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流动的病人:中国癌症患者在美国, 有啥也别有病
性别:未知-离线 zhwenh_0421
(例无虚发)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6
帖子 12103
编号 6531
注册 2004-4-6


发表于 2015-4-4 12: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流动的病人:中国癌症患者在美国

  
  2013-03-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作者:沈秋莎
  
  当美国医生告知食道癌患者江明(化名),他们需要他在中国治疗的病历卡和组织切片时,江明并未料到他后来所遭遇到的周折——在辗转托人拿到病历卡后,中国的医院却以扔掉为由,拒绝提供组织切片。
  
  这只是中国癌症患者赴美就医遭遇的一幕。在美国纽约一家大中型癌症医疗机构工作的《第一财经日报》特约记者发现,近几年,随着国内癌症发病率的不断攀高,也有一些病人开始选择赴美就医治疗癌症。
  
  尽管目前无从得知赴美就医癌症患者的确切总数据,但本报记者所处医院收治中国癌症病人比例已达6成,而对多名中国癌症病人采访和交流显示,在他们出于健康考虑,选择赴美治病背后,也折射出中美医院在诸多方面的不同。
  
  美国医院里的中国病人
  
  江明来自广州,早年来到美国打工,生病前在纽约市一家医院做护工,经济条件一般。他告诉本报记者,去年他回国探亲的时候感到身体不适,当年11月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得了食道癌。
  
  接着江明辗转托了关系,2012年12月在广州一家大型医院做了手术,但他的医保卡只能报销手术费用的80%,在他住院前,医院让他交了一笔定金押在医院,剩下的20%手术费用从这笔定金里支出。
  
  江明说,他回国的时候现金带得并不多,当押在医院的定金用完时,他没有来得及补上,医院却立刻对他停了药。
  
  无奈之下,今年2月,江明买了张机票回美国继续治疗,由于在美国他属于低收入人群,被归入了低收入医疗保障体系,看病不用自己掏钱,而且在华人区的医院也提供中文服务,他就在美国接受进一步的放疗和化疗。
  
  不幸的是,到了美国后,医生告诉江明,虽然他在国内的手术做得很成功,可癌症又进一步扩散到了咽喉,为了防止喉部感染,他听从医生的建议拔去了牙齿,以吃流食维系生命。
  
  就诊时,美国医生要江明出具在国内治疗的所有病历和组织切片,就在他辗转托人拿到了国内的病历,可医院却以已经扔掉为由,拒绝提供组织切片。江先生说到这里,摇了摇头,颇感无奈。
  
  与江明同在纽约某医院的辛艳(化名),则是一位乳腺癌患者,来自北京,她是一名全职太太,在美国陪着女儿上学,而她老公在国内开了自己的工厂,中美都有业务,两头跑跑,家境殷实。
  
  赴美前,辛艳便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好在是早期。辛小姐在国内的医保卡可以全额报销所有的医疗费用,但在中国做出初步诊断后,她仍选择飞到美国做手术,然后接受进一步的放疗。
  
  在接受了手术后,辛艳又被转去了纽约法拉盛一家放疗中心接受放疗,放疗期间不用住院,在治疗期间,每天到放疗中心接受20分钟的放疗,做完就回家。
  
  如今,辛艳气色颇佳,一点也看不出像是个病人的样子,在美国,癌症并不是绝症,而是慢性病,其原因在于美国的保险公司每年都会免费让受保人做一次体检,如此普及的检查让多数癌症病人被发现患癌时尚处于早期,所以治愈率也会较之中国更高。
  
  辛艳在美国并没有医疗保险,必须自费,她的放疗费用在23000美元左右,虽然较之国内的医疗费用还是偏高,但她表示,由于自己得的是癌症,根本等不起,因此,看病不用排队,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她觉得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还是值得的。现在,她考虑在美国购置医疗保险,以备不时之需。
  
  而除了他们,目前本报记者所在的这家医院,尽管医院在纽约属中等规模,但在癌症化疗领域,已属大型医疗机构,医院在纽约法拉盛、布鲁克林和曼哈顿都设有分支机构。
  
  又因医院提供中文服务和会讲中文的医生,故前来治疗的中国病人的病症,也多以癌症为主,目前该医院收治着大约210名中国癌症病人,占据全部病人的六成,而这一比例前所未有,其中中国病人以肺癌、肝癌和胃癌为主,而美国病人则以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居首。
  
  赴美治癌背后
  
  据本报记者了解,之所以出现中国人赴美治癌,不仅与国内癌症发病率增加有关,同时,中美两国的医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据《北京日报》2010年报道,在当年8月18日~8月21日,召开的第21届世界抗癌大会上,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在大会发言中说,过去30年,中国癌症死亡率增加了80%,每年因此去世的有180万人。
  
  另据国家癌症中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312万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癌症发病年龄均出现提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中国药品市场报告》则显示,2008年~2011年我国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用药类别的结构变化显著,一个重要特征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占医院总用药的比重明显上升。
  
  在此背后的另一个现实便是,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资源多集中在一线城市,进而造成了全国的病人蜂拥至上海或北京的三甲医院。
  
  上海某三甲医院的林医生告诉本报记者,一个专家一天最多看15个病人,一周开诊2次,每周接待病人的数量在30个左右,若是碰到复杂的病例,接待病人的数量则更少。如果患者没有任何熟人,想要排到专家号短则数月,长达半年,有些从外地赶来看病的患者家属为了拿到专家号从凌晨开始就站在挂号处排队,更有甚者直接在医院挂号大厅打起了地铺,即便如此仍一号难求。
  
  癌症患者除了面临医院人满为患,另一座压在患者身上的大山则是高昂的医药费。
  
  病人的手术和一些普通药物可以涵盖在医保范围内,但一些疗效稍好些的化疗药物则属于自费项目,林医生向本报记者介绍,无论病人身患哪种癌症,一个化疗疗程自费项目的起步价是10万元人民币,上不封顶。
  
  另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医生对本报记者说,虽然收受红包的行为三令五申地被明令禁止,但在接受手术的患者中,80%以上依然会给医生送红包,价格从2000元至上万元不等。
  
  江明表示,在中国看病,人文关怀太少,什么都要托关系,连取回自己的病历都要找人托关系,一旦押金用完就立刻停止治疗,给他带来了很多不便。
  
  辛艳则对本报记者坦言,保护病人的隐私这点美国做得比国内好太多。
  
  辛艳说,她在北京看病时,排队的病人太多,好不容易轮到她看病,医生便让她衣襟大开做检查,病房里还有许多实习医生跟着医生一起看,这让衣襟大开的她无比尴尬。
  
  辛艳感叹道,国内医疗资源紧张,病人多,医生根本忙不过来,也没有办法。但在美国看病,一般都会提前预约,除了看急诊,有预约的情况下几乎不用排队,护士一般会先把病人带到诊室,做完简单的诊疗,病史调查后,让病人单独在诊室里更换衣物,然后等待医生,医生检查完毕后,仍会给病人时间单独穿好衣服,整个过程都会在单独的诊室进行,决不会有其他病人介入,由于提前预约,整个诊疗过程也会显得有条不紊,较有效率,病人的隐私得到了严格的保护。
  
  由于美国的诊所大多属于私立,医生为了让病人固定在其诊所看病,服务态度都是极佳的,即使治疗结束,诊所的病人协助医生仍会致电病人,询问其恢复情况,给出建议。
  
  如果病人需要手术或者进一步化疗、放疗,医生会开出转诊单,转去其他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此外,在美国,病人的病历属于病人的私有资产,病人需要病历时医院必须出具,且美国医院对病人的病历保管也绝对严密,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泄露病人隐私,便是犯罪,如果被病人起诉,牢狱之灾在所难免。
  
  赴美就医四大主因
  
  当被问及中国的癌症病人赴美就医的原因时,美国纽约法拉盛电疗中心的杨华生(微博)医生对本报记者表示,医生精湛的医术、医疗服务质量、规范的治疗过程和更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构成了赴美就医的四大主因。
  
  资料显示,美国的癌症医生属于专科医生,一个立志成为专科医生的学生首先要过五关斩六将地通过医学院种类繁多的面试和考试,顺利入学后,须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才能获得医学学位,此后,要在指定的一些医院继续进行3年住院医师培训。
  
  培训结束后,方有资格参加医生从业资格考试,考试通过后,如果想成为专科医生,还要再进行3年~4年的培训,之后还要到非本单位的指定国家级专科医院做1年~2年的进修医生以及住院医生,这样通过考核后拥有专科行医执照,才能成为专科医生。
  
  如此严格漫长的培训使得美国的癌症医生不仅训练有素,更较之其他国家的医生更显学术和严谨。
  
  杨华生说,他看到国内过来的病人的病历往往只有寥寥几字,只说是什么癌症,至于发病原因,发展过程,肿瘤大小一概没有,而美国的病历往往长达2~3页,从肿瘤的发现发展至现状一应俱全,即使病人转诊,之后接手的医生一看之前的病历便一目了然。
  
  而病人问诊时间也长达1个小时,细致的诊断对于后期治疗计划的整体制定至关重要,同时也避免了误诊的发生。
  
  究其原因,这亦因美国人少医疗资源多有关,医生每天所看病人的数量少,当然就有更多的时间和耐心花在每一个病人身上,而中国医生少、病人多,有些医生甚至每天都要看上百个病人,忙得连去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当然没有那么多时间细致询问病情和写病历了。
  
  另据美国全球健康政策网站数据,2005年至2010年间,美国每万人中拥有医生的数量是24个,中国仅14个。
  
  谈及服务质量,杨华生坦言,美国私人诊所间竞争激烈,医生为了留住病人服务态度好那是自不用说,甚至有些病人没钱打车,诊所也会自掏腰包为病人叫车。
  
  比起癌症病人在诊所看病所创造的收益,打车的钱可谓是杯水车薪,而有些保险公司甚至还可以报销病人打车看病的费用,这种细节之处的体贴,在于把病人的需要放在了第一位。
  
  治疗过程的规范化还是要归功于美国医疗体系和制度的健全。
  
  首先,美国没有乱开药的现象,病人是凭医生处方去药房抓药,医药彻底分离从而杜绝了回扣现象。其次,过度治疗也不会发生在癌症病人的身上,因为美国的《斯塔克法案》明令禁止医生将低收入保险和老年保险的病人转诊给与其有着合作关系或者经济利益的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对于违反该法律的行为,惩罚力度也是相当严厉,病人不仅可以拒付转诊后所有治疗费用,即使已付清也可以将其拿回,对于转去的医疗机构,每项医疗服务的罚款可达15000美元,如果该医疗机构已经向政府老年保险领取了医疗报酬,它更将面临3倍的罚金,且该医疗机构将被老年保险和低收入保险及其他政府健康保险除名。
  
  此外,如有民事控诉,对于违反上述法案的医疗机构还可能面临每项高达10万美元罚金的指控。如此高昂的违法代价使得医生一般不敢以身涉险。
  
  换而言之,法制的健全杜绝了利益的驱动。手术医生在割除肿瘤后,病人如果没有必要接受放疗或化疗,医生决不会将其转去其他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此外,美国治疗方案的严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法律法规的各项限制外,保险公司和政府也会经常派人到诊所和医院监察,检视病人病历和上报的治疗方案。通常,病人在接受治疗后,所产生的费用就会由诊所或医疗机构上报给保险公司,然后等待保险公司批钱,再打还给医疗机构。
  
  此外,癌症的治疗离不开药物,美国抗癌药物的优势则成为了中国病人赴美就医的辅因。对于同一品牌抗癌药物的价格,中美的定价大致相同,不过本报记者发现,某些抗癌特效药,美国的价格却比中国便宜数倍。
  
  以治疗肺癌晚期的靶向类药物“易瑞沙”为例,美国网站每片250毫克30片装的价格470美元,折合每片15.67美元,而120片装的折合每片更低至11.04美元。
  
  但在中国的药房网站,同样是每片250毫克10片装的价格就高达5000元人民币,折合每片要500元人民币,价格是美国价格的5~7倍。
  
  美国新泽西州某药物公司癌症临床研究部门王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价格因素,大多数中国病人几经辗转在美国购买抗癌药物,更重要的是买个放心。中国药房良莠不齐,药物真假难辨,癌症病人一旦买到假药,后果不堪设想。
  
  而在美国,药物管理局监管严格,即使网上订购,也绝无机会买到假药,可抗癌药物属于处方类药物,没有美国医生专门处方,个人是无法在网上自行购买的,因此,王博士认为,对美国药物的信任也促成了中国癌症病人赴美看病的助动力。
  
  另一个较重要的原因是在美国,病人能领先买到最新研发的抗癌类药物,且如果有医疗保险,药费基本都可由保险公司一并承担。
  
  抗癌新药研发成功获批后一般先在美国及欧洲国家上市,接着再投入中国市场,而新抗癌药上市前,先要在中国找病人做实验,实验时间长短不一,这样一来,整个新药在中国上市的时间就比美国至少滞后了一年至三年不等,有些经济条件非常好的中国病人,为了抢时间,就愿意飞到美国接受更新更好的药物治疗。
  
PS: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本帖最后由 zhwenh_0421 于 2015-4-4 12:1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吴下小蒙
(火凤烂尾了,人生还有何意义?)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91
帖子 4637
编号 30730
注册 2005-1-2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5-4-4 12: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就中国的环境,你还妄想没有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暗至尊
(郭一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3
帖子 2250
编号 290129
注册 2008-8-5
来自 辽宁阜新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5-4-4 14: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进个医院没个几千别想出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15-4-4 14: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wenh_0421 于 2015-4-4 12:09 发表
  
在美国,癌症并不是绝症,而是慢性病, ...

靠,前两天咱认识的一个美国朋友,得癌症走了,发现刚刚一年,50多岁

[ 本帖最后由 ptcn 于 2015-4-4 18: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有熊出没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75
编号 292808
注册 2008-9-30


发表于 2015-4-4 16: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ptcn 的帖子

已经挺慢了PS帝说了,中国人得癌症都是分分钟就死了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5-4-5 01: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美国,“1片对乙酰胺基酚325毫克。”标价1.5美元,中国0.7元人民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5-4-5 01: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今日特刊美国《时代》周刊2013年2月20日发表的深度调查《苦涩的药片:为什么医疗账单害惨了我们》

观察者网全文翻译,以飨读者:
俄亥俄州兰开斯特市的居民肖恩·雷基今年42岁。去年3月,他被检出非霍奇金淋巴瘤, 妻子斯蒂芬妮认为他应前往休斯顿市的安德森癌症中心接受治疗。10年前,她父亲曾在那儿治病,因此至少多活了8年。因此,父女俩对安德森中心的医护人员都很信赖。
这对夫妻刚开始科技创业,没钱购买综合健康保险。他们目前投保的商业医保是每月交469美元保费——即收入的两成——住院期间可每天减免2000美元的费用。但斯蒂芬妮打电话到安德森癌症中心预约时,接电话的女人却告诉她:“我们不接受这种打折保险。”
一位开账员对斯蒂芬妮说,花六天时间过来检查就得花掉48900美元,且需提前支付。斯蒂芬妮只好请她母亲帮忙开支票。“现在只能想尽一切办法了。”她说。雷基夫妇飞往休斯顿市,留下斯蒂芬妮的母亲照料他们的两个十多岁的孩子。
一周后,她又向母亲借了3.5万美元,好让丈夫立即开始治疗。据医生判断,治疗不可拖延。雷基到达休斯顿以后,病情迅速恶化。“他浑身出汗,不停地颤抖,异常痛苦。”斯蒂芬妮回忆道,“胸腔里长了个很大的肿块……越长越大。他怕得要命。”
她说,雷基在接待室耽搁了约90分钟,因为医院得核实支票是否已经兑现。雷基用信用卡预支7500美元后,才得以见到医生。院方表示,雷基等候就医的情况很常见。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外宣部门经理说:“医疗费用提前支付是很正常的,如果确实延误了治疗也只能说很不幸,这是美国所有医院的问题。”
最后,检查和初步化疗费用共达8.39万美元,每一笔都是先付钱、后治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5-4-5 01: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费用为何如此之高?
在长达8页的账单上,344行字全是让人费解的术语和符号,但仔细一看就能看出猫腻。例如有一行是“1片对乙酰胺基酚325毫克。”标价1.5美元,但其实这不过是泰诺罢了。你不用带处方就可以在亚马逊上花1.49美元买个一百片。
还有各种检查项目都是大幅提价,例如“胸片,正侧位71020”标价283美元。如有联邦医疗保险(联邦医保,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该项检查则只需20.44美元。
每抽一次血(“常规静脉穿刺”)收费36美元,血液样本每项检测都要花23至78美元不等。全部加起来,光化验费用就达1.5万美元。如果雷基是老人,能够享受联邦医保,那这些化验费用只需要几百美元。依据法律,联邦医保的支付金额约等于医院提供服务所需的管理、设备、人员薪水的总成本。
一页页账单翻下去更让人瞠目结舌。一剂“利妥昔单抗600毫克”标价1.37万美元。这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有效药物。一般来说,其价格是4000美元/剂左右。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进价约为3000至3500美元。也就是说,这家非营利机构卖给雷基的救命药价格涨了大约4倍。
我就此询问安德森癌症中心,得到的是一份医院的书面声明:“费用计算对供应商、支付方、政府单位等各方来说都是很复杂的事情,我们的收费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差不多。”
这家医院有理由这么牛气。虽然安德森癌症中心只是得克萨斯州大学的一个非盈利部门,但医院收入远超其世界级服务水平,2010财年的营业额达20.5亿美元,利润5.31亿美元,高达26%的利润率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已是天文数字。
中心主任罗纳德·迪平侯就像掌管生意兴隆的企业一样,收入颇丰。他去年收入高达184.5万美元,这还不算他主动放弃的额外报酬。据休斯顿《记录报》报道,得州大学曾允许他“与三家大型制药公司的经济往来”,但他高调放弃了。
迪平侯的收入约为得州大学校长的2.5倍。后者的年薪约为75万美元。这种情况在美国很常见,得州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和耶鲁大学附属医院院长的工资要远高于其大学校长。
去年访问莱斯大学时,我萌生了撰写本文的想法。莱斯大学位于休斯顿市商业中心的外围,我走出校园,瞥见一英里外好几幢摩天大楼,玻璃墙反射的光线照亮了傍晚的天空。这简直是迪拜。但我看到的是得州医学中心而已。1300英亩的土地上屹立着280座高楼,全是医院和相关医疗机构。安德森癌症中心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有1.9万雇员。毫无疑问,医疗产业已发展到巨大的规模。在休斯顿最大的10家企业中,5家是医院。3家是能源公司,共1.4万雇员。怎么会这样?我想。钱都是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我花了7个月时间,分析安德森癌症中心等医院、医生、制药公司以及美国医疗体系中的各方。
包括肖恩·雷基在内的无数病人收到的帐单无法得到合理解释,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病人面对高昂的价目表束手无策。
但那些在医疗行业工作的内部人士则对此习以为常。我们总是争论应该谁来买单,却忘了问那个更为根本的问题:这些高价帐单是怎么回事?
雷基的帐单,以及其他6个例子,为本文提供了近距离观察的机会,雷基和那些大型医疗保险公司在医疗体系这个卖方市场里都是弱势的买方。
结果便出现了美国新一轮的淘金潮,从特效药、拐杖、人造植入器官、CT检测仪以及各种医疗收费服务。全美城市都出现了相同的景象,免税的“非营利”医院转变为各个城镇最赚钱的企业,医院的主管则常常是当地收入最高的人。而在大城市,甚至医院的中层管理人员也收入颇丰,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的14位行政主管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其中6个人超过了1百万美元。
放眼全国,这些能量巨大的机构和天价帐单主宰了美国经济,美国纳税人的医疗负担是全世界最高的。美国20%的GDP用于医疗方面,而其他发达国家则是美国的一半。无论从哪个方面衡量,美国的医疗体系都比不上其他发达国家。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美国人的医疗花费是其后10个国家的总和:日本、德国、法国、中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西班牙和澳大利亚。我们可能对600亿美元的桑迪飓风救灾资金感到惊讶。但你要知道,那只是相当于美国一个星期产生的医疗费用。美国人每年用于购买人造膝盖和髋关节的金额高于好莱坞全年票房。美国人花在拐杖和轮椅等耐用设备上的钱则是这一数字的两三倍,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国会受到大量游说,结果,联邦医疗保险购买耐用医疗设备的价格要比在沃尔玛的价格高25%至75%。
美国劳工部预测2020年发展最迅速的20个职位中,有10个与医疗行业有关。也许有人以为,美国最大的城市是金融服务之都,但纽约市最大的18家私人雇主中,有8家是医院,只有4家是银行。这么多人救死扶伤是好事,但医疗拖累了全国经济,纳税人、公司和消费者花这么多冤枉钱,则说不过去。医疗正在蚕食美国的经济和财富。
把麦肯锡以及其他研究机构的数据统合起来,总体上是这样:今年美国人的医疗消费预计达2.8万亿美元。如果按照其他发达国家的人均医疗消费金额计算,这2.8万亿当中,7500亿美元(总额的27%)是多花的。在2.8万亿美元中,通过为残疾人和65岁以上公民提供的联邦医保,以及贫困人口享受的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总共是8000亿美元,由联邦政府支付。这8000亿美元还在随着物价和GDP迅速增长,变成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剩下的2万亿美元将由私营医保公司和个人(包括没有上保险和交保费的人群)支付。
家住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市的珍妮斯,今年64岁,退休前是一名售货员。去年夏天,她突然感到胸口疼,救护车把她送进了斯坦福医院的急救室(名义上是非盈利机构),医院距住地才4英里。经过几小时诊断,结果她只是消化不良,就被打发走了。故事还没完。
这次诊疗花了她2.1万美元:救护车费用995美元,医生诊断费3000美元,医院诊疗费1.7万美元。
她失业已1年,也没有上医保。账单上有三次标价为199.5美元的肌钙蛋白检测,这项检测可查出患者是否有心脏病。有些医疗机构常做这项检测,因此并无大碍。问题在于价格。斯坦福医院发言人说这个价格是根据“定价表”来的。据悉,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定价表。以前,定价标差不多是一本电话簿的厚度,而现在则是一个庞大的电脑文件,包含无数项目。
斯坦福医院的定价表包罗万象,其中当然包括珍妮斯做的血液测试。这似乎应该是一份重要文件。但每当我向各家医院提起此时,院方都会假装不知道。他们想法设法转移话题,或者轻描淡写。我很快明白过来,他们希望外人不要去关心定价表。这是价值万亿美元的医疗帐单的基础,但似乎没有任何商议过程或原则可言。
珍妮斯64岁,没到65岁,所以无法享受联邦医保。但是,对比同一个肌钙蛋白检测的价格可以让我们管窥定价表在医疗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评估199.5美元的价格有多大合理性。联邦医疗保险收集每一种治疗、化验及其他服务的数据,强调非营利性医院应该维持成本,但不得盈利。因此,根据法律,联邦医疗保险应该补偿医院的所有服务成本,包括管理、资本运营、高管薪酬、、员工保险、地区差异带来的额外生活费,甚至医学院学生的教育费用。
如果享受医保,肌钙蛋白检测费用只需13.94美元,而不是珍妮斯支付的199.5美元。
珍妮斯接受的全血细胞计数检测标价157.61美元,如果你是急诊室爱好者,那你应该记得,乔治克·鲁尼一晚上要接受好几次这个化验项目。在康涅狄格州,这个化验项目的医保价格为11.02美元。医院人士竭力宣称,联邦医疗保险没有补偿全部成本,平均每位病人要让医院损失约10%的钱。但就算在11.02美元的基础上提高10%,也远达不到157.61美元的程度。每家医院的领导都在抱怨联邦医疗保险的补偿率。补偿率是由国会制定的,美国医院协会去年花了1859041美元用于游说国会议员。
但是,斯坦福大学向美国卫生部提交的年度费用报告显示,联邦医疗保险设定的赔偿率是准确的。斯坦福医院2010年实际用于检测的成本为2750万美元,而收费却达2.932亿美元,是前者的11倍。虽然有私人医保的患者可在定价上打折,但折扣远不如联邦医保的大,并且医院是制定的。也就是说,医院靠打折价也能能赚钱。至于没有医保或诊疗超过医保范围的患者,就得按定价表付费。
这就是美国医疗市场:最无助的人支付最高昂的价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5-4-5 02: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每个医院的定价表都不尽相同,也没有客观的制定标准——没有一位医院人士能向我解释标准是什么。“这是很久以前制定的,一直沿用下来。”一位医院的财务主管耸耸肩说道。
我向斯坦福医院询问珍妮斯帐单上的价格。“这不是实际价格。”医院发言人奥斯塔德说。我请求约见医院的CEO格里斯勒。“这是我们内部的价格,但大部分从未支付。我怀疑格里斯勒已经多年未见这份定价表了。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你如此在意它。”
奥斯塔德拒绝评论珍妮斯的帐单,包括浮夸的化验价格。“我告诉你了,这种账单没有意义。”他说,“没人真的照这个帐单付钱。”
但珍妮斯被要求付钱。另外,定价表的价格是有意义的,就算是那些有联邦医保的人也要当心。保险公司拥有医院需要的客户,但保险公司却会先在医保价格基础上上浮30%-50%,而不是在定价表上直接打折。随着很多医院联合起来,保险公司越来越丧失了谈判的资本,于是定价就会直接从定价表上打折,比如5折或4折,可是,13美元成本的药品价表上仍然是199.5美元,打完折也没用。“我们痛恨商讨定价表,但没办法。”安泰保险的律师爱德华·沃德尔说。
没几个消费者意识到定价表的存在,医疗产业已经把辩论焦点从帐单定价转移到了“谁来买单”这个问题上。
珍妮斯账单中还有一项更加昂贵的项目,名字叫“NM MYO REST/SPEC EJCT MOT MUL ”,是一种CT扫描,标价近8000美元,医保价格554美元。
珍妮斯还额外支付了染料费872.44美元。常规的心电图检查费用低得多,即使按照该院的定价表,也只要1200美元(如果有联邦医疗保险,则只需支付96美元)。虽然很多医生说这项检查比较全面,但也有些医生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没必要用CT检测。
美国心脏病学院前CEO、心脏病学专家杰克·勒文说:“当然要看具体的患者情况,但一般是先做简单的检测,比如心电图就足够了。我们做了太多核磁共振。这并不妥当……有时心电图就够了,不用别的检测。但一般都是先做简单的,如果查出问题,再做更深入的检测。”
由于珍妮斯当时的病情无法获悉,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医生会给她做昂贵的检查。但医院的动机是,CT扫描设备造价25万美元,使用耗费很小,如果能让更多患者做这项检测,就能尽快捞回成本开始盈利。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报告,一台医疗设备如果每天使用在10-15个患者身上,1年就能收回成本,而设备的使用寿命长达7-10年,利润可想而知了。一年过后,每做一次检测,就可以纯赚利润,刨去医院的维护费,以及给医生的回扣。
根据麦肯锡的另一份报告,美国医疗行业人均CT扫描次数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高,比德国高出71%。德国政府医疗体制没有给过度医疗提供动机,给医院进行CT扫描的补助也只有美国的1/4。
在美国,联邦医保对医院的补助是由国会制定,但联邦医保在抑制过度医疗方面也有限制。联邦医保为了防止医生在同位患者身上进行多次CT扫描,规定分析同一位患者的多次扫描片费用必须下降,而美国放射学会去年11月14日就在专门国会新闻的报纸《Politico》上刊登整版广告,呼吁通过一项方案,旨在反对联邦医保的这一限制举措。(实际上,当天《Politico》报的12页广告中,有6页是医疗集团的各种游说。)
花在高科技检测上的医疗费还有增加的趋势。麦肯锡对比1997年和2006年的情况,CT扫描仪和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台数从3000升至1万台,每台平均使用次数由3800升至6100次。《急救医学纪事》的一份研究表明,美国急救室使用CT扫描的次数近几十年翻了两番。一位前急救医生说,“在急救室做CT扫描就像吃糖果一样简单,但这太小题大做了,相当于在机场给90岁的老太太搜身。”
与此同时,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等医疗设备公司也成了美国经济的亮点。猎头也在康乃狄克州积极寻觅合适的销售人才,只需有“至少一年销售固定设备经验”,开出的待遇包括年薪8.5万美元,最高达9.5万美元的销售佣金,还有车辆津贴。
我在网上申请该职位以后发现,光康涅狄格一个州就有186位医疗设备销售员。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5-4-5 09: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富人在美国得癌症是慢性病, 穷人在美国得癌症是死刑. 因此, 有中国富人得了癌症愿意去美国养病, 这是再合理不过的事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5-4-5 09: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可否认, 美国的尖端医疗水平, 确实比中国高的多. 但这些东西和穷人无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wenh_0421
(例无虚发)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6
帖子 12103
编号 6531
注册 2004-4-6


发表于 2015-4-5 12: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非关干部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5-4-5 09:19 发表
不可否认, 美国的尖端医疗水平, 确实比中国高的多. 但这些东西和穷人无关...


  医疗水平姑且不论。请问,从制度上看,与美国穷人相比,中国的穷人治病有哪些优势?

PS:

  再请问,从制度上看,与美国富人相比,中国的富人治病有哪些优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杏花疏影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28
帖子 3242
编号 510135
注册 2015-1-27


发表于 2015-4-5 15: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5-4-5 09:18 发表
富人在美国得癌症是慢性病, 穷人在美国得癌症是死刑. 因此, 有中国富人得了癌症愿意去美国养病, 这是再合理不过的事了.



QUOTE:
原帖由 zhwenh_0421 于 2015-4-4 12:09 发表
江明来自广州,早年来到美国打工,生病前在纽约市一家医院做护工,经济条件一般。他告诉本报记者,去年他回国探亲的时候感到身体不适,当年11月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得了食道癌。

piapiapiapiapiapia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暗至尊
(郭一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3
帖子 2250
编号 290129
注册 2008-8-5
来自 辽宁阜新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5-4-5 15: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光哥啪啪啪的干啥?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5-4-5 17: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4-5 15:39 发表


piapiapiapiapiapia

汉奸的言论也能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杏花疏影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28
帖子 3242
编号 510135
注册 2015-1-27


发表于 2015-4-5 17: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5-4-5 17:21 发表


汉奸的言论也能信?

楼主与你之间,如果非要有一个汉奸的话,只能是你。

另外,楼主转的文章啊,你非说这个记者是汉奸的话,麻烦拿出证据来。

[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4-5 17:25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5-4-5 17: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4-5 17:22 发表

楼主与你之间,如果非要有一个汉奸的话,只能是你。

另外,楼主转的文章啊,你非说这个记者是汉奸的话,麻烦拿出证据来。

民主人士都是大汉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杏花疏影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28
帖子 3242
编号 510135
注册 2015-1-27


发表于 2015-4-5 19: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5-4-5 17:57 发表

民主人士都是大汉奸

只有你是汉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5-4-6 14: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不是汉奸,因为他可能不是中国人,证据:
原帖由 zhwenh_0421 于 2015-4-6 10:45 发表
  美国的私立医院大多是需要排队的盈利机构,你国的干部病房都是无须排队的福利地盘,对吧?

PS:

  昨天下了比较大的雨。人民军今天下午向朝鲜东海发射四枚短程飞弹,均飞出100多公里并落入指定海域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杏花疏影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28
帖子 3242
编号 510135
注册 2015-1-27


发表于 2015-4-6 14: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5-4-6 14:08 发表
楼主不是汉奸,因为他可能不是中国人,证据:
原帖由 zhwenh_0421 于 2015-4-6 10:45 发表
  美国的私立医院大多是需要排队的盈利机构,你国的干部病房都是无须排队的福利地盘,对吧?

PS:

  昨天 ...

这里不是中国人的,只有天宫一个人。

至于你引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想,小学语文辅导,不是我应该做的。

[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4-6 14:13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5-4-6 17: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4-5 19:21 发表

只有你是汉奸。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5-4-5 15:42 发表

如果互联网真成为所谓的爱国人士的互联网,我宁愿被社会淘汰。正所谓:道不行,乘槎浮于海。

得多恨中国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啊,谁是汉奸一目了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5-4-8 00: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4-6 14:10 发表

这里不是中国人的,只有天宫一个人。

至于你引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想,小学语文辅导,不是我应该做的。

你国什么意思,你不明白吧,需要中国的小学语文老师教你吗?
不会说你也不是中国人吧?我可是中国人哦。
如果你不懂得意思自己查中国的汉语字典哦,不要查美国的英语字典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5-4-8 00:1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杏花疏影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28
帖子 3242
编号 510135
注册 2015-1-27


发表于 2015-4-8 00: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5-4-8 00:11 发表

你才需要小学语文辅导吧,你国什么意思,你不明白吧,需要你小学语文老师教你吗?
不会说你也不是中国人吧?我可是中国人哦

看来你果然语文需要辅导。连反讽都听不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5-4-8 00: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4-8 00:15 发表

看来你果然语文需要辅导。连反讽都听不懂。

如果你或者他是中国人,不会用你国这个词的。反讽不是这样用的。拜托,你连基本的中文都不懂啊。没有中国人这么用的。


只有不承认是中国人才会称中国为你国。

当然你如果跟天宫说你国(指澳大利亚)那才符合中文的规范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5-4-8 00:3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wenh_0421
(例无虚发)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6
帖子 12103
编号 6531
注册 2004-4-6


发表于 2015-4-8 07: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语法严谨

  我轩水深,来历不明或来自火星或来自澳洲的“中国人”,不被认可是我国人,理所当然。

PS:

  涉嫌卧底的多的是。



[ 本帖最后由 zhwenh_0421 于 2015-4-8 07: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5-4-8 09: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4-8 00:15 发表

看来你果然语文需要辅导。连反讽都听不懂。

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顶,往往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语言上就是“说反话”。作为讽刺手段的“反话”,是“反话正说”,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描述明显的丑恶、虚假的现象,表达作者的鄙视与挖苦

反讽需要反义词才算,请你去请教你的小学语文老师,“你”和“我”是反义词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5-4-8 12: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4-6 14:10 发表

这里不是中国人的,只有天宫一个人。

至于你引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想,小学语文辅导,不是我应该做的。

机器人估计是外国人的证据2:
原帖由 zhwenh_0421 于 2015-4-8 10:05 发表

  是否有读书姑且不论,在没看到你的公民身份证明前,彼此同称我国不合适。

PS:

  我轩人都懂中文,都自称“中国人”,但未必都是我国人。

这是幼儿园小孩都不会犯的中文错误。

杏花你认识机器人吗?你凭什么就一口咬定机器人是中国人?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5-4-8 12: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wenh_0421
(例无虚发)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6
帖子 12103
编号 6531
注册 2004-4-6


发表于 2015-4-8 13: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cmy77 的帖子

  【简明扼要】出示你的中国公民身份证明,我采信了,下次就改称“你国”为“我国”。OK?

PS:

  苍天大地,我受不了了。



[ 本帖最后由 zhwenh_0421 于 2015-4-8 13:2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5-4-8 22: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wenh_0421 于 2015-4-8 13:26 发表
  【简明扼要】出示你的中国公民身份证明,我采信了,下次就改称“你国”为“我国”。OK?

PS:

  苍天大地,我受不了了。


你下次还是说贵国比较中听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wenh_0421
(例无虚发)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6
帖子 12103
编号 6531
注册 2004-4-6


发表于 2015-4-9 09: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 cmy77 的帖子

  【比较中听】贵国是“民国”还是“官国”?

PS: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司马光拍拍王安石肩膀:“介甫,跟我斗,你还嫩了点。”王安石淡定回击:“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砸了个水缸吗?换了我也一定会这么做,我比你只是少了一个机会罢了。”司马光眼中射出两道寒光:“机会是自己创造的,你只知道老夫砸缸,却不知道那小孩是怎么掉下去的!
  ——司马谈史(2014年11月20日)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05:2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56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