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12-2 13:52 发表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而刘备所在高唐正位于汉朝时的黄河界,其“为贼所破”正是这股青徐黄巾所致。
同样的起兵,手下拥有关张二将的刘备被击败了,曹操却把他们收编了。看表面似乎是曹操运气好,其实我们现在应该明白,并非是机会单单选择了曹操,而是曹操抓住了机会。
相似的历史告诉我们:盖茨、陈天桥们并非单是运气好,是他们抓住了机遇,在我们怨天尤人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反省自己!
这段看的相当恶搞....![](images/smilies/funk.gif)
只瞧瞧这位号称“仿佛孙吴”的老曹用兵何等出神入化![](images/smilies/wacko.gif)
太祖以贼恃胜而骄,欲设奇兵挑击之於寿张。先与信出行战地,后步军未至,而卒与贼遇,遂接战。信殊死战,以救太祖,太祖仅得溃围出,信遂没,时年四十一。
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信力战斗死,仅而破之。㈡
㈡魏书曰:太祖将步骑千余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冑,亲巡将士,明劝赏罚,众乃复奋,承闲讨击,贼稍折退。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见檄书,呵骂之,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乃退走。
枉费小鲍如此一心一意挺着老曹,上司才刚死,就带着兖州一干人马投了老曹。可咱老曹呢?生生就让小胞吃了个连本带利一子不剩的亏,最后为了救老曹,干脆把命都搭进去啊。唉,你说鲍信挂也就挂了,来个正面合战总行了吧?嗯?咋,还不行?打不过?嗯嗯,不过幸好还有那专为美辞的魏书再出奇语,后来老曹一系最为不整的青州兵(而且这还是老曹收编精选后的成果),这时竟然“兵皆精悍”开了,当然,老曹本队必定又是新旧不一,规划不齐,以弱弱攻强强,嗯嗯,原来如此,情有可原,情有可原
可是,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天生神武的老曹会把握不住?可打又打不过,怎么办?不必急,机会不是单单选择了老曹,在这成败之刻,高俅、蔡京、杨戬灵魂附体,老曹短臂一挥,就使出了那堪称盖世奇谋的“数开示降路”之计,以官军“招安”之姿态引贼来降,再“设奇伏”击之,遂大破贼兵,真奇计也!以此观之,千古兵家,孰能过之?![](images/smilies/em01.gif)
只叹大耳素好王道,无盖铜赛铁之面皮,亦无高俅等名臣授以心得,纵有机会,何忍把握?(
十分反感这种捧一人便要踩一人的无聊作法,盖茨有实力没错,但若没他那个IBM老妈,他的起步又要困难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