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再说赵云--再探[云别传]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飞羽--亮亮

Rank: 5Rank: 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0
功绩 51
帖子 142
编号 37817
注册 2005-4-29


发表于 2006-3-24 14: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再说赵云--再探[云别传]

----------------------------------------------------------------------------------

    笔者曾在“也说赵云--[云别传]小考”一文中大概谈了谈关于[裴注]所引[云别传]的作者以及可信度的问题。现在,再来具体谈谈[陈志]--[赵云传]和[裴注]--[云别传]的相互补充和矛盾之处。

----------------------------------------------------------------------------------
    一、相互补充的问题。
----------------------------------------------------------------------------------

    1、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瓚。

    2、时袁绍称冀州牧,瓚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瓚征讨。

    3、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

    4、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

    5、先是,与夏侯惇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6、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7、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8、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9、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10、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上引这十件事,相信应该是无庸质疑的。其中有[三国志]中有载之事,如第六条“截江夺斗”;还有对[三国志]中所载之事的补充说明,如第二条“投公孙瓒的原因”、第九条“不至大败”的原因、第十条“乃追谥云”的原因;再有则是其他的[三国志]中无载之事。

    在此再说说关于赵云的“政治眼光”的问题。
    论者常以上列第2、4、7、8、9条而称赵云之智,窃以为是。虽不能说是大智,但也不是一般武将可比。然,亦有若干不同的声音。
    如第4条拒婚事,或曰赵范是因赵云造遥才会逃跑。先且不说他们是如何断定赵范是因谣言而落跑,只看看赵云说了什么:“范迫降耳,心未可测”,仅此一防而已,可曾有将其“法办”的意向?赵范只需恪守本职,不作他想即可,何须逃之夭夭;再看看赵云所讲对象:仅仅是“有人”,既“劝云纳之”的人。也既是说,如果没人去劝,他还不会说;再退一步来讲,安知将此言泄露出去的不是“有人”而定是赵云?
    又如第7、9条拒赏事,或曰赵云断了他人的财路,引起公愤。
    然,敢问诸位可是亲见赵云是如何说出上述言辞的?他是“驳”了,可他是当着哪些人的面“驳”的?如有依据,请不吝赐教。

----------------------------------------------------------------------------------
    二、相互矛盾的问题。
----------------------------------------------------------------------------------
    1、“初平二年(191年)”还是“建安五年(200年)”。
----------------------------------------------------------------------------------
    赵云传:“本属公孙瓚,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云别传曰:“时先主亦依讬瓚,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瓚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
----------------------------------------------------------------------------------

    首先,按[赵云传]之意,其投公孙瓒,至转投刘备约并在初平二年(191年)。
    后汉书公孙瓒传:“(初平二年191)(瓒)乃上疏曰:“......”遂举兵攻绍,于是冀州诸城悉畔从瓒。瓒乃自署其将帅为青、冀、兖三州刺史,又悉置郡县守令,与绍大战于界桥。”
    袁绍传:“会卓西入关(初平二年四月,[后汉书献帝纪]),绍还军延津,因馥惶遽,使陈留高干、颍川荀谌等说馥曰:公孙瓒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之......”
    袁绍传注引英雄记曰:“公孙瓒击青州黄巾贼(初平二年十一月,[后汉书献帝纪]),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
    赵云之“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云别传])应既上列各条记载中“于是冀州诸城悉畔从瓒”、“公孙瓒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之”、“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之时。

    而先主传:“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瓚,瓚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从上引[后汉书公孙瓒传]可以看到,公孙瓒“自署其将帅为青、冀、兖三州刺史”事紧承“进军界桥”之时。
    而其中的“冀州刺史”严纲就死于“界桥之战”。
    公孙瓒传:“破青、徐黄巾,兵益盛;进军界桥。以严纲为冀州,田楷为青州,单经为兖州,置诸郡县。绍军广川,令将麹义先登与瓒战,生禽纲。”
    袁绍传注引英雄记曰:“绍自往征瓒,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
    因此,刘备之往青州,或当在“界桥之战”结束(初平三年正月,[后汉书献帝纪])前的初平二年(191年)。

    但因[赵云传]其后便紧接建安十三年(208年)当阳长阪“单骑救主之事”,难免颇生疑窦。奈何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无一事可述乎?
    或曰:[张飞传]自“少与关羽俱事先主”(184年),至“先主从曹公破吕布”(198年),中间只隔了句“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同样长达十余年而无事可述,无甚奇怪之处。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书的记载中看到张飞的身影。如:
    关羽传:“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传注引英雄记曰:“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於淮阴石亭,更有胜负。陶谦故将曹豹在下邳,张飞欲杀之。豹众坚营自守,使人招吕布。布取下邳,张飞败走。”
    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曰:“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再反观赵云,却无支言片语,仿佛就此消失。此疑其一也。

    其次,一个臣子跟随主子的时间是越长越好,还是越短越好?
    我们先来假设此处[云别传]的记载属于其后人臆造一类,而你就是那个“臆造者”,你会如何去“造出一段对赵云有利的历史”?
    如依愚意,则会保持赵云从初平二年(191年)就跟随刘备的说法,再结合刘备以后的战例,来假造出在每场战役中的种种功绩。却奈何赵家之后却把先祖跟随主子的时间缩短十年?此疑其二也。

    其实,[赵云传]只是说“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然后镜头一转,即至“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至于其在此间十余年内离去否,失载。也既是说,他既可曾中途离去,也可未曾离去。
    [赵云传]虽然是以赵云本人为主体的传记,但是,这个赵云却是属于“蜀汉”的赵云。因而,陈寿未对其投“蜀汉”之前的事迹详细说明也无可厚非。
    而[云别传]却是赵云自己的“家传”,会记载下他投“蜀汉”之前的事迹亦不足为怪。
    基于此立场,我们暂将[赵云传]和[云别传]结合起来看,可得出如下结果:
    “本属公孙瓒,时先主亦依托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后)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
    那么这个“后”时何时呢?因无明载,只能稍作推断。
    从赵云辞公孙瓒时,刘备尚与其“捉手而别”来看,可知时刘备还未往徐州。
    陶谦传:“初平四年(193),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
    其下注引吴书曰:“谦引兵击之,青州刺史田楷亦以兵救谦。公引兵还。”(因[吴书]的记载尚存疑问,所以刘备究竟是曹操初伐陶谦还是二伐陶谦时往援亦需存疑。)
    武帝纪:“(初平四年193)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因而,刘备之往徐州,当在是年秋(七、八、九月)之后。反之,则赵云之辞公孙瓒必在此时之前。可前至几何呢?
    后汉书袁绍传:“(初平四年193)六月,绍乃出军,入朝歌鹿肠山苍岩谷口,讨干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其觽万余级。绍遂寻山北行,进击诸贼左髭丈八等,皆斩之,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复斩数万级,皆屠其屯壁。遂与黑山贼张燕及四营屠各、鴈门乌桓战于常山。燕精兵数万,骑数千匹,连战十余日,燕兵死伤虽多,绍军亦疲,遂各退。”
    如果说赵云之兄不是在初平二年或三年就病死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死于此场战乱之中。

    另外,就算赵云真的是于初平二年(191年)便从公孙瓒处转属刘备亦不无不可,他仍然可以在建安五年(200年)与刘备“见于邺”。既:
    “本属公孙瓒,时先主亦依托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后)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
    也就是说,“兄丧”只是一个脱离公孙瓒的借口,目的便是为了跟随刘备。
    但是,我们知道,刘备于建安五年(200年)被曹操击溃才投奔袁绍,可各书记载中皆无“某人跟着刘备一起投奔袁绍”的说法。因此,赵云只不过是在此役中与刘备失散后,复寻刘备于邺。
    或曰,公孙瓒怎么不可能知道赵云在刘备处。
    但是,这或许正可说明为何刘备没有给予赵云正式官职,而只是一个“主骑”;为何刘备升任“平原相”时只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而不提赵云。
    又或曰,赵云于初平二年(191年)方始投公孙瓒,又怎么可能于同年便弃其而去。
    但是,一者,公孙瓒于界桥大败,其势已不比当初,冀州诸郡不必再看公孙瓒的脸色行事。
    二者,公孙瓒遣刘备助田楷就只能在初平二年(191年)么?这只是公孙瓒“自署其将帅为青、冀、兖三州刺史”的时间,而袁绍自初平三年(192年)“界桥大战”后,与青州“连战两年”([后汉书公孙瓒传])。

----------------------------------------------------------------------------------
    2、“旧部”还是“新募”?
----------------------------------------------------------------------------------
    先主传:“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与先主相见。驻月馀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集。”
    云别传:“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

    本来此二说亦无矛盾之处,因“旧部”投刘备之处距邺二百里,而“新募”投刘备之处就在邺。两者是可以先后发生的。
    但“刘左将军部曲”却又是可以和“所失亡士卒”划上等号的,因此难免会有此一猜。然如果一定要将二者混为一谈的话,愚意仍认为当以[云别传]所载为是。
    因[先主传]所载实难脱“欲突显玄德公声望仁德”之嫌。
    首先,小兵尔,奈何兵溃后跨越一州(徐--青)甚至两州(徐--青--冀)之地来投故主?其他文臣武将却不知其所踪?
    其次,袁绍“身去邺二百里”迎接刘备。此说于[后汉书]、[三国志]两书中皆无载,惟此一处(此点实是因先有怀疑才发现的,或有牵强附会之嫌,看过就算,不必当真)。
    因此,愚意认为所谓“所失亡士卒”其实就是赵云募来的“刘左将军部曲”,只是不得不对外宣称“旧部”尔。否则不用等曹操来打,关是袁绍这一关就过不去。至于其能否在“袁绍眼皮子底下为刘备秘密招募士卒”之类的话题,想来是无法评断的。我们不能因一种事情有难度,就确定没有人能办得到。

----------------------------------------------------------------------------------
    3、“牙门将军”还是“偏将军”?
----------------------------------------------------------------------------------
    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
    云别传曰:“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
----------------------------------------------------------------------------------

    此处的[云别传]虽然只有聊聊数字,但却有两处需说明。
    诸葛亮传:“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
    关羽传:“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
    张飞传:“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

    经对比后,可发现:
    1、“从平江南”。此四字不止上列三书,就算遍寻[蜀书]亦不可得,仅此一处,别无分号。(或谓其时刘备别遣关羽“绝北道”,而张飞随周瑜讨曹仁)。
    2、“以为”。上三书封官皆在同时,所书之法皆为“以某某为某某”,与[云别传]无论在时间上,还是书法上皆合。而独[赵云传]仅记“迁为某某”。
    3、上三书皆言“收江南”,而后封官。[赵云传]未表。
    此或是[赵云传]与[云别传]的第三个矛盾之处。
    然笔者以为此二说亦无甚冲突,因为此二职的封官时间不同。
    论者或以为“迁为牙门将军”是因“单骑救主”之事,亦发生在当时。其实不然。所据有二:
    其一,刘备首次大封将军号之举,正在“定江南”之时(详见拙作[吴初将军考])。而[赵云传]又未载“收江南”语,所以“偏将军”应该才是赵云的第一个“将军号”。
    其二,[赵云传]“当阳之役”至“先主入蜀”的时间跨度为三年,而此三事标点者皆以句号分隔之,可知其亦未将“救主”与“升官”联系到一起。而“牙门将军”则是赵云入蜀前的“将军号”。
    也就是说,赵云从平江南,受封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但可能由于任职时间不长,因而陈寿略过不提。仅书“迁为牙门将军”,而此“迁”既针对原职“偏将军”而言。至于为何迁,则不得而知。或许是赵云又在其间立过一次不大不小的功绩;或许只是正常的人事调动,这又牵涉到刘备创出一个“牙门将军”封给赵云的原因,因不在本文范围之内,暂不作讨论。

----------------------------------------------------------------------------------
    4、“江阳长”还是“沔阳长”?
----------------------------------------------------------------------------------
    张翼传:“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长,徙涪陵令,迁梓潼太守,累迁至广汉、蜀郡太守。”
    云别传曰:“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

    [三国志集解]在[云别传]“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处注曰:“钱大昕曰:沔阳当作江阳。”
    然愚意却以为,此实钱君重[陈志]而轻[裴注]的产物。[张翼传]“江阳长”实为“沔阳长”之讹。
    大家可试想想,一个与前线隔有千里的“江阳长”,如何会出现“云围内”?就算真调他去,也该暂时免了他“县长”之职,任其军职。
    倒是[云别传]中的“沔阳长”却颇与战场“汉中”合,沔阳县正是汉中郡属县。
    而此段[云别传]不止丰富了赵云的个人记载;甚而丰富了黄忠、张翼、刘备等人乃至汉中战役的记载;而且补充了一个不载于史册的人物--张著;还纠正了一处[张翼传]的字误。
    当然,此处也是最易夸大其功的地方,如“数千万”、“大出”、“大众”、“死者甚多”语,尽皆模糊不清。建议读此“轻数字”而“重事件本身”。如:“云兵随忠取米”,为何“征西将军”黄忠取米要用“翊军将军”赵云的兵?而[太平御览]更言“云遣兵随忠取米”,是黄忠无兵?还是黄忠兵太少?或者赵云兵太多?

----------------------------------------------------------------------------------
    附:赵云功绩表
----------------------------------------------------------------------------------

    1、赵云传: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2、云别传: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鄴。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
    3、云别传:先是,与夏侯惇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
    4、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二主妃子传: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於当阳长阪,于时困偪,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於难。
    5、云别传: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
    6、赵云传:迁为牙门将军。
    7、云别传: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二主妃子传注引汉晋春秋云: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
    8、赵云传: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先主传: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
    诸葛亮传: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9、云别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10、云别传: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11、赵云传:建兴元年(223),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12、赵云传:明年(228),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云别传曰: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诸葛亮传:六年(228)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3-24 18: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小小不同意见。关于“江阳长”还是“沔阳长”?
我以为还是江阳长。理由有2:
1、此时,刘备正动员蜀地所有力量参加进攻汉中作战,江阳长带领地方军来参战也是正常的。至于是否必然要在率地方军出征前撤消县长职务?看法正的蜀郡太守,在随刘备出征时也是没有撤消的。
2、此时刘备正在攻打阳平关,还根本没有进入汉中,怎么会有所谓的沔阳长?难道是还没有攻下汉中,就先行大封官员?不大可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寫得好,一些批赵派请先看看此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3-24 18: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也许只某自作多情~~这是不是为我的帖子而做的考证?我只想说,我并没有细心研读历史的经验,更没有这个打算,我觉得对于历史,把握宏观足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3-24 18: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位都是高人~实在不想和大家争论这些~自愧不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方二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4
功绩 37
帖子 1402
编号 58995
注册 2006-2-3


看到楼上的话,不禁想起“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的典故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人刀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56
编号 61496
注册 2006-3-7


发表于 2006-3-24 21: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是亮亮的文呀,亮亮还有一篇老贴叫论关羽,建意贬关的去看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deswwy
(月晓)

白衣伯爵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护军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573
帖子 2603
编号 57601
注册 2006-1-16
来自 天府异地
家族 轩辕学院


赵云确实有着千古难有的义士之怀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方二 于 2006-3-24 20:20 发表
看到楼上的话,不禁想起“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的典故了

兄弟的比喻相当傳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祖长离

安乐侯顺昌军节度使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2331
帖子 3873
编号 38129
注册 2005-5-3


发表于 2006-3-25 00: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提醒一下,不要借机版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飞羽--亮亮

Rank: 5Rank: 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0
功绩 51
帖子 142
编号 37817
注册 2005-4-29


发表于 2006-3-26 13: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此时,刘备正动员蜀地所有力量参加进攻汉中作战,江阳长带领地方军来参战也是正常的。至于是否必然要在率地方军出征前撤消县长职务?看法正的蜀郡太守,在随刘备出征时也是没有撤消的。”
    首先,从江阳往汉中,太远了点。
    其次,亮所云,“暂时免了他县长之职,任其军职”。也既是说,张翼应以“军职”参战,而非“县长”。又或者,直接让“江阳都尉”带兵前来,而非“县长”。
    所以,亮认为其以“县长”的身份出现,正因此战发生在他的辖区之内。
    至于战后他是否仍回去当他的“县长”则不知(或因功封赏),因书“暂时”。
    最后,法正的军职是“扬武将军”。他以“扬武将军”的身份参战,而非“蜀郡太守”。


    “2、此时刘备正在攻打阳平关,还根本没有进入汉中,怎么会有所谓的沔阳长?难道是还没有攻下汉中,就先行大封官员?不大可能。”
    首先,是“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
    然后,先主传:“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
    设使刘备尚未跨过夏侯渊死后改由张郃拒守的阳平关,何谈“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其次,阳平关在沔阳县西北,定军山则在沔阳县东南,统统位于沔水之北。而定军山与沔阳县相距仅十里。
    然后,先主传:“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山势作营。”
    接着,郭淮传:“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
    先主可南渡,不可北渡么?可北渡东向,不可北渡西向么?

    最后,
    张郃传:“渊遂没,郃还阳平......太祖遂自至汉中,刘备保高山不敢战。太祖乃引出汉中诸军,郃还屯陈仓。”
    武帝纪:“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
    刘备所“保高山”、“因险拒守”于何处?
    曹操是从长安至阳平关,若刘备尚在关外,则是刘备不可得汉中。因而,曹操是从阳平关往东。攻击路线有二:沔阳县;定军山。
    所以,刘备所“保高山”,无非仍为定军山尔;所“因险拒守”,无非沔阳县尔。
    其后,先主传:“遂於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於先主。”
    刘备直接于沔阳称王,甚至有可能他本人根本未曾离开沔阳县,其他汉中诸县皆由麾下众将分平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飞羽--亮亮

Rank: 5Rank: 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0
功绩 51
帖子 142
编号 37817
注册 2005-4-29


发表于 2006-3-26 13: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也许只某自作多情~~这是不是为我的帖子而做的考证?我只想说,我并没有细心研读历史的经验,更没有这个打算,我觉得对于历史,把握宏观足矣”
    回天骄兄:亮此文,乃承拙作“也说赵云--[云别传]小考”一文而来(此文发表于2006-3-17 19:35)。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extra=page%3D2

    而亮在之前已经分别说过关羽、黄忠、马超、张飞等人的话题,赵云则是“五虎将”(亮所云,乃[蜀书]卷六之“五虎”)中的最后一人。今后亮仍会发表关于赵云的帖子,因其话题实在太多,稍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ub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1
编号 35946
注册 2005-4-4


发表于 2006-3-26 16: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云飞羽--亮亮 于 2006-3-26 13:05 发表
    “1、此时,刘备正动员蜀地所有力量参加进攻汉中作战,江阳长带领地方军来参战也是正常的。至于是否必然要在率地方军出征前撤消县长职务?看法正的蜀郡太守,在随刘备出征时也是没有撤消的。”[/c ...

我個人覺得江陽比沔陽更說的通。張是犍為人,趙雲入川,收江陽,犍為。張翼也許就成為趙雲的屬下。還有可能就是當漢中戰勢吃緊,諸葛亮采用楊洪的建議,使蜀中「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張翼這時前往漢中。

但不管是江還是沔,用一個字來否定雲別傳我覺得是說不通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3-26 17: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村夫 于 2006-3-24 22:47 发表

兄弟的比喻相当傳神。

传神?有什么可比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长沙杨克虎
(常山子龙)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65506
注册 2006-3-30


发表于 2006-3-30 15: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最近我就在玩三国赵云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飞羽--亮亮

Rank: 5Rank: 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0
功绩 51
帖子 142
编号 37817
注册 2005-4-29


发表于 2006-3-30 17: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個人覺得江陽比沔陽更說的通。張是犍為人,趙雲入川,收江陽,犍為。張翼也許就成為趙雲的屬下。”
    张翼传:“先主定益州,领牧,翼为书佐。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长,徙涪陵令,迁梓潼太守,累迁至广汉、蜀郡太守。建兴九年,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
    这个,似乎没有他曾仕于刘璋的记载。而他迟至建兴九年才混上个中郎将。

    “還有可能就是當漢中戰勢吃緊,諸葛亮采用楊洪的建議,使蜀中「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張翼這時前往漢中。”
    我们先来看看路线:
    1、江阳--从外水上历符节、江州--垫江--从阆水上安汉、阆中到梓潼。
    2、江阳--汉安--资中--牛鞞--雒--绵竹--涪--梓潼。
    请想象,沿涂这么地方的一县之长统统领兵去前线了。其实地方上有“主兵”的人物,就是“都尉”了。无论是送兵前往,还是领兵作战,似乎都用不着把最高级别的人物给派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6-3-30 17: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万人刀 于 2006-3-24 21:29 发表
是亮亮的文呀,亮亮还有一篇老贴叫论关羽,建意贬关的去看看.

看过,且极不同意其观点,故坚持贬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飞羽--亮亮

Rank: 5Rank: 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0
功绩 51
帖子 142
编号 37817
注册 2005-4-29


发表于 2006-3-31 17: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嘿嘿,用不着这么大反应吧。
    亮所云,不过是提醒某部份思想过于偏激的人,事情还存在另外一种甚至几种可能。

    (另外,桓大司马是哪个“长沙”的?亮是“湖南长沙”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ub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1
编号 35946
注册 2005-4-4


发表于 2006-4-1 17: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云飞羽--亮亮 于 2006-3-30 17:04 发表
    “我個人覺得江陽比沔陽更說的通。張是犍為人,趙雲入川,收江陽,犍為。張翼也許就成為趙雲的屬下。”
    张翼传:“先主定益州,领牧,翼为书佐。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长,徙涪陵令 ...

就算他沒有做劉璋手下,也有可能在趙雲收犍為時加入劉備集團。劉備在漢中打了很久(前後打了近兩年)向孔明要過增援部隊,張去漢中不奇怪。調兵遣將,必要時再遠也應該去的。

[ 本帖最后由 cubs 于 2006-4-1 17:2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飞羽--亮亮

Rank: 5Rank: 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0
功绩 51
帖子 142
编号 37817
注册 2005-4-29


发表于 2006-4-2 14: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就算他沒有做劉璋手下,也有可能在趙雲收犍為時加入劉備集團。”
    嘿嘿,所以亮会在上帖加多一句“而他迟至建兴九年才混上个中郎将”。在此之前的张翼一直是“文职”。

    “劉備在漢中打了很久(前後打了近兩年)向孔明要過增援部隊,張去漢中不奇怪。調兵遣將,必要時再遠也應該去的。”
    可能性自然是有的,只是两种可能性哪种更大的问题。如果说是“非得从江阳调兵”,又“非得让县长领兵”的话,亮宁愿认为张翼是以“书佐”的身份随刘备至汉中,至打下沔阳后任其为县长。
    而如果抱着不轻易否定任何一条记载的态度来看,即使张翼以“江阳长”的身份领兵前往,刘备亦可以临时改任其为“沔阳长”。依旧不能单纯地凭[陈志]推翻[裴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4-2 17: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亮亮兄:
看来你对阳平关一带的地形不熟悉呀。先论县长问题。

1、县长问题。我们说事情要有根据,不能轻易否定。先给个证据:
——建安末举孝廉,除汉昌长。先主东征,败绩猇亭,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遣忠送往。(马忠传)
由此可见,马忠正是以汉昌县长的身份,被巴西太守阎芝派去给在永安的刘备送郡县兵的。因此,张翼完全有理由以江阳县长身份往汉中前线送援兵。
路程问题,巴西到永安,路程不远吗?他要先沿西汉水南下到江州,再沿长江东向到永安呀。
而此时,诸葛亮奉命动员蜀汉所有兵力,怎么还能嫌江阳远呢?而且从江阳沿洛水到成都附近很方便的,这些部队在成都集结后开赴汉中前线,是很正常的。

2、再来论阳平关的地形
首先,定军山位于沔水以南,而不是以北,请看地图和记载。
——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山势作营。(先主传)
可见刘备从阳平到定军山,要南渡沔水。
阳平一带地形是这样:
阳平关是汉中西面的咽喉,由此方向进入汉中,只有此一条路。不见曹操打张鲁,攻阳平不下,就打算撤军?证明阳平是必由之路。定军山则是汉中西南方向的屏障,大军根本无法逾越而进入汉中。
定军山其实是一片山的总称,而并不是单指一个山峰。这一片山正好保护这汉中的西南方。
刘备到定军山扎营,是在定军山的南麓,并没有进入汉中盆地。过去总有人误以为刘备到定军山扎营,就是已经绕过阳平关进入汉中了,这是完全错误的。

再说刘备可否西渡东渡问题。你这个问题很奇怪。实际上,刘备不论怎么渡,都是在汉中盆地以外,并不能进入汉中。要进入汉中,则必须拿下阳平关。
那么,为何刘备敢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那并不是因为刘备已经进入汉中盆地,而是刘备已经制订好了依山死守,和曹操磨蹭的战略。我们都知道,如果曹操以大军在阳平与刘备相持,那么曹军必然要翻越秦岭来保证大军补给,这样势必不能长久。这个道理和后来诸葛亮北伐正好相反,那时是诸葛亮要翻越秦岭保障后勤,死守的自然就是魏军了。
你大约不清楚阳平关外的地形?阳平关外其实也都是山,只不过没有阳平险要。但是有一点,阳平再往东,则进入汉中盆地,没有山可守,因此阳平乃咽喉。

——因而,曹操是从阳平关往东。攻击路线有二:沔阳县;定军山。
这种观点错误。曹操是走斜谷进入的汉中,如果刘备大军已经在汉中内,完全可以如后来魏延、王平一样守住斜谷口,而不使曹操主力进入汉中,那么曹操只能走故道。
——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武帝纪)——这里证明曹操走的是斜谷,因此,刘备是必然还在阳平关外,没有进入汉中。

要想搞清楚汉中战役,请先搞清楚地形比较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飞羽--亮亮

Rank: 5Rank: 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0
功绩 51
帖子 142
编号 37817
注册 2005-4-29


发表于 2006-4-4 14: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嘿嘿,亮或许不了解汉中地形,但燕京兄也小心陷入已知障碍啊。

    “2、再来论阳平关的地形。首先,定军山位于沔水以南,而不是以北,请看地图和记载。——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山势作营。(先主传)可见刘备从阳平到定军山,要南渡沔水。”
    嘿嘿,这个俺是知道滴,就是在表达上出现了错误,汗。
    引自上帖:“其次,阳平关在沔阳县西北,定军山则在沔阳县东南,统统位于沔水之北。而定军山与沔阳县相距仅十里。然后,先主传:“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山势作营。”接着,郭淮传:“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先主可南渡,不可北渡么?可北渡东向,不可北渡西向么?”
    问题就出在“第一句”上了。如果亮认为“定军山”也在“沔水之北”,就不会说后面的“南渡、北渡”了。

    “阳平一带地形是这样:阳平关是汉中西面的咽喉,由此方向进入汉中,只有此一条路。不见曹操打张鲁,攻阳平不下,就打算撤军?证明阳平是必由之路。定军山则是汉中西南方向的屏障,大军根本无法逾越而进入汉中。定军山其实是一片山的总称,而并不是单指一个山峰。这一片山正好保护这汉中的西南方。刘备到定军山扎营,是在定军山的南麓,并没有进入汉中盆地。过去总有人误以为刘备到定军山扎营,就是已经绕过阳平关进入汉中了,这是完全错误的。”
    “这种观点错误。曹操是走斜谷进入的汉中,如果刘备大军已经在汉中内,完全可以如后来魏延、王平一样守住斜谷口,而不使曹操主力进入汉中,那么曹操只能走故道。——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武帝纪)——这里证明曹操走的是斜谷,因此,刘备是必然还在阳平关外,没有进入汉中。”
    这里不是太好理解。
    1、“阳平关是汉中西面的咽喉,由此方向进入汉中,只有此一条路。”
    “曹操是走斜谷进入的汉中”。
    “那么曹操只能走故道”。
    岂非有三路可进汉中?
    2、“定军山则是汉中西南方向的屏障,大军根本无法逾越而进入汉中。”
    那么,张鲁是如何侵犯三巴的?张鲁又是如何退入巴中的?

    “再说刘备可否西渡东渡问题。你这个问题很奇怪。实际上,刘备不论怎么渡,都是在汉中盆地以外,并不能进入汉中。要进入汉中,则必须拿下阳平关。那么,为何刘备敢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那并不是因为刘备已经进入汉中盆地,而是刘备已经制订好了依山死守,和曹操磨蹭的战略。我们都知道,如果曹操以大军在阳平与刘备相持,那么曹军必然要翻越秦岭来保证大军补给,这样势必不能长久。这个道理和后来诸葛亮北伐正好相反,那时是诸葛亮要翻越秦岭保障后勤,死守的自然就是魏军了。你大约不清楚阳平关外的地形?阳平关外其实也都是山,只不过没有阳平险要。但是有一点,阳平再往东,则进入汉中盆地,没有山可守,因此阳平乃咽喉。”
    刘备尚且只能“依山死守”,曹操却是汉中一郡在手;汉中之东尚有武都、阴平二郡;汉中之西尚有西城、上庸二郡。究竟是边个的大军补给更为困难?

    总而言之,如果以燕京兄的这种思路,似乎邓艾就不会去“偷渡阴平”,于是乎,蜀汉不灭矣。
    仅因刘备占了个无法进入“汉中盆地”的“定军山”,就放弃汉中、武都等地,跟着又连带地失去上庸、西城等地,只能是个美好的梦想。

    “而此时,诸葛亮奉命动员蜀汉所有兵力,怎么还能嫌江阳远呢?而且从江阳沿洛水到成都附近很方便的,这些部队在成都集结后开赴汉中前线,是很正常的。”
    “动员蜀汉所有兵力”?动员了哪几处?这么大的动作,皆无载?
    杨洪传:“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
    是“发兵”,而不是“征兵”。“急”,刘备要诸葛亮临时“急”着从各地去凑兵么?恐非,而是“发”留在成都或蜀郡的后备军队。
    “在成都集结后开赴汉中”,既张翼“送兵”的工作已完成,何须跟着去汉中“参战”?

    “1、县长问题。我们说事情要有根据,不能轻易否定。先给个证据:——建安末举孝廉,除汉昌长。先主东征,败绩猇亭,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遣忠送往。(马忠传)由此可见,马忠正是以汉昌县长的身份,被巴西太守阎芝派去给在永安的刘备送郡县兵的。因此,张翼完全有理由以江阳县长身份往汉中前线送援兵。”
    嘿嘿,不是亮想轻易否定。亮首帖所云,乃沿用钱大昕定的前题:既“江阳长”和“沔阳长”两职发生在同时。
    也既,张翼以“书佐”的身分随刘备争汉中,后被任命为“沔阳长”比张翼以“江阳长”的身分开赴汉中“参战”更为合理。
    但是,如张翼可以“江阳长”的身分参战于汉中,那么其“江阳长”一职必有人所代,如法正的“蜀郡太守”由杨洪所代。那刘备于此时改任其为“沔阳长”就没有啥说不通的了。

    “路程问题,巴西到永安,路程不远吗?他要先沿西汉水南下到江州,再沿长江东向到永安呀。”
    三巴本是一郡。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3 21: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8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