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北伐我之见, 日前与某兄论一伐后的一点想法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8-3-29 04: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陈仓和武都阴平那两战,是有点味道的。找张地图看看诸葛亮出击陇右的路线就知道了,这两地是必经之路。他第一次北伐只提到北伐成果,没有攻克这两郡,很显然这两郡是蜀汉的地盘。后来需要“攻取”,恐怕是第一次北伐后损失前军兵力薄弱,被曹魏夺取,尽管很可能是松散和部分地控制。收复两郡,显然是为了打通西去的通道。注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后自贬为右将军,收复两郡后复丞相之位,恐怕蜀汉北伐的底线是不能丢失国土(这本身也很合理)。

另外,后来曹真有伐蜀之举,为大雨所阻。此时诸葛亮的动向也很值得关注,要后方增援两万人马。如果汉中一直有蜀汉的主力,无此必要吧,而且后方也不见得能拿得出来两万人马了。估计在休养生息时,相当一部分蜀军离开汉中撤回四川了。至于五丈原,不妨找张地图看看五丈原在什么地方。根本上就是魏军把蜀军堵在了秦岭的出口。情势确实对蜀汉越来越不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无齿牙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272467
注册 2008-3-26


发表于 2008-3-29 12: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注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后自贬为右将军,收复两郡后复丞相之位,恐怕蜀汉北伐的底线是不能丢失国土(这本身也很合理)。
-----------------------------------------------------------------------
看清楚武都阴平两郡是魏国什么时候就夺下了的. 北伐是必定经过武都阴平两郡的地界. 而不是必须经过两郡的屯兵要道. 就好比关羽攻樊也没提过关羽攻克襄阳一样. 难不成襄阳成了蜀国领地了? 马超屯潼关同样没有说过攻克长安, 难不成长安是马超"领地"?


另外,后来曹真有伐蜀之举,为大雨所阻。此时诸葛亮的动向也很值得关注,要后方增援两万人马。如果汉中一直有蜀汉的主力,无此必要吧,而且后方也不见得能拿得出来两万人马了。估计在休养生息时,相当一部分蜀军离开汉中撤回四川了。至于五丈原,不妨找张地图看看五丈原在什么地方。根本上就是魏军把蜀军堵在了秦岭的出口。情势确实对蜀汉越来越不利。
-----------------------------------------------------------------------
曹真伐蜀之举, 诸葛亮调的是李严的兵马. 而不是成都的军队. 诸葛亮都自率8万在关口等着曹真了. 还差2W才叫"主力"? 如果主力一直在无此必要? 曹真是率十多万大军进犯. 无此必要? 如果诸葛亮只想守而不想攻, 是无必要调动李严的兵力前来汉中. 问题是诸葛亮只想守不想攻了?

诸葛亮5次北伐, 只有第五次北伐是打算在野战里与敌人决战. 是以出兵前就已经大量在谷口处屯粮, 如果这样魏军还不在秦岭出口屯兵以待. 还配称得上军队和国家?
(第一次北伐声东击西, 第二次北伐趁雍州诸军被调去荆州出兵轻兵出阵, 第三次北伐攻武都阴平, 魏国鞭长莫及, 第四次北伐围祁山, 战场在陇右, 关中援助难以及时赶到,加上曹真新亡,西线指挥换帅)

这叫越来越糟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aoyuanlwy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273095
注册 2008-3-31


发表于 2008-3-31 10: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云

依我之见,诸葛亮北伐是错误的.他应该先东征孙权,要求归还荆州,再两面进军,还有刘备让关羽守荆州是错误的,关羽的性格终究酿成败走麦城,应该让赵云来守或者庞统,这样荆州可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58
编号 85812
注册 2006-10-4


发表于 2008-3-31 10: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ls在说神话乎?赵云守荆州...-_-...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8-3-31 14: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无齿牙马甲 于 2008-3-29 12:51 发表
注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后自贬为右将军,收复两郡后复丞相之位,恐怕蜀汉北伐的底线是不能丢失国土(这本身也很合理)。
-----------------------------------------------------------------------
看清楚 ...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第一次北伐形势最好,因为马谡战败前功尽弃;第二次围攻陈仓,毕竟军粮只能支持二十多天,显然不是大战意图;复武都阴平两郡,电子赵括在他的《白话三国》里面有以下分析,原文在

http://www.cchere.net/article/51762

部分引用如下,

值得探讨的,倒是诸葛亮在陈仓一战中的表现令人费解。一向谨慎的他居然会,第一,对陈仓早在九个月前就已经被固守的情况不清楚;第二,只有二十多天粮草的情况下动武?其中莫非有什么隐情?

分析这个问题时首先应说明的,是武都、阴平两个郡的地位。这两个郡毗邻汉中远离长安,实际上对魏国是难以固守的两个郡。因此,曹操在汉中一战失手后就有了主动放弃的打算,并因此从武都迁出了五万多户居民来削弱刘备的势力。虽然缺乏直接的证据(蜀汉不置史官,唉),按照晋书地理志,刘禅在建兴二年(公元 224年)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并从诸葛亮一出祁山时经由武都(出祁山的必经之路)这一点看来,当时的武都阴平两郡应当是在蜀汉的控制下。因此,比较合理的解释似乎是:汉中争夺战曹操退兵后,同时放弃了武都阴平,对此当然不会无动于衷的蜀汉因此夺取了这两个地方。诸葛亮经武都一出祁山,因为马谡兵败损失前军,导致了蜀汉整体兵力的虚弱,武都、阴平等地因此被魏国趁虚而入渗透(尽管很可能仅仅是松散和部分地控制),丧失了前进据点的诸葛亮无法再出祁山。这样的情况下,曹真判断蜀军再次北伐时将出陇东并命令郝昭驻守陈仓作准备。当年冬,曹休在淮南遭受重大损失,魏军关中主力东移后兵力空虚。然而由于吴蜀缺乏战略配合,事先并不知情的诸葛亮虽然捕捉到了这个战机,也是意外中的匆忙上阵。如果走陇西攻祁山,必须先攻克武都阴平,既打草惊蛇又费时费力,为了达成战役突然性实际上只有陇东可走。因此,事先的侦查及后勤准备工作都不完善的蜀军仓促上阵,并直接导致攻击不力,敲不掉郝昭这个有备而来的眼中钉。面对曹魏的坚城援军,蜀军终于因无机可趁粮草耗尽后撤了兵。第二年春,为了打通去往祁山的道路并含有收复失地的意味,陈式出击武都阴平。对这两个郡本来没有固守打算的魏国抵抗了一阵后,在诸葛亮主力的威慑下放弃。因此,将这第三次动武也算作一次北伐,似乎有点小题大做,而视其为一次北伐前的准备工作比较妥当。后来司马懿在打退诸葛亮向上??的进攻后也说蜀军“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或许有忌讳失败的一面,但也说明蜀汉夺取武都阴平对曹魏不算太大的事情。

我对这个观点比较认可。言归正传,第一次第二次两次蜀军都渡过了渭水。上邽一战魏军虽然打得不好,但这是蜀军攻出四川盆地以后第一次未能渡过渭水。最后一次的五丈原,干脆就被魏军堵在了四川盆地的出口。魏军的防线实际上是在步步前移,这不能不说是魏军在扭转战局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3-31 18: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当阳侯杜元凯 于 2008-3-31 14:18 发表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第一次北伐形势最好,因为马谡战败前功尽弃;第二次围攻陈仓,毕竟军粮只能支持二十多天,显然不是大战意图;复武都阴平两郡,电子赵括在他的《白话三国》里面有以下分析,原文在

...

晋书这段有问题:

《晋书地理志》:刘禅建兴二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广汉属国为阴平郡,分建宁永昌立云南郡,分建宁柯立兴古郡,分广汉立东广汉郡。
《三国志后主传》: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

时间完全对不上,而且三国志里面根本没有“广汉属国为阴平郡”。

《华阳国志》:刘氏延熙中,分广汉四县置东广汉郡。

这里分广汉立东广汉郡是在延熙年间的事,根本不是建兴年间。晋书这块错误频出,无法据此断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无齿牙马甲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272467
注册 2008-3-26


发表于 2008-4-1 15: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阜传:
太祖征汉中,以阜为益州刺史。还,拜金城太守,未发,转武都太守。
........
及刘备取汉中以逼下辩,太祖以武都孤远,欲移之,恐吏民恋土。阜威信素著,前后徙民、氐,使居京兆、扶风、天水界者万馀户,徙郡小槐里,百姓襁负而随之。为政举大纲而已,下不忍欺也。文帝问侍中刘晔等:“武都太守何如人也?”皆称阜有公辅之节。未及用,会帝崩。在郡十馀年,徵拜城门校尉。

曹操定汉中任其为武都太守, 当时是公元216年. 十余年的武都太守. 以十年计, 也是当到了226年. 曹丕去世亦在此时.

如果说阴平武都一直在蜀手中, 杨阜当的是什么太守? 还能在郡十余年?

按晋书说, 阴平确系蜀的, 不过晋书的错漏我就不点明了. 但是总不能对着三国志尚有的记载指说武都是诸葛亮丢的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8 07: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01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