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一把菜刀霸轩辕 于 2009-4-22 16:05 发表
以前总是说秦桧卖国,后来大家觉得秦桧没那么大本事,又说赵构为了自己利益而卖国
我感觉不大合理,说赵构怕迎回二帝而不敢北伐收复领土之说不可信,谁当皇上看声望和权势,只要实际掌控了局势,弑父自立都经常发生,李隆基还没死,他儿子就自立为帝遥尊他为太上皇了,赵构不至于怕两个过气的人而放弃自己的固有领土 ...
古往今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卖国,这种事情多了去了。赵构杀岳飞,就是无数个这样的例子之一。
一、他就是害怕钦宗回朝
宋徽宗绍兴五年就死了,常说的迎回二圣实际并不准确;金庸老爷子认为,“二圣归朝,高宗将置于何地?”,这种观点未免也有些想当然。高宗怕的不是回来的皇帝本身——不要说自己已经是实至名归的天子,就算还不是,搞个禅让也不是什么难事。高宗不希望迎回二圣,跟数百年后大明王朝的景泰帝万般不愿英宗归国一个道理。具体来看,钦宗南归将给赵构同志制造三大隐患:
其一,途中就被镇将截留,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二,即使有惊无险的回到了朝中,他赵构除非把这个人杀了(显然只能暗杀,但万一泄密的话……),否则也掌控得了一时,掌控不了一世,稍不注意就可能成为其他野心家谋逆的工具,为政变提供稀缺的合法性,无独有偶,后世的“夺门之变”便是明证;
其三,即使高宗对这个烫手山芋的控制万无一失,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自己龙体不豫了,皇位该传给谁?高宗是没有儿子的。
这三大隐患,才是令赵构同志真正头痛的原因。
二、他更担心一股独大
南宋跟东晋一样,是一个流亡政府,高宗执政的根基不深。在这种情况下,政权的稳固依赖于里里外外、方方面面力量的平衡。在内外(宋与金)力量已取得平衡后,巩固皇权是必需的,所以就有收回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将的兵权之举。倘若继续北伐,以岳飞同志的实力和威望,特别是他收编义军的传统和本事(高宗骨子里是不相信而且害怕义军的),岳家军发展壮大的速度很可能超过其他友军,力量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这是高宗所不愿意见到的。“直捣黄龙”、“迎回二圣”也许只是口号,但收复开封乃至更多中原失地却不是什么impossible mission。届时,在执政者心中,威望日盛的岳飞即使成不了刘裕,成为桓温也是很可怕的。
总之,在杀岳飞这件事上,凶手不是一个人,高宗、秦桧、张俊、杨沂中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脱不了爪爪;但真要分个元凶帮凶的话,最大的帽子恐怕还得高宗来戴。
[ 本帖最后由 zidaneluo 于 2009-8-11 23:4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