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读书人和当官的人创立和发明的,与用各种技术谋生的手工业者思想分歧很大,与墨家正好相反。“君子远庖厨”这句很有代表性,不管如何都看的出对百工之人的歧视。“学而优则仕”,怎么不说“学而优则工”?所以中国自汉以来就歧视百工,不重技术与实验,以致流毒到现在工人的实际地位也低。这点儒家脱不了干系。
就实干司马兄的观点我说两句,也许是因为农耕为主的原因,才导致不重视手工业,家邦制的中国和城邦制的西方的很大区别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人文,地理等等),一个可以基本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家需要的是社会稳定,西方则必须依靠商品交易,所以更需要手工业的发展.
至于---以不忍见到死,不忍吃肉的理由就要“远庖厨”了,当时的人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所举的例子在今天看起来有些不可理解,这很正常,但其本意是希望人们通过实践来加强道德意识,就如“远庖厨”的问题来说,还是离不开"忠恕"之道,也就是对位思考,是施和勿施的问题.举个现代的例子--过马路走人行道,表面上看是单纯的遵守交通规则,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那意义就不仅在于这一交通问题的解决,而是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帮助,是通过个人实践促使整个社会在过马路的单一事件上达到了"仁"的境界,而人是不可能仅凭宣传做到这一点.
儒家的最高级道德是"仁","仁"是什么?有人在一次博弈论的讲座中提到----西方曾经用数据模型来分析生物的生存竞争力(最少三种),结果最终胜利的是道德水准最高的生物,何为道德水准最高?在同一环境中有A和其他N种生物,A同意和其它任何一种生物合作,A如果被合作的生物B欺骗,则A主动离开,中断与B合作,B也许由此受到损失,再次找到A以原有方式合作,此时A不拒绝,无论B欺骗多少次.在我个人看来这就是"仁",不仅有"忠"更难得的是"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
另外文字是造成我们思想不同于西方的关键问题. 就说"馬"这个字,是不是看起来真的很像一匹马呢?中国人的基本思考方式就脱离不了"形","意",缺少思辩的过程,甚至在大学问人那里被过分地忽略了,老陶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大概很能说明一些.
日本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学什么都快,因为他们自己的东西非常少.
好的发扬,烂的扔掉,非要用今天的观点要求几千年前的古人,为免有些太苛刻了些.
我仍然认为文字是最根本的因素,他决定了思维方式,今天几乎所有的尖端思想都是以西方结构文字所决定的思考方式创造的,中文该走向何方呢?因为没学过数学,在此想问天宫公主一个问题,你在思考数学问题时是用英文还是中文?哪个更占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