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三国战魂》【全书完】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163
6/6
‹‹
1
2
3
4
5
6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三国战魂》【全书完】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151
发表于 2009-2-15 22: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恭喜火大得到19点精华,当大发利市,以飨读者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剑使冰璃
(永恒~幽族长公主)
白衣公主
★★★★
★★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7
功绩
287
帖子
6717
编号
87142
注册
2006-10-14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152
发表于 2009-2-15 22: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火大的MJ
要求发红包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刘冠章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153
发表于 2009-2-15 22: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经核实,包子在139楼已经骗过一只红包了,可无视之
把所有的钱都给我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wu255
(我爱ミク,不服来咬我啊)
良成侯
谏议大夫
太常丞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54
帖子
4151
编号
43265
注册
2005-7-15
家族
轩辕丐帮
#154
发表于 2009-2-15 22: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话说鬼火呐,侬真身业绩反不如马甲矣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智叟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302
帖子
157
编号
61786
注册
2006-3-10
#155
发表于 2009-2-15 23: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多谢包子君,冰冰,老刘,老吴。
有点震精,一下子精华点跳到20了。
楼上的老吴,老夫才是真身,鬼火是马甲。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爱华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10
编号
33755
注册
2005-3-1
家族
肉肉门
#156
发表于 2009-2-16 08: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恭喜火大得到19点精华,当大发利市,以飨读者
管你谁是谁的马甲
没有红包就鄙视你
然后揭穿你另一个马甲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智叟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302
帖子
157
编号
61786
注册
2006-3-10
#157
发表于 2009-2-16 09: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编号: 31595 操作: 汇款 金额: 300 通宝 操作时间: 2009-2-16 09:45 对方用户名:爱华
编号: 31594 操作: 汇款 金额: 300 通宝 操作时间: 2009-2-16 09:44 对方用户名:wu255
编号: 31592 操作: 汇款 金额: 300 通宝 操作时间: 2009-2-16 09:44 对方用户名:剑使冰璃
编号: 31591 操作: 汇款 金额: 300 通宝 操作时间: 2009-2-16 09:43 对方用户名:水镜门生
老刘因为仰慕古代清官,而极度痛恨钱财,故死活不肯拿红包,省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智叟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302
帖子
157
编号
61786
注册
2006-3-10
#158
发表于 2009-2-27 17: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几篇书中出现的超级龙套的文章,让大家对这些龙套加多一点了解。
司马懿的老师:三国的另一个孔明
三国时期,我国曾出现了两位智慧超凡、才华横溢的“孔明”。一个是广为人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另一个则是鲜为人知的魏国隐士胡昭。
胡昭,颍川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孔明,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50年。他比诸葛亮年长20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胡昭的青年时代,正是朝廷腐败,外戚宦官交替执政时期。他幼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典史,工于书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绝世才华而为世人称道。他因厌恶仕途生涯,为避免无休止的郡县察举(察举,东汉王朝选用官吏的方法之一,即由地方官吏察求“贤材”,举为官吏),公府辟召(辟召是公卿大臣及郡守自行启用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属员),就客居冀州,醉心于经史书法.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权臣干政,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为在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纷纷招揽人才。素有“四世三公之家,门生故吏满天下”之称的袁绍,闻知胡昭乃颍川名流,才华盖世,韬略过人,不惜降尊纡贵,多次登门拜访,请胡昭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但由于他厌恶仕途险恶,因而对袁绍之邀“坚辞不就”。通过与袁绍的几次接触,胡昭看出袁绍嫉贤妒能。他为防不测,就悄悄地逃离冀州。果不其然,未过几日,袁绍命人缉拿胡昭,可是胡昭早已如闲云野鹤一般,躲进了深山老林。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发布“唯才是举令”后,颍川大批仁人、志士纷纷投靠曹操。求贤若渴的曹操得知胡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连续多次派人请胡昭出山入仕。但胡昭不愿做官,“信然不起”。后来曹操仍不厌其烦,再次相邀,事出无奈,胡昭只好去面见曹操,自陈胡某乃一介村野民夫,无军国之用,早已习惯于躬耕樵读的田园生涯,做官入仕,非我辈所为,断不从命,还望丞相见谅,让他息隐山林。曹操见胡昭态度坚决,难以挽留,只得慨叹“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听任胡昭回归故里。后来胡昭为了躲避各路群雄无休止的辟召,索性迁居到陆浑山中(今河南嵩县东北)。
当时胡昭所居住的陆浑山,绵延三百里,散居着许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穷苦百姓。由于散居,他们的子弟都无缘读书。这些居民之间,常常由于一些琐屑小事而发生争斗。胡昭看到这种情况,就开馆办学,教他们识字、读书,使他们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同时,对山中居民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化解,很快使这些居民之间平息了争斗。因为胡昭得高望重,教化四方,所以他居住的三百里山川,逐渐消除了诸如侵害斗殴等不良现象。
胡昭在陆浑山开馆办学,声名远播,很多世家子弟都前来求学。这些人中,最有名的就是曹魏的司马懿,司马懿是河南温县的世家大族子弟,当他听说阳翟名士胡昭在陆浑山开馆办学后,就慕名前去学习。胡昭慧眼识人,见司马懿聪慧通达,智计绝伦,胸有雄才大略,料定此人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就竭尽全力,传道授业。由于司马懿出身于名门望族,又聪慧绝伦,为人处世,当然恃才傲物,因此他与陆浑周生结怨,当他得知胡昭从学馆离开后,周生就纠集同伴二十多人去刺杀司马懿。胡昭闻知此事后,立即去追赶周生。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在崤山渑池之间截住了周生一行,经他斡旋,周生才放弃了寻仇的打算。司马懿死里逃生,胡昭功不可没。
胡昭在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240——249年),才从陆浑山迁徙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境内)居住。魏国朝臣频频上书,请求魏帝召胡昭入仕,胡昭都婉言拒绝。嘉平二年(250年),魏帝曹芳再次派公车特征胡昭入朝,闻胡昭在这年病逝,这才作罢。
胡昭一生,由于隐居不仕,因此不像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方面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名动天下。然而胡昭躬耕办学、施教乡里而功在四方。胡昭在书法上,师承刘德升并推陈出新,将行书书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他与三国时的另一书法家钟繇齐名,“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世人并称“钟胡”。胡昭的行书书法广为当时的士人学习推崇,以至于“尺牍之迹,动见模楷”,成为人们学习和临摹的榜样。
纵观以上史实,可以看出,胡昭与诸葛孔明,两人虽因境遇不同而各有千秋,但都不愧为一代英才,世代为人称颂。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智叟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302
帖子
157
编号
61786
注册
2006-3-10
#159
发表于 2009-2-27 17: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名位仅次于赵云的蜀国名将:陈到
众所周知,赵云,赵子龙,乃蜀汉重要将领之一,与关张马黄并列,刘备的得力助手。而罗贯中笔下的赵云,更是勇不可当,五虎上将排名第三。但是在赵大将军的丰满形象之下,却还掩藏着同样英勇无敌的征西大将军——陈到,诸公可知否?
陈到,字叔至,汝南人,自豫州便开始跟着刘备混了,乃是刘备手下三支最精锐部队之一,白耳兵的指挥官。另外两支精锐部队是: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无当飞军,以及西凉马氏军团。
白耳兵是刘备的亲军卫队,都是一群身经百战的老兵痞组成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乃刘备传统的王牌军。他们的指挥官陈到在刘备帐下是几乎可与赵云并列的悍将。官封亭侯,征西将军,协助李严镇守白帝。
《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史书记载陈到“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诸葛亮在与兄诸葛谨的信中提到:“陈到所督,是先帝帐下的精锐,蜀国的上等部队。”
夷陵之战蜀军被东吴名将陆逊火烧连营战败,陈到与傅彤断后掩护刘备主力撤退。傅彤战死,陈到率白耳兵数百,力战东吴追兵硬是挡住了东吴大军的追击。其勇猛可堪比当年三将军张飞当阳桥之战力退数万曹军。
230年,陈到病逝于任上。可是这位蜀国一流猛将在《三国演义》里面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实在奇怪。可能是三国名将太多,一个赵云已经够典型,而且两人又是如此的相像。所以罗贯中只好委屈陈到,将二人合并了。于是演义中陈到的威猛只好在赵云的影子里闪现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智叟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302
帖子
157
编号
61786
注册
2006-3-10
#160
发表于 2009-2-27 17: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国演义》中笔墨极少的文武全才:田豫
田豫,字国让,渔阳郡雍奴县人。刘备投奔公孙瓒,田豫当时年纪还少,自己托身于刘备,刘备非常看重他。刘备任豫州刺史,田豫以母亲年老为理由请求回乡,刘备涕泣着与他告别,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公孙瓒命田豫为守东州县令,公孙瓒的部将王门背叛公孙瓒,为袁绍率领一万余人前来进攻。众人恐惧,准备投降。田豫登上城墙对王门说:“你受到公孙将军厚待,却离开他,其中定有不得已的原因;如今却回来为贼人出力,由此可知你是无情无义之人。人们虽然只有提瓶打水的才智,也知道守护自己的瓶子。我已接受了公孙将军的委任,你为什么不赶紧来进攻?”王门惭愧地退走了。公孙瓒失败后,鲜于辅为属下官民所推重,代行太守之事,他与田豫素来关系很好,任命田豫为太守府长史。当时群雄并起,鲜于辅不知依从谁好。田豫对鲜于辅说:“最终能够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应该赶紧投奔他,不要等着以后遭祸。”鲜于辅听从了他的建议,因而受到曹操的重用和封官、尊宠。曹操召田豫为丞相府军谋掾,任命为颖阴、郎陵令,迁升为弋阳太守,所到之处,都得到很好的治理。
鄢陵侯曹彰征讨代郡,以田豫为相。军队进抵易水北岸,敌人埋伏下骑兵偷袭,军人乱成一团,不知如何是好。田豫根据地形,用战车围绕成战阵,弓弩手拉满弓在里面,在空隙中布下疑兵。胡人攻不进来,便溃散了。大军乘势追击,大破敌兵。田豫于是挥兵前进,平定了代郡,这些都是田豫谋划的。
又迁升为南阳太守。先前,郡里人侯音反叛,率众数千人在山中作盗匪,给南阳造成极大祸患。前任太守收捕了侯音的党羽五百余人,上表奏请全部处死。田豫召见全体在押囚犯,加以安慰晓谕,为他们指明悔过自新之路,打开刑具,一次全部释放。各位囚犯都叩头感恩,希望为田豫效命,当即互相转告,各部盗贼一天之内便都解散了,郡中得以清静安定。田豫如实向上汇报,曹操予以表扬。
魏文帝初年,北方的部族强盛,侵扰边塞,于是任命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儁同为护鲜卑校尉。从高柳以东,濊貊以西,有鲜卑人数十个部落,比能、弥加、素利分割地区加以统领,各自有自己的地界;他们共同立下誓言,都不得把马卖给中原人。田豫认为,少数部族联合在一起,对中原朝廷不利。于是先挑拨离间他们,让他自相仇视,互相攻杀。素利违反盟约,把一千匹马送给官府,因而遭到比能的攻击,向田豫求救。田豫恐怕因此互相兼并,造成更大的危害,认为应该救助善良、惩治凶恶,向各部族显示威信。于是单独率领精锐士兵,深入到胡虏控制的地区,胡人很多,在官兵前后进行抄掠,截断退兵之路。田豫遂率军挺进,距胡人十余里时,扎下营寨,收集许多牛马的粪便烧了起来,从另外一条路撤走了。胡人见烟火不断,以为田豫的军队还在,便离去了,走了数十里之后;才发现田豫已撤走。他们又追击田豫至马城,将其重重围困,田豫严密防守,令司马树立起旗帜,奏起鼓乐,率步骑兵从南门杀出,胡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哪里,便向哪里攻击。田豫则率领精锐骑兵从北门冲了出来,擂鼓呼叫冲杀,两面发起冲击,胡人措手不及,阵脚大乱,都丢弃弓、马逃走了。田豫率兵连击二十余里,胡人的尸体布满了原野。此后,乌九王骨进对官府不恭敬,田豫到塞外调查,自己仅率领百余人到了骨进的部落中,骨进出来迎接拜见,田豫命令手下人将骨进斩首,又公布了他的罪恶,以号令其部众。骨进的部众者恐惧不敢行动,田豫便以骨进的弟弟统领其部众。从此后,胡人吓破了胆,田豫的声威震动沙漠。山贼高艾,有部众数千人,四处抢劫抄掠,在幽、冀西州为害,田豫引诱鲜卑素利部杀死高艾,将其首级送到京城。朝廷封田豫为长乐亭侯。他担任护乌丸校尉九年,统治少数部族,对兼并者予以压服,对豪强者使其离散。凡是逃走的奸邪之人,为胡人出谋划策不利官府的,田豫都挑拨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的凶恶阴谋不能得逞,聚居在一起却不得安宁。田豫的计划还没有完全实现,幽州刺史王雄的党羽欲图让王雄担任领乌丸校尉,因此诋毁田豫扰乱边境,为国家生事。朝廷于是把田豫调任汝南太守,加官为珍夷将军。
太和末年,公孙渊在辽东反叛,魏明帝要征讨他,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中领军杨暨推举田豫,于是使田豫以本官统帅青州的各路军队,假予符节,前往讨伐。正值吴国派使臣与公孙渊相勾结,明帝国为贼人众多,又要渡海,诏令四豫停止出兵。田豫估计,贼人船只将要返回,正是年底风急的季节,一定惧怕风高浪大,东面又无岸可依,肯定要到成山。成山没有藏船的地方,只好依傍岸边行进。他观察好地形,在各个山岛的险要之处,布置军队防守,他亲自到成山,登上汉武帝所建的楼观。贼人返回时,果然遇到大风,船只都触山沉没,飘荡到岸边,无处逃窜,全为田豫布置的将士俘虏。当初,各位将领都笑他在空地等待贼人,及至贼人惨败,都争相执行他的计划,请求入海夺取飘泊的敌船。田豫恐怕敌人在陷入穷途末路时,会拼死反抗,但将领都不听他的命令。当初,田豫以太守的官职统帅青州军队,青州刺史程喜心中不服,在进行布署时,多与他意见不一致。程喜知道明帝喜欢明珠,于是秘密上奏说:“田豫虽然立下战功,但是军令松驰;得到了许多珠宝器物,都发放给官兵而不交纳给官府。”因此,田豫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
以后,孙权号称统帅十万大军攻打新城,征东将军满宠准备率兵前去救援。田豫说:“敌人竭尽全力大举出动,不只是为了争夺小利,他们是要借助攻打新城以引诱我出动大军。应该听任他们攻城,挫败他们的锐气,不应该与他们争高低。他们攻新城不下,士兵必然疲惫;等其疲惫之后,我们再出击,可大获全胜。如果敌人知道我们的计划,就不会再攻城,必定会自动退走。我们若现在进兵,正中了他们的诡计。此外,大军出动的方向,应该使人难以预料,不应该让军队自己筹画。”田豫都予以上奏,明帝表示同意。敌人只得退走了。后来吴军又来侵扰,田豫前往抵御,敌兵立即退走。许多军士深夜惊喊:“敌人又来了!”田豫安卧不动,对众人下令说“敢行动者处死”。此后,果然不见敌兵。
景初末年,朝廷增加给他三百户封邑,加上先前所封,共五百户。正始初年,迁升为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官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境外胡人闻知他的威名,相继来朝贡献。他所管辖的并州界内清静安宁,百姓都归心于官府。又被征召为卫尉。多次请求退职,太傅司马懿认为田豫年纪正壮,下书告谕不予同意。田豫复信说:“年纪已经七十岁而占据着官位,犹如滴漏已经漏尽,钟声已响完,而黑夜却还没有结束,这是罪人啊。”于是坚决称病辞职。朝廷拜他为太中大夫,仍领取九卿的俸禄。田豫八十二岁时去世。儿子田彭祖继承了他的爵位。
田豫生活俭朴清贫,朝廷给他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每次胡人给他个人送来礼品,都登记好收入官府,从不拿到家里;因此他家中常常贫困。他虽然性情孤傲,与他人很少来往,但人们都很看重他的节操。嘉平六年,朝廷发布诏令褒扬,下令赐给他的家属钱谷。
陈寿对田豫的历史评价是: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而豫位止小州,招终于郡守,末尽其用也。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智叟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302
帖子
157
编号
61786
注册
2006-3-10
#161
发表于 2009-2-27 17: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河北名将--麴义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此号人物,麴义。在演义上,麴义的出场是杀了严纲,然后成了赵云的垫脚石,被赵云一枪杀了,救下公孙赞。所以大家对于我“妄自”将其称为河北第一将一定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鄙人有哗众取宠之嫌疑,不过如果你能耐著性子看下去,就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说了。
麴义,原本和张颌、田丰、逢纪等人一样是翼州牧韩馥的手下,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和韩馥产生了矛盾,于初平二年七月(公元191年)发动叛变。韩馥当然不乐于麴义的叛变,便既派兵平叛,岂料身为一州之牧的韩馥,手下有著众多优秀的谋士武将,却仍为麴义所败。当然关于这场战争,在《资治通鉴》上虽然有记载,却语焉不详。麴义在此战的胜利,大约在于韩馥虽然有人才却不能用之有关。但此后麴义的表现却不能不让人击节感叹。
初平三年春(公元192年),公孙赞和袁绍战于界桥之难20里。且看当时锋芒正键的公孙赞的军力——步兵3万为方阵,左右各有骑兵5000牵,中间又有公孙赞引以为豪的“白马义从”几千匹,也分为左右两队,可谓杀气腾腾。而反观麴义的军队——前面为精兵八百,其后是强弩千张。相对公孙赞的军力,麴义的军队实在少得可怜。而实际上当时公孙赞也是欺负他兵少,就发动骑兵,万马奔腾,气势汹汹的准备前去践踏麴义的军队。(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然而麴义并没有被公孙赞的气势所吓到,而是命令所有的士兵躲到阻击骑兵的木椿下,一动不动,等到公孙赞的骑兵快冲到面前大约十多布的时候,忽然全部抬起头来,所有的弩兵一起发动,只见箭如雨下,将公孙赞的骑兵射得人仰马翻,大败而逃。(麴义的军士在先前之所以要躲避,是因为公孙赞的骑兵其实也是骑射之士,如果不加以躲避,定然成为白马义从的箭靶子)麴义军就势斩杀了公孙赞所任命的翼州刺史严纲,杀敌一千多人。之后率军追击,一直追到界桥(大约20里),公孙赞控制住了军队,认为现在的麴义失去了刚才躲避在木椿下的优势,准备再战雪耻,不料仍然没打过,再次被麴义打败,只好缩回营地。麴义一直追到公孙赞的大营外,打破了牙门,耀武扬威之后才撤离。
而这时候主力部队袁绍军又是什么一副光景呢?袁绍看到公孙赞逃跑,也带著兵追赶。不过其步伐的迅捷却远慢于麴义军,在离界桥还有大约10里的地方,遇到了公孙赞的部下的另一对骑兵2000人,当时袁绍手下还有原本袁绍以为可破公孙赞骑兵的大戟士百余人相随,却被这2000骑兵包围,还差点被迫躲到空墙之间避难。好在袁绍也发了一次威,没有躲进去,反而颇有大将之风的鼓励士兵一起战斗,加上该对骑兵不知道袁绍在此处,攻击不是很凶猛,袁绍得以暂时抵御住该队骑兵的攻击。后来还是麴义耀武扬威完了,回来刚好看到袁绍被围,赶跑了那队骑兵,救了袁绍。
在界桥之战发动之前,公孙赞在和胡孥交战时,其骑兵白马义从英勇善战,将以骁勇著称的胡孥骑兵也打得一看见白马,就躲开绕著走。起初袁绍也很重视公孙赞的白马义从,曾经拍著张颌的肩膀说“公孙赞有白马义从,我有你的大戟士”。而实际战斗时,张颌的大戟士却没有任何表现,战前没受到重视的麴义却三败公孙赞的骑兵,实在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小说《三国演义》上麴义在此战中被赵云所斩,而实际上此时的赵云大约应该在平原刘备那里训练骑兵呢!(也有可能因为兄长死了,回去探亲了)并没有参战。
如果说界桥之战,袁绍是成功的阻止了公孙赞的上升势头,那么之后的另一场战争,却是将公孙赞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兴平二年(公元195)冬,由于公孙赞将自己的老主子刘虞杀了,刘虞的部下为主子报仇,就联合了刘虞的儿子,鲜卑骑兵7000多人,袁绍手下大将麴义,一起对公孙赞发动了战争,关于这场战争,史书上没有什么具体的记载,但结果却是辉煌的:在鲍丘击败公孙赞军队,斩首两万余人。之后引发的连锁效应是代郡、上谷、右北平各自杀了公孙赞所设立的地方官员反叛公孙赞,公孙赞因此而屡次战败,直到以后的龟缩到自己的粮仓里准备“养老”。
也许只是上面几场战争,并不以支持麴义河北第一将的观点,但对比一下袁绍的其他状况,麴义的战绩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在界桥之战发生前,公孙赞先是率领二万步骑于公元191年冬在东光南打败了青徐黄巾30万,斩首近10万,俘虏生口七万余人,威名大振。后来公孙赞借口袁绍的部将杀死了他弟弟公孙越,要攻打袁绍,袁绍还害怕的赶忙将自己的渤海太守印送给公孙赞,以图避免战争。可见在界桥之战前,公孙赞是何等的威风。此时双方实力,恐怕还是公孙赞更具优势。
界桥之战后,公孙赞的上升势头得到了遏止,但实力仍然很强,和袁绍还互有攻瘦。界桥之战后,袁绍派崔巨带领数万进攻公孙,却败于公孙的三万人民,被杀死七八千人;袁绍的儿子袁谭和公孙赞的青州刺史田楷战斗,虽然占了上风,却也不能取胜,最后不得不以讲和收场;公元192年冬,公孙赞和袁绍在龙奏(应该还有三点水),被袁绍击摆。可见界桥之战之后双方基本还是势均力敌,各有胜负。总的来说,袁绍略占优势。
但经过公元195年冬的那场战争,公孙赞却是屡战屡,直到战败而亡。
而相对麴义,其他河北将领的表现如何呢?张郃,只说其“瓒破,郃功多”,却没说明功多在什么地方,至少实际的战绩却是没有看到的。颜良,从第一次出现,就被关羽从军队中独自一人砍了脑袋。文丑,也是一出现,就被曹操军斩杀。而这些人物,张郃由于所活时间长,在以后的战争中得到了一些成绩,其他两人,其战绩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只不过罗贯中为了衬托关羽,将两人的能力大大提高,所以在后人的感觉里能力很高罢了。其实鄙人觉得麴义之于张郃,有点类似于高顺之于张辽。只不过后面二张活得长一些,能力得到锻炼,战绩得到表现吧。而实际在初期,其表现却不如麴义、高顺。
差点忘了交代麴义的死亡了,和高顺相比,此将虽然战斗能力颇高,却有点骄傲自大,得罪了袁绍,被自己的主子给杀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智叟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302
帖子
157
编号
61786
注册
2006-3-10
#162
发表于 2009-2-27 17: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代英杰陈元龙
陈元龙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地位一般,只是在曹操收吕布的时候作为内应顺便提了一下,给人的感觉此人不过是个耍阴谋的小角色,才干上不了大雅之堂。不要说跟孔明、仲达这样的当代豪杰比较,就是跟郭嘉、程昱这样的二流人物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可是历史是否真的如此呢?非也。有一次一个叫许汜的人从广陵过来,跟刘表谈起了陈登,当时刘备寄住在刘表那里。也在旁边听他们讲话,这位许先生上来就抱怨:“陈登这个家伙太没有礼貌了,我这样的名士到了哪儿吃不开啊。偏偏到了他那儿不收待见,就说住宿吧,他自己睡舒服的大床,让我打地铺。这个家伙不礼贤下士,我看成不了什么事儿。”刘表表示同意,刘备冷笑着说了话:“我太了解元龙了,他这个人脑子想的都是天下大事,最讨厌跟无聊文人咬文嚼字。你这个人只知道风花雪月,一派小资情调,言谈举止没有一点真知灼见。元龙对你那样还算客气呢,要是我的话,我自己睡百尺高楼,在地上挖个坑给你睡,还给你打地铺呢。”又回头郑重的对刘表说,“象陈元龙的文武胆识,只能去跟古代的圣贤相比,当代的人物我看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刘备这么推许的一个人物,曹操却没当回事儿,灭了吕布后,曹操仅仅让陈登当了广陵太守。曹操讨伐袁绍的时候,几乎把各个州郡的精兵都抽走了,南方的防御相当空虚。这个时候,江南的孙策开始蠢蠢欲动,越过长江,图谋进攻广陵。
陈登手里的兵特别少,手下都很慌乱,陈登却镇定自若的说:“孙策虽然勇猛且兵多,但是他并不了解这里的虚实,我看我们还是有机会击败他的。”于是命令士兵把旌旗都从城墙上拔下来,城里的百姓不许随便走动,看起来好象是被孙策吓的逃跑掉一样。在通往广陵的大路两侧险要的地方,命令士兵多设立火堆和战鼓。孙策的大军来了,看到广陵这个样子,并没有贸然攻城,在城南驻扎下来,刺探虚实。晚上,陈登命令各个地方一起火鼓大作,自己的城上也突然把旗子全插上去,擂鼓呐喊。孙策吓坏了,赶紧逃掉,陈登命令士兵一起出城追杀,把后面的辎重全部虏获。这一战让曹操对陈登刮目相看,正准备重用的时候,陈登害病死了。曹操悔恨良久,陈登刚投降过来的时候就对曹操陈述过讨伐江南的战略,曹操没当回事儿。等到孙权在江东的势力逐渐稳固后,曹操巡视合肥,往着远处的长江,叹息良久。对手下说:“我真的好恨自己没有早点用陈登的谋略!?
一代天骄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息。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心即是佛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316018
注册
2009-3-27
#163
发表于 2009-4-24 15: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文章,再顶起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163
6/6
‹‹
1
2
3
4
5
6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0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2 22: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759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