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Stlouis27制《风翔万里》头像集, 7.19更新罗士信
性别:男-离线 Stlouis27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6
编号 32707
注册 2005-2-14
来自 青州泰山


发表于 2006-7-15 17: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头盔的下摆叶就先当焊在头盔上好了(实际是想露出右肩铠的虎头).另外调整了一下颜色,只是颜色调整我现在还用的不是很纯熟,先凑合着吧


图片附件: [张须陀2] 张须陀2.jpg (2006-7-15 17:29, 108 K)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tlouis27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6
编号 32707
注册 2005-2-14
来自 青州泰山


发表于 2006-7-15 17: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张自己感觉还满意些,沈光字总持,可是鼎鼎有名的"向飞仙"哦
     沈 光 字 總 持 , 吳 興 人 也 。 父 君 道 , 仕 陳 吏 部 侍 郎 ,陳 滅 , 家 于 長 安 。 皇 太 子 勇 引 署 學 士 。 後 為 漢 王 諒 府 掾, 諒 敗 , 除 名 。 光 少 驍 捷 , 善 戲 馬 , 為 天 下 之 最 。 略 綜書 記 , 微 有 詞 藻 , 常 慕 立 功 名 , 不 拘 小 節 。 家 甚 貧 窶 ,父 兄 並 以 傭 書 為 事 , 光 獨 跅 弛 , 交 通 輕 俠 , 為 京 師 惡 少年 之 所 朋 附 。 人 多 贍 遺 , 得 以 養 親 , 每 致 甘 食 美 服 , 未嘗 困 匱 。 初 建 禪 定 寺 , 其 中 幡 竿 高 十 餘 丈 , 適 遇 繩 絕 ,非 人 力 所 及 , 諸 僧 患 之 。 光 見 而 謂 僧 曰 : 「 可 持 繩 來 ,當 相 為 上 耳 。 」 諸 僧 驚 喜 , 因 取 而 與 之 。 光 以 口 銜 索 ,拍 竿 而 上 , 直 至 龍 頭 。 繫 繩 畢 , 手 足 皆 放 , 透 空 而 下 ,以 掌 拒 地 , 倒 行 數 十 步 。 觀 者 駭 悅 , 莫 不 嗟 異 , 時 人 號為 「 肉 飛 仙 」 。
    大 業 中 , 煬 帝 徵 天 下 驍 果 之 士 以 伐 遼 左 , 光 預 焉。 同 類 數 萬 人 , 皆 出 其 下 。 光 將 詣 行 在 所 , 賓 客 送 至 灞上 者 百 餘 騎 。 光 酹 酒 而 誓 曰 : 「 是 行 也 , 若 不 能 建 立 功名 , 當 死 於 高 麗 , 不 復 與 諸 君 相 見 矣 。 」 及 從 帝 攻 遼 東, 以 衝 梯 擊 城 , 竿 長 十 五 丈 , 光 升 其 端 , 臨 城 與 賊 戰 ,短 兵 接 , 殺 十 數 人 。 賊 競 擊 之 而 墜 , 未 及 於 地 , 適 遇 竿有 垂 ? , 光 接 而 復 上 。 帝 望 見 , 壯 異 之 , 馳 召 與 語 , 大悅 , 即 日 拜 朝 請 大 夫 , 賜 寶 刀 良 馬 , 恒 致 左 右 , 親 顧 漸密 。 未 幾 , 以 為 折 衝 郎 將 , 賞 遇 優 重 。 帝 每 推 食 解 衣 以賜 之 , 同 輩 莫 與 為 比 。

    光 自 以 荷 恩 深 重 , 思 懷 竭 節 。 及 江 都 之 難 , 潛 構義 勇 , 將 為 帝 復 讎 。 先 是 , 帝 寵 昵 官 奴 , 名 為 給 使 , 宇文 化 及 以 光 驍 勇 , 方 任 之 , 令 其 總 統 , 營 於 禁 內 。 時 孟才 、 錢 傑 等 陰 圖 化 及 , 因 謂 光 曰 : 「 我 等 荷 國 厚 恩 , 不能 死 難 以 衛 社 稷 , 斯 則 古 人 之 所 恥 也 。 今 又 俛 首 事 讎 ,受 其 驅 率 , 有 靦 面 目 , 何 用 生 為 ? 吾 必 欲 殺 之 , 死 無 所恨 。 公 義 士 也 , 肯 從 我 乎 ? 」 光 泣 下 霑 衿 , 曰 : 「 是 所望 於 將 軍 也 。 僕 領 給 使 數 百 人 , 並 荷 先 帝 恩 遇 , 今 在 化及 內 營 。 以 此 復 讎 , 如 鷹 鸇 之 逐 鳥 雀 。 萬 世 之 功 , 在 此一 舉 , 願 將 軍 勉 之 。 」 孟 才 為 將 軍 , 領 江 淮 之 眾 數 千 人, 期 以 營 將 發 時 , 晨 起 襲 化 及 。 光 語 洩 , 陳 謙 告 其 事 。化 及 大 懼 曰 「 此 麥 鐵 杖 子 也 , 及 沈 光 者 , 並 勇 決 不 可 當, 須 避 其 鋒 。 」 是 夜 即 與 腹 心 走 出 營 外 , 留 人 告 司 馬 德戡 等 , 遣 領 兵 馬 , 逮 捕 孟 才 。 光 聞 營 內 諠 聲 , 知 事 發 ,不 及 被 甲 , 即 襲 化 及 營 , 空 無 所 獲 。 值 舍 人 元 敏 , 數 而斬 之 。 遇 德 戡 兵 入 , 四 面 圍 合 。 光 大 呼 潰 圍 , 給 使 齊 奮, 斬 首 數 十 級 , 賊 皆 披 靡 。 德 戡 輒 復 遣 騎 , 持 弓 弩 , 翼而 射 之 。 光 身 無 介 冑 , 遂 為 所 害 。 麾 下 數 百 人 皆 鬥 而 死, 一 無 降 者 。 時 年 二 十 八 。 壯 士 聞 之 , 莫 不 為 之 隕 涕 。

[ 本帖最后由 Stlouis27 于 2006-7-17 11:54 编辑 ]


图片附件: [沈光字总持] 沈光字总持.jpg (2006-7-15 17:32, 94.57 K)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tlouis27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6
编号 32707
注册 2005-2-14
来自 青州泰山


发表于 2006-7-15 17: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在笔记本上修改的 张须陀,似乎偏暗了一些,主要是想突出些其身经百战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Stlouis27 于 2006-7-15 17: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ww112233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8
编号 45081
注册 2005-8-5


发表于 2006-7-16 18: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感覺上沈光字总持 的鬚做得不太自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tlouis27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6
编号 32707
注册 2005-2-14
来自 青州泰山


发表于 2006-7-17 11: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大约是边缘过渡的不太好吧有空我再改改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tlouis27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6
编号 32707
注册 2005-2-14
来自 青州泰山


发表于 2006-7-17 11: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补沈光列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tlouis27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6
编号 32707
注册 2005-2-14
来自 青州泰山


发表于 2006-7-19 10: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罗士信(?—622.4.11),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历城)人,唐朝大将。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隋大业七年(611年),邹平(今山东邹平北)人王薄率领农民群众,以长白山(即今山东邹平西南会仙山)为根据地,举起了反隋义旗,并且经常在齐郡境内活动,官军多次围剿都被打败。齐郡丞张须陀带兵征讨,连破义军。
         
      大业九年(613年),罗士信时年14岁,短小精悍,便向张须陀请战,张须陀见他太小,便说:“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旧唐书·罗士信列传》)罗士信闻后大怒,身披两副甲,佩两壶箭,上马请张须陀观看,张须陀非常赞赏,许其出战。三月,张须陀击义军于潍水,义军刚列阵,罗士信便持长矛突入义军阵中,连续杀死数人,每杀一人,便将其首级抛向空中,再用长矛挑着,继续作战。义军皆骇然,无人敢挡。张须陀乘势发起进攻,大破义军。罗士信追赶义军,每杀一人就割下鼻子以代首级,张须陀对罗士信赞赏不已,并将其留在身边,同时将自己的战马送给罗士信。以后每次作战,张须陀先登,而罗士信士信为副。隋炀帝听说此事后,便令画工画《须陀、士信战阵图》,以供观赏。
         
      大业十年(614年)十二月,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卢明月率义军10余万屯祝阿(今山东禹城西南),张须陀统兵万余进击之。双方相距6—7里设营栅相持,经10余日,隋军粮尽将退,张须陀则对将士说:“贼见兵却,必轻来追我。其众既出,营内即虚,若以千人袭营,可有大利。此诚危险,谁能去者”?(《旧唐书·秦叔宝列传》)众人莫有应者,唯独罗士信和秦叔宝请战。张须陀遂令二人各率千人,伏兵葭苇中,自引兵弃营而退。卢明月率众逐击,罗士信、秦叔宝乘机领伏兵攻入义军营寨,放火焚烧30余栅,营中守卒大乱,卢明月率部迅速回救,遭张须陀回师夹击,起义军溃败,被斩杀无数,卢明月仅以数百骑突围。
         
      大业十二年(616年),张须陀于大海寺(今河南荥阳东北)中瓦岗军李密的埋伏,战死。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罗士信随裴仁基归附瓦岗军(参见瓦岗农民起义),任总管。
         
      罗士信率所部随李密攻打王世充,李密战败,罗士兵信跃马突进,身中数箭,为王世充军所俘。王世充知罗士信骁勇善战,待其甚厚,并与他同吃同睡。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王世充在邙山之战中击败李密,得李密部将邴元真等,王世充将众人皆拜为将军,并且对待众人和罗士信一样,同时不再重视罗士信。邴元真为人贪鄙,罗士信耻与这种人为伍。当时罗士兵有骏马,王世充侄王道询向罗士兵索要,罗士兵不给,结果王世充却将此马夺去赐给了王道询,这件事又使罗士信愤怒不已。
         
      武德二年(619年)七月,王世充遣罗士信攻打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属河南),罗士信趁机归附大唐。唐高祖李渊闻讯后非常高兴,“遣使迎劳,赐帛五千段,禀食其所部,”(《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七》)并拜陕州道行军总管,参与攻打王世充的作战。
          十月,罗士信率勇士乘夜进袭洛阳外城,纵火焚烧清化里而还。二十七日,罗士信等又攻破青城堡(今河南洛阳西北)。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罗士信率所部围攻慈涧(今河南洛阳市西),王世充派太子王玄应带兵救援。作战中,罗士信将王玄应挑于马下,王玄应被部下救走,才免于一死。
         
      唐灭刘武周后(参见柏壁之战),与郑帝王世充、夏王窦建德成鼎立之势,唐高祖李渊为统一天下,于七月初一命秦王李世民率率7总管25将,10余万人东征王世充(参见洛阳、虎牢之战)。七月底,罗士信奉命率先头部队包围慈涧,李世民自率步骑5万继至。王世充闻讯亲率3万兵部前去救援。二十九日,李世民率步骑5万直逼慈涧,王世充见难以抵抗,即弃城撤军回洛阳。唐军乘势开始扫清洛阳外围的作战。
         
      十月十五日,罗士信率军袭取要地硖石堡,继而进围另一要地千金堡,堡中守军坚守不降,并大骂罗士信。罗士信大怒,派百余人于黑夜怀抱婴儿数十到千金堡下,让婴儿啼哭呼叫,诈称“从东都来投罗总管。”不久又故意说:“此千金堡,吾辈错矣!”(《旧唐书·罗士信列传》)立即离去。守军错以为罗士信已经撤离,便出堡追赶。路旁的罗士信伏兵立即冲入堡内,奋勇作战,尽杀堡中守军。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王世充战败降唐,罗士信因功受绛州总管,封剡国公。
         
      七月,原窦建德部将刘黑闼起兵反唐,很快占据河北大部郡县和河南部分地区,并先后击败唐淮安王李神通、幽州总管李艺和黎州总管李世勣等人所率唐军,严重威胁唐朝在河北地区的统治。十二月十五日,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率兵讨伐刘黑闼(参见洺水之战)。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三十日,洺水(今河北曲周东南)县人李去惑占据城池降唐。李世民派彭公王君廓率1500名骑兵,与其共同守城。二月,刘黑闼急攻洺水城,该城四面环水,水宽50余步,深三、四丈,刘黑闼在城东北修建两甬道准备攻城。李世民三次引兵增援,都因刘黑闼军顽强阻击不能进。眼看甬道即将修成,洺水城危在旦夕。李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便召诸将相商。李世勣说:“若甬道达城下,城必不守。”(《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李世民对诸将说:“孰能守此?”罗士信说:“愿以守
      。”(《新唐书·罗士信列传》)李世民遂登上城南高坟,用旗语令王君廓突围,罗士信乘机率200士卒进城,代其坚守城池。刘黑闼军在甬道修成后,连续8昼夜猛攻洺水城,恰逢大雪,唐军无法增援,洺水城于二十五日(公元622年4月11日)陷落,罗士信被俘。刘黑闼知罗士信作战勇猛,便劝其投降。但罗士信宁死不屈,被刘黑闼所杀。李世闻讯后,非常难过,花钱购得他的尸体,葬之,谥曰勇。
         
      关于罗士信的年纪,史书记载不一,《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为20岁,《新唐书》记载为28岁,但按三本书的统一的记载,说他随张须陀讨王薄时为14岁,那么这三个说法都有问题。
         
      起初罗士信和裴仁基的关系很好,攻克洛阳后,罗士信自己出资厚葬裴仁基于北邙以报其德(裴仁基计划刺杀王世充失败,和其子裴行俨一同在洛阳被杀害),还说:“我死后,当葬此墓侧。”(《旧唐书·罗士信列传》)罗士信死后,果然葬在裴仁基墓旁。
         
      罗士信是隋末唐初时期的著名战将,进攻是必为先锋,后撤时负责殿后,所获得的战利品也全部分给有功的部下,有时甚至以自己的衣服和坐骑相赠,所以士兵都愿为他效命。但罗士信执法很严,即使亲友犯法也不饶恕,所以他和部下的关系也不是很亲近。


图片附件: [罗士信] 罗士信副本.jpg (2006-7-19 10:52, 83.86 K)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02: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29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