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疯僧看戏]大刀魂•精武魂•中华魂, 2010.1.6全文完成。当年因为轩辕挂挂,所以此文上半段首发某论坛。如今某论坛挂挂,故下半段首发轩辕。也算轮回了,总之就是不伦不类。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疯僧看戏]大刀魂•精武魂•中华魂

  作者声明:本人只在2个论坛用 疯隐僧 这个ID发过此文,转贴请注明ID,谢谢!

[疯僧看戏]

大刀魂•精武魂•中华魂


  早就在报纸上看过有关连续剧《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下文简称《大刀》)的宣传,赞誉的声音比较多,说它武侠情节、战争情节兼有,又振奋了民族精神,扣人心弦,老少咸宜,收视率高;批评的声音也不少,说剧情拖沓、片尾曲不讨人喜欢等。眼见为实,最近终于得以断断续续地看完此剧。现在说说个人感想——

总有不如人意


  1.剧情存在拖沓
  我看这部片,当然是以看二十九军在喜峰口、卢沟桥等地激战日寇的为主。该剧长达28集,前几集有长城抗战的情节,后几集就是全面抗战的故事,中间有相当大的篇幅是讲述本片主角郑羽的父亲郑承龙和其师弟路传虎两家的恩恩怨怨。其中关于门派的描述及冲突的形象性来说,刻画得不够精彩。
  结果,看完全剧后,我对前后两段的内容记忆较深刻,中段的故事就比较模糊了。用本地方言来说,本剧有点“狗扯羊肠”(就是越拉越长的意思)。不过,听说影视圈有一个潜规则,就是不够20集的电视剧连广告都很难拉,所以片子拖沓有时也不能怪导演编剧太多。

  2.部分情节不合理
  如果说片中多处战斗可以用枪而不用枪是剧情需要的话,有一些牵强的情节就是完全为了引出下面的戏,显得生硬且不真实——

  分不清轻重缓急的郑承龙
  作为主角的父亲,虽然脾气暴躁,所以多年碰壁,但到了枪林弹雨的非常时期,也该清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吧。他居然在打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带着大刀秦女儿小蓉去郑羽那儿逼婚!也不想想枪子可不长眼,到时有可能儿子没找到,自己倒中流弹而死,那样就事与愿违了。最后婚没逼成,小蓉做了部队卫生员,郑承龙回家时,遇到郑羽在与本片邪恶男一号——神风刀队指挥官三岛明夫的部队在进行枪战。郑承龙插进去空手打死了几名日寇,并对三岛说“有本事就不用枪”,对中国刀法极有兴趣的三岛,就扔了一把倭刀给郑承龙。经过一番激战,郑承龙杀死若干日寇,自己也被三岛一击杀了。现在看来,郑承龙逼婚其实是为了引出了他激战日寇的情节。

  婆婆妈妈的郑羽
  作为本剧的导演和主演,连奕名的戏很足,据介绍他有武术基础且专门在香港学习过武打设计,因此拍动作片绰绰有余。郑羽这个角色在剧中大多数表现是积极的,但一些细节的表现却有弄巧成拙之嫌,显出了婆婆妈妈的个性,和武人应有的雷厉风行个性相差甚远。
  剧中出现过几次郑羽惹事,亲友或战友让他快走,总要经过一番苦劝甚至是硬推才走。看到这里,我最能体会“皇帝不急太监急”这话了,烦!叫你走你就走,那么多废话干什么!干脆点行不行?况且,军人本就该学会服从。在这个时候,用“婆婆妈妈”一词来形容不为过。我还嫌用轻了,以前听北方朋友说过个一词,叫“磨磨矶矶”,用来形容郑羽也很形象。
  之所以厌倦这种情节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和武打片十大俗之一很相似了——该逃走的人总要以“我走了你们怎么办”之类的原因推来推去不想走,然后被人硬推走却耽误了时间,这时总有人会留下来掩护,结果一般都是壮烈牺牲。唉,还真是腻歪这种情节了……
  如果这样的表现只算一般婆妈的话,那么郑羽最婆妈的表现,莫过于镇守宛平时遭到日寇攻击,被强调过多次不许开枪的命令弄得很压抑的他,在打电话请示上级时得到允许抵抗的命令,竟然哭泣!随后进来的罗连长着急地问:“营长,你怎么了,你倒是说话啊!上面让不让打?”太窝囊!知道什么叫“男儿有泪不轻弹”吗?在窗外大炮轰鸣的时候哭什么?这个时候接到允许打的电话,最该做的事是一扔电话马上出去部署战斗!战争本来就是争分夺秒,还在这里哭哭哭!哪有半点武人的样子?
  
  3.最莫名其妙的情节
  看到郑羽的徒弟周望把一平民少女玷污,我对此情节非常不满。

  关于历史上的大刀队,我倒看过一个故事:赵登禹将军有一个才18岁的警卫员,在出征之前想去摸一个17岁的姑娘,人家一叫他就跑了。赵登禹集合部队,硬是把这个警卫员揪了出来。一问,警卫员说,明天是死是活不知道,他活了这么久,从来没有见过女人的那个,所以想看看,没想干别的。赵登禹大骂其“丢人”,此时战士们都为警卫员求情。那姑娘的母亲也示意女儿说话,没想到少女在众目睽睽的情况下解开上衣,让全军的战士都看到了……赵登禹被深深震动,示意全军:“敬礼!”
  后来,警卫员果然战死沙场。赵登禹则叫人给那位少女和她母亲送去银元200块,没想到母女俩已双双自尽。

  如果《大刀》这一剧情是根据这个故事的话,塑造周望玷污了姑娘可谓弄巧成拙。当年的警卫员是不是本有玷污之意,被抓了才托辞说想看那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当年他并没有得逞。“未遂”和“得逞”的恶劣程度是不同的,遭人恨的程度也不一样。周望这家伙得逞了,被崩是活该。郑羽放他一马,周望后来战死,也不会比当年的警卫员获得更多的同情心。
  如果这个剧情不是因为这个故事,而是其他我并没听说过的二十九军士兵玷污少女的故事。那么,有没有必要一定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我觉得值得商榷。
  在剧中,那被玷污的少女跪下为周望求情,让郑羽给他参加战斗,还说愿意嫁给他。不知历史上可有此事?
  我只知道,当年那少女让全军战士看到那个时,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这是在非常时期,为振奋我军士气,为满足即将赴死的警卫员的愿望的不得已之举。无论如何,在那个时代,在大庭广众下做了这种事,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甚至可以说,那少女今后怎么见人都是一个问题!她没有被玷污,但仍和母亲一起自尽,不能说和此事毫无关系。
  而剧中被周望玷污的少女,她能比当年那位少女做到更从容吗?那少女最后活下去了,还因救了郑羽被三岛明夫杀死。这个情节并没有让感觉到真实性和贴近性。
  另外,我的顽固思想也是反感此情节的原因,总认为这种情节让青少年看到影响未必好。
  
  4.主题歌的风格实在是……
  说实话,我无法接受嘶吼一类的演唱风格,因此形成了偏见,凡是听到这类歌,不是觉得颓废就是觉得无病呻吟。《大刀》的片尾曲虽然谱完全没有改变,但唱风正是我不喜欢的。听到片尾曲,我没有感到振奋,反觉得压抑,有种快断气的感觉。在中国,像我这样的老古板应该还有吧,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歌会引来非议了。

出彩的角色和情节


  部分人有这样的习惯,要批评人家时,先说一番对方的优点,然后用一句“但是”就可以转向正题。被批评的人因为前面已经得到肯定,可能更容易接受批评,至少也不好意思发作。今天,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先说要批评的东西,再说自己满意的内容,也算换换风格,免得让读者看疲了。
  本剧有3个配角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给了主角极大的衬托:

  1.王营长
  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声音沙哑、行为粗鲁、说话不时会喷口水……王营长刚出场时,很容易给人留下兵痞的印象(我甚至以为片尾曲是他唱的……)。不过,当他说出“老子是二十九军”的时候,稍懂点历史的观众都明白:准备开打了。往后他误以为郑飞是逃兵时,大家都会着急:自己人别较上劲啊……
  在喜峰口打了第一战后,王营长欲放郑家兄弟回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秀了一回肌肉。好家伙,从肌肉的皱纹可以看出,他有一定的年纪了,不过形状线条都在。穿军装时看不出来,这一脱就见庐山真面目了:虽然不高,但绝对够壮!
  大约是在10年前吧,我在《健与美》上看过一篇文章。央视版《水浒传》副导演潘引来(《杨家将》里演杨四郎、《三国演义》里演年轻司马师、《水浒传》里演扈成的那位)接受采访时说,健美的演员不好找,剧组招演员时,来应试的不是偏胖就是偏瘦,并不是很符合好汉的形象。因时间紧迫,最后就选了几个形象更接近的,然后直接买健身器材到剧组来,恶补之后的身材终于让人满意了。
  这么看来,王营长的演员的健壮阳刚可谓难得。
  除了身材,王营长的语言、作风都展现了军人的魅力。“20年前,我们太小;20年后,我们太老;现在我们不老不小,抗日正好!”
  担心郑羽犯臭脾气不愿撤退,王营长冒着危险去动员他,也就因此失去了性命。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也就是因为王营长的牺牲,郑羽的性格改变了许多。怒砍矢野毅,是郑羽最后的冲动,那也是因王营长的死而内疚的爆发。重回二十九军后,郑羽的部队多次和日军对峙,他都能保持头脑冷静,这是王营长用命教他的:
  “你小子太像年轻时候的我了……”

  2.矢野毅
  这个日本军官可谓血债累累,大刀秦、路传虎等人是他亲手杀的,王营长等人的死和他也有关。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比三岛明夫更卑鄙。演员本人也是满脸横肉,而且他不像其他演日本人的演员那样,在拍摄时说普通话,之后由配音演员配上日语。看他在和三岛明夫对话时的口型,很多时候是说日语的,因此我一度以为他也是日本演员,看片尾字幕后才发现不是。
  演员充分展现了矢野毅的阴险毒辣,在打败仗时大喊“撤退”的时候,他也表现得足够落魄,是一名很有演技的演员。因此,他也当仁不让地和三岛明夫那样成为观众最恨的人。

  3.孙双手
  “和日本鬼子刀对刀,尽用一些无门无派的招式,也太显得我中华无人了吧?”听到他对郑羽的质疑,免不了会让人想起那些抱着深深门户之见的武人。刚开始,孙双手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好感。
  到了练武场,听到郑羽对自己弟子的客观评价后,孙双手决定亲自挑战郑羽,不禁让观众捏了一把汗。没想到郑羽手下留情让他赢了后,孙老的脑筋也一下转过了弯。“郑英雄的刀法没有规矩,却胜了老夫。老夫现在才明白,这规矩就是让人破的!”这下观众对他的反感完全没了,好个孙老,够豁达,够大气!
  在郑羽看出他的刀法和日本刀有关系后,孙双手对郑羽更加欣赏。之后电视剧虽然没对他俩的交流作更多的交代,但相信郑羽必可从他那里再学会不少东西。

  除了这三个人物外,剧中还有很多有鲜明个性的人,如最后关头觉悟的路有光、略显小气的宋立丰、抛弃“良民”思想的郑德等,哪怕是三岛明夫的那个窝囊弟弟都塑造得很特别。就是这些个性各不相同的人,演绎了不少引人入胜的情节。

  无论配角多么出彩,倘若主角表现不行,只能被配角抢戏(可以参考陈佩斯朱时茂的表现),那整部剧也不会太成功。虽然我对连奕名的眼睛有时略显无神并不满意,对郑羽有时的婆妈表现也很烦,但作为主角的他还是完成了任务。和日寇激战的表现都不错,不过,我最欣赏的是他在夺回铁路桥之前的表现——
  “夜袭要先向师部汇报,师部要向军部汇报,军部要向南京政府汇报,这就贻误了战机。战机你懂吗?不夺回铁路桥,就可能丢掉宛平和卢沟桥,那北京会成为一座孤城,这个责任你付得起吗?”
  二话没说,连自己的弟弟也被他叫人看管起来。郑羽这次夜袭,决不是仅仅要为战友罗刚报仇那么简单,这是真正从军事角度来考虑问题。他变得识大体、懂大局了,也展示出了武人应有的冷静和果敢。这个时候的郑羽,显得特别高大。

[ 本帖最后由 疯隐僧 于 2010-1-18 00:58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武打片段赏析


  《大刀》里的打戏很多,精彩的也不少。我比较喜欢看的是几场单挑戏,比起多人混战的分镜头剪辑,两人对战的连续动作设计需要多下些工夫,现挑三场个人认为最有味的进行赏析。由于动作在电光火石之间,本人的武术内涵有限,出现视觉或理解偏差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战例一:郑羽对孙双手
  此战虽然时间不长,但也充分体现了郑羽无门无派却敢于创新的奇招。同时,孙双手的见缝插针的拳技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着双方一声“请”字,两人亮出架势。一开始,孙双手便直扑过来,还没靠近郑羽时便连续使了两招提撩刀。不过,此乃虚招,真正攻击对手时,孙双手却用了直来直去的扎刀,欲取面门。一些武林中人使刀时,在不熟悉对手身家路数的时候,一般不会轻易使用大开大合的劈刀、砍刀,以防被对手抓住破绽,而是先使用扎刀、割手等动作预兆不甚明显的招数作为试探。



  郑羽横刀往上托,化解了孙双手的扎刀。孙双手立刻收刀,由下往上提撩。在郑羽刚刚架开时,他便化撩为劈,郑羽横刀挡住(图1)。
  孙双手几招被破后,气力稍缓。郑羽开始反攻,他先是一招斜撩刀挥向孙双手喉部,孙双手用刀拨开(图2)。
  郑羽向前迈一步,使出斩刀,欲横割孙双手腰部,孙双手借前面拨刀之力转了一圈,将郑羽的刀格开(图3)。
  郑羽进逼后再使几招,孙双手一一化解,但已由前面的主动进攻被逼到了被动防守的地步。由于孙家形意刀是其先祖研究日本刀法后创造的,因此孙双手在和郑羽交手时,虽然是单手使刀,却有很多双手刀的动作,他的左手也一直在辅助右手。这一点,武术指导是通过动作设计表现出来了的(图4)。



  孙双手为扭转形势,在郑羽再次进攻时,选择了近身缠斗,一掌向郑羽击去,被挡开(图5)。
  两人的刀、手互不相让,几经来回后。孙双手看到郑羽破绽,一刀扎向郑羽右胸。当时郑羽的刀已被其拨到外侧未收回,无法使用格刀拦住这一刺,便迅速侧身,同时左掌推开孙双手右臂,让过其刀尖。令孙双手没有想到的是,郑羽右手并没有闲着,而是腕口翻转使刀尖朝下,配合左掌将孙双手的右臂及刀夹在其中(图6)。
  接着,郑羽趁孙双手扎刀余力未尽,左手抓住其右臂往其刺的方向一拉;右手使出缠头刀,以身子为轴逆时针划弧,一下就把孙双手拉到了其身后。孙双手扎刀时本就有向前的惯性,被郑羽借力用力,顺势一拉后,身子重心完全向前,平衡已失,不得不往前连走数步进行调整。这一来,背部、右肋部等处完全暴露出来,面色大变(图7)!



  本片还特意从俯视的角度再次重复郑羽这一怪招(图8-10)。这回观众可以看得更清楚,郑羽除了在孙双手丧失平衡后从背后下刀之外,早在使缠头刀之时便可顺势直取对方颈项,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手下留情。



  孙双手背对着郑羽时发现对手没有下刀,便立刻转身再次攻击。郑羽前面该出手时未出手,当孙双手反扑时反而受制,只得连挡几下劈砍(图11)。
  孙双手渐渐加力,郑羽持刀把格挡略显吃力。看见孙双手又砍,便用左手抓住刀背前部,架住对手之刀(图12)。
  怎奈孙双手力大,郑羽双臂均弯曲,距离过近且动作受制,上三路破绽已出。而孙双手的左臂在这一刻处于自由状态,便一掌将郑羽击了后退几步(图13、14)。
  前面郑羽让了孙双手一招,因此孙双手在其中掌后没有逼上去继续攻击,算是投桃报李,双方扯平。不过,如果是实战的话,他已经完了,因此还是郑羽略胜一筹。

[ 本帖最后由 疯隐僧 于 2010-1-3 00:54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战例二:郑羽与三岛明夫擂台一战
  在解析这个战例之前,先说说一些题外话。
  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抗日战争史料里,并没有见过有关本剧中提到的“神风刀队”的记载。那个时代我国的抗战战场,刀对刀的情形不会太多,还是大刀对刺刀的战斗相对多些。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中国刀术和日本剑道在战场上直接交锋可能不多,但在其他领域却免不了明争暗斗。自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日本进入了任何活动都要向国民士气的发扬和战斗力的增强看齐的时代。于是,当时只重个人修养修炼的剑道也向军国主义屈服,恢复成战技之一。这种用于战斗的剑道可能也来到过中国,因为我国民间一直有着本土武师和日本剑客较量的传闻。不过,我没听说过那些日本剑客后来摇身一变成为日军军官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无论是三岛明夫还是神风刀队,很可能都是本片虚构出来的。而如此艺术加工的出发点之一,便是制造中国大刀大战日本剑道这个看点。本片最精彩的打戏,正是郑羽和三岛明夫的几次对决。
  三岛明夫的刀法如何?当然不错了。不过,他用的可不是纯正的日本刀法,至少说和现代的日本剑道有一定差别。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本剧的拍摄阶段,我在网上看过有关三岛明夫饰演者矢野浩二的一则新闻,大致是说他正在《大刀》剧组中接受武术训练,为的是打戏多亲自上阵,少用替身。注意,是接受“武术”训练。
  本片上映后,我观察了矢野浩二的武打动作,发现至少有日本剑道、中国苗刀技法和中国普通单刀技法三种不同风格的刀术在里头。再一看,本剧的动作导演为张景坤,武术指导为杜修斌,两位都是中国人。看来,他们在为矢野浩二设计动作时,把不少中国武术的招式也融合了进去。因为剧中的三岛明夫是一个对中国刀术有一定研究的人,所以能使出带有中华武术风格的招式也还说得过去。

  三岛明夫在那次擂台大战中用的进攻刀法以劈砍居多,刺用得少。总的来说,攻击招式还是有日本剑道的样子的。不过,他的防守动作则要一分为二地看了。
  日本剑道的格挡技术,是指在对方主动进攻时,以格挡的形式击刺还击的技术。也就是说,剑道中的格挡包括有还击的成分。常见的格挡技术有:乘隙技术,还击技术、挑剑技术等。
  剑道的格挡有数种手型,图15中三岛明夫使用的是右手顺时针旋转,将剑上举,用靠近护手的刀身架住对手武器的招式。



  图16为右腕逆时针下旋,使剑划弧后剑尖朝下,用剑身格挡对手武器的招式。



  以上两招还有点日本剑道的意思,下面的格挡技术就有中国武术的成分了。图17中,三岛明夫采用了辅手架刀的方式,即右手握刀把,左手扶于刀身前部,双手横向平直托起,举刀过头,刀刃向上,以刀身中部受对方器械之力。



  在日本剑道中,有单手使刀的情况,但这种武道强调进攻的力度和准确性,而单手使刀时的力度和准确性和双手使刀相比均显不足,因此不提倡初、中级剑道修炼者乱用。在剑道的格挡技术中,也多是双手不离开刀把的姿势多。而三岛明夫在和郑羽交手的短短几分钟里,光是辅手架刀就用了三次,其他时候左手离开刀把的情形也不少。
  中国的苗刀技法,是吸收了日本刀术和中国传统刀术的优点而形成的,因而单手使刀时的攻防动作都比日本刀术的更丰富。三岛明夫的刀术,就呈现出这种特点。
  下面看看图18,怎么只见郑羽和三岛明夫的刀,三岛本人呢?原来,他使出了中国刀术中比较常见的背刀,这也是单手技法。同时,三岛明夫还采用了刀背格挡的技术。在中国,刀背格挡技术古来有之。明代程宗猷作品《单刀法选》明确提到了“刀背格铁器势”,“刀口薄始利,如遇彼用铁叉、铁耙、重器之类,若将刀口砍格,则刀口必伤,何以杀敌?故用刀背,以势中之法击格为妙”。



  打到后来,三岛明夫连中国传统刀术中的裹脑刀都用上了,而且还是在左手拿刀时使的(图19)。



  而郑羽用的则完全是中国刀术了,单双手变化无穷,劈砍斩剁协调自如。难得的是,郑羽在双手交缠时拳脚使用得更好,明显强过三岛明夫,后者虽然躲过了郑羽若干刀,但也中了无数拳脚。
  在传统武术中,不少拳种是要求必须学会使用头、肩、手、肘、胯、膝、腿攻击对手的,相当于全身都是武器。郑羽在交手中就显出了中国武术的这种特点,三岛明夫被其肩撞过、拳打过、脚蹬过、还被郑羽扔过,算是踢、打、摔都挨过了。而郑羽的刀术除了劈砍等以刀身为主的攻击外,也不忘使用撞把这一用刀把攻击的招式,在一次交缠中就让三岛明夫尝到了厉害。
  如果不是赵将军拍桌子让郑羽见好就收,给日本人一个下台的机会,三岛明夫此战必败无疑。

  最后再说明一点,在现代日本剑道中,比赛时只允许使用劈刺技术,不许攻击除面部、喉部、胸、腹、手腕等之外任何没有护具的部位,双方交缠时不得拳打脚踢或直接将对方推出界。这样是能更好地保护选手了,却把剑术和拳脚功夫分离开来,如此方式是否完全合理?要让历史来检验,何况这也是人家的事。
  我国传统武术的刀法可没有这么讲究,该用刀时用刀,该用拳脚时用拳脚,不必拘泥。记得戚家军的士兵不但配长刀一把,还有一把腰刀辅助。打的时候背朝敌人,让其只见长刀不见腰刀,然后杀他个出其不意,大大增强了明军的战斗力。这种长刀配短刀的套路,至今民间仍有流传。
  不过,我们的刀术不像日本剑道那样形成系统的训练、比赛规则,并作为一项运动在学校迅速普及,这倒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目前,民间比较流行的短兵运动倒有点拼刀的样子。这种运动所用器械,是用藤条或铁筋裹上棉絮或海绵,再外包一层薄皮制成,比赛则是在直径8米的圆形场地进行,除后脑和裆部外都允许攻击。希望我们的短兵、长兵比赛也能不断完善,在中华大地上迅速播撒开来。

[ 本帖最后由 疯隐僧 于 2010-1-3 00:55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战例三:郑羽与三岛明夫卢沟桥决战
  这是本剧的最后一次单挑,虽然激烈异常,但是差距明显。在擂台一战,三岛明夫是打不过郑羽的。谁知过了几年后,郑羽取他的性命竟然变得这么艰难,还赔掉了对于右撇子武人来说重要的右臂。这几年来,双方都在进步,但看最后一战感觉是三岛明夫进步神速,而且对中国刀法的研究更为透彻,不知是哪个汉奸卖给他的(反正曹忠豹是肯定给了他部分刀法)。或许郑羽的生活更加动荡,难以安定下来提升自己;或许他大哥郑德因为私心交给他祖传刀谱的时间太晚;或许他最后一战时右腿受伤没好清楚,前面砍杀神风刀队士兵耗了体力。总之,他最后一战表现并不理想,不在最佳状态。
  在剧中,郑羽就和士兵们说过,中国人太注重防守,总是一开始就陷入被动局面,有时甚至被逼得避无可避;刀法方面也是如此,不能老是被动挨打。但在决战时,郑羽因为实力的差距,则采用了更为稳妥的防守反击战术,在占上风的机会出现时因为移动不便也未能宜将剩勇追穷寇,反而让对方喘息之后发动威胁更大的进攻,几乎丧命。

  卢沟桥决战和擂台一战的最大区别,就是不受场地局限,一些大开大合和长距离攻击的招式都可以使用。三岛明夫的直刺、跳纵动作明显增加,格挡招式大为减少;郑羽则相反,防守动作增多,攻击动作幅度偏小,力求少露破绽,以待战机。这一下,就把中国刀术和日本剑道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展现了出来。


  图20:刚开始几个回合,郑羽只守不攻。这是他采用标准的仰身技法躲过了三岛明夫的一斩。此身法的要领是在二人交刀时遭遇敌人猛攻,必须上体后仰,右手持刀,左手托刀,以作防护,躲过刀锋后伺机采取其他招法。
  图21:仰身躲过一斩后,双方的位置互换,两人都是背朝对方。郑羽身法更胜一筹,先于对手转身,举刀便劈,三岛明夫只得背身举刀架住。因郑羽力大,三岛明夫的手和刀都被压了下来,低过了头顶。
  图22:三岛明夫也转过身来,双方再次对招。几回合后,郑羽一刀砍去,这次轮到三岛明夫运用身法躲避,他采取的是俯身。
  图23:你来我往,郑羽先露了破绽,被三岛明夫用刀把击中。


  图24:打斗继续,一次交缠中,三岛明夫腾出手来给了郑羽一掌。过去交手他是从来没有用手打中过对方的,可见空手道有了点进步。
  图25:空有进步,功力不增也没用。郑羽中掌若无其事,反而趁三岛明夫收手不及进行反击,并打回了他一拳,后者倒退数步。
  郑羽打出一拳后,未能追加攻击,相反右脚还趔趄了一下。他的动作没有逃脱三岛明夫的眼睛,开始针对他脚伤未愈的弱点频频出刀,打得郑羽只有招架之功,连连后退。
  图26、27:三岛明夫见时机已到,便施展二段连击:先直刺,待郑羽隔开后立刻转身斩腰。郑羽躲避不及,被割了一个口子。


  话说,日本剑道中对连击比较重视,二段连击、三段连击的招法举不胜举。从他们编的电子游戏也可以看出来,经常显示谁打了谁多少连击等。三岛明夫这一招,正是二段连击的生动体现,尽管是中国人作的武术指导,但动作却有那么点剑道高级技术的味道。
  三岛明夫一招得手,立刻从郑羽背后举刀就劈。但他看得不够准,郑羽又刚好转身,结果刀劈进了郑羽的右肩。
  然而,意外的状况出现了,三岛这一刀竟然没能将郑羽的整个右臂劈下来。导演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不符合常理嘛?如果从迷信的角度去解释,就是他的刀是中国人大刀秦打的,连名字都叫“秦汉刀”,如今他杀了那么中国人,大刀秦当然要显灵。
  如果非要给一个科学的解释,只能说他的刀刃钝了。要知道,日本刀刀身的前三分之一叫劈刺部,顾名思义就是平常用得最多的。砍得多了,刀刃总会有微小的缺口,久而久之自然会钝。何况三岛明夫多次和郑羽这样的强力对手交手,他的刀的劈刺部和郑羽的刀相碰的次数会很多,更是减少了刀刃的寿命。
  正是秦汉刀显灵,郑羽的右臂没有掉,敌人的刀还被夹在了他的身体里。于是,郑羽左手阴握刀,来个180度的大旋转。他的右臂终因旋转的力量而脱离了身体。与此同时,三岛明夫惊恐的眼睛里一道闪光一横而过。
  “你不该到中国来!”
  三岛明夫人头落地。

[ 本帖最后由 疯隐僧 于 2010-1-3 00:56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动作导演的瑕与瑜


  动作导演张景坤、武术指导杜修斌,为什么《大刀》摄制组设了这两个不同的职务?两个职务有什么区别?
  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张力在其著作中系统地作了解释:
  武术指导:一般较为强调对动作场面中武术招式的设计与排练,设计内容主要是专业性较强的武术格斗。从这个意义上看,武术指导的主要工作在于现场套招与排演。
  动作指导:更强调动作内容的广泛性,负责的工作中可包含如时装电影中的追逐、撞车、攀爬、跳跃、杂技、爆炸等非常规的动作场面。
  动作导演:专职负责武打动作场面的最高职位,是一部电影动作场景的导演。其工作包括任何武打动作形式的设计、训练、拍摄、剪辑、调度等。从现实创作的角度讲,动作导演的职权范围包含武术指导与动作指导。在动作类影视中,动作导演一般有一位以上的武术(动作)指导。
  动作导演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让动作场面可以充分展示作品的主题思想、角色的情感和性格等,角色所做的动作,哪怕是一个眼神,都必须贴合当时的情境。


  在郑羽与矢野毅在喜峰口的白刃战中,只拼了几刀。矢野就跳出圈外怒目而视,打量了一下对手后,便脱掉大衣和毡帽,这是遇到硬骨头要放手一搏的表现(图28)。这段镜头并没有打斗,不需要套招,所以既可以是武术指导做策划,也可能是出自动作导演的创意。这个设计符合常理,观众看起来就自然。
  接下来的打斗,就需要武术指导套招了。不知道是不是演员陆彭不会武功的缘故,在脱帽后和连奕名配合的这段动作有破绽。连奕名跳起来劈后,他有一个等动作的迟疑(图29)。这个动作不会武功的观众不一定察觉,但老衲第一眼就觉得他动作慢了。要知道,套招后开拍一般很难一次到位,说不定这次打斗已经是配合得最好的一次。
  除此之外,在喜峰口血战的打斗中,还有一个令老衲别扭的动作是郑羽打倒一个日本兵后,原地跳起将他捅死。这个动作看起来略显做作,因为跳起来劈刺一般是都是向前跳。如果敌人倒在脚下,直接捅就行了,跳起来捅不是延长攻击时间,好让对手打滚躲开吗?然后一刀不中又连捅几刀,敌人就继续打滚,每一次都是刺到地上,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这样的镜头,老电影里头不计其数。

      郑羽和孙双手的那次过招,套招是有一定水平的,打起来比较流畅。美中不足的正是郑羽放孙双手一马时的那一招,电光火石间,那样是夹不住对方的刀的。老衲第一次看时,以为郑羽的刀在是孙双手的刀的外侧,那样反而更合理。
      同样,孙双手打中郑羽的那一掌,有刻意配合的痕迹,因为郑羽的手收得过短。不过不这么短孙双手的掌也打不中他。


      再看郑羽与三岛明夫擂台一战,其实这一战是故事中期的关键一战,本应很精彩。从实际拍摄的效果来看,双方连续打斗打时表现尚可,攻防技法用得比较多,说明套招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套招好了,动作指导却有瑕疵,最明显的莫过于三岛明夫败相已露,郑羽拼命攻击的那一段慢镜头(图30、图31)。这段镜头采用的是正面拍摄的手法,显示的是郑羽的全脸。看导演的用意,是想表现郑羽自长城抗战以来所积累的悲愤,连音乐都变得很凄凉。这个镜头的本意不错,但演员在这段慢镜头时动作明显不到位,砍的目标好像不是人,而是本来就冲着三岛明夫的刀去的。其实,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很多武打片有时的动作本身攻击的目标就不是人,而是对方手中的武器,以制造兵器相碰的效果。
      而连奕名的这个镜头,则要另行分析。为什么?因为正面拍摄有其局限。事实上,两人对打的时候,中间根本就不能放下一台摄像机。因此,一旦出现正面的镜头,那多半是另一面根本就没有人,而是用假肢代替其手脚。像连奕名这个镜头,对面可能不是矢野浩二,而是工作人员利用道具刀协助拍摄。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演技的时候了。而连奕名则未能演到天衣无缝的地步,表情尚可,但动作还可再提高,而且他斜着个身子歪着头的动作其实美感也不好。


      最后看卢沟桥决战,这一战老衲个人觉得是剧中最成功的一段。首先套招过硬,配合起来流畅自如,没有明显的等招延迟情况;其次是风格明显,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刀术和日本剑道的特点;最后是电影语言动用恰当,场景、灯光、音乐等配合得相得益彰。如三岛明夫中拳后,有一个瞟了一眼郑羽右脚的特写镜头,这是用电影语言告诉观众他下一步要攻击的重点(图32、图33)。而在实际的打斗中,这个动作却未必会出现,因为习武者要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东西时尽量将眼光扩散,以便看到更大的范围。即使看到对方的破绽,也多是余光扫到,眼珠子不会动。一旦动了,对方也不是木头,他会有所防范。在那种情况下,看到了也要装没看到,反而更有利于下一步的动作。然而,影视毕竟是艺术,和现实有差距,如果不用这个电影语言。难保部分观众看到三岛明夫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重点攻击郑羽右脚时,会产生一种突兀的感觉。
      为了拍好最后的决战,其中一段的三岛明夫是替身演员扮的,这也正常。
      张力在其文章提到,当年拍摄《武当》时,赵长军尝试过真打,还不慎踢断了教练的肋骨,但事后看那个镜头,却依然没有冲击力。所以,现在的功夫片拍摄人被击中的镜头时,多有钢丝协助往后拉。看功夫片,有几样东西是可以当童话的:一是真功夫、二是不套招、三是无替身。童话一当了真,反而不好玩了。

      总体来看,《大刀》的动作设计算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的亮点,毕竟这么多年都有功夫片在套招,创新的确不易。好在该剧的动作也没有太大的失误,像郑羽的招式和三岛明夫的招式都很符合各自风格,可以一看。
      下面举两个老衲感觉动作不合剧情风格的例子:
      《西游记》续集里面,那些神仙妖怪打斗时,在空中喜欢像跑步一样,两脚交替往下蹬蹬蹬。喂喂喂,你们可以腾云的咧,怎么像其他武侠片那些轻功好的凡人一样,为了使自己腾空或者在水面上行走,采取蹬的办法保持悬空?反正看见神仙们飞的时候做这个动作,老衲回回看到都感觉十分别扭。
      李雪健主演的那一部《水浒传》,在风雪山神庙那一集,用假景拍摄也就算了,偏偏把陆虞侯编得千刀不倒,被花枪钉在桥上,还可以直接冲出来,枪杆穿肩而过根本毫无痛楚。首先,类似的镜头在电影《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里面出现过,梁家辉演的林冲也是被枪穿肩,然后慢慢挪出来。不得不承认当年的动作导演很有创意,但后来的电视剧再用,难免有跟风甚至江郎才尽之嫌。更重要的是,陆谦本是恶人,让他作为一个忍住伤痛坚持战斗的角色出现,让人有错位的感觉。老衲觉得,如果有人在不知是什么故事、又关掉声音的情况下看这一段打斗,搞不好会觉得林冲是坏人,陆谦是好人,只是实力悬殊实在挡不住了才慷慨成仁。

[ 本帖最后由 疯隐僧 于 2010-1-6 13:08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附录一:史海钩沉


  喜峰口血战已经过去60多年,《大刀》的拍摄,旨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中国将士和民族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沉痛的哀悼。里面最重要的角色郑羽,在历史上自然是有原型的,而且还不止一个。
  二十九军大刀的名声,是赵登禹将军率领部队打出来的。传说中,赵登禹本人就武艺高强。他是山东荷泽人,而荷泽和距老衲老家仅一山之隔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一样,是我国评选出来的首批“全国武术之乡”之一。赵登禹身高1.90米,13岁时拜当地著名拳师朱凤军为师,经3年苦练习得一身好武艺,寻常十几人近身不得。1933年3月10日,时任三十七师一〇九旅旅长的赵登禹带着腿伤,拄着木棍,率领全旅夜袭敌营,给了敌人极大杀伤。过去,日军夜间都是脱衣而睡,警备松懈,嚣张狂妄至极。经过此次打击后,日军开始和衣持枪睡觉,有人晚上都戴着钢盔,甚至还有人用上了铁围脖,以防被砍头。在电视剧中,神风刀队就装备有这种传说中的铁围脖。


赵登禹(图片来源:网上)



  二十九军的底子,是冯玉祥的西北军。由于装备很差,士兵就背上大刀,适时寻求夜战和近战的时机。当年冯玉祥还聘请了一批武术高手,设计了一套适合对付刺刀的技法并让士兵勤加练习。结果,当初作为应急的大刀,反而成为西北军乃至二十九军的重要武器。而那批作为教练的武术高手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两个人:形意拳的尚云祥和三皇炮捶的李尧臣。

  尚云祥(1864-1937),字霁庭,一说集亭,山东省乐陵县人,形意拳名师。1931年,尚云祥受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之邀,教练士兵五行刀法。五行刀法的要领和形意拳一样,以劈、钻、崩、炮、横为主。遗憾的是,老衲没有查到更多有关尚云祥和大刀队渊源的资料。


宋哲元(图片来源:网上)




尚云祥(翻拍自《武魂》2008年第一期《尚云祥先生纪事》,作者张庆云、张斌)



  相比之下,李尧臣的资料就更为详实。


佟麟阁(图片来源:网上)




李尧臣(翻拍自《三皇炮捶汇宗》)



  李尧臣(1876-1973),河北冀县人,三皇炮捶名师。1931年,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聘请李尧臣出山担任军队武术教官,到山西阳泉练兵。李尧臣一上任,就结合传统的六合刀法,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之后,二十九军抽调骨干专门组成大刀队,由李尧臣传授无极刀法,再由他们传给其他官兵。

  综上所述,郑羽这个既教刀法又亲自上阵杀敌的角色,就是赵登禹、尚云祥、李尧臣等人的结合。遗憾的是,在电视剧的演员表中,赵将军连个全名都没有,而是“赵旅长”。
  此外,剧中也有一些关于形意拳和三皇炮捶的东西,如孙双手和他的孙家形意刀,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尚云祥。而剧中赵旅长为郑羽的刀法命名为“无名刀法”,和“无极刀法”也只差一个字。
  这时,老衲又联想到了我们的武术电影。一直以来,武术电影的取材面都很窄,黄飞鸿、霍元甲一拍再拍,李小龙塑造了陈真,之后跟风之作不断。李小龙的题材观众看多了,于是又有了有关他师父叶问的剧本。而一些剧本为了展示我们的民族精神,经常让这些高手去和日本武师、俄国大力士等较量,哪怕历史上的他们并没有和外国人交过手。而据史料记载,李尧臣先生曾经两次打擂击败过日本武师,他和他的“无极刀法”是那么好的题材,却始终没人注意过。其实,民间有很多关于武术的“富矿”,就看武术电影的编剧们如何开发了。
  习武之人能为国效力,不枉来世上走一遭。时光荏苒,如今的喜峰口已经没在水中,当年的大刀英雄也渐渐不为人所知。别人可以不知道,但同样作为一个习武之人的老衲,会永远记得这些榜样,记得赵登禹,记得尚云祥,记得李尧臣!

[ 本帖最后由 疯隐僧 于 2010-1-6 18:16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附录二:刀法渊源


  按照戚继光的练兵理论,要让枪兵掌握十成的枪技是不现实的,其实只要拥有三成的本事,就可以在战场上发挥极大的作用。这一点在大刀队得到了体现,“无极刀法”只是三皇炮捶刀法的一部分,但是却让日寇着实尝到了厉害。
  大刀为何可以在白刃战中发挥如此大的威力?其实也有很多人总结过了。老衲结合自己的看法归纳如下:
  1.大刀作为冷兵器,在白刃战中有先天的优势。冷兵器本就是为了白刃战,而刺刀虽然是长枪在热兵器战争中的延伸,但比起真正的长枪来却有很多不足:一是长度不够,二是枪托不像笔直的枪杆那么好使,遭遇大刀时自然占劣势。
  2.日寇在拼刺刀时要退掉子弹。据说是因为日寇的枪在拼杀时易走火的原因,日寇本就不以人数取胜,一旦走火伤到自己人就得不偿失。
  3.拿大刀比拿刺刀行动方便,尤其是在地形不平坦的情况下。比如在坡地拼杀时,日寇双手拿刺刀,有时连站都站不好,而大刀队却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扶东西协助平衡。
  4.特殊的战术。比如大刀队会先扔手榴弹,趁敌人混乱时放手砍杀。电视剧中也提到了这种战术,罗刚就教郑羽先扔手榴弹,然后砍个够。
  “无极刀法”是为对付刺刀而生的。据记载,其使用要领在于:面对刺刀,出刀时刀身下垂,刀口朝自己,然后一刀撩起来,正好用刀背磕开步枪,然后刀锋向前画弧,就可以砍敌人脖子。因为撩、砍是一个动作,敌人连来不及收回刺刀防守就中招了。


(江城子 摄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使“无极刀法”的刀,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长短与宝剑相仿,约1米,刀面不像传统的砍刀那么宽,而是比柄略宽。传统的刀是一面开刃,无极刀则是两面开刃,接近刀把的地方才是一面开刃。为了便于用力,无极刀的刀把长8寸至1尺,可以双手握把。
  下面这些的图中的大刀形状就差别,读者可以自行体会。


(图片来源:网上,时间地点不详)


(图片来源:网上,时间地点不详)


(江城子 摄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937年7月7日,大刀队与日寇在卢沟桥附近的铁路桥激战,两小时歼灭了日寇一个中队,一名被生擒的日本兵跪地求饶。这个故事也被搬上了银幕,电视剧中求饶的正是刽子手三岛明夫的弟弟三岛幸夫。

[ 本帖最后由 疯隐僧 于 2010-1-5 20:36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大刀》和传统武术


  至此,有关《大刀》剧的东西已经谈完,剩下的就纯为老衲的感想了。

  尚武精神
  大刀队的英雄业绩,自然是尚武精神的一种体现。而关于尚武精神的内涵,每个人的理解都不样。
  少时师父问:“如果汝在古代,作为第一个爬上云梯的攻城兵,活下来的可能有多大?”
  对曰:“必死。”
  “既要死,汝愿上否?”
  “如果我军胜利,死了也值。”
  “如不能得胜呢?”
  “……”
  “其实无论军队得胜与否,汝自己都是输的,因为失去了性命。如果一开始这样想,汝还会上否?”
  “不一定上。”
  “事实上总会有人上,他凭什么?”
  这个答案很多年以后老衲终于有了一点粗浅的理解,那就是尚武精神的精髓之一——以卵击石。
  老衲不喜欢说“亮剑”。一是用的人太多,老衲反而觉得俗了,叛逆思想一来就不想用;二是这个词还不够准确,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一种必死的信念。
  以卵击石,是一个极端的词,它比“鱼死网破”的结果还要糟糕。后者尚有同归于尽的可能,前者却是毫无胜算,连拉垫背的可能都没有。既然全世界的鸡蛋联合在一起,都无法打赢石头,那么以卵击石是否真是一种徒劳之举?
  老衲认为不然。如果“以卵击石”换来的“前仆后继”,最终感动了铜块、铁块,甚至是金刚钻,那么它们就是你最强大的援军,可以帮你扭转战势。
  《湖北日报》曾刊登《我们为什么被屠杀》一文,作者为金辉。里面提到了几件事:
  明代,一股仅有六七十人的倭寇虽然在太湖附近被歼灭,但其足迹经过三省二十几个县,杀掠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杀死打伤四五千人。而该股倭寇所侵犯过的地方,仅南京一地,就有驻有明军12万。
  迟浩田将军感慨道,抗战时在他家乡的那个县,七八个日本兵,打着一面太阳旗,扛着一挺机枪和四五条步枪,就“扫荡”了全县,赶着几万人四处“跑反”。
  2007年5月第219期《精武》,朝阳和丁子所作的《千古不绝精武魂》一文提到:据南京大屠杀的一幸存者回忆,三千多名中国人被赶进一间大货房,只有三个日本人看管。大门开着,又都没有捆绑,可是谁也不敢动,最后只有他一人逃生,其他人全部被杀害。
  金辉在其文中问道:“我们一些人为什么会比绵羊还要驯服地任人宰割?”朝阳和丁子则称淡漠了尚武精神是原因之一。
  他们的文章光网络上就有很多人反驳,有人说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等都是不能忽略的因素;还有人说任人宰割和群起反抗都是可以传染的,外国也有任人宰割的事例,并不能以此判断一个民族精神。
  老衲是不会陷入争论当中的,只是就事论事地说,“以卵击石”也有很多种结果,可能让大家一起反抗,也可能会被作为出头鸟而杀掉,结果其他人依然不敢出头。
  但是,以卵击石的的确确是一种精神,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至少老衲磨炼了这么多年,身上这种精神依然不明显。
  每当看到见义勇为者伤亡的报道时,在同情好人、谴责坏人的同时,也有人会对见义勇为者不会保护自己、不懂策略的做法表示了遗憾。但老衲不敢这样说,只能对这些人表示真心的钦佩,因为在他们身上有自己不如的地方。社会也是这样,虽然宣传了不少“见义智为”的方式,但见义勇为受到伤害的事件依然常见于报端,或许这正是一种精神的延续。如果个个都见义智为了,可能就真缺少了什么。

  耕余剩技
  老衲常常遇到这些问题:

  1.传统武术的实用性到底如何?
  这样的问题老衲不想再多说了,今后就让他看大刀队的帖子,战士们只是学了传统武术的一部分,就在抗战中发挥了作用。怎么都不能说传统武术毫无实用性吧?

  2.武功学好了,是不是就可以走成龙李连杰那样的道路了?
  影视武术不同于传统武术,要走他们的路,不一定要学传统武术,可以去学竞技武术,可以去练散打,还可以去片场边观摩边学。

  3.有人说民间已经没有高手了,真的吗?
  4.学传统武术在生活中没有为我带来任何好处,到底学武有什么用?
  这两个问题,要借用明代武术家程宗猷的一本武术著作的名字来解释——耕余剩技。
  我们的前辈在几百年前就已经给传统武术下了定义,这个解释至今依然适用。传统武术是他们在耕作之余操练的,也就是说他们不靠这个吃饭那也再正常不过。像在八国联军战争中捐躯的八卦掌名家程廷华,绰号叫“眼镜程”,因为他是卖眼镜的。霍元甲未去上海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是边务农边练武。黄飞鸿大家就更清楚了,卖药的。很多武术家的主业从来就不是武术。到今天也一样,传统武术可能可以为你带来一些额外的收入,但未必能靠它吃饭。
  不过,进入现代以来,世界的体育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武术界也不例外。职业的对抗性武术运动,参赛的选手平时都能保证基本训练,并且常有对抗训练,如果他们的本事强过我们这些人的“耕余剩技”,并不奇怪吧?还有一点也要注意,这些职业运动员是经过选材的,先天条件不好根本不能从事这些对身体要求很高的运动。而传统武术很多时候是因材施教,哪怕传人没有天分或身体条件并不出色,也得一教到底。这样一来,很多人的起点就没有职业运动员高,后天训练和比赛均不足,无法赶超再正常不过。所以,一些职业的教练和选手称民间已经没有高手,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海纳百川
  不少朋友咨询过老衲对散打的看法,认为这项对抗性运动并未完全显出中华武术的精髓,而且散打选手的外战成绩总不能令他们满意。
  老衲曰,请善待我们的散打。也许它有很多的不足,但它的确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可以完善它,而不是把它踩扁。要知道,散打是世界上唯一一项用中文发令的运动,无论裁判的肤色是什么,他都得用汉语说“开始”、“停”、“犯规”等等,如果它发扬光大了,不正能满足我们的自豪感乎?
  至于俄罗斯人穆斯里穆一人打败了数名中国的散打高手,老衲觉得正常啊,没觉得是什么耻辱的事。要知道,穆斯里穆专门研究散打很多年,他在和我国选手比赛时,使用了很多原汁原味的散打技术,已经算是一个有模有样的散打运动员。我国也有教练说他的确是一块散打的好材料,还有潜力可挖。那么,这些教练竟敢褒扬对手,是不是也该被骂死?
  换个说法大家就更能接受:李小龙有很多不同肤色的徒弟,他们又把功夫代代相传。如果将来某个黑人或白人的截拳道水平很高很高,能说是李小龙的悲哀吗?既然能接受外国人学武术,就不能接受穆斯里穆成为散打高手乎?

[ 本帖最后由 疯隐僧 于 2010-1-5 22:15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丰台行(代后记)


  2009年11月22日,初冬的北京迎来了暖阳天气,并不寒冷。
  雍和宫内人流如织,疯和尚在江城子这位义务导游的带领下,走马观花地逛完了景点。
  时间尚早,疯和尚突然来了兴致,要去卢沟桥一游。江城子愣曰:“那边?我来北京这么多年,还真没去过。而且那边也不好玩了,桥下都没有水了。”
  疯和尚解释,作为武林中人,他每到有武林前辈的景点公墓,必要前去游览或祭扫。而在传说中,赵登禹也是武林人士,有必要去那边一转。
  经过电话咨询,江城子大致知道走法之后,便带疯和尚钻进出租车,直奔丰台区。
  车子刚刚停在宛平城下,疯和尚耳边似乎就听到了62年前的炮火声。
  城下的景点介绍提到,城墙上有炮火的痕迹,疯和尚和江城子在城边走了一下,没发现。
  走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外,打听到这里是免费参观的。疯和尚顿觉赚了,而江城子则用看土包子一样的眼神说:“这边一切和革命有关的景点都免费。”
  疯和尚不以为然,有过当年进大楼电梯时发现地板会动,顿时大为震惊的表现,现在出再大的糗事也无所谓。
  纪念馆的面积很大,疯和尚在看展品的同时,着重搜索赵将军的信息,最终发现不虚此行,以往只能在图片中看到的大刀,这回看了个真真切切。
  可惜纪念馆关门关得早,两人还没有看完就匆匆离开。除了有关赵将军的东西,疯和尚印象最深的便是里头那个能播放情景剧《地道战》的机器,里头那些弯弯曲曲的地道配合地面的房屋,生动地再现了一次反扫荡的斗争,十分有趣。
  终于来到了卢沟桥,最先看到的就是桥下结了一层薄冰的水。疯和尚冷冷地对江城子说:“谎报军情。”
  二人上桥,看到了乾隆留下的“卢沟晓月”碑文。这个皇帝的字还不错,一看就发觉《大刀》剧中那块道具碑的字实在是太差了。不过,感觉乾隆的字过于规矩,几乎像字帖了,反而缺少了点个性。后面看到他爷爷康熙的字,明显感觉到那种奔放的风格,常打仗的人就是不一样。
  卢沟桥上300多头神态各异的石狮,分别展示了元、明、清不同时期的雕刻特色。江城子说,那些镂空雕的石狮,应该是雕得比较晚的,反之则是比较早的。疯和尚拍拍脑袋:“怎么老衲就没想到?”
  和尚头往左一偏,吓了一跳,原来这头狮子正在嘲笑他孤陋寡闻。


  “看样子汝还挺神气的!”疯和尚对这头狮子说。
  这群狮子并不是都像这一头这么开心,有一些就乐不起来,它们有的满脸忧郁,有的因风化而面目全非,有的遍身裂痕,还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似乎在舔舐当年炮火造成的伤痕。这些狮子都在无声地传递着一个信息,有些东西必须印在心里,永不忘却。
  冬天白昼时间短,很快太阳就要落山。二人未能细看头头狮子,便要离开了。
  看不到卢沟晓月,看到卢沟夕阳也不错。


(江城子 摄)


  人很多时候都是远香近臭,像我国土生土长的老虎,虽然长着一身漂亮的五花皮,但其文化地位就比不上外面进贡来的狮子。在各代的画家的努力下,有的狮子还烫了一头漂亮的卷发,进化成了在人间找不到的圣兽。狮文化曾经在人们心中是不可玷污的。如今,这股文化的氛围也有所下降,和真实狮子形态无异的石狮,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看家护院的首选。
  疯和尚的思绪突然被打断,他们找不到此行的最后一站——赵登禹墓了。出了宛平城就是一个闹市,商贩中不少是外地人,问他们根本不会有结果。
  疯和尚联想到看过的地图,知道就在附近,于是两人走到外面的大路上找。
  在一条小路上有一个小型工厂,门外两侧都是小土坡,其中有不少墓,二人不知哪个是赵将军的。恰好厂里走出一人,一问得知还要往前走。


  天色全黑,他们也找到了赵将军墓。这是一个平板墓,和疯和尚想像中的赵将军墓大相径庭,他原以为会是一个半圆形的墓。听考古的人说,平板古墓多是秦汉之前的墓,价值很高。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想像近现代的墓都不会和平板墓联系起来。
  抗战胜利后,赵登禹和一些二十九军战士的遗体被迁葬于卢沟桥畔,这是将军的意思,他要永远守着这座桥。
  眼前这座墓规模不大,比疯和尚到过的霍元甲墓占地还小,旁边就是一条交通要道,还有一座过街天桥,周边的景物都比这座墓显眼。其实,二人乘出租车来时就经过这里,可是谁也注意不到。默默无闻的将军墓,也许清明时来祭扫的人会多些。
  在赵将军墓前,二人站了许久,默默地表达他们的哀思和敬仰。疯和尚表面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早已澎湃:将军在这里寂寞吗?这墓穴那么窄,躺得舒服吗?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这些奇怪的想法,他告诉自己赶紧停下。
  一辆出租车看到招手而停下,二人踏上归途。疯和尚表示今后一定会回来,除了参观完抗日战争纪念馆外,还要再来祭赵将军。
  将军放心吧,守土的职责交给晚辈们。如果有一天,谁胆敢践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一旦他们的热兵器受限无法发挥威力,同样会听到一声大喝:“放马过来,吃我一刀!”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武术史》,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2.《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3.《少林武术精华》,王长青、郑忠孝编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4.《三皇炮捶汇宗》,张汉文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5.《尚派形意拳械抉微》,李文彬、尚芝蓉、李宏、武高辉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6.《纪效新书》十四卷本,戚继光撰,中华书局,2001年6月第一版。
  7.《练兵实纪》,戚继光撰,中华书局,2001年6月第一版。
  8.《功夫片的秘密:动作导演艺术》,张力著,青岛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主要参考文献


  1.《千古不绝精武魂》,朝阳、丁子作,刊于2007年5月《精武》。
  2.《二十九军大刀队激战喜峰口纪实》,庾莉萍作,刊于2007年5月《精武》。

[ 本帖最后由 疯隐僧 于 2010-1-6 19:29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西园新军

吴县侯
彰武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85
帖子 2544
编号 26246
注册 2004-11-29


发表于 2008-1-14 11: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猜了好多没猜到,原来是这部片子。看过,但是没看全。此片个人感觉属下乘之作,部分情节还有倒向常见武打片之嫌。胡言乱语,大师莫怪。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QUOTE:
原帖由 西园新军 于 2008-1-14 11:09 发表
猜了好多没猜到,原来是这部片子。看过,但是没看全。此片个人感觉属下乘之作,部分情节还有倒向常见武打片之嫌。胡言乱语,大师莫怪。

老衲看片子,写剧评,都是借物寓情,醉翁之意在扬武也。
先生好性急,老衲的坑9还没贴就被插了一脚进来,连续性被破坏了。没关系,老衲把10个帖的篇幅压在9个帖里全部发完就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lodooog
(荆棘)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2
编号 159030
注册 2007-5-16


发表于 2008-1-14 11: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句老实话,每次看到某些抗战片或其他战争片,各位演员身上那干净的衣服,细嫩的脸,我就头大。


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当年翻拍的《新红色娘子军》,ORZ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西园新军

吴县侯
彰武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85
帖子 2544
编号 26246
注册 2004-11-29


发表于 2008-1-14 1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疯隐僧 的帖子

……我正好上来撞见,以为大师的坑都挖过了,抱歉抱歉。
嗯,大师的醉翁之意明白。那就等待先……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8-1-14 11: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还真没看过这部,当然是猜不到了

偶对小刀会比较感兴趣,大师下次写一写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眼儿媚
(媚鸦王)

吴国公
鸿胪卿
镇南军节度使
枢密直学士
★★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安东将军
好贴 7
功绩 2421
帖子 3342
编号 71243
注册 2006-6-3
来自 南越·忠义乡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8-1-14 16: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师最近勤快得紧呐~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8-1-14 16: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师兄果然对带武的影视剧比较关注这部电视剧貌似看过的人还真是不多啊!

个人以为,形形色色的日本武士题材的动画,电影,电视剧什么的,将日本的剑道宣扬的跟什么似的,牛的不得了。所以咱们多一些武术方面的文艺作品也不失为好事情。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西园新军

吴县侯
彰武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85
帖子 2544
编号 26246
注册 2004-11-29


发表于 2008-1-20 10: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连是本剧主演加导演,个人觉得演得还不错。王营长索亮剑里的骑兵连长,陆同学么是亮剑里的山本一木。此剧武打场面确实有看点咯。后面的矢野频频使出拔刀术,不过貌似拔刀术并不尽是如此?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回复 #17 西园新军 的帖子

据史料记载,二战后,剑道在日本被禁止,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以竹剑比赛的形式复活,后来重新在学校得到普及。现在,竹剑比赛经50多年的发展普及已经成熟。然而,竹剑没鞘,传说中的拔刀术就出现得少啰。
老衲无论是从资料上还是仅认识的几个日本人那里,都无法了解到当年战斗剑道的真面目。看来要看日本本土的资料记载或可找到蛛丝马迹,不过就目前的日语水平嘛,还远着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西园新军

吴县侯
彰武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85
帖子 2544
编号 26246
注册 2004-11-29


发表于 2008-1-20 11: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倭人刀有长有短,将刀挂在腰间,传说中的拔刀术多有依靠对方不了解刀长的缘故,因此站着或者坐着的状况皆有。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8-1-20 12: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要看竹刃的话,推荐竹刃少女Bamboo Blade这部动画

剑道何以被禁止防止切腹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QUOTE: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1-20 12:02 发表
剑道何以被禁止防止切腹

1945年日本投降后,联军司令部以“武道被超国家思想和军国主义所鼓舞利用,被视为军事训练的一部分”为理由,命令剑道、柔道、弓道等全部从学校体育教材中完全删除,同时一般人士的武道活动也被全面禁止。1946年,从事武道研究和普及发展多年的大日本武德会被解散,其财产被没收,使剑道几乎消亡。直到1950年全日本竹剑比赛联盟成立,剑道才开始复兴。
这个生煎,中国刀术的东西不问,倒问日本剑道的东西,本来老衲不想说这些的,这下倒变成变相为他们宣传了
PS:老衲近日对日本动漫没兴趣,谁上门来推荐只能被众武僧轰下山去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8-1-20 13: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方丈提到,偶才顺口问的哈,欺负人

爬走,去隔壁讨论动漫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苍月
(kagami☆sama)

越国公
荆南节度使
枢密直学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7
功绩 2823
帖子 28883
编号 52341
注册 2005-11-2
来自 创界山
家族 司徒实业




QUOTE:
原帖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1-20 13:29 发表
方丈提到,偶才顺口问的哈,欺负人

爬走,去隔壁讨论动漫

大师又将添一精
抓生煎去填坑

最近有部《美食总动员》适合饕餮们发掘素材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8-1-20 14: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月月说的是料理鼠王,这部人设太丑了,美国动画近年来越来越WS了,好像最新的08版变形金刚,那叫一个丑哈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先捧场,慢慢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天下奇痒
(释恒归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67
编号 104243
注册 2007-1-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10-1-6 11: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恭喜师傅完坑

师傅刚去参观了卢沟桥就回来把坑填了,果然先烈激励效果极佳。可惜我去年上京城未得江师叔指点,不知首都还有革命景点免费一说,未能感受先辈的壮怀激烈,偏跑去故宫听靡靡之音,看皇家建筑群看得昏昏欲睡,重点是门票不菲,亏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邓仲华
(卧云居士)

秦国公
江南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30
帖子 19967
编号 5065
注册 2004-2-7
家族 现视研


汗 这都两年了  果然是大坑小坑填不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rcxy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3
帖子 5324
编号 8012
注册 2004-5-31


发表于 2010-1-6 12: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响应号召来观摩大师新作。可惜这部剧没看过,只能从大师的描述去猜测动作场面了。
虽说现在民间实战、对抗机会少,但应该还会有不像简化太极那样被削弱的技法流传吧,掌握它的高手真的没有吗?

ps:武学角度评水浒可不垃圾哟,望大师填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轩辕苍龙
(大膜法师)

太常丞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278
帖子 15262
编号 21958
注册 2004-11-3
来自 扬州


发表于 2010-1-6 12: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疯隐僧 于 2008-1-20 13:21 发表

1945年日本投降后,联军司令部以“武道被超国家思想和军国主义所鼓舞利用,被视为军事训练的一部分”为理由,命令剑道、柔道、弓道等全部从学校体育教材中完全删除,同时一般人士的武道活动也被全面禁止。194 ...

话说方丈在在那里提到的无极刀法破刺刀枪的那段我不禁冷汗一飙啊,我就学过刺刀……虽然说也是三脚猫,但中日两国刺刀技应该相差不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QUOTE:
原帖由 wrcxy 于 2010-1-6 12:12 发表
响应号召来观摩大师新作。可惜这部剧没看过,只能从大师的描述去猜测动作场面了。
虽说现在民间实战、对抗机会少,但应该还会有不像简化太极那样被削弱的技法流传吧,掌握它的高手真的没有吗?

掌握的人当然有,但这些人也必须经过多次实战才能运用自如,师兄弟之间的对抗因为太熟悉,日久天长效果有时会有所折扣。而且,现在毕竟没有那种需要经历多次生死之搏的环境了,因此要达到当年高手的地步的确有点困难。
话说回来,只要存在老衲便知足了。尽力扬武,无愧于心,不重结果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5 09: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877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