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是可以考虑的问题,但是这篇帖子的论据实在站不住脚
PS:
原帖由 虚空夜月 于 2006-4-27 08:30 发表
昨天看新闻,还报道河北今春遇到五十年一遇的大旱呢。
实际上,只要首都职能或者说政府职能不变,搬到那里都一样。
听说韩国也要迁都的,不知道以后新首都叫什么名字?
他们最好迁都,然后汉城就可以改回原来的名字了~我反正是坚持管那里叫汉城的,韩国人太垃圾。。。明明是先有的汉城的名字,后来他们自己管那里叫首都,在韩语里发音是首尔,于是慢慢汉城的名字就变成首尔的发音了。。。可是他们把那个地方的汉语名字改叫首尔是什么意思?让中国人和日本人也管那里叫首都?开玩笑!
原帖由 klause 于 2006-4-28 15:07 发表
我先说一个:关于光污染。
近者北方很多城市仿造香港建筑风格,大面积玻璃墙和几何折射样式,几乎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在这种街道上是感觉不舒服的。
问题是:这种仿港式风格是否过时了呢?有无业内或者知情的朋 ...
个人比较崇拜包豪斯风格和中国传统的架构制建筑,最好是内城改造全用架构制,外城新建多用包豪斯风格~
原帖由 大树将军 于 2006-5-3 10:30 发表
恰恰相反,北京的南城我没有去过,望京、亚运村、海淀这些地方去得比较多。
北京的繁华路段一般都是有很多年历史的老路段,海淀镇就属于这样的地方。内城很多地方也是这样。生活算是比较舒适的。而太新的地方城市功能过于集中,生活不便,比如朝阳CBD区(国贸一代,又叫大北窑,过去很荒凉的地方,今年朝阳区政府为了振兴朝阳新建的,个人以为朝阳区政府办事太过不利)。望京、亚运村则是新型住宅区,同样由于城市功能太过集中,甚至由于区域过大,公交车站都会离住宅十分遥远,使居民生活不便。
在北京,往往是半新不旧的地方更适合人们生活,北二环到北四环之间,包括三元桥、和平里、安贞里、小营、塔院、马甸、北太平庄、五道口、明光村、大柳树、人大附近、万泉庄一带,复外大街以北西二环到西四环之间,包括公主坟、六里桥、阜外、五棵松、紫竹院、魏公村、甘家口、三义庙一带,石景山区古城、八宝山、玉泉路一带,都是生活便利的地方。而内城,城四区,也就是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区,由于属于老城,一般都是商业繁华地带,但是老城道路过于狭窄,经常出现很严重的道路拥堵现象,周末尤其严重,居民出行不便是一大问题。内成民居仍然有很多老式建筑,应当劲力保护。
南城丰台主要的问题是环境脏乱,商店过少过小也使生活不十分舒畅,但是这方面相比望京这种新区还是好多了,总体来讲,很乱,在北城住惯的人肯定不喜欢,但是比新区好,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的人还是可以适应的
总体来说北京的城市生活环境不是很好,部分由于某些本地人没有良好的卫生意思,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的现象屡有发生,部分由于在街道边经营的商户(多位外地进京寻求发展的)公德意识淡薄,经常随意将店内废水废物泼洒在街道上。关于外地人在北京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大学生中屡有体现,像与我一起做毕业设计的同学经常做出一些破坏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事情,有时他会发现我对他的作为很反感,马上明白,因为这是我生活的城市,他可以上完学就离开,我还要在这个城市继续生活,因此我就对北京的城市环境更加重视。还有一些外地同学由于生活习惯的问题,会做一些在北京人看来非常不光彩的事情。我宿舍里有个广西来的同学,在刚到北京的时候,这位同学用水非常浪费:因为是在南方生活惯了的人,不知道北方水的紧张;当然,有些本地人用水也很浪费,不过至少我从小就接收节约用水的教育,还是比较节省的,这毕竟是我生活的城市。另外来北京的人往往会发现北京的流浪乞讨人员异常的多。不要奇怪,他们有时一天赚的钱比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一个月的收入都高。不要看他们手里一块两块一毛两毛的零钱,那其实是他们的行头,为了博取路人同情的道具罢了。我是不会给那些乞丐一分钱的。但是我有些同学,特别是那些平时不怎么出门的女同学,往往见到就被他们的可怜像蒙蔽了,一出手就是十块五十的给,他们的收入可想而知。北京城市管理部门每年为这些流浪乞讨人员也大伤脑筋,每次把他们送回家乡,他们都会再坐火车回来,继续在北京路边乞讨。我亲眼见过的事实——一个流浪乞讨人员给他的小孩买了一袋的肯德鸡,孩子拿着炸鸡翅吃得津津有味。
另外特别乱一些的地方大都是长途客运站的周边地区,赵公口一带、东直门一代、四惠一代,相比的火车站周边就繁华热闹也干净得多了。只是南站(建国门火车站)过老,但是前些日子南站关闭,开始新建,为此很多旅客还专门在南站坐车怀念了一下呢。顺便说一句,我最后两次去外地都是在南站乘车,虽然条件比较差,甚至头一次去焦作的时候下火车差点儿变成碳黑人,但是却有很深的回忆~
[ 本帖最后由 義経と静御前 于 2006-5-28 00: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