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大吴德王于2005-01-18, 23:12:42发表
[QUOTE=六韬五略,2005-01-18, 23:05:48] [QUOTE=大吴德王,2005-01-18, 21:21:16] [QUOTE=六韬五略,2005-01-18, 21:10:51] 孔子游学诸国是何来由?崇古?为什么需知鲁国本就是周室最早分封的诸侯国之一,他的典籍甚至不下与周室所藏,孔子他何必舍近求远呢?要知道礼仪之邦说的就是齐鲁啊!而且孔子的大部分理论好像都是从百姓的生活中来的吧?
大吴德王上面讲清楚了你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从头到围讲的清清楚楚。孔子游学可不是为了去寻什么知识,至于理论嘛,也讲清楚了不是百姓的生活。孔子的典籍就是周室的一部分,
鲁国是手创周王朝一切文物制度的姬旦的儿子姬伯禽的封国,所以收藏的图书
和文献最多,贵族们的文化水准也最高。周王朝的首都镐京(陕西西安西)于纪元
前八世纪被犬戎部落攻陷后,图书文献全部失散,只有鲁国的图书文献仍在。它的
首府曲阜(山东曲阜)遂成为当时全世界唯一的文化巨城。再加上鲁国从没有遭受
过劫掠焚烧的恶运,对周王朝初期的文物制度,保持的也最完整。这些丰富的文化
遗产中,最重要的是一些周王朝初期所实行或拟定的各种法令规章和各种典礼时使
用的仪式程序。——被人总称之为“仪礼”。各国知识分子和知名的文化人,都必
须到鲁国亲自查考,才能了解。因为就在本世纪(前六),这些复杂繁琐的老古董,
已无人记忆。
狂郁闷~~~~~你转这段是什么意思?偶说鲁国的典籍数量最多,你表示同意?还有孔子的典籍本身就是周室的一部分?????何来的说法?难道周室收藏了论语?不会吧?
至于儒学说实话没什么研究,很郁闷的说偶只对战争和社会发展感兴趣一点~~~~~呵呵~~~~~~至于儒学那东东偶看了会睡觉的说?
不想谈你还说那么多,不知道就别说。
还有孔子的典籍本身就是周室的一部分???
这个是我打错了,是孔子看的典籍的来源基本都是鲁国所收藏的,鲁国的收藏是来源于周室。
偶说鲁国的典籍数量最多,你表示同意?还有孔子的典籍本身就是周室的一部分?????何来的说法?难道周室收藏了论语?不会吧?
同意,不是鲁国的典籍最多,关键是鲁国典籍没被烧了,都保存下来了,自然比其他被烧的国家多了。
周室藏什么论语, 孔子经常研究鲁国里所藏的周室的典籍 [/QUOTE]
被烧的只有镐京吧?你说别国也被烧了?郁闷~~~先把偶的话看清楚再说~ [/quote]
你先把整段话看完看清楚了再说。
鲁国是手创周王朝一切文物制度的姬旦的儿子姬伯禽的封国,所以收藏的图书
和文献最多,贵族们的文化水准也最高。周王朝的首都镐京(陕西西安西)于纪元
前八世纪被犬戎部落攻陷后,图书文献全部失散,只有鲁国的图书文献仍在。它的
首府曲阜(山东曲阜)遂成为当时全世界唯一的文化巨城。再加上鲁国从没有遭受
过劫掠焚烧的恶运,对周王朝初期的文物制度,保持的也最完整。这些丰富的文化
遗产中,最重要的是一些周王朝初期所实行或拟定的各种法令规章和各种典礼时使
用的仪式程序。——被人总称之为“仪礼”。各国知识分子和知名的文化人,都必
须到鲁国亲自查考,才能了解。因为就在本世纪(前六),这些复杂繁琐的老古董,
已无人记忆。
对周王朝初期的文物制度,保持的也最完整。这些丰富的文化
遗产中,最重要的是一些周王朝初期所实行或拟定的各种法令规章和各种典礼时使
用的仪式程序。——被人总称之为“仪礼”。各国知识分子和知名的文化人,都必
须到鲁国亲自查考,才能了解。因为就在本世纪(前六),这些复杂繁琐的老古董,
已无人记忆。
这里说明的是除了镐京和鲁国外,其他的封国对周王朝初期的文物制度,保存的很不完整,甚至没有了。虽然其他封国图书馆没被焚烧过,但是图书馆内对周王朝初期的文物制度的文献和图书保存并不是完整的,甚至是对这方面图书和文献一点都没有。要学习呢,你只能去鲁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