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兄,你好.
这个我也看了.也不敢苟同.不守觉得也有些道理,聊备一说,到也可以.下面是他说的,引用一部分:
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开篇这段说明了一件事,在当时长沙境内的蛮夷被称呼为武陵蛮。而“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和“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又正好对照。巴、醴、由、诞四个乃是地名,巴当为巴陵(巴丘),醴当为醴陵,均为长沙郡内地名,由、诞不明何处,但是由姓郡望系在长沙。而在建安二十年,孙刘为荆州大打出手,占领长沙时候,刘备方长沙太守廖立虽然马上弃城而逃,可是长沙各地却是反抗激烈
天涯兄好。
兄与 气概文鸯 都认为“巴、醴、由、诞”为四个地名且属于长沙郡。
实际上现在多认为“巴、醴、由、诞”是四个族名(潘光旦:《湘西北“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4辑,1955年11月;彭英明 :《试论土家族形成和稳定的历史过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26卷 4期)。
彭英明认为巴即为巴人,后三者的是巴人与其他族属互动后的人群。有人认为“由”即为“瑶”(盘福东,《楚族与瑶族始祖文化的印合》,《零陵学院学报》)。我认为其中的“诞”即为“蜑”(《华阳国志 卷一 巴志》)。“醴”当为澧水附近的蛮人。
虽然武陵、长沙都有蛮夷。但《黄盖传》所载“巴、醴、由、诞”,明言是武陵蛮。“武陵蛮”三国时期也叫做“五溪蛮”。
郦道元《水经注 卷三十七》澧水条:“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今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
“盘瓠”之说最早见于记载是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其说:“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日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皇帝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凿之结,着独力之衣。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斑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日蛮夷……”
干宝《搜神记》、范晔《后汉书》均本于应劭其说。
《后汉书·南蛮传》云:“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都,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乃吴将军头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盘瓠。……今长沙、武陵蛮是也。据唐李贤注:所谓“南山”,即辰州泸溪县西的武山,上有盘瓠石室等遗迹。
干宝《晋纪》曰:“武陵、长沙、庐江郡夷,盘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揉杂鱼肉,叩槽而号……俗称赤髀横裙,即其子孙。”
《南史》载:“荆雍州蛮,盘瓠之后也。种落布在诸郡县,所在多深险,居武陵者……谓语之五溪蛮。”
《文献通考》云:“盘瓠种长沙、五溪蛮皆是也。”
这些蛮族所处的地域大致在武陵郡大部、长沙郡西北部,而以武陵郡为多。故多见伐武陵蛮之事,而长沙蛮见于记载略少。
[ 本帖最后由 历山学士 于 2007-4-3 10:2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