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客观公允,《三国》武力大排名!(一), 龙骧将军① “老将” 黄忠(09年12月3日,第49页).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性别:男-离线 书者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25
帖子 2490
编号 11810
注册 2004-7-16


发表于 2006-3-2 20: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crayfish于2006-02-28, 23:13:15发表
  不是我小看你,现在普通练武的恐怕跟古时的小兵差不多吧。
那种顶尖的将领,如果连围攻都应付不来....
想想赵子龙的七进七出,同时围攻的恐怕不一定有多少人吧。但是因为他枪法精湛,耍开了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高手围攻是什么境况我前面已经说了,对方会因为为了顾及同伴武艺放不开,但是在体力和耐力、防御力则大增。

许储典韦这两个本身武力就没差吕布多少,如何能应付围攻,那两个人还是我一对一可轻松获胜的,但吕布能轻松取胜许储典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书者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25
帖子 2490
编号 11810
注册 2004-7-16


发表于 2006-3-2 20: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tiger1970于2006-03-01, 8:13:08发表
兄弟你错了.
只要3\4个人围攻一人,如果事先没有很好的配合练习,必然会出现他们之间互相打而抵消的局面.
你以为赵子龙在马上耍花枪啊?只要练过武的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我平日练习用的铁枪也有36斤,还算可以吧?好象这个分量在书上也还可以.家师年轻时候用的大刀60斤,他曾耍过81斤大刀(不敢超过关公).在100年前只要练武,就要会耍100斤以上大刀(考武秀才就必须耍,有100\200\300三个档次).可见,在武术上应该是今人不弱于古人(想想也对,现代人条件好啊,古代只有贵族才吃肉呢"左传:"食肉者鄙"").

你难道不知道,这6个都是不差的名将,有些可能称不上顶级,但从配合上绝对不会犯这种毛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书者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25
帖子 2490
编号 11810
注册 2004-7-16


发表于 2006-3-2 20: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若真是打斗,1+1只会大于2,不会小于2.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书者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25
帖子 2490
编号 11810
注册 2004-7-16


发表于 2006-3-2 21: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tiger1970于2006-03-01, 13:41:59发表
兄弟,今人的功夫没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你大概是把"尖挂子"和"腥挂子"混淆了.

我本身就参加过多次比较大规模的各种格斗比赛,也参加过一些纯粹的实战,多人打一人经常会抵消,这是武术界的共识,也是自己的实战经验.
至于赵云对付小兵,我想没那么复杂,一枪一个就对付了,他马快枪快力量大,步兵追不上他,他也不屑对付.
至于对付将军,因为骑马,大概3对1还可以,6对1一定会出现抵消现象.武术中有"三英战吕布"的打法,如果你练习过的话,就会理解了.
但是2对1一定2方优势,3对1经过训练一定3方优势这是正常的,我并没有否定多打一不行.

什么抵消现象,双方都没武器,我胜,双方都有武器,我负,因为阻挡一个人就要防备另一个人从后边偷袭,所以不可能出招远,只有输的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晚风匆匆于2006-03-02, 16:27:56发表
汗,lz别急,辈份只是抛出武评观点时间先后的比喻罢了  

俺没有急,以前有个小孩子(未成年,事后方知)说俺的文章有抄袭煮酒之疑,那俺是有点急。至于兄弟,显然不是小孩子了,但是你之比喻不恰当,需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逍遥轩
(残念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09
编号 26521
注册 2004-12-2


发表于 2006-3-2 22: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2, 15:46:08发表

QUOTE:
原帖由裴元庆于2006-03-02, 15:42:06发表
[quote]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2, 3:22:41发表
7、照夜玉狮子:赵云之马,裴元绍因它被赵云刺死,长坂坡跃出陷坑,人说是阿斗之福,实际是此马之功。具有奇特力量的名驹,踏雾登云气力长。
------摘自本人的《三  国  英  雄  榜之三国宝马良驹》,这篇帖子已被气流同志移动到水区去了,在下深感痛心也!

孤狼这么说凭据的来源是哪里?还是只是把水浒中的马移到这里了?

google ,时间久远,大约是某个三国史料中的。 [/quote]
这肯定是附会,绝无可能是史料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吴元叹于2006-03-02, 16:16:49发表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2, 15:54:09发表
几个三国武评中常见的假说:年龄影响武将武力的发挥问题、二元武力论问题、场合与情境影响武将武力的发挥问题、武力成长论问题、以回合数多少来判定武将战力高下是不合理的问题,以及赤兔马增加武力的问题。(如有遗漏请补充)
这几个假说时常困扰俺,请大家发表一下意见,以开茅塞。

年龄影响武将武力的发挥问题

同意,如此关羽武力的下降则可解释

二元武力论问题
同意,攻强守弱的典型,颜文

场合与情境影响武将武力的发挥问题
同意,徐晃之败

武力成长论问题
不明,大将这方面表现较少见

以回合数多少来判定武将战力高下是不合理的问题
较合理,但须配合当时情况来看

以及赤兔马增加武力的问题
支持,不然关羽几十合和纪灵平手,却能瞬斩颜文武力进步太快

三国书中如果确实提到了年龄,作武评时应适当考虑,这几个人是:关羽、赵云、黄忠等。
俺很佩服二元武力论的提法,也对其不光有观点,也有证据很赞赏,只是俺不会苟同,具体原因待另开一帖详谈。
场合与情境影响武将武力的发挥问题,要适当考虑,但不可深究。
武力成长论问题,例如有人说三国中的张合,另外水浒中俺的确认为吕方、史进的武力成长明显。
以回合数多少来判定武将战力高下是武评的基础。
赤兔马的问题不应在考虑范围之中,关羽斩良杀丑的重要原因都不是马,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释延德大师于2006-03-02, 16:21:15发表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2, 16:18:48发表
谢大师指点迷津。
哥哥是谁?贾宝玉?

张国荣。走了好几年了吧。

张国荣有强烈的抑郁症,另外男女,啊不对男男关系很混乱的说,大师很搞笑,不过活跃一下这个帖子过于严肃气氛也好。
张国荣--  后是巨寒!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释延德大师于2006-03-02, 14:51:23发表
  老关得赤兔后就至死不换了,真是长命马啊。
  如果赵云之马是普通的战马,他可能会常换,如果是名马他也不换的。
  这里想起裴元绍,他先是认得关公赤兔,就想抢。碰壁后还是“狗改不了吃屎”(用词过分了点,其实不恨裴元绍),又去抢赵云的马。古龙老爷子说过,名马配英雄,胯下之马厉害,马上之人也不弱,他怎么就不懂呢?看来就是看见好马忍不住啊,可惜一个“伯乐”就这样被挑了。  

有人计算过,关羽败走麦城时,赤兔已31岁了,堪称极老极老的马一匹,不知这是不是一个Bug。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晚风匆匆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58464
注册 2006-1-27


发表于 2006-3-3 08: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2, 22:09:32发表
俺没有急,以前有个小孩子(未成年,事后方知)说俺的文章有抄袭煮酒之疑,那俺是有点急。至于兄弟,显然不是小孩子了,但是你之比喻不恰当,需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呵呵,既然还在纠缠这个,那我到奇怪了

先矫正自己,查了金山词霸,用词似乎应该是“辈分”
辈分——在家族、亲友的长幼先后中所居的地位

我们都是武评大家族的一分子是不是?你自己也说了闻道有先后是不是?既然是一个家族的又有先后,那我就奇了怪了,我用辈分来打比方怎么就不行了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释延德大师于2006-03-02, 14:08:31发表
  原文: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
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操即鸣金收军,召谋士议曰:“杨奉、韩暹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
  此50合从文字上的确未能看出许褚徐晃谁占上风。遗憾的就是徐晃后来原形毕露了,如和许等人四挑庞德的表现,似乎徐比许逊色得多(比许逊就比赵逊了)。文丑之所以得评价较高,原因之一就是他战绩少,没有原形毕露(其实一直认为三合就跑不是他真正实力,打死也不信他只能接老关三合,哈哈)。
  随便说说,不强求接受。

大师说的其它的俺到也同意,尤其是“打死也不信他只能接老关三合”这句。
但“此50合从文字上的确未能看出许褚徐晃谁占上风”这句就值得斟酌了,俺认为恰恰从文字上(前后)能看出许褚占了徐晃上风,操为何即鸣金收军,原因很简单“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如果不是许褚占上风他不会这样说,这句话的反意就是许褚可以“以力并之”,在50合内已现端倪。
也随便说说,不强求接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晚风匆匆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58464
注册 2006-1-27


发表于 2006-3-3 08: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3, 8:19:29发表

QUOTE:
原帖由释延德大师于2006-03-02, 14:08:31发表
  原文: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
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操即鸣金收军,召谋士议曰:“杨奉、韩暹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
  此50合从文字上的确未能看出许褚徐晃谁占上风。遗憾的就是徐晃后来原形毕露了,如和许等人四挑庞德的表现,似乎徐比许逊色得多(比许逊就比赵逊了)。文丑之所以得评价较高,原因之一就是他战绩少,没有原形毕露(其实一直认为三合就跑不是他真正实力,打死也不信他只能接老关三合,哈哈)。
  随便说说,不强求接受。

大师说的其它的俺到也同意,尤其是“打死也不信他只能接老关三合”这句。
但“此50合从文字上的确未能看出许褚徐晃谁占上风”这句就值得斟酌了,俺认为恰恰从文字上(前后)能看出许褚占了徐晃上风,操为何即鸣金收军,原因很简单“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如果不是许褚占上风他不会这样说,这句话的反意就是许褚可以“以力并之”,在50合内已现端倪。
也随便说说,不强求接受。

代大师说两句  

从曹操观许褚战吕布20合后,令典韦助战,随后还有四曹将助阵来看,如果有必要的话,曹操是不在乎多打一的。

那么,这个不忍以力并之,就未必仅指许褚一人之力了吧,曹操大可再令几位曹将助战,合众人之力以并徐晃。

也随便说说,不强求接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伤云于2006-03-01, 19:45:21发表
终于盼来孤狼兄新作~~~和孤狼兄分歧越来越大~~~呵呵,这次的颜良居于关公之上,个人是完全的不能赞同  

首先引用《三国志》的记载,不作为论据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引这段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不管罗贯中怎么写,这个关公万马千军中取颜良首级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因此,分歧不会对关公有任何影响~~

分歧一:徐晃之败

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

此处主观性强,并不强求大家接受。
这里罗贯中写得十分简略,一个败字,可以理解成颜良二十合完败徐晃,也可以理解成徐晃二十合料敌不过,败退。个人倾向于后者,原因说来比较牵强,整个句子以徐晃为主语,因此个人理解为徐晃主动败退就是说徐晃还有战斗下去的能力,但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徐晃意识到自己久战下去非颜良对手,所以“见好就收”。这种猜测比较主观,但是纵观三国演义,如徐晃的虎级战将面对强手从不死战,多为战**合后退却,因此个人以为此战情况相同。因此不能因为徐晃二十合败退,就证明面五十合战退徐晃的人不如二十合退之的人。
这一点的基本思路也是我个人不同意用张颌衡量诸人的原因,说的比较乱哈

分歧二:关公之胜

这一点孤狼分析的实在是鞭辟入里,让人佩服,我对孤狼的分析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主要分歧在于最后的评价。我认为,武将的武艺,不应该单指对打的能力。武艺还应该涵盖武将对局势的判断,对战时策略的运用等。孔明曾经曰过:“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我以为单条不看局势,不懂策略,只凭武勇,亦庸才也。因此从孤狼兄的分析中,我得出的结论是关羽应该大于颜良,学孤狼兄数值评价,应该是98对97,颜良要逊色一筹。

等待孤狼兄的关羽ING,这个坑某家一时半会是爬不出来了~~~

有分歧是好事,完全一致就不好玩儿了。说实话,俺非常欣赏伤云兄,既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又有详细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分歧一:徐晃之败

兄言:因此不能因为徐晃二十合败退,就证明面五十合战退徐晃的人不如二十合退之的人。那俺想请问:是否就可以反过来说因此不能因为徐晃二十合败退,就证明二十合战退徐晃的人不如五十合退之的人。那一种说法更可以被接收,如果都不接受,会不会陷入不可知论?

分歧二:关公之胜
孔明曾经曰过:“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这是指的军事家,实际在古代真正的两军对决中极少有两将单挑的情形,所以在后人武评中出现的单挑所依据的原则不可能是局势、策略,而是武艺、勇气、力量等。
说到庸才,俺认为颜良是古代的“成奎安”,而且要把“大”换成“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晚风匆匆于2006-03-03, 8:27:11发表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3, 8:19:29发表
[quote]原帖由释延德大师于2006-03-02, 14:08:31发表
  原文: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
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操即鸣金收军,召谋士议曰:“杨奉、韩暹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
  此50合从文字上的确未能看出许褚徐晃谁占上风。遗憾的就是徐晃后来原形毕露了,如和许等人四挑庞德的表现,似乎徐比许逊色得多(比许逊就比赵逊了)。文丑之所以得评价较高,原因之一就是他战绩少,没有原形毕露(其实一直认为三合就跑不是他真正实力,打死也不信他只能接老关三合,哈哈)。
  随便说说,不强求接受。

大师说的其它的俺到也同意,尤其是“打死也不信他只能接老关三合”这句。
但“此50合从文字上的确未能看出许褚徐晃谁占上风”这句就值得斟酌了,俺认为恰恰从文字上(前后)能看出许褚占了徐晃上风,操为何即鸣金收军,原因很简单“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如果不是许褚占上风他不会这样说,这句话的反意就是许褚可以“以力并之”,在50合内已现端倪。
也随便说说,不强求接受。

代大师说两句  

从曹操观许褚战吕布20合后,令典韦助战,随后还有四曹将助阵来看,如果有必要的话,曹操是不在乎多打一的。

那么,这个不忍以力并之,就未必仅指许褚一人之力了吧,曹操大可再令几位曹将助战,合众人之力以并徐晃。

也随便说说,不强求接受。 [/quote]
记得许褚斗吕布,曹操在一旁看了二十合,说了一句“吕布非一人可胜”,照你的说法,曹操在一旁看许褚、徐晃两人斗了五十合,莫非认为徐晃亦非一人可胜,而需要一拥而上吗?
在武评中任何一种解释都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关键是比较两种解释,那一种更合理,更易为多数人所接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晚风匆匆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58464
注册 2006-1-27


发表于 2006-3-3 09: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3, 8:45:42发表
记得许褚斗吕布,曹操在一旁看了二十合,说了一句“吕布非一人可胜”,照你的说法,曹操在一旁看许褚、徐晃两人斗了五十合,莫非认为徐晃亦非一人可胜,而需要一拥而上吗?
在武评中任何一种解释都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关键是比较两种解释,那一种更合理,更易为多数人所接受。

呵呵,何必总是强求“多数人”呢?除了自己以外,如果有1个人接受你的观点,你就是成功的。


回到这个问题

显然曹操所说的以力并之,是打算生擒徐晃,否则何以收服。那么很显然,“徐晃非一人可擒”,合众人之力又有何不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晚风匆匆于2006-03-03, 9:27:34发表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3, 8:45:42发表
记得许褚斗吕布,曹操在一旁看了二十合,说了一句“吕布非一人可胜”,照你的说法,曹操在一旁看许褚、徐晃两人斗了五十合,莫非认为徐晃亦非一人可胜,而需要一拥而上吗?
在武评中任何一种解释都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关键是比较两种解释,那一种更合理,更易为多数人所接受。

呵呵,何必总是强求“多数人”呢?除了自己以外,如果有1个人接受你的观点,你就是成功的。


回到这个问题

显然曹操所说的以力并之,是打算生擒徐晃,否则何以收服。那么很显然,“徐晃非一人可擒”,合众人之力又有何不可?

在这个问题上,俺不愿意再浪费时间了,最后回答如下:
1、俺们讨论的是武力单挑,而非“以计招之”。
2、“徐晃非一人可擒”是你的杜撰,既非前面所说的生擒,也非“吕布非一人可胜”,是对概念的偷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晚风匆匆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58464
注册 2006-1-27


发表于 2006-3-3 09: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3, 9:37:03发表

在这个问题上,俺不愿意再浪费时间了,最后回答如下:
1、俺们讨论的是武力单挑,而非“以计招之”。
2、“徐晃非一人可擒”是你的杜撰,既非前面所说的生擒,也非“吕布非一人可胜”,是对概念的偷换。

呵呵,一开始大家都说了是“随便说说”的,又何必弄得这么严肃呢?又是“浪费”、又是“最后”的。搞武评的向来就是说:自己在“合理推测”;别人在“杜撰”的。既然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已经尽力把自己的想法阐述清楚了,那么这个小话题结束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啦,求同存异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3, 8:37:06发表

QUOTE:
原帖由伤云于2006-03-01, 19:45:21发表
终于盼来孤狼兄新作~~~和孤狼兄分歧越来越大~~~呵呵,这次的颜良居于关公之上,个人是完全的不能赞同  

首先引用《三国志》的记载,不作为论据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引这段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不管罗贯中怎么写,这个关公万马千军中取颜良首级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因此,分歧不会对关公有任何影响~~

分歧一:徐晃之败

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

此处主观性强,并不强求大家接受。
这里罗贯中写得十分简略,一个败字,可以理解成颜良二十合完败徐晃,也可以理解成徐晃二十合料敌不过,败退。个人倾向于后者,原因说来比较牵强,整个句子以徐晃为主语,因此个人理解为徐晃主动败退就是说徐晃还有战斗下去的能力,但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徐晃意识到自己久战下去非颜良对手,所以“见好就收”。这种猜测比较主观,但是纵观三国演义,如徐晃的虎级战将面对强手从不死战,多为战**合后退却,因此个人以为此战情况相同。因此不能因为徐晃二十合败退,就证明面五十合战退徐晃的人不如二十合退之的人。
这一点的基本思路也是我个人不同意用张颌衡量诸人的原因,说的比较乱哈

分歧二:关公之胜

这一点孤狼分析的实在是鞭辟入里,让人佩服,我对孤狼的分析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主要分歧在于最后的评价。我认为,武将的武艺,不应该单指对打的能力。武艺还应该涵盖武将对局势的判断,对战时策略的运用等。孔明曾经曰过:“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我以为单条不看局势,不懂策略,只凭武勇,亦庸才也。因此从孤狼兄的分析中,我得出的结论是关羽应该大于颜良,学孤狼兄数值评价,应该是98对97,颜良要逊色一筹。

等待孤狼兄的关羽ING,这个坑某家一时半会是爬不出来了~~~

有分歧是好事,完全一致就不好玩儿了。说实话,俺非常欣赏伤云兄,既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又有详细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分歧一:徐晃之败

兄言:因此不能因为徐晃二十合败退,就证明面五十合战退徐晃的人不如二十合退之的人。那俺想请问:是否就可以反过来说因此不能因为徐晃二十合败退,就证明二十合战退徐晃的人不如五十合退之的人。那一种说法更可以被接收,如果都不接受,会不会陷入不可知论?

分歧二:关公之胜
孔明曾经曰过:“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这是指的军事家,实际在古代真正的两军对决中极少有两将单挑的情形,所以在后人武评中出现的单挑所依据的原则不可能是局势、策略,而是武艺、勇气、力量等。
说到庸才,俺认为颜良是古代的“成奎安”,而且要把“大”换成“巨”。

呵呵,孤狼兄过誉了,脸红ing~~~去了好几个讨论三国的坛子,觉得还是这里人气高,而且风气好~~而且有水平~~~


其实我对于单打的理解可以概括成,50%武艺,50%局势,也就是说我更倾向于隐藏因素对武斗的影响,毕竟像许马、张马之战的纯单条例子实在是太少(而且多考虑点东西就会多点遐想,对我来说是越想越有意思~~)

孤狼后面的那句话让我晕头老半天,仿佛回到高中做语文语句分析题的日子.....

总而言之,是不能在没有明显结果的前提下单纯通过对打的回合数判断、或者间接判断两人的武艺高低。在本军气势受挫的前提下徐晃二十合(主动)败退,不能说明颜良拥有速败徐晃的能力。

在这里我做一个假设
假定颜良和许褚水平接近,许褚又和马超水平接近。
50合内,徐晃可以平许褚,那么面对颜良,支撑50合应该也不成问题。
曹洪能死战马超40+回合,马超和许褚水平相近,那么曹洪大概死战许褚也能在40回合左右。
由此可以得出
1、徐晃大于曹洪,原因,面对级别选手,对战40+回合,曹洪需要拼死力战,徐晃不需要。
2、徐晃死磕许褚,落败回合数应该在50回合之上,我妄加估计,暂定70回合

由于假定颜良和许褚水平接近,那么得出
1、徐晃死战颜良,颜良要杀徐晃大概也要70左右回合.
2、至少徐晃能够支持50回合左右。
3、20回合就走,应该有一定的水分。
当然,以上推论建立在颜良不是远大于许马张赵等武将的基础上,如果颜良的武力远远超过许褚马超级的武将此推论不成立,但是如果颜良真有那样的实力,也不太可能被关羽突阵而死吧。

颜良此人无疑武艺是好的,可是正如沮授曾经曰过:“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相比于关张、魏五子,不过是一勇之夫尔。

我以为关公在作战的分析局势,制定策略,都是他武艺高强的内容,也是他综合武力高于颜良的原因。毕竟单条牵扯个人生死,是个斗智斗力的精细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还有就是关于赤兔马一事,不知道谁有现代良种赛马的速度极限和加速到极限的时间。还有就是汉末弓箭的射程,印象里大概有200多将近300米。那么两军对峙,双方边缘距离应该在半公里以上吧。

如果有了马速的数据,结合双方的距离,应该能够算出关羽冲锋到颜良面前所需要的时间,并且想象出小说描绘的情景吧。我觉得这样对评价赤兔在这一战例中发挥的影响能够有所帮助。

不过话说回来,我想得出bug结论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这是一部元末明初的演义小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3-3 10: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操即鸣金收军,召谋士议曰:“杨奉、韩暹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

1、“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虽说人不可貌像,但相貌和能力还是有一些关系的,仅见徐晃的相貌神态,曹操就“暗暗称奇”,已经是看高一线。
2、“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直接就最强武将出战,充分说明对徐晃的重视。曹操直接下令许褚出马的情况并不多,对吕布一次,对赵云也是一次。
3、“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书中写得很明白,五十余回合之内,就是平手。
4、“杨奉、韩暹诚不足道”,说明有群殴的条件。
5、“徐晃乃真良将也”,如果前面仅是凭直觉,认为徐晃非常不错,但这个真字,说明徐晃是经得起考验,因为交锋的许褚都不能占到便宜。

所以我认为从表面上看,曹操并不认为许褚占到优势。“以力并之”极有可能是群殴。


参考
黄忠出马,与李严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孔明在阵中教鸣金收军。黄忠回阵,问曰:“正待要擒李严,军师何故收兵?”孔明曰:“吾已见李严武艺,不可力取。来日再战,汝可诈败,引入山峪,出奇兵以胜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3-3 11: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伤云 的假定是有问题的。

假定许褚与颜良接近,而许褚五十回合平徐晃,推出徐晃也可五十回合平颜良,再推出徐晃没尽全力。
实际上初始设定就是错的,许褚与颜良未必接近,即使两人交锋是平手,他们与第三者的交锋战绩并不一定接近。

例:马超可20回合击败张合,许褚一定能做到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晚风匆匆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58464
注册 2006-1-27


发表于 2006-3-3 11: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伤云于2006-03-03, 10:47:21发表
还有就是关于赤兔马一事,不知道谁有现代良种赛马的速度极限和加速到极限的时间。还有就是汉末弓箭的射程,印象里大概有200多将近300米。那么两军对峙,双方边缘距离应该在半公里以上吧。

如果有了马速的数据,结合双方的距离,应该能够算出关羽冲锋到颜良面前所需要的时间,并且想象出小说描绘的情景吧。我觉得这样对评价赤兔在这一战例中发挥的影响能够有所帮助。

不过话说回来,我想得出bug结论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这是一部元末明初的演义小说~~~

关于距离,看到过一个说法,回忆一下

两军对阵的距离,有个概念叫一箭之地,指的是如果武将出阵单挑,单挑的地点离己方军阵一般是一箭之地。那么两阵之间就是一箭之地×2=两箭之地  

另外,这个一箭指的应该不是最大射程,而是有效射程,估计一般几十米(现在奥运射箭比赛的距离也就70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6-03-03, 11:02:15发表
伤云 的假定是有问题的。

假定许褚与颜良接近,而许褚五十回合平徐晃,推出徐晃也可五十回合平颜良,再推出徐晃没尽全力。
实际上初始设定就是错的,许褚与颜良未必接近,即使两人交锋是平手,他们与第三者的交锋战绩并不一定接近。

例:马超可20回合击败张合,许褚一定能做到么?

马岱兄说的正好是我的软肋哈

其实我也提了,我的推论建立在颜良约等于许褚的基础上。一旦这条被推翻,那么就不正确。

但是我们做一个不严谨的递推,张飞约等于马超约等于许褚,同时如果排除颜文之战,那么貌似张飞略高于关羽,如果颜良超过许褚很多的话,那么颜良应该是超过张飞,并且超过关羽,如此的话,关羽还能够袭斩颜良么?!

关于张合的问题,我个人以为是毛本对《三国》改动的一个BUG,对于张合的实力我更倾向于罗本里那个死战张飞100合不退的张合。那才是他出尽全力的真实水准。之前的N合败退,个人以为类同徐晃,两个人都比较滑头。

“即使两人交锋是平手,他们与第三者的交锋战绩并不一定接近”这个我非常赞同,根据毛本,张飞也做不到20合击败张合,但是张飞却能和马超对耗数百合。但是如果严格依照这个标准的话,基本就无武可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晚风匆匆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58464
注册 2006-1-27


发表于 2006-3-3 11: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ms毛本改过才合理点吧

嘉靖本:马超3合胜张飞;赵云十余合令张郃退走,但张郃退走后又回身再战;张飞大战张郃百十合,张郃死战不退。
假定张郃武力变化不大,马超赵云张飞之间的差距可就大啦

毛本:马超20合胜张郃;赵云30合胜张郃;张飞大战张郃30~50合
ms合理点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晚风匆匆于2006-03-03, 11:16:59发表
这个,ms毛本改过才合理点吧

嘉靖本:马超3合胜张飞;赵云十余合令张郃退走,但张郃退走后又回身再战;张飞大战张郃百十合,张郃死战不退。
假定张郃武力变化不大,马超赵云张飞之间的差距可就大啦

毛本:马超20合胜张飞;赵云30合胜张郃;张飞大战张郃30~50合
ms合理点啊

一处BUG,不代表全是BUG.毕竟老毛的初衷是想改个理想点的《三国演义》,而不是给我们武评提供不同版本的论据~~

又及:马超20合胜张飞?哪里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备是奸人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45
编号 25358
注册 2004-11-22


发表于 2006-3-3 11: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6-03-03, 11:02:15发表
伤云 的假定是有问题的。

假定许褚与颜良接近,而许褚五十回合平徐晃,推出徐晃也可五十回合平颜良,再推出徐晃没尽全力。
实际上初始设定就是错的,许褚与颜良未必接近,即使两人交锋是平手,他们与第三者的交锋战绩并不一定接近。

例:马超可20回合击败张合,许褚一定能做到么?

许储战马超230合不败,颜良一定能做到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02, 15:39:07发表
为感谢大家对小帖的关注,也为庆祝此帖阅读量过万,俺准备了5000轩辕币答谢大家,星期六,水区,不见不散。

俺周六有要事,所以计划提前,俺已在水区开了一“散点小钱”的帖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晚风匆匆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58464
注册 2006-1-27


发表于 2006-3-3 11: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伤云于2006-03-03, 11:21:30发表

QUOTE:
原帖由晚风匆匆于2006-03-03, 11:16:59发表
这个,ms毛本改过才合理点吧

嘉靖本:马超3合胜张飞;赵云十余合令张郃退走,但张郃退走后又回身再战;张飞大战张郃百十合,张郃死战不退。
假定张郃武力变化不大,马超赵云张飞之间的差距可就大啦

毛本:马超20合胜张飞;赵云30合胜张郃;张飞大战张郃30~50合
ms合理点啊

一处BUG,不代表全是BUG.毕竟老毛的初衷是想改个理想点的《三国演义》,而不是给我们武评提供不同版本的论据~~

又及:马超20合胜张飞?哪里来的?

打错字,已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nkham
(拎个航母)

白衣伯爵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9
帖子 3852
编号 28404
注册 2004-12-21
来自 福建厦门
家族 轩辕丐帮


孤狼评得不错,支持一个,有空必反复细看。
给楼主提个建议,在第一页弄个索引,否则翻看起来实在不便。

对于楼主提到的,赤兔马在死时已经31岁,本人认为不完全算BUG。
马的年龄一般在20~30,但个别良马可达40,而枣红马似乎尤其长寿。我正巧在网上看到一段民间新闻,可以为证:

QUOTE:
“枣红马已经三十多岁了。”黄仁斌告诉记者,“在家畜中,马的寿命最长,最高能活六十岁。有的人对马的年龄计算以双岁为一岁,如三十多岁马实际已是六十多岁。”但黄仁斌家的枣红马直到现在还未显老态,什么苦活累活干起来一点不比其他年轻的马逊色。“一天还能吃七八斤谷子或者十五六斤草。”黄仁斌觉得这马跟人都差不多,食量不差身体也不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6-3-3 12: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难道不知道,这6个都是不差的名将,有些可能称不上顶级,但从配合上绝对不会犯这种毛病. "

老兄是没有见过马上单挑.

如果6个打1个,不是不能打,是分左右成为两纵队,相距一定距离,与对方迎头冲去,左右分开再攻击,然后就冲出去了.后续者再接上.

所谓马上单挑,就是一次接触,也就是一招的交换.

马是不好控制的,在单挑中不是勒着缰绳而转圈或者成直角打的,而只是一冲.

至于配合上出现问题,我主要说的是比较灵活的步战.至于马上,象我说的办法是可以的.

我想很多人没有试验过真正的马战.我有幸试验过.但我的马技不好,只是用马刀和单手铁锏,到了需要双手用的大枪就只能勉强用一下,主要是控制不了.我很羡慕能在马上骑射的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08: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412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