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游戏人物的历史渊源
红发女海盗:卡特琳娜
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大航海时代Ⅱ》中的红发女海盗卡特琳娜。历史上确实有个卡特琳娜,有着西班牙海盗女王之称的唐·埃斯坦巴·卡特琳娜,18世纪中叶出生于西班牙,是当时巴塞罗那船王的千金。自幼喜武厌文的性格让她无法忍受父亲在她18岁时将其送到修道院的决定而逃离家庭。她剪掉了自己的红发女扮男装开始了流浪生涯,为了活下去她干过各种职业,在酒吧里当伙计,在邮局当邮差,参加过盗贼团,也干过水手。一年后在秘鲁她报名参加了陆军,并且成功的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但是后来在一次暴乱中她错手杀死自己的哥哥而走上了海盗之路。
在一次海战中因为船长的战死,卡特琳娜被推选当上了新的船长,到这个时候她才恢复女儿身。在今后的岁月中卡特琳娜用自己的行动成为了海盗女王,但她也有自己的准则:她从来不曾袭击过一艘西班牙船只,还经常救助那些落难的西班牙商船。在她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国。最后在西班牙和英国的联合围剿下,卡特琳娜队伍被西班牙舰队击溃,她被带回马德里受审,经过一审就被判处死刑,但国民一致认为她是无罪的。这件事惊动了国王菲利普三世,在他的干预下法院重新审理了案件,最终将卡塔琳娜被无罪释放。不仅如此,国王还亲自召见了这位“西班牙的英雄”,赏赐给她“大笔的金钱和封地”。卡塔琳娜就一直住在那里,终生未嫁。
德雷克传奇
"我叫奥托,25岁,在大英帝国骑士团为皇家效力。一天我受到皇帝陛下的接见,他命我组建一支私掠船队与西班牙无敌舰队抗衡,同时将私掠许可证发给我。"
这就是大航海2里的英国人奥托·德雷克的开场白,他的原型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海上魔王弗兰西斯·德雷克。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德雷克充满矛盾的一生,他既是凶残的海盗,又是伟大的探险家,还是杰出的海军将领。
德雷克,出生于英国德文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从学徒干到水手,最后成为商船船长,而赞助人就是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德雷克年轻的时代,葡萄牙和西班牙早已签订了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条约,他在初期航海时,在西班牙的势力海域内受过不公正的对待,他越想越恨,决心在西班牙的“私海”上显一显英国人的威风,让西班牙人也知道英国人是不甘心受人欺侮的。
从十六世纪开始,大西洋的西班牙航线上就出现了一批数目可观的海盗,愤怒的德雷克也加入了海盗的行列,他们明目张胆地活动,劫掠满载黄金和白银的西班牙船只,他的海盗行径从小安德列斯群岛一直扩大到西班牙本土的海岸附近。人们把德雷克称为“铁腕海盗”,他权欲极强,办事雷厉风行,情绪狂暴,孤僻多疑,有时还盲目迷信。
经历数年海盗生涯的德雷克回到英国后立刻成了百万富翁,但他并不满足,他发誓要让西班牙人知道他们为所欲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禀奏女王,请求由他率领一支英国舰队,去进行一次远航,为英国死难者报仇,替女王陛下争光。女王虽然不想与西班牙人公开较量,但寻找新殖民地、扩大海上贸易的夙愿,强烈地驱使她去进行一番尝试。她得知德雷克的勇武和凶悍使西班牙人心惊胆颤,为什么不可以由他去再作一次更大的较量?她深思熟、权衡利弊之后,批准了德雷克的请求,但正式的使命是去作一次大规模的海洋探险,考察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探明神秘的南方大陆究竟住在何方?寻找未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有的土地。至于德雷克将在海上怎样具体行事,女王不作任何指令。因此,德雷克的海盗行径,她也就不用负责任了。这次行动对他来说也是出乎意料的,他成了英国第一个环球航海家了。
1577年,佛朗西斯·德雷克率领5艘小型武装商船的舰队和164人出航驶向太平洋,他的舰队由旗舰“鹈鹕”号(后改名“金鹿”号)及“伊丽莎白”号、“玛丽歌德”号、供应船“斯黄”号和舢板船“别内的克”号组成。
此行的目的除了探寻南方大陆外,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早有默契,从西班牙在南美洲西岸的港口和船只所获取的利益中,英国也要分得一杯羹。西班牙人自恃掌握了太平洋的绝对霸权,根本就没有修筑港口工事,也没有组织商船护航队。因此,德累克得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任务。在他航行通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时,原来的5艘军舰只剩下“金鹿”号了。他沿着智利和秘鲁毫无戒备的海岸抢劫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在返航途中,他有意寻找宇宙学家已经确定了的那条西北航道。于是他北行,在现在的旧金山附近的一个岛靠岸,岛上的印第安人把英国人当作神,印第安国王甚至把权杖和王冠都赠给德累克,于是该岛成为英国属地,他还采用英国女王的名字,为该岛取名为新阿尔比恩(Nouvelle Albion)。但德雷克一直没找到那条位于美洲北部、连结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道,于是他转而向西航行,越过太平洋,抵达摩鹿加群岛。在岛上大肆搜刮,载着满船的掠夺物资和香料返航。绕过好望角,于1580年9月26日回到了英国的普利茅斯,成为第一个环球航行的英国人。同船回归者共有54人.得知德雷克的归来女王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亲自登上“金鹿”号。德雷克举行盛大而豪华的宴会,欢迎女王的莅临,其丰盛是英国历史上少见的,女王把一柄镀金的宝剑赐给他,册封他为骑士,任命他为海军中将。
德雷克虽然是个海盗,但他的确是个传奇式的航海家,他使全世界都知道了新大陆的南端并非一直通向南极,其间有一条宽阔的德雷克海峡。从此新大陆沿岸、麦哲伦海峡和太平洋成了任何人都可以航行的公海了
158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处死了亲西班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西班牙对英宣战,积怨已久的两国终于拔剑相向,这期间德雷克带领着25只海盗船,沿着西班牙的海岸开始“外科手术式的清洗”,在加的斯港外他击沉了36艘西班牙补给舰,接着又冲进加的斯港击沉了33艘西班牙船只,5月15日,德雷克舰队突袭里斯本附近的舶锚地,在混乱中千百艘船只相撞沉没,损失无以估量。接着,他又攻占了圣维森特角要塞,扼住了地中海的咽喉,在回国的路上,他又打劫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私人运宝船,抢到了价值11万镑的财富。由于这一系列的行动,战争至少延后了一年,从而为英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1588年,由10个支队,130条船舰组成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和三十四艘皇家海军战舰外加私人船舰60艘的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开始了英西大海战,由于德雷克正确的战术布置,西班牙舰队阵脚大乱,此战西班牙损失了近一半的船只死伤1400人,英军则一船未沉且死伤不足百人,自此以后,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国逐渐取代其成为海上的霸主,而德雷克则被封为英格兰勋爵。
1595年,德雷克最后一次远航西印度,原本打算进攻波多黎各岛上的圣胡安港,掠夺西班牙人从城市搜罗来的财宝,但西班牙人早已作好了准备,进攻失败。此后,英国人驶向里奥阿查,这是一座南美大陆北部海岸线上以采集珍珠而著名的港口城市,德雷克下令抢劫了该城。后又劫掠了塔尼亚城,占领了圣马尔塔,夺取了诺姆布列季奥斯港。并由此地组建了一支七百五十人的队伍去截获秘鲁运来的白银,结果遭到西班牙人的迎头痛击。
1596年1月28日,海上魔王德雷克因患严重的肠胃病死去,死前嘱咐侄子托马斯·德雷克为继承人。德雷克由海盗和奴隶贩子爬到了勋爵和将军的高位,在本国成了传奇式的英雄,他的历史成了不列颠历史的一页。
海上学者
在《大航海时代Ⅱ》那“非商即盗”的6位主角中,有一个人显得很特殊,就是地理学家恩斯特·洛佩斯,他受人拜托为绘制地图而去作环球航行,甚至到达了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也有一个人有类似的经历,这就是“海盗学者”威廉·丹彼尔。
威廉·丹彼尔,1652年出生,英国人,在印度洋上当过见习水手,后来应征入武成了一名皇家海军,并参加了英荷海战,据资料记载,他是一个思想敏锐、性格豪放的年轻人,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同军队作风格格不入。1673年,21岁的他开了小差,加入了西印度群岛一带的海盗集团,袭击西班牙的船只,1683年他们又转移到了几内亚湾里来打劫,并广泛的来回于南美沿岸攻击西班牙商船,凭着他的胆量和才干,很快就成了船长。
和其它海盗不同,他对金钱和珠宝并不在意,却对气象、水文现象和海洋动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漫长的旅途中他所搜集的资料比那些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在大英博物馆坐十年所获还要多,当别的海盗在甲板上狂饮溢赌时,他则把自己关在船长室,埋头整理研究笔记,他指出“所谓的台风就是一种大规模类似于旋风的气旋运动”,这是气象学史首次对台风进行描述的记载。凭着多年的勘测结果,他还重新绘制了太平洋沿岸岛屿及南美洲海岸线的地图。
和当年的德雷克一样,由于打劫了太多的西班牙船只,他也不敢冒险穿过西班牙封锁线回欧洲,无奈只得继续向西横渡太平洋了,整整三年时间他在马里亚纳群岛和菲律宾一带游荡,还曾一度到达了台湾海峡。1688年春天,丹彼尔的船来到了南纬16°30’一块地图上从未有过记载的陆地,他无法确认这是一个大岛还是一片大陆,但他下了断言,“这里即不是亚洲也不是菲律宾群岛的一部分”,由于是在逃亡过程中,因此他没能多做停留,就这样经过长达数年的“环球航行”,1691年丹彼尔回到了日夜思念的伦敦,因为恶行并不显著,政府并没有对他加以追究,丹彼尔整理了多年积累的资料,于1697年出版了《新环球旅行记》,获得极大的轰动,丹彼尔也由此一举成名,就连笛福和史蒂文森这些后来的大作家也常常从他的书中汲取灵感。
1699年丹彼尔再次出航,不再是以海盗身份,而是响当当的“皇家海军军官”,他将受任命指挥罗巴克号军舰考察南太平洋,可以真正的一展身手了,1700年2月中旬,他又来到了当年那片只有“一面之缘”的神秘陆地,但此一时不同彼一时,丹彼尔驾船考察了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发现这里不是什么“大岛”,而是一块真正的新大陆,他以女王的名义宣布这里为大英帝国的领土,并命名为“新大不列颠”,这就是今天的澳大利亚,丹彼尔继续航行,又发现了一系列的群岛和海峡,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给世人展现了一张完整的南太平洋海图,1700年丹彼尔回国发表了《风论》,在书中对大量气象规律进行了总结,成为海洋气象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1708—1711年,丹彼尔参加了伍德罗·罗吉斯船长的考察队,开始又一次环球航行,1709年1月当他们行至智利附近一个荒芜人烟的岛屿——胡安·菲南德时,发现了一个身着羊皮的“野人”,起先这个“野人”只会和着手势,伊伊呀呀,约莫过了一周他才恢复了说话能力,他叫亚力山大·塞尔科克是苏格兰人,1704年因和船长发生纠纷被遗弃在了岛上,凭借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本能已在此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这件事在英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也造就了一代名家丹尼尔·笛福,他那本根据塞尔科柯的事迹改编的《鲁滨逊漂流记》也获得了轰动,之所以叫鲁滨逊是因为以前在丹彼尔的著作中所记载过一个叫鲁滨(Robin)的印度水手的勇敢事迹,笛福为了记念这位水手就把主人公起名叫Robinson,意为“鲁滨之子”。
1715年,63岁的丹彼尔于伦敦病逝,在丹彼尔的一生中,不管处于何种环境下,他那颗热爱科学、勇于探求未知的心都从未改变过,地图上,至今还有“丹彼尔群岛”和“丹彼尔海峡”的名字,在澳大利亚丹彼尔当年第一次登上的地方被命名为丹彼尔地,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海盗探险家”。
黑胡子海盗
大航海时代II中的四大海盗之一艾登·雷斯的绰号便是黑胡子。在今天的影视作品中,海盗的形象几乎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定式,人们早已在心中勾勒出的海盗“标准像”,这些“标准像”都要留一把乱糟糟的络腮胡子,这是因为在二百多年前曾经出现过一个绰号“黑胡子”的海盗,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据说直到今天还被西方国家的母亲们用来吓唬不听话的小孩,他就是爱德华·蒂奇。
具传奇色彩的爱德华·蒂奇满脸黑胡,令人望而生畏。他极富冒险精神,同时又残酷无情,以人的头骨为旗号,自称爱德华·蒂奇船长。 1680 年他出生於英国西南部城市布里斯托,他具有皇家海军出色服务记录,拥有船长的证书。安妮女王时代他曾在一艘武装民船当水手。他本是大海盗戈特船长的手下,后来脱离了戈特自立门户,1715年他指挥着有40门火炮的“复仇女王”号出海时就找上了普通海盗不敢惹的英国皇家海军。他的疯狂让他的名字在此一战后人人都知道了“黑胡子蒂奇”的名字,而整个大西洋沿岸陷入“连皇家海军都无法确保安全”的恐怖之中。
此后的一段时间中,蒂奇无缘无故地消失了两年。后来复出的他变得更加疯狂,北至弗吉尼亚南至洪都拉斯,全都在他的抢劫范围之内,1718年春,他竟然率领四艘海盗船封锁了南卡罗莱纳州首府查尔斯·顿,将港内的船只洗劫一空后烧了,还绑架了市政议会的议员,扬言要“踏平查尔斯顿”。然而在1718年秋,在与斯波茨伍德的海军的交锋中,蒂奇在稳操胜倦的情况下竟然鬼使神差地死在了梅纳德船长的手上。他的头被悬挂在了海军的旗杆之上。
红胡子巴巴罗萨
相信玩过大航海时代II的朋友一定会喜欢希尔顿·雷斯这位红胡子海盗,他几乎是本作中最为优秀的海员那个时代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红胡子,人们称呼他为“巴巴罗萨”(银河英雄传说里也有这个词出现)也就是红胡子的意思。而且他是奥斯曼人。
红胡子共有兄弟4人,红胡子排行第四本名阿错尔。父亲是一个陶工,有一艘运陶制品的船。父亲死后兄弟们干上了海盗,只有老三继承了父业。后来兄第三人中除了阿错尔以外都在抢劫时死了,只有他成了当时有名的海盗,因此苏丹赐给他一个光荣的名字“海拉金”。(因为他们兄弟只抢劫基督徒的船,在航4里被翻译成海雷丁的也是他了。)
海拉金在地中海与西班牙争夺阿尔及尔,1529年海拉金打败西班牙之后,在阿尔及尔建立起了国家规模的海盗统治地位,没有遇到强有力的反抗。后来奥斯曼帝国进攻维也纳,皇帝查理五士任命热那亚人安德鲁·多利亚(此人正是大航海2中的安德鲁·多利亚)为地中海帝国海军元帅。而这时候苏丹把海拉金召到君士坦丁堡,任命他为奥斯曼帝国海军元帅,并宣布:“我把所有船只交你指挥,把帝国的海岸托你保卫。”
多里亚与海拉金的战斗一时不分胜负。多里亚在地中海东部取得一系列胜利时,海拉金率领强大舰队到了意大利海岸,搅的鸡犬不宁,人心惶惶.他在美塞尼亚湾击败多里阿,一直追击到威尼斯湾。1534年,他第二次来到意大利海岸,劫掠了雷佐和热那亚两城。
在这之后,查理五士组织了一支冒险队进行反击,攻占了突尼斯,1535年7月21日,查理五士凯旋入城,听任士兵劫掠。负责守城的海拉金得以逃跑。1538年9月25日,在希腊西海岸的普雷佛扎湾,多里亚统帅的西班牙-突尼斯联合舰队同海拉金统帅的土尔其舰队展开激战.多里亚战败,威尼斯被迫与苏丹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从此以后海拉金成了地中海权利无限的霸主。
1546年,土尔其海军元帅,万人敬仰的英雄,红胡子大海盗海拉金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