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操东临之碣石在无棣》之反证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1-6 23: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东临之碣石在无棣》是中共山东无棣县委宣传部郭云鹰先生的大作(以下简称郭文),该文得到了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秦汉史专家,山大、山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导,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顾问安作璋先生的大力支持,称其为:
根据明清之际大学者顾炎武的《肇域志》以及许多文章、诗词等历史资料,并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考察研究,力排众议,明确断言禹贡碣石在无棣,曹操所登临的碣石也在无棣,他的《观沧海》诗是在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率大军自并州东略边境,征讨管承,途经无棣马谷山(即碣石山)有感之作。这一结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解破了学术界也包括我在内多年来的疑惑和成见,同时也给无棣争得了一个千古名山胜地。
但是,如果仔细阅读郭文,就会发现,其中的很多论据并不充分,有的根本站不住脚。现在就一一进行分析。

1、        认为曹操在写此诗时,还在犹豫南征或是北伐,因而不可能是在北伐途中。
——引用郭文:曹操夺取并州之后,北方四州(冀、幽、青、并)皆归操,正在为南打荆州刘表,还是北伐乌桓举棋不定时,惊闻青州海滨海贼滥杀无辜,起兵作乱。遂“曹率张郃、乐进、李典,渡过黄河向东征青州海滨郡县的海盗头目管承。”
“经过至我碣石”,“不知当复何从”,还末确定是先南征还是先北伐的战略方针,怎么能讲《观沧海》是北伐乌桓胜利回师时,途经昌黎碣石有感而发。由此可见,此诗为北伐乌桓前,即建安十一年东征管承,登临渤海郡之碣石时所作。
但是,实际上曹操很早就有决心北伐,彻底解决北方的威胁,请看历史:
——《武帝纪》:三郡乌丸攻鲜于辅於獷平。秋八月,公征之,斩犊等,乃渡潞河救獷平,乌丸奔走出塞。
而曹军之所以没有继续打击三郡乌丸,乃是因为后方出现变故,即高干在并州造反,曹操无奈这才于建安十年十月返回了邺城,准备攻打高干。
——《武帝纪》:幹闻公讨乌丸,乃以州叛,执上党太守,举兵守壶关口。
此后,又接着平定管承的叛乱,紧接着就开始北伐,并没有犹豫在南征或北伐之中。
因为郭嘉说得好:
——北方乌丸加袁氏兄弟的威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见《郭嘉传》)
——而南方刘表的无能: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见《郭嘉传》)

2、        认为曹操在诗中用“我”,证明碣石在山东而不在河北。
——引用郭文:诗中“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两次用“我”字,笔者查了现存操诗二十余首,用“我”的地方达十六处之多。操以“相王之尊”,面对现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如同“朕”,是“大写”的“ 我”。“我”字只有在自己的控制区属于自己的才能称其“我”,在别人的控制区属于别人的则称其为“他”;属于自己的在别人手里,可用“还我”,如“还我河山”,属于自己的,并且又到达此处,则可称为“至我”。所以诗中“经过至我碣石”,应理解为到达曹操所领冀州牧的渤海郡之碣石。因为,当时整个北方四州(冀、幽、青、并)皆归操,只有幽州东部还为乌桓占领。
但是此论据并不正确,建安十年八月,曹操渡潞河攻击乌丸,乌丸远逃出塞,只是屯驻在辽西郡的北部一带,而辽西郡南部自然也是归于曹操控制的幽州的地盘,因此,曹操即使在昌黎,也是可以称至我碣石的。

3、        认为曹操在北伐乌丸过程中,从未到过昌黎一带,因此不可能登上那里的碣石山。
——引用郭文:从北伐乌桓战争整个过程看,曹操从未至昌黎碣石。据《资治通鉴》记载,建安十二年(207年)操出兵北伐乌桓,“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操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也就是说,因沿海路时逢夏季雨灾不通,因此田畴率部为向导,走“卢龙小道”,直袭柳城,根本没走昌黎碣石。“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时天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食,杀数千匹马以为粮,凿地入三十八丈方得水。” 加之曹心腹大将郭嘉身患重病;南方刘表又蠢蠢欲动;“乙巳,黄巾军杀死济南王(刘)贇。”面临这种严峻的形势,心急如焚、忧国忧民的曹丞相,那有心思单枪匹马,轻车简从绕道近300公里(柳城至昌黎)去登碣石、看大海。假设确实绕道昌黎碣石,那么曹操看到的绝不是“秋风萧瑟”的景象,而是“北风徘徊”、“繁霜霖霖”的“冬十月”了。
可是郭文在这里有两个错误:
其一,曹操去时本意要走海滨大路,只因大水才改走卢龙塞艰难小路,而且是接受郭嘉建议:轻军快速奔袭。而在返回时,海滨大路已经恢复(秋末),而且曹操带领的是俘虏的20万众和大批辎重、牲畜,怎么可能还走卢龙塞,翻越徐无山的进兵老路呢?故曹操从柳城回军,必然是走的海滨大路,也就必然要到达昌黎一带。说曹操走此海滨大路是绕道300公里,实在是错误的,要这样说,曹操本来进攻柳城就也是打算绕道300公里的了。
其二,曹操5月就到达无终,而7月才出卢龙塞,这其中的2个月,曹操在干什么呢?总不会是呆在无终这个地方旅游吧?实际上,很可能曹军并没有一直停留在无终,而是从无终继续向昌黎推进,直到昌黎附近,发现海滨道路确实已经不能行走,这才折返无终,并北出卢龙塞,这样,曹军这段时间的行动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而如果是这样,曹操也就很有可能在7月回军前在昌黎的碣石山写诗了。
其三,即使是曹军从柳城返回时登碣石,也不见得是寒冬,而可能是秋末。
——《武帝纪》: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
可见,曹操从柳城返回时在9月,正是秋末时节。
至于《曹瞒传》记载的“时天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食,杀数千匹马以为粮,凿地入三十八丈方得水。”我们并不知道这是发生在柳城到昌黎之间还是昌黎到易水之间。从“二百里无水”的情况看,这很可能是已经过了昌黎,距离有水源的内地只有200多里的地方。如果是在昌黎到柳城之间,那么可就绝不止200里无水了。
因此,郭文认为的曹操不可能到昌黎碣石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4、        认为如果是昌黎碣石,方向不符合曹诗的内容。
——引用郭文:“艳”之后便是著名的诗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首句便是“东临碣石”,“东临”这个方位词的意思非常明确,当时操的大本营在邺城(今河北临漳)。曹操是位现实主义诗人,用词是非常准确的。正如明人《古诗归》中所云:曹作“真诗史也”。到达渤海郡碣石只能是东临,而不能称为南临或北临。诗中所描写的自然景色,非常符合东汉末年现鲁北当时的状况。一个“经过至我碣石”在前,一个“东临碣石”在后,曹诗将“遗篇”的“遗址”交待的再明白不过了。
确实,如果曹操是在从柳城南返途中登临昌黎碣石,方向有些问题,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如果曹操是在去柳城走到昌黎折返时写下此诗,那么方向就不错了。因此用方向性只能说曹操从柳城返回登碣石有问题,但是不能否定去时登临的情况。

5、        认为碣石名气大,而且只可能无棣。
——引用郭文:组诗中两次提到“碣石”,并题名为《碣石篇》,说明碣石在古代地理位置上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碣石又悟出以下道理,一是碣石山作为标识山,历史上名气很大,被许多文人所引用;二是碣石山就在古黄河入海口,今山东无棣马谷山的位置,并非它处。
其文引证了几个例子:
——唐朝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将“碣石”、“潇湘”喻为地北天南。
——司马迁《货殖列传序》中“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将“龙门”“碣石”喻为西、东。
——《史记•苏秦列传》中“南有碣石、雁门之饶。”直接将碣石标在燕国南端。
可是,查《高级汉语词典》:碣——山高耸的;高大的;高大的岩石。
因此,某地一块高大的岩石,都有可能被当地人称之为碣石,也就是说,碣石这个词很有可能并不是专有的,而是各地都有。只不过,很多碣石没有名气,不为人们所知而已。因此,很可能无棣也确有碣石,昌黎也有碣石而已,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曹操去的碣石一定就在无棣。
比如上面郭文所举例子,《春江花月夜》诗中的碣石,就是泛指,而并不特指无棣的碣石,因为到了唐朝,无棣的碣石何能代表地北?而《史记•苏秦列传》中燕国南面的所谓碣石、雁门之饶,恐怕也不会是指当时位于齐国的无棣碣石。

6、        认为曹操东征管承必然要到无棣的碣石。
——引用郭文:曹孟德多么想“云行雨步”,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因此说,踌躇满志的曹操,在秋高气爽的建安十一年八月,自并州东略边境,渡过黄河,挺进渤海,杀强盗、驱海贼、势如破竹,到达渤海郡之碣石。
但是,看看历史地图,就会发现,曹操从邺城出发东征到淳于,是根本不需要走到无棣北面30公里的碣石的。从邺城到淳于,大致可走两条路线:
北线:邺城——馆陶——清河国——平原(渡河)——济南国——齐国——北海国的淳于;
南线:邺城——(渡河)东郡——济北国——泰山郡——齐国——北海国的淳于;
即使走距离无棣较近的北线从济南国的东平陵到今无棣大山也有137公里,约310汉里。试问:曹操在大军急匆匆赶去淳于、长广征讨管承的半路上,有何理由向北绕行310里,跑到那海边缺乏道路的地方去赋诗呢?
我们知道,管承的叛军并不在无棣一带,而是在今莱阳地区(长广)。因此曹操在率军进攻管承的路途上是不会经过无棣以北30公里的地方的。而且无棣这一带属于当时黄河的冲积平原,河水经常泛滥,很少有人口在这里生活,也根本不是什么战略要地。

    因此,要想证明曹操登临的碣石在山东无棣,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目前所有的证据,实在不能证明此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1-7 2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个作者就是无棣人,那么确实有理由怀疑一下,现在在学术争论中存在不少地域倾向。

原文能帖出来就更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1-8 22: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原文的,在三国兄的:论曹操北征乌桓,历山兄在那里贴了好几篇关于碣石的文章呢。我也学习到不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至我碣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56492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1-8 22: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盐山新志》中《碣石辨》一文

  贾佩卿撰修的《盐山新志》(1916年版)有其《碣石辨》一文,为上、下篇,兹全录之。

  一、贾恩绂简介:


  贾恩绂(l 865 一1948 ),字佩卿 ,河北盐山县常金乡贾金村人为教育家、方志学家,与蒋耀奎、崔兰西并称为“燕南三杰”。
  贾佩卿出生于世儒之家,自幼聪慧过人,博闻强记。16 岁入县学,23 岁中秀才,27 岁中举。中举前,曾于光绪十六年(l 890 )入保定莲花池书院,受业于安徽桐城吴汝纶先生,成绩名列前茅,为当时学者所推崇。
  贾佩卿自光绪二十三年(l 897 )始步入讲坛,先主讲于丰润县便阳书院,后创办定县定武中学,又讲学于保定"崇实学堂"。他曾任冯国璋所办的"贵青学堂"教习,以治学谨严、学识渊博而受到师生的尊敬。其门下多出英才。
  贾佩卿精于方志。他一生之精力,大多倾注于此。他认为撰修地方志"学识与才,缺一则陋".志为地史,应以疆域为主体,要做到纲目层次清楚;文无定格,各从其是,文贵成章;内容要和现实结合,重当代,贵实用.论断要公正;如此才能达到资政、存史、敦风教之目的。其方志观多为后人推崇。1915 年他主持钱辅备乘局(后改为直隶通志局),纂修直隶通志,至1917 年全部完稿。但由于时局动乱.一直未能刊行。其后,经他撰修的方志有《 盐山新志》 、《 定县志》 、《 南宫县志》 、《 清苑新志》 、《 枣强县志》 等多部。1947 年农历六月河北又组建省通志馆,由谷九峰任馆长,贾佩卿任总纂,续修河北通志开馆仅一年余,他即整理好疆域、沿革、河道、水利、方言、古迹等卷。因悼念故友卢木斋,悲仙至极,碎发脑溢血,医治无效,于1948 年8 月13 日卒于河北通志馆,享年83 岁。


  二、《碣石辨》全文



  碣石:盐山即古碣石、无棣。其说虽碻徒以古藉难明罕不讶闻为创闻者。


  其上篇曰:
  北方山川之载于经典者,九河而外,以碣石无棣为最著。顾汉晋以前,二者均无达诂碣石,不详其所在无棣,不详其为山为川。班郑为东汉大师矣,郑玄注碣石旁及九门而不训经文,人知其文不具班志于骊成累县及碣石矣而未尝谓即河道所经,厥后北魏郦氏道元注水经于碣石,力主班说,且附益王璜九河沦于海之言,谓碣石亦沦于海。夫碣石之名众矣,九河故道,最北不过章武,其距永平也远甚。班氏之骊成累县,与郑氏之九门无异,非以释夹右之碣石也。乃隋唐迄今,学者奉郦氏为不刊,有附会无诘难,于是河道自在章武,碣石自在累县。离之则各有佐证,合之则动见抵牾。有清胡氏谓《禹贡锥指》,明知方隅道里无一而合,反臆创古无渤海之说。并逆河碣石而胥沦之,以曲成郦氏之失,而经义益晦矣。大凡地理之难明者,以方隅形势道里求之,自无大谬。永平碣石方隅形势既在难合,而沦海又事理所必无(下详)。是九河下游,舍渤海固无所归;渤海河口,舍许商南鬲津、北徒骇之说,固别无以易;鬲津下游,舍海丰之大沽口,实不能更北;徒骇下游,去今天津三岔口,且更在其南(详逆河下)。由是言之,济南以北,天津以南,沿海三四百里,非有足为海道表识之山,不足当碣石之目。乃济津之间平衍广斥,舍马谷、马骝二孤山外,实无一丘之可指。马谷距海口十余里,矗立无偶,草木不生,适居鬲津南岸,河在其北,则南为右,海在其东,则西为右,山适在河海之间,经所由号为夹石欤。盖古地代更易滋疑窦,此山在唐虞则号碣石,在春秋则号无棣,在晋魏隋则号盐山,在唐宋则号马谷,在元明清则号大山。今方志于盐山,往往以时过名易,尚不敢以大山当之。则盐山之即无棣,无棣之即碣石,其不免疑信参半也,亦固其所。而吾之敢于臆断者,盖论方隅则南不至济,北不抵辽,适当大河故道之前者,此山实不先而不后。论道里,则章武阳信二百余里之中,堪为贡道表识者,此山实绝无而仅有。论形势,则河之右,居海之右,与经文夹右合,孤立卓尔名与碣石合,濯濯童山义与无棣合。以视永平碣石居大山之下,位居河道之左,海水之北,不惟道里遥庭,抑且形影俱失者,固不待智者而知所择矣。或曰,文献无征不嫌武断乎?是又不然。永平碣石,徒据班氏泛记山川之语曷,尝有碻证也。然且据为典要,争相附合,乃伏琛《齐土记》曰:无棣今之渤海高城,是明言无棣在高城境内,则知无棣之即山矣。京相璠则曰旧说无棣在孤竹,是明袭骊成碣石之误,则知无棣即山,且知与碣石为一山矣。厥后伏氏之说,清代钦定尚书暨江氏永皆取之碣石即马谷之说。明初李柳西倡之阳信,刘世伟(引作文伟者误)和之,而清儒顾氏炎武《肇域志》,又复主之,考据格致后出者胜安见顾江诸名儒之实事求是,不愈于郦氏之凿空附会乎,郦氏沦海之说,闫若璩已引魏帝登碣石之说,以正其谬。而海中天柱又早已无踪,胡氏不得已谓没于郦氏注经,二十余年之间,旋称之而旋沦之,其饰益无足辨。又况河经吕梁郦氏谓在离石以东可二百里,今其地西去黄河二百里,绝无河流,其误显然。尽信书不如无书,读经且然何况郦氏。


  其下篇曰:
  碣石沦海谬始郦生,而汉之王璜实启之(汉志璜误为横),地在临榆误始文颖,而清之胡谓实主之。郦、胡古今舆地巨擘也,虽窦纷如莫厌人意,迄无敢异其说者,《括地志》、《寰宇记》、《舆地广记》诸书,或曰石成,或曰骊成,或曰卢龙南,或曰肥如,或曰累县,差仅毫厘,名异实同,无足辨者。惟元之王充耘谓,即青县合口之土山。唐之刘文伟谓即海丰之马谷。青县距海既远,且系土岗,不足为贡道标识。胡氏驳之当已海丰马谷实较古说为长,胡氏以佐证颇孤,定为凿空无据,且云马谷山前乃宋之笃马河非禹迹,遂与充耘说,一例驳弃,实非笃论之谬,不攻而自破。临榆之说废,则舍马谷一山无足当碣石之目。已,盖九河自永平入海,胡氏明知其妄,徒以永平而外,征之古书不见碣石之名,于是碣石必移于永平,碣石有在,而河道仍难附会,于是不得不取沦海之说。沦海可据,而逆河益难证明,于是不得不并逆河而胥论之。盖王璜先沦九河,郦氏继论碣石,胡氏并沦逆河,种种穿凿,皆以贡道表识河无碻诂,遂不得不设臆想之词以济其穷。
  约举其谬厥有六端:
  渤海斗入内地,南北约三百里,延袤六七百里之地,据胡氏言之,禹夏、二周之时,尽系大陆,更西至今之河间,复有三四百里,通计,陆地横距七八百里。春秋以前,无一古地、古国之可名,古人纵不与水争地,有未变沧溟之四五百里,已足以容狂澜。再西以迄河间,百里之国约可容以三四,何至灭国五十以封同姓。而近在兖冀之瓯脱,反熟视而无睹,此其不可通者一。
  渤海左近地势北高而南下,若禹时海果为陆,其北高之势,亦岂能少异于今,天津东北,凡龙鲜封大载在汉志之十一水率顺流南下,大河独逆而北行以赴北山之麓,能乎否乎?胡氏亦知其然也。遂云:禹时河道由章武入海处直东注于临榆,不必折而北行,将以救北高南下之失,然濡、 浭二水,均在临榆西北,不能越河以入海明甚,乃经文于直隶诸水,但及衡、漳、恒、卫其发源西北诸山者,不惟龙鲜诸水未尝言及入河,即濡、浭大河,亦且不载,经文大陆以东,加以化渤为陆之地几逾千里,既无一水以入河,又无经过之一地,经文虽简,不应漏略至此。此其不可通者二。
  碣石本海道之标识,不必适当河冲,《尚书》详于贡道、略于导河,马谷虽小,至今江浙帆船入大沽者,犹取以为了望之标识。海客谈瀛询而可悉。若乐亭海北大山崔嵬,自当取识于高且大者,片石孤碣必为它掩,何至舍大取小?若是,此其不可通者三。
  胡氏据王璜之言,以证沦海之非诬,不知璜言海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尽可为所渐,稍近海者,皆知其谬。盖海溢至远不出百余里,亘古无浸数百里者,且旋溢旋复,骤渐则有之,亦不能永沦陆地也。海滨浸陷堤岸,如胡氏所称海门县暨郦氏营州城沦之类,亦所时有。然沦则以渐而不以骤,与海溢两不相蒙,且至速必待数十年而始觉,至广亦不过数十里而已。故秦汉以来,所设沿海郡县如柳累临榆,距海或百里数十里不等,征诸历代地志,千年未尝稍易,设以胡氏之说推之,固当早付洪涛矣。沿海各县皆千年而如故,独与九河之尾闾忽生奇变,伊谁信之。陆地成海之后,渤澥以西以北,亦当渐沦,而未有已,乃既成渤海之后,千余年来不更沦陷其尺土,抑又何耶?此其不可通者四。
  陆地沦海之先,近陆之海必先淤浅而后沦及岸上碣石,沦海之后即不露巅亦必成为暗礁,今碣石左近秦皇岛,已辟口岸,轮船往来,反形深广,碣石东并无浅海以为后沦之证,亦不闻测有一礁以为碣石之证也。胡氏亦知其罅漏,乃臆度戴石土山渐啮以陷,不知土山入水亦非垆垠可比,何至悠然而逝?忽陵忽泽,此其不可通者五。
  禹功以后,代有记述,以四五里之地未沦以前,既无古地、古国之可指,既沦之后,复无何代何年之足征,胡氏反谓由来者渐郡不以闻,强词粉饰,疑窦弥滋。此其不可通者六。
  盖吾国地图不精,经师足迹罕历海滨,藉令胡氏目验盐山东西地势,未必泥古以自是若此,乃碣石所在不敢不附会班氏沦海之说,不敢不曲徇郦生,其笃守载籍可谓慎矣。殆至穷于置辨,反于夏商以后创沧桑之奇变,公然曰古无渤海,以墨守传注之故成。亘古不经之谈其慎也。乃其所以为妄欤 。按,山距今治,东南约七十里,其高三里,周六、七里,山半有洞,广二丈许,深不可测。晋魏以来,始有盐山之号,立有神祠,意者近山产盐,遂祠盐神以得名耳。至唐又有马谷之号,俗传马君德叛据此山以附刘黑闼,因名马谷。又云,以洞中曾有龙马之故,殆皆无稽之言也。伏琛《齐土记》云:无棣今之渤海高成。其意盖知无棣为山,言山在高成县耳。山在盐山,此为最古之证,乃元魏地形志,高成下不言有山,反以盐山神祠系之阳信,似当时山已属之阳信,不隶高成。至隋改称盐山,此山必又在境内。惟自汉迄隋之沿革不备于史氏,窃疑盐山境地之拓,当在东魏,侨置东西河郡及隰城之际,其时章武之南境东境暨阳信之北境,率入高成为侨郡以绾流民。隋改盐山以后,尚以垠地太广,析其西南以置浮水,唐初复升为东盐州以领一县,皆以大于常县之故,此可度而知者,史文自不具耳。宋乐氏寰宇记云,以东南八十里盐山为名,又云马谷为无棣邑内之名山,似宋时又以此山割隶无棣者。及金,史则云,盐山境有浮水盐山。且云,后增利丰、扑头二镇。扑头,今海丰北境密迩马谷之泊头镇也。观后增之语,金时,此山左近复还盐山,似尚可据。永乐初,邑人李柳西笔记又云。元末,大山拨隶海丰。柳西时代距元末最近,当得其实。盖汉迄隋唐,山隶高成境内,其时,海滨寂寞,鲜居民,厥后渐辟。至宋,或拨入阳信,金世仍复来属,元末复归海丰县境。小小沿革,史家所略,参互钩稽,乃敢臆定其委曲若此。迄于有清,《长芦盐法志·方舆纪要》仍载此山于境内,盖沿《舆地广记》、《九域志》、《金史》诸书而误。乾隆州县志、《大清一统志》谓境内无山,一例删驳,盖袭盐山旧志谬说而误(《寰宇记》东南八十里有盐山,盖据宋治所而言,旧志以与今治道里不符,谓东南境止三十五里,且无一山,付为无据,《一统志》及洪氏遂沿其误),不知盐、海二邑之名,本互为其主,盐山之山在海丰,而海丰之主名亦在盐山(即海丰镇),律川名从主人之义,非各归汶阳不足以既其实,故志盐山者不能不详境外之马谷,其不惮详考,非徒以经义所关,亦非蹈争墩之陋,所谓岂好辨哉,不得已焉者也(按民国又改海丰为山东无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至我碣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56492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1-8 22: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肇域志》  

          明·顾炎武撰    清·王雪舫抄本(韩应陛跋)

海丰县  州东北六十里,本元之无棣县,改今名。
北一百五十里,有大沽河海口巡司。
北六十里,有马谷山,亦名大山,高三里,周六、七里,山半有洞,广二丈余,深不可测。刘世伟曰:此即古之碣石也。禹贡: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又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是其在九河之末,入海之口,明矣。传者以为在辽西骊城之地,而郦道元又谓九河碣石苞沦于海。夫事无所证,当求之迹;迹有不明,当度之理。以迹而论,九河故道,俱在德、棣之间,而碣石不当复在他境;以理而论,禹之治水,行所无事,齐地洿下滨海,以禹之智,不从此入,而反转绕千里之外,乃自北平而入海耶?况地势北高,无行水之道,今自直沽以北,水皆南注,北平地高,则河又奚由而达耶。又云,碣石已去岸五百里。审如是,当在麻姑岛以东、塔山大洋以南,而海道图经,又无此山,则此语尤不足信矣。今此山既在九河之下,而又巍然独出于海滨之上,其为碣石无疑。太史公亦言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渤海。其时去三代未远,当有所见,今济南青州之北,正古之所谓渤海也。
西北十五里有无棣沟,通海,隋末废。唐永徽元年,刺史薛大鼎开,今复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至我碣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56492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1-8 22: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请也参考我搜集的资料,供阅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1-8 22: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碣石兄看来对此问题极感兴趣,搞到不少资料。感谢!
不知为何对此问题如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1-8 22: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古文我水平有限。相对而言,我只关心与三国有关的问题。
在文中我也认为:并不排除无棣也有碣石,但是不见得全国只有这个山称碣石。关键是曹操去的是哪个碣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至我碣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56492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1-8 22: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碣石,始见于《尚书·禹贡》。

碣石,是山?是石?还是指一地域?成了现在各地争论的焦点。此争论,实际上是碣石所在地之争。因为明确了“碣石”是什么,对确定其位置十分重要。

《史记》集解孔安国曰:“碣石,海畔之山也。”颜师古注:“碣,山特立貌。”《说文》:“碣,特立之石。” 并云“东海有碣石山”。《后汉书》卷二十三《窦宪传》:“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上顶为圆弧形的是碣,上顶平,呈长方形的是碑。《唐律疏议》引《丧葬令》:“五品以上听立碑,七品以上立碣”。即从官位的高低来规定,大者为碑,小者为碣,但具体的尺寸之别没见记载。

追本溯源。“碣石”最初之命名,既非一石,也非指一地域,而是一山,且是独立高耸,特立一地,上呈圆弧形,相对“大”山小的海畔之山。只是以后广义延伸为:特立之石,皆可称碣石,所以全国各地出现了多处碣石,这只是同名而已。“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是其定位之要义。其之所以能在古地名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它在北方沿海地区起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地理坐标和导航标识作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1-8 2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最关键就是:海畔之山也。
因此,不能因为无棣海畔有碣石山,就否定其他呀。
现在的证据并不能否定掉昌黎有碣石,也不能否定曹操能够去。
可是却不能解释曹操为何在军情紧急的情况绕道无棣的碣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至我碣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56492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1-8 23: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重复引用(对不住班主了):

翻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北京第3版版本及2000年5月以“教育部《中国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中学生课外名著必读”出版的《三国演义》,都会发现书中附有一幅繁体字的“三国演义地图”。在互联网上,也能搜到一幅简体字的“三国演义地图”。在繁体与简体“三国演义地图”中,都以“要地”符号,将“碣石”标在今山东省无棣县马谷山位置。

1973年12月北京第3版本的《三国演义》,前面还附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1973年8月的《关于本书的整理情况》文章:“《三国演义》最初由作家出版社整理,于一九五三年初版印行。我社于一九五四年以此为基础,重加整理,自一九五五年出版后,印行较久。这次是再度整理,改出新版。……前版附印的‘三国演义地图’,现仍保留。”
《三国演义》虽是小说,所叙不等同于历史事实,但《三国志》中未提到“碣石”,在大多数书籍都注释曹操东临的“碣石”是河北省昌黎县碣石山的大背景下,而“三国演义地图”将“碣石”标在了山东无棣县省马谷山的位置,看来也是值得我们重新研究的。
通过对《三国志》曹操北伐乌桓时和得胜回师的路线、时间进行研究,从曹操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叙述,可得出曹操东临的“碣石”,不是河北省昌黎的碣石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至我碣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56492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1-8 23: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棣马谷山的名胜价值

                        王赛时

    在今滨州无棣县以北30公里处,有一座海拔不高的山峰,古名马谷山,今名大山。山虽不大,但由于方圆数百里尽为平原,独此一峰耸立挺拔,也就显得格外突出。在以往的历史中,这座马谷山一直作为无棣的地理标志而引起世人关注,同时,围绕着马谷山还产生了许多历史争论,更增加了这座山峰的神秘色彩。加上当地文人游鉴此山,写诗作赋,不断充实其文化气息,马谷山逐渐成为一方名胜。今天我们研究无棣的历史文化,更应该注重马谷山的名胜价值。

    无棣的历史十分久远,政区也多有变化,《春秋》僖公四年所云:“北至于无棣”,已指这一地区。汉代的渤海郡、后魏的乐陵郡,都曾辖控无棣。自隋朝设无棣县后,沿置至今,明清时期曾名海丰。关于马谷山的记载,最早可见唐人刘长卿《晚泊无棣沟》一诗,其诗有云:“无棣何年邑,长城作楚关。河通星宿海,云近马谷山。僧寺白云外,人家绿渚间。晚来潮正满,处处落帆还。”后来的方志也都记载马谷山,如嘉靖《山东通志》卷五《山川》载:“马谷山,在海丰县北八十里,一名大山,中有洞,深广两丈余。”《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九二济南府部“海丰县”条有云:“马谷山,在县北六十里,俗呼为大山,高三里,周遭六七里。山西南之半有洞,广二丈,深不可测。相传有龙马自中出,故名马谷。绝巅为泰山庙,山后半岩为钓鱼台,平石盈亩,俯临旷漭,系海上之遐思焉。东西两涧,深数丈。按《金史》:无律有老乌山,或云即此。”乾隆四十五年,张克嶷撰写《重修马谷山寺记》,曾强调过马谷山的显耀位置:“自历下以北蜿蜒三百六十里,乃于覆鬴、鬲津之间突出一峰,则灵秀所钟,谓非海邑之巨镇乎?”在古人心目中,马谷山巍然屹立于济北平原滨海之地,峰岫毕佳,可以登山远眺,同时体验此地龙马山谷的神话韵味。从地平线上远远望去,马谷山孤峰耸秀,是一处天然坐标。

    过去,马谷山一带景色宜人,无棣居民经常到此观光游览,文人墨客还曾赋诗颂咏,把山光海色描绘得格外绚丽。明朝海丰县的著名文人杨巍就曾多次写诗,描述马谷山及其附近的景物。如《登马谷山》诗有云:“平地突然出一峰,登临若立碧芙蓉。盘河水绕疑奔马,古洞云深见蛰龙。影落沧溟高气象,路经葭苇少行踪。老僧已许岩头往,为我先栽万个松。”又《九日登马谷山》诗云:“登高此日亦奇哉,野色潇然渤海涯。独喜寒花开绝顶,宁须戏马向层台。浮云万里天难问,落水三秋雁已来。何事牛山不痛饮,沾衣徒使后人哀。”杨巍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累官吏部尚书,赠少保,有诗名,所著《存家诗稿》传刻于世,被收入《四库全书》。杨巍闲居原籍期间,常登马谷山,其集中还有两首诗予以吟咏。一为《马谷山》诗:“马谷近愚谷,所以人迹稀。昔名乌鸦山,不见乌鸦飞。惟有紫蕨菜,其苗高且肥。洞口封白云,专待主人归。”二为《重过马谷山村》诗:“山村重到日,风景益堪亲。家远惟宜病,境出岂避人。云开山洞晓,水漫九河者。投老此中得,当年枉问津。”在杨巍笔下,马谷山苍岩独秀,俯视着九河遗踪,并与浮云归雁作伴,显得是那样古朴而幽静。重读这些诗篇,可以唤起人们对往日岁月的思索,追觅马谷山的独特景象。

    在《无棣县志》中,我们还能找出明朝人吟咏马谷山的诗篇。如孙重光《马谷晓黛》一诗便刻画出山中晨景的美妙所在,表现了当时游人的欢娱情怀,其诗云:“旭日光摇瀚海波,宿烟破处涌青螺。元规不但南楼兴,灵运将如屐齿何。天畔晴峦孤对酒,洞中仙弈几不柯。坐间便有山间乐,绝胜巢由枕碧阿。”李志行的《登马谷山即事》诗写得同样精彩感人:“北巡拥节归迢迢,傍海一峰出离潮。十里周遭盘绿野,千寻耸峻炫青霄。[谷皋][谷牢]深入山灵杳,碾砑平登云路超。直到绝顶极眺望,苍茫灏气接员峤。”李志行是河南项城人,曾在滨州担任军职,他以一个外乡人的目光来观赏马谷风景,将绿野孤峦、山光之路收拢于笔墨之间,确有其独到之处。

    凡是历史名胜从来都离不开文人诗作的渲染与烘托,很多自然景观都是通过人为描绘而显名于世。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诗咏面世的山川将会减弱其自身价值。无棣的马谷山虽然称不上奇异秀丽,但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却赋予了它特殊形象,再加上像杨巍这样的名人生于其地,咏于其侧,更增添了它的神采和声望。

    此外,马谷山还有其更为神秘的传说。这就是千古碣石之谜。据说当年禹治黄河,疏通九道,至于碣石。那么,碣石到底位于何处,便构成了历史猜想。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从源头治理。先是“敷土,随山刊木”,接着疏导漳、恒、卫水,最后“夹右碣石,入于河”,使之“九河既道”,也就是众水有归。按照当时治水的路线,碣石所在地属于冀州。那时的冀州范围甚广,今济南、滨州以北皆属其壤。此外,《山海经·海外北经》也记载了大禹治水的踪迹:“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这与《禹贡》中的“导何积石”相载甚似。古音积、碣相近,那么,积石山就有可能同样是指碣石山。前人探讨禹疏九河,认为大河之流在章武(今河北沧县附近)入海,应属失误。因这里的大河入海口并无碣石山。只有确定了《禹贡》碣石的位置,才能找到当时的黄河入海方位。

    由于夏禹时期的碣石所在地点十分模糊,秦汉以后的碣石地名又有数处之多,从而使得后人难以分辨。从史书中看,碣石所在地有以下诸说,即右北平骊城西南之碣石(在今河北乐亭县境)、辽西累县之碣石、常山九门之碣石(在今河北藁城县境)、辽西临榆之碣石(在今河北抚宁县境)、乐浪遂成之碣石(在今朝鲜西江郡西咸从多里)、北平卢龙之碣石(在今河北卢龙县境)。《尚书·禹都明确记载黄河经太行之后“至于碣石,入于海”,黄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绕过燕东山岭而到达滦河平原地带。因此,搜索禹疏九河的故道,只能在今沧州以南、利津以西的范围内寻找,碣石山是其入海标志,上面所列各处碣石,大多位于燕岭以东,不可能是禹河终端,那么,今黄河入海口向西几百里的滨海之地,就只有无棣马谷山可以寻踪了。这座马谷山或许就是当年《禹贡》所说的碣石。

    最早指出无棣马谷山为碣石的是晋人伏琛,他在所著《齐地记》中说;“渤海郡东有碣石,谓之渤碣。”他用“渤碣”之名来区别燕东辽西的各处碣石。后来唐人编纂地理书,也认为碣石在棣州(棣州前身即为渤海郡)。如《元和郡县志》卷一七《棣州》记述厌次县:“相传以秦始皇东游厌气,至碣石,次舍于此,因名之。”由于晋唐之间,碣石之名遍及数处,所以,渤海棣州之碣石未受到世人重视。

    明代以来的海丰县志书中提及马谷山时,皆“疑古之祸石,为河入海处”,而后顾炎武撰写《肇域志》,翻检了很多方志,根据历史线索,断言:“山东海丰县马谷山即大碣石山。”从这时起,把马谷山当作《禹贡》碣石的人逐渐增多。张克嶷《重修马谷山寺记》有云;“马谷山,古之所谓碣石也。”杜堮《九河》诗注也说:“九河古道在德州、河间。棣州之地,与《禹贡》‘大陆北播为龙河’之文合。自天津南尽棣州数百里内,惟海丰旧河岸有马谷山,趾顶皆石,周围三里许,形如碣石,盖即同为逆河处,与《禹贡》‘夹右碣石’之文相合。”清人张衍重吟咏马谷山,干脆将诗名写为《望碣石》,其诗云:“一发贴天点黛螺,玄圭曾此奠洪波。周移汉决无良策,那向荒墟觅九河。”就连学者顾祖禹撰写《读史方舆纪要》,虽不太同意马谷山为古碣石之说,但在书之三十一卷中还是列述:“马谷山……一名大山,或以为即古碣石。”清代以来,这么多人都开始倾向《禹贡》碣石即马谷山的见解,说明人们在经过若干朝代的探索分析之后,逐步找到了禹迹九河的归海之地。

    如今的马谷山历经千古风化,加之人工采石的削损,体积已经缩小。早先建筑在山顶上的碧霞元君宫(又叫泰山庙)也痕迹全无,但我们仍能从张克嶷《重修马谷山寺记》中想像当年“日盛一日”的“香积之富”和“遐尔瞻仰”的殿宇规模。如果现代人能够维护并恢复昔日马谷山的秀美景观,再通过多方位考证来证实这里就是《禹贡》中碣石。那么,马谷山的名胜价值将会大大增加。无棣居民也会寻得一处消遣游赏的上佳场所,而四方访古寻幽之客更会纷至沓来。《禹贡》中大河自碣石入海的上古踪迹,必将伴随着人们对马谷山的最新认识而更加声名显赫。
   
—此文为渤海历史文化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之一,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1-9 21: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依然不能解决曹操登临的是否此山问题,而且文中也没有论及此事。
——最早指出无棣马谷山为碣石的是晋人伏琛,他在所著《齐地记》中说。
但是问题是,晋人伏琛,应是距离曹操登临时间很近的人物,其却并没有在书中论及曹操登临此山,由此可见,并不见得曹操登临的就是这个碣石。

而比较著名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是不太同意马谷山为古碣石之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至我碣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56492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1-9 22: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棣古贝壳堤  
见证千年沧海桑田



    无棣县位于渤海西南岸,境内分布着两列古贝壳堤,两堤都与天津、河北的贝壳堤相连,组成规模宏大的,世界罕见、国内独有的贝壳滩脊海岸,国际上称之为Chenier海岸。
  贝壳滩脊海岸的形成需具备三个条件,即粉砂淤泥岸、相对海水侵蚀背景和丰富的贝壳物源。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黄河携带大量细粒黄土物质,长时期、周而复始地在渤海湾西岸、南岸迁徙,在此塑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淤泥质海岸。当黄河改道,河口迁徙到别处,随着入海泥沙量的减少,海岸不再淤积增长,海水变的清澈,种类繁多的海洋软体动物资源得以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贝壳物源。最重要的是由于海浪潮汐运动,以侵蚀为主,将贝壳搬移到海岸堆积,随着贝壳的逐年加积,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贝壳滩脊海岸。一旦黄河改道回迁,贝壳堤即因海水较淡而浑浊的淤泥岸不利于贝壳生长而终止。在贝壳堤外,泥沙淤积成陆,海岸线又向前伸,贝壳堤则远离海岸,或遗弃于陆上,或没于地下。因此,由于黄河的来回迁徙,海岸线走走停停,淤泥与贝壳堤交互更替,在渤海湾西岸、南岸形成了多条平行于海岸线的贝壳堤,也就成为渤海湾海岸线向渤海延伸的脚印。
  无棣县第一列贝壳堤位于张家山子—李家山子—下泊头—杨庄子一线,呈西北、东南走向,长近40Km,埋深0.5-1米,贝壳层厚3-5米,据C14测定分别距今5178±84年、5370±88年、5500±80年、5610±85年,是距今5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黄河变迁的产物,表明了五千年前海岸线已到达张家山子—李家山子—下泊头—杨庄子一线,贝壳堤南、北段形成年代500年左右,可见当时黄河变迁是由南向北迁徙。第一列贝壳堤现高程2-3米,距今海岸线约30多公里,在杨庄子至沾化县山后村的连线向陆一侧的王家坟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铲,证明该地在4000-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活。
  4000年前,大禹治水,疏导九河,于碣石入海。《禹贡》记载:“夹右碣石入于河”、“至于碣石,入于海。”说明碣石在陆地上,位于河水入海处。无棣碣石居于九河之域,古九河之一的马颊河北岸,当时的海岸线—无棣第一列古贝壳堤内几公里处,正好符合《禹贡》中的记载,为《禹贡》碣石无疑。  
  新石器时代至战国以前,黄河未筑堤防,平原地区的河道无约束,漫流改徙无定,黄河干流主要在河北黄骅以北入海。大禹疏导“九河”于碣石漫流入海,无棣海岸呈弱进积状态,使第一列贝壳堤逐渐远离海岸。到距今3000多年前,秤坨台、广武城、凤台(烽台)等处又开始堆积贝壳。据C14测定,今广武城(车辋城)、秤坨台、凤台、沙头、岔尖等贝壳堤岛的贝壳形成于距今3260±85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开始)齐桓公塞九河,辟草莱,当时的无棣水入海口(现埕口镇孟家庄附近)成为进积重点。至秦汉时期,海岸线推进到今秤砣台、广武城、秦台一线向海一侧,于是,这一带出现了第一批较大规模的建筑①。
  秦台:位于西小王乡秦口河畔,面积约2000平方米,高0.5米。传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长生不老之药,先于千童城(今盐山县千童镇)集中训练童男女等,后由碣石出海,日久不见归来,秦始皇命人在此筑台望之,故称“秦台”。为旧无棣“八大景之一”。
  广武城:位于县境东北部,西南距埕口村15公里,高坨子河东岸,传为西汉广武君李左车所筑。后唐、后周曾驻兵于此。因受海潮冲刷侵蚀,现仅存一月牙形土岭,面积约200平方米,俗名“车辋城”。1977年实地勘查,古城残基的夯痕仍历历可见,在蓬蒿海沙间散弃着汉陶残片,曾出土铜剑、箭簇等文物。
  秤砣台:位于广武城东南2000米处,台基高出地面2米,面积1万余平方米。1990年地区文物考查组实地勘查时,发现汉代青铜箭头3支、残陶豆1个、汉陶片若干及许多冶炼过的铁块,台北侧还有一古车道,地表下1米处有古灶膛遗迹,每排20个,并有木灰状遗物。据出土文物测定为汉代遗址。
  光武城:位于秦台西北,俗名“光广城”、“光棍城”,或讹混为“广武城”,东汉光武帝刘秀据燕制齐时所建。经后代海潮冲击侵蚀,已分割成若干高台,主台面积约700平方米,高3米许,低处互不连属,排列亦无规律。曾出土汉代奔过来砖瓦陶器残片及马蹄钱、铁神像等文物②。
  在这些遗址中,仅见战国和西汉遗存,不见西汉晚期和东汉的遗存,这与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古文化遗址调查》记叙的“天津郊区、黄骅北部和宁河南部,仅见战国和西汉遗存,不见西汉晚期和东汉的遗存,再迟的就是唐宋时期的遗物”一样,中间也有一个割裂现象。
  大量考古资料证实,这种割裂现象是由西汉晚期渤海湾沿岸海侵事件造成的。关于西汉时期发生的海溢,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汉书•沟洫志》载“大司空掾王横言:……往昔,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郦道元《水经注》 云:“昔在汉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于洪波也”。这两段文字可能是将西汉晚期发生的一次特大风暴潮灾害和海侵记录在了一起。据沿海居民长期生活经验,一般规律,渤海湾连刮数天东南风,恰逢潮日,而又骤转东北大风,渤海西南岸则必有较大的风暴潮出现③。据《无棣县志》记载:1939年,曾发生一次危害最严重的特大风暴潮,海潮来之前,东南风持续半月之久,8月31日,骤转东北大风,风力6级以上,并伴随大雨,海潮随即侵入内陆35公里,浸溢四天,方渐回落。《汉书》中的记载与1939年发生的潮灾极为相似,但潮势之强,浸入内陆百里,应该是与当时海面上升背景有直接关系的。《水经注》又云:“昔燕齐辽旷 ,分置营州,今城面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这说明渤海北岸在西汉晚期也为海水入侵 。渤海湾沿岸在西汉晚期的海侵事件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其实,从有关资料看,海侵不仅发生在渤海湾沿岸, 中国沿海其他许多地区也有迹象表明当时存在高海面④。高海面,大致从西汉晚期开始,东汉早期以后达到高峰,高出现代海面1-1.5米,沿海3.5米高程以下的低洼地受到浸淹⑤。
  事实上,西汉晚期海侵,海面上升1-1.5米,不可能使“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更不可能将无棣境内、海拔63.4米的碣石“苞沦于洪波”。只是淹没了一些陆地,造成海岸线向陆地退缩数十公里。第一列古贝壳堤外的秤砣台、广武城、凤台等贝壳岛,被冲刷、分割成零散、孤立的海中小岛,“苞沦于洪波”之中,此后再也没能形成大型的贝壳堤。东汉以后,加之黄河改道从滨县南入海,县境沿海转为南积北蚀,海水进一步冲刷侵蚀第一列古贝壳堤及堤外的贝壳砂岛被。大潮时,海水可涌至无棣碣石山下。
  东汉末,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曹操率兵自并州东略边境,征讨青州海贼管承,登上时属冀州渤海郡的无棣碣石山,看到辽阔的海面上,点缀着若干突兀耸立的贝壳岛, 才有了《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诗句。
  无棣自西周初年,已“兴渔盐之利”,并有“课渔盐利中国,富厚甲天下”之说。魏晋时期,无棣碣石山因山下的月明沽盛产盐,曾改名为盐山。《寰宇记》云:“月明沽,西接马谷山(唐宋时,无棣碣石山又改名为马谷山),东滨海,煮盐之所也,今名月河口”。《山东通志》 载:“月明沽,在海丰县(今无棣县)东北”。月明沽即今马颊河下游一段,第一列贝壳堤外。
  第二列贝壳堤位于今沿海大口河—旺子堡—赵砂子一线。据1992年航测资料,这列贝壳堤由40余个贝壳岛(高于0M)组成,长近22Km,岛宽100-500米,贝壳层厚3-5米,属裸露开敞型,形成于全新世晚期。据C14测定,西段大口河贝壳堤岛下层距今1850±75年,东段老沙头贝壳堤岛距今1690±80年。
  南北朝后期,由于地壳上升,海水逐渐减退。隋初建县时,无棣东部海岸,已推进到赵沙子一带,赵沙子附近也开始堆积贝壳,逐渐形成了第二列贝壳堤。至唐宋时,已基本上恢复到西汉海浸以前的情况。
  据史料记载,唐宋以前,黄河多称“大河”、“河水”或“河”,河水变黄后才始称黄河。五代时,黄河决口频率加快,平均不足三年就发生一次⑥。南宋建炎二年(1148)后,黄河改道入淮,其溢水仍不断续循马颊河入海,无棣仍处于进积期。无棣海岸线越过第二列贝壳堤,一度达到今大口河、汪子岛、赵沙子以东渤海的海面上。明代大口河成为常住居民点,及海上捕鱼、航运、商业中心,明地方政府曾在大口河专设巡检司管辖进出口船只、缉私护税,维护航安全。到清代,因泥沙供给不足,无棣海岸线退蚀,南部海岸退蚀最为严重,光武城被海潮分割成若干残留块体,北部的清巡检司内迁至大山(后改埕口)⑥。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结束了700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县境南部受黄河泛溢水冲淤影响,重新呈现进犯状态,秦口河东连年出现大片淤地。
  近百年来,渤海西及南岸沿海平原与海岸线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泻湖与湿地大面积消失,海岸线逐渐平直、平均大潮高潮线向陆地方向后退、潮间带逐渐变缓、变宽,不同岸段的岸线变化特征不尽相同,但普遍经历了岸线(平均大潮高潮线 )蚀退。风暴潮期间,除大口河、高坨子、棘家堡子、汪子岛、老沙头5个面积较大的外,其它不稳定的小砂岛,皆可被淹没。经1927、1929年两次大潮,无棣海岸线全面退蚀,沿海渔村、渔堡居民生产、生活日益恶化。1939年大潮后,套尔河堡内迁并入岔尖堡,南北石桥二村废弃。1957年大潮后,大口河堡受到威胁,于1959年内迁至牛角屋子(改名水沟堡),1974年再迁沙沟子。1964、1969年两次潮淹,沙土堡变成了一个“七里沾脚,八里难熬,捧心台上歇歇,又怕月河来潮”的地方,于1974年内迁至北长滩。高坨子、棘家堡子、汪子岛常住居民亦全部搬走,变成了季节性渔堡加工场所⑧。
  现在,无棣海岸高潮平均线已稳定在第二列贝壳堤外,低潮线退至该贝壳堤以东平均1500米以外的地方。这列贝壳堤极为坚固,是抵御海水侵蚀的天然屏障。此外,在大口河贝壳堤岛北发育复生了一面积0.08KM2的新堤,在棘家堡子与汪子岛贝壳堤岛北侧,复生了一条宽100米,长5KM,厚1-2M的新堤。第二列贝壳堤外,随着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贝壳10万吨以上,有形成第三条贝壳堤岛的趋势。  
  无棣贝壳堤见证了黄河变迁与海岸线变化的过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了三大古贝壳堤之一,贝壳堤不仅纯度最高,无论是深埋地下的,还是裸露于地表的,贝壳质含量几乎达到100%,而且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世界上唯一的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美国圣路易斯安娜洲和南美苏里南的两条贝壳堤,现已远离海岸,贝壳含量也仅为30%左右。天津、河北的贝壳堤,其面积与含量远不及无棣的贝壳堤,也仅是保存了几个剖面。
  无棣县境内两列贝壳堤岛之间的湿地和向海的潮间湿地与潮下湿地又形成了世界罕见的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既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衍地,也是研究黄河变迁、海岸线变化、贝壳堤岛形成等环境演变以及湿地类型的重要基地,在我国海洋地质、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类型研究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17日,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中,又获得全体评委一致通过,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无棣“贝壳砂滩海水浴场”项目,被列入《山东滨海度假旅游规划》重点项目。市、县两级政府也已将“贝壳砂滩海水浴场”列入2005年重点工作之中,计划邀请世界旅游组织与国内知名旅游规划专家联合,高起点编制旅游规划,高标准建设“贝壳砂滩海水浴场”及配套设施。届时,一座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海滨度假区将矗立在千年古贝壳堤上。

  注释:
  ①袁廷海:《无棣海岸话沧桑》
  ②《无棣县志》
  ③无棣县盐务局《无棣盐业志》,山东地图出版社,2003年1月。
  ④王文等:《从史料记载看中国历史时期海面波动》
  ⑤韩嘉谷《再谈渤海湾西岸的汉代海侵》,考古,1997年第2期。
  ⑥《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
  ⑦同①
  ⑧同①
  

  参考资料:
  1、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2、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孝聪:《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讲课教材
  3、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古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65年第2期。
  4、山东省水产设计院:《无棣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2年6月。
    5、《无棣人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至我碣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56492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1-11 01: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6-1-11 18: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组文章一看作者大体上就能明白……呵呵!

QUOTE:
2、认为曹操在诗中用“我”,证明碣石在山东而不在河北。

这点倒不需要燕兄那么多理由,曹操代表中央政权,那里都可以称“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至我碣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56492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1-11 23: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秋孤寒于2006-01-11, 18:38:15发表
这组文章一看作者大体上就能明白……呵呵!




  如你所说当地人尤其是领导干部研究本地历史,无论论据多么充分,都有炒作之嫌?
那么中国人尤其是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的研究成果,也会被国外人士认为是炒作中国历史文化之嫌了?
  你这是什么逻辑?可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祖长离

安乐侯顺昌军节度使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2331
帖子 3873
编号 38129
注册 2005-5-3


发表于 2006-1-12 01: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请注意对人的语气不要太过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1-12 23: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是呀,都是爱好历史的朋友,大家和气一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至我碣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56492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1-13 00: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于“碣石”具体地理位置的探讨: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提交时间:2005.10.5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引发它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就好象诸葛亮故居问题的争论。“碣石”也产生了这样的争论。 竟然有“同时三个省争碣石”! 具体文章如下:

     文章一:  
 (该文说曹操的碣石在山东境内的无棣,言之凿凿,引经据典,不由得人不信,可是您再看看该文作者就会明白一二)

  文章二:
   (又一个“专家”,孰是孰非难以定论,让人云山雾罩。可河北人又说话了。)

  文章三:
   (河北说得更是理直气壮!令人不容怀疑。)

        现在这几个旅游景点都已经开放,并都挂上了“曹操东临”的招牌,是喜是忧呢?



   以上是一朋友发的:将三地的观点放在一起,并在自己“孰是孰非难以定论,让人云山雾罩”情景下,下了评语:“一看该文作者就会明白”、“又一个‘专家’”、“河北说得更是理直气壮!令人不容怀疑。”
  希望说话和气些,好好跟燕京兄学习下下,无论观点正确与否,提一些反驳意见,少下“评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1-13 00: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唉,三国兄好象转移阵地啦,看到他在中华三国联盟说的热乎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风舞の岚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0
编号 57305
注册 2006-1-11


发表于 2006-1-13 00: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三联是三国迷的圣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1-13 00: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以为然呀。各有各的优点。我还是最喜欢这里的氛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至我碣石于2006-01-13, 0:04:52发表
对于“碣石”具体地理位置的探讨: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提交时间:2005.10.5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引发它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就好象诸葛亮故居问题的争论。“碣石”也产生了这样的争论。 竟然有“同时三个省争碣石”! 具体文章如下:

     文章一:  
 (该文说曹操的碣石在山东境内的无棣,言之凿凿,引经据典,不由得人不信,可是您再看看该文作者就会明白一二)

  文章二:
   (又一个“专家”,孰是孰非难以定论,让人云山雾罩。可河北人又说话了。)

  文章三:
   (河北说得更是理直气壮!令人不容怀疑。)

        现在这几个旅游景点都已经开放,并都挂上了“曹操东临”的招牌,是喜是忧呢?



   以上是一朋友发的:将三地的观点放在一起,并在自己“孰是孰非难以定论,让人云山雾罩”情景下,下了评语:“一看该文作者就会明白”、“又一个‘专家’”、“河北说得更是理直气壮!令人不容怀疑。”
  希望说话和气些,好好跟燕京兄学习下下,无论观点正确与否,提一些反驳意见,少下“评语”。

结论?我有下结论吗?嘿嘿,小民只是说句话而已,许你们在那云山雾罩,就不许我们老百姓说一句话?
真正见识什么叫“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就你引那一堆文章,嘿嘿,老实说,还没有某些网友的有水平,一篇篇驳的兴趣我没有。
首先我说了是白废吐沫,人家旅游景点该开照开。
其次引经据典,言之煌煌谁都会,来这样论坛的都不是文盲,谁还不会引两句“圣人言”?
最后麻烦先把论史的基本常识搞清楚,不是“因为十月......所以不可能是XX景色”就可以把一个问题说死的。
另外麻烦把东汉地理搞明白再来论。
(人家先贤是存疑,阁下到这来是说教,我没有义务被迫接受您的观点吧?我也没有下任何结论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6-01-13, 0:11:57发表
唉,三国兄好象转移阵地啦,看到他在中华三国联盟说的热乎呢。

燕京兄,确切说我是先到友盟再来轩辕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8 11: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至我碣石先生不太习惯历史讨论哈,演义地图也敢拿来当论据。

演义。。。在历史话题里扯演义要被鄙视的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8 11: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喜欢砍三国志,不欢迎凉拌历史和演义的版友们,通常尊重谭本地图,那个地图标碣石在昌黎。

谭本地图不方便盗炼转帖,请自行购买查看。

谭先生的地图,俺曾经不相信过他一次广汉金雁桥的位置,结果是俺自己错的粉惨,以后不敢了。现在改葱白谭教授了,葱白的一塌糊涂。

谭说在昌黎那就是昌黎。其他外行说的一律不理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1-19 18: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谭教授的水平自然是有目共,但是也没有必要搞崇拜呀,有疑问还是可以讨论的。
这个地图没有钱买也可以看到的。网上都有,扫描下来的版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公冶长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55303
注册 2005-12-13


发表于 2006-1-25 15: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文作者一不读《水经注》,二不看《地理志》,这样的文章很难令人信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公冶长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55303
注册 2005-12-13


发表于 2006-1-25 15:5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谭先生在历史地图集编绘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主持人的工作,地图的具体绘制还是各个地区的相关人员完成,且出版时也是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所以由此引来的争议甚至是出现错误也不是谭先生一人之责。
我关心的是其释文何时才能出齐。今只见东北卷一种,余散见于各文集和杂志,更多的还有待整理,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19: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390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