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崖山海战纪实兼谈对元朝的评价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38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崖山海战纪实兼谈对元朝的评价, 自此一战,我华夏尽丧与蛮人之手,悲夫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87263
注册
2006-10-14
家族
瓦岗寨
#1
发表于 2006-11-25 20: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崖山海战纪实兼谈对元朝的评价
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是宋朝末年宋朝军队与元军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的灭亡,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战,相传宋元双方投入军队30余万,最终宋军全军覆灭告终。此次战役之后,宋朝也随之覆灭。
崖门因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名崖门。
二王南逃
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于是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赵是、广王赵昺)出逃,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接着进封赵是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元军统帅伯颜继续对二王穷追不舍,于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刚满7岁的赵是登基做皇帝,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杨淑妃为杨太后,加封弟弟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大将,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为丞相,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并组织抗元工作。
追歼二王
赵是做皇帝以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张世杰要求借船,却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拒绝。于是张蒲不和,导致蒲寿庚投降元朝。张世杰抢夺船只出海,南宋流亡小朝廷只好去广东。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不料遇到台风,帝舟倾覆,端宗差点溺死并因此得病。左丞相陈宜中建议带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并自己前往占城,但后来二王数次召其回来都不返;最后逃到暹罗(今泰国),最后死在那里。端宗死后,由弟弟7岁的卫王赵昺在碣州(今香港大屿山)登基,年号祥兴。赵昺登基以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皇帝的老师)张世杰护卫著赵昺逃到厓山,在当地成立据点,准备继续抗元。
至元十五年(1278年)丞相文天祥被张弘范部将王惟义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生擒,文天祥作《过零丁洋》诗。
厓山战事
祥兴二年(1279年),元将张弘范大举进攻赵昺朝廷。后来在不久以前攻占广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带领援军也加入战事。相传起初宋军兵力约有20万,战船千多艘;元军只有2万人,战船五十余艘,北方人不习海战,多晕眩不支。这时宋军中有建议认为应该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建议,并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又将下令千多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且安排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元军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乘风纵火冲向宋船。但宋船皆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元军的火攻。元朝水师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口干舌躁,许多士兵以海水解渴,脸部浮肿,大量呕泄。张世杰率苏刘义、方兴日大战元军,张弘范擒张世杰甥韩某,以其向张世杰三次招降不果。
二月六日癸未,张弘范预备猛攻,元军中有建议先用火炮,弘范认为火炮打乱宋军的一字阵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张弘范将其军分成四份,宋军的东、南、北三面皆驻一军;弘范自领一军与宋军相去里余,并以奏乐为以总攻讯号。首先北军乘潮进攻宋军北边失败,李恒等顺潮而退。元军假装奏乐乐,宋军听后以为元军正在宴会,稍微松懈了。正午时段,张弘范的水师于是正面进攻,接著用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为进攻讯号。各伏兵负盾俯伏,在矢雨下驶近宋船。两边船舰接近,元军鸣金撤布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这时张世杰早见大势已去,抽调精兵,并已经预先和苏刘义带领余部十余只船舰斩断大索突围而去。赵昺的船在军队中间,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自杀。不少后宫和大臣亦相继跳海自杀。《宋史》记载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约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
文天祥因早前已在海丰被俘,正好拘禁在元军船舰上目睹了宋军大败;曾作诗《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悼念:
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
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者乐为汉愁。
兵家胜负常不一,纷纷干戈何时毕。
必有天吏将明威,不嗜杀人能一之。
我生之初尚无疚,我生之后遭阳九。
厥角稽首并二州,正气扫地山河羞。
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
间关归国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当。
出师三年劳且苦,只尺长安不得睹。
非无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为人擒。
楼船千艘下天角,两雄相遭争奋搏。
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猬交沧溟。
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鹬蚌。
南人志欲扶昆仑,北人气欲黄河吞。
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
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
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
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睡声。
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酾酒人人喜。
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
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
崖门战役大事年表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十一月,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历1276年12月:阿拉伯裔的商人蒲寿庚投靠元朝。
至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丙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8年1月16日:宋端宗的龙舟倾覆,端宗差点溺死。陈宜中前往占城。
十五年四月十五日戊辰,宋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5月8日:不到10岁的宋端宗死去。
十五年四月十五日庚午,宋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5月10日:宋幼主立。
十五年五月一日癸未朔,宋幼主祥兴元年,1278年5月23日:宋幼主改元祥兴。
宋幼主祥兴元年,1278年12月29日:李恒带领的元军攻入广州。
十六年正月十四日壬戌,宋幼主祥兴元年,1279年2月26日:张弘范大举进攻赵昺流亡朝廷。
正月二十二日庚午,宋幼主祥兴二年,1279年3月6日:李恒援军从广州抵达,加入战事。
二月一日戊寅朔,宋幼主祥兴二年,1279年3月14日:陈宝降元军。
二月二日己卯,宋幼主祥兴二年,1279年3月15日:宋军都统张达夜袭元军失败。
二月六日癸未或七日甲辛,宋幼主祥兴二年,3月19日或20日:元军以奏乐为号南北进攻,翟国秀及团练使刘俊降元军。张世杰和苏刘义带领余部斩断大索突围。陆秀夫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
十九年,1282年初至1283年初:元军进攻占城,陈宜中逃亡暹罗,后来死于暹罗。
当代崖门
现今崖门战役的范围已不可考,约位于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公里,在南海与银洲湖的相接的地方。即指以古井镇官冲村一个无名小丘为中心,北起银洲湖,南至崖门口,方圆数十里的水陆区域。当地的国母坟有可能是杨太后的陵墓。国母坟西南的碗山相传是宋朝士兵当年曾在这里做饭。离崖山祠约4公里,屹立于崖门对开海面的崖门奇石附近则相传是张世杰用来作缆趸以大索一字形连贯千多艘宋军船只、陆秀夫背宋帝昺跳海和张弘范灭宋后在石上大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字之处。《元史·张弘范列传》记载“磨崖山之阳,勒石纪功而还”。后来有人在十二字前加了“宋”字,成为“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做成后来不少人认为张弘范是汉奸和宋朝叛将的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原凿字奇石被航道部门炸毁。1964年,由田汉题字于新石碑上。
以此为题材的文艺作品
清末著名谴责小说家吴趼人的《痛史》(1902—1906连载于《新小说》杂志,共二十七回,未完),故事以“刘秉忠降敌制朝仪,贾似道隐瞒军情而欺君”开始,结束于“忽必烈太子蒙冤,仙霞岭义兵挞伐对抗”。其中描写贾似道的厚颜无耻非常地成功。全书对外族占据中国洋溢极为悲愤的感情,大有借反元而反清的言外之意。
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历史小说《海啸》(1997,中译本由台湾尖端出版社2003年出版),主要叙述临安陷落到崖山海战这段时期中,宋朝文臣武将的奋斗。作者刻意不以文天祥为中心,而尽量顾及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等各色各样人物的心理与活动。
个人评价:
崖山之战只能用“悲壮”这两个字来形容了,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死亡的考验,几十万宋军表现出了其他朝代少有的精神气节。大是因为概华夏儿女面对异族的侵略,才爆发出了如此巨大的精神吧。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可惜南宋流亡政权中没能出现一位真正的英雄,来领导同仇敌忾的军民,最后才有了惨烈的结局,留下了千古的叹息。折戟沉沙铁未销,现在的崖山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喧嚣,但宋军将士们的英灵不会散去,他们的精神也会随着华夏民族永久流传。
[
本帖最后由 昔时人已没 于 2006-11-25 20:45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87263
注册
2006-10-14
家族
瓦岗寨
#2
发表于 2006-11-25 20: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认清蒙古这只“狼”建立的元朝
作者:suphisto
元朝的详细历史:
http://www.wiki.cn/wiki/%E5%85%83%E6%9C%9D
一、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奴隶社会
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更接近奴隶社会。元朝所处的历史阶段撑死了算半封建半奴隶社会比起一千年前的秦朝的封建文明阶段来说都是大大的落后。和宋朝人民自由的经济商业社会更是大大的落后,至少落后几百年的文明进程。
元朝统治实行领主分封制、工奴制这些都是典型的奴隶社会特征。元朝大量“驱口”(奴隶)极其普遍的存在,证明元朝是奴隶社会。在开设的“人市”可以任意买卖驱口。在元朝一个中等官员就可能有人上百个驱口,一个大使长(奴隶主)的驱口往往成千上万。忽必烈宠臣阿合马就有七千多个驱口。
驱口就是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是主人的私有财产。驱口既要向使长缴租,也要向政府纳赋。元朝法律规定“驱口与钱物同”。主人可以随意买卖或馈赠。主人杀死无罪驱口杖八十七,良人打杀他人驱口杖一百七。杀一个“驱口”与私宰牛马的刑罚几乎相等。元朝佃户地位也极其低下,元朝法律规定:主人打死佃户只杖一百七。在元朝曾是自由之身的农民再度沦于农奴的命运。
元朝不止用法律的形式赤裸裸的宣布各族人的不平等,也赤裸裸的宣布同种人的极度不平等。元朝这个由低级原始民族游牧部落建立的朝代使中国又回到了奴隶社会。
.
二、元朝不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朝代
目前许多中国人认为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朝代,这是一种误解,是大大的认识错误。元朝成立于蒙古大扩张之后,元朝灭了南宋后迅速腐化堕落,其腐化堕落的程度与速度比满清的八旗子弟有过之而无不及。忽必烈很窝囊,对日本、瓜哇的讨伐皆力不从心,死时很窝火。忽必烈以后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现在吹嘘蒙古的人只有吹嘘铁木真,而铁木真死时根本就没有统一中国,也没有什么“元朝”,别说南宋就是金朝都没完全攻占。元朝对外战绩可谓其差无比。
元朝自占领中国后,其对外战争几乎是次次失败。众所周知忽必烈于公元1274年(至元十一年)、公元1281(至元十八年)两次发动对日本的远征,皆以惨败而告终。从此日本人开始从仰视中国到蔑视中国。公元1282(至元十九年)、公元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元朝军队两次征伐安南(今越南北部)最后的结果还是都以惨败告终。公元1284年(至元二十一年)元军远征占城(越南中南部),公元1293年(至元三十年)远征瓜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又是均以失败告终。忽必烈抱着遗狠耿耿于怀而死,忽必烈之后元朝谈不上对外有什么战绩。历史再次证明,擅长掠夺贫穷的流氓强盗,喜欢不劳而获的原始游牧民族再抢到富贵的学者文明人的财富,享受到舒适后,它们往往表现得更贪生怕死。
元朝成立后对外战绩是其差无比的,不仅根本没有给中国增光,反而给中国丢尽了脸。
.
三、倭寇之祸是从元朝开始的
许多国人大概都以为“倭寇之祸”始于明朝,其实“倭寇之祸”是从元朝开始的。公元1308年(元武宗至大元年)倭寇在庆元“城郭,抄略居民”。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倭寇欺负中国的记载。元政府对倭寇入侵表现得无能为力。公元1309年(元武宗至大二年)七月,枢密院臣言:“去年日本商船焚掠庆元,官军不能敌。” 1311年(元武宗至大四年)十月,以江浙省尝言:“两浙沿海濒江隘口,地接诸蕃,海寇出没。”枢密院官议:“庆元与日本相接,且为倭商焚毁。”元朝统一中国后不到三十年已经被日本人欺负了。
元朝末年倭寇更是日益猖獗,红巾军起义时占领辽东的金、夏二州后,“倭人攻金夏州,杀红军据其州者,即奏遣人往赏赉而抚安之。”此时元政府竟然无耻到派人加赏倭寇。
.
四、元朝用法律形式规定妇女不许改嫁
公元1311年(元武宗至大四年)元政府颁布的法律明令规定“命妇夫死不许改嫁。”这是中国历史第一次用法律形式明确禁止妇女改嫁。在《元典章》记载着“不改嫁誓状”、“失节不封赠”、“奁田需听夫家为主”等等压迫妇女权益的法律。 宋朝妇女改嫁比比皆是,宋朝在法律上从未限制妇女改嫁,在关于妇女改嫁的法律上比唐朝还要宽泛、自由。可是中国有些竟认为宋朝不许妇女改嫁。很奇怪怎么能把元朝的行为怪在宋朝身上呢?
.
五、率先闭关锁国实行海禁的是元朝
率先闭关锁国实行海禁的不是明朝而是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施行海禁的政府,元朝前后一共搞了四次海禁,四次关闭市舶司,禁止平民出海贸易。
第一次海禁从公元1292年(世宗至元二十九年)到公元1294年(世宗至元三十一年)止。第二次海禁公元1303年(成宗大德七年)到公元1308年(武宗至大元年)止。第三次海禁从公元1311年(武宗至大四年)到公元1314年(仁宗延枯元年)止。第四次海禁从公元1320年(仁宗延佑七年)到公元1322年(英宗至治二年)结束。后来由于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实际元朝已经失去对沿海的控制能力,所以以后再无力实行海禁。
元朝禁止出口的货物远比宋朝多,不仅包括铜钱、金银铁、粮食、弓箭、马匹、兵器连中国传统的重要出口手工业品丝绵、缎匹、销金绫罗等也被列为禁止出境货物。元朝出海的限制、要求远比宋朝严苛,出海凭证也远比宋朝繁琐复杂。元朝实行的种种严苛措施使中国海外贸易日益萎靡衰落。
.
六、元朝使中国农业受到严重破坏
元朝还没完全统一中国之前,蒙古贵族宠臣别迭竟然进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如果实行的话,中原将变成草原,中国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具有上千年的文明开垦的中国的中心地区,将毁于一旦。后为留下汉人供他们压榨剥削才停止,但华夏已经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毁坏。
元朝统一中国之后,蒙古人开始把良田变成牧区,弄得中国境内到处都是养马场,山东沿海登、莱一带,都成了“广袤千里”的牧场。甚至两淮都有养马场。“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于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孳畜”。宋朝经过上百年兴建的水利良田变成草场,致使中国农业大倒退,百姓饿死无数。
.
七、元朝的使中国经济社会僵化衰退
元朝不仅禁海还禁夜市,禁止夜间点灯,禁止结社集会,禁止民间练习武艺、打猎,汉人五户才可合用一把菜刀,等等。元政府还关闭南宋贸易场,致使“舟车停留,道路萧条”,每年“越境私贩作罪者动以千人。”这说明宋以前的商业贸易是多么的繁荣,也说明生活在开放环境下的宋人不适应元朝落后的管理统治,虽然元朝法律严苛但依然有大量的宋人冒险犯法。
元朝政府的专制落后的统治致使人民民生失去活力,中国商业发生大倒退。游牧民族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完全不懂经济规律,一点不顾民生实行的种种倒退落后的政策、措施,彻底阻碍了中国工商业文明因素的成长及原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宋朝先进的民主氛围、快乐的民生、繁荣的商业氛围在元朝种种倒行逆施的政策统治下,逐渐变得僵化失去活力。那些宣扬游牧民族输血有利于中原王朝恢复活力的言论,完全是不顾历史事实的颠倒黑白的胡说八道!!!
.
八、元朝的税收远比南宋繁重
中国目前有些人用元朝政府攻占南宋后实行减免税暂时收买人心时的税收对比南宋政府末年在强敌压迫数十年时的税收,说明南宋剥削繁重而元朝的剥削轻。
元朝人评价元朝的税收时说:“割剥民饥,未见如此之甚!”,元朝后期“酒课,盐课,税课,比之国初,增至十倍。征需之际,民间破家荡产,不安其生。” 宋元之际的诗人汪元量《利州》:“云栈遥遥马不前,风吹红树带青烟。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岩谷搜罗追猎户,江湖刻剥及渔船。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五十年前好四川。五十年前是宋朝的好时光。这是宋朝遗民怀念宋朝美好的时光,元政府、南宋政府谁的税收重一目了然。
南宋政府后期税收相比宋朝以前是有所加重,那是因为国家面对强敌,被迫而为。元政府攻打宋朝前的疆域包括金国、西夏、西藏、云南等大片疆域,南宋被完全包围。此时元政府用一半以上的税收做军费攻打南宋。抗日战争时期不到八年,中国已经减感不支。而南宋政府苦苦支撑四十多年,此时税收必然比常时繁重。唐朝安史之乱之后被围困还吃人呢。这时南宋大部分百姓都是自愿,而南宋末反而并未出现大规模的造反现象。说明南宋很得人心,现在有人竟用南宋政府在战时的税收来证明南宋政府的“黑暗”统治。更有甚者用此时的税收代替整个宋朝的税收,真是无耻之极!!!
.
九、元朝比南宋贫穷
元朝虽大,却远没有南宋富裕。据忽必烈统一中国后统计,中国南方为1184万户,北方为135万余户,南北比例为九比一。这南方就是南宋曾统治区域。公元1283年(至元十九年),北方居民大量南流15万户,相当于北方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元政府屡次下令禁止,并在黄河、江淮诸津渡设立了缉查南移流民机构,勒令已到南方的流民北返。但即使这样“民望南而流如水之欲东”,直到元朝灭亡也未解决严重北方人民大量迁移到南方的社会问题。这是贫民地区往富裕之地的移民。相当于今天的墨西哥、古巴往美国偷渡移民。这反映了当时的南北经济差距,也反映了宋朝统治地区的富裕。元朝中叶文宗天历年间,全国商税九十万锭,曾是南宋的江浙行省一地就达26万锭,而当时全国中心元大都只有10万锭。
那时除了屠杀劫掠一无所长的蒙古人又如何能创造财富呢?元朝的经济大部分依赖南方,就是依赖南宋统治地区。元朝的所谓经济成就只是南宋的有幸遗留,这还不包括元朝不开明经济政策造成的恶劣影响。这还不是南宋未遭到严重毁坏前的文明奇迹。元朝各方面都严重落后于南宋。是中国文明的衰退时期。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导言中说:“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
十、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爆发农民起义最频繁、规模最大的朝代
《中国史稿》:“在号称全盛的忽必烈统治时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就没有停息过,在元朝统一全国后仅七十年,就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忽必烈统治时期,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根据元政府统计,至元二十年,大小起义二百余处,至元二十六年就增加到四百多处。几乎南方各地都有起义发生,尤以浙、闽、广、交界地区最为激烈。”这说明在南宋曾统治地区人民反抗元政府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这个起义频率规模还没有哪个朝代能超过元朝。
元朝在南方的统治极不稳定,“荆湖闽广之间,兵兴无宁岁”。反元的武装起义更是前仆后继。从1280年(至元十七年)到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之间,漳州陈吊眼、许夫人,福州林天成、南康杜可用、廉州霍公明、郑仲龙以及福建的黄华,四川的赵和尚都先后起兵。起义的首领大都是南宋抗战将领张世杰的旧部,多以恢复南宋为号召。
公元1351年(至正十一年)由韩山童、刘福通发动红巾军起义更是波澜壮阔,更是建立“大宋”政权,一度攻占杭州、汴梁、元上都等重要城市。并在元上都烧毁了“富夸塞北”的蒙古宫阙。朱元璋的队伍也是归“大宋”政权统辖的,最后朱元璋彻底把蒙古人赶出中国,建立“明朝”。
元这个殖民王朝从建立的那天起直到灭亡,华夏人民的民族反抗起义就没有停止过。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爆发农民起义规模最大、最频繁的朝代。
个人评价: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元朝的统治是黑暗及残酷的,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元朝南征北战,拓宽了版图,但却忽视了经济及文化的建设,这就为以后华夏大地的落后留下了祸根,更为可悲的是,继元朝之后的明朝,更是将封建制度发挥到了及至,可以说从元朝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长期的黑暗时段,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崇武轻文的朝代为我们留下的只能是短暂的辉煌,辉煌过后的痛楚,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
本帖最后由 昔时人已没 于 2006-11-26 23:01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谭文山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44
帖子
3427
编号
79700
注册
2006-8-20
家族
轩辕狼党
#3
发表于 2006-11-25 20: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代的文官制度......唉。不知到底是好是坏。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夜雨落枫
(欧阳枫)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48
帖子
3224
编号
79763
注册
2006-8-20
家族
网络曹操传
#4
发表于 2006-11-25 20: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昔时人已没
于 2006-11-25 20:16 发表
作者:suphisto
一、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奴隶社会
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更接近奴隶社会。元朝所处的历史阶段撑死了算半封建半奴隶社会比起一千年前的秦朝的封建文明阶段来说都是大大的落 ...
转贴应该要有评论的吧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87263
注册
2006-10-14
家族
瓦岗寨
#5
发表于 2006-11-25 20: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夜雨落枫
于 2006-11-25 20:20 发表
转贴应该要有评论的吧
呵呵,加了点评价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6
发表于 2006-11-25 21: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陈宜中能逃而不能死,陆秀夫能死而不能战,张世杰能战而不能谋。加上一个同样缺乏谋略的文天祥,由这几个人撑持的小朝廷,其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7
发表于 2006-11-25 22: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朝的灭亡应该和文官制度无关,在专制条件下随便什么制度,只要连出几个无能的皇帝遇到强大的外敌,灭亡就难以避免了。南宋的军队管理从孝宗开始就走下坡路了,到了理宗那会军队的表现尚可,但是出了贾似道,后来就是皇帝无能权相当政,想不亡国也难了。
南宋亡国不在崖山而在荆襄,在咸淳6年范文虎战败放弃支援襄樊后,南宋就已经完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87263
注册
2006-10-14
家族
瓦岗寨
#8
发表于 2006-11-26 00: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1-25 22:43 发表
宋朝的灭亡应该和文官制度无关,在专制条件下随便什么制度,只要连出几个无能的皇帝遇到强大的外敌,灭亡就难以避免了。南宋的军队管理从孝宗开始就走下坡路了,到了理宗那会军队的表现尚可,但是出了贾似道,后 ...
其实襄阳失守后要是打得好也不一定就会失败,毕竟南宋还握有福州,两广,扬州等不少的土地和数十万的军队,实力的原因如同江城子所说,没有力挽狂澜之人。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9
发表于 2006-11-26 00: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昔时人已没
于 2006-11-26 00:05 发表
其实襄阳失守后要是打得好也不一定就会失败,毕竟南宋还握有福州,两广,扬州等不少的土地和数十万的军队,实力的原因如同江城子所说,没有力挽狂澜之人。
在当时的条件下就算中兴名将们个个都复生,也不会起决定作用,最多延长几年时间罢了。当双方军事实力相近时,决定胜负的就是政治和经济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蜀中咖哩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6
编号
92348
注册
2006-11-20
#10
发表于 2006-11-26 01: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岳飞,韩世忠,张浚,文天祥和陆秀夫…相对于偏安的皇帝们,这个时期声名显赫的良臣还真不少!可惜无人善用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平原君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2
编号
44874
注册
2005-8-2
#11
发表于 2006-11-26 02: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昔时人已没
于 2006-11-25 20:16 发表
作者:suphisto
一、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奴隶社会
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更接近奴隶社会。元朝所处的历史阶段撑死了算半封建半奴隶社会比起一千年前的秦朝的封建文明阶段来说都是大大的落 ...
元朝......一个只会破坏,而不懂建设的王朝.始终没明白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的道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12
发表于 2006-11-26 09: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厓山之战的惨烈没有会怀疑,但是南宋军队的残败完全是自己的指挥失误造成的,而忽必烈从此完成中国统一,难道这个也要否定?
作者将元朝贬的一无是处,其论据并不恰当,他说"元朝不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朝代 ",可举的事例仅仅是对外战争的失败,可其失败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征日本败于飓风,攻安南则是因为暑雨不止、瘟疫流行而败,打爪哇本以取胜,后来是因为元朝尽宗主义务,帮助爪哇讨伐敌国而实力削弱,导致失败
另外征讨高丽,缅甸是胜利的他怎么不说?
既然元朝武功不强,可作者怎么没能说出武功最强的朝代呢?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13
发表于 2006-11-26 09: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有,作者说,元朝统一70年后就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那大一统强盛无比的隋朝又是统一后几年爆发了群雄并起的反抗呢?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87263
注册
2006-10-14
家族
瓦岗寨
#14
发表于 2006-11-26 12: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11-26 09:50 发表
厓山之战的惨烈没有会怀疑,但是南宋军队的残败完全是自己的指挥失误造成的,而忽必烈从此完成中国统一,难道这个也要否定?
作者将元朝贬的一无是处,其论据并不恰当,他说"元朝不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朝代 ...
元朝的武力强大只是虚火而已,要四处南征北讨,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预备力量,而据我所知元朝并不侧重经济文化建设,这就像亚历山大帝国,曾经称霸一时,但他没有自己的文化,一味的模仿希腊,最后使它成为了5个横跨欧亚非的帝国中持续时间最短的。这就是得天下易,守天下难的道理,至于隋朝,完全是因为杨广的荒淫无度所致。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万寿山人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2
编号
93093
注册
2006-11-26
来自
北京
#15
发表于 2006-11-26 14:0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请教一下,楼主文中提到的,“《宋史》记载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这个细节真实否?死者十余万,除了水师的人马以外,还有多少是百姓?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16
发表于 2006-11-26 14: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昔时人已没
于 2006-11-26 12:53 发表
元朝的武力强大只是虚火而已,要四处南征北讨,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预备力量,而据我所知元朝并不侧重经济文化建设,这就像亚历山大帝国,曾经称霸一时,但他没有自己的文化,一味的模仿希腊,最后使它成 ...
忽必烈的重农政策:
1,设立劝农机构,如劝农司.地方官员亦以劝农为要务
2,招募逃亡,鼓励开垦
3,推广"锄社"互助
4,编修农书,制定农桑之制
5兴修水利,郭守敬应该听说过吧?
元朝只是到了中期以后农业衰败了而已,至少他们重视过.至于后来衰败了,哪朝哪代没有出现过?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17
发表于 2006-11-26 15: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万寿山人
于 2006-11-26 14:08 发表
想请教一下,楼主文中提到的,“《宋史》记载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这个细节真实否?死者十余万,除了水师的人马以外,还有多少是百姓?
这个出自卷47,真实性就要你自己判断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疯猫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80
编号
56367
注册
2005-12-30
家族
轩辕狼党
#18
发表于 2006-11-26 15: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1-26 00:46 发表
在当时的条件下就算中兴名将们个个都复生,也不会起决定作用,最多延长几年时间罢了。当双方军事实力相近时,决定胜负的就是政治和经济了。
有道理.看看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开始是廉坡为将,由于赵国内部的原因,改成了赵括.在看看明末,有袁崇焕这等名将,但被明朝给杀了.
有力挽狂澜之人,也要有合适的历史舞台.宋末,即使什么猪哥复出,孙子在世,也白搭.
[
本帖最后由 疯猫 于 2006-11-26 15:27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ptcn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19
发表于 2006-11-26 15: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能人早都被干掉了,如岳飞等。所谓“宁赠友邦(元蒙),不予家奴”是也。
没被干掉的则都跑到元那边去了,如张弘范等。
明朝也是一样。宋、明的结局很象,最后都是南方小朝廷,还走马灯似的换;都是搞到山穷水尽。而且都是在局面还没有失衡的时候杀死重臣(岳飞、袁崇焕),最后则是由几个没真本事的人在维持(文天祥、张世节、史可法)。
宋以前没有这样的。没能耐的朝廷早早就被权臣、藩镇们架空了,比如汉末之曹操、魏末之司马、晋末之刘裕、。。。。隋末之李渊、唐末之朱温。宋之前的改朝换代都是“篡”(说好听点叫“禅让”),宋以后则是山穷水尽。
[
本帖最后由 ptcn 于 2006-11-26 15:42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5288123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51
编号
4685
注册
2004-1-22
家族
轩辕丐帮
#20
发表于 2006-11-26 16: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南宋亡国不在崖山而在荆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87263
注册
2006-10-14
家族
瓦岗寨
#21
发表于 2006-11-26 20: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ptcn
于 2006-11-26 15:29 发表
能人早都被干掉了,如岳飞等。所谓“宁赠友邦(元蒙),不予家奴”是也。
没被干掉的则都跑到元那边去了,如张弘范等。
明朝也是一样。宋、明的结局很象,最后都是南方小朝廷,还走马灯似的换;都是搞到山 ...
其实南宋才是宋朝的南方小朝廷,北宋才是正统的宋朝,南宋维持了100多年,可见宋朝还是比明朝强一点的
不过国姓爷在台湾坚持了一阵,也算是延长了一点明朝的血统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87263
注册
2006-10-14
家族
瓦岗寨
#22
发表于 2006-11-26 20: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1-26 14:57 发表
忽必烈的重农政策:
1,设立劝农机构,如劝农司.地方官员亦以劝农为要务
2,招募逃亡,鼓励开垦
3,推广"锄社"互助
4,编修农书,制定农桑之制
5兴修水利,郭守敬应该听说过吧?
元朝只是到了中期以后 ...
元朝一共才多少年?忽必烈只能算是开国皇帝,开国皇帝要是在没有优秀的政策,这个朝代也算毁了
当然元朝的开疆阔土提起来还是很有气势的,唯一可惜的是蒙古铁骑没能把欧洲和美洲一块统一了,那样的话现在托福和雅思就是咱们出题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23
发表于 2006-11-26 21: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铁木真算起有162年,从窝阔台问鼎中原开始也有130多年,不算特别短命的王朝.忽必烈只是定国号为元罢了,怎么能算开国皇帝?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87263
注册
2006-10-14
家族
瓦岗寨
#24
发表于 2006-11-26 21: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1-26 21:25 发表
从铁木真算起有162年,从窝阔台问鼎中原开始也有130多年,不算特别短命的王朝.忽必烈只是定国号为元罢了,怎么能算开国皇帝?
铁木真,窝阔台那些都不能称为正统的中国政权,只能算北方的外来民族。如果非要把他们算进去的话,恐怕现在的蒙古共和国人民不会同意的(虽然蒙古以前也是中国的)
[
本帖最后由 昔时人已没 于 2006-11-26 21:32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25
发表于 2006-11-26 21: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元朝在中国历史朝代上基本上就是一个给人留下话题不多的朝代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26
发表于 2006-11-26 22: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昔时人已没
于 2006-11-26 21:31 发表
铁木真,窝阔台那些都不能称为正统的中国政权,只能算北方的外来民族。如果非要把他们算进去的话,恐怕现在的蒙古共和国人民不会同意的(虽然蒙古以前也是中国的)
如此说来南北朝的整个北朝都不能算,辽/金/清也不能,中国历代纪元表可以省几页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87263
注册
2006-10-14
家族
瓦岗寨
#27
发表于 2006-11-26 22: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1-26 22:04 发表
如此说来南北朝的整个北朝都不能算,辽/金/清也不能,中国历代纪元表可以省几页了
如果按现在56个民族56朵花的思想,都算是咱们的朝代,现在中国的各民族,都是进行了长期的血统融合形成的。不过古代好像不是这莫分的。
自东晋灭亡以来,南北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南北分裂时期之一,虽然它的形成使经济发展有所停滞,但由于外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形成的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却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北方的诸族逐渐被汉族同化,最终成为同一民族。而正是这种作用,为将来中国成为统一国家打下了良好得基础,所以我们说南北朝的分裂,对加速民族统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虽说是五胡乱华,但北朝和汉族进行了同化,勉强能算是中国的。
辽国共历九帝,前后二百一十年。其疆域东临北海、东海、黄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龙堆沙漠),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东北迄外兴安岭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
金共历九帝,前后一百二十年。疆域盛时北达今外兴安岭,南抵淮河,东临于海,西至陕西,人口4470余万。金代文化虽然保留和吸收了女真族的某些文化传统,但基本上是继承辽、宋的汉族文化。
辽和金,从现在的中国版图来讲,都是属于中国的,文化也是吸收汉族的,也就算是吧。
清朝占了咱们的地方,不能不算咱们的朝代吧,这个就不多说了。
蒙古帝国是一个超级大帝国,地域之广,几乎无法作有效的统治,蒙古人采取分制的制度,把他们的帝国分为几个汗国,分别为「元帝国,吐蕃宗教国,察合台汗国,窉察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尔汗国」,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把原来属西夏帝国,金帝国,宋帝国,大理帝国和蒙古本土合并成一个帝国,国号"大元",为《易经》「大哉干元」之意,蒙古国从此由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变为中华帝国正统王朝的一个朝代。
所以说,从忽必烈开始,才能真正的算中国朝代,而且我敢说其他国家的历史中,对蒙古帝国的说法,会和咱们所了解及认识的有很大的出入。
好像有点跑题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87263
注册
2006-10-14
家族
瓦岗寨
#28
发表于 2006-11-26 22: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元朝把职业的等级分十级: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儒者的地位比娼妓还低。
蒙古的宗主们大多信奉佛教,但是,在1307年的一场宫廷斗争中,中华文明面对一场大危险。忽必烈的孙子阿难答(Ananda)倾向于伊斯兰教。他能熟悉《古兰经》,并擅长于阿拉伯文,是宁夏的长官(达鲁花赤),是宁夏境内伊斯兰教的热情宣传者。他的父亲元成宗为了使他转而皈依佛教,曾一度囚禁过他。元成宗死时(1307年2月10日),阿难答企图夺取帝位,但是他的侄儿海山获得了帝位,并处死他。中华文明避免了一场将会是很彻底的改变的危机。
元政府不断的征战和歧视汉人政策,在汉人不断地反抗下,终被逐出中国本土,回到蒙古故地,元帝国也随之灭亡。这样的朝代能称之为中国的,是有些没底气。
再看看这个地图,恐怕也只有咱们的课本上才能说元朝全部是中国的朝代
。
另外关于元朝,这里说得很详细了,我就不再都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进去看看
http://www.wiki.cn/wiki/%E5%85%83%E6%9C%9D
[
本帖最后由 昔时人已没 于 2006-11-26 23:08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29
发表于 2006-11-26 23: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的还有点道理;下面那个
元朝把职业的等级分十级: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是哪里记载的啊?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温柔的一刀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30
发表于 2006-11-27 02: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楼上:
在下看宋史时,崖山之战中张世杰认为如果不能守住这最后的据点,大宋就没有希望了。故此他命令把所有的船全连在一起,奉帝昺的坐船居中拼力死战,所以在会战失败后除了张世杰本人带一小部分战船突围后,其他的船根本没办法脱离战场,所以死亡的人数应该可信。最后提一下,张世杰是自杀的。突围后本来要再找赵氏骨肉再图大举,但碰上了大风暴,张认为天要绝宋,就投海自尽。
大宋的灭亡是最悲壮的,张陆文三忠偏安不成而争之一隅,一隅不保而争之海岛,明知无益事,翻做有情痴。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气节。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38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4 16: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07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