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关佐于2004-06-08, 15:57:50发表
原帖由晕菜于2004-06-08, 15:38:51发表
估计曹操派遣徐晃屯兵宛城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于禁部队会这么快就全灭,东面的
张辽等部队因为跟孙权对峙的缘故还没抽调,所以徐晃南下的时候估计带的都是些临时组建的新部队
这点`我不大同意~我认为徐晃带出来的只是没有经历过战斗的士兵~而非零时组建的!他们绝对经过系统的军事作战训练~要不曹操能派徐晃带着他们去支援曹仁!曹操是知道关公统帅能力的~而且曹操手下能和关公有一拼之力的就是徐晃和张辽~而他们都和关公有着很好的关系!这说明着什么?关公只尊敬有能力的人!
你说张辽的部队在和东吴在对峙~这个是错的~其实张辽的部队还在徐晃之前被调来~由于路途比徐晃要远所以才没有赶到!
曹操拥有整个北方~而人力资源比东吴加上西蜀的还要多~他们会没有足够的兵力吗?在汉中那里回来不过十余万人~而冀州等北方的四州绝对还有大量的部队!只是路途遥远~南调需要的时间要久得多罢了!
如果兵力足够曹操何需考虑迁都避其锋锐,何况除了徐晃自带的军队,前后还有十二营军队
增援都归徐晃指挥,看见这种情况加上曹操写给关羽的有关东吴即将偷袭的书信关羽还不撤
退这是怎么回事,
另外魏国能和关羽相敌的将领多的是,关羽只尊敬有能力的人,就不该轻视孙权
张辽是我记错了
原帖由
关佐于2004-06-08, 15:49:13发表
原帖由tangliang于2004-06-08, 15:05:10发表
没有兵统帅能力也有用?
报警的设施能不用兵守?自相矛盾(100人是什么意思?)
连周边国家的关系都没搞好就出兵去打其他国家,还麻痹大意这还不是关羽的过失?
连吴抗曹是刘备自己一直以来的国策(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已经说了),而且怕贼惦记着还
不严密防守?
关羽没能搞好和东吴的外交,仅凭陆逊一纸文书就放心东吴这就是关羽破败的最大原因
在种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还贸然出兵,并在徐晃大军增援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撤军近一年
这就是关羽的刚愎自用
拜托啊~你能不能领会一下精神啊!关公手中没有士兵吗?只是士兵不足!而士兵不足~也能有这样的战果~那就是其军事统帅能力的表现!
我说的是就算你每个烽火台有驻扎了100个士兵~有用吗?你也应该想下啊~烽火台一般就是驻扎10-20个士兵~那还是主要的烽火台~而不套主要的,有5个士兵就很了不起了!
没搞好关系?就算是诸葛~刘备在这个关系也不可能相处得和很好的!荆州是东吴长江防线的要害之首!他们能安心的将其放在别人的手上吗?!而有机会他们能不好好的把握吗?
就算关公没调走守荆州的士兵~在吕蒙的偷袭下也是没用用的~主要是没有能稳定军心的将领!而关公调走士兵也是想尽快的攻下樊城~这点也可以从关公派去阻击徐晃部队的士兵的数目中看出来!
关公在曹操的支援部队之前~并没有多大的失败~再战之力还是有的!正真的要害就是被吕蒙偷袭掉了荆州!而偷袭荆州的要害有是那两个王八蛋的叛变!如果关公有足够的人才~他才不会用这种光靠关系爬上来的人呢!关公只尊敬有能力的人!
关公性格上是有弱点~但是其能力是没有人能否认的!
关羽相对整个魏国自然是兵力不足,但相对襄樊在兵力上是占优势的。
而且在魏国援兵源源不断地增援、而且已经被徐晃打输了几仗的情况下无论东吴如何都该立
刻撤军,但关羽没有
东吴这个问题不是要他去解决而是拖延,他对东吴的粗暴使得没做好这个工作就已经是一大
失误
至于烽火台既然那么没用,那建造什么,吕蒙干什么要诈病?要让没什么名气的陆逊接任并
在书信中自贬来麻痹关羽?更兼王浦已经提醒过关羽烽火台的守将问题。
光靠关系?什么关系?你以为在演义里是垃圾的在历史里也是垃圾?如果不是没有守兵,荆
州哪里会那么快失陷,糜芳在徐州那么惨时都没叛变却在这是叛变,这不是关羽平日领导无
方?
用人不当(博士仁、糜芳、烽火台守将)、政治轻佻、刚愎自用就是关羽破败的性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