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年來在網上沖浪看到網友的意見後有感而發,腦海中不斷回想起一個老笑話
========
有一個人去點了一碗餛飩,老闆臨要煮了,那個人又說給換個麵條吧,老闆同意了
然後吃完不給錢就想走
老闆:麵條沒給錢你怎麼就想走呢?
客人:麵條我是用餛飩換的呀!
老闆:那餛飩你也沒給錢啊!
客人:餛飩我又沒吃,沒吃要給甚麼錢?
說罷揚長而去
========
這個笑話我印象是在一本90年代初的笑話冊上看的,但有一次跟我父親聊天他說他小時候就聽過這個笑話了
有很多版本,有見過台灣版的說是牛肉麵換鹵肉飯,麥當勞版,KFC版,包子,炒飯等,但核心都是諷刺一個人吃霸王餐
但不論怎麼說,那個客人的形象都是詭詐奸滑的,來對應老闆的樸素誠實
我一直覺得就是大致上這麼的一個有趣小故事
直到近年來我一直覺得這個笑話很有現實意義
他諷刺的是一些雙標的人,或者拿了好處(餛飩)卻斷然不願意付出義務(錢)的人
老闆的邏輯是:
吃的東西(麵條)要給錢,或者吃的東西不是最初點單的,那點過的菜(餛飩)要給錢
----不論你以吃為標準,或者以下單為標準,你總有一個需要付錢
客人的邏輯是:
老闆問我吃的為什麼不付錢時候,我以點菜為標準,既然我沒點,就不應該付錢
而老闆要求我付點單的錢,我又以吃為標準,既然沒吃,就不應該付錢
這裡打了一個<<邏輯時間差>>,而合起來達到一個很巧妙的效果:結論是吃了東西,可以不給錢
=========
典型的邏輯就網上諷刺過的疫情期間中國本土網友的雙標:
回鄉過年天經地義-----這時談回鄉是人權,要求先考慮個體利益
海外回國就應該受到批判-------這時標準轉化成防疫優先,應該事實上先考慮全國利益
反正本土網友以中國境內的為主,沒有歸國需求,卻有返鄉需求,事實上就可以在兩件事上因應自己的角度轉換兩種標準,造成一個我能回鄉而你不能的效果
=========
從最近的幾百年來,屁股論一直都是有很大的群眾基礎的
按斑鳩兄一貫的說法,這個也基本為廣大中國人所能接受
假如屁股論是合理的,或者不停轉換標準是聰明有才,為人讚譽的做法
那編排這個笑話說把吃麵不給錢的人形容成一個無賴是為了甚麼呢?
何不把吃麵的編排成阿凡提,一休和尚之類的聰慧智者勇鬥奸商的形象呢?
當成一個正面寓言來宣傳:勇敢機智的阿凡偉用智慧鬥倒了煮麵居然想收錢的奸商老闆
[ 本帖最后由 橙炎陽 于 2024-3-22 11:0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