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颖颖 于 2010-6-27 23:03 发表
如果按照曹魏说法,刘备方应该称“蜀国”。按照刘备方,自己是汉朝(天下统治)而不是汉国(割据统治)。唯一有可能称“汉国”的,恐怕就是孙权称帝后的吴国。但遍观《三国志》对吴国的记载,从未见吴国提及“汉国”字样。一般情况是,第三人称时则用蜀,第一人称则模棱两可地用一个“汉”字带过。由此可见,“汉国”这两个字在三国时期,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被接受的。
曹魏方根本不称“蜀国”而是直接称“贼”。
公主太小看曹魏啦。曹魏根本就不给蜀汉任何合法地位。
同样,蜀汉也是这样,称曹魏为“贼”。曹魏在蜀汉也根本没有任何合法地位。
所以“汉贼不两立”。
吴国称蜀汉不是称“蜀”,而在与蜀汉的外交场合称“汉”(盟约),平日则称“西”。
蜀汉也毫不含糊,在与东吴的外交场合称“吴”(盟约),平日则称“东”。
刘备根本没想到自己是朝还是国----刘备那时恐怕还没有这观念----魏蜀吴三国都是不说“本朝”“国朝”“天朝”的。
汉国,这个称呼,至少在蜀汉是被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