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真正伟大的民族是不需要学外语的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2-18 06:2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盖乌斯·马略出生在罗马远郊的一座村镇里,他的父亲是位破产骑士的后代,以给地主当佃农为生。贫穷的早年生活打造了马略勤劳直率、吝啬凶残的复杂性格,而与名门世族朱里乌斯(Julius)家族的联姻则大大提高了他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他是个非常现实的人,从不特意去讨好部下和群众,对学术毫无兴趣,甚至连当时西方的通行外交语言希腊语都不学。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真正伟大的民族是不需要学外语的,公元前30世纪的苏美尔人、公元前27世纪的埃及人、公元前 24世纪的阿卡德人、公元前18世纪的巴比伦人、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人、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人、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人都不需要学外语,为什么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人需要学外语呢?希腊文明像夕阳,再灿烂的衰亡也是衰亡;罗马文明像朝霞,代表了人类前进的方向。只有反复无常的外交间谍、唯利是图的国际倒爷、百无一用的酸儒说客们才需要花费精力去学习外语,像他马略这样光明正大的政治和军事天才完全没有必要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外语盲马略成年后加入军队,曾经在名将小西庇阿帐下服役,最终在朱古达战争中崭露头角。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他深知,罗马在布匿战争中形成的军事体系弊端颇多,早就有意加以改革。公元前107年,马略首次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但是区区一年的在任期使他难以改变很多东西。阿劳西奥惨败后一个月,他以朱古达战争的胜利者身份返回罗马,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并以绝对优势当选了公元前104年的执政官,因为他的竞争对手此时都已魂丧沙场。作为罗马共和国此时硕果仅存的宿将,马略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推行他的军事改革了。

  马略军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设法为罗马召集起足够数目的士兵。截至到公元前104年为止,罗马已经与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正面交锋四场,加上因日耳曼人南迁所直接引发的三次与凯尔特人的冲突,九年内七战七败,三名执政官阵亡,26个军团只轮不返,再加上同盟部队,损兵折将总计高达二十余万众,比三次布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总和还要多。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兵源,马略一上台就联合元老院发布了这样的禁令:所有能够拿得起武器的男子,无论民族和阶级成分,从即日起都一律不得离开意大利本土,否则杀无赦。当天他们就将两个打算航海去希腊的商人斩首示众,总算是阻止了潜在的难民潮。

  虽然意大利人口短缺,但马略还是否决了从各个邻国中召集雇佣军的计划。这倒不是因为雇佣军太昂贵,而是因为这些罗马自己的手下败将们很难是日耳曼人的对手。罗马还是应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下去。过去的罗马军队都是以贵族、骑士和富裕农民为主体,其装备一律由士兵本人购置,行军时还经常有妻妾和奴隶前呼后拥地跟着提行李,所以士兵的地位也比较高。马略此时已经别无选择,为了获得足够的士兵,他只好从贫民窟中搜集出大量的流氓无产者和贫下中农,用国库里的钱为他们统一购置装备,指望把这些社会底层的渣滓们训练成可与条顿武士相抗衡的精锐之师,罗马共和国几个世纪以来耕战兼顾、兵农合一的临时征兵制度因此被彻底改变。士兵们不许再携带家属和奴隶,必须把一切都交给组织,而组织当然就是他马略自己,士兵们的入伍、退伍、晋升、发饷等统统由他以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名义一手承包下来。这样募集起来的职业军人地位低下,实际上成为将领们的私人奴仆,只知有统帅马略,不知有国家,史称“马家军”。

  在募集到足够的士兵之后,马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革罗马传统的军事编制。自古以来,罗马陆军的主力就一直是由大约4200名步兵、300名骑兵及少数辅助部队组成的“军团”。作战时,军团一般被分为三个马其顿式的方阵,各方阵所用的兵器各不相同,分别以标枪、剑、弓箭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训练时间短,费用低,见效快,便于多兵种联合作战;坏处是一旦某方阵崩溃,其它方阵将立即暴露出自己的弱点:比如弓箭不适合近战,剑和匕首不适合远距离作战,标枪不适合仰攻。一旦被敌人抓住这个弱点,罗马军往往就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在总结了历史教训之后,马略授予每个军团一面带有鹰徽的军旗以便识别它们的番号,把军团的规模扩编到6000名士兵,分成十个大队,每个大队600人,再分为十个百人队。百人队是“马家军”中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百夫长对自己麾下每一名士兵的基本情况都要熟悉掌握,还必须作到即便军团指挥部被歼,每个百人队也可以独立作战。在实际战斗中,马略加深了马其顿式方阵的纵深,以三道横排代替原先的两道。这样虽然方阵的正面宽度受到影响,较难打出痛快的围歼战,但抗冲击力却得到了提升,发生战斗减员后也比较容易补充新力量。这样的阵型基本上是为了抵御日耳曼人的强劲冲锋而量身打造的。

  现在轮到最关键的装备和训练问题了。在汉尼拔战争中涌现出的新式武器“西班牙剑”曾经把伽太基人和马其顿人杀得落花流水,却在日耳曼人的战斧面前变成了不堪一击的儿童玩具。罗马士兵力量的不足需要以较高的武器性能来加以弥补,因此马略决心将自己募集的盲流们改造成精通各种兵器的全能战士。他把贵族、骑士和平民领袖们都带到角斗场里,向卑贱的角斗士们学习格斗技巧,谁也不许偷懒;学成之后,这些人就到军队里去向士兵们传帮带,这样全民皆兵,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每名重步兵都需要携带一条长矛、两根标枪、一柄西班牙剑和一把匕首,以便能够按照战场上的不同情况来更换兵器;盾牌被加宽、加长、加厚,以便摆出“龟甲阵”,抵销敌方弓箭强的优点。以上各项,再加上头盔、琐子甲、护膝、护肘、护腕、雨衣、油灯、三天的饮食、扎营工具等,一名罗马重步兵必须携带的随身物品总和超过50公斤,比他自己的体重轻不了多少。与以往不同,“马家军”的将士们不能再拥有扛行李的奴隶,所有装备全都得自己背。这当然严重影响行军速度,要知道,罗马当年之所以能够战胜马其顿,主要就是靠了罗马军运动起来灵活快速的优点,它自然不能被随便舍弃。为了兼顾武器和速度两者,马略让新兵们穿着、背着全套装备,每天以5公里的时速连续行军5小时,然后比武练阵,以便锻炼他们的体能。不断有体力透支的士兵倒下,马略对此熟视无睹:在操场上累死,总比在战场上被野蛮人砍死好吧?几个月下来,“马家军”的士兵们连埋怨的力气都没有了:这哪里是练兵啊,分明是劳改!难怪他们自嘲是“马略之骡”。不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军队也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远离务农、养殖和经商等一切职业,杀戮是他们唯一的使命,战利品和军饷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战争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在马略的铁血训练下,罗马军的战斗力终于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实,如果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在阿劳西奥战役后能够及时果断地向罗马进军的话,马略精心设计的军事改革蓝图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公元前104年夏天,马略匆忙地带着5万还没有训练好的新兵开往山南高卢前线,却没有在当地发现任何敌人。不可思议!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竟然没有南下意大利!马略调集了大量会讲凯尔特语的间谍,让他们戴上红色假发,化装成高卢人,四地去搜集敌人的情报,这才得知:由于人口过多,后勤补给不足,在阿劳西奥战役后,日耳曼人决定兵分两路,到高卢各地去收集粮草。按照计划,辛布里人西进加龙河(Garone)流域,既而南下西班牙;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北上塞纳河 (Seine)流域,然后向莱茵河方向开去了。罗马真是洪福齐天!

  敌人已经远去,现在马略可以放心大胆地训练他的军队了。他在公元前104、103、102年连续三度当选为执政官,改革大业推行得颇为顺利。马略知道,那些野蛮人迟早是要回来的;罗讷河谷这意大利的门户,决不能再一次向敌人敞开;世界上又有什么东西,比在当年遭受羞辱的故地复仇更加令人神清气爽呢?为此,他在罗讷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工事,还特意造了一条运河以连接军营和地中海,保证运粮渠道的畅通。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马士兵们摩拳擦掌,就等着日耳曼人送上门来拼杀了。

  辛布里人在西班牙山区遭到当地土著的层层阻击,进展很不顺利,终于在公元前103年折回高卢;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横扫了高卢北部的所有凯尔特部落,唯有莱茵河西岸的比利时人(Belgae,也译作比尔及人)能够抵挡住他们的攻势。有证据表明,条顿人中的一部分曾经在不列颠岛南部登陆,另一部分甚至还东渡莱茵河返回中欧,今德国西北部著名的“条顿堡森林”就是因他们而得名的。百年之后,那里将成为罗马军的又一块集体坟墓。

  公元前102年春天,马略得到可靠的军事情报: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已经在塞纳河上游会师,正向东南方向移动。他们同居住在今瑞士地区的赫尔维提人(Helvetii,也译作厄尔维几人)结成了同盟,打算通过后者的领地向意大利进军。马略认为敌人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要么沿阿劳西奥战役的原路,顺罗讷河南下;要么沿汉尼拔当年入侵意大利的路线翻越阿尔卑斯山。他于是作了两手准备:自己率领十个军团防御离敌人稍近的罗讷河谷,而把防御意大利北部的重任交给了当年的另一位执政官卡图卢斯(Catulus),以及跟随自己多年的一位青年贵族将领苏拉(Sulla)。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样的战略安排险些铸成大错。

  在罗讷河上游地区,由于人数过多,给养不足,日耳曼人再次兵分两路:辛布里人选择了汉尼拔之路,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直接南奔地中海,结果一头撞上了马略军主力。他们在山丘上用三层牛车圈住自己的家眷,然后全体成年男子猛扑向罗马军的壁垒。根据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的记载,战斗一连持续了三天没有分出胜负,“到了第四天早晨,野蛮人突然躁动起来,带着他们所有的财产,绕过罗马营垒走了。直到现在才可以从行进速度和通过时间来粗略地计算出对方的巨大数目:那漫长的队伍足足走了六天六夜,才从我军的面前消失。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跑到我们的营垒前,用嘲笑的口吻询问我军将士:‘胆小如鼠的缩头乌龟们,是否有什么口信要托我们带给你们留在罗马的女人们啊?要知道,她们很快就会投入我们的怀抱了呀!’”

  愤怒的罗马将士们纷纷请战,却毫无例外地遭到了马略的回绝。一连数日的防御战已经使得自己的部下熟悉了敌人的作战方式,而且对方也明显地开始轻视自己。但在同等条件下,罗马军队依然很难是条顿武士的对手,再一次惨败无疑将意味着罗马共和国的灭亡,他冒不起这个险,但这当然不意味着他会纵容对方直扑意大利而去。等到敌人已经走远了,马略悄无声息地把军队从堡垒中拉了出来,紧紧追了上去。经过多年的体能训练,罗马人现在跑得很快,不久就从侧翼超过了日耳曼大军,并且在山顶上发现:对方的前哨阿姆布昂人正在河谷中洗澡……

  初秋的高卢南部干燥而闷热,让习惯寒冷气候的阿姆布昂人非常不适应。饱受长途跋涉之苦的他们全然忘记了可能潜伏在身边的危险,把衣服和武器都扔在河岸上,跳进清凉的河水里去嬉戏。这条小河名叫六水河(Aquae Sextiae),因为一个名叫“六”(Sextius)的罗马人在此处经营过一片葡萄种植园。机不可失,马略把眼前美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统统抛到脑后,对已经奔跑得嗓子眼冒烟的部下们简短而冷酷地说道:“你们不是要水喝么?我在山下卖给你们。用血来买吧!”

  当皎洁的明月升起时,全体幸存下来的罗马军将士们都默默地坐在六水河两岸的沙滩上,一边望着河水中无数若隐若现的残躯断臂,一边回忆着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一切。那是一场混乱的战斗,一个血腥的下午。敌人在毫无军事准备,地形又极其不利的条件下进行了殊死的拼杀,就连妇女和少年也都奋勇地举起战斧和罗马人肉搏。可惜,在马略周密的战略部署面前,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作为一个民族,阿姆布昂人现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此时此刻,罗马人既无心庆祝他们的胜利,也不敢安心睡眠,因为就在西北方遥远的山谷里,正回荡着条顿人撕心裂肺的悲歌。那声音全然不像是人类的哭泣,却好似上万头受伤的野狼在怒吼。虽然没有同声翻译,但谁都能够明白那歌声的含义:复仇!复仇!复仇!惊恐中的罗马士兵不约而同地把头扭向了主帅马略,看到的却是一张和他们自己同样惨白的面孔。

  奇怪的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让罗马人提心吊胆的条顿复仇大军却并没有出现。马略定下心来,决定以阿姆布昂人的尸体为诱饵,给条顿人设计一个陷阱。他派副将马克卢斯带三千精兵秘密埋伏在右岸的山林里,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大摇大摆地开到六水河的左岸,越走离旧战场越远。果然,次日清晨,条顿人就在六水河谷里出现了。正当他们痛哭流涕地掩埋阿姆布昂人的遗体时,马略突然率骑兵快速返回,在早就布置好的山丘上摆开阵势,向对方挑衅。果不其然,条顿人在近似疯狂的愤怒驱使下,不列什么阵势就立即向罗马军扑了上来。但他们沉重的武器在仰攻中发挥不了作用,而罗马骑兵的集团冲锋却因居高临下的原因而势如破竹。条顿人在遭受惨重的损失后被挤压回平原地区,在那里,他们整顿好阵型,在肉搏战中重新占据了上风。马略军的反复攻击都无法撼动对手那城墙一般坚韧的防线,直到马克卢斯和他的三千精兵从条顿人背后突然出现,胜利的天平才倒向了罗马人一方。双方激战至深夜,条顿军的阵型彻底粉碎了,但他们顽强的抵抗又持续了一整天。当条顿人的主营陷落时,成百上千的女子在里面举剑自杀:遭受罗马士兵的蹂躏,对她们来说是一件比死更加可怕的事。

  马略如今总算可以放心地检验自己的辉煌战果了,在他脚下的沙场上倒伏着十万至十五万具条顿人的尸体,另有数千人被俘。令马略恼火的是,无论是在生者还是死者中,他都没有发现自己最想看到的人:条顿王条顿伯德。这位武艺超群的壮士硬是从罗马军团中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到北方投奔高卢人去了!有道是除恶务尽,经过耐心的外交努力,条顿伯德和他幸存下来的少数部下最后还是被高卢人引渡给了罗马,从此开始自己的铁窗生涯。十余万条顿人的遗体散落在六水河两岸之上,那里从此成为山南高卢土壤最为肥沃的田地之一。甚至他们的骨骼都没有遭到浪费,而被罗马农民用来搭造庄园的栅栏。法兰西的葡萄酒为什么美如画?条顿勇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它!

  在对待战利品的态度上,马略也不像日耳曼人在阿劳西奥战役后表现得那么笨。他把最好的战利品留给自己,次等的分发给有功将士,只有已经破损得不能再用的才被堆起来焚烧,美其名曰“祭天谢神”。当他正在营寨里计算自己在此战中的获利总额时,一名骑兵突然飞驰到帐前,通知他已经第五次当选为执政官。另外,元老院还决定为马略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但他却明智地拒绝了:比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更加危险的辛布里人依然在中欧某个不为人知的地区内活动,这些野蛮人随时都有可能突然袭击意大利本土,等到消灭了他们再举行凯旋式不迟。

  辛布里人果然来了!铺天盖地地来了!六水河战役后仅仅两个月,他们就突然在阿尔卑斯山脉的茫茫积雪里出现,向驻扎在意大利北部的罗马军队发动了迅雷般的袭击。卡图卢斯和苏拉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得在几天后率领数千残兵败将逃过波河,波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失守。马略此时依然远在高卢,而意大利本土兵力又极度空虚,正是辛布里人一举攻占罗马的大好时机。可惜的是,波河平原上宜人的气候令他们流连忘返,葡萄酒取代了牛奶,温泉取代了冰雪,亚麻取代了兽皮,甜蜜的生活一点点地消磨着这些野蛮人的战斗力。他们全然忘记了可能来临的危险,决定就在那里过年,同时等待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从西方前来会师。

  次年7月初,辛布里人没有等来自己的条顿兄弟,却等来了死对头马略。还沉浸在奢侈和幸福中的辛布里人完全不想战斗,他们又向罗马人派去使节,要求把波河平原让给他们居住,顺便还想向他打听一下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的去向-按道理,他们早就应该抵达此地了,莫不是在半道上迷了路?听到这个问题,罗马将士们哄堂大笑,只有马略板着脸回答:“我已经给你们的条顿兄弟安排好了永久的居住地,不必再为他们的未来担心了。来人啊,把条顿王条顿伯德给我拉出来!”

  只到现在,辛布里人才明白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所遭遇的命运。要想获得居住地,并拯救囚笼中的同胞们,他们除了战争已经别无选择。7月29日,辛布里王波伊奥里克斯给马略发来了战书,请他选择会战的时间和地点。马略满不在乎地说道:“我们罗马人从不主动选择会战的时间和地点,都随你们定好了。不过既然你们求战心切,那我们就明日决战吧,西方那块平原地势开阔,是个不错的战场。”

  公元前101年7月30日,罗马共和国的命运之战在米兰西郊的维尔塞莱(Vercellae)平原上爆发了。辛布里人占据着战场的西面,男女老幼加起来约有20万;罗马方面则都布置在战场的东面,卡图卢斯和苏拉率20300人居中,马略本人指挥着两翼的35000人。现代人对此战的了解大都来自于苏拉在事后的回忆,据他分析,马略执意要指挥两翼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和他抢夺更多的军功。甚至在战前的祭神许愿中,卡图卢斯和苏拉就和马略发生过矛盾,可见积怨甚深。

  清晨,波伊奥里克斯率领15000名重骑兵进入了战场,身后跟着数万步兵,都用铁链琐在腰间,组成上百排的连环长阵,这就是辛布里人在战场上有进无退,百战百胜的秘方。朝阳照耀在辛布里人马的盔甲上,反射起来的光芒比月球还要明亮。但他们却看不见敌人,因为马略选择在东方布阵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用从东方升起的阳光掩盖本军的存在,并在战斗中影响敌人的视力。另外,他还早就算好了当天将刮东风,这个预言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应验了:辛布里重骑兵很快在风沙中迷失了方向,回撞入本方的步兵方阵之中,成千的步兵被琐在自己身上的铁链拉倒,或是被战马踩死。然而,即便是当罗马骑兵已经在辛布里骑兵身上取得了明显优势后,胜利依然遥遥无期:辛布里妇女在后面疯狂地敲着野牛皮鼓,他们的男人们在这激励下迅速恢复了阵型,重新像海浪般推过来。要不是马略之前对罗马军的阵型作了改革,卡图卢斯和苏拉指挥的中军肯定就要崩溃了。

  最终战胜辛布里人的不是罗马军,而是意大利夏天的酷暑。这些习惯寒冷气候的北方人在高温下拼杀了十几个小时后,由于失水过多,体力终于先于罗马人枯竭。正午过后,马略所指挥的两翼踏着齐膝深的血水,逐渐压向敌军的心脏地带。黄昏时分,辛布里王波伊奥里克斯在身被数十创后轰然倒地,死在他手上的罗马人比死在汉尼拔手上的足足多出一倍,可叹很多军事史书上竟然没有他的名字。

  三天之后,战斗总算分出了最后的胜负,罗马军一共杀死了大约12万辛布里人,俘虏了6万人。8月2日,最后300名身着白衣的辛布里妇女被包围在一个小丘上,她们请求马略能够保全她们的贞洁,而这位可敬的执政官却答复说:那样会违反战争法。不久后,他就看到了这场战争中最令人悲伤的一幕:那些女人在山丘上亲手刺死自己的父母,掐死自己的儿女,然后全体自杀。罗马士兵们胆战心惊地走过一辆辆牛车,车轮下压着婴儿的尸体,车厢中躺着老人的尸体,车顶上吊着母亲的尸体。

  一个多月后,马略满载着无数的战利品凯旋回到罗马。全城的人都跪倒在他的脚下,欢呼他是可与罗慕路、卡米鲁斯相提并论的“罗马城的第三位缔造者、祖国之父”。他的头上戴着象征天神朱庇特的金冠,身上披着象征最高权力的紫袍,一位忠诚的奴隶跟在他的身后,不断地唠叨着:“伟大的国父啊,千万不要忘了,你还仅仅是一位凡人!”马略很可能没有注意到,在凯旋队伍中,有两对充满嫉妒和仇恨的眼睛正在恶狠狠地盯着他-那是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卡图卢斯和苏拉,他昨日的同事,明日的死敌。相反,他刚在向自己山呼万岁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位同乡兼远房亲戚的儿子-年方5岁的马克·西塞罗。除此之外,他还高兴地获知,自己的小舅子盖乌斯·尤利乌斯也刚刚喜结良缘。一年之后,盖乌斯的儿子、马略的外甥在罗马诞生了,他的名字叫: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罗马共和国未来的掘墓人。(西塞罗与恺撒原来是亲戚!)

  被五花大绑的条顿王条顿伯德也同样出现在马略的凯旋式上,罗马人把他拉到体育场里,逼迫他表演田径项目以娱乐大众。这位近两米高的巨汉不负众望,在那里创造了一项世界记录:他从并排站立的七匹马背上一跃而过,也就是说:跳过了一座大约1.4米高,5米长的长方型障碍物(当时的马比较矮)。现代学者估计他这一跳起码有1.8米高,7米远,在两千年前堪称奇迹。不过世界记录并没有给条顿伯德带来金钱、荣誉、鲜花、掌声,或者自由乃至于生命:当天他就与全体部落贵族一起被罗马人斩首祭神,其余同胞全部被变卖为奴隶,曾经震撼全欧洲的辛布里、条顿、阿姆布昂三大民族至此全部宣告灭亡。罗马就这样挺过了自己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关,现在它才是真正的地中海之王!然而,今日之罗马已经不再是昔日之罗马,共和国在民主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将无可挽回地走上独裁专制的帝国之路。

  解铃还须系铃人。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催生了罗马帝国,也将把它送入坟墓。在比辛布里人、条顿人、阿姆布昂人的故乡更加遥远的北方,战斗力更强的一个又一个日耳曼民族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于公元前58──51年征服高卢的恺撒,为日耳曼人的战斗力和数量所震撼,多次提醒元老院要注意他们的危害。但和300多年后东方的邓艾将军一样,他的担心最终在他死后变成了现实:辉煌无比的东西两大帝国最终都被野蛮人夺走了半壁江山,罗马、伽太基、洛阳、长安等名都相继沦陷,后人只有在它们的遗址废墟上为神州陆沉而无奈地仰天长叹。
               
           看完后请给的结论为什么伟大的民族是不需要学外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tsitm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7
编号 30336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5-2-18 07: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虽然标题有些过,但还是值得顶一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uyinghsu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8
编号 28695
注册 2004-12-24


发表于 2005-2-18 09: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光看了题目我就先顶一下,强烈支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完颜康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2582
编号 1999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2-18 12: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白醉酒下蛮书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2-18 12: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否。再强大的民族也要学外语,因为任何民族都有必要时时刻刻和外界交流。就是现在的英国后裔们,也都在学校里努力着学习他们的第二甚至第N种语言。

楼主举的那些例子,都是由盛而骄,骄而不学,不学而终究灭亡的民族。其实我们中国的大清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十字

白衣伯爵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9
帖子 2792
编号 80
注册 2004-11-9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2-18 12: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学外语,因为需要和外界交流。但我觉得人人都学外语就没必要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2-18 12: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就是应该人人都学,因为交流应该是每个人都做的事,而不是仅仅限于一些政治家们。再说了,政治家大多也都来自与民间,只有民间的普遍水平提高,出现杰出的政治家的频率才会提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十字

白衣伯爵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9
帖子 2792
编号 80
注册 2004-11-9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2-18 12: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术业有专攻,专一才能出成绩,比如研究古汉语的就不必要学外语了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2-18 12: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非也,现在都提倡研究交叉科学,同时对N多学科精通的,也大有人在。比如,中日对围棋“产权”的争夺,中国人就一直在吃亏。日本围棋专家几乎都看的懂中国关于围棋的古文记载,而中国围棋专家的日文水平就差些。现在西方都认为围棋是日本发明的,中国只能吃哑吧亏,到现在也没能找出什么有说服力的证据。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女驸马

白衣郡主太中大夫

Rank: 5Rank: 5
组别 轩辕郡主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49
帖子 137
编号 27145
注册 2004-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2-18 17: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Yahoo!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2-18, 12:12:25发表
否。再强大的民族也要学外语,因为任何民族都有必要时时刻刻和外界交流。就是现在的英国后裔们,也都在学校里努力着学习他们的第二甚至第N种语言。

楼主举的那些例子,都是由盛而骄,骄而不学,不学而终究灭亡的民族。其实我们中国的大清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同意这位兄台的话。所谓有容乃大,一个国家要想强大,怎么能不和别人交流,不向别人学习呢,又怎么能不学外语呢?例如欧洲的富强就是互相学习、交流的产物;而欧洲人一般都会说两种语言嘀~

偶尔会有一些人,由于能力很强,不向别人学习也能把国家发展起来。但是这种人很少,而且其强大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从长远角度讲,只有互相交流、学习才是稳定发展的根本。大家一定要学习,多向别人学习,不要再做清朝的思想封闭的井底之蛙啦~

拍偶的不要用砖哦,会破相嘀。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tsitm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7
编号 30336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5-2-18 17: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我们学的是英语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我确实不想学外语,但是不学外语不能找工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滑翔机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9
编号 30218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2-18 19: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一步要从学外语开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毛
(人间的祸害)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外语~~~我从来就不学~~

高考咋办?5555555555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马爱犬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65
帖子 6479
编号 16360
注册 2004-8-26


发表于 2005-2-18 20: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是要学的,但不是一定要人人去学。
实话说,偶的外语是最差的,不然10几年前偶也就进大学了。
但据说,即使是大学英语,事实上也是没有什么用的,根本不能和外国人交流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5-2-18 21: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会E文我就看不懂技术手册,看不懂技术手册我就没饭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arketing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260
编号 7323
注册 2004-5-3


发表于 2005-2-18 21: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语言和拿语言来考试是两回事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邓仲华
(卧云居士)

秦国公
江南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30
帖子 19976
编号 5065
注册 2004-2-7
家族 现视研


学外语是应该的 但为什么非要学英语 拿四级卡人呢? 就不能学法语 俄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2-18 23: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可以学,但要讲方法,现在教外语的方法,想学好,太难了。
什么都不会的人,去国外三月,外语都能讲的不错。
同样说外语,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教学水平就不错。
而且大家要注意到,中国的方块字和西方的拉丁字母区别太大。
而西方国家因为交流的原因,他们讲外语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在中国各省之间讲方言,只是这方言多了个文字,但是这文字对他们来说不难记,因为都是字母。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清澈秋水

Rank: 5Rank: 5
组别 女官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08
编号 2180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5-2-19 01: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Yahoo!
这个论点不好。


欧洲人一般都能通两三种语言(本国,英语,法/德)
特别是那些小国家(swiss, belgium,etc)

连老美现在也开始学习西班牙语(Hispanic, esponale~)

并不见得一个民族多伟大,就能够忽视和别的民族的交流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秋风落叶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9
编号 32857
注册 2005-2-16


发表于 2005-2-19 01:4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篇文章的作者本意不在该不该学外语。有自强的鹰派味道。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2-19 02: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自强我当然双手支持,可是抵触外语,拒绝外邦这不是自强,而是自骄。自骄对于多强的国家都是很危险的,强大永远不是自己无端骄傲的借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秋风落叶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9
编号 32857
注册 2005-2-16


发表于 2005-2-19 02: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刚看题目,我想说“白痴”,看完文章,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作者根本不是在讨论外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十字

白衣伯爵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9
帖子 2792
编号 80
注册 2004-11-9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2-19 18: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专心做一件事才能做到最好,交流也应该由专人负责,不能要求螺丝钉有齿轮的功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夜侯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33148
注册 2005-2-19


发表于 2005-2-19 20: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学习印欧语系有先天劣势,主要是语言本身差异过大,所以不该强制全民学习,可以是不同阶层学习不同程度的外语,也不要局限为英语(虽然英语是最简单的外语)
建议英语退出高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dollbean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04
编号 30176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2-19 20: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是应该有选择性的比较好,不一定要象现在的教育体制一样,大部分人到了大学都要学英语、过四级,也不见得人人都有用,应该是需要这方面知识的学,英语早该改成选修的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贫僧不识陈近南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4
功绩 47
帖子 870
编号 1647
注册 2003-10-24


发表于 2005-2-19 21: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学外语,吾天朝上国怎么教化四方蛮夷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x190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3
编号 2039
注册 2003-11-11


发表于 2005-2-20 11: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英语退出高考
---------------------
学外语最好的时段就是在初中和高中. 如果这时不加强,以后是事倍功半. 到了大学,花很多时间来学英语当然不好, 但如果在初高中多学些, 就不会那么吃力.

英语对理工科来讲,是必备. 而对文科 我看除了研究古汉语的不用学, 其他的恐怕也应该学英语. 而且这是一种和世界交流的技能, 所以不要去过多地联系政治因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马爱犬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65
帖子 6479
编号 16360
注册 2004-8-26


发表于 2005-2-20 11: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要全面退出初中和高中,但可以选修,比如历史地理一样,不会有人认为这两门课不重要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cy0670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9
编号 4768
注册 2004-1-26


发表于 2005-2-20 14: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支持标题,真不想学外语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 14: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25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