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毛本:马超>许褚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30 14: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300楼煮酒兄:
1、前三比中后三更富于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这个观点,还需要举证么?
======================================
我承认在一定的时间内、回合数内,许多武将都是讲究个人英雄主义的,无论前后三国。

但是当久战不胜的时候,绝大部分战例中都会有人开始不再讲究个人英雄主义而采用其他招数,这方面我就不再举例了。所以,当许褚的回合数几乎超过了所有战例的时候,兄还以个人英雄主义来认定许褚不应该弃刀夹枪,是没有道理的。

2、我个人认为甲兄观点不成立,因为蓄意或计划行为,需要充足的时间,比如在单挑情景中计划一个“卖个破绽”这种单挑陷阱,怎么也需要接近一秒这样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是大脑正常工作回路所需要的时间。而面对马超当胸一枪的许褚,只有几分之一秒的时间,连半秒都没有,这种情景下正常的思维回路被条件反射所override.  所以我认为甲兄的猜测 -- 蓄意夹枪 -- 不符合现实经验,而我的猜测 -- 条件反射下的应激行为 -- 才是符合现实经验的推测。
=========================================
许褚作出一个弃刀夹枪的判断需要多长时间不好说,总之极短。

原文:虎卫军当先,乱箭夹射马超。超以枪拨之,矢皆纷纷落地。对于马超的拨箭,兄认为马超是否经过了大脑意识判断?兄认为马超拨一支箭的意识判断需要多长时间?

能够与马超大战200余合难分高下的许褚,意识判断速度又怎么会慢,武将抓住对手的破绽往往都是一瞬间的判断。

3、但第二天许褚是否还能维持头天的战意和状态,是个问题
======================================
兄似乎认为许褚此战的战意和状态提升了许褚的武力,我完全不同意。

许褚的战意和状态只不过是让许褚发挥了自己本就具有的武力水平,这种武力才是我想要评定的武力。如果原文明显透露出战意不浓或状态不佳的战例,那才是被我看轻的,即使作为武力判定依据,也是需要小心谨慎处理的。

兄的武力定义中,对于战意、状态因素是如何处理的?【即考虑了哪些与战意、状态有关的原文细节;这些细节对武力分别有什么影响。】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1-30 14:4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1-30 15: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1-30 14:46 发表
1、我承认在一定的时间内、回合数内,许多武将都是讲究个人英雄主义的,无论前后三国。

但是当久战不胜的时候,绝大部分战例中都会有人开始不再讲究个人英雄主义而采用其他招数,这方面我就不再举例了。所以,当许褚的回合数几乎超过了所有战例的时候,兄还以个人英雄主义来认定许褚不应该弃刀夹枪,是没有道理的。

2、许褚作出一个弃刀夹枪的判断需要多长时间不好说,总之极短。
原文:虎卫军当先,乱箭夹射马超。超以枪拨之,矢皆纷纷落地。对于马超的拨箭,兄认为马超是否经过了大脑意识判断?兄认为马超拨一支箭的意识判断需要多长时间?
能够与马超大战200余合难分高下的许褚,意识判断速度又怎么会慢,武将抓住对手的破绽往往都是一瞬间的判断。

3、兄似乎认为许褚此战的战意和状态提升了许褚的武力,我完全不同意。
许褚的战意和状态只不过是让许褚发挥了自己本就具有的武力水平,这种武力才是我想要评定的武力。如果原文明显透露出战意不浓或状态不佳的战例,那才是被我看轻的,即使作为武力判定依据,也是需要小心谨慎处理的。

兄的武力定义中,对于战意、状态因素是如何处理的?【即考虑了哪些与战意、状态有关的原文细节;这些细节对武力分别有什么影响。】

回甲兄:
1 甲兄请看清我的观点:我使用了“犯规”这个词,目的可不是说许褚不应该弃刀夹枪,事实上那是他在那电光石火一瞬间做出的最优选择。我用“犯规”这个词,是为了说明,既然你许褚做得了初一,那么我马超也做得了十五,你可以弃刀夹枪,我也可以用箭射死你,反正军器马战单挑的模式已经被放弃了。

另外关于前三比后三更富于个人英雄主义色彩,那完全是为了说明甲兄的姜维-邓忠之战与许马大战没有可比性。
“我承认一定时间内、回合数内,许多武将都是讲究个人英雄主义的,无论前后三国。”这段话有点诡辩意味了哈?我已列出具体战例了:前三国有三场220合以上、多场100合以上的战例,而后三国最多只有一个50合的战例,其他基本上都是10几合、20多合意思意思然后就开始用计了,个人武力根本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何谈什么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啊?
我觉得我们辩论还是要讲究个进退有据,该坚持的就坚持,不该坚持的就放弃。

2 基本上,如果有半秒以上的时间进行反应,那么条件反射这个小回路就不会取代意识判断这个正常的大回路;但如果是只有几分之一秒那种电光石火一瞬间的情景,条件反射必然取代意识判断。
虎卫军一放箭,马超几乎同时就听到甚至看到羽箭出弦。如果换作你我,此时可能需要走意识判断大回路,但马超久经战阵,面对这种情景应该已经形成条件反射,所以我猜他走的是小回路。(另外从羽箭出弦到羽箭迫近马超,大致是半秒的时间,大小回路都无所)

“武将抓住对手的破绽往往都是一瞬间的判断”
此话不错,但这个“判断”,既可以指意识判断大回路,也可以指条件反射小回路。人类的条件反射小回路,部分是天生的(即本能),部分是长期训练生成的(获得性本能)。
许褚那一瞬间的反应,初衷肯定是为自保,而控制住对方的军器不过是这一初衷的附带产品罢了。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我坚信马超那一枪,容不得许褚半秒;许褚必须在几分之一秒内做出应对。
如果马超扎出一枪耗时要半秒,那他早死八百回了。

3 许褚的战意不是一般的旺盛,而是有些病态的旺盛。这一点甲兄可以与张-马大战中的张飞的状态做比较:(1) 张马战是建安十九年夏五月(公历七月),天气比较热,可张飞并未去甲;许马战时天寒地冻,许褚却在200合后去甲裸身;(2) 张马战可没有令两军大骇
再拿许马战与许褚自己的另一马拉松单挑做比:(1) 许典战发生在夏初(公历五六月),天气也比较热,两人第一天交锋时间明显长过230合,可许褚却没有去甲裸身;反而在战马超时,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去甲裸身;(2) 许典之战也没有令两军大骇

可见,许典战中的许褚、张马战中的张飞,虽亦战意旺盛,但属于正常情况。而许马战中许褚的战意是极端的、病态的。
如果甲兄认为许褚在许典战和许马战这两战中表现出的战意并无差异,那我可就真的无话可说了。

甲兄认为许马战中许褚发挥的是他正常的武力的话,那么许典战中的许褚,是不是武力没有得到正常发挥啊?
若如此,那么典韦也没有正常发挥?还有张飞和马超也都没有正常发挥?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0-1-30 16:0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腾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774
编号 60002
注册 2006-2-15


发表于 2010-1-30 16: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煮酒正熟 于 2010-1-30 15:50 发表

3 许褚的战意不是一般的旺盛,而是有些病态的旺盛。这一点甲兄可以与张-马大战中的张飞的状态做比较:(1) 张马战是建安十九年夏五月(公历七月),天气比较热,可张飞并未去甲;许马战时天寒地冻,许褚却在200合后去甲裸身;(2) 张马战可没有令两军大骇。
再拿许马战与许褚自己的另一马拉松单挑做比:(1) 许典战发生在夏初(公历五六月),天气也比较热,两人第一天交锋时间明显长过230合,可许褚却没有去甲裸身;反而在战马超时,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去甲裸身;(2) 许典之战也没有令两军大骇。

可见,许典战中的许褚、张马战中的张飞,虽亦战意旺盛,但属于正常情况。而许马战中许褚的战意是极端的、病态的。 ...

酒兄言之有理,当时的许褚是超常发挥,不属于正常状态。如果许褚战徐晃时也是这样的状态,估计30合内就可以击败徐晃了.所以用超常发挥状态下的许褚和普通状态下的马超做比较是不公平的

[ 本帖最后由 马腾 于 2010-1-30 16:5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30 17: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302楼煮酒兄:
1、甲兄请看清我的观点:我使用了“犯规”这个词,目的可不是说许褚不应该弃刀夹枪,事实上那是他在那电光石火一瞬间做出的最优选择。我用“犯规”这个词,是为了说明,既然你许褚做得了初一,那么我马超也做得了十五,你可以弃刀夹枪,我也可以用箭射死你,反正军器马战单挑的模式已经被放弃了。
==========================================
(1)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即使许褚以夺枪的方式赢了马超,那也不能说明许褚的武力强于马超;同理,如果马超以射箭的方式赢了许褚,那也不能说明马超的武力强于许褚。因为这些致胜的武力,不是我们评比的“军器马战”武力
(2)许褚的弃刀夹枪行为本身与我们评定的“军器马战”武力无关。即:不能仅仅以许褚弃刀夹枪放弃“军器马战”单挑模式便判许褚较弱我们必须要考虑许褚放弃“军器马战”的原因。像关羽放弃军器马战黄忠,而采用拖刀计对付黄忠,根据原文来看,显然不是关羽军器马战武力弱于黄忠。

(3)许褚放弃军器马战的原因我给出了以下两种:
a、可能是许褚被迫弃刀夹枪;如果这样,那么马超军器马战武力强于许褚。
b、也可能是许褚主动弃刀夹枪转变模式;如果是这样,那么马超的军器马战武力未必强于许褚。
兄支持第一种可能,但是兄并无原文依据
而第二种可能性,却有后文“许褚力大”呼应,许褚主动弃刀夹枪,正是准备仗着力大以夺枪的方式打破均势、获得优势。这是很自然的理解。


2、另外关于前三比后三更富于个人英雄主义色彩,那完全是为了说明甲兄的姜维-邓忠之战与许马大战没有可比性。
====================================================
(1)我提到姜维邓忠一战,只是针对:(1) 有一个瞬间马超对许褚有相当威胁而许褚对马超全无威胁个人认为:这根本不能作为强弱判断依据。
(2)马超越是拥有这样的机会,当拿不下许褚的时候,便越显得马超的军器马战武力不行。马超何止是拿不下许褚,许褚利用弃刀夹枪已经占优了。

3、虎卫军一放箭,马超几乎同时就听到甚至看到羽箭出弦。如果换作你我,此时可能需要走意识判断大回路,但马超久经战阵,面对这种情景应该已经形成条件反射,所以我猜他走的是小回路。(另外从羽箭出弦到羽箭迫近马超,大致是半秒的时间,大小回路都无所)
===================================================
兄以为虎卫军不能一起射箭,非要等某一人的箭被拨掉,下一箭才射出?

4、“武将抓住对手的破绽往往都是一瞬间的判断”
此话不错,但这个“判断”,既可以指意识判断大回路,也可以指条件反射小回路。人类的条件反射小回路,部分是天生的(即本能),部分是长期训练生成的(获得性本能)。
许褚那一瞬间的反应,初衷肯定是为自保,而控制住对方的军器不过是这一初衷的附带产品罢了。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我坚信马超那一枪,容不得许褚半秒;许褚必须在几分之一秒内做出应对。
=================================================
(1)许褚闪马超的枪比马超闪许褚的刀还轻松,轻松到原文提都没有提“许褚的闪”,这样的许褚瞬间做出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弃刀夹枪的判断,个人认为是很正常的。
(2)这个难以讨论,因为我们都无法提供依据,但是兄是要证明这个成立,才能以此为依据,而我只要提出其他可能即可。
既然兄承认“武将抓住对手的破绽往往都是一瞬间的判断”,那么我认为兄至少是承认了许褚是有可能作出这个判断的。呵呵。

5、许褚的战意不是一般的旺盛,而是有些病态的旺盛。这一点甲兄可以与张-马大战中的张飞的状态做比较:(1) 张马战是建安十九年夏五月(公历七月),天气比较热,可张飞并未去甲;许马战时天寒地冻,许褚却在200合后去甲裸身;(2) 张马战可没有令两军大骇
再拿许马战与许褚自己的另一马拉松单挑做比:(1) 许典战发生在夏初(公历五六月),天气也比较热,两人第一天交锋时间明显长过230合,可许褚却没有去甲裸身;反而在战马超时,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去甲裸身;(2) 许典之战也没有令两军大骇

可见,许典战中的许褚、张马战中的张飞,虽亦战意旺盛,但属于正常情况。而许马战中许褚的战意是极端的、病态的。
如果甲兄认为许褚在许典战和许马战这两战中表现出的战意并无差异,那我可就真的无话可说了。

甲兄认为许马战中许褚发挥的是他正常的武力的话,那么许典战中的许褚,是不是武力没有得到正常发挥啊?
若如此,那么典韦也没有正常发挥?还有张飞和马超也都没有正常发挥?
================================================
(1)战意旺盛,武力可以充分发挥,这是我对战意的理解;兄举的几战中的战意当然是有差别的,但对武力的影响个人认为很小,哪怕战意是病态的旺盛;即:评定武力,有正常战意即可
(2)个人认为:旺盛的战意的作用是使对方失去战意,即“两强相遇勇者胜”。只是许褚的超强战意,并没有使马超失去战意。
(3)战意的问题,本来是我向兄请教的问题,兄能否解答一下是如何处理病态的战意的?战意对武力的影响幅度该如何确定?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1-30 17:3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9520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351942
注册 2009-12-25
来自 澳门


发表于 2010-1-30 18: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马超>许褚

回复完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1-31 01: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1、甲兄请看清我的观点:我使用了“犯规”这个词,目的可不是说许褚不应该弃刀夹枪,事实上那是他在那电光石火一瞬间做出的最优选择。我用“犯规”这个词,是为了说明,既然你许褚做得了初一,那么我马超也做得了十五,你可以弃刀夹枪,我也可以用箭射死你,反正军器马战单挑的模式已经被放弃了。
==========================================
(1)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即使许褚以夺枪的方式赢了马超,那也不能说明许褚的武力强于马超;同理,如果马超以射箭的方式赢了许褚,那也不能说明马超的武力强于许褚。因为这些致胜的武力,不是我们评比的“军器马战”武力。
(2)许褚的弃刀夹枪行为本身与我们评定的“军器马战”武力无关。即:不能仅仅以许褚弃刀夹枪放弃“军器马战”单挑模式便判许褚较弱,我们必须要考虑许褚放弃“军器马战”的原因。像关羽放弃军器马战黄忠,而采用拖刀计对付黄忠,根据原文来看,显然不是关羽军器马战武力弱于黄忠。
(3)许褚放弃军器马战的原因我给出了以下两种:
a、可能是许褚被迫弃刀夹枪;如果这样,那么马超军器马战武力强于许褚。
b、也可能是许褚主动弃刀夹枪转变模式;如果是这样,那么马超的军器马战武力未必强于许褚。
兄支持第一种可能,但是兄并无原文依据;
而第二种可能性,却有后文“许褚力大”呼应,许褚主动弃刀夹枪,正是准备仗着力大以夺枪的方式打破均势、获得优势。这是很自然的理解。

2、另外关于前三比后三更富于个人英雄主义色彩,那完全是为了说明甲兄的姜维-邓忠之战与许马大战没有可比性。
====================================================
(1)我提到姜维邓忠一战,只是针对:(1) 有一个瞬间马超对许褚有相当威胁而许褚对马超全无威胁;个人认为:这根本不能作为强弱判断依据。
(2)马超越是拥有这样的机会,当拿不下许褚的时候,便越显得马超的军器马战武力不行。马超何止是拿不下许褚,许褚利用弃刀夹枪已经占优了。

3、虎卫军一放箭,马超几乎同时就听到甚至看到羽箭出弦。如果换作你我,此时可能需要走意识判断大回路,但马超久经战阵,面对这种情景应该已经形成条件反射,所以我猜他走的是小回路。(另外从羽箭出弦到羽箭迫近马超,大致是半秒的时间,大小回路都无所)
===================================================
兄以为虎卫军不能一起射箭,非要等某一人的箭被拨掉,下一箭才射出?

4、“武将抓住对手的破绽往往都是一瞬间的判断”
此话不错,但这个“判断”,既可以指意识判断大回路,也可以指条件反射小回路。人类的条件反射小回路,部分是天生的(即本能),部分是长期训练生成的(获得性本能)。
许褚那一瞬间的反应,初衷肯定是为自保,而控制住对方的军器不过是这一初衷的附带产品罢了。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我坚信马超那一枪,容不得许褚半秒;许褚必须在几分之一秒内做出应对。
=================================================
(1)许褚闪马超的枪比马超闪许褚的刀还轻松,轻松到原文提都没有提“许褚的闪”,这样的许褚瞬间做出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弃刀夹枪的判断,个人认为是很正常的。
(2)这个难以讨论,因为我们都无法提供依据,但是兄是要证明这个成立,才能以此为依据,而我只要提出其他可能即可。
既然兄承认“武将抓住对手的破绽往往都是一瞬间的判断”,那么我认为兄至少是承认了许褚是有可能作出这个判断的。呵呵。

5、许褚的战意不是一般的旺盛,而是有些病态的旺盛。...
可见,许典战中的许褚、张马战中的张飞,虽亦战意旺盛,但属于正常情况。而许马战中许褚的战意是极端的、病态的。
甲兄认为许马战中许褚发挥的是他正常的武力的话,那么许典战中的许褚,是不是武力没有得到正常发挥啊?
若如此,那么典韦也没有正常发挥?还有张飞和马超也都没有正常发挥?
================================================
(1)战意旺盛,武力可以充分发挥,这是我对战意的理解;兄举的几战中的战意当然是有差别的,但对武力的影响个人认为很小,哪怕战意是病态的旺盛;即:评定武力,有正常战意即可。
(2)个人认为:旺盛的战意的作用是使对方失去战意,即“两强相遇勇者胜”。只是许褚的超强战意,并没有使马超失去战意。
(3)战意的问题,本来是我向兄请教的问题,兄能否解答一下是如何处理病态的战意的?战意对武力的影响幅度该如何确定?

回甲兄:

1 关键的分歧还是在于:甲兄认为许褚弃刀夹枪是蓄意行为,而我认为是应激状态下的被动行为,是求生本能的结果,不是蓄意行为。
如果甲兄观点是对的,那么自然不能从许褚弃刀夹枪推出哪一方军器马战武力更高。
但如果我是对的,那么就可以根据许褚弃刀夹枪来推出马超军器马战武力更高。

我之所以认为许褚弃刀夹枪是被动行为,完全是因为马超当胸回刺那一枪从出手到刺中大概只有1/4秒的时间。所以除非许褚挥出奋威一刀的那一刻已经算好马超必然要回刺一枪,否则许褚只有1/4秒的时间做出应对。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许褚不可能走意识判断的大回路,算计出自己夹枪的行为可以发挥自己力大的优势。所以他的弃刀夹枪行为,只有一种解释:求生自保。
至于这个求生自保的行为最终导致交锋模式变成拼膂力的模式,这个只是瞎打误撞的意外结果。

2
(1) 不错,单看某一瞬间甲方对乙方单方面构成威胁,可能不足以判定甲方军器马战武力高。所以我列出了三条理由,而马超单方面对许褚构成威胁只是其中一条。
(2) 甲兄的结论我不认同。制造/捕捉胜机和把握胜机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无论足球还是拳击比赛,都存在得势不得分的情况。马超制造/捕捉胜机的能力几与吕布相当,但把握胜机的能力却大有疑问。马超能在闪避许褚奋威一刀的同时当胸回刺一枪,足以证明其捕捉胜机能力突出,但最终没有刺中对手,一多半是许褚反应快 一少半恐怕是马超一击毙敌的火候还不太够,即所谓把握胜机能力未臻化境。
甲兄则对这两种能力不加区分,笼统地说马超军器马战武力不行,我以为这不合常理。

3 虎卫军当然是一起施射的。马超舞枪拨箭,肯定不是看准一支拨一支,而是快速舞动大枪为自己形成一个“枪网”。

4
(1) 几乎就在许褚奋威一刀挥出的同时,对方当胸一枪刺来,许褚只有1/4秒的反应时间,这种情况下连闪带弃刀夹枪,甲兄居然说许褚还有时间判断弃刀夹枪会导致有利于自己的转换??
(2) 马超面对许褚奋威一刀做出闪避-回刺这一动作,也是在电光石火的一瞬间内完成的,所以他也是条件反射。但这个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性的,是长期严格训练的结果。而许褚在自己奋威一刀走空走老的一瞬间忽然发现对方当胸一枪刺向自己,他的闪避、弃刀、夹枪,当然是条件反射,但这个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求生本能。
甲兄可能会说:你凭什么说马超那一闪一刺就是长期严格训练的结果,而许褚那一闪一弃一夹就不是长期严格训练的结果。这不公平嘛。
呵呵,面对对方的攻击,一闪一刺,这是格斗肉搏的必然训练项目,而面对对方攻击选择先丢掉自己的军器再夹住对方的军器,肯定不会是格斗肉搏的训练项目。 这是常理。

5
(1) 甲兄并未否认极端状态与旺盛状态对武力发挥还是有些影响的,甲兄只是说影响很小。好吧,就算是“很小”吧,但问题是,以马超许褚武力差距之小,这样一点“很小”的超常发挥,已足以抹平两人之间的武力差距。
(2) 不认同甲兄的说法。“两强相逢勇者胜”,个中道理,我认为是因为一方有所顾虑或有所保留,而另一方则置生死于度外,导致后者有可能占优。94年世界杯巴西对美国的小组赛,巴西无论胜负平都可出线,因此战意不强;美国如果输掉则有较大概率出不了线,因而全力拼搏,结果美国先进一球并最后逼平巴西。但当两队准决赛再次相遇时,双方战意相当,结果那场球就没法看了。
演义中应该也有类似情景。等我找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1-31 02: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找到两个战例,大致可以体现战意对武力发挥的影响:


交马数合,不分胜负。忠奋力恶战,璋料敌不过,拨马便走。


分析:
原本双方都有较强的战意,于是数合之间双方势均力敌。但当黄忠从战意较强升格为战意极盛时(奋力恶战),则潘璋立感不支。


关兴急走,前面正遇断涧,只得回马来战越吉。兴终是胆寒,抵敌不住...
越吉元帅望后面山谷中而逃,正逢关兴。交马只一合,被兴举起青龙刀,大喝一声,斩越吉于马下。


分析:关兴首战是明显的战意不坚,结果稍遇压力就落败而逃,联系到其对同一对手的次战表现,可以看到其战意不坚导致其武力无法完全发挥。

综上,战意对武力发挥具有较大影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urrjiang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6
帖子 568
编号 59150
注册 2006-2-5


发表于 2010-1-31 02: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老酒半夜也不睡?哦,我忘了,你时差不同。
老酒说得对,后三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确不如前三国。连中三国都不如前三国。
最郁闷的例子莫过于孔明压抑魏延:
鄂焕牛叉,孔明要魏延诈败群殴生擒
王双牛叉,孔明不让魏延单挑,只等孔明施计后再出场杀之
兀突骨牛叉,孔明勒令魏延败十五阵
总之,中后三国的主题是个人英雄主义从属于谋略。

不过关于邓艾数十合战平姜维,甲兄理解为四十合,俺一直奇怪,

QUOTE:
维次日引兵到侯河搦邓艾交战,艾引一军出迎。两阵对圆,二人交锋数十余合,不分胜负,各回本阵,收兵退去。

邓艾姜维两人正好闲着,四十合就回家了?没道理吧?前三国的遇到这等好事,通常是百余合甚至几百回合呢,我认为还是理解为七八十合接近百回合比较合理,当然如果根据我刚刚理解的“中后三国的主题是个人英雄主义从属于谋略”,则打个折,五六十合还是有吧。



[ 本帖最后由 burrjiang 于 2010-1-31 02:1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1-31 02: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10-1-31 02:15 发表
老酒半夜也不睡?哦,我忘了,你时差不同。
老酒说得对,后三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确不如前三国。连中三国都不如前三国。
最郁闷的例子莫过于孔明压抑魏延:
鄂焕牛叉,孔明要魏延诈败群殴生擒
王双牛叉,孔明 ...

哈,布姜兄2点多还不睡
姜维、邓艾那数十余合,我倒是倾向于三四十合。但无论是按甲兄推算的40多合理解还是布姜兄推算的70多合理解,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中后三国的最长单挑也就是50-70合这个水平。这些相对较长的单挑都是由超流(文鸯)和强一流中一流人物打出来的。
反观前三国,连弱一流的曹洪都可以打出小200合来,而准一流(或弱一流)的乐进、凌统也可以打出50合来。甚至二流高顺也能力战四五十合。
两个“历史阶段”,哪个更追求个人英雄主义,一目了然。

最让人敬佩的是前三国里孟达那号鱼腩,居然放着好好的城关不守,非要出城跟人家张合单挑一把。

一言以蔽之,前三国是个连老鼠都梦想当一把老虎的时代,而中后三国则是个老虎一心一意要做狐狸的时代。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差别太大了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0-1-31 02:5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31 12: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306楼煮酒兄:
1、虎卫军当然是一起施射的。马超舞枪拨箭,肯定不是看准一支拨一支,而是快速舞动大枪为自己形成一个“枪网”。
===============================================
(1)原文:乱箭夹射马超。超以枪
(2)个人觉得这反映了马超的意识判断快、身体动作快,且这应该不是马超平常的训练项目,因为太过于险恶。那么与马超武力接近的许褚在施展一些未有过平常训练的招数,自然也可以是意识判断快、身体动作快。

2、马超面对许褚奋威一刀做出闪避-回刺这一动作,也是在电光石火的一瞬间内完成的,所以他也是条件反射。但这个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性的,是长期严格训练的结果。而许褚在自己奋威一刀走空走老的一瞬间忽然发现对方当胸一枪刺向自己,他的闪避、弃刀、夹枪,当然是条件反射,但这个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求生本能。
甲兄可能会说:你凭什么说马超那一闪一刺就是长期严格训练的结果,而许褚那一闪一弃一夹就不是长期严格训练的结果。这不公平嘛。
呵呵,面对对方的攻击,一闪一刺,这是格斗肉搏的必然训练项目,而面对对方攻击选择先丢掉自己的军器再夹住对方的军器,肯定不会是格斗肉搏的训练项目。 这是常理。
================================================

(1)如果马超的闪避不是求生本能,那么许褚的闪避自然也和马超一样属于“格斗肉搏的训练项目”;
(2)许褚闪避的很轻松,轻松到有人怀疑马超这一枪的速度、准确度。
(3)在轻松闪避的前提下,许褚接下来施展的弃刀夹枪,为何就不能是许褚有意为之?我始终看不到兄有何有力的依据排除这个可能。

根据兄的部分观点小结:
许褚的轻松闪避肯定不是“瞎打误撞的结果”;
结合许褚力量大于马超,许褚轻松闪避后的弃刀夹枪,分明更像是许褚有意而为的高明之举,而不太像是“瞎打误撞的结果”。

3、几乎就在许褚奋威一刀挥出的同时,对方当胸一枪刺来,许褚只有1/4秒的反应时间
==============================================
兄将马超的动作衔接描述的这么快,可有证据?如果纯想象,那么为了各自的观点,想象个有利于自己的画面还不容易。例如:
马超这一枪虽然是对着许褚的心窝刺去,但是由于受到闪许褚刀的惯性影响,竟然刺到了许褚的腋下,许褚这才连闪躲都不需要。
想象是不能先行做证据的

4、甲兄并未否认极端状态与旺盛状态对武力发挥还是有些影响的,甲兄只是说影响很小。好吧,就算是“很小”吧,但问题是,以马超许褚武力差距之小,这样一点“很小”的超常发挥,已足以抹平两人之间的武力差距。
========================================================

(1)我所说的正常战意,就是指正常的旺盛;
(2)而兄似乎想要证明极端的旺盛战意对武力的提升,我不反对有可能提升,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判断这个提升幅度,而兄似乎很有自信的“很小”也“足以抹平”。兄能否论证?或者只是兄的主观认定?
(3)兄且慢说“抹平”,因为兄的结论还在讨论中,会不会是许褚武力=马超,加上这么个“很小”,仍然只能打成这样一个结果。
(4)兄举的两例并不能很好的证明兄的观点。
黄忠战潘璋,兄能否证明黄忠不奋力恶战,只依靠正常战意单挑,潘璋便能一直不分胜负?
至于关兴那是战意不坚,对武力有负面影响,并不能证明从“正常旺盛战意”到“极端旺盛战意”的武力变化。

5、制造/捕捉胜机和把握胜机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无论足球还是拳击比赛,都存在得势不得分的情况。马超制造/捕捉胜机的能力几与吕布相当,但把握胜机的能力却大有疑问。马超能在闪避许褚奋威一刀的同时当胸回刺一枪,足以证明其捕捉胜机能力突出,但最终没有刺中对手,一多半是许褚反应快 一少半恐怕是马超一击毙敌的火候还不太够,即所谓把握胜机能力未臻化境。
甲兄则对这两种能力不加区分,笼统地说马超军器马战武力不行,我以为这不合常理。

=================================================
(1)武力定义的精细化是武评爱好者应有的追求,但是考虑到评定方法的困难,武力定义并非越精细越好。
(2)例如:一多半是许褚反应快 一少半恐怕是马超一击毙敌的火候还不太够。请问兄这种分配可有依据,还是纯属主观认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1-31 14: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
个人觉得这反映了马超的意识判断快、身体动作快,且这应该不是马超平常的训练项目,因为太过于险恶。那么与马超武力接近的许褚在施展一些未有过平常训练的招数,自然也可以是意识判断快、身体动作快。
-----------------------
合理想象中,顶级武将的训练项目应该包括一对多,因此马超平时应已具备以大枪快速拨挡六、七件军器的能力。拨打雕翎的动作则与此相类。
马超拨打雕翎,只体现了其反应快和动作快,但不能说是其意识判断快,因为这完全是靠条件反射。
但马超刚一看见虎卫军施射即做好拨打雕翎的准备,这个过程倒是可以称之为意识判断过程。但拨打雕翎动作本身完全是条件反射。
许褚闪避和弃刀夹枪,也是条件反射,不是意识判断过程,因为时间不够做出意识判断。


2
(1)如果马超的闪避不是求生本能,那么许褚的闪避自然也和马超一样属于“格斗肉搏的训练项目”;
(2)许褚闪避的很轻松,轻松到有人怀疑马超这一枪的速度、准确度。
(3)在轻松闪避的前提下,许褚接下来施展的弃刀夹枪,为何就不能是许褚有意为之?我始终看不到兄有何有力的依据排除这个可能。

根据兄的部分观点小结:
许褚的轻松闪避肯定不是“瞎打误撞的结果”;
结合许褚力量大于马超,许褚轻松闪避后的弃刀夹枪,分明更像是许褚有意而为的高明之举,而不太像是“瞎打误撞的结果”。
--------------------------
澄清一下:马超的闪避和许褚的闪避都属于条件反射,不是求生本能,因为闪避动作属于平时格斗训练内容。
马超闪避同时的回刺,自然也不是求生本能,也是平时训练导致的条件反射。
而许褚闪避后的弃刀夹枪,就是求生本能,因为平时不可能练这种先扔自己军器再夹对方军器的招数 (事实上只有当对方军器是枪时才使得夹枪有理论上的可能,换其他军器都断无夹的可能,你平时怎么练??)
既然平时没练过,就不是条件反射,只可能是求生本能。

3
兄将马超的动作衔接描述的这么快,可有证据?如果纯想象,那么为了各自的观点,想象个有利于自己的画面还不容易。例如:
马超这一枪虽然是对着许褚的心窝刺去,但是由于受到闪许褚刀的惯性影响,竟然刺到了许褚的腋下,许褚这才连闪躲都不需要。
想象是不能先行做证据的。
-------------------------
甲兄想象不成立,因为原文明表是“一枪望褚心窝刺来”,我们只能理解为此枪正是不偏不倚刺向许褚心窝,而不应理解为马超想刺心窝不意却刺向许褚腋下。所以甲兄的想象与原文相悖。
我的想象与原文并无相悖。
之所以我想象中马超的动作衔接这么快,是因为演义的行文。请看原文:
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被褚亦闪过,将枪挟住,便弃刀。
我们略掉标点符号。这一段两人一共有六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是许褚砍马超
第二个动作是马超闪过
这两个动作之间必然衔接极快,而不可能是许褚做出砍马超这个动作之后一秒,马超才做躲闪动作,那样马超早给砍死了。

第三个动作是马超回刺。现在甲兄质疑第二和第三之间的衔接,所以我们先不分析。

再看第四个动作:许褚闪过马超回刺那枪。
毫无疑问,第三和第四个动作之间的衔接也是极快,如果许褚也等一秒的话,早让马超一枪扎心窝上了。

第五个动作是许褚夹枪。
第四第五的衔接也必然极快。不必分析解释了吧?

第六个动作是弃刀。
第五第六之间衔接也必然极快,也不必多赘了吧?

六个动作,一共五个衔接,其中四个都是电光石火一瞬间,唯一的一个也该如此。这就是我做出这一想象的根据。


4
(2)而兄似乎想要证明极端的旺盛战意对武力的提升,我不反对有可能提升,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判断这个提升幅度,而兄似乎很有自信的“很小”也“足以抹平”。兄能否论证?或者只是兄的主观认定?
(3)兄且慢说“抹平”,因为兄的结论还在讨论中,会不会是许褚武力=马超,加上这么个“很小”,仍然只能打成这样一个结果。
(4)兄举的两例并不能很好的证明兄的观点。
黄忠战潘璋,兄能否证明黄忠不奋力恶战,只依靠正常战意单挑,潘璋便能一直不分胜负?
至于关兴那是战意不坚,对武力有负面影响,并不能证明从“正常旺盛战意”到“极端旺盛战意”的武力变化。
---------------------------
呵呵,没办法论证。我前面那句话表述可以改一下:假如许褚武力微逊于马超,那么即使是很小的武力提升,也可以抹平两人之间的武力差距。
这样表述还需要我去论证什么吗?事实上我前面写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

黄忠战潘璋,我什么时候说过黄忠不奋力恶战,潘璋便能与之一直不分胜负?这完全是甲兄自己说的,现在却要我来证明甲兄的说法。哪有这么不讲理的呀 :-)
我举这一战,只为证明战意对武力发挥的效果。黄潘前数合是势均力敌,后面黄忠刚一拼命,潘璋立刻就估计到自己不是对手,变化如此迅速,可见战意对武力提升的效果有多大。

我要说明的是,战意与武力发挥有强关联。我所举两个战例,一个是普通状态到旺盛状态,一个是战意不坚到普通状态,都是为了说明这种强关联。既然两者之间存在这种强关联,那么认为从旺盛状态到极端状态会提高武力发挥,与认为不会提高武力发挥,这两种看法哪个更合理,看官各有看法。甲兄一定要我论证,那我只好老老实实说:我没办法严格论证,但我从二者强关联上推测,极端状态时武力发挥会比旺盛状态更高。
甲兄动辄要我论证,其实大家彼此彼此,甲兄的一些观点如果我这样追究起来,你就一定能给出一个过得去的论证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31 20: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煮酒兄煮酒吗?我这几天酒喝的正酣,如果有幸能和煮酒兄煮酒论武评,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

煮酒兄莫忘了我的标题是毛本,原文引用应该以毛本为准,先去睡了,不是无视兄的反驳,实在是不敢以醉酒状态面对兄的反驳,明天再论战。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ucaile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4
编号 192697
注册 2007-7-23


发表于 2010-1-31 23: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们太傻了,被一个罗贯中玩成这样,作者每个时期写的都不一样,武将的能力每个时期都不一样,这完全取决于罗贯中他怎么写,如果你要追述真实历史三国中许褚和马超,那出路就更大了,很多历史可信度都不太高,甚至有没有许褚脱衣战马超的这个单挑还成问题,要我说你们怎么好,该讨论不得不讨论,不该讨论的浪费时间,如果实在对某些人物有偏好,建议自己去写本三国演义不就好了,你们这样讨论根本没半点技术含量,充其量只是一帮俗汗在吵架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1-31 23: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1-31 20:37 发表
煮酒兄煮酒吗?我这几天酒喝的正酣,如果有幸能和煮酒兄煮酒论武评,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

煮酒兄莫忘了我的标题是毛本,原文引用应该以毛本为准,先去睡了,不是无视兄的反驳,实在是不敢以醉酒状态面对兄的 ...

甲兄然也。前面用的是罗本,这里是毛本:
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

五个动作:
1 许褚砍马超
2 马超闪过
3 马超回刺
4 许褚弃刀
5 许褚夹枪

无论罗本还是毛本,马超的两个动作都在一个句子里。这更加支持两个动作衔接紧密的看法。
当然甲兄可以说标点是后人加的,但即使略去标点,仍然没有理由认为“马超闪过”与“马超回刺”这两个动作之间有什么停滞。
再多说两句。
这段文字是即时性描写。即时性描写的特点是不会放过任何重要细节。所以假如原文是这样写的 -- “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两马相错,超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那么当然不能理解为马超闪过立刻回刺。
---------------

酒嘛,在国内时是不得不喝,所以对酒是爱恨纠缠。现在每天只喝一点。祝甲兄尽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2-1 00: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gucailei 于 2010-1-31 23:01 发表
你们太傻了,被一个罗贯中玩成这样,作者每个时期写的都不一样,武将的能力每个时期都不一样,这完全取决于罗贯中他怎么写,如果你要追述真实历史三国中许褚和马超,那出路就更大了,很多历史可信度都不太高,甚至有没有许褚脱衣战马超的这个单挑还成问题,要我说你们怎么好,该讨论不得不讨论,不该讨论的浪费时间,如果实在对某些人物有偏好,建议自己去写本三国演义不就好了,你们这样讨论根本没半点技术含量,充其量只是一帮俗汗在吵架一样。

先纠几个白字:出路?是出入吧?
俗汗?是俗汉吧?
“甚至有没有许褚脱衣战马超的这个单挑还成问题”
这也成了问题了?当然没有。
但正史里有位金城猛将YX,几乎掴死马超
但俺们有病,揍是喜欢说正史里全无踪影而演义中令两军大骇的许马之战。
只是... 这位兄弟对正史的了解似乎并不比在下这个半瓶醋更高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ucaile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4
编号 192697
注册 2007-7-23


发表于 2010-2-1 14: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吧,我打错字了,不过你们这样讨论下去还是没有结果的,你们讨论罗贯中主观半虚构所写的三国演义中的情节,那么你们所有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主观半虚构的,那么既然全是主观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性了,最客观的终究还是历史,但是连历史现在都有出入也不能全相信,罗贯中先生写三国演义的最终目的是需要后人从书中的精神中有所领悟,领会云长的义,赵云,诸葛亮的忠,等等而不是停留在讨论单挑那么幼稚的问题上

[ 本帖最后由 gucailei 于 2010-2-1 14:4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2-1 17: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煮酒正熟 于 2010-1-31 14:02 发表

1、请问兄:
(1)许褚有没有练过夹枪呢?太史慈、姜维呢,他们是不是都属于“求生本能”、“瞎打误撞”?
(2)弃刀应该不用练吧?

2、战意的作用、理解上分歧很大。个人觉得:
(1)战意不够通常是无心恋战,真的恋战了,结果难讲。
(2)关兴武力是受到了“胆寒”的负面影响,如果不是胆寒而仅仅是无战意、有退意,且战且退即可。
(3)战意强到极端旺盛,个人仍然觉得对武力的提升没有明显影响。我始终觉得:
极端旺盛的战意可以使武力较低的一方坚持更多的回合数,但因武力较弱造成的这个失败的结果是不会改变的。例如:死战高览的刘辟、拦截马超的曹洪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2-2 01: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2-1 17:14 发表


1、请问兄:
(1)许褚有没有练过夹枪呢?太史慈、姜维呢,他们是不是都属于“求生本能”、“瞎打误撞”?
(2)弃刀应该不用练吧?

2、战意的作用、理解上分歧很大。个人觉得:
(1)战意不够通常是 ...

回甲兄:
我胡乱说啊,武将平时训练,夹枪有可能练过,但频度不足以构成“对方当胸一枪 我用刀挂开”这种条件反射。
对于许褚夹枪,我们的分歧点在于,我认为许褚事求生本能的结果,而甲兄认为是蓄意的结果。

也许我们对比一下策慈之战,能让我们看出两战有何不同:

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来,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
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

关键的差异在于:一个有奋威大招,另一个没有。
以常理度之,奋威大招,是全力攻击、毕其功于一役的打法。全力攻击必然会忽略防守,以致留下防守漏洞,所以这种奋威大招不可轻出,一定要确信对方绝对无暇反攻,才可以打出;甚至仅仅是对方无暇反攻都不应是出手的理由,出手的理由应该是一击毙敌。如果一击之下未能毙敌,即使对方忙于闪躲化解无暇反攻,但此大招一出,无异于打草惊蛇,对方可以选择跑路,或者选择继续单挑但高度警惕;无论哪个选择,都降低了你擒斩对手的可能性。
演义中另有四处奋威大招,都是一出手就毙敌,正说明了奋威大招“毕其功于一役”这个特点。而在300多场单挑中,我们只看到4、5次奋威大招,比例如此之低,足以说明奋威大招不可轻出。

另一个问题就是奋威大招的出手时间。
奋威大招有别于普通招式之处,在于其突发性和速度,而突发性与速度又是以爆发力为基础的。简而言之,奋威大招对爆发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以常理推之,20合以内,爆发力没有损失;20合开外,爆发力渐渐减弱。演义中的单挑,20合开外擒斩战例微乎其微,不是没有原因的;以某观之,原因就是爆发力的减弱。
因此,当许马战至230合时,双方的爆发力都大幅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打出奋威大招,其威效所剩几何,尚须多言么?马超面对与自己武力相近的对手奋威大招能如此轻松避过 (之所以说他很轻松,在于他能闪中反击),也印证了许褚鏖战之后奋威大招的相对无力 -- 可能比前20合的普通招数强不到哪儿去。

综上,许褚此时奋威打出毕其功于一役的大招,既未收到突然、快速攻击之效 (因爆发力不足),又忽略了防守 (全力攻击的副产品)。
而太史慈在夹住对方大枪之前,并无奋威大招,因此防守之势未遭破坏。

同样是对方大枪攻入自己内线,一个是防守出现了纰漏 (由奋威大招推出),一个是防守如常 (因为没有打出奋威大招),这种情况下,前者弃刀夹枪,显然是在仓促补救防守漏洞之下的无奈之举,而后者单手夹住对手大枪 单手运自己大枪刺向对手,显然不是在仓促补救防守漏洞,而是在求变、要变中取胜。

另外,许褚是单挑老手,不会不明白什么时候才应祭出奋威大招。换言之,我猜许褚在230余合之上时并未看到怎样难得的机会,但却还是奋威出招了。孤立地看这一行为,大概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但如果联系到许褚是在天寒地冻的天气下去甲裸身打了半个小时这一背景,是否可以看出许褚的无奈来呢?从现实经验出发,一个体能超绝的人,即使真能在零下气温里裸身运动半个多小时,他还能再坚持多久呢?一个小时?也许吧?但如果他的对手可以坚持3个小时,他还有能力一直陪下去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2-2 03: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2-1 17:14 发表

2、战意的作用、理解上分歧很大。个人觉得:
(1)战意不够通常是无心恋战,真的恋战了,结果难讲。
(2)关兴武力是受到了“胆寒”的负面影响,如果不是胆寒而仅仅是无战意、有退意,且战且退即可。
(3)战意强到极端旺盛,个人仍然觉得对武力的提升没有明显影响。我始终觉得:
极端旺盛的战意可以使武力较低的一方坚持更多的回合数,但因武力较弱造成的这个失败的结果是不会改变的。例如:死战高览的刘辟、拦截马超的曹洪等。

说说关兴越吉之战,阅读理解上的差异。看原文:关兴急走,前面正遇断涧,只得回马来战越吉。兴终是胆寒,抵敌不住
注意那两个突出的词语:“只得”,“终是”。
阅读理解上,后面的“终是”,与前面的“只得”有着天然的逻辑关联,或者说得再透一点,是因为不得不战,才在交战之际(因其他因素)而产生了胆寒的心理。这种逻辑关联是无可否认的,因为如果你试着拿掉前面的“只得”,后面出现的“终是”会显得莫名其妙和异常突兀。

所以,胆寒乃至速败的根本原因,还是缺乏战意。

至于战意极端旺盛,我的想象是,具有极端旺盛战意的一方,更有可能进入舍生忘死的境界。
在单挑中会无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双伤、双死的局面。正常情况下双方遇到这种局面会“默契”地避让,但如果单挑一方进入舍生忘死的境界,他很可能不再避让。
足球中类似的情景如“对丫”、“对头”,那完全是赌博,因为双方都不收腿或都不收头,那么通常至少会有一方受伤。一些弱队或身价不高的普通球员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这种情况,去拼强队或千万身价的世界级巨星,以弥补自己实力上的不足。
如果不喜欢足球,那么也可以用拳击来举例。早期职业拳击的手套厚度比现在更薄,而手骨又不如颅骨坚硬。所以早期拳坛中,实力较弱的拳手在绝望情况下(比如再输全家就会被债主追杀),会铤而走险,在对方一拳击来时微微低头、用颅骨硬接对手一拳,冀望于对手手骨破碎而自己10秒之内能重新站起来。这种情况在早期拳坛并不罕见。

因此,我认为极端战意是有助于弥补自身实力不足的;或者换个说法就是令双方武力差距减小甚至消失。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0-2-2 03:0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2-2 08: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关兴这个例子用“战意”一词不合适,“战意”反映的是主观上一种求战的欲望。

关兴的例子应该是底气不足,或者说气不够壮。通常情况下的单挑在态势上是对等的,但关兴这里不是,关兴首先输不得,输了就麻烦了,越是担心越发挥不好,其次关兴孤身一人,难免瞻前顾后,对方会不会放个冷箭,冲上来群殴什么的,心里不踏实。关兴主观上还是想打败对手,但各种条件制约着关兴没法发挥正常水平。

“战意”不足的典型战例是李典,李典出战之前就认为不宜出征,最后在曹仁的要求下被迫出战赵云,心里其实不情愿。

赵云在长板坡的时候战意本身应该是强烈的,但周边条件太差,所以面对张合也没法打,看到短时间内不能击退,早早就撤退。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10-2-2 08:4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2-2 09: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煮酒正熟 于 2010-2-2 01:56 发表
关键的差异在于:一个有奋威大招,另一个没有。
以常理度之,奋威大招,是全力攻击、毕其功于一役的打法。全力攻击必然会忽略防守,以致留下防守漏洞,所以这种奋威大招不可轻出,一定要确信对方绝对无暇反攻,才可以打出;甚至仅仅是对方无暇反攻都不应是出手的理由,出手的理由应该是一击毙敌。如果一击之下未能毙敌,即使对方忙于闪躲化解无暇反攻,但此大招一出,无异于打草惊蛇,对方可以选择跑路,或者选择继续单挑但高度警惕;无论哪个选择,都降低了你擒斩对手的可能性。
演义中另有四处奋威大招,都是一出手就毙敌,正说明了奋威大招“毕其功于一役”这个特点。而在300多场单挑中,我们只看到4、5次奋威大招,比例如此之低,足以说明奋威大招不可轻出。

不同意奋威后的招数便是大招的说法。
1、原文:
(1)曹洪奋威突阵
(2)众将领命,一个个奋威追赶
(3)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4)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
(5)许褚独奋神威,将两腿夹舵摇撼,一手使篙撑船,一手举鞍遮护曹操
不难看出:
奋威是一种状态,并非一定用于出招攻击;
第3例更是可以清楚的看到,马超在这种状态下,用了数合才刺死了李通,并非一奋威便是大招、便一出手就毙敌。


QUOTE:
一个体能超绝的人,即使真能在零下气温里裸身运动半个多小时,他还能再坚持多久呢?一个小时?也许吧?但如果他的对手可以坚持3个小时,他还有能力一直陪下去吗?

单挑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2-2 10: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2-2 09:41 发表


不同意奋威后的招数便是大招的说法。
1、原文:
(1)曹洪奋威突阵
(2)众将领命,一个个奋威追赶
(3)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4)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
(5)许褚独奋神 ...

关于奋威之后是否出大招,甲兄质疑不无道理。
抛开许褚那一刀是否属于全力攻击的大招不谈,至少许褚是砍出了一个重刀(如果是普通一刀,那大可写作“许褚举刀砍马超”),而不似太史,太史当时的大枪并未出招。所以在夹枪之前,许褚、太史两人的防守态势是不同的。

关于单挑的时间,许典之战,两人首日前后交锋将近四个时辰,即7小时以上,据推算至少有300回合。许马战应该是从上午开始的,230合再加上中场歇马,到230合头上也不过下午两、三点钟,如果没有许褚弃刀夹枪,再耗个两、三小时混到天黑,是很正常的。恐怕不能说所剩时间不多了吧?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0-2-2 10:3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2-2 13: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煮酒正熟 于 2010-2-2 03:04 发表
说说关兴越吉之战,阅读理解上的差异。看原文:关兴急走,前面正遇断涧,只得回马来战越吉。兴终是胆寒,抵敌不住
注意那两个突出的词语:“只得”,“终是”。
阅读理解上,后面的“终是”,与前面的“只得”有着天然的逻辑关联,或者说得再透一点,是因为不得不战,才在交战之际(因其他因素)而产生了胆寒的心理。这种逻辑关联是无可否认的,因为如果你试着拿掉前面的“只得”,后面出现的“终是”会显得莫名其妙和异常突兀。

所以,胆寒乃至速败的根本原因,还是缺乏战意。

不能同意,个人认为:关兴胆寒导致关兴失去战意而急走,虽因无路可走而不得不战,但终因胆寒,而抵敌不住。

即:缺乏战意乃至速败的根本原因,是胆寒

QUOTE:
至于战意极端旺盛,我的想象是,具有极端旺盛战意的一方,更有可能进入舍生忘死的境界。
在单挑中会无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双伤、双死的局面。正常情况下双方遇到这种局面会“默契”地避让,但如果单挑一方进入舍生忘死的境界,他很可能不再避让。
足球中类似的情景如“对丫”、“对头”,那完全是赌博,因为双方都不收腿或都不收头,那么通常至少会有一方受伤。一些弱队或身价不高的普通球员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这种情况,去拼强队或千万身价的世界级巨星,以弥补自己实力上的不足。
如果不喜欢足球,那么也可以用拳击来举例。早期职业拳击的手套厚度比现在更薄,而手骨又不如颅骨坚硬。所以早期拳坛中,实力较弱的拳手在绝望情况下(比如再输全家就会被债主追杀),会铤而走险,在对方一拳击来时微微低头、用颅骨硬接对手一拳,冀望于对手手骨破碎而自己10秒之内能重新站起来。这种情况在早期拳坛并不罕见。

因此,我认为极端战意是有助于弥补自身实力不足的;或者换个说法就是令双方武力差距减小甚至消失。

兄认为许褚就是靠着两败俱伤的打法,才在马超面前走完了这么多合?我不能从原文中读出这种意思,所以不会认同兄的这个观点。

QUOTE:
关于单挑的时间,许典之战,两人首日前后交锋将近四个时辰,即7小时以上,据推算至少有300回合。许马战应该是从上午开始的,230合再加上中场歇马,到230合头上也不过下午两、三点钟,如果没有许褚弃刀夹枪,再耗个两、三小时混到天黑,是很正常的。恐怕不能说所剩时间不多了吧?

一天最多大概也就能打3个100余合,许褚和马超已经打完了2个100余合,剩下能够单挑的时间当然是已经剩下小部分。

如果许褚体力足够充沛,那么在剩下的小部分时间里,弃甲多流失一点体力,许褚完全有可能并不在乎。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2-2 13:3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2-2 13: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2-2 13:07 发表

兄认为许褚就是靠着两败俱伤的打法,才在马超面前走完了这么多合?我不能从原文中读出这种意思,所以不会认同兄的这个观点。

先澄清一下:不一定是主动采取两败俱伤的打法,也有可能是在出现两败俱伤局面时不做回避。

前200合就是势均力敌。许褚的极端战意我们是在200合以后才看出来的。
对前200合,我不做猜测。但许褚去甲裸身这30合,我猜测许褚很可能这么干了,原因如下:
1 许褚不过曹瞒帐前警卫团团长,而马超是主帅司令,“累世公侯”,自以为贵,所以许马战是以小拼大。假定两人其他条件相当,那么客观上“小”这一方自然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去硬拼死战。
2 两人既往单挑历史表明,马超从未死战、力战,而许褚是左一个力战右一个奋力死战。以二人这种明显不同的既往表现,再加上许褚是以小搏大,更增加了他死拼的可能。
3 原文有“(许褚)来与马超决战。” 注意,是许褚与马超决战,而不是反过来。哪边儿更要拼,不是一目了然么?
4 后面紧跟着四个字“两军大骇。” 表明这30合与前200合有所不同,这30合是那种强烈刺激神经 的决战死战。由于上面三个原因,应该是许褚在两败俱伤的情况下不做回避、决战死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10-2-2 14: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2-2 13:07 发表

一天最多大概也就能打3个100余合,许褚和马超已经打完了2个100余合,剩下能够单挑的时间当然是已经剩下小部分。
如果许褚体力足够充沛,那么在剩下的小部分时间里,弃甲多流失一点体力,许褚完全有可能并不在乎。

一天最多只打3个百余合?
张马大战,从下午一点打到傍晚近8点,已打了200余合。去掉歇马的时间,大致是6个小时打了200余合。平均3个小时100余合。

许马之战,咱们就假定是从早上8点打起,到11点已经100余合了,就算歇马半个时辰,12点继续开打,下午3点又打完百余合。此后许褚回阵去甲,前后时间不长,最多也就一刻钟吧。从3:15到5点15天黑,还有俩小时。甲兄认为什么样的人,在体能消耗过半的情况下,还能在零下气温里裸身运动长达两个小时?就算你体能超强,最多也就是保个躯干部分一点热乎气儿,可双手、特别事手指,就算局部血液循环能力再猛,不出半个小时也早冻僵了。手指冻僵了攥不住军器你怎么继续跟马超玩儿?

许褚在这种情况下又坚持了30合 (大概50分钟),甲兄认为许褚对再打一个多小时并不在乎?

就算许褚真的能捱到天黑,那么马超难道不会趁机激许褚玩个夜战百合?许褚真的不在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0-2-2 14: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4 煮酒正熟 的帖子

煮酒兄,我同意你所说许褚采用更激进甚至减弱防守为代价的打法。
但是你说的理由是许褚以小博大而马超从未死战、力战就有点个人猜测的意思了。
1、关于‘两军大骇’只不过是个常用夸张的描述,不必将其精确化!
比如说嘉靖版中前面就有一段:
【目射神光,威风抖擞。超惧之而不敢动,乃勒马回。操亦引许褚回寨。两军观之,无不骇然。】
个人猜测是许褚的样子比较吓人!

2、你说马超从未死战、力战那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很少碰到和他差不多的高手,总共才两次,一次许褚一次张飞。
并不能说明他在受到压力时就不会死战力战,比如说在非单挑情况下(我想说的是不能一开始就把马超定位为比他人强的地位上,而是战后再分析),早年【张济、樊稠生力军赶来,西凉军大败。马超在后死战,张济不敢去追。】;
稍后也有死战:【操兵前后大至,虎卫军当先,乱箭夹射马超。超以枪拨之,矢如飞蝗之急。超背后从骑一半下河,往来突杀五七番,兵厚不能出。虎卫军看看趱上,渐渐危急。超于桥上大呼一声,杀入河北,从骑皆被截断。超独在阵中寻路而出,暗弩极多,射倒坐下马,马超堕于地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2-2 17: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煮酒正熟 于 2010-2-2 13:47 发表
先澄清一下:不一定是主动采取两败俱伤的打法,也有可能是在出现两败俱伤局面时不做回避。

前200合就是势均力敌。许褚的极端战意我们是在200合以后才看出来的。
对前200合,我不做猜测。但许褚去甲裸身这30合,我猜测许褚很可能这么干了,原因如下:
1 许褚不过曹瞒帐前警卫团团长,而马超是主帅司令,“累世公侯”,自以为贵,所以许马战是以小拼大。假定两人其他条件相当,那么客观上“小”这一方自然会有更强烈的动机去硬拼死战。
2 两人既往单挑历史表明,马超从未死战、力战,而许褚是左一个力战右一个奋力死战。以二人这种明显不同的既往表现,再加上许褚是以小搏大,更增加了他死拼的可能。
3 原文有“(许褚)来与马超决战。” 注意,是许褚与马超决战,而不是反过来。哪边儿更要拼,不是一目了然么?
4 后面紧跟着四个字“两军大骇。” 表明这30合与前200合有所不同,这30合是那种强烈刺激神经 的决战死战。由于上面三个原因,应该是许褚在两败俱伤的情况下不做回避、决战死战。

1、兄解释后,我仍然只能接受到有可能,而不是很可能。

2、许褚是在200余合不分胜负的情况下性起弃甲的,个人理解:这是许褚对200余合不分胜负的结果还不满意,还有进一步的追求。

3、假设许褚真的采用了兄的措施:在出现两败俱伤局面时不做回避。那么兄能够据此判许褚武力低于马超吗?会不会许褚武力等于马超,正准备以这种方式“狭路相逢勇者胜”?

4、两军大骇应该是看到了许褚弃甲来决战(弃甲许褚一出场)就出现的,而不是看到了“许褚在两败俱伤的情况下不做回避、决战死战”而大骇。
原文: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战斗过程在后】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

QUOTE:
一天最多只打3个百余合?
张马大战,从下午一点打到傍晚近8点,已打了200余合。去掉歇马的时间,大致是6个小时打了200余合。平均3个小时100余合。

许马之战,咱们就假定是从早上8点打起,到11点已经100余合了,就算歇马半个时辰,12点继续开打,下午3点又打完百余合。此后许褚回阵去甲,前后时间不长,最多也就一刻钟吧。从3:15到5点15天黑,还有俩小时。甲兄认为什么样的人,在体能消耗过半的情况下,还能在零下气温里裸身运动长达两个小时?就算你体能超强,最多也就是保个躯干部分一点热乎气儿,可双手、特别事手指,就算局部血液循环能力再猛,不出半个小时也早冻僵了。手指冻僵了攥不住军器你怎么继续跟马超玩儿?

许褚在这种情况下又坚持了30合 (大概50分钟),甲兄认为许褚对再打一个多小时并不在乎?

就算许褚真的能捱到天黑,那么马超难道不会趁机激许褚玩个夜战百合?许褚真的不在乎?

5、兄有一个误解:我说一天大概只能打3个100余合,是指时间上的限制,而不是体力上的限制。
许褚、典韦即使打完300余合,仍然丝毫看不出双方有体力不支的情形、倒是马匹会出现困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醉眼轻凝望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57
编号 76149
注册 2006-7-19


发表于 2010-2-6 09: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虽然和甲乙兄弟在夺枪部分由分歧。但大多意见还是很相符的。
某些人硬要主管倾向理解许褚的奋威一刀就是毕其功的大招实在可笑。而认为马超闪避的轻松,许褚闪避的就不轻松更是充满了个人偏向。原文中,丝毫看不到许褚闪避的不轻松。倒是从许褚在闪避过马超反击之后,竟然有时间去夹住马超的枪。可以看出:1.许褚的一刀还是有效果的。使得马超在闪过许褚攻击后,反击一枪无论从速度还是力量还是准确度都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反击被轻松闪过,竟然还被夹住枪。
2.许褚的从容。在电光石火的那一刹那,可以闪过对方反击同时,夹住对方武器。


说实话,虽然和甲乙兄弟有不同意见,但觉得在大多数观点上,甲乙兄弟比某两位所谓武评“高手”要客观公平的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劣弧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69
编号 315905
注册 2009-3-26


发表于 2010-2-6 13: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醉眼轻凝望 于 2010-2-6 09:00 发表
虽然和甲乙兄弟在夺枪部分由分歧。但大多意见还是很相符的。
某些人硬要主管倾向理解许褚的奋威一刀就是毕其功的大招实在可笑。而认为马超闪避的轻松,许褚闪避的就不轻松更是充满了个人偏向。原文中,丝毫看不 ...

^_^既然有影响,既然是轻松闪过,那马超的枪又如何称上电光火石?
另你说甲兄比另外俩位客观不合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敌将军张辽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359297
注册 2010-2-6


发表于 2010-2-6 13: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马超武力是不如许褚,许褚武力和张辽不相上下,马超武力低于张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8 05: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794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