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反派人物, 通过正史和演义相对比较
性别:男-离线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3-13 16: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心目中的十大反派人物
所谓反派名将,是指中国古代史上常被人们视为反面形象的一派,通常也是在与其他将领相比较之下而定位的,只所以称他们为名臣,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是历史主流人物,或者是反面形象,而被人骂到一钱不值,到是在自己的尊严上有一定的历史位置。这些大臣(或称统帅)通常或有自己鲜明的立场,或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有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军事成就,甚至明知道主子是昏君、暴君也宁死不降。在一些历史故事中常常给人以饮恨疆场,马革裹尸的感觉,也有人对这类将领有另一种评价,说他们常常在国家濒临灭亡的危机时刻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反戈一击,颇有点朝庭危机时擎天一柱的味道。但是最终他们不能成为历史的主流,只能以反面形象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闻仲
笔者评语:英雄常常使敌人心悦诚服,而有这么一个坏老头却使好人对他钦佩敬重。
朝代:商朝
这位老将军有两个著名的传说:一传说最早被称为武圣的人,二传说是蛋糕点心的发明者。商纣王继位之出,北海发生叛乱,闻仲太师发兵北征,这次战争是原始野蛮状态战争与封建早期战争的一个分割点,从这次战争之后商周之间的战争开始形成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古代战争模式,而闻仲太师的带兵风格,个人魅力又在历史的典故中记载的比较正统,所以闻仲死后在商朝上下得到了从纣王到平民的悼念;西周的君臣上下也很敬佩闻仲宁死不降,忠君报国的品质(毕竟那时候缺少这样的榜样),虽然姜尚是那个时期的风云人物,但中国人有拜死人不拜活人的习惯,所以闻仲成为西周时期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据说当年闻仲太师奉商纣之命出征讨伐武王,为了减少埋锅造饭,缩短进兵时间,便设计了一种用饴糖和炒熟谷粉粘在一起做成的成条块的糖饼,给士兵食用,这就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点心。北京糕点行业曾经有个行庙,就曾经供奉过闻仲的塑像。

鄣邯
笔者评语:名将是以优异的战绩来造就自己的威名,鄣邯厉害之处就是以自己的败绩演义了自己的传奇历史。
朝代:秦代
无论鄣邯向谁投降,他都不能成为历史的主流人物。曾经为秦国统一立下的汗马功劳,少有人提及,而鄣邯的屡战屡败,却使他成为历史上的一位颇有名气大将军,甚至很多人眼里比蒙恬还有人气。让鄣邯声名大震的就是钜鹿之战了,项羽破釜沉舟,背水列阵,以江东八千子弟兵大败号称四十万的秦军主将鄣邯,迫使鄣邯投降项羽,由于项羽分封不均,降将鄣邯被封为王,利用他来阻止汉王刘邦,使项羽大失人心。后来鄣邯又被刘邦击败(没有查到生死结局,估计死了),使其沉没许久后再度成名,而且名镇三秦。


晁错
笔者评语:一个忠正的大臣,削藩的鼻祖。
朝代:西汉
西汉是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朝代,高祖皇帝刘邦,将沿海地区(当时不是发达地区)江南等地分封给他不能继承皇位的儿子或侄子。这些诸候王手握重兵在景帝时期已经是皇帝的心腹大患。晁错的见识在当时超出了一般的大臣,他预料到这些诸候王早晚要造反。所以力主削藩。这个建议是正确的,后来的历史证明西晋八王之乱,五代十国分裂,朝靖难之役,清代三藩叛乱都是由诸候王引起的。晁错最早提出削藩政策,主张先发制人,原因在于诸侯王现在不反,将来早晚要反,不如趁其羽翼尚未丰满,提早出兵,否则后患无穷。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晁错缺乏与朝中大臣的沟通,遭到很多官员的反对。直到七国叛乱爆发,很多大臣仍主张杀晁错安抚诸王。晁错政治上的孤僻强硬,只能换得人们得不满,最终被着奸臣得名声被处死。后来一些朝代诸侯王造反均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起兵,例如明代朱棣造反,就是打这前面这个旗号兴兵的,等朱棣登上皇位,那自然是正面角色,那些建文帝身边的忠贞大臣便被污蔑为奸臣,与晁错为伍。所以在民间晁错皇帝身边奸臣,谗臣的代名词。

董卓
笔者评语:坏得不能再坏的奸臣,公认的反面形象。
朝代:东汉末年
在正史的记载里,董卓是一个东汉末年对朝廷有着巨大贡献的边关守将。曾数次击败西凉进犯的少数民族,为东汉的边疆守卫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资治通鉴》中,也公正的对董卓的所作所为有合理的评判,并且认为董卓在历史上最大的污点应该是在西凉对少数民族大规模的屠杀,所以三国演义里描写董卓在洛阳残害百姓还是有其个人性格依据的。

杨林
笔者评语:真可谓“人民传说的一代将领”!在民间故事、评书戏曲、野史演义,神话传说里哪里有隋唐哪里就有杨林。在正史里不好找,其他地方到处都可以找到。
朝代:隋朝
记载最为详细的不是哪部正史,而是《说唐全传》。杨林,字虎臣,生卒不详,曾为登州(今蓬莱)太守。与北周大将隋国公杨忠之弟,杨忠便是杨坚之父,隋炀帝杨广要叫杨林爷爷了。我只找到一个证明杨林政绩的典故,就是蓬莱岛上的城墙就是杨林最先选的位置,据说当年杨林任登州太守时由于蓬莱岛地理位置特殊无法建设,所以一直无可奈何。有一次带领众太保打猎,遇到一只银狐,众人见是罕见之物便要射杀,而杨林视其为祥瑞命令只能追不能射,后来将银狐跟丢了,而跟踪的这一路便被杨林定为修筑城墙的位置。由于战乱隋朝的蓬莱城墙早以不复存在,现在的城墙是明朝建立。杨林在小说的里颇有闻仲的风度,就是忠臣不保二主,一心效忠杨广,且又有老臣和忠臣的风度,但却有心报国,无力回天。

韩德让
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像多尔滚式的人物,只不过韩德让与萧太后是两厢情愿。
朝代:辽代
通晓宋辽战争的朋友都知道,辽国有个韩元帅很厉害,在电视剧〈杨家将〉中叫韩延寿,在民间故事里叫做韩昌,在戏曲〈契丹萧太后〉里叫做韩德让。其实真名就是韩德让,汉族,后来被辽圣宗赐名耶律隆运。是辽圣宗的心腹大臣,甚至传说辽圣宗称为义父(像多尔衮一样荣耀)。其父韩匡嗣就因保驾有功官居要职,韩德让因受萧太后重用掌管辽国北枢密院。在这一段时间里辽国达到了继耶律德光之后的一次空前强盛,辽圣宗耶律隆绪在历史上的贡献并不出名,关键他的母亲萧太后是一个颇有文治武功的女强人(传说与韩德让有越轨关系)又得到韩德让、耶律修戈、萧挞凛这样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使得宋军数次进犯失败,而辽军两次讨伐成功。之所以把韩德让推到这样一个反派将领的位置上,就是因为在我们的脑海里杨家将的故事使我们一直认为辽国是侵略者的角色,况且在当时宋朝应该算是正统朝庭,而与其并立的辽、西夏金等国家是外敌,韩德让在汉族文化德历史上永远不能成为主流,再加小说,影视,评书戏曲的演义化,这也难免让韩德让这样的人物成为反面角色。

耶律楚才•脱脱
笔者点评:在有关朱元璋打天下的故事里,脱脱就是杨林的盗版,相传以十二条绝户计险杀各路起义诸候。
朝代:元
元朝顺帝年间,以丞相洒敦为首的群臣昏庸无道,祸国殃民。招致各路起义军的叛乱,而脱脱作为元朝的太师成为了力挽狂澜的倾天一柱。而且为元朝出战的诸多将领中如蛮子海牙、张天左、白云托等军事将领皆出自脱脱门下,在讨伐朱元璋时,由于圣旨催促进兵,屡早重创,最终饮恨自尽。从一个大臣的角度看脱脱是一个有着封建忠君爱国思想的人物,符合做为一个臣子的要求并恪尽臣责,但军事上的强硬与政治上的懦弱,形成了他本人的鲜明对比,,换句话说有点依靠穷兵黩武来维持朝庭,而在政治上缺乏与朝中群臣的沟通和鲜明的国家体制改革,而导致最终的失败。有一点要注明,元末绞杀起义的脱脱与著写《宋史》、《辽史》、《金史》的脱脱姓名完全一样,应该不是同一人。

张定边
笔者评语: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虽败犹荣,千古流芳。
朝代:元末
在中国古代典故中《九江口》的故事颇有些名气。喜欢看明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朱元璋与陈友谅在九江口这个地方展开了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单交战时间就二十七天,号称汉王的陈友谅投入兵马60万,朱元璋动用军队20万,最终朱元璋以少胜多击败汉王陈友谅。也使明军主帅徐达,副元帅常遇春赢得威名。但在交战之前,双方都是反地主压迫的农民起义武装,只不过朱元璋的胜利主宰了中国的历史。陈友谅的兵马元帅张定边是一个很有见识的老将,尤其是对诈降的明军将领华云龙早有戒备,再三请求以逸待劳,但陈友谅误信了华云龙的玉山合兵之说,最终中计惨败,而张定边仅仅带领五百水手杀入敌阵抢出汉王陈友谅捡回性命,虽然是功败垂成但张定边的死力救主确仍然是历史反面人正派化身。京剧《九江口》也恰恰是描述的这段历史,其塑造的人物也正是张定边。

张春
笔者评语:皇太极可谓是有雄才大略一代明君,偏偏就有不愿归顺盖世明主的人。
朝代:明
范文程、洪成畴、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祖大寿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他们原本都是大明的臣子,但最终纷纷归降,成就了皇太极的雄才大略。张春和上述人一样但是他死在清军监牢中,是同级别将领中唯一个拒绝归降清军,且职务最高的人物。张春时任永平监军,永平之战明军全军覆没,张春被生擒,但河洪成畴不同,张春抱定成仁之人,宁死不降,直至绝食而亡(一说为皇太极无奈之下将其处死),皇太极则队张春做了一个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评价,据史料翻译大意为:“予常闻汉人中有文天祥很忠烈,视其为神人。今见张春,才相信文天祥宁死不降是真的”。

李鸿璋:
朝代:清
笔者评语: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汉奸,又为什么不惜巨资购买北洋水师?
背了很多年卖国贼的名声,主要错误是签了马关条约,还有一个日本儿媳妇。但中央台的电视剧《走向共和》,还原了李鸿章的一格真实写照。其实李鸿章思想还是在封建官僚中有一定进步的,据说后来北洋军阀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都是李中堂斥巨资进口的,更巧合的是世界上这种最早的重机枪(当时还没有轻机枪)并不被看好,认为是浪费子弹的武器,只有德国(当时大概是普鲁士)和中国看好,但一战爆发后,才印证了重机枪的价值,可见李鸿章的前卫意识是欧洲军国主义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薛岳(参照网络有关文章)
时代:中华民国
笔者评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为薛岳的评价是非常公正,确实有很大抗战的功绩。
薛岳,外号“老虎崽”,一个农民的儿子。只有10岁便进入黄埔陆军小学,13岁毕业便加入同盟会,曾担任孙中山警卫团的营长,1922年陈炯明叛乱,就是薛岳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宋庆龄逃离虎口。1927年“412”之前,他曾建议中共中央:“把蒋介石当反革命抓起来!”结果他又成为围剿红军的干将。杨成武上将在晚年回忆湘江战役时曾说:“我这把老骨头,差点埋在湘江边上了。”此言非虚,他当年身负重伤,是爬回部队里去的。那一仗,长征的中央红军从八万五千人打成三万,而主攻者即是薛岳。还是杨成武上将,1987年5月在文章中写道:“对他们(指民国将领)的历史坚持进行实事求是的记述,是功绩就讲功绩,是过失就讲过失,一段时间有功就讲一段时间有功,一段时间有过就讲一段时间有过。”
我们说薛岳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是指他是抗日战争时期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将,仅他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人。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曾经是老战友也曾经是死对头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则盛赞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垂不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QUOTE:
原帖由麒麟子于2006-03-13, 16:20:57发表
杨林
笔者评语:真可谓“人民传说的一代将领”!在民间故事、评书戏曲、野史演义,神话传说里哪里有隋唐哪里就有杨林。在正史里不好找,其他地方到处都可以找到。
朝代:隋朝
记载最为详细的不是哪部正史,而是《说唐全传》。杨林,字虎臣,生卒不详,曾为登州(今蓬莱)太守。与北周大将隋国公杨忠之弟,杨忠便是杨坚之父,隋炀帝杨广要叫杨林爷爷了。我只找到一个证明杨林政绩的典故,就是蓬莱岛上的城墙就是杨林最先选的位置,据说当年杨林任登州太守时由于蓬莱岛地理位置特殊无法建设,所以一直无可奈何。有一次带领众太保打猎,遇到一只银狐,众人见是罕见之物便要射杀,而杨林视其为祥瑞命令只能追不能射,后来将银狐跟丢了,而跟踪的这一路便被杨林定为修筑城墙的位置。由于战乱隋朝的蓬莱城墙早以不复存在,现在的城墙是明朝建立。杨林在小说的里颇有闻仲的风度,就是忠臣不保二主,一心效忠杨广,且又有老臣和忠臣的风度,但却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最终被另一个迷一样的人物李元霸杀死。

  我看过的版本杨林好像是罗成杀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逍遥轩
(残念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09
编号 26521
注册 2004-12-2


发表于 2006-3-13 18: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哪个隋唐的版本杨林都是被罗成杀死,或被罗打败后而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3-13 18: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又查了查《说唐全传》,还真是我记错了,确实是罗成所杀,马上改
顶部
性别:女-离线 acceehi
(轩辕第二富婆)

秦国公主
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575
帖子 3483
编号 20125
注册 2004-10-30
来自 九河下梢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3-13 19: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篇是应该发在这个版上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匡匡匡
(D‧king、王牌公關= =+)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9
帖子 616
编号 55565
注册 2005-12-18


发表于 2006-3-13 19: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國中的歷史老師說過:
李鴻章政治100 外交0分
他不懂得怎麼跟別人打交道
他沒有外交手腕及頭腦

[ 本帖最后由 扶苏 于 2006-9-10 04:3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寂寞的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1
功绩 13
帖子 788
编号 26154
注册 2004-11-28


发表于 2006-3-13 20: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鴻章政治100 外交0分
他不懂得怎麼跟別人打交道
他沒有外交手腕及頭腦

不会啊 外交的话 老李也是可以得 马关条约的话他不签别人也会签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寂寞的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1
功绩 13
帖子 788
编号 26154
注册 2004-11-28


发表于 2006-3-13 20: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鄣邯
他的最大成绩是率领一支临时拼凑的军队:主要是郦山刑徒的队伍,击败了楚军主力 还把项梁砍了 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麒麟小兄,大作在下给你移动到了史区--炎黄春秋,以使更多人参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aorui4
(空手假象)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851
编号 37822
注册 2005-4-29
来自 黑羽の巢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3-14 08: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很好啊。为什么没有曹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3-14, 3:52:58发表
麒麟小兄,大作在下给你移动到了史区--炎黄春秋,以使更多人参与。

狼兄,炎黄新版规司法解释第二点:
例如“最佳”、“十大”之类主题,没有特别精辟的论述的,都不是本版所提倡的。
而且杨林难脱演义气……不过麒麟子也是言而有物,待看回帖状况决定去留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3-14 09: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caorui4于2006-03-14, 8:16:11发表
很好啊。为什么没有曹操

曹操因该说千百年来是个矛盾的人物,他对历史的贡献和污点都能被世人肯定,我选的这些人物都是容易被民间故事和演义误导的人物,他们的反面形象完全压过了他们的正史地位,所以从这一点出发,应该说曹操是否该加上,这个意见暂且保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寄奴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3
编号 56089
注册 2005-12-27


发表于 2006-3-14 09: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的话题,建议作者修改标题,再扩扩军。
十大这个词,一来有数目的限制,二来徒有标准之烦恼。如作者所举,这些反派的反派成色不同,所受委屈程度也不一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浮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2
编号 38996
注册 2005-5-15


发表于 2006-3-14 10: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闻仲也是忠臣,各为其主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寒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9
编号 45705
注册 2005-8-16


发表于 2006-3-15 08: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的人物和小说中的演义确实使人物本身的形象变化很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uhaogang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8
编号 26947
注册 2004-12-6


发表于 2006-3-15 10: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成王败寇而已...哪边胜了就是良将忠臣...另一边就成了反派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3-15 13: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liuhaogang于2006-03-15, 10:37:06发表
成王败寇而已...哪边胜了就是良将忠臣...另一边就成了反派了

这十个人的优点,恰恰是成为了他们成为反面形象德条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柑蕉桔梨萝柚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4
编号 56152
注册 2005-12-28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6-3-17 12: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些不像是坏人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幽浪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士兵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1923
编号 23580
注册 2004-11-10


纣王
据说,新出土的文物要给他平反。。。

MS:周王乃一成功贰臣,纣王只是失势英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游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9
编号 28591
注册 2004-12-23


发表于 2006-3-17 12: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闻仲这个说是“反派”似乎不妥,虽然它是为商朝办事,可是他的言行和行为不算反,特别是封神榜他上书纣王所陈的10条,可以看出他只不过是一个很愚忠,很顽固,但是也很正气很讲原则的老将军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3-18 11: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列举的人物都和主流人物相对而言的,很多都被民间故事和评书演义化了,古代双方征战有对立面,一些演义为了突出主人公的效果,常常把对立一面虚构一下。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3-18 12: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寂寞的烟 于 2006-3-13 20:04 发表
鄣邯
他的最大成绩是率领一支临时拼凑的军队:主要是郦山刑徒的队伍,击败了楚军主力 还把项梁砍了 呵呵

还有陈胜吴广也是他灭的. 从战绩上看, 除了项羽, 韩信这两位BT武将他不敌以外, 别人基本没谁是他的对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赛仁贵郭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0686
注册 2005-10-7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3-18 21: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麒麟子 于 2006-3-13 16:20 发表
后来鄣邯又被刘邦击败(没有查到生死结局,估计死了)

章邯好象是在韩信暗渡陈仓后退守废邱,被韩信用水淹城而败走,又遭汉兵追击,自刎而亡。对于此人我的看法,只能说是生不逢时,“既生邯,何生羽/信”了。但秦亡已成大势,就算没有项羽韩信,章邯所做的也只能是使秦朝延缓数年而已,因为大家都知道绝没有靠一人即可影响国家兴亡的道理。

楼主文章的出发点是因演义小说塑造的人物与正史不同,而中国向来因历史教育力度严重不足,导致民间对于历史人物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演义小说而非史料。所以现在我们非常需要从客观的视角去还原人物的本来面目。其实满足这样条件的远不止十个,比较著名的还有完颜宗弼、潘美等。

完颜宗弼即金兀术,就象楼主所提到的辽朝的韩德让,都是所谓“反面”王朝的重要人物。正统的汉族王朝与迅速兴起的少数民族王朝之间的碰撞,注定了在汉人眼中他们必然成为反角。而从金朝的角度来看,完颜宗弼的文治武功则是足以彪炳金史的。但因为其中包含现今十分敏感的民族问题,我也不便为其过分饰彩。我想重点讲一讲可能是最“冤”的潘美。

因为杨家将系列文艺作品几百年来把潘美在民间的形象彻底摧毁,所以觉得有必要多写一些自己的观点。潘仁美的原型潘美,不但没有奸臣之象,相反还是一位文武兼备、为北宋开国、统一、抗辽立下大功的名将,辅弼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的三朝老臣。只因其生平最后一场大战,受监军王侁贪功冒进策略的影响,致使原本应担任掩护百姓撤退任务的宋军,却遭遇辽军主力的袭击而大败,并使国家失去了杨业这样的将材。

可就是那些脍炙人口的杨家将作品,为提升杨家将的形象,对潘美进行了歪曲,把他说成是因家族之仇而以公报私,谋害杨家父子。虽然对于宋军之败、杨业之亡,潘美是有指挥不当之嫌,但不如说主要责任在于王侁。大家知道宋朝对武将十分防备,监军一职就是用来节制将帅权力的,尽管王侁不是专业的军人,事实也证明其谋略不及潘、杨,但如果潘美完全不考虑王侁的意见,则很可能还要得到一个不受节制的口实,即使打赢了也会增添皇帝的疑忌。当然,往更深层次来看,就涉及到宋朝军事制度的问题了,将帅象这样受到制约,军队当然是打不好仗的。文艺作品中的反角,舍王侁而就潘美,难道仅仅因为潘美是主帅,就得背黑锅?另外还有一点不解,在戏剧评书小说中出现的潘美,为何改名成了潘仁美,难道作者也有些心虚么?

不论怎样,潘美居然无辜地成了个遗臭万年的人物。直至今日,在众多杨家将的影视作品中,潘仁美还是残害忠良的奸臣。潘美九泉下若有知,必不瞑目。惜乎楼主未将其列入文中。

[ 本帖最后由 赛仁贵郭盛 于 2006-3-18 21:5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lkaid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1
编号 7424
注册 2004-5-7


发表于 2006-3-18 23: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章邯最后的败亡不完全是他实力不济,而是已经失去了人心。
当初他作为秦朝最后的依赖,降了楚霸王以后,处在乱世,手下已经没有当初那帮嫡系的部队,没有威信了,遇到再要打硬仗自然就不行了,何况对手还是刘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潘美冤,毕竟还是犯了错误的。(其实王侁也是军人,曾参加与党项的战争)

仁宗时期的宰相庞籍招惹谁了?这个人也算是一代贤相了,并且也曾守西北抵御西夏,与范仲淹、韩琦等人差不多,出将入相的人物,却在包公的小说里成了老奸巨猾的大反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6-3-19 14: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耶律楚才•脱脱

耶律楚才和脱脱是两个人吧,脱脱和老杨林、闻仲可能是一类人物吧。耶律楚才在民间传说的少些吧,他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而且名字也是取了楚为晋用的意思,有点巧合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3-19 15: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6-3-19 14:44 发表

耶律楚才和脱脱是两个人吧,脱脱和老杨林、闻仲可能是一类人物吧。耶律楚才在民间传说的少些吧,他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而且名字也是取了楚为晋用的意思,有点巧合呀.

我也在研究脱脱这个人物,最初是在单田芳的评书<明英烈>话本里发现的,第一回就写了是耶律楚材.脱脱.但可以承认一点,这个名字确实别扭,耶律是契丹大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赛仁贵郭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0686
注册 2005-10-7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3-19 23: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6-3-19 08:33 发表
潘美冤,毕竟还是犯了错误的。(其实王侁也是军人,曾参加与党项的战争)

潘美确实是有责任,但应该不是存心要害杨业的吧。这次冒进属于军事策略上的失误,主观来说应归结于他作为主帅的能力,客观上则是监军的制约,不能说他本身就是坏人。但小说和戏剧里则完全将其塑造成一个本质上奸邪的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3-20 05:3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6-3-19 08:33 发表
潘美冤,毕竟还是犯了错误的。(其实王侁也是军人,曾参加与党项的战争)

仁宗时期的宰相庞籍招惹谁了?这个人也算是一代贤相了,并且也曾守西北抵御西夏,与范仲淹、韩琦等人差不多,出将入相的人物,却在包公 ...

说起来, 感觉宋仁宗本人也够冤的. 历史上也算是少有的明君了, 但一到小说就变成废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赛仁贵郭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0686
注册 2005-10-7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3-20 20: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6-3-19 08:33 发表
仁宗时期的宰相庞籍招惹谁了?这个人也算是一代贤相了,并且也曾守西北抵御西夏,与范仲淹、韩琦等人差不多,出将入相的人物,却在包公的小说里成了老奸巨猾的大反派。

庞籍是否政见与包拯不同?如果是的话,就因为这个成了反角,也算是一个冤的了。

其实王安石也可以算吧,虽然在演义小说里出现不多。其变法历来受到诟病,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当做奸臣的。凭着现代人对他的客观态度,以及他在国际汉学界的地位,总算能够恢复其正面形象了。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3-20 05:32 发表
说起来, 感觉宋仁宗本人也够冤的. 历史上也算是少有的明君了, 但一到小说就变成废柴~~~

宋仁宗时期拥有一大堆名臣啊,也不能说他没好好用人,那是国家体制上的弊病,不改革的话,仅靠明君贤臣按部就班治理仍是不行。

第100贴结论:看来宋朝冤人还真不少~

[ 本帖最后由 赛仁贵郭盛 于 2006-3-20 20:10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4 07: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76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