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4 12:17 发表
我有说韩信不上战场么?我说韩信不是抡起大刀冲在最前面]什么叫不看帖。这就叫不看帖。萧何与张良区别再大也不影响张良同为功人,樊哙之流为功狗。我特地引用《官场现形记》这种通俗易懂的 ...
阁下逻辑前后不搭,韩信作战不是抡起大刀冲在最前面,关羽那里记载是抡起大刀冲在最前面,第一刺良,用的是矛,第二,三国志中也只说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是他觉得有这个把握了,才冲锋在前了,并非开始就冲锋在前。
樊哙之流如何与关羽相比,关羽不仅有勇,更令人称道的是万人敌,万人敌阁下不要移花接木接木成可力敌万人
官场现形记·是小说,非史书,拿在这里不合适,所以一直未理你,结果你一而再,再而三拿出表演,佩服佩服。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20 12:05 发表
“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白马只有颜良一部。曹操袭击白马的时候兵力比颜良的还多,杀颜良是个必然。
官渡、赤壁是一场战役,白马只不过是一场战斗。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根本无法比较。只有分不清两者的区别才能得出官渡袁胜,赤壁操赢之悖论。说到底这还是你的臆测。
张飞断后根本连一场战斗都算不上,只能是一场战斗的局部。
笑~战斗之中,兵多必胜兵少,使你臆测出来强加给我的逻辑。臆测你怎么会做不出来?
“在下一直所述策划再好,须有执行力做保证”你的言下之意就是张辽没有执行力去保证白马斩颜良么?看来逍遥津孙权带的都是草人,受教受教。请问斩颜良是一次战斗么?不过是一个战斗的局部而已。这本身就是什么人都能完成的。你连一次战斗和一次战斗的局部都分不清,你所臆测出来的类比都是毫无意义的。
请看一下,兵多必胜兵少谁说的?如何成为我的臆测?白马是一场战斗又是谁说的?然后白马与张飞断后只是战斗的局部,又是谁说的?在下举无无数例子,阁下拿出不同标准进行反驳,真是可笑。
刘备若只有数千兵,孙权与其结盟,而且在赤壁之战与周瑜一起打败曹操,那孙权与曹操周瑜这么弱智?
笑死了,前后矛盾,语无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