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问 三国时步兵的战法和阵形于罗马方阵的优劣
性别:男-离线 大风车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9
编号 23664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06-5-16 10:3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问 三国时步兵的战法和阵形于罗马方阵的优劣

三国时步兵的战法和阵形于罗马方阵的优劣

一般说来,军队的阵形就两种:纵队和横队,纵队用于行军,横队用于作战,军队产生了几千年,到现在了,陆军部队的基本队形仍然是这两种而已。
要达成战争的目的,阵形(队形)是相当重要的.决定阵形有以下4项因子。

   1.机动力: 在山地狭道跟平地的机动力,一般而言,是不同的.山地狭道的行进,以线形的速度最快,所以最有名的就是樯L哧?在平地,速度行进最快则为三角形,你可以看看古代战争的影片,若是大军迅速前进,不管队形,那么自然而然队形会成为三角形.那是刚好在几何上人不会互相推挤,速度最快的阵形.在平地线形移动是很慢的.山地,由于草木多,三角形移动也很慢.

  2.攻击力: 攻击力的因子比 ^复杂,你可能要等下看各种阵形的说明,才可瞧出端倪.一般而言,攻击力是要在跟敌人有最大接触面时才能发挥最大.阵形也就是要达成这个目的.也就是当你是单兵时,你身边有最多的战友们能够跟你一起作战,你们才不会被一一击破.甚至攻击力还跟是否能够激励士气有.

  3.防守力: 在很多方面,防守力根攻击力类似,但仍有不同.防守力还包括队友是否能够掩护你,还有你是否能够做到"露出最小的背后".一般而言,单考虑攻击而忽略防守的阵形,背后都很脆弱.

  4.伤亡率: 这也叫做掩护力,这跟防守力又不相同.当你在前进时若是有人能够在背后放攻击形兵器掩护你,有点而类似在战争中步兵在前方,后方有部队放枪掩护他前进.

问三国时步兵的战法和阵形于罗马方阵的优劣

[ 本帖最后由 大风车 于 2006-5-16 11:0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大风车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9
编号 23664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06-5-16 10: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春秋战国时阵形

晋国的魏舒为了和和戎、狄作战,‘毁车为行‘,‘行‘这里就是指步兵,郑国称步兵为‘徒兵‘。
当时的步战的策略就是方阵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车战的延续。在《唐李对问》中李靖回答李世民的问题就有相关的记载。《曹公新书》里面有古制的车战战法记载:“攻车七十五人,前拒一队,左右角二队;守车一队,炊子十人,守装五人,厩养五人,樵汲五人,共二十五人,攻守二乘凡百人。兴兵十万,用车千乘,轻重二千,此大率荀吴之旧法也。”魏舒是把战车的思想转换到步兵上来使用。
  魏舒步兵方阵的总体由五个互相掩护的大方阵组成,《左传》称为“五阵”,但其中最前边的一个方阵(前拒)皆是老弱的士兵为了诱敌而设。所以它实际只是四个方阵,按前、后、左、右配置,中间并无战阵。这大体就是当时战车部队的行军队形,可能在厄道里无法展开,就在原地改成步兵队形了。这种“五阵”可以在狭窄地形上直接由行军队形展开为作战队形,减少了冗长的布阵时间,把先进的战法,放诸于野战,伤亡只是影响方阵的大小,并不会造成缺口。
  魏舒方阵的基本单元是由五伍二十五人组成的小方阵——两,其中包括十五名著甲步兵(由甲士改编)和十名轻装步兵(原隶属于攻车的步卒)。据考证,阵中的二十五名士兵以五列纵队排成一个长短兵器相互配合有纵深的横队,其正面和纵深均为7.2m。象这样的步兵方阵,事实上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李靖对魏舒的评价:“靖曰:荀吴用车法尔,虽舍车而法在其中焉。一为左角,一为右角,一为前拒,分为三队,此一乘法也,千万乘皆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大风车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9
编号 23664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06-5-16 10:4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决定阵形的具体因素我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

  第一是兵器。恩格斯曾经说过:“技术决定战术!”古代的作战阵形也是一种战术组织样式。决定整个时代阵形变化最重要的因素是军事技术的发展,比如在冷兵器时代步兵作战,讲究密集阵形,但等枪炮等热兵器大规模使用后,这样的队形无异于送死。而从具体作战来说,装备刀矛的重装步兵应该适当集中一点,以便互相掩护,而骑兵的作战队形就应该疏散一些,以便动作。

  第二是地形。在古代作战中,具体如何派兵布阵,必须从具体的地形出发,孙子在地形篇中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

  第三是军事思想和训练。同样的装备,但不同的军事思想会导致训练方式的方式,从而也会导致阵形的不同,比如车兵,在春秋战国车战盛行的时期,一般是车兵和步兵配合作战,车兵在前,步兵在后,一辆战车引导五十到八十名步兵作战。而战国后期的秦国就是不一样,它是将车兵拿出来组织,使车兵摆脱了步兵的束缚,而让它单独作战或者与骑兵配合作战。

  同样的关于步骑配合的问题,一般是将骑兵配置在步兵方阵的两翼,一则进行掩护,一则可以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但横扫天下的捻军则不是这样,它是采用两步夹一骑的作战方式。

  总而言之,阵形作为冷兵器战争最重要的战术内容,是决定古代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也是那些兵家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作战中能否进行有效的排兵布阵是一个将领军事才能的重要体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angjf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254
编号 54668
注册 2005-12-5


发表于 2006-5-16 10: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中国古代单兵的武器和铠甲的具体形式等记录太少..........不是很好比较..

罗马军团的三线战术的主要特点有:
1.重步兵均配备标枪,冲锋前对敌人有较好的骚扰作用.
2.阵型较密集,盾牌巨大,防护较好.个人施展的空间较小,因此使用短剑为武器.
3.骑兵相对不受重视,主要由同盟军和雇佣军提供.
4.前后线之间互相轮换,有较高的持续作战能力.
5.士兵使用方盾衔接组成龟甲阵,可以对箭矢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6.投石,弓箭等辅助部队排列在阵前骚扰敌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大风车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9
编号 23664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06-5-16 11: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日本的阵法

日本的阵法起源于中国。天平宝字四年(760年)十一月十日,授刀舍人春日部三关、中卫舍人土师宿祢关成等六人与太宰府的大弐吉备真备等将在军中演练“武侯八阵”和孙子的“九地”,以后自源平合战始,在实战中普遍地使用。“武侯八阵”经过历次战争的洗礼,结合日本的实际,发展成为鱼鳞、锋矢、鹤翼、偃月、方圆、雁行、长蛇、衡轭,编成这八阵的是日本战国名将武田信玄,因此又称“武田八阵”。下面作简单的介绍:

    鱼鳞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已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锋矢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也是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锋矢阵的防御性较鱼鳞阵为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但进攻性稍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鹤翼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左右张开如鹤的双翅,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形。战术思想:左右包抄。鹤翼阵要求大将应有较高的战术指挥能力,两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大将本阵防卫应严,防止被敌突破;两翼应当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

    偃月阵: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方圆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枪、弓箭在外,机动兵力在内,与优势敌军交战时使用,战术思想:密集防御。方圆阵的队形密集,防御力强,因队形密集限制了机动,缺少变化,敌军败退亦难以追击,攻击性较差。

    雁行阵: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以充分发挥射击兵种的威力。冷兵器时代以白刃战为主,雁行阵较为少用,但也应结合具体的情况。个人认为,“骑铁”很适合使用。

    长蛇阵:用于行军或追击的一路纵队,机动力强,战斗力弱。

    衡轭阵:与长蛇相似,采用多路纵队并排的形式,战斗力较长蛇阵强。

    “武田八阵”是很有代表性的阵形,另外还介绍一种车悬阵,车悬阵为日本战国名将上杉谦信所创。车悬阵的与方圆阵相似,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设,不同之处在于,机动兵力在外,结成若干游阵,临战时向同一方向旋转,轮流攻击敌阵,形如一个转动的车轮。其意义在于:向敌军的一部不断地施加压力,使其因疲惫而崩溃,己方则因为轮流出击而得到补充和休整,恢复战力。不容质疑,这种战术是很优秀的。车悬阵受地形的制约大,要便于机动;要求大将有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应善于寻找战机和在军队的轮换中避免疏漏;战力持久却不利速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克阿努了哦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71495
注册 2006-6-5


发表于 2006-6-5 20: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要一刀一枪的打
那些精通武艺的将军不说
小兵们估计不会是欧洲人的对手,毕竟身材太吃亏了
但打仗主要用的还是脑子
开用计的
火攻水攻
火牛水牛什么
靠乌龟阵基本就等着被烧被淹被伏被吓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6-6 02: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克阿努了哦 于 2006-6-5 20:16 发表
要一刀一枪的打
那些精通武艺的将军不说
小兵们估计不会是欧洲人的对手,毕竟身材太吃亏了
但打仗主要用的还是脑子
开用计的
火攻水攻
火牛水牛什么
靠乌龟阵基本就等着被烧被淹被伏被吓吧

小兵怕未必吃亏,记得陈汤说过,汉兵一个可以抵西域兵5个,后来汉兵弱了点,一个也可以抵3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大布鲁斯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400
编号 69657
注册 2006-5-23


发表于 2006-6-6 02: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要一刀一枪的打
那些精通武艺的将军不说
小兵们估计不会是欧洲人的对手,毕竟身材太吃亏了

呵呵,阁下看到现在的欧洲人人高马大,觉得以前也是这样吧。
其实我觉得正好相反,中世纪欧洲的农业生产力一直在中国之下,强征的农民军的营养不会比中国的职业军人好到哪里去,装备也很差。倒是他们的重甲贵族骑士,长期训练武艺,骑兵配上长枪的攻击力不可小视,中国的武官的武艺顶得住吗?再说了,战争不是靠单挑的,单兵的格斗技巧不是没有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而单将的武艺只有在《水浒》里才左右战争的结果。

楼主所说的阵法,感觉罗马方阵更有优势。中国古代的阵法总觉得是华而不实,名字叫的好听,但缺乏有效的战例证明一种阵法对另一种阵法的压倒优势,除了小说以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水英才姜维
(圣殿骑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1386
编号 53611
注册 2005-11-21
来自 Hellenic World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6-6-6 05: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6-6 02:16 发表

小兵怕未必吃亏,记得陈汤说过,汉兵一个可以抵西域兵5个,后来汉兵弱了点,一个也可以抵3个。

罗马军团的龟甲战阵,连日尔曼蛮兵都大为头疼,至于身材体力都不占优势的汉军。。。。。。至少肉搏能力不如,如果没有什么好的战术阵型就要吃大亏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6-6 05: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水英才姜维 于 2006-6-6 05:32 发表


罗马军团的龟甲战阵,连日尔曼蛮兵都大为头疼,至于身材体力都不占优势的汉军。。。。。。至少肉搏能力不如,如果没有什么好的战术阵型就要吃大亏了。

对罗马军团的龟甲战阵,我知之甚少,但单兵作战能力,我是根据汉朝大将陈汤所述中得出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水英才姜维
(圣殿骑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1386
编号 53611
注册 2005-11-21
来自 Hellenic World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6-6-6 05: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6-6 05:37 发表

对罗马军团的龟甲战阵,我知之甚少,但单兵作战能力,我是根据汉朝大将陈汤所述中得出的。

难免有夸大嫌疑,士卒战力方面,士气占很大因素。如果单论单兵作战,主要看身体条件和装备如何,汉朝的骑兵还可以和罗马的日尔曼骑兵比一比,但单兵作战能力估计是比不上罗马战士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6-6 05: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水英才姜维 于 2006-6-6 05:42 发表


难免有夸大嫌疑,士卒战力方面,士气占很大因素。如果单论单兵作战,主要看身体条件和装备如何,汉朝的骑兵还可以和罗马的日尔曼骑兵比一比,但单兵作战能力估计是比不上罗马战士了。

不知罗马兵团武器装备如何?陈汤这番话的前提是胡兵“兵刃朴钝,弓弩不利”。而且胡兵的兵器在改进之后,汉兵犹自以一抵三。

[ 本帖最后由 xwhero 于 2006-6-6 05: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水英才姜维
(圣殿骑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1386
编号 53611
注册 2005-11-21
来自 Hellenic World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6-6-6 05: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6-6 05:47 发表

不知罗马兵团武器装备如何?陈汤这番话的前提是胡兵“兵刃朴钝,弓弩不利”。而且胡兵的兵器在改进之后,汉兵犹自以一抵三。

罗马兵团很注重装备的。首先,身上的盔甲就强过胡兵和汉兵。标准配置是:大型方盾,短剑和标枪。罗马兵团的装备比起胡兵来应该领先不少,这里谈的是肉搏方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whero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104
编号 46438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6-6-6 06: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水英才姜维 于 2006-6-6 05:55 发表


罗马兵团很注重装备的。首先,身上的盔甲就强过胡兵和汉兵。标准配置是:大型方盾,短剑和标枪。罗马兵团的装备比起胡兵来应该领先不少,这里谈的是肉搏方面。

这似乎应该是以步兵为主吧。倘若这样,怕无法与骑兵相抗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6-6-6 11: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也要看什么时候的罗马呀。。以前在起点讨论了下这个问题。。除非是中后期的神圣罗马帝国和我们的秦汉时候比装备。不然的话同期比装备的话,他们差我们好多个档次的。具有篇文章解说,秦时期罗马那边的青铜器还可以用牙齿咬下一大块呢。这样的武器怎么和我们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苍月
(kagami☆sama)

越国公
荆南节度使
枢密直学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7
功绩 2823
帖子 28883
编号 52341
注册 2005-11-2
来自 创界山
家族 司徒实业


罗马步兵方阵行动迟缓,在投石车、骑兵的侧翼冲锋下很容易击溃。

举例
条顿文明所拥有的专有兵种是条顿骑士,欧洲古代最强力的步兵战士之一。条顿骑士具备最高的生命值和杰出的防御力(盔甲),同时还拥有了很强大的攻击力量。不幸的是,他们几乎也是欧洲各类兵种中移动速度最慢的兵种。

当条顿骑士能够有效的打击敌人的步兵、攻城器械和建筑物时,他们还有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他们在对机动力较高的弓箭部队作战时,会显得尤其吃力。某位专家说:“条顿骑士的移动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这样一来在对骑兵射手的战斗中,还没有接近目标,敌人就已经迅速地撤离了。因此,条顿骑士需要有一些骑兵部队、散兵(一种弓箭手)、手持炮兵或远距离攻城器械配合作战,从而发挥更大的优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心湖一笔斋
(圣剑修士会监察长)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3
帖子 2270
编号 20491
注册 2004-10-31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6-6-6 11: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徒苍月 于 2006-6-6 11:12 发表
罗马步兵方阵行动迟缓,在投石车、骑兵的侧翼冲锋下很容易击溃。

举例
条顿文明所拥有的专有兵种是条顿骑士,欧洲古代最强力的步兵战士之一。条顿骑士具备最高的生命值和杰出的防御力(盔甲),同时还拥有了很 ...

行动迟缓?究竟怎么定义  是单个士兵在战场上还是整个军队的后勤移动   和罗马的后勤道路  工事体系结合起来  你会发现罗马军团的战略移动速度用“惊人”并不为过   这么说吧  在当时的欧洲世界里面   罗马就好比老米现在部署军队的口号   我觉得强调所谓的步兵战术移动速度根本是本末倒置   关键是  ---步兵在战场上要速度干什么?   他速度再快  永远也抵不上骑在马上跑的快
说到动作迟缓  罗马在马略改革之后   军团装备制式化  独立的队级别单位战斗是最灵活的  “马略的骡子”可不是乱叫的   想想训练的时候全副武装的去泅渡   到了战场上行动能迟缓嘛
还有自从克拉苏惨败之后  罗马到了帝国时期  明显加强了骑兵和附属弓兵建设  图拉真时期   小亚的那些游牧蛮族根本不再对罗马军团起到威胁的作用了  (一直等到萨珊崛起之后)  另外投石车这类的机械  我估计在当时的欧洲除了罗马  还没第二个势力敢和他较真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锦官城门吏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39
帖子 1490
编号 28964
注册 2004-12-28


发表于 2006-6-6 12: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条顿是罗马的么?条顿骑士是罗马时代的么?扯远了。别信那些游戏百科。那只是游戏的百科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锦官城门吏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39
帖子 1490
编号 28964
注册 2004-12-28


发表于 2006-6-6 12: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罗马是因为他的文明,在半神话半历史的年代里,被抬高了地位。

其实,垃圾一堆,还不见得打的过叙利亚、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的游牧人民。

收拾埃及人也都成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水英才姜维
(圣殿骑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1386
编号 53611
注册 2005-11-21
来自 Hellenic World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6-6-7 04: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锦官城门吏 于 2006-6-6 12:13 发表
罗马是因为他的文明,在半神话半历史的年代里,被抬高了地位。

其实,垃圾一堆,还不见得打的过叙利亚、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的游牧人民。

收拾埃及人也都成问题。

阁下去看看军事著作吧,看看杜鲁伊这些军事理论家的书籍,就不会说出这种观点了。再去看看恺撒,图拉真的战绩就知道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穿窬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6817
注册 2004-4-16


发表于 2006-6-12 00: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水英才姜维 于 2006-6-6 05:32 发表


罗马军团的龟甲战阵,连日尔曼蛮兵都大为头疼,至于身材体力都不占优势的汉军。。。。。。至少肉搏能力不如,如果没有什么好的战术阵型就要吃大亏了。

在没有马登的情况下千里突袭,直捣匈奴王庭
实在看不出来汉军的身材体力哪里不如罗马士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6-12 00: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不是说陈汤胜的么?

虽则兵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杨少凡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407
编号 37535
注册 2005-4-25


发表于 2006-6-13 13: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罗马在征服史上他们的体力从来没占过什么上风,一对一输的一般都是他们,之所以胜利除了坚定的政府和组织有力的动员制度外,还是他们的纪律占了上风,无论是对无组织纪律而言的高卢日耳曼蛮族,还是作风散漫的迦太基佣兵和西亚游牧民族,再就是一团散沙的旧希腊诸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6-6-13 14: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期罗马连汉尼拔都搞不掉还让他转战10余年,有什么资格和汉朝争锋,且不说半部匈奴过去就可以和罗马帝国对抗了。想战国时秦赵燕3个诸侯国就可以挡住匈奴铁骑。秦朝是以蒙恬为将大破匈奴骑兵,到了汉武时候卫青、霍去病更是让匈奴直接丢失家园或依附或背井。。单凭这些战略,同时期的罗马根本不可能和秦汉争锋或许只能抵敌战国7雄中的一国之力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杨少凡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407
编号 37535
注册 2005-4-25


发表于 2006-6-13 17: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罗马军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体可分为王政时期,卡米路斯改革后时期(就是大家经常提的那个阶段)、马略改革后时期、帝国前期、帝国中后期和晚期,各期的装备、编制和人员构成都相差很大,不可一概而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angjf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254
编号 54668
注册 2005-12-5


发表于 2006-6-13 17: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隙 于 2006-6-13 14:00 发表
前期罗马连汉尼拔都搞不掉还让他转战10余年,有什么资格和汉朝争锋,且不说半部匈奴过去就可以和罗马帝国对抗了。想战国时秦赵燕3个诸侯国就可以挡住匈奴铁骑。秦朝是以蒙恬为将大破匈奴骑兵,到了汉武时候卫青、 ...

这就太盲目自信了吧.罗马亡于蛮族,可是代表中华文明的晋朝不一样亡于游牧民族.一个帝国在衰弱的时候的状况是不能拿来做国力的证据的.
一个汉尼拔罗马搞不定,可是当时罗马只有意大利,不是后来的那个大帝国,我也同样可以说,一个项羽汉军也搞不定.

总体来说,罗马和汉朝,在各自的强盛时期,都做到了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没有对手.罗马先后征服了高卢,迦太基,希腊,埃及.抵御了条顿人的入侵,最强大的对手帕提亚(安息)也被罗马军队三次攻陷.

汉朝则征服了越族,平定了朝鲜,控制了西域.最强大的对手匈奴也被击败.

个人认为两者是不相上下的,硬要因为民族自尊心而说汉朝比罗马强也没有太大的理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6-6-14 10: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盲目的自信,首先我的前提是同时期的罗马和战国秦汉比。在这个大前提的情况下,罗马确实和我们有差距。
其次,项羽最后是被韩信的四面楚歌搞定的,而且项羽本身就是诸侯。而汉尼拔只不过是一旅之帅,而且他最后也不是战死的,而是象岳飞一样被迫害而死的。我不否认汉尼拔是天才将领,但是,罗马在他没有攻占城池保持给养的情况下让他活动了10多年,而且最后靠他国内的迫害才搞定他,不能不说罗马真的比较无能啊。
当然,鼎盛时期和衰弱时期不只是罗马和汉朝,基本上每朝每代都差不多,你说他们没差距,我没意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水英才姜维
(圣殿骑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1386
编号 53611
注册 2005-11-21
来自 Hellenic World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6-6-14 10: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隙 于 2006-6-14 10:01 发表
这不是盲目的自信,首先我的前提是同时期的罗马和战国秦汉比。在这个大前提的情况下,罗马确实和我们有差距。
其次,项羽最后是被韩信的四面楚歌搞定的,而且项羽本身就是诸侯。而汉尼拔只不过是一旅之帅,而且他 ...

战国随便拿个国家就能搞定罗马?阁下在说笑吧。汉尼拨是什么人,在世界名帅排名中,那至少是前三的。我国战国的所谓”名将“在世界将帅排名中排多少?好比拿破仑时代,拿破仑能在欧洲所向无敌,看来那些欧洲将领都是废物。但拿苏沃洛夫,威灵顿这些人来和我国当时的将领比,那自然是远远胜过。
这就好比,项羽总是打败刘邦,所以得出刘邦是军事废物的结论,但这样的结论合理吗?
汉尼拨能打败罗马,所以罗马就不行,但为什么不考虑下汉尼拨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呢?
至于被蛮族入侵,那是衰落时候的罗马。罗马帝国强盛时期,从奥古斯都开始一直维持着那么大的疆域,后有图拉真打到中亚,重建亚历山大的帝国。既然要比,当然应该拿强盛时期的罗马和强盛时期的战国秦汉比。匈奴压制罗马没错,但那时罗马内部都四分五裂了;而汉武那时,汉朝正是强盛时期,对付匈奴的战绩怎能拿去和阿提拉那时候比?另外,阿提拉自己都败给过罗马军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angjf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254
编号 54668
注册 2005-12-5


发表于 2006-6-14 10: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隙 于 2006-6-14 10:01 发表
这不是盲目的自信,首先我的前提是同时期的罗马和战国秦汉比。在这个大前提的情况下,罗马确实和我们有差距。
其次,项羽最后是被韩信的四面楚歌搞定的,而且项羽本身就是诸侯。而汉尼拔只不过是一旅之帅,而且他 ...

同时期?
罗马建城之后的王政时代,罗马和同期春秋时代的诸侯恐怕都差不多,都是不大的国家.没什么比的意思.
王政时代到迦太基战争前,罗马和同时期的战国诸侯比,实力应该要弱.但是战国诸侯,最强如魏齐秦,恐怕也不比西亚的塞琉古帝国强.
从布匿战争到共和末期,罗马在逐渐壮大,期间中国的秦朝和西汉武帝时期应该是明显强于罗马.但是罗马在逐渐壮大.
帝制开始后,罗马进入极盛时期,持续到中国西晋左右,期间罗马恐怕明显比只有初期较强的东汉以及分裂的三国时代要强的多.
随后罗马逐渐衰落,但是在罗马被攻陷之前,长安洛阳早已被攻陷了,而且消灭西晋的同样是匈奴.而匈奴尽管极度震撼了罗马,但是罗马却是被哥特和汪达尔人攻陷的.匈奴也被西罗马和哥特人的联军击败.


从以上来看,你从哪里来的信心说秦汉就一定比罗马强得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angjf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254
编号 54668
注册 2005-12-5


发表于 2006-6-14 10: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隙 于 2006-6-14 10:01 发表
这不是盲目的自信,首先我的前提是同时期的罗马和战国秦汉比。在这个大前提的情况下,罗马确实和我们有差距。
其次,项羽最后是被韩信的四面楚歌搞定的,而且项羽本身就是诸侯。而汉尼拔只不过是一旅之帅,而且他 ...

另外:汉尼拔是在战场上被西庇阿击败的.他被追杀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的事情了.

罗马从一个小城开始,击败了萨莫奈人,控制了意大利,逼退了皮洛士,征服了高卢,不列颠.迦太基的汉尼拔,本都的米特拉达第,马其顿的腓力,塞琉古的安提阿这些西方世界的名将雄主都被击败.帕提亚的首都也被攻陷三次,罗马在强盛时期和汉朝一样抵挡了蛮族的入侵.最终发展为一个大帝国.
单单凭这点,罗马就值得敬佩.何以得出汉朝远胜罗马这样的概念?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20:0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94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