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awk_cn于2006-02-14, 16:48:45发表
原帖由绝世天骄于2006-02-14, 14:58:02发表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纷纷三国豪杰无数,但是有一颗耀眼将星是我们无论如何无法回避的——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小霸王孙策。
孙策早逝是个遗憾,使其“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的战略没能来得及事实,可是假若孙策可以来实行这个战略,究竟有多少可行性呢?
官渡之战在建安五年八月以后进入相持阶段,而且曹操处于粮尽兵少的不利局面,甚至一度想回兵,此时也正是孙策打算“袭许”的时候。
当时孙策身在丹徒,虽然距离许昌道路遥远,不过以曹操的统兵思想,他是决不会先退救许 昌的,因为两军对峙,谁先退谁就在大局面上吃亏了,这是旬彧的主张“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曹操肯定了他的建议,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使孙策兵临许昌,恐怕曹操也不会大举回师的,只能在官渡同袁绍力战,那么孙策就要了很大的优势,以孙策的智谋勇武,攻下许昌不成问题。而汉献帝也会支持孙策,因为就在这一年董承诸人谋操失败,曹操同献帝的矛盾已经计划,如此一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是孙策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即是孙策到达许昌的时候,曹操已经取得胜利了,可是有一点值得注意——曹操并没有消灭袁绍,此时离他统一北方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如此一来,曹操几 处于袁,孙夹击的局面,那么这中原争夺战可也有的一看!
如果孙策多活十年,统一天下的也许正是孙氏后人呢。
这位小兄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恐怕还没有认真读过三国志吧。孙策与孙坚勇则勇矣,但都为人鲁莽,自取其祸,这样的人难成大事,古今中外有多少例子,还不足以为鉴吗?
就事论事,讨论袭许问题
《孙策传》裴注引孙盛异同评曰:凡此数书,各有所失。孙策虽威行江外,略有六郡,然黄祖乘其上流,陈登间其心腹,且深险强宗,未尽归复,曹、袁虎争,势倾山海,策岂暇远师汝、颍,而迁帝於吴、越哉?斯盖庸人之所鉴见,况策达於事势者乎?又案袁绍以建安五年至黎阳,而策以四月遇害,而志云策闻曹公与绍相拒於官渡,谬矣。伐登之言,为有证也。同书还记载此前孙策西征之时(指在沙羡打黄祖的时候),陈登还策动严白虎余党作乱。《江表传》说孙策还,“策归,复讨登”(注意,是复讨,第一次讨陈登即失败,详细见下面论述),而后被刺,死。可见要是依照《江表传》所说,所谓孙策袭许,不过是复讨陈登而已。
《吴主传》“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对比上面“且深险强宗,未尽归复,”就可以知道,江东境内尚不安稳。孙氏政权其实长期得不到会稽大姓的支持。
“案魏武纪,武帝以建安四年已出屯官渡,乃策未死之前,久与袁绍交兵,”孙策建安五年四月死,曹操建安四年十二月已在官渡,离孙策死有五个月之久。
《陈登传》引先贤行状曰:布既伏诛,登以功加拜伏波将军,甚得江、淮间欢心,於是有吞灭江南之志。孙策遣军攻登于匡琦城。贼初到,旌甲覆水,群下咸以今贼众十倍於郡兵,恐不能抗......乃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将士衔声,寂若无人。登乘城望形势,知其可击。乃申令将士,宿整兵器,昧爽,开南门,引军诣贼营,步骑钞其后。贼周章,方结陈,不得还船。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皆弃船迸走。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这里记了孙策第一次讨陈登,失败。
贼忿丧军,寻复大兴兵向登。登以兵不敌,使功曹陈矫求救於太祖。这是第二次(未包括江表传所写的那一次),孙策此时已死,同事见《陈矫传》
《陈矫传》郡为孙权所围於匡奇,登令矫求救於太祖。矫说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籓,则吴人剉谋,徐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太祖奇矫,欲留之。矫辞曰:“本国倒县,本奔走告急,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太祖乃遣赴救。吴军既退,登多设间伏,勒兵追奔,大破之。孙权讨陈登,也失败。
孙氏前后两次攻陈登都失败,长期被陈登扼住咽喉,想要袭许,是孙策说了算的吗?孙策以少年英雄而近来颇受人喜爱啊,但是不可因喜好而过分高估他的才干。
这次真是妄言了~惭愧
原来陈登如此厉害的,可是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可也不是好对付的啊,如果陈登能打败江东,想也不会有"复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