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自学中医应该看哪些书?, hhp兄请进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1-5-10 11: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50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自然是全方位的,不仅是舌脉,还有其他表现综合起来看,单纯的吸收功能差,一般不粘,水和湿的质地不一样,结果不一样, 可以互为因果,也可以单有一种

简单病当日正确率高,疑难杂症必然低,不治的正确率等于0,这种情况一样是算进分母

汤药如果能存在,丸散一定可以,少一层程序就少一层耗损

首先病于排病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病人的感受,越来越不舒服的是病,越来越轻松的是排病,呕吐病算不算过敏,这只能说理论上皆有可能

如果是用偏或者超过需求量了,那是毒副作用,如果是过了预估量但没过实际最大量,那才是算你说的“剧烈”,这个引号特指不在意料之中。要区分需要足够的学识,结合病情才能分析是哪种情况,没法一概而论,大体上的方法可以用功效排除,没有催吐药反而吐,没有催泻药反而泻,这样的排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半斤大黄,那就很难区分了;反应结束后倒是可以确认,但那是事后诸葛亮,没有意义

八纲是认知病,君臣佐使是组方原则,不是一个级别,八纲指导组方原则,类比你想做一个木头家具,你就不会去买铁,其他的组方原则没有名声比君臣佐使大的,我是量才而用,合适的就可以用

没有就说明不需要,就像拼图的四个边,即不凸也不凹,还有超高难度拼图,大形状是四方的,但能找到5个角,在理论中一切都是合理的

阳明有寒不能因为是阳明经就说是阳,这是钻牛角尖,有寒必定是阴,如果再用寒药,必定是雪上加霜,不管多少种解释,基本定位不能错,总纲的价值就是确定基本定位

还有句俗话叫:淹死的都是会水的。长期跟踪观察的话,有些人不是活不长而是觉着有些小问题不在意,积少成多才出大问题。现在的统计基于当前医疗环境,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高级医院能忙得猝死,基层医疗机构的很多闲得要死,但统计的时候是不是都统计在内,我存疑。
最后,不是脉不配合,是病不配合,这个以前和你说过,《素问·病能论》专门论述这个问题,自学的话,不读100遍未必能读透里面的精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21-5-14 11: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1 hhp19910906 的帖子

水和湿的质地有什么不同?前者冷,后者可能热?

《针灸甲乙法.卷五.针灸禁忌第一(下)》说“承筋禁刺”是什么意思?我在网上查针灸禁不禁刺还有争议,有人说浅刺不要紧,有人说刺出血不行,有人说流血不止才有危险。有病循经脉到底能不能刺?

以《扁鹊见蔡桓公》来看,不治案例世人并未将其算入分母呢。对上医来说,疑难杂症未病之时,如何清本正源?

是否排病以病人的感受来看,也得反应一段时间才能判断,比如呕吐三次,病情并未好转,反而肠胃吐虚了。到这一步虽然能判断不是排病,但已成事后诸葛。不但病没治好,又添新伤,比之前更棘手了。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学识呢?八纲辨证?药理学?针灸?人体机能?这些分支学科要达到什么水准预判准确率才达到中 医的七成以上?

拼图如果结论残缺不完整,会不会出现盲人摸象的问题?墙,树,水管理论上都成立,以此用药只取一端,何以治本救难?

对于“有寒必定是阴”阴阳总纲的推导步骤是怎样的?为什么阳明经本身的阳气做不了主?

“病不配合”,是客观不配合,还是主观不配合?客观、各行其是不配合,还算有理可循;主观不配合,就是攻敌取胜的问题。如果敌明我暗,患不知彼,如何才能料敌制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1-5-17 11: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52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湿有粘性啊,水导致的可不一定粘便盆,和寒热无关

禁刺没有那么严格,很多穴都是众说纷纭,风府也有禁刺的,只要细节做好就没事,我觉着那句说的可能是针法不到的能伤神经,但这个其实不那么容易,小心进针完全可以避免。除了绝对禁刺的穴没有不能刺的,只要治疗需要,绝对禁刺且无法替代的穴我都想不起来有没有这样的穴,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找更安全的穴替代,这不需多说

扁鹊那件事是因为病号不同意治所以才不算在分母里,如果事情倒过来,病号要求治,扁鹊不给治,那就必须算在分母里了,当事人对自己的身体有决定权,必须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你要想正本清源也没法一刀切,有些人擅长治病,不擅长沟通也没法强求,唯一的标准就是患者是否明确表达同意

不用一段时间,一次排病就可以,轻松了还是更难受。峻猛药本来就是随便开的,不是什么水平的都能用,水平不到的用相对平和的药也不是治不了病,只是疗效没那么好,不是每个病号都要搞出最强烈的反应,这本身就已经错了

到什么水准没法量化,想要有确凿的根据,只能统计,其他的方法只能是根据这个人的整体情况综合判定,融会贯通、得心应手的肯定比那些生瓜蛋子要高得多。你问的学识是哪些?上个帖子好像没说这个

理论上每个病都有一个特效的治法,只看能不能找到这个方法,所以不存在拼图不完整的情况,如果是没找到最优解,也只是个解,不代表这个病认知不透彻,只不过常规情况不透彻的多,会有盲人摸象这种结果,这不就是上医和庸医的区别么。只取一端不是绝对不可以,而是每次取不同的一端,也就是每次治病的一部分,随着治,病的本相也就显露出来了,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八纲是常识,属于真理,不是定理,不用推导,常规认知里阳必然带热,阴必然带凉,太阳底下晒仨钟头,最想的就是找个阴凉地方休息休息,还需要推导么,凉再加重就是寒,只有阴冷没有阳冷。阳明只是一个名字,一气周流不存在一刀切的阴阳,不是说在阳经里就是阳气,在阴经里就是阴气,你这都属于故意抬杠了

是病自己的主观不配合,病也是有灵性的,就想你抓一只猪,猪也会反抗,同理。想料敌制胜就得知道病的思维模式,总有规律可循,就像搏击,不会防备对方用腘窝进攻,《病能论》就是讲怎么和病“打交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21-5-20 12: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3 hhp19910906 的帖子

湿的属性是粘,与湿对应的燥属性是什么?

你说“很多穴都是众说纷纭”,是指禁刺的穴众说纷纭?穴位本身没有争议吧。针刺的穴位多半下面就是神经元,这是为什么?穴位和神经脉冲是什么关系?

遇到病号要求治,但自己没把握的疑难杂症,怎么治?推荐转院?

一次服药连续呕吐呢?这种案例我遇到好多次,有没有办法预知?“峻猛药本来就是随便开的”,这是什么意思?有些人有强烈反应,有些人没有,这点如何预判?有强烈反应需要有兜底的手段,没有反应可能是用错药了,如何行医判断?

QUOTE:
如果是用偏或者超过需求量了,那是毒副作用,如果是过了预估量但没过实际最大量,那才是算你说的“剧烈”,这个引号特指不在意料之中。要区分需要足够的学识,结合病情才能分析是哪种情况,没法一概而论

我想问区分 的学识有哪些?医院肯定有方法量化医生的水准吧,不然怎么评级评职称。虽然这种方式经常不公正,但规范的好医院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逐次试药察病的本相是一个方法,但是遇到难治的病经常会有反复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之前用一种两种手段把某一部分治下去了,等我继续治疗其他部分的时候,原来的问题又冒出来。换句话说,病和你打游击战,这种情况怎么对付?对方不是一个静态割据势力,像游寇一样围绕根据地流动作战。

不为抬杠,为精益求精。在数学上常识真理被称为公理与基本概念,以欧氏几何来说,点线面的定义就像阴阳经络的概念定义,你说阴阳只是名称,那阴阳与寒热或者明暗的区别是什么?要建立整个理论体系,需要根据定义建立公设。而第五平行线公设,就是区分平面几何(欧氏几何)与曲面几何(非欧氏几何)的关键。那么中医作为一个自洽的体系,它的理论公设,或者说逻辑起点是什么?

有人说:“左右为阴阳,经络分手足,手少阳自左升,足少阳自右降”,按照“左升右降”的一气周流理论,是否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均为左升;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均为右降?

具体来说,如果一病患左脉一年四季都是有力滑脉,腹泻、呕吐均如是,按《素问.玉机真脏论》则一身是病,该病的思维模式是什么?一味阳亢?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21-5-23 20:1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1-5-24 11: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54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燥毋庸置疑的偏“干”,这些都不是需要详细定义划分的,死板的谈概念就已经错了,只能谈观念

就是说某个穴,有人说能刺有人说不能刺,可以说是你认为的“穴位本身的争议”。神经分布广泛,有重合很正常,但不是针一定要刺激神经元才有效,环跳这种个别穴位需要针到神经,其他的还是需要避开,同样还需要看进针的深度,不是只要不出事,扎的越深越好。我对神经脉冲没研究,但我认同穴位和经络是目前解剖学还没认知到的体系

如果没把握,优先的做法是推荐给有足够把握的人,如果没有这种人或者把握不大也是所有人里最大的,必须硬着头皮来治,那就一步步的来就好,不能一蹴而就还不能抽丝剥茧么,笼统的说无非就是治标和治本,从现有信息找病的病根,理论都是现成的,拿来用就好

以我现在对病的认知,没法做到填空题式的高准确率的预估(90%以上),选择题式的倒是简单的多,把常见的都预估一下就行了,这属于投机取巧,没什么讨论的价值。填空题式的没法总结严谨的公式,只能总结大条的规律,因为前人总结的少,所以很多都得自己来,所以对临床的要求比较高,还有之前说过的那些因素,例如加了泻药必然大概率腹泻,中焦寒气大的用热药也会大概率腹泻等等
有没有反应只能因人而异,想要预估这个肯定更难一层,先把病的预估研究好了,再考虑病+人吧

用没用错药还需要结合整体情况判断,不是不排病就是错,排病只是疗效强

“峻猛药本来就是随便开的”是“不是随便开的”,我少打一个字,少的莫名其妙

没有能量化的方法,人为可操作的因素太多,治了一次不再来了,你说是治好了不来了还是没治好丧失对整个大夫的信心所以不来了?个个都详细回访不现实。你查查评级评职称的标准就知道有多扯淡了,不仅毫无公平性,也完全不合理,外国的体制我不了解,不涉及在内
这部分的学识除了足够的理论之外,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不一定非要是自己的,别人总结的也可以,但因为近几百年没几个人敢这么干,所以导致这方面的文献很少,所以难度被动提高

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把这一部分打残,例如直接打断一条腿,这条腿就没法再进攻了,频繁反复必然是没治到病根,只是在治标,所以需要大幅度的调整思路和方向,相比之下疑难杂症不难治,难得是没时间试探的急病,不单纯是进急救室的急证,还有癌这种拖不起的病,还没试完人都不在了,这样的病总思路就是不试探,把可能有用的都用上,虽然都学术帮助不大,但让人活下来是第一要务

“那阴阳与寒热或者明暗的区别是什么”,阴阳这个概念类比“树”,寒热类比“树枝”,在理论里是更高一级的理论,树枝隶属于树,但树不只是树枝
是根据定义建立公设还是根据公设推导定义?我倾向于后者。逻辑起点是《易经》,河图的理论你知道,用自然界浅显易懂的现象和当时的常用词语描述医理

“左右为阴阳,经络分手足,手少阳自左升,足少阳自右降”这明显是多层理论杂合,你总是以“分”的方式认知,极少以“合”的方式认知,手少阳左升,那右手的少阳经难道是废的么。注意:不同的理论描述的侧重点不同,不能简单的叠加和排列组合。 你后面的整个结论都是错的

首先排除六阳脉,特殊脉的脉象没有参考价值。全年滑脉,按你的描述,应该是阳旺的滑,不是痰湿的滑,轻度的吐泻没伤及根本,所以没变,如果做病理模型,把人搞虚了以后才知道更确切的信息,但这仅限讨论,现实不能这么做,这样的人主体的体质就是偏实、热,但是受凉等其他原因一样可以吐泻,不能一概而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21-5-30 17: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5 hhp19910906 的帖子

谈观念是什么意思?以常识为基础的观念吗?

环跳穴为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汇,归属足少阳胆经, 那么“循经远治”所治地是不是足少阳经?会不会同时影响到足太阳经?

问下抽丝剥茧和治标的区别在哪里?怎样抽丝能抽到病根?

你说的对病的预估,是指扁鹊见蔡桓公那样,预估“不治将恐深”一类的吗?还是说预估病症会有哪些变化,如发热、呕吐等等?

疗效弱是常见现象,很多疗效弱的药多吃几次近乎无效了。整体上看只有安慰作用。如何预判是长期无效,还是见效慢?

国内那发论文、考英语的评级制度太离谱了,不知道是抄谁的。临床经验肯多写几笔的都是“大 家”了,虽然很多 大 家 水平其实不怎么样,下医而已。像李可那样临床反应写得很详细的难能可贵了,但他的经验有些风险很高,一点偏差,容易吃官司。

癌症晚期从确诊到死亡也有几个月时间吧,为什么说没时间试?另外,如何发掘疑难杂症的病根?一般来说,疑难杂症的病根不止一端

我听说按印度的分法,印度教三大神也是类比树根,树干,树枝。毁灭主是树根,创造主是树干,维持主是树枝。你举的的阴阳类比树是否也是这种逻辑?你倾向的公设推导定义是具体是指什么?有哪些基本公设?

问下,“合”的认知方式如何从易到难认识具体的事物。我举例那个“多层理论杂合”的例子是否不能做逻辑推理?感觉一旦推理就会破坏整体性

如何区分阳旺的滑与痰湿的滑?有何病症表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1-5-31 08: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56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是在意识里构造一个知识点,不是简单粗暴的告诉你,只要下定义,必然会有特例,所以构造观念,符合的就是

远治就是治经络循行部位附近的问题,你的理解没错,胆经不能治手的病,但环跳理论上可以治头的病,同理,更极端一点的例子,就是睛明穴治膀胱经腰疼
理论上只要对经络的刺激足够强,任何一个穴都可以刺激全身的全部经络,所以你说的环跳能影响足太阳,在理论上可行,现实中看水平

抽丝剥茧本身就是治本的思路,和治标无关联,因为治标太容易了,不需要这么麻烦

你说的两种预估都有,现在一般管第一种叫“预后”,预估以后的情况,第二种是推理病情,预估整体的情况,就需要几方面综合起来评判

想要预判是无效还是慢效,得先知道自己的疗效是个什么水平,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有些该慢的只能慢,“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有型之血难以速生”这话你应该知道,类似这样的疗程肯定不在一个级别上。其实这一条的前提是得有自知之明,懂自己的疗效了,这些都不是事,先得在临床上摔打,磨出自己的东西

确实李老的东西容易吃官司,反过来想,不就是因为害怕的多了,才会这样么,如果这么治的多了,早就倒逼药典重写了,其实不是真的风险高,只是被认为风险高

你觉着癌症那几个月时间很长么,不减缓病情的进展速度,只有这几个月的时间,但哪个药对整个病号有效是需要试的,所以如果先选的是无效的,那就等于浪费时间,几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所以必须能有效的一起上
发掘病根就是理论的一步步反推,一直推到医学范围意外,例如胃癌可以推到饮食不规律,至于为什么不规律,可能是任性、工作时间不合适等等,这些全都不在医学的范畴内,这就算找到最根本的病根,然后再正过来捋病情,穿插的加点东西,例如癌难治是因为已经成了毒了,癌毒这个观念就是中间补加的

你第一步看到的应该是“树”,然后才是树枝树干树根,你自己的措辞也说的很清楚,“树”是印度教,然后才能细分。拜火教能说“树”么,那不成烧火的劈柴了么,这么说应该够清楚的了

能推理,但不是你想的那种刻板的推理,窥斑知豹的前提是懂豹是什么样子,所以看到一个斑就知道是豹,如果是没见过豹的人,看到一个斑他也没法知道是什么,“合”是通晓整体的前提下去研究细节,而不是忽视整体去研究细节,你的例子类比揉面团,不管加什么,揉完了都是一个面团,分不出哪是水,哪是面,哪是油,你把那些概念也揉成一个面团,就通了

两种滑症状上没法区分,只能从脉上区分,如果不是那么有劲,只是单纯的流利,那就是痰湿的话,略有把痰放在手里捻的那个感觉,阳旺的必然一派阳盛的状态,有力,劲头足,有“精力旺盛”的感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21-6-1 10: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7 hhp19910906 的帖子

为什么意识里构造的知识点不会有特例?有特例随时调整?

我看名医一般来只选几个穴下针,庸医有时候针都插满了;而针刺深度基本上限定了,那么水平高下体现在什么地方?

过去有疗效,现在无疗效,算什么水平?也就是说病人于对症药的耐药反应提高了。症状还是那样的症状,其他方向都不对症,如何治?

每天服药的话,三天就应该看得出有没有疗效,为什么几个月都试不出疗效来?那是要试多少次?

你说的反朔病根的方法,就是步步反推搠源吧。比如左手尺关滑脉,推搠为什么滑脉,然后再找症状,再进一步推导吧?问题是我实践的时候,阴阳的判断一旦具体而微、经常推错。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时候,某一症候的阴阳70%的正确率都不到。而整体本身的阴阳,由于病患主要经脉淤堵,单纯用药扶阳难以打通。而且由于伤病众多,经常出现打通背脊伤病,颈椎即刻恶化。概因人体营养只有那么多,伤病多了左支右拙,连肠胃营养吸收方面都出问题,补也补不上,为之奈何?

通晓整体是指通晓人体,还是说通晓病体?人体气脉倒是有办法通晓,而各处伤病累次所得,彼此本无因果,然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如何做整体观之?

察脉象,有时有劲,有时只是单纯的流利,算痰湿与阳盛交替?还是说病情与自愈反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1-6-2 10: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58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定义是确定一个点,观念是一个范围,而且是弹性的,可大可小,基本符合的就可以算是,定义必须严格符合,所以即便有特例,也可以排除在外,不会对认知有反作用

选哪些穴就是很看医术的,有些人用穴是庸医看不懂的,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个穴,还有高手用的穴一般人都不认识,都不知道那个部位有穴,然后还可以看针法,针法高的对穴位和经络的刺激更符合治疗的需求,有些人下针可能出了疼一下没任何效果,那就和没扎完全一样。既然你说了进针深度,这个深度只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内哪个点最好,也是可以研究的
进针要求“得气”你应该知道,“得气”的标准就是大夫手下觉着针自己在抖,“如鱼咬钩”,病号的感觉是酸麻胀痛,这是个常规标准,有不一定水平高,没有一定是废物,个别穴除外

你说的应该是同一个病号不同阶段的疗效,你说的情况一般是某些部分被治完了,剩下的那些部分没治到,所以在那个当前阶段就变成治偏了或者治错了,耐药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中药耐药的可能性比较低
症状不变还要看内在原因,可能是另一部分原因导致症状还没变,找不到原因还是分析的不够细致

疗效快还是治标,治本想快不是那么容易,而且想要明确让肿瘤缩小,或者增长速度低于常规数值,几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够用,可能几次试验的时间都不够

就是你说的步步反推,准确率低是理论不扎实,应用的不熟练。左支右绌不是因为营养不够,而是手段不够强,这种瘀堵需要疏通,而且还得把这些瘀堵的垃圾排出来,否则就是这种情况,疏通变成驱散,举个例子,就是把这个县的土匪赶到另一个县,去祸害那边去了,等这边没事了,又回来了,继续祸害这边,最后就是疲于奔命。这种有伤的情况,还得考虑续筋接骨的思路,用药的话我没特别有效的方法,先从常规伤药入手,可以考虑额外配一个方子,补骨脂,骨碎补,自然铜等等。脾胃的问题还是补中益气,桂附理中这些方子入手

人和病本来就是一体,必须要一通百通,多次伤的不重要,重点是眼前的状况肯定是互相影响的结果,也就是你说的牵一发动全身,如果没联系就动不了全身了
治的话就先把大方面的治个差不多,然后再处理细节,大方面就是“伤”,然后是由伤引起的继发问题

不可能是交替,有劲没劲不是单纯这一个因素决定,其他因素也有影响,例如状态等等,劳累的时候脉弱一些是合理的,有劲也要分正常和异常,这个没法具体说,找几个比较正常的人对比一下就清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21-6-3 17: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9 hhp19910906 的帖子

定义弹性观念往往会遇到这种问题:观念上风车与风扇是一样的,但考虑到使用安全性,风扇多一个铁壳罩子,风车不好加啊。这点在构造观念时如何克服?

很多病患因为经络淤堵、脉象有病症等等原因,穴位按来按去按不出气,如何得气下针?

按你的理论,部分治愈的病症为什么会表现出与原始病症相同的表症?属于《内经》说的同等异名吗?

治本很难做到覆杯而愈吗?还是说癌症这类医理未明的不治之症、抽丝剥茧治本才慢?

经络血脉平时都是运输通道,淤堵的有时是垃圾,更多时候也是必要的养分;就像堵车,常年堵车的地方,最后堵成了步行街,商业街。排病的时候如何做到有害、无害分类处理?另外,桂附理中的方子主治四肢厥冷,而病患手脚一年四季都是发热的,往年甚至热到南方寒冬季节、无暖气室内穿棉绒鞋都冒汗的程度。用这个方子治肠胃有汗透虚脱的风险,方向当如何调节?

病患的伤口愈合速度比常人慢很多,体质如此,再加上积年生病。现在的问题是慢慢治伤来不及,由于伤势衍生的病症已经越来越明显。上医治未病,此时当如何医治?

肠胃病患有个现象:有时夜间会出现过度消化的饥饿感,同时身体发热,失眠时尤其明显。从病症上来看并非排便体现出的寒湿,而是阳亢上行。为什么两种相反的病症会同时出现?这是否就是你说的异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1-6-16 11: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60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其实怎么做都有错,硬性弹性都不合适,只是找更合理的方式。让一个人学会什么叫风车,下定义就不如让他亲眼看一遍,就彻底清楚了

有的瘀堵是可以得气的,但对于那些确实无法得气的,可以把针感调到“应该得气”的程度,就是按照多方面的推理,都是应该得气的,这样即便没有得气的现象,也有得气的实质,这属于一般水平的要求,针法高的完全可以怎么扎都能得气,能做到得心应手也不应该是个高标准

“病之来路即为病之出路”,把整个进展过程反着走一遍,让病“怎么来的怎么回去”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倒回初始阶段的时候,当然会有些表证时候的症状

普遍的说,治本不容易覆杯而愈,否则就不是难病了,花30年得的病,怎么可能3天治愈,完全不合常理

但扶正气,听邪自去就是个可行度很高的办法,有些时候不需要这么放任,轻度的帮助也是可以的,所以才说攻法应该慎用,而不是禁用,类比机器不转了不仅要检查电路,还要清理油泥
手脚热应该敛阳气啊,把浮散的阳气都敛回来,山萸肉,肾四味等等,甚至引火汤等等

伤口愈合慢就是代谢慢导致的,代谢慢就是瘀堵导致循行不畅导致的,所以应该先重手调整体,还是之前说的,补中益气,生黄芪120g,按找个标准用药,可以加速排垃圾,继而加速代谢,这已经明显属于已病了,先处理眼前的问题吧,炮仗的引信都点着了,就别说别的了,先灭了再说

发热且失眠,这说明阳气不内敛,阳不入阴所以阳气潜不下去,一直浮在外,所以才失眠,发热也是同理,机体没法休息,所以保持白天的运转,所以饥饿感,但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综合到一起才会有饥饿感的感觉,和平素的寒湿结合到一起,基本属于“水寒不藏龙”,阳气被迫浮在外,不属于特别的异常。但是比较难治,我至今对失眠没找到特别特效的方法,几个根结解不开。你说的情况治疗上寒热不要太过激,平和一点磨一磨可能效果不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6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21-6-21 10: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1 hhp19910906 的帖子

怎样亲眼看一遍?内视吗?自学者如何看呢?

书上说:在同一穴位上,由于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针感。你说的调整针感是不是指这些?另外,如何判断没有得气的现象,却有得气的实质?强行拔气不是有风险吗?

病患已病多年,病根急切拔不出去,持续用药一来疗程限制,二来药效下降,三来病情反复。是否应该改变思路,用抽丝剥茧的方法,先用养固药,然后用扶阳,针灸一类方法引导病势?

何谓正气?具体以十二正经来说,何谓正?与病患的体质有没有关系?男人女人有没有差别?阳气本来就以发散为主,为什么要收敛回来呢?

你怎么看精神力的问题?病患的精神力比一般人强,法师体质,因此代谢缓慢,体弱多病。中医没有西方精神力这个概念,以西方的观念,精神力属于体液化学物质的魔法属性。魔法跟无机化学、炼金术是有关系的。这些在中医的范畴是什么?

内敛的阳气跟阴气有什么区别?你说的“阳不入阴”是指把阳气转化为阴气吗?病患本来就是阴寒体质,阳气不足,再转换阴气岂不是阳亏?另外,阴气怎么转阳气?

失眠用食疗喝蜂蜜水有效,蜂蜜要分阴阳,隔天一次,一个月左右见效。不过要长期服用。平和的磨一磨是指温补解表一类的方法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1-7-4 11: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62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所以才需要构造观念,而不是死板的概念,逐步增加认知,很多东西没法用语言表述,所以只能一步步的认知,就好比有可乐以后人类的味觉就多了一个叫“可乐味”的味觉,而且根本没法向没喝过可乐的人用语言描述什么是可乐味

你说的调整是第二步的调整,属于把已经有的针感调成需要的针感,我说的是第一步,把没针感变成有针感。根据多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不是拔气,而是单纯病号的身体没反应

养固是可以的,但要标本兼治,同时就要加其他治疗,各自的比重随时调整,单纯养固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

什么是正气不需要问我,你的水平理解的很透彻,不论经络还是其他,自身应该有的都是正,体质性别只是影响强弱,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无限发散还不弄个阴阳分离?这条彻底不是你这水平该问的

精神力和意念类似,和体质不成必然的因果关系,和固执是两个概念

内敛的结果是有序的使用,不是由着性子胡来,阳气的天性就是升发,所以得慢慢升发,阳不入阴是阳气和阴气不能糅合,始终都是分离的状态,和转化无关,本身阳虚的前期还是外在帮助为主,自身恢复太慢也太弱
转化是自然转化,机体根据需要,不需要人为干预

我说的磨一磨是用平和手段,不是特指哪一种治则。蜂蜜也得是好蜜,掺糖掺胶的肯定不行,有好渠道可以适当吃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ce_Saro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488001
注册 2013-7-20


发表于 2023-11-4 09: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病患年初时两次日间斋戒各三天。身上各种毛病都发作了,头晕、鼻炎、背痛。左膝下方出现经络软堵,一度走路都没法走了,迈步艰难,过了几个月才恢复,并且时常复发。有医生检查,说是渐冻症发作。病患几年前散步便发现肌肉萎缩,容易疲劳,现在时常会双手双脚酸痛,有时会连锁,乃至交换。脊椎的疼痛有时也会并发。

有人说练习龙行虎步与下蹲、双脚并立抬手跳能缓解,你怎么看?

[ 本帖最后由 Lance_Sarot 于 2023-11-4 09:3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ce_Saro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488001
注册 2013-7-20


发表于 2023-11-4 09: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病患上月由牙周炎转牙疼发作,疼了一两周。本周再次复发。之前用吴茱萸加白芷治疗,药效不佳,且长期漱口,还刺激了心脏出现气喘。现在泡吴茱萸白芷一两天水杯中变出现大量屑状悬浮物,以前一周都没有,是药材变质过期的原因吗?

病患的双眼充血也加剧了。以前是看一点漫画就酸,后来想了个办法午后不开灯,在日光环境下看电脑。一个多月后,双眼出现各种酸,有时刚起床也酸。以前坚持喝菊花,小眼角分泌白色粉状眼屎。现在喝菊花经常早晨洗脸时看到大眼角有较大的黄色眼屎,有时还是稀的。这是正常排垃圾吗?

针灸对治疗便秘的效果下降,8月底开始用养生十三法里的揉肚子治疗便秘。开始每次揉一首歌时间,每日中午晚上饭后半小时各一次。第一次揉较用力肚子疼,此后改为轻轻揉。后来肚子出现各种疼,有时唱歌都会引发疼痛,不唱便不疼了。且揉肚子有时很快便摸到腹肌硬了。有人说是肠痉挛,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内伤?上周开始减少揉肚子的次数,疼痛变少,然而便秘又有反复。

[ 本帖最后由 Lance_Sarot 于 2023-11-4 09:5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斑鸠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98
编号 545495
注册 2023-10-10


发表于 2023-12-1 15: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提一个问题:中医书上的:肿,瘤,瘘,痔,疮;有什么区别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ce_Saro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488001
注册 2013-7-20


发表于 2023-12-15 17: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4 Lance_Sarot 的帖子

病患现在每周练三次站桩,站无极桩,从15分钟以内开始。虽然时间少,不过由于病患多病,一开始就困难丛丛。最初是5分钟不到就站得小腿酸胀,现在是5分钟手臂开始胀痛,今天还站到左臂发麻。也算少见了,有点打坐发麻的状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ce_Saro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488001
注册 2013-7-20


发表于 2024-1-25 18: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几周前病患左肩出现肩周炎,以前病患的左肩有些斜扬,病患父母当年也有“五十肩”。现在采取的保守治疗是去公园吊双臂。目前看来有些效果,但多次反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ce_Saro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488001
注册 2013-7-20


发表于 2024-3-6 10: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今年开年,病患的过敏性鼻炎又发作了,每天早晨流清涕打喷嚏。本次很明显是冷热夹杂,上身与双脚稍微走动就发热出汗,屁股经常发寒。严重的时候其实坐在床上被子盖住腿脚,屁股也冷,有点像恶寒。屁股寒到一定程度又会诱发过敏性鼻炎打喷嚏。

用麻黄、桂枝一类辛温药驱寒疗效不大。初步判断是寒证入里,又在往体表排寒。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4-3-12 10: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69 Lance_Sarot 的帖子

没有夹杂,单纯的受寒而已,发热出汗大概率是体液,质地太稀,渗出来的,麻桂不好使是用量小了

你离渐冻症还差得远,只是个经络瘀堵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ce_Saro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488001
注册 2013-7-20


发表于 2024-3-21 20: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0 hhp19910906 的帖子

病患现在没有减衣服,午饭后一直到晚上九点,身体都是发热的。这也是受寒的症状?

中医能不能诊断渐冻症?西医是诊断渐冻症经常性误诊,李宇春强直性脊柱炎需要坐轮椅,席琳.迪翁说是僵人综合症,说起来也都是经络瘀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4-3-26 09: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71 Lance_Sarot 的帖子

午后发热,你难道还不知道原因么,阳虚外浮而已,是不是渐冻症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为渐冻症的原因,去除病因就可以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4-3-26 09: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66 斑鸠凉 的帖子

没查这几个字的确切定义,按一般说法来说,不正常的聚集都能算肿,水肿,血肿,肿胀等等,有明确形状的可以算瘤,癌,良性肿瘤,甚至皮肤的某些增生也可以算瘤,两头都有口的是瘘,常见的就是肛瘘,高出皮肤的叫痔,痔的本意从寺,寺庙在山上,远看就是高出地面的突起,只不过现在一般特指痔疮,皮肤有向内凹陷的破损是疮,最知名的词就是金疮药,也就是治金属损伤的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4-3-26 09: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65 Lance_Sarot 的帖子

吴茱萸白芷泡水的悬浮物我不确定是什么,没泡过这俩药

看电脑眼酸就是累的,喝菊花排出来的是垃圾

揉腹本来就不需要刻意用力,可能是一开始腹肌不适应累的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4-3-26 09: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68 Lance_Sarot 的帖子

是不是睡觉被子没盖到脖子,凉着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斑鸠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98
编号 545495
注册 2023-10-10


发表于 2024-3-28 09: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3 hhp19910906 的帖子

疮仅限于皮肤破损?那伤到肌肉的叫什么?伤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63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24-3-29 10: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76 斑鸠凉 的帖子

皮肤向内破损,我的意思是破损的方向,不是深度,就算是个透明的窟窿,也算疮,但是创伤的疮和疮疡的疮不是同一个意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ce_Saro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488001
注册 2013-7-20


发表于 2024-3-31 20: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5 hhp19910906 的帖子

这点之前没考虑,不过病号习惯侧向右侧睡觉。因此左肩疼,右肩没事。当时随着气温降低,肩痛并未加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ce_Saro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488001
注册 2013-7-20


发表于 2024-3-31 20: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4 hhp19910906 的帖子

病号正常用眼不熬夜,每天还会出门,白天用眼不到6小时,为什么会累呢?

现在每天揉肚子一分钟也没事,刚开始估计是不适应,腹部肌肉每天只练十个仰卧起坐,比较纤细柔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ce_Saro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488001
注册 2013-7-20


发表于 2024-3-31 20: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2 hhp19910906 的帖子

你不会想说把鼻炎、新冠肺炎一类按感冒治吧?它们的病因有时表症相同哦

病号一直是弦脉,并非浮脉。阳虚外浮常见的表症,面色苍白,下肢发冷等等病患并没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6 07: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00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