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么?我不这样认为
1.起码赵括从小就露出了成为军事天才的天赋,但是作为父亲,赵奢却没有给儿子历练的机会知识一昧斥责他纸上谈兵,如果赵括能多经过几次历练恐怕也不会如此草率吧,这可能是最早的学员派和实战派的争执吧.
而且阏与之战后赵奢受了重伤一直在家赋闲,恐怕也不是一句军务繁忙所能掩饰他作为父亲的失职吧.
2.按照古代成王败寇的思想,赵括是一个失败者,可是也要看看对手是谁,武安君白起出身行伍,几十年来大小千余战,从无败绩,为将以来每一战斗时斩首几万,攻城数座,东方六国闻听白起挂帅出征无人敢统兵抵抗.即使是老廉颇和白起两次交手一次损兵三万,一次七万.如果赵括的对手是同样年轻冲动的王贲,或者他事先知道自己的对手是白起他还会这样轻率么.
3.长平之战时,秦王得知赵军被围(五十万围四十万)立即发动全国65岁以下15岁以上男子出征自己亲自到河东离石要塞督运粮草这才把四十万赵军,一口吞下,反观赵国除了平原君在诸国奔走求援,其他人几乎无所作为.
4.赵军被围后,在粮绝的情况下几十万大军没有骚乱,依然可以对秦军实行有力的冲击,试问古往今来几位将军能做到,赵括身先士卒中矢身亡后赵军才溃不成军.
5.廉颇的战法,赵国几十万大军集结于长平,这对赵国的压力十分巨大,
赵国玉秦国不同,秦国早在秦穆公时就解决北方西戎的威胁,而且武官函谷关天险史秦国只需数万军马就足以自保.而赵国北方有强大的匈奴,林湖,只靠着20岁的李牧几千兵马苦苦支撑,后面齐国,燕国虎视眈眈,一旦有事老乐毅几万弱兵绝对应付不了.所以对赵国拖下去十分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