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异哉所谓吕布天下无双者?, 吕布异闻录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5-23 12: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3 12:13 发表

捧腹大笑~
阁下臆测的工夫果然登峰造极,臆测完本人这回又臆测到刘邦身上去了。
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 ...

亦捧腹大笑,
早料到阁下引述此文,萧何是搞内政的,非张良陈平,或三国中荀攸这样的谋士,阁下故意将萧何混同于荀攸这样的谋士,移花接木之功,阁下可谓前无古人,前无来者了。
按阁下的理论,只要兵多,战斗即可或胜,为何又变了,故在下所言,阁下收放自如,实不假也,是阁下不读书?还是读书之后,歪曲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5-23 12: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3 00:19 发表

简单的说无论你在掷硬币时连续掷出多少个正面都不影响下一次掷硬币的概率,但很多人认为连续出现多次正面后下一次背面出现的概率会大为提高。赌徒谬误不给引申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原来掷十个硬币掷出正面和掷一个硬币出正面的几率是一样的?!受教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5-23 12:28 发表

亦捧腹大笑,
早料到阁下引述此文,萧何是搞内政的,非张良陈平,或三国中荀攸这样的谋士,阁下故意将萧何混同于荀攸这样的谋士,移花接木之功,阁下可谓前无古人,前无来者了。
按阁下的理论,只要兵多,战斗 ...

笑~
早就料到你这么说了。我故意少引一句是想看看你的水平,真让我失望。看看诸将反对的理由可否和内政有关,非议萧何的焦点在哪里: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
敢问三国中荀攸这样的谋士是否也是“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
你提到的搞内政在下一段及奏位次


又臆测啊,阁下臆测功夫果然高深莫测。既然这段你没法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论证你的观点我也没有必要回什么实质性内容。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5-23 12:37 发表

原来掷十个硬币掷出正面和掷一个硬币出正面的几率是一样的?!受教了

小草啊,互不倚赖的事件在概率上互不影响。话说到这份上再明白不过了,总而言之一句话:你不懂概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5-23 13: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3 13:00 发表

小草啊,互不倚赖的事件在概率上互不影响。话说到这份上再明白不过了,总而言之一句话:你不懂概率。

虽说小徒当年没选修过概率学,这点幼儿常识还是有的,一个扔出正面是1/2,10个是1-1/2的10次方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5-23 13:07 发表

虽说小徒当年没选修过概率学,这点幼儿常识还是有的,一个扔出正面是1/2,10个是1-1/2的10次方

错了。你这个叫连续扔出十个不叫扔出十个。你所谓的常识正好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5-23 13: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这叫敢于投入,关羽能投入N倍于张辽或其他人的本钱,他的几率自然比别人高.
是同时扔出十个概率就不一样了?关羽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主动豁出去了,他在斩颜上的投入自然就比别人大.
另外这个比喻跟彩票还不一样,应该加上投不出正面硬币就要没收,另外单个几率为1/2也太高了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3 13:43 发表

错,大错特错。

是是是,师傅才是对的,暂时有点事,不陪师傅灌水了

[ 本帖最后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5-23 13:49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5-23 13:33 发表
这叫敢于投入,关羽能投入N倍于张辽或其他人的本钱,他的几率自然比别人高.
是同时扔出十个概率就不一样了?关羽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主动豁出去了,他在斩颜上的投入自然就比别人大.
另外这个比喻跟彩票还不一样,应该 ...

错,大错特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5-23 13: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3 12:58 发表

笑~
早就料到你这么说了。我故意少引一句是想看看你的水平,真让我失望。看看诸将反对的理由可否和内政有关,非议萧何的焦点在哪里: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
敢 ...

哈哈,阁下到是未令我失望,移花接木果然了得,若萧何与荀攸之类谋士相当,何来刘邦以下此言,刘邦评萧何功绩为首,因其内政,而非战场策划之功。至于少引一句,阁下为何不在文中引述,偏于文首?难不成引述要引全篇文章?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段话,就说明了萧何与张良的区别。
长坂之战,阁下连备兵多,操兵少,阁下这一事实都视而不见?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本人读书是不多,但自思才疏学浅,实是不敢恣意歪曲。阁下学高八斗,才富五车,自是与在下不同。

[ 本帖最后由 xwhero 于 2006-5-23 15:1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5-23 16: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5-23 13:47 发表

哈哈,阁下到是未令我失望,移花接木果然了得,若萧何与荀攸之类谋士相当,何来刘邦以下此言,刘邦评萧何功绩为首,因其内政,而非战场策划之功。至于少引一句,阁下为何不在文中引述,偏于文首?难不成引述要引 ...

先生须看清家师的观点,是认为不上战场的强于上战场的,萧何只是作个例子.
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直接看看张良吧,三万户啊,而且是齐地的三万户,后来自己不要还封到万户,多于萧何.

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长坂之战,谁兵多谁兵少在下不知道,只知道关羽不在长坂,江夏就更不是长坂.
另外曹兵是5000骑,质量不一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5-23 18: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5-23 16:58 发表

先生须看清家师的观点,是认为不上战场的强于上战场的,萧何只是作个例子.
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 ...

令师移花接木就在此处,拿萧何类比荀攸,更证明出谋士策划完毕,何人执行均可,并称之为刘邦经过多年反秦战争及与项羽做战的经验,并反称我臆测。同时又不知如何得出,不管其它条件如何,战斗中兵多定胜兵少,战役则不一样,这种怪论,居然还振振有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5-23 19: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不然不然,这一段是家师说明徒持文墨议论的才是决胜之人,高祖对其重视和封赏程度相对更高
阁下以萧何不能类比荀攸来质疑,不是很妥当,因为更可以比的张良比萧何的受重视程度和封赏更高.

至于"谋士策划完毕,何人执行均可",以及"不管其它条件如何,战斗中兵多定胜兵少"是你们讨论的内容,具体是否家师原意如此,则不是在下所能评论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关于功狗功人先给个实际的例子:“从前古人有个‘功狗功人’的比方,出兵打仗的人,就比方他是只狗;这发号令的,却是个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

[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3 20:09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5-23 13:47 发表

哈哈,阁下到是未令我失望,移花接木果然了得,若萧何与荀攸之类谋士相当,何来刘邦以下此言,刘邦评萧何功绩为首,因其内政,而非战场策划之功。至于少引一句,阁下为何不在文中引述,偏于文首?难不成引述要引 ...

还在臆测啊。
诸将为何非议萧何?因为其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刘邦辩护的时候可有一句提到内政?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你是如何把发踪指示翻译成内政的?还请指教。或者说你根本没翻译过全凭臆测。
明白告诉你了下一段“及奏位次”时才提到萧何的内政之功。区别?你怎么不继续往下引呢?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功臣与功狗的区别就在于此。
功狗功人在后世成为一则成语典故,你有兴趣可以去翻翻成语词典看看里面的解释和你臆测的相差多远。我想就不需要我给你补语文知识了吧。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笑~ 也不看看这段是什么时候的你就拿来当证据?长坂时关羽水军早就先走了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刘琦这万人在在长坂之战后才与刘备会师。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適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请问他们何时参加了长坂之战?按你的理论我也可以把整个曹操在北方的驻军都拿出来当作曹操投入长坂的兵力。
你看书的确不多,不过虽然才疏学浅却很勇敢。一边说本人读书之后歪曲书,一边现身说法给本人看,这么丢人现眼的事我的确做不出来。

[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3 20:0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5-23 20: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3 19:36 发表
关于功狗功人先给个实际的例子:“从前古人有个‘功狗功人’的比方,出兵打仗的人,就比方他是只狗;这发号令的,却是个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

怎么把原来那句改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5-23 20:57 发表

怎么把原来那句改了?

改了不好么?该闭嘴时就要闭嘴,如不拿捏好分寸做人就显得太无聊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5-24 00:5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历史上斩颜良诛文丑的确是荀攸的事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5-24 01: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4 00:51 发表

改了不好么?该闭嘴时就要闭嘴,如不拿捏好分寸做人就显得太无聊了。

知道知道,在您老发第一句的时候我不就什么都没说吗
一时好奇,发完就大概猜到为什么了,只是我不能删而已

[ 本帖最后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5-24 01:0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5-24 09: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3 19:59 发表

还在臆测啊。
诸将为何非议萧何?因为其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刘邦辩护的时候可有一句提到内政?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color ...

“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这是指萧何,是说萧何徒持文墨议论,不战,而不是“徒持文墨议论,不战”的人都是萧何,诸将反对的是萧何,知道吗?至于张良,陈平在战争之中,都是在刘邦身边的,知道吗?阁下移花接木功夫,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韩信不知阁下列为功狗还是功臣?他可是武将。

QUOTE: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笑~ 也不看看这段是什么时候的你就拿来当证据?长坂时关羽水军早就先走了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刘琦这万人在在长坂之战后才与刘备会师。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適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敢情刘备让关羽将大部份兵都带走了,笑,你以为刘备与你一样。
还有兵少胜兵多的战斗例子,“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5-24 09: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5-24 00:53 发表
历史上斩颜良诛文丑的确是荀攸的事啊。

我不否认斩颜良是荀攸的策划,但总不能因为荀攸的策划,就说无论谁去都可以斩良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5-24 09:45 发表

“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这是指萧何,是说萧何徒持文墨议论,不战,而不是“徒持文墨议论,不战”的人都是萧何,诸将反对的是萧何,知道吗?至于张良,陈平在战争之中,都是在刘邦身边的,知道吗? ...

文字游戏就不要耍了,你怎么不看刘邦怎么说的:发踪指示,功人也。请问张良陈平哪个是亲自上阵斩将的。我早就给你看过古人对此是怎么解释的。“从前古人有个‘功狗功人’的比方,出兵打仗的人,就比方他是只狗;这发号令的,却是个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敢问韩信是抡起大刀冲在最前面的还是在军仗中发号施令的?
我原来只是怀疑你有没有看书,看来现在我还要怀疑你看不看帖了。

你怎么不继续你那套长坂之战有关羽+刘琦的理论了?如果你还要坚持刘备在长坂兵多请拿出证据,光臆测是不行的。事实上刘备为保存实力就是让关羽将大部份兵都带走了,你以为刘备与你一样。
曹操袭击乌巢又是一个谋士决定胜负的例子,佩服你自己扇自己耳光的勇气。你就继续去臆测所谓兵多必然胜兵少吧,还是那句话: 我原来只是怀疑你有没有看书,看来现在我还要怀疑你看不看帖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5-24 11: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4 11:37 发表


文字游戏就不要耍了,你怎么不看刘邦怎么说的:发踪指示,功人也。请问张良陈平哪个是亲自上阵斩将的。我早就给你看过古人对此是怎么解释的。“从前古人有个‘功狗功人’的比方 ...

你居然能说韩信,不上战场,只在帐中发号军令?
萧何与张良区别,阁下视而不见,却称我在耍文字游戏,耍文字游戏是阁下。
长坂之战,关将刘备大部份兵带走了,刘备那么弱智?关带走的兵最多一半,这已经超过操的5000兵了。
乌巢之战,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阁下如何不见,战斗之中,兵多必胜兵少,乃阁下逻辑,这等自扇耳光之举,在下做不出来。
在下一直所述策划再好,须有执行力做保证,乌巢之战正是在下观点之明证,不知为何与阁下所言,恰是只要有策划,则无论何人执行均可相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苍月
(kagami☆sama)

越国公
荆南节度使
枢密直学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7
功绩 2823
帖子 28883
编号 52341
注册 2005-11-2
来自 创界山
家族 司徒实业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5-24 11:48 发表
你居然能说韩信,不上战场,只在帐中发号军令?
萧何与张良区别,阁下视而不见,却称我在耍文字游戏,耍文字游戏是阁下。
长坂之战,关将刘备大部份兵带走了,刘备那么弱智?关带走的兵最多一半,这已经超过操 ...

杀杀姐姐的意思是说
韩信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将领,更像是出谋划策决胜千里的谋士。

事实上打仗将领冲在前方不过是为了提升士气,少一个两个人根本区别不大。

不过带头冲锋要是不幸光荣了,对士气打击倒是很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5-24 11:48 发表

你居然能说韩信,不上战场,只在帐中发号军令?
萧何与张良区别,阁下视而不见,却称我在耍文字游戏,耍文字游戏是阁下。
长坂之战,关将刘备大部份兵带走了,刘备那么弱智?关带走的兵最多一半,这已经超过操 ...

我有说韩信不上战场么?我说韩信不是抡起大刀冲在最前面]什么叫不看帖。这就叫不看帖。萧何与张良区别再大也不影响张良同为功人,樊哙之流为功狗。我特地引用《官场现形记》这种通俗易懂的读物来解释功人功狗的区别,不知道阁下是理解不了呢还是视而不见。

刘备有两万人?你这就是拿刘表当傻子。建安十二年,刘备在请诸葛亮的时候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同年曹操南征刘表,刘备转瞬之间就两万人?

笑~战斗之中,兵多必胜兵少,使你臆测出来强加给我的逻辑。臆测你怎么会做不出来?
“在下一直所述策划再好,须有执行力做保证”你的言下之意就是张辽没有执行力去保证白马斩颜良么?看来逍遥津孙权带的都是草人,受教受教。请问斩颜良是一次战斗么?不过是一个战斗的局部而已。这本身就是什么人都能完成的。你连一次战斗和一次战斗的局部都分不清,你所臆测出来的类比都是毫无意义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方二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4
功绩 37
帖子 1402
编号 58995
注册 2006-2-3




QUOTE:
原帖由 镜铠 于 2006-5-24 11:52 发表


杀杀姐姐的意思是说
韩信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将领,更像是出谋划策决胜千里的谋士。

事实上打仗将领冲在前方不过是为了提升士气,少一个两个人根本区别不大。

不过带头冲锋要是不幸 ...

古战场上能振奋士气就很了不起了啊,尤其是在纸张未发明、兵法未普及的秦汉时期
有时候,韩信费尽心机所营造出的高昂士气,项羽喊两声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当然在战略层面上勇武就没什么用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5-24 12: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4 12:17 发表


我有说韩信不上战场么?我说韩信不是抡起大刀冲在最前面]什么叫不看帖。这就叫不看帖。萧何与张良区别再大也不影响张良同为功人,樊哙之流为功狗。我特地引用《官场现形记》这种通俗易懂的 ...

阁下逻辑前后不搭,韩信作战不是抡起大刀冲在最前面,关羽那里记载是抡起大刀冲在最前面,第一刺良,用的是矛,第二,三国志中也只说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是他觉得有这个把握了,才冲锋在前了,并非开始就冲锋在前。
樊哙之流如何与关羽相比,关羽不仅有勇,更令人称道的是万人敌,万人敌阁下不要移花接木接木成可力敌万人
官场现形记·是小说,非史书,拿在这里不合适,所以一直未理你,结果你一而再,再而三拿出表演,佩服佩服。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0 12:05 发表
“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白马只有颜良一部。曹操袭击白马的时候兵力比颜良的还多,杀颜良是个必然。



QUOTE:
官渡、赤壁是一场战役,白马只不过是一场战斗。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根本无法比较。只有分不清两者的区别才能得出官渡袁胜,赤壁操赢之悖论。说到底这还是你的臆测。



QUOTE:
张飞断后根本连一场战斗都算不上,只能是一场战斗的局部。



QUOTE:
笑~战斗之中,兵多必胜兵少,使你臆测出来强加给我的逻辑。臆测你怎么会做不出来?
“在下一直所述策划再好,须有执行力做保证”你的言下之意就是张辽没有执行力去保证白马斩颜良么?看来逍遥津孙权带的都是草人,受教受教。请问斩颜良是一次战斗么?不过是一个战斗的局部而已。这本身就是什么人都能完成的。你连一次战斗和一次战斗的局部都分不清,你所臆测出来的类比都是毫无意义的。  

请看一下,兵多必胜兵少谁说的?如何成为我的臆测?白马是一场战斗又是谁说的?然后白马与张飞断后只是战斗的局部,又是谁说的?在下举无无数例子,阁下拿出不同标准进行反驳,真是可笑。
刘备若只有数千兵,孙权与其结盟,而且在赤壁之战与周瑜一起打败曹操,那孙权与曹操周瑜这么弱智?
笑死了,前后矛盾,语无论次。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笑~
抡起大刀冲在最前面不过是个比喻而已。你能臆测出这么多没用的废话真是厉害。关羽万人敌又如何,在白马之战中他扮演的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角色,与樊哙之流无异,功狗尔。
官场现形记是小说又怎么样,我引的这段可涉及了什么史料么?不过是用通俗易懂的读物让你了解功人功狗
的区别,功人功狗这个成语的含义不会因为用在小说中或者史书而发生变化。

“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白马只有颜良一部。曹操袭击白马的时候兵力比颜良的还多,杀颜良是个必然。
关羽运气好而已。前锋是关羽张辽两人,换了张辽一样斩。
这一战在荀攸的策划下大局已定人人都可以斩颜良,那随便哪个偏将冲上去就行了。关运气不错得了个大奖。


白马是一场战斗有错么?前面我在和别人说的时候焦点在战斗的局部,即:斩良上。阁下半路杀出用自己臆测的功夫歪曲了我说话的原意,搞出一个兵力多必胜兵少的结论然后拿来和我纠缠不休居然还理直气壮了。  
阁下以为刘备能有两万兵我要纠正,又分不清战斗与战斗局部的区别我也要纠正。
数千人发展到一万人总比阁下数千人发展到两万人更加合理。再说长坂之战:刘备在长坂之前已经将万人的主力部队交给关羽,这支部队没有参与长坂之战。刘备虽败但主力并未受损,然后再回合江夏刘琦的部队共两万人。这两支没有参加长坂之战的部队是刘备与孙权联合的本钱。
奉劝阁下先把书好好看一遍再来嘲笑别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5-24 13: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4 13:22 发表
笑~
抡起大刀冲在最前面不过是个比喻而已。你能臆测出这么多没用的废话真是厉害。关羽万人敌又如何,在白马之战中他扮演的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角色,与樊哙之流无异,功狗尔。
官场现形记是小说又怎么样,我引的 ...

真是笑死了,关在白马之战,只是斩良时,是冲锋陷阵,其余时,何时说他冲锋陷阵了。阁下的比喻未免太多了,出了错就是比喻,佩服之极。
白马之战,阁下已说“白马只有颜良一部。曹操袭击白马的时候兵力比颜良的还多,杀颜良是个必然。 ”“兵力多必胜兵少”就是这里得出,如何变成我的臆测?
长坂之战,刘备将一部份主力让关带走不假,何来主力之说?
“这一战在荀攸的策划下大局已定人人都可以斩颜良,那随便哪个偏将冲上去就行了。关运气不错得了个大奖。 ”那为何其余斩将,皆无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类似言语?
我早说过,阁下不但移花接木了得,而且转来转去,收放自如,实乃轩辕罕见。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关羽就是在其余之时当玉皇大帝我都管不着,我只关心他在白马之战所扮演的角色。在白马之战中他扮演的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角色,与樊哙之流无异,功狗尔。
你得到的所谓“兵力多必胜兵少”就是断章取义。典型的半路杀出,根本不了解我一直在说什么。这话我早就说过了。

书里明明白白写着关羽带走的是精甲万人。莫非精兵不是主力老弱病残才是?
阁下拿不出什么确实的证据就继续臆测吧,无论你如何转移话题都得不出长坂之战有关羽+刘琦的理论,更加无法推翻功臣功狗的区别。

[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4 14:1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5-24 14: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4 14:15 发表
关羽就是在其余之时当玉皇大帝我都管不着,我只关心他在白马之战所扮演的角色。在白马之战中他扮演的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角色,与樊哙之流无异,功狗尔。
你得到的所谓“兵力多必胜兵少”就是断章取义。[color=Re ...

看来,阁下错了,乃我断章取义,在下拿出反例,阁下就是管不着,大约与视而不见应该没什么区别吧,领教了。
这样看来,阁下所述,当时情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可以“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我也不能反驳了。不过,照阁下所述,本人实恨生得太晚,否则亦可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官拜汉寿亭候了,亦可在史上留名,可惜,实在可惜,同样可惜的还有阁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0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9 11: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109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