好玩弄历史角色。哼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0: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话说司马迁的心里描写的文字依据在哪?战国策有多少?

[ 本帖最后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0:0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吴老二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499588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4-11-18 20: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11-18 15:50 发表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这话列在这儿,你看不明白,愿意丢人,随你了。

象你这种为 ...

哟呦呦,那我问你,我写本书,说某个小子天生玻璃心外加自卑,唯一能有精神寄托的就是给自己取个古人的名字或者外号,这样多少能给自己些心理安慰。意图沾古人的光。请问论坛有个叫司马光的id,我说他就是这样。你怎么看?

咱回来再看“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这段文字,能看出什么?以历史的眼光就是,吕不韦门客很多。至于 羞不如和前面四君的比较之心都是心理描写。你能给我证据证明是这样吗?或者你能证明论坛那个原先“司马光”的id不是我认为的那个样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吴老二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499588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4-11-18 20: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11-18 17:55 发表
原来是程步的文章。

这个,老兄可以放心,楼主肯定不是程步。

程步的真秦始皇、真李斯、真项羽、真韩信我都读过,而且除了那本李斯实在是懒得买,其余的都买过,现在还在我书架上。
程步立论的核心就是认 ...

我刚好都看完了。包括《真李斯》。

这几本书的原则是写秦。至于如何写出真实的秦,必然要从司马迁中的描述开始找漏洞。事实上自己去看下他的前后对比就会发现,楚汉战争,秦国的政治格局以及秦末的天下形势都不是司马迁写的那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0: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老二 于 2014-11-18 20:07 发表

哟呦呦,那我问你,我写本书,说某个小子天生玻璃心外加自卑,唯一能有精神寄托的就是给自己取个古人的名字或者外号,这样多少能给自己些心理安慰。意图沾古人的光。请问论坛有个叫司马光的id,我说他就是这样 ...

自己的贴子都不懂吗?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00:13 发表
在上述文字中,司马迁用了三个字“羞不如”来做心理描写。说吕不韦因为惭愧自己不如四君子,所以才要编撰《吕氏春秋》来争口气。就这三个字的心理描写,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成了挥霍国家财产为自己争面子。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解释了一遍又一遍,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也罢,最后教你一次乖,总算对得起教育局了。

羞不如,是指吕不韦,觉得自己门下没有宾客门客,并不是要编撰《吕氏春秋》来争口气,懂不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0: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墨叶 的帖子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司马迁的史记全是硬伤,被他一一挑出,至于你说正面的东西,挑出一堆大漏洞之后再看一下就如同看小说了。但他说的是有理有据。不是信口雌黄。楼上那位也说了项羽那部分被纰漏的可谓入木三分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0: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11-18 18:08 发表
说个实话,这个我没太注意。

因为我看他的书,重点放在用他的观点启发我的思路,并没有想找论据驳倒他观点的意图。所以突然一问我我还真说不出来。

程步的核心观点我并不认可(就像楼主这个帖子,我只要拿 ...

程步列举的都是司马迁描绘的“不合理”之处,这些硬伤首先要正视。如何得到的来源。比如商鞅逃跑去住店,店家要通行证,结果商鞅没有住不了店自己叹气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请问,这句话谁透露出去的?这么牛逼,商鞅荒郊野外的说句话司马迁都知道。当然,有人会说了,也许是随从也许是谁谁,反正都能臆想出合理渠道散发出去最后在被司马迁听到。

就如同秦桧“莫须有”似的。有没有都能找出理由说出有的可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0: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问天贱 于 2014-11-18 20:14 发表

自己的贴子都不懂吗?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解释了一遍又一遍,真是 ...

哈哈哈哈,只能是被你逗乐了。

谁让你一遍又一遍复制史记了??

咱是问你,那就心里描写的依据是什么。比如吕不韦自己说自己“羞不如”所以才做的《吕氏春秋》?
你整天埋汰颖颖,我能说你因为颖颖出过国,所以你“羞不如”说她是鬼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0: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0:24 发表

哈哈哈哈,只能是被你逗乐了。

谁让你一遍又一遍复制史记了??

咱是问你,那就心里描写的依据是什么。比如吕不韦自己说自己“羞不如”所以才做的《吕氏春秋》?
你整天埋汰颖颖,我能说你因为 ...

在上述文字中,司马迁用了三个字“羞不如”来做心理描写。说吕不韦因为惭愧自己不如四君子,所以才要编撰《吕氏春秋》来争口气。就这三个字的心理描写,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成了挥霍国家财产为自己争面子。
--------------------------------------------------------------------
这话是你说的,为什么我来找证据?

我找出证据,证明你这句话是胡说,所以我让你来找出证据,证明史记里说,吕不韦因为惭愧自己不如四君子,所以才要编撰《吕氏春秋》来争口气。

你到是拿出来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0: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 问天贱 的帖子

你看到了什么?断章取义还是管中窥豹?还是你自己也被自己弄蒙了

来,咱给你缕一缕。从你五楼开始,就开始引述史记那段你已经说了不下三遍的段子。然后又来一句,半拉客机的段子。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这才是完整的一段。你小学时写过作文把?算了,可能没上过小学。咱让你自己去看史记对比,一段一段的看,看出分别了别“羞不如”就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0: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0:46 发表
你看到了什么?断章取义还是管中窥豹?还是你自己也被自己弄蒙了

来,咱给你缕一缕。从你五楼开始,就开始引述史记那段你已经说了不下三遍的段子。然后又来一句,半拉客机的段子。

当是时,魏有 ...

你引述史记这段话中,哪个地方说:吕不韦因为惭愧自己不如四君子,所以才要编撰《吕氏春秋》来争口气。

羞不如,是说吕不韦当时没有门客与四君子竞争,所以才开始招宾客。

我没引的那段话,恰好就说明了《吕氏春秋》编撰的原因,是当时诸侯的荀卿之类的辩士著书布天下,所以吕不韦才让门客编撰。

你读懂史记?读过史记?你读得懂你的贴子?我还没引全,你到先引全了,自己打脸很舒服?

[ 本帖最后由 问天贱 于 2014-11-18 20: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1: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 问天贱 的帖子

哈哈,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我就不逗你了。我给你看帖子原文。

              
吕不韦原来是一个商人,由于帮助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继位有功,当上了秦国的宰相。吕不韦掌权之后,决定编撰一本历史文化丛书,取名为《吕氏春秋》。
编书本是一件好事。秦国马上就要发动统一战争了,战火一起,文化典籍难免不受到损失。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也是对战国时期的列国文化进行一次梳理,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应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可是司马迁只用了5个字“羞不如”“以备”,就让这一切是非颠倒。(这个词很重要)
司马迁写道:“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宾客如云。吕不韦内心羞愧于不如四君子,于是广招文人学士,(对应古文乃使)他们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合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认为囊括了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取名《吕氏春秋》。

这段是白话文对古文的那一段注解。因为是一段连着的。就是吕不韦自己含羞不如四公子所以也要招揽门客并且让他们著作《吕氏春秋》来充门面。以治疗自己的羞不如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

这段粉色部分是是描述当时的风气,“是时”也可以翻译成恰巧当时诸侯多辩士,荀卿等人著书立传。所以吕不韦在招揽宾客的同时还让他们作书,也是针对于当时的潮流走,也是在跟周遭的人进行自我比较,治疗内心的羞不如

“吕不韦乃使(和帖子原文的“命”相对)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绿色部分是表现吕不韦夜郎自大招摇过市的小人心态。这是司马迁的惯用手法了。你写过作文把?懂这叫“前后呼应”吗?到你那就半拉客机的管中窥豹了。也对,你这种专业砸场子的。看到我我发帖能不过来砸吗?了解你的为人也就释然了

[ 本帖最后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1:2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1: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1:10 发表
哈哈,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我就不逗你了。我给你看帖子原文。

              
吕不韦原来是一个商人,由于帮助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继位有功,当上了秦国的宰相。吕不韦掌权之后,决定编撰一本历史文化丛书,取 ...

瞧你的解释,啧啧,你的小学语文老师只怕得气死。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这是原文。

这段话的大意是,当时,战国四公子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互相倾轧竞争。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认为在这方面比不上他们而感到羞愧,于是他也招集宾客,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当时诸候中有许多象荀卿这样的辩才之士著书立说。吕不韦就要他的门客记下他们所知的,综合他们的言论而完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一共有二十多万字。认为具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便取名为《吕氏春秋》。并把它挂在咸阳的城门上,在上面悬挂千金,诸侯的游士宾客中若有人能够增减一字,便赠给给他千金。


这里的羞不如,是指吕不韦当时没有宾客,或没有这么多宾客,无法与四公子相比,根本不是什么“吕不韦因为惭愧自己不如四君子,所以才要编撰《吕氏春秋》来争口气”。

而编撰《吕氏春秋》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当时诸候都有这种做法,这种风气。这个“乃”字就说明了原因之所在。

而你所说,“吕不韦因为惭愧自己不如四君子,所以才要编撰《吕氏春秋》来争口气”,这是嫁接,是阉割史料,你自己用这种手段,怎么好意思说人家司马迁无耻?

至于砸场子,你以为我愿意砸你的场子?要不是你诽谤先贤,我根本就不想理你,象你这种不读书没文化的人,砸你场子,只会让人笑话。

至于我的为人,轮不到你说话,我至少没有阉割史料,没有诽谤先贤。

[ 本帖最后由 问天贱 于 2014-11-18 21:3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1: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 问天贱 的帖子

呐呐,你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是韩国人。

来,我们在看看原文。

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这两个是时都是那个时候的意思。前面是说“那时候”战国四公子招揽门客,吕不韦也要招揽,后面的“那时候”是对当时潮流风气的概括。解释下来是一气呵成的。

就是,战国四公子门客多,吕不韦羞不如所以也养门客,那个时候有个很流行的事情就是诸侯们有很多辩士,还有荀卿著书流传,所以吕不韦不但养门客还要让门客们著书来显赫自己的名声治疗内心的羞不如
我再次重复一下,这叫前后呼应!前面铺垫后面引申懂吗?别跟韩国人看中文似的,硬性翻译。当然,你复制的那段百度也没错。依然是前后呼应。只是你看不出来而已。

这段从伏笔吕不韦羞不如开始招揽宾客,再然后根据当时的潮流著书显赫自己的声明,然后又大言不惭的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并且要“一字千金”的炒作。都是针对名声不如四公子所以羞不如的心态动机开始实施的,这就是司马迁的诛心论。

看看上一段史记原文

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不韦家僮万人。

再看下一段原文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太后闻,果欲私得之。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韦又阴谓太后曰:“可事诈腐,则得给事中。”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

你以为分段有长有短,有的一笔一段是什么意思?是一个事件是一个段落!果然中文是硬伤呀

ps:哈哈,是呀!有人不惜的理我,结果一有机会就出来落井下石。也有人自己用古人名做id恶心先贤。真是占全了呀。
你知道吗?我在轩辕众多乐趣之一就是看你在张牙舞爪的表演,只要一占上风就立马请追不舍的讥讽打击,对颖颖就是这样。只要一没词了,就立马装出一副”竖子不足与谋“的架势,说几句场面话赶快消失不见羞于见人。比如”回去多读点书把“之类的告别语,看着就好笑

[ 本帖最后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1:5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1: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1:42 发表
呐呐,你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是韩国人。

来,我们在看看原文。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

笑,你那种解释的话,这段话应该这么写。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且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我就知道你会缠杂不清,加上下面那么多,有什么用?更何况,以你的水平,读得懂吗?不,字认得全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2: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5 问天贱 的帖子

哈哈哈,怎么恼羞成怒了?你越这样我越开心。来吧继续嘴硬把。哥哥我陪你玩玩。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表达方式没有固定统一,倒叙、平铺等等不一。

能用一下吗?这支笔

这只笔能用一下吗?

请问有什么大区别?你来中国几年了?基本语法还是掌握了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2: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冒顿既立,是时东胡强盛,闻冒顿杀父自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头曼时有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群臣皆曰:“千里马,匈奴宝马也,勿与。”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遂与之千里马。居顷之,东胡以为冒顿畏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单于一阏氏。冒顿复问左右,左右皆怒曰:“东胡无道,乃求阏氏!请击之。”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遂取所爱阏氏予东胡。东胡王愈益骄,西侵。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边为瓯脱。东胡使使谓冒顿曰:“匈奴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非能至也,吾欲有之。”冒顿问群臣,群臣或曰:“此弃地,予之亦可,勿予亦可。”於是冒顿大怒曰:“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诸言予之者,皆斩之。冒顿上马,令国中有後者斩,遂东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及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冉阝、肤施,遂侵燕、代。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馀万。
------------------------------------------------------
这段话中,又有两个是时,请问又是如何呼应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2: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2:01 发表
哈哈哈,怎么恼羞成怒了?你越这样我越开心。来吧继续嘴硬把。哥哥我陪你玩玩。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表达方式没有固定统一,倒叙、平铺等等不一。

能用一下吗?这支笔

这只笔能用一下吗?

请问有什么 ...

表现方法是多样化,但问题是你不能阉割人家的史料啊。

真不知道是谁嘴硬。

呼应,有用“当时”这类词呼应的?你的小学语文老师这么教的?

[ 本帖最后由 问天贱 于 2014-11-18 22:0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2: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问天贱 的帖子

真是没文化真可怕。原来中国词语都是硬性规定的。

我说天气热吃冰淇淋,难道天气热就不能和饮料?这么硬性的思维模式是谁教你的?

我说下雨天要打伞,结果我在烈日下就不能打伞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2: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且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
这两个是时,居然让你解释成呼应,咱可真是见着高人了。

第一个当是时,是指招宾客,招宾客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下就招来了,等宾客招到三千人的时候,吕不韦知道诸侯有荀卿之类的辩士著书,所以才开始编撰《吕氏春秋》。

还有,第一个是时,对应的是战国四公子,而第二个是时,说的是诸侯有荀卿之类的辩士著书,不是战国四公子,你丫的,活生生变成了吕不韦因羞不如战国四公子,才编撰《吕氏春秋》。这种外星理解能力,报歉,咱理解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2: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 问天贱 的帖子

又没词了?开始车轱辘话了?果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2: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2:21 发表
真是没文化真可怕。原来中国词语都是硬性规定的。

我说天气热吃冰淇淋,难道天气热就不能和饮料?这么硬性的思维模式是谁教你的?

我说下雨天要打伞,结果我在烈日下就不能打伞了??

你别乱扯,你不是说“那两个是时是呼应吗?”

合着你认为是呼应,就是呼应,你认为不是呼应,就不是呼应?这是你的想法,凭什么安在司马迁身上?是你无耻?还是司马迁无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2: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0 问天贱 的帖子

所以说你这水平再次下限了。都没有瓶颈可言。
俩是时一个是四公子的宾客事实,另一个是当时的潮流,两者前后铺垫相互引申伏笔。看来有人只能纠结在一点上死撑了。这个羞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2: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2:22 发表
又没词了?开始车轱辘话了?果然

你不是说是呼应吗?你找出来,就当时之类的词,进行呼应的文章,成不?

你上学时,老师布置作文,让你前后呼应,你就是这么呼应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2: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 问天贱 的帖子

哦 ,原来我说那一段的俩是时是呼应的吗,所以所有的是时都是呼应的,哈哈。硬性思维,真是千古罕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2: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2:24 发表
所以说你这水平再次下限了。都没有瓶颈可言。
俩是时一个是四公子的宾客事实,另一个是当时的潮流,两者前后铺垫相互引申伏笔。看来有人只能纠结在一点上死撑了。这个羞呀

又成了两者前后铺垫?

史记中这两段话是如何前后铺垫,或前后呼应的?

冒顿既立,是时东胡强盛,闻冒顿杀父自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头曼时有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群臣皆曰:“千里马,匈奴宝马也,勿与。”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遂与之千里马。居顷之,东胡以为冒顿畏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单于一阏氏。冒顿复问左右,左右皆怒曰:“东胡无道,乃求阏氏!请击之。”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遂取所爱阏氏予东胡。东胡王愈益骄,西侵。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边为瓯脱。东胡使使谓冒顿曰:“匈奴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非能至也,吾欲有之。”冒顿问群臣,群臣或曰:“此弃地,予之亦可,勿予亦可。”於是冒顿大怒曰:“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诸言予之者,皆斩之。冒顿上马,令国中有後者斩,遂东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及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冉阝、肤施,遂侵燕、代。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馀万。

当是时,赵别将司马卬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南,战雒阳东,军不利,还至阳城,收军中马骑,与南阳守齮战犨东,破之。略南阳郡,南阳守齮走,保城守宛。沛公引兵过而西。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後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於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黎明,围宛城三匝。南阳守欲自刭。其舍人陈恢曰:“死未晚也。”乃逾城见沛公,曰:“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後: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後又有强宛之患。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沛公曰:“善。”乃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与皆,降析、郦。遣魏人甯昌使秦,使者未来。是时章邯已以军降项羽於赵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2: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4 问天贱 的帖子

哈哈哈,你咋不拿出一段韩文对比呀,找出俩个相应的”是时“来反驳我?

我指着一个站街女说她是卖的,所以你把你家隔壁的女孩也当成卖的,然后问我为啥她不是卖的。哈哈。我能怎么说,只能让你多打坐冥想。也许能补救大脑。

[ 本帖最后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2:3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2: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6 问天贱 的帖子

果然,我楼上说啥了的。立马兑现,你还真给我面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贱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5
帖子 971
编号 489801
注册 2013-8-9


发表于 2014-11-18 22: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2:26 发表
哦 ,原来我说那一段的俩是时是呼应的吗,所以所有的是时都是呼应的,哈哈。硬性思维,真是千古罕见

既然有的两是时不是你口中的前后呼应,你又凭什么说吕氏春秋那一段,这两是时,是前后呼应?

这难道不是你认为是呼应,就是呼应,你认为不是呼应,就不是呼应?请为自己代言,别替古人,成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朕即太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87
编号 499281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11-18 22: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9 问天贱 的帖子

哈哈,详情请见57楼,对此我已经表示无能为力,其实我真心想挽救你的。只是华佗再世也法力挽狂澜了

[ 本帖最后由 朕即太阳 于 2014-11-18 22:3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20: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039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