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毛文龙是英雄还是罪人
性别:未知-离线 buffalo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77213
注册 2006-7-29


发表于 2007-12-30 23: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岁糜饷无算

以前有些原始人只会数到三,三以上的数对他们来说就是无数。
明朝的官员的算术也不咋地,十几万两就是“无算”,难怪他们对关宁军每年几百万两的消耗也无所谓。反正都是无数,也就没有区别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0 23: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清初四王有3个是毛文龙一手调教出来的战将,朝鲜凉马佃一战更是明朝历史上少见的满清,野外与清朝大会战,不落下风的战役
毛的东江军,除了没打到沈阳,没正面击溃满清主力,其他那是能做的到做了
被逼反的孔有德,一支东江偏师就轻取明朝军事重镇登洲,其战斗力比起明朝其他军队不知道强多少倍
毛被冤杀之后,皮岛大乱,士卒不断因怒而离,先孤军奋战朝鲜,然后被断粮断饷,最后主帅被杀,然后东江铁军被逼大部降清,然后清初3王为满清立下了无数奇功,这袁也是功不可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12-30 23: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30 23:10 发表

搞笑,毛救出的数十万百姓,光复的十几万平方公里土地百姓,皮岛也是天上掉下来的,200人的军队基本靠自筹军饷军粮是怎么扩建到数万的,毛是怎么升到一品,开镇升节将的
明朝十几万大军每每出击被满清全歼灭 ...

这个10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怎么计算的,不会是今天占领了,明天有被清军打回去的土地吧,毛文龙的战绩也不比明朝十几万的大军强到那里去。最后说一下,现在整个辽宁省的面积也就近15万平方公里。很希望毛文龙的10几万平方公里怎么算的,不会把海洋面积也算上去吧,那样我就不多说了。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07-12-30 23:5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00: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12-30 23:49 发表



这个10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怎么计算的,不会是今天占领了,明天有被清军打回去的土地吧,毛文龙的战绩也不比明朝十几万的大军强到那里去。

看看东江军的战绩,其实比比关宁军就知道了
关宁军拿着几百万一年的军饷,可惜全吃到某些关宁军高级将领的狗肚子去了
关宁军十几万大军除了看戏还是看戏,袁上任后,清军攻朝鲜,收蒙古,破毛死后的东江,关宁军除了看戏还是看戏
然后清军不去碰你那马奇诺防线,从边上先后入关5次,打到北京城跟旅游一样,用阎崇年的话说,第一次入关掠人畜97万头(这个满遗的原话),边吃边拿的旅游,而且还拿锦州那晦气地方玩了一次大会战,彻底击破明军主力,当然关宁军在该战,投降的投降,炸营的炸营,那个表现强啊
这么说吧,山海关自古雄关天险,结果孙承宗修宁锦防线,袁主持重修锦州,锦州这地方易攻难守,在那修防线简直受罪死了,解放战争,东野三个纵队,活活堵死国民党2路援军,几十万大军难越天险,解放军轻取锦州,袁死后,满清利用锦州围点打援,吃掉明军精锐无数,修锦州之举在战略上真的挺XX的,除非明朝真有足够的钱在东北大地上修遍堡垒,其可行性不比外星人侵略地球大
PS:几百万银子养起来的关宁军,历史上哗变和投降次数,更别提不听节制之类的,数不胜数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00: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论如何,断友军军粮这种事,放在哪朝哪代都是极为无耻的



《崇祯长编》卷二十 崇祯二年四月
左都督平辽将军毛文龙奏言:
臣受数十疏捏谤以来,心如死灰,;因圣恩未报,力疾以做未完之局,臣之愚忠也,非栖栖恋位也。邸报见皇上宣召庭臣,问对发帑记注,臣涕泣感叹,因记刘爱塔来时报:东事今冬必图大举。臣割断流言,预克五岭关等处,使其裹足不西。臣之心事天知之鬼神知之,不敢一字欺圣明也。然各岛兵丁,正月已绝粒。赊借客粮,寻挑野菜度日。不意三月初七日,见督帅袁尚书策划东江事宜一疏,欲以东江钱粮器用,俱从关门起运,至觉华岛登舟,由旅顺至臣处,而津运粮草,亦由靖海及觉华岛,俱由督帅衙门挂号,方许出海。臣读毕,愁烦慷慨,计无所出,忽闻哭声四起,合岛鼎沸。诸将拥至臣署,言兵丁嗷嗷擦以至今日,望粮饷到,客船来,有复辽之日,各还故土。谁知袁督帅将登海严禁,不许一舡出海,以至客舡畏法不来。且山东布政使及青登莱三府官粮竟无影响,故尔各兵慌忙,云是“拦喉切我一刀,立定必死”。况兼饥饿无食,不得不苦
…………
且每运津运十万,所至止满六七万,余俱报漂没。臣欲回其来年之运,不得不收之。又从宁远挂号,路越远漂没越多,津运几为乌有矣!……
《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崇祯二年四月具奏:
为禁海改运,饥军绝粮,谨进登候旨等事:
年复一年,大功未就,臣请于东江立军之始,与今机会之便,与所以不得成功之故,备陈于君父之前。臣初以都囗,蒙旧抚王化贞授卒一百九十七人,直入虎穴,擒叛贼于镇江,献俘庙庭。未几已广宁沦陷,全辽尽亡。臣收拾残烬,招徕降卒,立数十万雄兵于海上,而尾贼之后,不费朝庭寸铁斗粟也。饷无所出,则贷之朝鲜,通之于商贾。奴卒狼顾而不敢长驱,朝鲜得庇而不为兼并。前后报擒斩俘献不下数千人。但辽土未复,叛奴未灭,不敢言功。

臣涉历辽左三十余年,山川情形,地利险要,靡不熟谙。扼奇制胜,自有长算。所以逡巡而未敢直进者,只因粮饷不继,士皆菜色,马匹甲胃器械全没,驱空拳枵腹之众而当强虏,势所不得也。当事者但知文墨议论,不俯念孤臣支吾之苦。其司计之臣,复借名色应对。以水脚运价,俱做实给之军需。自八年以来,其收本色一百二十万八千有奇,折色一百四十万一千三百余两,名实不相应!日夕借囗粥苟全性命。一切米豆布帛之类,不得不转贷四方之商贩,饷到而偿之,而岁饷竟无音耗!部中所少臣之饷,应找本色七万五千有奇,折色一十九万七千两,又不给发!夫部中发饷,有移文在,收饷有实收,此纤毫不爽者。其间或有部已发而臣未收,非吏书之奸蔽,即解官之侵渔!甚有那别用而不补解,奈何以军国重务,付之说鬼说梦之场矣!

且一兵给月银一两四钱,米一斛,此定额也。乃计部有一军减半之说。臣以为同一士兵,而关宁与东江作两视,不知作何主见!?臣部之兵,倡义原有数十万,一裁之词臣姜曰广科臣王梦尹,为十六万;再裁之饷臣黄中色,为六万。以收过本折,分散历八年之久,军有余资否?!况从兵将领绝无囗俸,旦暮需用,皆借此数。臣百计挪贷,以救残存。臣之心血几尽矣!道臣王庭试点阅,又裁以二万八。且二万八千之食,又不随时发运。且忽出禁海一疏,动粮不至八月,竟无颗粒之颁,臣岂有点石之术哉!

臣随于四月二十日,分兵安插各隘口,差参将毛承福等暗伏五岭关,旋谕饥军以朝庭之法度,千方抚慰,稍显帖服。臣不得以而驾数舟坐于庙岛,专候皇上敕下,请春夏二季粮饷,以安几变之人心,以图进剿,而荡奴奏凯,庶有期矣!臣受督帅袁崇焕差官余琏约臣会于北汛口,一见之后,则束兵东向,以捣奴巢,虽不敢全胜,亦足夺奴之魄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妖刀村正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1
编号 44092
注册 2005-7-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31 00: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颇同意此观点:想来挺毛倒袁,醉翁之意并不在酒~

[ 本帖最后由 妖刀村正 于 2007-12-31 01:3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19 jinfeng366 的帖子

两万多兵卒报出“数十万”来,袁上任到杀毛不过10个月,他毛帅以前多要的粮饷难道是袁吃了不成?
明朝制度,武将领兵,文臣监督,独他东江毛帅,兵卒钱粮用度不受节制,朝廷派专人理饷他还不接受。袁当时的职位,从理论上说是可以管辖东江的,东江的粮饷由觉华岛转运调配,监管其用度,没什么不合理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14: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12-31 14:04 发表
两万多兵卒报出“数十万”来,袁上任到杀毛不过10个月,他毛帅以前多要的粮饷难道是袁吃了不成?
明朝制度,武将领兵,文臣监督,独他东江毛帅,兵卒钱粮用度不受节制,朝廷派专人理饷他还不接受。袁当时的职位 ...

你到是说说毛帅历史上哪年足过饷?
东江几十万张嘴难道不要吃饭?用脑子想想,难道毛帅在敌后救出来的就全是精壮汉子,就全能编练成精兵,剩下十几万老弱妇女就不吃饭,不穿衣?
东江军饷之少之穷,战马军械均靠自筹,一个完全从无到有,在敌后遍练出来的军队,还在军饷上苛求,简直笑死了
袁拿这个杀毛帅,他怎么不把明朝百分之99的文官武将,包括他自己属下的关宁军所有将领都杀个干净,他们做的比毛帅可过分多了!
还扯监军,毛帅200人下敌后的时候,哪个文臣敢出监军,发展出成果了,倒想去摘桃子?袁自己军中,又可有文臣监军!
说毛帅报空饷,以前朝廷查过多次,没查出问题来,怎么偏偏袁某人查出来了?
说一千道一万,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长时间对友军进行断粮断饷很光荣,很有理?

[ 本帖最后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31 14: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15: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一,王化贞岳父为东林党首脑叶向高是内阁首辅,王化贞是地地道道的东林党.
第二,熊廷弼不是东林党,是楚党,当时有魏忠贤,但是还没有形成阉党.
第三,毛文龙说过,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当封侯",但作者把毛文龙深入敌后就以为仅仅是为了封侯,太无知了,当时军人,谁不想封侯,但为什么只有毛文龙敢孤身深入敌后,如果没有为国牺牲的精神,如果没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把自己志向与精忠报国精神相统一,在那个时期,除了毛文龙,谁敢深化敌后.
第四,广化靠近蒙古,在辽东之西,关宁在辽东之南,毛文龙的东江在辽东之东海,毛文龙是先从广宁出发,在陆上穿过满清西线的重兵集团区,才能到达当时满清兵力薄弱的镇江和金州一线,也就是说毛文龙是从陆上,从敌人的重兵集团中,一路游击打到镇江地区的.不是从海上去的,毛文龙到海上发展,是镇江兵败退到朝鲜之后的事,作者在这个顺序上完全颠倒,严重低估了毛文龙的指挥能力和毛文龙部的战斗力.
第五,毛文龙的部队开始198人,不是什么待罪之人,而主要是毛文龙的家将亲兵,人人能与毛文龙生死与共,才能打那样优秀的游击战.
第六,作者根本不知道游击战有个最简单的要求,就是要求每个战士都要有自发的作战精神和自发的牺牲精神,因为在敌重兵集团中,小股部队一当被敌人发现,必然会全军覆灭,所以就得有:一是极少数人或几个人被敌人发现时,自愿牺牲.二是部队形迹被敌人发现时,要有极少数人或几个人主动示形,甘愿牺牲, 才能保存敌后小部队.那样游击队的军官就必须与士兵至亲至爱,关心士兵,尊重士兵才能得到士兵自愿为之死的报答,在敌后高压的上下级关系无非是把士兵推向敌人而也,正因为这此,所以,从古至今,游击战只有毛文龙和毛泽东的部队能打,就连武士道精神极强的日本人都不行.有了毛文龙爱兵如子,毛文龙才在东江部队中拥有极为崇高的威望,官兵以改毛姓为荣.
第七、当时广化王化贞拥兵13万,关宁熊廷弼拥兵8万,清兵总兵力也就约6万人,明军拥有优势,是可以从战略上转为进攻,王熊之争应该是王的意见正确,在自己优势时不主动求战,争取更大优势的行为,古今中外,莫不以坐散良机,自己失败而告终。王化贞的方法也很好,不断派小股部队试探敌人的弱点,寻机作战,毛文龙的镇江成功,看示偶然,实际上是必然,因为在王化贞不断试探下,满清的弱点最终会被明军抓住。
第八,毛文龙收复镇江金州数百里地区,让满清不得不从西线调回8旗中的2个最主力旗来进攻毛文龙,实际上满清已经是兵荒马乱,后方着火,明朝的反攻机会已经出来了。天启订了个由熊廷弼关宁先出兵8000助守镇江,再出兵5万,帮毛文龙固守收复地区,同时关宁广化全线出击的方针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战略计划,此计划如果能正确执行必能灭亡满清。但计划虽好,坏在了党争,坏在了熊廷弼,他没有派兵支援毛文龙,并且根本不出兵,王化贞集团倒是出动了,但那些将领一看,熊军怎么没出动,于是都在敌人面前停下了,形成了个最坏的局面,伸出手不去打敌人,简直就是“叉开五指放在案板上等着挨刀子”,当清兵以众凌弱,打败了没有按计划得到增援的毛文龙,回过头,三下五除二,就把王化贞兵团这个“伸开并放在案板上的五指”砍了个精光,可以说,这次计划完全坏在熊廷弼的党争高于一切的行为上,所以熊前期有功,此战实际是有罪的。
第九,熊所谓毛文龙破坏了他的“六方同举”计划,纯粹是胡说八道的推御责任的行为,请问为了熊除了说个“六方同举”的名词之外,他的计划在哪里,做了那些准工作,联络了那些当地的民间人士或是敌方军官,各方的组织者是谁,这些准备工作,连个正式的计划都完全没有,何来“六方并举”,熊前期是功臣,但不能因为他是功臣就可以推御责任,诬蔑同僚。
第十,毛文龙的金镇大捷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毛文龙部长期游击,发展民众基础,并搞了大量的情报和策反工作,多方准备之后才水到渠成,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毛文龙并不是没有办法的冒险侥幸成功,而是精心组织准备之后的谋定而后动的必然成绩,只是大好形式毁于熊的楚党本位主义,实是大明之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15: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明史》与《晚明史》中的描述 汉网·华夏真史论坛-M7e4s,@;`6x&s1y"m2_
   坚持汉族本位立场的思想、历史、文化的综合性汉民族论坛*C)w4i*t.c$k
《明史》中关于毛文龙的记载是“文龙者,仁和人。以都司援朝鲜,逗留辽东,辽东失,自海道遁回,乘虚袭杀大清镇江守。……设军镇皮岛如内地。皮岛亦谓之东江,在登、莱大海中,绵亘八十里,不生草木,远南岸,近北岸,北岸海面八十里即抵大清界,其东北海则朝鲜也。岛上兵本河东民,自天启元年河东失,民多逃岛中。文龙笼络其民为兵,分布哨船,联接登州,以为掎角计。中朝是之,岛事由此起。”[《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R(v4B3\)F5w汉网·华夏真史论坛  
0L#q1H1m5A《晚明史》一书中对毛文龙出身经历描述的更为详细一些“毛文龙,浙江杭州人。万历四年(1576年)出生于杭州府钱塘县的松盛里,自幼家境贫困,随母寄养于舅舅沈光祚家。年轻时穷困潦倒,替人看相谋生。还学习孙吴兵法,好谈兵事。三十岁那年,只身北上,经北京走山海关、宁远一带”,然后经过他舅舅推荐,被授予都司职位,“天启元年五月毛文龙率军丁将近二百人,涉海三千里,直入虎穴,擒叛将佟养真父子于镇江,一举收复辽东数百里江山。辽阳失陷,他从海道遁回,乘虚攻下满清在鸭绿江边的镇江堡。镇江堡失守后,他率部撤往鸭绿江口近海的皮岛,随后晋升为总兵。……毛文龙登岛后,披荆斩棘,筹备器用,召集流民,通行商贾,南货绸布,北货参貂,挂号抽税,不过几年就成为雄镇”
-X9W*k E!g0\7o$a5w)Mwww.hanian.com   坚持汉族本位立场的思想、历史、文化的综合性汉民族论坛!K3y/j3B%I
以上记述可以看出什么?毛文龙本出身平民,贫寒起家。走南闯北,历练颇多,见识也广,为人有机谋且不乏胆色。他投军之后,都司不过是个小官吏,然而却能利用这个小职位,做出一番大事业。当明军在辽东一溃千里,望风而逃的时候,惟独他却能仅仅依靠二百人的军丁,逆流而上,涉大海,入虎穴,擒叛徒,杀满虏,攻镇江,镇皮岛,靠着惊人的胆识和过人的判断力洞察力,一举占领战略要害的位置。 汉族|汉服|历史+`'_5G:k y6p/v+S7B(l*V
   汉网·华夏真史论坛)U4X;H6f!d4c3P,^3W
在他之前,皮岛不过是个无名小岛,明廷没没有派官吏将领驻守,后金也并不十分重视。直到毛文龙驻扎于岛上,双方才都认识到这个地方所处位置的重要性。按照满清编写的《明史》这个岛本不过是个荒芜不毛之地,直到毛文龙上岛,才逐渐招揽收拢集百姓,并且把其中一部分百姓训练成军队士兵,同时吸引商贾,发展贸易,使之经济上活跃繁荣起来。可以说皮岛完全是毛文龙白手起家,一手开发出来的。
#A%|#N(j'T#K7l6x  
+Y4|;T$o"A3g0bwww.hanian.com从毛文龙的这一番作为看来,此人实在具有非同一般的才能,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有相当卓越的眼光和头脑。所谓时势造英雄,正是时势才在当时的社会中造就了象毛文龙这样完全出身平民,依靠自己过人的能力赢得重视的英雄人物。
&d6J&[({"t.D坚持汉族本位立场的思想、历史、文化的综合性汉民族论坛   坚持汉族本位立场的思想、历史、文化的综合性汉民族论坛3P"c&F3c2M)J5d/E1|0Y7b
关于毛文龙驻扎在皮岛对满清的重大牵制作用,这一点是明清双方都予以承认的。根据晚明史的记载“天启三年,毛文龙与部下商议:辽东要地,唯金州,南通旅顺口,北至三牛坝。西通广宁、东可图复。若得此城,陆路可扼建州骑兵,水路可往登州运粮停泊”
.p"m3B%D#W.i0kwww.hanian.com汉族|汉服|历史*e5E p,P4e;s)a!Y9|6j"w
商定之后,“毛文龙就率部将攻下了金州,而自己仍旧退回皮岛。明朝廷也因此升毛文龙为左都督挂将军印”,“当时朝廷上下,都认为毛文龙在海外有牵制后金的功劳,兵部的估价是:毛文龙灭奴不足,牵奴则有余”,这个估计是相当符合实际的。工科给事中杨所修则说:“东方自逆奴狂逞以来,唯一毛文龙孤撑海上,日从奴酉肘腋间撩动而牵制”;“奴位出老寨则不时攻掠,以阻其来;奴离窥关则乘机捣袭,以断其后。” 应该说,这些都是对当时真实的情况的描述。
:q-k!Z o/s"Z/H,A6C坚持汉族本位立场的思想、历史、文化的综合性汉民族论坛  
$H;z0b)p8?(R6p6s坚持汉族本位立场的思想、历史、文化的综合性汉民族论坛即便是在一心丑化毛文龙的满清编写的《明史》中也不得不有如下记载“四年五月,文龙遣将沿鸭绿江越长白山,侵大清国东偏,为守将击败,众尽歼。八月,遣兵从义州城西渡江,入岛中屯田,大清守将觉,潜师袭击,斩五百余级,岛中粮悉被焚。五年六月,遣兵袭耀州之官屯寨,败归。六年五月,遣兵袭鞍山驿,丧其卒千余。越数日又遣兵袭撤尔河,攻城南,为大清守将所却。七年正月,大清兵征朝鲜,并规剿文龙。三月,大清兵克义州,分兵夜捣文龙于铁山。文龙败,遁归岛中。时大清恶文龙蹑后,故致讨朝鲜,以其助文龙为兵端” www.hanian.com4g.r(a:F8I2Z-W
  
.f5}8X7a0t!E1A8]这里表面叙述的似乎都是毛文龙一连串的败仗,对毛文龙在天启三年,夺取金州的胜利,只字不提,以达到编者对毛文龙丑化的目的。但即便如此,从这些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仅仅是这一小段文字,就包括毛文龙六七次对满清的骚扰牵制。表面上似乎都是毛文龙损兵折将,但实际上真正头痛叫苦的却正是后金方面。有毛文龙在,后金方面就不得不随时提防他的偷袭,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有毛文龙的军队士兵钻出来,给满清来一下子。毛文龙在暗处,而满清却在明处;毛文龙可以随时主动的挑选骚扰攻击满清的地点时间,而满清是明知道毛文龙就在那个皮岛上,却是看的见,摸不着,拿他没有办法,因为一到海上水中,满清的骑兵优势就半点发挥不出来,想要攻打毛文龙,只能是自找麻烦。而且还有一点,毛文龙的兵员补充几乎是无限的,那些在辽东受到满清迫害残杀的汉族人民几乎都可以成为毛文龙部队的潜在兵源,而满清则不然,被杀掉一点就是少掉一点。可以说在毛文龙和满清的对峙中,毛文龙是占尽优势便宜,而满清则是哑巴吃黄连。正因为这个道理,满清是把毛文龙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恨之入骨,却又拔之不去,有苦说不出。既然拿毛文龙没有办法,就只能迁怒朝鲜出气,这才有了所谓“时大清恶文龙蹑后,故致讨朝鲜,以其助文龙为兵端”。这淡淡一句,就可以看出这个大清“恶”文龙,“恶”到了什么地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16: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末抗清,第一次攻城战的胜利,东江军克镇江,第一次守城战胜利,第一次旅顺保卫战也是东江军打的,丁卯之战,东江军更是在铁山之后,5战5捷,之后却被袁某人断粮断饷
东江军在与从无到有的开创大业,却亡与自己人手里,可叹可叹
还有不属于关宁军阀的松山守备金国风,松山一战建立奇功,最后和毛帅一样,死在关宁军阀手里
即使满请修的明史,对毛文龙尽数贬语,但也不得不来了句。时大清恶文龙蹑后,故致讨朝鲜,以其助文龙为兵端
PS:大清恶文龙蹑后
这个恶字用的好啊
从初时的200人到之后的数万军队
满清整个后方都属于东江军的攻击范围,东江军随时随地的可以从任何地点发动攻击,外加招降辽民,而满清想打却打不到,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个恶啊

[ 本帖最后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31 16:3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16: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树一个袁,以寇为赤子之思宗要贬,平军乱之首功臣郭广要轻,东江八年之毛文龙要蔑,金国凤等要不计.
  
  皆因中华千古文字狱第一人,乾隆所赐.
思宗有错,错在为天下主,而不知天下事.
  
  其轻信袁等,忘国身灭,固有其道.
  
  毛虽多为国,但错亦难免,
  
  但郭广之功,国凤之能,何以曲?
  
  
  乾隆兴此,为愚天下,
  
  
  我辈断无从理.

  问今之天下,又有几人知金国凤?
  
  满门忠义子侄尽为真英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22 jinfeng366 的帖子

兵马是要清点造册发派粮饷的,你说文龙以粮饷供东江百姓,可有凭据?粮饷军用,谁给他权力另作他用的?移作他用有没有写报告?百姓可有造册发粮?
他东江士卒要养家糊口,他镇士卒就没有老幼待养?一人参军,全家吃饷?
很好,很强大。

袭镇江之时尚未开镇,既然开镇,便应当有文官节制。崇焕?不好意思,人家自己就是文官,另有太监监军。

朝廷多次查没有查出问题,何来数十万到十六万到六万到二万八之裁?

崇焕任蓟辽督师到杀毛,不过十个月,东江粮草由觉华转运,所为节制。
难道之前蓟辽的粮饷问题也要崇焕负责?朝廷不派饷,各镇皆然,崇焕尚未到任,宁远欠饷四月,军士哗变,锦州、蓟镇继而兵变,这帐又算谁的?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12-31 17:3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阿里布达年代记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4
编号 186841
注册 2007-7-9


发表于 2007-12-31 20: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毛文龙其人
  1.生平简介
   毛文龙,浙江杭州人。万历四年(1576年)出生于杭州府钱塘县的松盛里,自幼家境贫困,随母寄养于舅舅沈光祚家。年轻时穷困潦倒,替人看相谋生。还学习孙吴兵法,好谈兵事。三十岁那年,只身北上,经北京走山海关、宁远一带”,然后经过他舅舅推荐,被授予都司职位,“天启元年五月毛文龙率军丁将近二百人,涉海三千里,直入虎穴,擒叛将佟养真父子于镇江,一举收复辽东数百里江山。辽阳失陷,他从海道遁回,乘虚攻下满清在鸭绿江边的镇江堡。镇江堡失守后,他率部撤往鸭绿江口近海的皮岛,随后晋升为总兵。……毛文龙登岛后,披荆斩棘,筹备器用,召集流民,通行商贾,南货绸布,北货参貂,挂号抽税,不过几年就成为雄镇。
   早在广宁失陷以前的1621年,正在练兵的游击毛文龙就受王化贞、熊廷弼派遣深入敌后,联络辽民,以牵制和分散后金的兵力,当时他仅率家丁、军士二百余人,按照许多网友的说法真比李云龙还不如,可后来毛文龙就是用这个班底在敌后策动了声势浩大、风起云涌的反抗运动,被后金视作心腹大患,他所创建的东江镇巍然屹立于敌后,成了牵制后金远途作战的一颗钉子,长期制约着后金南侵的步伐。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攻宁远时毛文龙袭击永宁,迫使后金回师沈阳。
      
    天启六年(1626年)四月,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毛文龙随即进攻鞍山,后方吃紧使努尔哈赤被迫回师沈阳。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阿敏以八万之众侵略朝鲜,史称“丁卯之役”。阿敏兵分两路,一路由济尔哈朗率军五万攻铁山,自带三万余骑兵攻义州,两地被同时攻克,东江镇当时在铁山仅有屯田军一万,多是老弱和家属,后金重兵围攻之下很快失陷,东江镇屯田军伤亡惨重,毛文龙家属三百七十余口被屠杀。此时毛文龙的主力尚在皮岛,虽然铁山失陷但损失不大,毛文龙不顾后金的重兵压境、精锐尽出,军力明显超过自己许多而毅然反攻,先集中兵力在各地搜杀后金军,又出击辽东半岛取得了瓶山大捷,一度收复铁山、昌城,后又在鸭绿江实施水陆并进截杀返回沈阳的阿敏主力取得一些胜利。《明史纪事本末遗补》卷4“毛帅东江”里有记载,曰:“五战而五胜,……皆令人舌咋心惊,色飞神动”。
      
    天启七年(1627年)皇太极攻“宁、锦”时毛文龙袭击昌城、辽阳,皇太极被迫撤军。袁大人在“宁锦大战”以后还特为毛帅请功:“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 (《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八,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奏言;《两朝从信录》卷三十一,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上言。)  
    毛文龙长期在后金后方给予袭扰和打击,让后金时常坐卧不安,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前三个月,毛文龙还曾派兵袭击距沈阳仅一百八九十里的鞍山驿(鞍山西南旧堡),这使努尔哈赤十分慌张,连夜赶回沈阳,诸王忙率兵向鞍山进发。数日后,毛文龙又派兵袭击萨尔浒城,此地距沈阳也只有百余里。后金的都城沈阳周围都遭受毛文龙的威胁,连努尔哈赤都要连夜躲避,这是什么样一种威慑?若后金大举出征,那后方还不被毛文龙翻了天了?有这种敌手“慑于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有心思远征吗?   
    毛文龙对后金的牵制作用和对其腹地的威胁都极大,以致于熊廷弼、孙承宗都曾给予东江镇和毛帅高度的评价:    
    “管铁骑营加衔都司毛文龙,弃儒从戎,志期灭虏,设防宽叆,凡夷地山川险阻之形,靡不洞悉;兵家攻守奇正之法,无不精通,实武牟中之有心机,有识见,有胆略,有作为者,岂能多得!” ——经略辽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熊延弼
      
    “文龙以孤剑临豺狼之穴,飘泊于风涛波浪之中,力能结属国,总离人,且屯且战,以屡挫枭酋。且其志欲从臣之请,牵其尾,捣其巢。世人巽软观望惴惴于自守不能者,独以为可擒与,真足以激发天下英雄之义胆,顿令缩项敛足者惭死无地。”——督理辽东军务大学士 孙承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阿里布达年代记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4
编号 186841
注册 2007-7-9


发表于 2007-12-31 20: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3.被袁崇焕罗织罪名杀害  
    毛帅和袁大人在“宁锦大战”、“丁卯之役”中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丁卯之役”中毛帅奋力反击阿敏,并在铁山、瓶山、昌城、鸭绿江等地取得“五战而五胜”,而袁大人却在宁、锦“观望养敌”、“消极策应”、“敷衍了事”,导致盟友朝鲜向后金妥协而驱逐毛帅。在两个多月以后的“宁锦大战”中毛帅不顾东江镇已经十分艰危,毅然出击策应袁大人,连自己都挂彩了。“宁锦大捷”中袁大人自己提出的“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化为了泡影但却“胜”了,而毛帅“丁卯之役”中的“五战而五胜”却在以后被袁大人加上了:“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 、“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等罪名……这也真可谓一奇观了。袁大人的两次所谓“大捷”都是毛帅袭击后金后方取得的,且袁大人“宁远之战”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他得对觉华岛所有罹难军民负责,而“宁锦之战”袁大人显然“掩败为功”。
    
    值得一提的是,毛文龙从天启元年(1621年)到敌后开创东江镇就没有一点军饷粮饷,在天启五年(1625年)前总共才领了内帑银子5万两作军饷,而袁大人一出关就有480万辽饷、米180万,另发内帑120万、铠甲40万具,红夷大炮10门,其他弓箭军械无数……这能比吗?崇祯元年1628年袁大人出镇山海关,直至次年六月不封锁后金,而用军粮接济已经蓟门外投靠了后金的蒙古部落束不的部,为后金南侵准备军粮,同时不准登、莱片凡下海,封锁东江镇的给养来源,把东江镇饿得“人皆菜色”,以这种方式“配合”后金蚕食东江镇在辽南的堡垒,最终以“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杀了毛帅。皇太极在毛率被杀的七天以后立刻宣布“整旅西征”,并从袁大人接济的蓟门外的蒙古部落地盘入塞。
    
    袁大人斩毛帅斩得荒唐离谱,袁大人花了巨资先后两次修筑锦州,把锦州修成一条“郑国渠”似的巨坑,并抽调蓟门的兵力去宁锦削弱蓟镇,又不按照崇祯的旨意扑杀那些蓟门外可能给皇太极带路的蒙古部落,还拿粮食给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开马市,为后金南侵略准备好粮草,关键是擅杀毛帅而毁东江,直接导致了后金没有东江镇这个牵制,可以远距离作战,如此一来整个“关、宁、锦”变成了一条“马其诺防线”,分别于但是在1629年、1634、1636、1638、1642年先后五次被后金绕道蒙古大规模入塞,掠地千里,横扫京畿……后来,害得洪承畴把明朝最后的精锐八总兵十三万人都填进了锦州这个“易攻难守”的巨坑里……让明朝的军力和国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还是后话了,而有些人所谓努尔哈赤父子两代人都没有能突破“宁锦防线”完全是荒谬的谎言,一条马其诺防线需要人家去突破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阿里布达年代记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4
编号 186841
注册 2007-7-9


发表于 2007-12-31 20: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二条罪状”分析
    袁大人于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五日在双岛杀了毛帅,并用自己的亲信接管东江镇,还将东江分为几个协,使之不能形成统一的指挥。袁大人杀毛帅的时候罗列了所谓的“十二条罪状”,前面陆续提到一些,基本都是袁大人胡诌的,剩下的放在袁大人身上才正合适:
    
  1.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 
    朝廷先后数次查核毛文龙的兵马,就在崇祯元年才核查过一次,而且天启帝和崇祯都有过旨意,对毛文龙粮饷从宽,因为东江镇有屯田军,是收留辽东流民的,所以东江镇不比一般军镇;而袁大人出关督师的时候还请崇祯撤了巡抚,毛文龙官拜左都督,东江镇还涉及朝鲜领土,且是毛文龙带两百个家丁开创出来的,没有文官又有何妨?另外,袁大人也有脸皮谈“祖制”?按照明朝的制度即便谁有尚方宝剑但要杀三品以上大员也必须上报朝廷,毛文龙官拜左都督、总兵、赐尚方宝剑,不仅在三品以上,且同样是有尚方宝剑的节将,别说是杀,要节制都需要中央协调,而节将杀节将更是明朝几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徐达、常遇春都没有过这样的作为~!崇祯让袁崇焕出关时分别收回了王之臣和满桂的尚方宝剑,但却没有收回毛文龙的,这摆明了就是不让袁崇焕干预东江镇的事情,袁大人第一条还有脸皮说“祖制”,他杀毛文龙才是严重违制,而且离谱。   
    
  2....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
    这条就不多说了,毛文龙的战功大多是袁大人在觉华岛上清点的,兵部核准才确认,若毛文龙“尽欺罔”而冒功,那袁大人何苦在查验完毕以后写上“俱是真正壮夷”?
    
  3....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
    袁大人开始搞文字狱了……
    
  4.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又半,侵盗军粮,四当斩;
    袁大人这条给得十分讽刺,他在崇祯元年出关以后请求崇祯将东江的军饷先给他,再由他来发,崇祯同意了。可袁大人一上台就足足克扣了东江好几个月的粮饷,饿得东江镇“人皆菜色”,最后只按照“二万八”给粮饷,这个数字还不及前几次朝廷查核毛文龙兵力时一个岛的数字,而且朝廷只清点马步两军,东江的水师全不算在内。等袁大人杀了毛帅以后自己清点发现确实远不止“二万八”,于是袁大人接管东江以后军饷不降反增,这完全是袁大人自煽耳光。袁大人领了东江的粮饷不给兵,把饿得东江“人皆菜色”,最后自己核查后又不减反增,到底是谁在“侵盗军粮”……
    
  5.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
    毛帅有水师海船,也作海上贸易,因为就朝廷那点军饷还时常被克扣和拖欠根本不够,毛文龙从天启元年(1621年)到敌后开创东江镇就没有一点军饷粮饷,在天启五年(1625年)前总共才领了内帑银子5万两作军饷,而袁大人一出关就有480万辽饷、米180万,另发内帑120万、铠甲40万具,红夷大炮10门,其他弓箭军械无数……这能比吗?不作买卖毛帅怎么开创若大个东江镇?为了筹集粮饷,毛帅还经常自己拿钱出来接济粮饷,这就算私通外番了?这能和袁大人“以粮资寇”比吗?
    
  6.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六当斩;
   一个仅二百余人的家丁班底,在乱世以收罗家破人亡的流民为主要兵员,在征战多年以后有相当的毛姓士卒并不奇怪,唐伯虎点秋香进华府当家丁还叫华安呢,关二爷自养子以下有多少姓关的?岳家军又有多少姓岳的?也都算是当斩的罪状吗?这袁大人的标准在向谁看齐了?难怪《辽海丹忠录》要把袁大人比作秦侩……再说,毛姓士卒就一定是毛文龙的私兵吗?毛文龙死后东江镇一样听朝廷的调遣而没有哗变。东江镇虽是毛文龙亲手开创的,但其军士却是大明的士卒,听朝廷的调遣,但袁大人的关宁军却不一样,袁大人一下狱,祖大寿就哗变了,朝廷的指令都不听了,只看袁大人的手书,袁大人的关宁军那才叫私兵。
  
  7.剽掠商船,自为盗贼,七当斩;
    毛帅对后金搞海上封锁,某些奸商被查处了当然会诬告,而且那时候海盗、倭寇都有出没,谁冒谁的名能说得清楚吗?
    
  8.强取民间子女...八当斩;
    清官难断家务事啊,袁大人管得可真宽,可有谁对袁大人在宁远收的小妾调查一下没有?算不算是“强取”那还不一定呢。
    
  9.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九当斩;
     由于袁大人不策应朝鲜,致使东江镇被朝鲜驱逐,失去了重要的后方给养,而袁大人又有意克扣东江镇的军饷、粮饷,朝廷也是长期拖欠,毛帅搞“大生产”也成罪名了?袁大人把整个东江镇都饿得“人皆菜色”,就是要求东江镇受其节制,这不就是“不从则饿死”吗?袁大人也真有脸皮把这条罪名罗列出来,也不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这种作为跟蒋委员长是否又心有灵犀了……?
    
  10....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
     这个罪名罗列得好啊,刚才那头一条里袁大人不是说东江镇没有监军吗?毛帅搞生祠还不是为了让前来监军的太监回去说几句好话,多给东江镇的流民、士卒争取点粮食,袁大人不是也请修九千岁的生祠吗?怎么不秉公执法、严于律己、负荆请罪把自己也给办了?
    
  11.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
    袁大人顶着朝廷两次催促出兵策应的申斥“观望养敌”,眼睁睁的看着朝鲜和东江镇被后金重兵打垮不说,还把铁山屯田军遭偷袭而被屠杀说成是丧军,此时袁大人把自己曾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了,在《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七里记载着:“天启七年四月袁崇焕谨题当道诸名公:‘毛帅每冬冰交,则避之海岛,天下所知也。铁山所留者,老弱及丽人耳!’”……袁大人对毛帅奋起反抗在铁山、瓶山、昌城、鸭绿江取得的“五战而五胜”说成是“掩败为功”,试想毛帅若真的“丧师”了,又怎么能在两三个月以后皇太极攻“宁、锦”时策应袁大人?怎么会有袁大人为毛帅报功的奏折:“……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再说“宁锦大战”中袁大人所谓:“倘城不完而敌至,势必撤还,是弃垂成功也”成为了现实,而自己保证的“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化为了泡影但却“胜”了?这难道就不是“掩败为功”吗?
    
  12.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
    毛文龙的东江镇是白手起家,东江镇本身就是收复的土地,即便袁大人官拜督师后以不准片帆入海的形式断绝东江镇补给而“配合”后金蚕食和打击东江镇,但东江镇还尚存,就不可能“不能复寸土”,而袁大人这个作为又跟那个谁心有灵犀了?另外,“观望养敌”要算袁大人的专利,袁大人不仅是“观望”而不策应友军和盟友,且还“以粮资寇”可谓货真价实的“养敌”。反观毛帅每年好歹还不时出击,还不至于如蒋委员长所说的什么“游而不击”,所谓“不能复寸土”倒是符合袁大人及其手下的骄兵悍将,袁大人拿着几百万两银子和蓟、辽、东江三镇的极权,也没见能恢复孙承宗运用东江镇在辽南的声势,轻描淡写达到的境界——“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缮城郭居之”,反而在他的任上明朝辽东战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在明朝灭亡的整个过程中他没有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反而成为了不少败笔的添加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阿里布达年代记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4
编号 186841
注册 2007-7-9


发表于 2007-12-31 20: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纪念毛文龙
  1.毛文龙碑亭(丹东)
   丹东大鹿岛上的毛文龙碑亭内设有石碑两块,分别立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和1628年(明崇祯元年),碑的正面铭刻着“指日恢复全辽,神气包孕于此,吾侪赤心报国,忠义指据于此”。碑的背面,镌刻着毛文龙等众将士的官职和姓名。“文化大革命”中这两块碑遭到了破坏,1979年,村民将碑修复后,修建了这个庙式碑亭。
  挽毛大将军诗
  
  明·吴国华
  
  昨夜营星色黯然,讣音忽向路人传。
  但嗟韩信成擒日,不见蒙恬御敌年。
  功业已沉沙碛雨,精灵犹锁海门烟。
  好收战骨鸱夷里,归葬西湖岳墓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阿里布达年代记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4
编号 186841
注册 2007-7-9


发表于 2007-12-31 20: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阎锡山杀彭德怀的十二条理由
  
            第一,重兵在手,不被中央中统军统国防部节制,在敌后独断专行!一当斩!
  
    第二,自抗战以来,战绩不详,未经政府点验。前者平型关战役,所缴枪仅数百,竟声称杀敌千人!二当斩!(日本人失败好破坏兵器)
  
    第三,彭德怀素来无理,与友军冲突时多态度蛮横。前日国军稍有冒犯,竟言我杀蒋光头如杀鸡!三当斩!
  
    第四,八路军在开战来,每岁有饷银万元,枪百支,子弹千发,而士卒竟衣食无着!四当斩!
  
    第五,未经政府同意,擅自与伪军进行军火贸易。五当斩!(伪军缺钱,八路军无弹药,所以...)
  
    第六,不尊政府教化,擅自信仰共产主义,大搞个人崇拜,士卒多视委员长如无物。六当斩!
  
    第七,未经中央允许,擅自以汉奸罪惩罚“良民”,虽其有嫌疑,但罪未确凿,无视国法!七当斩!
  
    第八,在军中建立宣传队,队中多年少女子,明为宣传抗战实为便己淫乱。八当斩!(国军确实有这么造谣的)
  
    第九,治下连年困窘,百姓衣食不足,为解困境,竟驱使百姓开荒开矿,死百姓无数!九当斩!
  
    第十,奉外国共产主义为尊,不敬道士佛爷!十当斩!
  
    第十一,日军攻战河北之地,民众死伤无数!十一当斩!
  
    第十二,开战多年,有十万士兵竟不能恢复河北!十二当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阿里布达年代记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4
编号 186841
注册 2007-7-9


发表于 2007-12-31 20: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可惜的,一旦翻开诸多史料,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却是一个伪民族英雄真卖国贼。
      
      所以,要把袁这个人捧为民族英雄,首先要把以下的史书和传记给销毁或修改了。
      
       《三朝辽事实录》伪明兵部尚书王在晋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崇祯实录》伪明史官所修狂捧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国榷》伪明遗民谈迁著狂捧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枣林杂俎》伪明遗民谈迁著狂捧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明季北略》伪明遗民计六奇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东江遗事》伪明遗民吴骞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镇海春秋》佚名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此书已经被乾隆大帝烧光了,现在只有小日本那里有)
      
        《毛大将军海上情形》伪明汪汝淳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辽海丹忠录》伪明陆人龙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表忠录》伪明宗室朱榕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东江疏揭塘报节抄》汉奸毛文龙的龟儿子毛承斗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东江客问》伪明兵科给事中吴国华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另外《明史纪事本末》虽然是我大清官员谷某所作,但歌颂前明,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说明此人表面归顺,所以此书当一体查禁!
      
        《辽西入卫纪事》虽然拥袁,不过暴露了在后金主力从蓟奔袭北京时,袁上万大军被后金两百人堵半天的事,而且其当时其受命直接接手蓟关防务,证明了其不但作为蓟辽督师,有对蓟有上级领导责任,而且当时作为具体守将,还有直接领导责任。皇帝的多次补给输送,也打破了皇帝不给他粮饷的谎话。对广渠门之战的描写,叫大家看到了袁部不但被压着打,还其一部还逃跑,周本人自认的,因为袁临阵带部队指挥工具私走,也说明了其对辽军后来出现指挥混乱有责任,从而证明了袁亲信一旦袁受损,会不惜有意破坏军事行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20: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12-31 17:26 发表
兵马是要清点造册发派粮饷的,你说文龙以粮饷供东江百姓,可有凭据?粮饷军用,谁给他权力另作他用的?移作他用有没有写报告?百姓可有造册发粮?
他东江士卒要养家糊口,他镇士卒就没有老幼待养?一人参军,全 ...

你要搞清楚
东江军镇是建立在敌后,兵源也是从敌后救出的数十万百姓里征募的,皮岛本为荒岛,毛文龙带去敌后的不过200人而已,之后无论是东江军还是东江百姓都是从敌后不堪压迫的百姓救出来,吃饭靠啥,兵器战马军衣靠啥,都得是自筹,还有毛建立的东江水军,住人总得造房子吧,与满清十多年的战争总得死人,总得抚恤,总得有兵器损耗,何况东江开镇前几年根本就没有军饷,朝廷特许毛做生意以养军求活,毛到死时,东江实得军饷不过150万两,不及关宁军三个月所的,或是关宁军某些高级将领一半的家财
袁杀毛后,亲上东江点兵,总共查15营兵,竟有骑兵10营,这比例恐怖啊,根本就是袁把东江军大部分老弱屯田军排除在外,而且袁根本没计算东江主要战力的水军部队,就这样算出的兵壮还远超所谓的2万8千人之限度
PS:袁说毛贪饷,可他杀毛之后,可曾查出脏银何在,相反以袁正常的工资,家里是怎么养的起十八个仆人,在宁远娶着小老婆,一出手就送给孙承宗3000两银子的!!!

[ 本帖最后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31 20:5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31 21: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7 阿里布达年代记 的帖子

哇,这哥们太厉害了,竟然看过如此多的东西,很多在下听都没听过啊,实在惭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21: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毛文龙的东江军在整个中国军事史上都是很特殊的存在
特例的以游击战为主并取得很大成效的军队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2大雄主,当时野战无敌的八旗军队,花了十年平定不了毛文龙,接除不了后患,反让东江军逐渐壮大,颠峰时光复金洲,旅顺,雄据辽东和朝鲜,直到袁的上台,东江军才因为自己人而失败,其残部则成为满清三顺王
上面有小白说,粮饷军用,谁给他权力把军粮给辽东难民吃的?
屁话,东江军本来就是辽东难民组成的,从无到有建立起来。
连饭都不给敌后被救出的几十万辽东难民吃,谁TMD会去给你毛文龙参军打满清!
满清在残暴,只要活下去的人还是能有饭吃的,毛文龙开镇前几年无粮无饷,手下几十万张嘴,都得靠毛一个人的谋划吃饭!
可比不了岁入几百万的关宁军系,吴家祖家哪个不是富可敌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三千两。
《枣林杂俎》:“袁崇焕备兵宁远,值枢相孙承宗于榴关,孙方被论乞骸,崇焕曰:‘相公果欲去,某愿捐三千金助弹文。’孙笑曰:‘若然,幸为藉重,第不肖去后,经略必喻使君安性,而足下代其巡抚。喻亦不久。又足下经略矣,未知巡抚又何人?’崇焕曰:‘有刘昭。’后俱如孙所料,而崇焕轻脱可见。”  

谈迁自己都没有把这段记入国榷,说明对此事的真实性存疑。且高第不是被孙弹劾下台的,孙之后,经略为王之臣而非喻安性,“俱如孙所料”云云,一派胡言。基本可以肯定,这段文字就是有人为了证明崇焕的“轻脱”而编造的,现在又有人用这子虚乌有的三千两证明崇焕贪财,编出这个故事的人地下有知,也当瞑目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12-31 22: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31 21:05 发表
毛文龙的东江军在整个中国军事史上都是很特殊的存在
特例的以游击战为主并取得很大成效的军队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2大雄主,当时野战无敌的八旗军队,花了十年平定不了毛文龙,接除不了后患,反让东江军逐渐壮 ...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压根没正面打击过毛文龙,就变10年平定不了,和关宁铁骑的的9千对10万有的一拼。毛文龙的游击到底有什么很大成就,麻烦我想知道一下,给点史料,不要空口套白狼,最后你的10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那里,我真的很想知道一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23: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12-31 22:57 发表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压根没正面打击过毛文龙,就变10年平定不了,和关宁铁骑的的9千对10万有的一拼。毛文龙的游击到底有什么很大成就,麻烦我想知道一下,给点史料,不要空口套白狼,最后你的10几万平方公里 ...

218楼有地图,金洲,旅顺,铁山,镇江一线都是毛曾光复的土地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根本无法正面会战毛文龙,就如抗日战争,共产党始终没和日军打过10万人级别的正面会战同理
就是你们推崇的明史,也是一句大清恶文龙, 几万人天天在你后方旅游,对满人搞三光政策,而当时天下无敌的女真精锐却始终没有办法,

[ 本帖最后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31 23:1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23: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质疑东江军的战斗力,东江军在明末各军镇中,虽然装备最差,军饷最少,但长期在敌后抗击天下无敌的满清铁骑并不断发展壮大,早以锻炼成一支精锐强军,比起关宁军这种十几万大军只知道守城看戏的不知道强多少,又或者明朝多次十几万大军远征则轻松被满清以少数兵马以少胜多,轻松全歼灭,从而夺取整个关外
举个简单的反例,从侧面看
在毛死后,孔有德一部,在山东青州时,东江军不过千人,在遭到种种刁难和苛求后,本就对毛被杀不满的孔有德,起兵叛乱,连取临邑、商河、新城,并打到青州,然后有用计取明朝军事重镇的
登州,活捉了孙元化及明守备宋光兰、分巡道王梅等官员,总兵张大可自尽,随后有兵围莱洲长达4个月,整个登莱之乱长达2年,才被明政府从多方调集援军平定,但孔有德仍然轻松率部逃遁入海,直到这时,才被原东江军镇的旅顺、长山、鹿岛的明总兵黄龙引兵埋伏袭击,才挽回了一点颜面,但孔部仍大部逃脱,投降满清,最后为满清立下无数奇功,得而封王
东江三王皆在军事上大有建树,强将手下无弱兵,东江军镇的实力由此可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23: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有说句不好听的,说毛想降清,那是扯谈
毛的东江军是何基础建立的,毛与清的血海深仇,毛的官至一品就是用满清的血染上去的
东江军镇建立后,毛如果降清,不说别的,混个接近一字并肩王的位置还是问题不大的
毛若在死前降清,则朝鲜皮岛旅顺金洲等皆入清手中,清平白无故得数万汉军,再无后患
以清军无敌的野战实力
要么引军骗开山海关
要么以毛的水军,引满洲八旗并东江军取山东,则天下定矣,清取得天下将更为轻松
毛的荣华富贵也将极大(东江3王就是历史上的证据)
这总比毛一个南方人,连续十年在辽东这苦寒之地和满清提着脑袋玩命,对内还饱受白眼,断粮断饷,最后抗清10年换来断头一刀来得强的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39 jinfeng366 的帖子

崇祯云毛“通夷有迹”,君莫空论虚理,且试驳主帖款通之信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8-1-1 00: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31 23:50 发表
还有说句不好听的,说毛想降清,那是扯谈
毛的东江军是何基础建立的,毛与清的血海深仇,毛的官至一品就是用满清的血染上去的
东江军镇建立后,毛如果降清,不说别的,混个接近一字并肩王的位置还是问题不大的 ...

拉倒吧,没有那第四位王爷,那三位加无敌的军队还是在山海关进不来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8-1-1 00: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31 23:09 发表

218楼有地图,金洲,旅顺,铁山,镇江一线都是毛曾光复的土地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根本无法正面会战毛文龙,就如抗日战争,共产党始终没和日军打过10万人级别的正面会战同理
就是你们推崇的明史,也是一句大 ...

百团大战.........................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5 14: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06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