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燕京晓林 于 2006-10-25 10:28 发表
引用——东西汉水连接的水道,当然在西汉水东面。那么西汉水西面,白水金牛道今阳平关镇到四川青川营盘乡的这一段,则有考古遗址作为证明!
好了,这条白水金牛道,现在我已经分成很多小段找到了其作为秦汉主要 ...
我没到过现场,期待你的大作。
但是有一点你要明白:即使在南北朝前,白水关也是有不同的位置的,你一句“金牛道在南北朝前走的是白水关”,那么到底是走哪个白水关呢?本身就是不够严谨的吧?
两个白水关的位置记载,参见水经,和水经注。
首先,所谓“葭萌白水”,不是我说的,是你和某兄讨论时提到的。
其次,我的意思一直就是,在《水经》的2条记载中,都明确地说到白水县在嘉陵江(漾水)边;
第三,《水经》的2条记载,请注意,可不是你所说的同一条下说的,一个说白水县是漾水和羌水的交会点,一个则说不是交会点。
第四,考虑到水经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而是经历自汉、三国到晋的时间,逐渐补充完成的,正好反映出白水(羌水)曾经改道的事实。
第五,我没有否定过白水(青川)汉代曾经有人居住,但是有人居住不代表是金牛道,请务必注意这个差别呀。
请你说出你所认为的《水经》白水县具体在什么位置!及其证据!
有居住总比没有任何人居住的可能性大的多!且文中所述白水关道路无论是军事还是日常的公务都要通过,怎么就不是金牛道!
哈哈,老毛病又犯了,真不知是哪个在卖弄?
所谓主流,自然是指自源头而来的那条。那么,水经注认为漾水的源头在何处呢?你自己可以看看。但是有一点,就是肯定不在故道水、也不在浊水,这两条水,都是在漾水记载的水道走了一半左右才出现的。
你要是连这基本道理都不清楚,真不知是怎么混上学士的。
不是卖弄,是懒得再说一遍,因为阁下虽然没什么文章可兹引用,却老不仔细看别人的东西,还要别人重复十万遍才知道。估计耳聋眼花的缘故!
《水经注》你多读两遍就知道了:其对河流的描述当然不是现在的主流支流概念。
《水经注》中浊水是西汉水的支流,故道水是浊水的支流。
请你说明《水经注》的漾水指的是哪一条河流!
学士之名,已经说过了,只要是读过本科的都可以。看来你对现代汉语也是一窍不通!
这就好办了,既然你说的什么东西汉水连接水道,在西汉水东,那对于西汉水西面的通道而言,就没有证明的意义了。
由此,你的所谓西汉水以西的金牛道,只剩下唯一的一个依据,那就是广坪镇有过一个汉代村落遗址,对吧?
问题是在从今阳平关到青川的漫长线路上,只有这么个村落,你就能证明出古金牛道从这里走?不是很搞笑吗?还美其名曰每一段都有证据?
白水金牛道与朝天金牛道在大安镇分开,在昭化镇汇合。白水线上的秦汉遗迹,我已说明,共有子龙山、阳平关、枣林坝、广坪镇汉墓、沙洲营盘乡汉代遗址等等数个。
假定如你所认为的:一、沙州至阳平关镇、阳平关镇至广元朝天镇的道路在三国时代都不能通行;二、在朝天附近有白水关,且钟会伐蜀自此路通过。
那么请看:“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三国志 钟会传》
这个时候,钟会已在白水,如果这个白水在广元朝天镇,诸葛绪军怎么从阴平过去与他汇合呢?南下葭萌是不可能,因为葭萌还在蜀汉手中。而你又说沙州至阳平关镇、阳平关镇至广元朝天镇的道路在三国时代都不能通行。难道诸葛绪要绕回下辨,然后再去汉中,然后再从你说的朝天金牛道到达你所谓的朝天白水么?这段路程少说也是1000汉里!
还是那句话,请你找出朝天金牛道秦汉时期已经通行的分段证据。
精细到我的程度,你肯定是作不到的,作到我一半,哪怕只要找出一个来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历山学士 于 2006-10-27 09:0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