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马岱 于 2012-8-4 18:41 发表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也是采用了小组赛。中国选手陈龙灿小组赛中输给奥地利的丁毅,落到小组第二。那个时候,小组赛之后淘汰赛就是采用抽签对阵,中国队担心自己选手提前遭遇,于是下令另外一个小组的许增才主动输球,落到小组第二,实际上那次比赛许增才状态非常好,前面都是3:0取胜,有意输球都能对瓦尔德内尔输成2:3。既然是两个小组第二,那就完全避开了。很可惜,许增才遭遇到了大克星(一名韩国选手),而陈龙灿状态实在不行,两人均止步八强。
我们都知道欧洲冠军杯就是小组赛之后采用抽签,几乎每年都会质疑抽签结果,一些抽签对阵赛前就传递出信息,比如曼联赛前就大谈打AC米兰会如何如何,结果真的就打AC米兰,如果抽签是完全随机的,那没什么问题,现在地球人都知道抽签其实相当不可靠。
你的例子恰好能证明,我的办法能很大程度杜绝消极比赛,因为运动队如果玩阴谋,很容易玩死自己。
关于第二点,我觉得怀疑抽签结果,那就毫无信任可言的,等于说你今天提供的比赛用球是不是40毫米我还要量一下才放心。
不过即使是这样,我还有是办法,即在小组之前秘密抽签,交由第三方保密机构保存,小组赛后揭晓,这样的话,选手和运动队不知道签位,主办者不知道小组赛会打成什么样,相当于围棋的“封手”制度。
当然,如果你再说“第三方保密机构”也不可靠,那就没办法了,干脆说地球人都不可靠,咱别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