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托塔李天王 于 2006-4-28 09:15 发表
恕在下才疏学浅, 请两位解释一下什么是倒吊.
倒吊的最初意义是指谜的别解在面不在底,如“不老实”射“长生果”
现在一般指两词的从属关系在底面上的倒置,大概念在谜面,小概念在谜底。
如“花脸(食品一)芙蓉面”,花为大概念,芙蓉为小概念,用花不能扣出芙蓉
这个谜也一样,干休是自相矛盾的一种没错,但自相矛盾的东西多了,扣干休就是以大扣小了
另外,现在网络谜界一般把拆底就面的谜法也视为倒吊,如“一曲(左传句)曹其首也”
但传统谜界似乎不认为这种手法是谜病
另,《灯谜法门100种》中列有“倒吊法”,说明如下:
虽则倒吊被视为成谜大忌,但也有被人认可的谜,这就成了"倒吊法"。试看谜例:
固体 气体 液体(猜饮料) 冰汽水
"冰"属固体物质,"汽"专指水蒸气,属气体物质,"水"属液体物质。这就非常明白,谜
面中固体、气体、液体所包含的并非只有冰、汽、水,亦即后者应从属于前者。而按照
成谜规则,小概念应在面,大概念应在底。此谜恰恰错置,应当说是违反了成谜法则。
法虽相悖,但以理论之,此谜还是成立的。因为谜面所显示的三个大概念,并列组句,
又无其他词混扰,这就给人提出了类比条件,让猜者在一定的射域范围内,从类比中推
出"冰汽水"来,并很得巧趣。如果将此谜的底面置换示猜,便没有一丝儿谜味。所以不
能单从词的概念大小来确定谜的形式,而应从谜的扣合关系上来考虑谜的结构。
倒吊法一般都使用于并列句中,是以词的类比、推理为依据的谜法。从字(词)的音、
形、义上很难考察它的具体运法形式,只有从大小概念之间才能认识它的法规所在。
但我觉得这样的手法和故意犯底一样,还是尽量别用![](images/smilies/laug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