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真假三国, 转自中华三国在线
性别:未知-离线 龙哥哥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7
编号 52930
注册 2005-11-10


发表于 2005-12-1 16: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国故事的复杂性
华夏五千年,英雄豪杰,风流人物,可谓项背相望,数不胜数。太远古的不计,单说“一部二十四史”,其中人物的杰出,事件的离奇,就已使人眼花缭乱,真有“不知从何说起”之叹。说也怪,从学者、诗人,到工农商政,若问起他最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迹时,绝大多数都会回答——“三国”。
三国在几千年中国有文字可记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占了区区的九十多年(自黄巾起义至吴孙皓灭亡为止),是很短暂的一段。为什么诸色人等对这段历史竟是如此熟悉,又如此感兴趣呢?
这当然得归功于宋元以来的小说家、戏剧家和说书艺人,若不是他们孜孜不倦、历久不衰的大力宣扬,三国故事和人物是无法深入民间,贯通上下,直到如此普及的程度的。
然而,普及是一回事,求真求实又是另一回事。三国这段历史固然是普及了,但一般人所接受的,果真是“真人真事”吗?其中有多少是真,又有多少是假;有多少是半真半假,又有多少是假;有多少是半真半假,又有多少事情是纯属“子虚乌有”?这个问题实在复杂。
三国故事之深入人心,最起作用的是《三国演义》。而在此书之前,既已出现元人的杂剧,又已出现元人刊印的《三国志平话》,然后由罗贯中去粗取精,补充修改,成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此书在明代盛行近三百年,到清代初年,再毛宗岗刻意加工,才成为由清代到现在广为流行的《三国演义》(毛氏把罗贯中的古本称为“俗本”,那是带有自我标榜性质,且不说它)。但不论罗氏的还是毛氏的,演义毕竟是演义,既有作者自己的写作目的,又有自己的个人爱憎,也有相沿的世俗观念,还有少不了的艺术加工。这样一来,人物的面貌不同了,故事情节也改变了。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真假三国”的问题。

真三国和假三国之混淆
本来既是小说,便无所谓真假。谁去追究《红楼梦》、《西游记》是真是假?但《三国演义》却是例外。因为它是属于“演史”,其中很多情节都是史实,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实有。很多史学家对此书的评论都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然而,哪些是实事,哪些是虚构,却又混淆不清。于是许多假的情节,甚至人物,往往使人误认为实有其事。不特没有去读史书的一般老百姓如此,便是能文善诗的知识分子,有时也以假为真,把它当作史实来吟咏。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云:
崔念陵进士诗才极佳。惜有五古一篇,责关公华容纵曹一事。此小说演义语也,何可入诗?何屺瞻作札,有“生瑜生亮”之语,被毛西河诮其无稽,终身惭悔。某孝廉作关庙对联,竟有用“秉烛达旦”者,俚俗乃尔,人可不学耶?
王应奎《柳南续笔》云:“既生瑜,何生亮”二语,出《三国演义》,实正史所无也。而王阮亭《古诗选凡例》,尤悔庵《沧浪亭诗序》,并袭用之。以二公之博雅,且犹不免此误;今之临文者可不慎欤!
翟颢《通俗编》卷三十七又云:
《后汉书·郡国志》:“汉寿城,属荆州武陵郡。”《三国志·关羽传》:“解白马之围,曹公即表封为汉寿亭侯。”《梅花渡异林》:“史称费袆屯汉寿,遇害。唐诗亦曰:汉寿城边春草生。是汉寿者,封邑亭侯,其爵也。”《明会典》只称关壮缪为寿亭侯,去汉字,而以“寿亭”为封邑,误矣。
可见自从《三国演义》出现以后,既读正史也读演义的读书人,便把“真假三国”搅成一团。这种风气以晚明为尤甚。晚明许多读书人都喜欢读小说,袁中郎、李卓吾、金圣叹就是代表人物,他们推崇《水浒》、《三国》,认为可与《离骚》、《庄子》、《史记》媲美,一时文坛风气为之转移。诗文中混入《三国演义》情节,也无人引以为怪,清初多少还保留这种习气。但是清代是复古风气很浓的朝代。梁启超曾说:“清人嗜古如狂。”对于元明小说,排斥甚严,不但诗文中混入《演义》的话受到指责,便是朋友来往书信中、庙宇对联中偶然涉及,也被认为“不学无术”,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一再指摘关帝庙的对联“习用《三国演义》语,殊不雅驯”,就是一例。所以关于“真假三国”在清代竟变成了尖锐的问题。雍正年间,有个姓札的满州官员,在奏疏中用了孔明挥泪斩马谡的话,雍正皇帝怒他不应当以小说中语入奏(按,《三国志》只说“谡下狱物故”,是死在狱中),责打四十棍,枷号示众。皇帝既然“真假分明”,臣下自然信奉惟谨。难怪陆继辂说:“余深恶演义《三国志》,子弟慎不可读。”简直把《三国演义》视为禁书了。

《三国演义》不应受诗人歧视
其实这种风气,是贵古贱近的心理作怪。用小说、神话作为典故入诗,早就古已有之。例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刑天舞干戚”等等,何尝不是从小说、神话中来,诗人惯用的西王母、王子乔、萼绿华、董双成等仙人故事,无一不是出于小说;甚至唐人的小说,如裴航、柳毅、聂隐娘、红线、昆仑奴和李靖行雨之类,都非史实,而诗人运用,盈篇累牍,何尝有人指摘?便是历史人物,也一向有真假之分。在汉代,东方朔实有其人,却加上是岁星下凡的神话;汉武帝求仙毫无结果,而传说他会见了西王母;更有杨贵妃成仙,临邛道士找到她的故事,白居易写入《长恨歌》中,千古流传,脍炙人口。这些小说家言,从不受人指摘,为什么一用《三国演义》就要被人讥讽呢?
我倒以为,按照诗人的一向习惯,把宋元以来的演义、小说作为典故入诗,乃是增添诗家材料的好办法。打破不合理的禁锢,如今是时候了。
当然,即使如此,“真假三国”的问题依然是存在的。历史上,鞭邮督的仍然是刘备;斩华雄的仍旧是孙坚;关云长并没有在华容道上放走曹操;周瑜毫不小气,也不是给人气死的;鲁肃为人更不是那么胡里胡涂;至于潘璋之死不是关公显圣;吕蒙更非关公索命而亡,“七擒孟获”中许多神怪表演,全是空中楼阁。这些都可一望而知。可是,也有并非可以一望而知的。比方说,关云长保护嫂嫂,秉烛达旦,有无其事呢?过五关斩六将,有无其事呢?“三英战吕布”,有无其事呢?孔明火烧葫芦谷,有无其事呢?徐庶在赤壁之战中出现,有无其事呢?庞统提出连环船的主张,有无其事呢?徐母掷砚打曹操有无其事呢?夏侯霸做了姜维的助手,终被乱箭射死,有无其事呢``````太多了,都不是可以一下弄清楚的,又怎能怪“挥泪斩马谡”被人误认作历史事实!

《三国志》同样有假
话又说回来,那些所谓“正史”,难道就都完全忠于事实,并无隐匿,并无虚构?就拿陈寿的《三国志》来说,不少史学家称之为“良史”,果真是良史吗?别的不说,请看他写的《华歆传》。
陈寿记载华歆的行事可谓详细了。说他平日“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好一个谦谦君子。又说他出任豫章太守时,“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又说他官居司徒时,把俸禄分赐亲戚故人,自己却安于贫素。更说他举荐老友管宁,后来还“称病乞退,让位于宁”,因曹丕不许而罢``````人们看了《三国志》,真以为此人好得不得了。
单有一件事《三国志》只字不载,那是在曹操杀伏皇后时,华歆作他第一个帮凶的事。《后汉书·伏皇后传》载:“(操)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郗)虑于坐。后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耶?’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耶?’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此系据《曹瞒传》,但略有出入。)
杀伏皇后,又杀伏皇后所生二子,又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这是震动全国的大事。刘备此时正在成都,闻讯之后,即为伏皇后发丧。可见华歆此举之伤天害理。可就是这件大事,《华歆传》中只字不提,好像完全不关华歆的事;就连《武帝纪》,虽写了伏皇后“被废黜死”,依然不着华歆一字。这能说陈寿是“良史”,《三国志》的记载都可靠吗?
《晋书·陈寿传》揭发陈寿说“丁仪、丁瘘有盛名于魏,(陈)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晋书》又指出,陈寿的父亲因罪被诸葛亮加刑,于是陈寿就诋毁诸葛亮,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我看说孔明没有军事才能只于内政在行者,都是看过这段话。孔明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可在《后汉书》、《资治通鉴》、《四库全书》等多部典籍中详见)又因诸葛瞻以事处分过陈寿,陈寿便在书中讥讽诸葛瞻,说他只懂写字,名过其实,邓艾入蜀时,他徘徊不决。就是这样一个人写的《三国志》,却列入正史,被称为记载翔实,岂不大为可笑!史家多是为朝廷服务,他们写的东西往往要让上面满意。我们常说小说家善于做假,其实那些所谓史家,如陈寿之流,难道就不做假?《三国志》如果少了裴松之所添的许多注解,真不知是第几流的秽史!
真真假假,也不是可以“一刀切”的。谁以为陈寿的《三国志》都真,准定会大上其当。

《三国演义》有其真实性
小说是一种艺术创作,当然不同于史书,但又何尝没有它真的一面。拿《水浒传》来说,除了《宋史》记载的几十个字,其他情节可以说都是假的;可是,它不是很典型地描绘出北宋末年的社会面貌吗!大官僚作威作服,残害忠良;衙内们的荒淫无耻,强横不法;文官欺压武官,乡绅欺凌百姓,乃至小小的解差都可以随便处死囚犯,等等,难道不是实实在在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比干巴巴的《宋史》显得血肉充盈,鲜明有力?说到《三国演义》那“三分虚构”的部分,也一样有它真实的一面。曹操这个人物,便是集中了历史上奸险狡诈而又相当有才能的统治者的本质而创造出来的典型,可说是非常之真。孔明的智慧,虽然带上理想的色彩,也是集中了的典型。此外如关羽的义气,张飞的粗豪,周瑜的褊狭,鲁肃的持重,乃至吕布的翻覆无常,董卓的残暴,陈宫的耿直,蒋干的酸腐可笑``````都各各有其作为代表的意义,都应该说是真实的,只不过这些形象都带有集中性,和历史上的原型不完全相同罢了。
《三国志》写赤壁之战,简略得很,其中许多细节没有交待清楚,还加上失败者和史官们的掩饰和歪曲(例如曹操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而《演义》中黄盖烧船,孔明“算”东风,华容道上劫曹操都是史实。
由此可知,即使是被封为“正史”的史籍,也是真中有不少假;而被贬为稗官的小说,在假中也有许多的真。要这样去读这些书,才不至于在真假之中感到茫然。

《三国演义》——“好大一棵树”
近年,国内外还出现了些新事,日本实业家中的有识之士,兴起了一股研究《三国演义》之风。他们研究《三国演义》却不是为了欣赏它的艺术价值,而是从中学习“商战之道”。他们认为,《三国演义》一书,集中许多智慧,本来就像一部“锦囊大全”,其中许多事件的叙述,都可以在工商业的经营管理中加以灵活运用。如各种人才的发掘、搜罗、培养、使用,各种信息、情报的收集、处理、分析利用,在市场竞争中,面对强大对手,如何进行掩护、埋伏、突击、制胜,在形势突变时,如何巧妙地应急处理,在企业管理上,如何保持旺盛士气,如何严肃纪律,在使用员工中,如何发挥其长,避免其短,如此等等,《三国演义》都有大量值得借鉴,大有启发作用的例子。因而他们正以高度的兴趣,钻研此书,正如他们努力研究《孙子兵法》,以求在商战中争取优势一样。据报道,已发表的专著有城野宏的《三国的人际关系学》、狩野直祯的《三国的智慧》等。日本经济月刊《愿望》还编了《三国——商业学的宝库》专辑。专家们撰文说:《三国演义》对如何分析形势,调动有利因素,战胜对手,壮大自己,有许多好办法,很值得研究和应用。一位教授指出:松下幸之助就是因为善于运用诸葛亮的谋略,而使松下电器成为世界大企业。诸葛亮的智谋,已给日本企业提供了生动的经营教材。社会工业研究所所长牛尾治朗说:无论在国际或国内,日本企业要增强竞争能力,就得学习和应用《三国演义》。
在中国,广东省历史研究会也已有人写出了《三国演义与现代企业经营》的专文,目的如出一辙。在“真三国”与“假三国”之间,《三国演义》比之《三国志》更有实用价值,其所起的作用,已大大超出文艺范畴,更不须说清兵入关前满州将军把此书视为兵书战策,李自成、洪秀全等首领以之作为军中锦囊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讨论演义较多,转古典。

李自成不知道,洪秀全什么时候把《三国演义》作为军中锦囊了?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云再现

太常丞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9
帖子 1751
编号 54213
注册 2005-11-29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2-5 21: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龙哥哥于2005-12-01, 16:41:45发表

三国在几千年中国有文字可记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占了区区的九十多年(自黄巾起义至吴孙皓灭亡为止),是很短暂的一段。为什么诸色人等对这段历史竟是如此熟悉,又如此感兴趣呢?
这当然得归功于宋元以来的小说家、戏剧家和说书艺人,若不是他们孜孜不倦、历久不衰的大力宣扬,三国故事和人物是无法深入民间,贯通上下,直到如此普及的程度的。
然而,普及是一回事,求真求实又是另一回事。三国这段历史固然是普及了,但一般人所接受的,果真是“真人真事”吗?其中有多少是真,又有多少是假;有多少是半真半假,又有多少是假;有多少是半真半假,又有多少事情是纯属“子虚乌有”?这个问题实在复杂。

《三国演义》有其真实性
小说是一种艺术创作,当然不同于史书,但又何尝没有它真的一面。拿《水浒传》来说,除了《宋史》记载的几十个字,其他情节可以说都是假的;可是,它不是很典型地描绘出北宋末年的社会面貌吗!大官僚作威作服,残害忠良;衙内们的荒淫无耻,强横不法;文官欺压武官,乡绅欺凌百姓,乃至小小的解差都可以随便处死囚犯,等等,难道不是实实在在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比干巴巴的《宋史》显得血肉充盈,鲜明有力?说到《三国演义》那“三分虚构”的部分,也一样有它真实的一面。曹操这个人物,便是集中了历史上奸险狡诈而又相当有才能的统治者的本质而创造出来的典型,可说是非常之真。孔明的智慧,虽然带上理想的色彩,也是集中了的典型。此外如关羽的义气,张飞的粗豪,周瑜的褊狭,鲁肃的持重,乃至吕布的翻覆无常,董卓的残暴,陈宫的耿直,蒋干的酸腐可笑``````都各各有其作为代表的意义,都应该说是真实的,只不过这些形象都带有集中性,和历史上的原型不完全相同罢了。
《三国志》写赤壁之战,简略得很,其中许多细节没有交待清楚,还加上失败者和史官们的掩饰和歪曲(例如曹操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而《演义》中黄盖烧船,孔明“算”东风,华容道上劫曹操都是史实。
由此可知,即使是被封为“正史”的史籍,也是真中有不少假;而被贬为稗官的小说,在假中也有许多的真。要这样去读这些书,才不至于在真假之中感到茫然。

分析得很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二886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383841
注册 2010-6-25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6-29 12: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国经典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9 00: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68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