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2-14 23:06 发表
笑一个. 围江陵是打哪出来的南飞老弟可否给出段史料观摩观摩之? 围南郡和支援夷陵谁先谁后倒是很清楚: 围南郡包括了支援夷陵一事.
我再多说一次, 黄盖是领武陵太守, 病卒于官. 孙皎并黄盖兵明确了是发生在程普死后, 时刘备已据南郡. 还能是黄盖统军事? 那个时候还有周瑜军团?
然后对应您那个时间包含的关系再做次解答: 孙皎始拜护军校尉,领众二千余人.
濡须号为精锐的是当时为护军校尉时所领的二千余人.
其后迁都护征虏将军总不会还发生在濡须之前吧?
时间: 拜护军校尉,领众二千余人(是时曹公数出濡须号为精锐),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死, 又并其军.
按南飞举吕蒙例, 莫非孙皎拜护军校尉还包含了"迁都护征虏将军"???时间如果不明确,我是不会拿出来的. 明白了吗南飞兄?
马甲兄挑小错,欺负南飞~!顺便问下,江陵和南郡到底是不是一个城?不是的话相距多远呢?一直绞不清楚。
马甲兄,你说的这个问题要从老曹“四越巢湖不成”说起哦~老曹一生到了淮南四次。第一次是建安“十四年……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第二次是“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第三次是“十九年……秋七月,公征孙权”;第四次是“二十一年冬,曹公次于居巢,遂攻濡须。”这就是孙皎传中所谓的“数出濡须”。南飞以为,这种说法和“诸葛亮六出祁山”一样,很笼统。多谢马甲兄找到程普死亡的时间依据,这下南飞的系统基本上就没有矛盾了。
ps:
南飞这几天写帖那么辛苦,马甲兄也不体谅一下,就知道趁火打劫,一个劲地拍~!所以南飞没有反应过来都是你的错~用糖果补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