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命中,总是有太多廉价的感动。
感动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感动?别人为了救你扑到黑洞洞的枪口下壮烈牺牲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就像《墨攻》,口口声声讲着“兼爱非攻”,实际上却玩着旧式港产片的个人英雄主义那一套,配以弱智的剧情,却能让网上的许多人大呼小叫一番。
如果你这么说,我只能理解为你没看过墨攻。除了隔离在瓮城中脱身那一段,我真的看不到什么个人英雄主义。包括最后巷淹中与隔离的决斗也没有上刀剑什么的。
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根本没看过真正的电影。
这个,什么是真正的电影?
电影诞生于欧洲,其灵魂仍在欧洲。
好吧,我不懂,就承认吧。
革离一进城,便开始激励百姓,冷不丁来了一句“为了自由”——这是《勇敢的心》的台词。抄袭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暴露出张之亮知识的贫瘠。那年代,只提忠君,辅以功名利禄,谁知道自由?
去看看墨子吧,墨家是仅次于庄子的理想派,说这样的话并不惊人。当然百姓响应就有些夸张了,这里确实可以算是个BUG。不过那段对白还是考虑到老百姓心理的, 起码把利害关系摆了一下。
电影里也有那么一场沙盘之战,赵国主帅巷淹中和革离在高坡上对坐,在沙盘上你攻我守。但可惜的是,张之亮绝对不明白沙盘演示的概念,镜头一直是远景,根本不敢给沙盘一个特写。这让小时候在沙盘上玩惯了塑料模型军人的我哈哈大笑起来。
是围棋,大哥。
片子的攻守都语焉不详。比如黑人奴隶本身就是个大笑话,而这个黑人奴隶最后竟然可以操纵水攻梁城,让人不得不叹息十万赵军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早点用水淹不就得了?当然,还有更浪费时间的,就是革离拆掉宫墙,花七天时间建造瓮城,号称要打击赵军的信心,结果,赵军的信心没见得被打击,居然还连续七天不进攻,坐视梁城军民建造瓮城,要知道,那是十万大军啊!在古代,运输体系不发达,十万大军的供给是一项多么困难的事情,容不得时间的浪费,而且那还是冬天——冬天的大兵力远征,是古代战场的头等笑话!而后来瓮城被轻易攻破,也是讽刺得很。至于后来赵军奇袭,坐着热气球从天而降,更是让我呕吐,有人说那是孔明灯的放大版,这很容易理解,再烂的车也有“托儿”把它夸成豪华车境界,再弱智的电影也有人帮它自圆其说。
你可以理解为黑人蛮力大,或者梁城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后面让赵军用水淹不得不令我怀疑阁下写文章时过脑子没。还有瓮城,你如果看了电影就知道那时候赵军正在等待梁城的投降,没有进攻的打算。而且城外难道没有设防御哨来抵御几天进攻吗?对于热气球,战国时候能工巧匠很多(大多数的家传技艺都在后来独尊儒术时失传),赵军找到一两个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很多人对隔离的完美表示怀疑。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因为这群人看电影的态度本身就有问题。如果你稍微用心一点,就会发现虽然被删掉了近一小时,但隔离的心灵历程一直在演变中,并不是什么完人。还有兼爱非攻却牺牲那么多士兵的性命,其实这根本不算什么有含金量的问题,看看粮城陷落时百姓的遭遇就知道了。
不管怎么说,墨攻让我们看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