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经略使 |
级别 | 大将军 |
好贴 | 15 |
功绩 | 3472 |
帖子 | 12836 |
编号 | 124 |
注册 | 2003-8-25 |
来自 | 南珠古郡 |
家族 | 轩辕狼党 |
| |
| | |
|
|
|
原帖由 实干司马 于 2006-7-11 23:25 发表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才是正确的断句.
看看上面那些话,再看看那个时代,我不认为有什么奇怪的,又不叫你现代恢得它.
我想建议你更多地看一下:
子曰:“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是孔子的教学理念.不过是谁,只要志于道,志于向学,都可以教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叫仁政.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任人唯贤也是儒家的主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众人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只是皮毛,真正的骨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以中国从不乏任人志士.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虽然儒家主张克己复礼,但礼如果扰民,也不强求.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用旧的收税方法,不扰民.所以为孔子称赞.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要有治国的能力才去治国,没有能力还狡辩,夫子要骂人.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荒年财用不足,孔子让哀公减税赋.理由是百姓足,君孰不足.
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不均,.看看现在的贫富差距.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现在的官员有几个能一呼百应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仁者爱人.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看看现在的官员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相比之下,看看文革吧.
障一叶而不见太山.老是揪住儒家思想中的糟粕说事对其中好的东西视而不见.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态度.我想请你帮我找找,在全世界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思想中找出没有糟粕的一种出来,不知你能不能找到.
[ 本帖最后由 蒹葭苍苍 于 2006-7-12 01:16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