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陆逊在夷陵进行的两栖登陆作战, ——填补一下战史的空白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3 16: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但是这证明登陆时已经登陆后一段时间没有发生交战。试想,如果渡河之后3个月推进几百里才发生交战,那称为登陆作战就不合适了。
难道,官渡之战也是登陆作战?——仅仅因为袁绍大军渡过了黄河?
那样说起来,大约所有的作战都可以划归登陆作战了。因为哪次作战不要过条河什么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3 16: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3, 16:25:57发表
但是这证明登陆时已经登陆后一段时间没有发生交战。试想,如果渡河之后3个月推进几百里才发生交战,那称为登陆作战就不合适了。
难道,官渡之战也是登陆作战?——仅仅因为袁绍大军渡过了黄河?
那样说起来,大约所有的作战都可以划归登陆作战了。因为哪次作战不要过条河什么的?

并没有三个月那么久 而是只修建了一做纪念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3 16: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呀,还在南部掠夺了大片土地呢?这也需要时间的。另外3 个月只是我打的比方,意思是登陆后时间较长,没有遇见敌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3 16: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3, 16:41:32发表
不是呀,还在南部掠夺了大片土地呢?这也需要时间的。另外3 个月只是我打的比方,意思是登陆后时间较长,没有遇见敌军。

掠夺土地也应该算做战斗 与正规部队打和抢夺都是部队的一种军事行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3 17: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从兄提供的记载中看不出来呀。
除非掠夺的土地上有敌人的要塞要攻克,或有守军要消灭。如果只是欺压普通百姓,是算不上作战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3 17: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3, 17:01:21发表
这个从兄提供的记载中看不出来呀。
除非掠夺的土地上有敌人的要塞要攻克,或有守军要消灭。如果只是欺压普通百姓,是算不上作战的。

一个强大帝国(米坦尼是当时西亚与亚述、巴比伦齐名的大国)靠近敌国的边疆没有驻军是不可能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3 17: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恋柳于2006-02-03, 9:06:12发表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3, 17:01:21发表
这个从兄提供的记载中看不出来呀。
除非掠夺的土地上有敌人的要塞要攻克,或有守军要消灭。如果只是欺压普通百姓,是算不上作战的。

一个强大帝国(米坦尼是当时西亚与亚述、巴比伦齐名的大国)靠近敌国的边疆没有驻军是不可能的

柳兄:你所说的强大帝国很可能此时已经没落了。因为从你引用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第22年埃及人打垮联军之后,直到第33年这次渡河,对手只是一味地死守城堡,而再没有进行一次野战。这说明什么?说明所谓的强大帝国已经根本没有力量与埃及人进行野战,那么,埃及人渡河的地区,怎么会有强大的敌人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3 17: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3, 17:33:05发表
柳兄:你所说的强大帝国很可能此时已经没落了。因为从你引用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第22年埃及人打垮联军之后,直到第33年这次渡河,对手只是一味地死守城堡,而再没有进行一次野战。这说明什么?说明所谓的强大帝国已经根本没有力量与埃及人进行野战,那么,埃及人渡河的地区,怎么会有强大的敌人呢?

并没有没落 正是这一仗才使米袒尼王国成为埃及的盟友 并且即便是个没落的帝国或者一个小国在边疆也应该有部队 即便有一点点也应算做在作战 并且图特摩斯三世还有一项记录也比三国的某次事件早了一千多年

叙利亚南部的卡迭什王国正企图组织反埃及同盟。图特摩斯在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立马发动了他执政后的第一仗,进军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他在军事会议上力排众议,冒险越过一条峡谷,突然出现在敌方大本营美吉多城下,迫使卡迭什王国投降。这个纸糊起来的反埃及同盟也就烟消云散了。

如出一辙 并且取得了成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3 22: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能赞同这种观点,所谓的作战,自然要有一定比例的对手。如果登陆3万人,对岸只有10个哨兵,这种就完全不能成为什么作战。

至于兄后面介绍的偷袭作战,很经典,不过确实不属于登陆作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3 23: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3, 22:48:56发表
不能赞同这种观点,所谓的作战,自然要有一定比例的对手。如果登陆3万人,对岸只有10个哨兵,这种就完全不能成为什么作战。

至于兄后面介绍的偷袭作战,很经典,不过确实不属于登陆作战。

虽然那里没有米坦尼的主力 一些散兵游勇是应该有的 如同司马懿的主力没来之前 雍州还是有郭淮的一些部队一样 后面那段只是证明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并非不能实现 如果敌守将非常无能并且没什么准备的前提下一支突如其来的部队确实能达到魏延所谓的“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的效果

如果按照你上面说的登陆作战的条件 战国时期就有了

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4 01: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郭淮的部队,可绝对不属于散兵游勇,第四次北伐他们还敢于截击诸葛亮的主力呢?可是你所说的米坦尼部队在哪里呢?

而实际上我的本意就是:渡河作战并不属于我们所说的登陆作战,尤其是陆逊的那种敌后登陆作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4 01: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4, 1:37:26发表
郭淮的部队,可绝对不属于散兵游勇,第四次北伐他们还敢于截击诸葛亮的主力呢?可是你所说的米坦尼部队在哪里呢?

而实际上我的本意就是:渡河作战并不属于我们所说的登陆作战,尤其是陆逊的那种敌后登陆作战。

敢于截击并不能证明不是散兵游勇

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可见郭淮的部队与蜀军的一路偏军交锋才有胜利的把握 而上圭、建威这两次都可见雍州的部队与主力部队的差别 另外我说散兵游勇就是边兵的意思 并没有贬低郭淮

当然不是登陆到敌后 登陆到敌前的

如果按照乘船登陆然后攻击并且不是渡河的也不是没有

宫与岑彭等破荆门,别至垂鹊山,通道出秭归,至江州。岑彭下巴郡,使宫将降卒五万,从涪水上平曲。公孙述将延岑盛兵于沈水,时宫众多食少,转输不至,而降者皆欲散畔,郡邑复更保聚,观望成败。宫欲引还,恐为所反,会帝遣谒者将兵诣岑彭,有马七百匹,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岑不意汉军卒至,登山望之,大震恐。宫因从击,大破之。斩首溺死者万余人,水为之浊流。延岑奔成都,其众悉降,尽获其兵马珍宝。自是乘胜追北,降者以十万数。《后汉书臧宫传》

可见臧宫把部队分成三队 “右步左骑,挟船而引” 步兵和骑兵在两岸前进并聒噪声势 水军沿河前进 “斩首溺死者万余人”可见战斗是发生在岸边 这次战斗也比夷陵早了近180年

如果中国在商周或者更早的时期就把舟船用做运输军队的工具 而过了一千多年才有人想到利用船偷渡到敌后登陆 即不符合军事规律也小看了古兵家的智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4 14: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继续讨论。

1、郭淮的地方军是否散兵游勇?
所谓散兵游勇,并不是地方军、中央军来区分的。查新华词典:意思是——指逃散的没有统帅的士兵。因此,如果兄是想说边防军,自然是用词不当。
郭淮的地方军,当时兵力自然不是很多,因此只能对付诸如陈式偏军或高详偏军这样的部队,要对付诸葛亮主力数万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点,他们绝对有统帅——郭淮,而不是散兵游勇。

2、再看臧宫的这个战例。
有一点,我不能确定,大破敌军的到底是岸上步兵和骑兵?还是从船上登陆的步兵?还是本身就是水军干的呢?
因为从这个记载中,我们没有看到有登陆的描述。可我们讨论的是登陆作战,不是水陆联合攻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4 14: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4, 14:49:38发表
好,继续讨论。

1、郭淮的地方军是否散兵游勇?
所谓散兵游勇,并不是地方军、中央军来区分的。查新华词典:意思是——指逃散的没有统帅的士兵。因此,如果兄是想说边防军,自然是用词不当。
郭淮的地方军,当时兵力自然不是很多,因此只能对付诸如陈式偏军或高详偏军这样的部队,要对付诸葛亮主力数万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点,他们绝对有统帅——郭淮,而不是散兵游勇。

2、再看臧宫的这个战例。
有一点,我不能确定,大破敌军的到底是岸上步兵和骑兵?还是从船上登陆的步兵?还是本身就是水军干的呢?
因为从这个记载中,我们没有看到有登陆的描述。可我们讨论的是登陆作战,不是水陆联合攻击。

你举得例子朱然也是水陆联合攻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4 18: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呀。
朱然是先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从而绕过了刘备前军的防御阵地,而后在其连营的中间登陆,上岸发动攻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4 19: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4, 18:20:12发表
不是呀。
朱然是先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从而绕过了刘备前军的防御阵地,而后在其连营的中间登陆,上岸发动攻击。

说明这只是单一的行动 不如臧宫水陆联合立体作战

而且相同的记载还有很多 如

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以且兰有椓船牂柯处,乃改其名为牂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6 04: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大约就是我说的登陆,而不是登陆战。
比如孙权步兵也乘船由长江进入巢湖而后登陆,再向北开进几十里去攻打合肥。这其实还是登陆而不是登陆战,因为登陆地带没有敌人驻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6 04: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6, 4:20:42发表
这大约就是我说的登陆,而不是登陆战。
比如孙权步兵也乘船由长江进入巢湖而后登陆,再向北开进几十里去攻打合肥。这其实还是登陆而不是登陆战,因为登陆地带没有敌人驻守。

写的很清楚 是“椓船于岸而步战” 可以举的例子还有很多

越王句践乃命范蠡、后庸率师沿海溯淮以绝吴路,败王子友于姑熊夷,越王句践乃率中军溯江以袭吴。入其郛,焚其姑苏,徙其大舟

吴伐楚。阳丐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且楚故,司马令龟,我请改卜。”令曰:“鲂也,以其属死之,楚师继之,尚大克之”。吉。战于长岸,子鱼先死,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使随人与后至者守之,环而堑之,及泉,盈其隧炭,陈以待命。

我在前几贴已经说了 商周时就已把船用做运输军队的工具 而按你的说法直至三国时期才出现第一次所谓的登陆战 不符合规律 而春秋战国时期 吴、越、楚地处南方 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 并且已有记载有用船载陆军登陆作战 如果你认为夷陵之战是第一次登陆战 请说明一下为何同处三国时吴国地带且经历春秋战国频繁爆发战争的吴、越等地没有将他们擅长的船支用在战争上 而晚了一千年直至陆逊时才有第一次登陆战?而且也没有任何书籍和历史上的学者、当代的学者提及此事?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 既然渡河登陆作战很早就有记载 为何原理与渡河登陆战近似的你所谓的那种登陆战会迟很久才出现?记载上春秋战国时吴、越等地当时已经掌握这种技术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7 16: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实际并不清楚,因为这个记载只是对总体战役的简略记述。至于是登陆后就步战,还是登陆后向前步行若干里再步战,实在没有资料。

当时,用船运兵在敌前登陆,而后向敌人国内开进确实是常见的。但是要说登陆在敌人的沿江阵地上,而且是敌后登陆,却没有看到。
所谓战术,总有人第一个来使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7 16: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7, 16:52:47发表
实际并不清楚,因为这个记载只是对总体战役的简略记述。至于是登陆后就步战,还是登陆后向前步行若干里再步战,实在没有资料。

当时,用船运兵在敌前登陆,而后向敌人国内开进确实是常见的。但是要说登陆在敌人的沿江阵地上,而且是敌后登陆,却没有看到。
所谓战术,总有人第一个来使用。

椓船于岸而步战 而不是记的椓船于岸而步行、椓船于岸而步进等 说明就在岸边交战

另外姑熊夷与长岸都在岸边 姑熊夷在吴郊 长岸在今安徽芜湖长江西岸 再晚也不可能晚到陆逊时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7 17: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
这里很清楚,是说步战是登陆后作战的整个过程都是陆战,不仅灭了夜郎,还一直步战到了滇池。并没有所谓登陆后马上进行步战之意呀。

长岸是在长江边,但是不见得在江边就会有登陆战那。

姑熊夷在吴郊,但是击败王子友的是越王的陆军,何来登陆作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7 17: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7, 17:41:27发表
——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
这里很清楚,是说步战是登陆后作战的整个过程都是陆战,不仅灭了夜郎,还一直步战到了滇池。并没有所谓登陆后马上进行步战之意呀。

长岸是在长江边,但是不见得在江边就会有登陆战那。

姑熊夷在吴郊,但是击败王子友的是越王的陆军,何来登陆作战?

照你那个说法就应该用步进而不是步战 并且即灭夜郎前用的是句号分隔 说明是在江边步战之后再灭的夜郎 且夜郎有牂柯江 下船步战一举灭夜郎合情合理

吴楚都是用舟运载陆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7 19: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已经很清楚,楚军是乘船而来,到这里后,把船都留下,部队上岸,也就是说此后的作战都是步战——陆战而不是水战。但是并不证明必然一上岸就有陆战。古文无标点,你认为如何点,其实也是可以的。

吴都城位于苏州一带,越从绍兴过去直接北上,是陆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7 19: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07, 19:36:59发表
其实已经很清楚,楚军是乘船而来,到这里后,把船都留下,部队上岸,也就是说此后的作战都是步战——陆战而不是水战。但是并不证明必然一上岸就有陆战。古文无标点,你认为如何点,其实也是可以的。

吴都城位于苏州一带,越从绍兴过去直接北上,是陆军。

怎么不证明一上岸就有步战?

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也没人证明一上岸就有步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10 22: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别忘记前提:刘备是沿江一路联营50多个。而朱然要切断他们,你说会怎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10 22: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10, 22:42:07发表
别忘记前提:刘备是沿江一路联营50多个。而朱然要切断他们,你说会怎样?

那是出自你的想像 而楚将庄豪有明确的记载“椓船步战” 且夜郎有沅水、牂柯江 与记载相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11 00: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可惜就缺少一个关键记载:夜郎在江边有防御阵地或部队。而陆逊的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11 00: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11, 0:02:29发表
可惜就缺少一个关键记载:夜郎在江边有防御阵地或部队。而陆逊的有。

那么陆逊下船即开打的记载又在哪?

既然史书明言步战 而不是步行、步进就已经是证据了 而你的那些只是出于你的想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2-11 00: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晕,如果刘备沿江连营,那么陆逊向不开战也不可能呀,除非刘备没有联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恋柳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4
编号 57742
注册 2006-1-17


发表于 2006-2-11 00: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2-11, 0:42:00发表
晕,如果刘备沿江连营,那么陆逊向不开战也不可能呀,除非刘备没有联营?

我可以认为陆逊的部队隐藏起来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12: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30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