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5-11-26, 0:25:05发表
“宿有功幹,於事精勤”是文是武都可以啊. 不过说他没打过仗, 似乎有点武断(或者受演义的偏见). 假设他完全是个文官, 魏国攻蜀, 后主为什么把一个文官召回来? 另外, 毫无军功的人, 很难想象能坐上右大将军, 镇守蜀汉东大门. 至少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 此人是戎旅出身的概率更高.
对于姜维屡次北伐劳民无功, 忽略阳安关, 忽略阴平, 不驰援诸葛瞻等等都且不论... 我们先看看他是怎么被逼到沓中的:
姜维传: 五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维本羁旅讬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
黄皓弄权是一方面, 但这里提到最主要的原因, 还是"维本羁旅讬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 所以才遭人弹核. 换句话说, 你这个大将军纵偶尔小胜, 但连年败仗, 劳民伤财... 军权还是交给别人吧(而且当年参他的不止黄皓, 还有诸葛亮之子诸葛瞻!). 姜维倒好, 看朝庭情况不妙, 干脆把军队撂在一个毫无战略意义的沓中, 人也不敢回成都了. 你对后主, 黄皓一干人等有点不满是可以的, 可军国大事你怎么能这样绞进这权力斗争中呢? 钟会, 邓艾也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 才乘机一个人挡住姜维主力, 另一个人袭取了汉中.
总之, 抛开三国演义给你的偏见, 你会重新认识姜维这个人的.
《三国志》对姜维的评价我也看过,一般都批评他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如果要不劳民伤财的话,不如学谯周投降算了。沓中北通陇右,东连阳平关,怎么没战略意义?遭人弹劾也不是因为老打败仗吧,黄皓只是拿这个当借口而已,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姜维老想除掉这个弄权的小人。姜维军事水平并不差,诸葛亮对他也有很好的评价。另外,姜维手下蜀军去沓中的应该有5万左右,剩下的都在汉中,应该也有数万,照样抵挡不住钟会。如果姜维是个不懂任何指挥艺术的人,那他为什么能支撑蜀国30年之久?屡次北伐是以攻代守,打仗肯定是要钱的,但不打就要亡国,姜维宁愿打也不和那些保护私财的亡国奴同流合污。谯周写的那篇〈仇国论〉就是批评姜维劳民伤财,魏军到成都的时候,最早主张投降的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