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隆中對是正確的並能幫助劉備復興漢室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1-11 18: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证明隆中对能帮助刘备复兴汉室,其实重点在於证明隆中对的准确性以及正确性。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隆中对的实质内容: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丶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丶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诸葛亮在这一段所分析的天下大势,的确有其独特见解,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大势。不能不说隆中对这一段分析很清晰地为刘备点明了一条复兴汉室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或者并不平坦,但是相比起来,这一定是最爲平坦的道路了。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丶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丶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
以上便是三分天下之计,後期的蜀国,基本上依照这一战略方针为蓝本发展,而这一战略方针,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刘备的崛起与三分天下的形成。
复兴汉室重在重新统一天下,而统一天下的最快捷途径,便是战争。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战争政治战争,其实一个势力的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在不断重复政治战争这一个循环。而确保战争统一,开创新的政治格局,便需要一个妥善稳固的战略,确保成功。而这一条策略,便是隆中之策。
隆中对的战略分三个部分:
1丶  等待“天下有变”——时机对於作战有莫大益处。很多时候仲然你有这个实力,但是如果没有时机的配合,还是会失败。而以蜀挑战较爲强大的魏,时机便显得更加重要;
2丶  占据荆州,做好进军宛洛之准备。这里的荆州包括了襄樊在内的荆州北部地区,因爲占据襄樊,才能真正面向宛洛,更可以西通汉中;
3丶        占据益州,做好进军关中之准备。占据汉中,便可以进兵关中,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因此在战争之前,政治活动是不能或缺的。隆中对当中提到,“若跨有荆丶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丶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出兵的条件是先确保荆益的安全,和好外族,与孙权结交,发展内政。可以说,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贸然北上,都是与隆中对截然不同的。而如果之前的出兵条件实现,隆中对达成的几率便会大大提高,复兴汉室便指日可待。只要正确运用隆中对,复兴汉室,绝对不是镜花水月。
从陇中对实行前期的成效看来,隆中对的威力还是令蜀国拥有了极爲雄厚的争夺天下的能力。隆中对实行至公元219年的时候,在刘备率主力完全控制了汉中地区和上庸丶房陵郡的时候,由於得到汉中,不仅保障了益州北部,还控制了汉水的上游,为下一步自西丶南两个方向夹击尚在魏国手中的襄樊打下了良好扎实的基础。只要成功打下襄樊,荆州到汉中便可畅通无阻,从而使诸葛亮的两路北伐的战略迂回度大大提高。这时的蜀,无论益州军荆州军联合从荆州进而向北进攻魏国的中原地区,或荆州军与益州军由汉中北上的部队夹击魏国的关中,或两路一同北伐,或益州实荆州虚,或荆州实而益州虚,都是可行的。更何况,吴军作爲利益同盟,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援助。而这样一来,蜀军基本上就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而且因爲战略空间的大大提升,确保了目标达成,复兴汉室。就算防守,汉中保卫益州的北面大门,荆州保卫益州的东面大门。汉中荆州两个战略防守要点的联合,建立纵深的防御体制,防范曹魏有可能的反击。南宋吕祉提出守江陵的重要性,说到守江陵足以向东南西北西面发展,更提到守住江陵便可以基本保住荆州。当时拥有江陵的刘备军来説,守住荆州确保孙权不能越雷池一步是绝对可以办得到的。
进可攻退可守,当时刘备的战略形势是相当不错的。而这一个战略形势的形成,很大程度得益于隆中对。而隆中对所主张的战略环境,无论从进攻或者防守来看,都具备了足够的条件。因此证明,运用隆中对复兴汉室,是绝对有可能的。
隆中对的关键在於养精蓄锐,壮大国力,先守後攻,是“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然後才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丶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可关羽擅自出兵大意失荆州,以及刘备意气用事,东征大败而使蜀国元气大伤。种种原因导致蜀在发展国力上已失去时间上的先机,在战略上由原来跨有荆丶益,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状态沦爲被动。後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希望能实现复兴汉室的愿望,最终由於隆中对的流产导致失败。毛泽东所评的“关羽丶刘备丶诸葛亮三分兵力”极有可能指的是关羽丶刘备以及诸葛亮不同时期的出兵导致蜀国力分散。而这并非诸葛亮的隆中对所指出的战略方针。刘备不能像曹操那样以霸业为先,故桃园三结义便可加诸他们身上而成就传奇,但是却无法成全他们的霸业。刘备丶关羽的冒失,促使隆中对的流产。如此一来,即便有再好的战略,蜀最终也难逃此宿命。
隆中对作爲一个战略蓝图,其效力的确可以帮助刘备复兴汉室,然而由於刘备并没有完全采纳运用了隆中对,促使复兴汉室最终成爲梦想。


关於隆中对的误区,主要在於外交以及荆州问题。而与吴外交问题,很大程度上受荆州影响,
下面分阶段谈一谈荆州丶外交的问题:

一,        荆州的重要性。

孙权答应借荆州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
1丶  江夏郡归吴所有。;
2丶  孙权分长沙郡设汉昌郡,由吴控制。;
3丶  当刘备成功占领新的领地之後归还荆州;

占领江夏是爲了确保江东的安全。汉昌郡主要是北部长江沿岸地区,设此郡的意图在於控制长江。而刘备借到的地盘包括很部分南郡丶武陵郡丶零陵郡丶桂阳郡和原来的长沙郡的南方部分。後来刘备又分南郡西部为宜都郡。总共是6郡。除了南郡是刘备向孙权要求取得之外,南方四郡基本上由刘备亲身占据。
南郡是作爲刘备亲身去见孙权力争回来的领地,就地盘丶人口而言,南郡比不上南方四郡。四郡在荆州的南部,占地广阔。南方四郡是人口众多的地方,汉时期人口就达280万。虽然後来吴占据荆州後总人口也不过是250万,但是南方四郡的劳动力相对来説是比南郡更爲有优势。虽然如此,但是南郡在战略方面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南面四郡无法比拟的。
南宋吕祉在《东南防守便利》中论到:不守江陵则无以复襄阳,不守江陵则无以图巴蜀,不守江陵则无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则无以固长沙。
诸葛亮的《隆中对》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
荆州名士蒯越也建议刘表曰: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
江陵作爲荆州的政治丶军事中心,其影响力不为不大。就上面几位古人的看法,只要把守住江陵,就足以保住荆州的控制权,甚至可以以江陵为跳板,进而向四面发展。更何况守江陵足以保荆州,稳守江陵丶占据襄阳,如此一来荆州在刘备手里便可谓坚如磐石。
而其他郡例如长沙,南朝的张邵认为: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
对於诸葛亮的隆中对来説,“跨有荆丶益”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跨有益州以及南郡丶襄阳。“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丶洛,”从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可以看出,江陵丶襄阳是至关重要。
益州虽然易守难攻,更可成爲刘备的粮械补给基地。但是由於进益难,出益也难,不但运送战争物资艰难,而且不利于大军的出击。因此在北伐中原的时候,其用处以及作战能力是远远不如荆州。关羽一军从荆州出不过三丶四万人便可威震华夏,而诸葛亮在後期倾国之兵从汉中六伐中原却无大功,岂不证明了占据荆州对复兴汉室的重要性?荆州乃四战之地,弱则为四方所蚕食凌辱,强则足以进谋四方。昔日楚凴此定下霸业,占据这一战略要点,对复兴汉室,有绝对的帮助。这一点的隆中对,又岂是等闲?南郡丶襄阳以及汉中在前綫的互相配合制造进可攻丶退可守的局面,而益州在後方则高筑墙,广积粮。以益州为後盾,荆州丶汉中为战略据点,先取雍州,在进而从雍丶荆谋天下。中原易攻难守,蜀以益丶凉丶雍丶荆为依据而在曹魏腹地作战,曹魏不但胜还是败都伤及根本。假以时日,复兴汉室并非难事。
从此点看来,隆中对绝对能帮助刘备复兴汉室。

二,        谁是隆中策的叛徒?

隆中对为天下名策,坚决实行是绝对有机会复兴汉室的。但爲什麽最终隆中对功败垂成呢?依我看来,这是因爲刘备丶关羽最终成爲了隆中对的叛徒。第一个叛离隆中对的人,便是镇守荆州的关羽。
关羽的出兵,导致了隆中对的最後流产。而关羽的这一次出兵,非但没有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构思行事,更有可能是擅自行动。
隆中对的战略构思分三个部分:
1丶  等待“天下有变”——时机对於作战有莫大益处。很多时候仲然你有这个实力,但是如果没有时机的配合,还是会失败。而以蜀挑战较爲强大的魏,时机便显得更加重要;
2丶  占据荆州,做好进军宛洛之准备。这里的荆州包括了襄樊在内的荆州北部地区,因爲占据襄樊,才能真正面向宛洛,更可以西通汉中;
3丶            占据益州,做好进军关中之准备。占据汉中,便可以进兵关中,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要实行最终的北伐必须等待这三个条件的落实。第一个条件是等待,等待时机的来临。而当时机来临,刘备还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去把握时机,这就需要占据荆丶益,然後方可两路出兵。当时益州已经被刘备所全部控制,出兵的第三个条件已经相应落实了。只要攻下襄樊,便可基本完成出兵前的准备,等待时机的来临。
因爲这个原因所以关羽决定在刘备占据汉中之後出兵襄樊,其实想法并没有错,可惜时间错了。更何况以关羽的爲人,更有可能因爲眼红益州诸将在汉中战役立了大功而决定出兵。这是绝对违背了隆中对的方针。
首先刘备在攻伐汉中的时候动员了益州的全部军事力量,军队在作战後需要休养而不可能对荆州的行动做出相应的援助。另外曹操虽然在汉中损折了夏侯渊部以及部分主力,但是其军事强势依然没有减弱,这使军队可以很快地投入荆州战区,促使关羽的北进受到极爲强硬的阻力。在益州无法援助而前方又受到阻力的时候,关羽不得不抽调镇守在後方的军队,从而使吴军有机可乘还有关羽的後方并不稳固。虽然守住江陵便可保住荆州不失,但是关羽的确需要一位稳重的将领以及更多的部队协助其把守後方,从而使吴望荆而却步。而因爲没有稳重将领以及军队的防守,加上吴军的麻痹政策,促使了荆州的最终失守。最後一点就是与吴关系没有搞好,关羽不但拒绝孙权的和亲提议。更由於俘虏的敌军较多,粮食短缺而在219年10月进攻抢夺了吴军在湘関的军粮,从而使吴军找到藉口进兵。
关羽发动进攻的时机,虽然在前期可以吸引曹操的注意力,减轻汉中方面可能受到反攻的压力,但是由於出击必然会影响整个天下格局,所以关羽的进攻必要由刘备统一调配丶安排。可是关羽并没有这麽做。他的进兵其实就是背叛了隆中对的战略,从而使隆中对造就的大好形势以及两路北进的战略流产。
正史记载,除了这一次出兵以外,关羽其馀的军事行动,均使用了刘备“遣丶留丶使”等派遣的动词。比如,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三:“备遂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还小沛。”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乃留诸葛亮丶关羽等守荆州,以赵云为留营司马,……。”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刘备闻之,自蜀亲至公安,遣关羽争三郡。”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遣关羽守下邳。”“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 “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先主留诸葛亮丶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三国志关羽传:“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以羽为襄阳太守丶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可是这一次关羽的进攻,却没有使用这些动词: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八:“已而关羽果使南郡太守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羽自率众攻曹仁於樊。”
三国志先主传:“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禽于禁於樊。”
三国志关羽传:“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
因此关羽的这次出兵,极有可能是擅自行动,而非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更不是隆中对的战略意图。或许因爲这个原因,刘备当时才因愤怒没有派一兵一卒援助关羽。
虽然刘备授予关羽假节钺,但是这样的军事行动,还是应该由刘备和诸葛亮审时度势之後,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蓝图相机而行。如果是荆州受到进攻,关羽是绝对有这个权利进行反击或决定一些战术性的军事行动,但是问题在於,进攻襄樊影响到隆中对的施行,关羽并没有这个权力。关羽的背叛,不但导致了刘备集团损失了作爲战略据点的荆州,更使隆中对最终流产。
其实只要关羽的出兵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及荆益的互相配合,外交内政的辅助底下,是绝对有可能成功的。而这样的出兵,才符合隆中对的战略意图。而这样符合隆中对战略意图的出兵,才足以达成隆中对复兴汉室的目标。
而隆中对的另一个背叛者,是刘备。“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从忿到盛怒,可以看出,刘备的东征是意气用事,根本就没有顾及隆中对的战略方针。
相反诸葛亮在提出隆中对的战略谋划之後,一直是鞠躬尽瘁,事事以隆中对的霸业爲先。
试想如果关羽的出击是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思想进行而又经过大局的统筹,得到益州自上庸的援助并且保持荆州的防守兵力以及与吴适当的外交行动,可行性是很高的。而只要完成了攻取襄樊的计划,复兴汉室,就只差时机与时间了。
隆中对计策的最终流产,相信最终应该负责的应该是刘备丶关羽。如果以结果论英雄,或者诸葛亮的隆中对的确不是英雄,但是这样是不科学的。一个方略,纵然是正确,但都需要执行方的配合。而事实上作爲执行者的刘备并没有做出相应的配合,而这并不代表隆中对不能帮助刘备复兴汉室。

三,        与吴外交。

与吴外交策略是隆中对实现复兴汉室的一项重要措施,联吴抗魏是三分之计的主环之一。由於蜀吴二国国力都不如魏,若不结盟,很容易被魏国各个击破,这是维持吴蜀联盟的关键因素,也是联盟的利益。因此就算在吴蜀为荆州问题缠绕的时候,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放弃联盟。这一点在吴国的策略中可以看到,吴国索要荆州多以外交手段,采用战争途径并不多。
除了最终偷袭荆州这一战,孙权曾在建安十九年派兵攻取长沙丶零陵丶桂阳三郡,两国的关系在此跌至谷底,甚至在刘备率军赶至公安的时候双方还准备一战,可以说孙刘联盟在这一刻已经是面临破裂。
但是当对抗曹操的这一根本利益重新被放在桌面的时候,双方还是立刻毫不犹豫地回到谈判桌上。
史载:“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
在魏强而蜀吴弱这一大前提没有改变之前,蜀吴的联盟就会稳固。当然这一个稳固需要双方不断地努力以及缓和双方的冲突。联合对抗强大的魏国以确保本身安全,可以说这就是双方的利益。
而导致双方和谐的利益关系变得不和谐的,便是荆州。占据荆州吴国便能实现塌上策据有长江而观望中原的战略蓝图,而对於蜀来説,占据荆州更是爲了造就北伐中原的主要战略据点。可以说,荆州是双方必争的领地。
正因爲这个关系,冲突是肯定有的,但是当其时魏蜀吴三方正处於一个绝对的势力平衡之中,如鼎之三角。三方其实是互相牵制的,在这个情况底下,任何一方打破平衡,而又没有力量去以战止战,重新建立一个有利於己方的势力平衡,那麽必定受到另外两方的夹击而受到惩罚。而当时的状况,由於蜀吴的联合,导致魏采取了以守爲主的战略,三方的势力处於平衡之上,虽然不停有军事冲突,却并没有改变鼎足三分的格局。隆中对三分天下的妙处便在於这里。隆中策讲究“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是先维持势力平衡,壮大己方实力,等待时机,一举打破平衡,重新建立汉朝统治天下的势力平衡。
而後来关羽冒失而又没有长远计划的北进彻底打破这一势力平衡,才最终导致了孙权害怕蜀越加壮大的国力,导致了势力平衡被打破,导致了荆州空虚被袭,导致了隆中对的流产。关羽这次的进兵并不是隆中对的战略,而是没有按照隆中对的策略的擅自北伐而已。
相信只要三方势力维持均衡而荆州又有足够的军队,再加上魏国依然强大的情况底下,与吴外交是绝对能够妥善处理的。
战争作爲政治的延续而生存,是因爲一些政治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战争后势力平衡产生变化之後很多时候便可得到解决。而与吴外交在隆中对看来,是绝对能够保持中立甚至是同盟的利益关系。
因此仲然双方国策在荆州问题上有抵触,但是实施隆中对的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策略,问题是绝对可以缓和丶解决的。而在蜀国按照隆中对实施二路北伐的时候,这一个问题更是不会存在,因爲当时的蜀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修复被打破的平衡。这时的吴国,是会选择与蜀争霸,还是趁火打劫,对魏开战呢?相信只要与蜀联合的利益较大,吴是绝对会选择靠向蜀的。


四,鲁肃的塌上策。

研究隆中对中所会出现的荆州以及外交问题,不得不提一下鲁肃的塌上策。
史载:“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舋。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按照鲁肃的塌上策,东吴应该趁北方多务而取得整个长江南岸,经营江东丶荆州,然後发展国力,与北方抗衡,等待时机而图天下。塌上策以及隆中对其实都很注重占据荆州,荆州很有可能成爲双方开战的祸端。但是同时双方也都很注重孙刘联盟,隆中对提到“外结好孙权,”而鲁肃在其後也提到“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其後孙刘联盟的建立以及延续,诸葛亮丶鲁肃都尽了很大努力。
在实行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是极爲坚持地执行隆中对的,而对荆州也是极爲争取。相反鲁肃在荆州方面与塌上策的战略似乎有所违背,因爲他主张借出了荆州。而鲁肃此擧,虽然表面上看来违背了塌上策的战略,但是其实不然。
塌上策提出的时间较早,当时北方正处於混战状态而江东刚好远离战乱,如果真能如同鲁肃所言竟长江所极,在北方混战而南方安定的情况底下必然会造成北弱南强的局面,那时候吴国便顺理成章地成爲统一的大热门。而由於献策的时候北方尚未统一,霸占长江观望天下局势是绝对有利。但是由於後来曹操统一北方形成强大的势力,如果东吴还希望竟长江所极,那麽其优势就将会变爲劣势。在防守的一方看来,战綫越长就越为不妙。这也是爲什麽曹操仲然有强大的势力但是面对蜀吴延绵万里的战綫还只有防守一途。而将荆州借给刘备,就可以解决防守无力的问题。开辟了刘备丶曹操在荆州的战綫之後,孙权要应付的不过是徐州丶合肥的战綫,相对来説仲然久攻无功,也没有大规模损失。可以说,没有实力面对曹操而背负整个江东丶荆州战綫的孙权,借出荆州由刘备为其抵挡曹操是绝对英明的。由於蜀魏的宿命对抗,因此蜀国在没有消灭魏国前绝不会首先挑起对吴战事。也正因爲如此,所以塌上策上説明的占据江东观望北方形势从中取利的状态未变。
可以说虽然鲁肃的塌上策从前期占据整个长江观望天下大势改变为後来的鼎足江东观望天下大势,但是其观望天下大势从中取利的战略意图并未改变。因此塌上策在与刘备联合开始就基本上转变为暂时不取荆州,因此隆中对丶塌上策在荆州问题上并没有抵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隆中对丶塌上策都要利用对方相辅相成地达到目标。
隆中对主张夺取荆州作爲进攻中原的跳板,而鲁肃主张夺取荆州只不过爲了能有北方抗衡的力量。而在刘备占据荆州之後,隆中对可以运用荆州作爲进攻的跳板,而塌上策依然可以确保实行无阻,保持江东观望天下的形势。
各取所需,或许诸葛亮丶鲁肃在江东碰头的时候就已经谈过这一个问题,达成了共识吧?
不过可惜的是鲁肃的早死以及作爲塌上策运用者孙权对於塌上策的误解。
孙策死时托孤於孙权的时候曾“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权此人被其兄认爲足以保江东但是却不足以与天下争衡,其目光也是仅仅局限於偏安东南而并非争霸天下。鲁肃死後孙权违背了鲁肃主张的与蜀联盟政策而挥兵指向荆州。
虽然用兵成功夺取了荆州,但是两綫作战,东吴也从而丧失了谋取天下的能力,战略上也从此无所作爲。
可以这麽说,孙权是塌上策的背叛者,而刘备也是隆中对的背叛者。无论隆中对还是塌上策,本身就具备了统一天下的能力,但是作爲一个蓝图,还需要使用者的配合以及催化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总结:综合以上四点,荆州以及外交问题,其实对於隆中对绝对没有根本的影响。加上隆中对本身确实可行,因此隆中对确为灵丹妙药,能助刘备复兴汉室。

注:本文借助了燕京兄与萨相爷文章中的一些资料来分析~~:)~在此表示感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1-11 18: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先文章有些小问题发表不了……
感谢肃杀兄提醒……现在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5-11-11 19:1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大哥,你知道吗?失荆州是最致命的,这并不能说关羽次,只能说明,咳,举个例子,知道王睿伐吴吗?大兴土木,干什么?造船那,说明了蜀地与荆州实在是不能呼应,荆州有急,不能迅速解救,知道刘备失3郡吧,要想救,得从三峡或上庸走水路救,即使蜀有荆州,但吴国不得安宁,难免受夹击,还不如早早退到夷陵一线,又能避免冲突,还能吴蜀同时进兵啊。诸葛亮最后也考虑夺回荆州{夷陵之战后},但他最后明白了,即使夺了荆州,还得花大力气去守这个易守难攻之地{襄阳郡不在刘备手上,就不能拒险而守}还不见得守的住,所以这个矛盾的隆中对中道夭折了,献丑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1-11 19: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何谓四战之地,
强则称霸四方,弱则四方受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方未明
(传说中的大侠)

潇湘侯监造使中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2
功绩 419
帖子 4933
编号 119
注册 2005-5-26
来自 杭州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1-11 19:4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岑平于2005-11-11, 18:39:03发表
感谢肃杀兄提醒……现在好了

是肃杀MM,小平又来讨论这个老问题了啊,待我看看,有新颖的观点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1-11 19: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西狂杨过于2005-11-11, 19:46:38发表
是肃杀MM,小平又来讨论这个老问题了啊,待我看看,有新颖的观点否

对不起姐姐(应该会比我大?……)了

呃,其实之前也写过,不过当时看法比较表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邓仲华
(卧云居士)

秦国公
江南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30
帖子 19974
编号 5065
注册 2004-2-7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11-11 20:0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如果一个长远战略计划能够完全按照其计划进行没有一个是不能成功的,但只要任何一环出了问题就困难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ndow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34173
注册 2005-3-7


发表于 2005-11-11 20: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难得长贴。个人感觉很多人喜欢将过错推到关羽身上,其实历史的发生很多是各种因素导致的。
  关羽的败。诚然关羽要背很大责任,对同僚的轻视,与孙权的态度等等。但刘备其实也很有问题,明知关羽轻同僚,为何还要把一个糜芳放在荆州?有了四川和汉中,刘备就不怎么把孙权放在眼里了。对孙权来说,一个曾经要求庀护的人忽然发展壮大,让孙权一下子很不平衡。大家总是站在蜀的角度想问题,怪孙权不识大局,应该好好配合刘备打天下,似乎有个强敌曹操就应该一心联手抗曹不该撕破联盟。如果从孙权的角度出发,刘备一下子如此强大,态度如此强硬(先主率兵五万下公安),首先一个有借无还,然后加上形势的转变以及孙权对鲁肃方案的执着,终于导致了白衣渡江......关羽本身出兵并没错,灭七军围攀城,威镇华夏,即使败给徐晃也损失不大,只是在被袭荆州后士卒离心才败的。很令人感叹的是糜芳,这个从刘备落泊时就一直跟随的老将居然在这时候变节,实在是太凄凉了。三国唯一冲阵斩将的英雄,就从此走入末路。坦白得说,没有孙权的背叛,荆州是不会失的,即使败给徐晃而退回,也能留给中原人士一个赫赫的威名。到时再两线出兵,事并不是不可为,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不禁要感叹刘备的乏人。曹仁有一个好军师满宠,关羽却什么也没有。想想玩三九时的关羽城中智力最高的就是自己,实在是蜀汉的悲哀啊。刘备想统一只能加快速度,毕竟关张赵马没一个是川中或荆州的,刘备前期也算集合了不少名将,不趁早等死光的时候就来不及了。曹操大将如云,刘备就关张胃炎,一个老将黄忠,还一个拿来吓唬人的马超(马帅哥野心大刘备不放心),即使历史重来一次,给刘备双线进攻的机会成功率也不大,诸葛亮几乎没带什么兵,真正靠得住的就刘关张,怎么跟人家比。你当是玩三国游戏随随便便以少胜多吗?
  不过偶是支持隆中对的,不管成功率有多高,毕竟它是目前来说成功率最高的战略。每每想起蜀汉最强大的时候突然一下子跌入低谷(失荆州,失关张黄,彝陵又大败......),都禁不住扼腕叹息。知道魏怎么想的吗?都以为蜀中只有刘备,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把他们吓了一跳呢,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5-11-11 20:2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你即使再叫来上将20员,也难保守不住荆州,明智的放弃是应该的,要不然诸葛亮怎么能一心北伐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11-11 20: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鲁肃死後孙权违背了鲁肃主张的与蜀联盟政策而挥兵指向荆州。
虽然用兵成功夺取了荆州,但是两綫作战,东吴也从而丧失了谋取天下的能力,战略上也从此无所作爲。

看到关羽北伐在荆州势力骤然增强,又兼蜀汉得益州,已经直接威胁东吴的生存。此时得不到荆州,东吴食不甘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5-11-11 20:4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说实话吧,没荆州孙权就不塌实,但有了荆州后再无多余的兵将来进攻了,又得不到襄阳,不能屯兵,就是鸡肋啊,弃了他又不可能,挺难为孙权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qaure24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12614
注册 2004-7-20


发表于 2005-11-12 02: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的隆中对确实是一个很精辟的设想,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他忽略了益州的地理环境,益州是群山连绵之地,特别是要进出益州必然经过长江三峡,所以在兵力机动性方面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即是说,荆州如果遭受打击,益州的军队不可能在短时间就能救援。因此,关羽所失荆州,主要原因当然是他轻视东吴,岂不知此时和东吴之盟是战略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署;另一个原因便是益州的救兵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到得了的。如此内忧外患,不败也难!
    因此那时候吴蜀联盟是刻不容缓的必要环节了。北魏人才济济,资源雄厚,要吃下荆州理应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恐怕他们也知道,即使咬住了这块肥肉,也不一定能吃得下去,荆州地势平坦,易攻难守,西有蜀,东有吴,哪边打过来都不好防御。因此,魏也没有着手伐荆州。反过来说,诸葛亮放弃荆州一心治理益州的战略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先前刘备的夷陵之战实在是不理智的举动,要不是事后诸葛亮去修好吴国关系,恐怕蜀国早早的就瓦解了!
    夷陵之战的导火线是刘备失去了关羽和荆州,在个人感情上可以理解,但在当时的战略思想上绝对是幼稚到了极点!如果那时候荆州不失,跟东吴保持最基本的友好关系,要抗北魏,本应不是什么难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1-12 02: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在兖州起家时在四战之地创业的风险该比荆州更大吧?
曹操能成大事,诸葛亮刘备关羽为什么就不能?
单说方案可行性的话,隆中对本来没错,他的可实践性非常强兼之价值巨大,这巨大的价值虽然在最终只实践成功了一半,已经使刘备幡然化龙。
没成功的另一半,毁于关羽,毕竟关羽不如曹操吧(废话)。作为方案来说,这个方案的风险系数与投资回报率,仍然比曹操当年的项目风险小、回报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1-12 04: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实干司马于2005-11-11, 20:34:21发表

QUOTE:
鲁肃死後孙权违背了鲁肃主张的与蜀联盟政策而挥兵指向荆州。
虽然用兵成功夺取了荆州,但是两綫作战,东吴也从而丧失了谋取天下的能力,战略上也从此无所作爲。

看到关羽北伐在荆州势力骤然增强,又兼蜀汉得益州,已经直接威胁东吴的生存。此时得不到荆州,东吴食不甘味。

当中分析了鲁肃的踏上策……
就中就可以看出,其实两计在初期是绝对可以相辅相成……

而最后谁胜谁负……
就如同演义中邓芝说孙权一般,看两国各自如何处置……
关键失败的,在于两国都过早地背弃了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1-12 04: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11-12, 2:30:25发表
曹操在兖州起家时在四战之地创业的风险该比荆州更大吧?
曹操能成大事,诸葛亮刘备关羽为什么就不能?
单说方案可行性的话,隆中对本来没错,他的可实践性非常强兼之价值巨大,这巨大的价值虽然在最终只实践成功了一半,已经使刘备幡然化龙。
没成功的另一半,毁于关羽,毕竟关羽不如曹操吧(废话)。作为方案来说,这个方案的风险系数与投资回报率,仍然比曹操当年的项目风险小、回报高。

将军正解……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1-12 04: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Tindow于2005-11-11, 20:20:24发表
难得长贴。个人感觉很多人喜欢将过错推到关羽身上,其实历史的发生很多是各种因素导致的。
  关羽的败。诚然关羽要背很大责任,对同僚的轻视,与孙权的态度等等。但刘备其实也很有问题,明知关羽轻同僚,为何还要把一个糜芳放在荆州?有了四川和汉中,刘备就不怎么把孙权放在眼里了。对孙权来说,一个曾经要求庀护的人忽然发展壮大,让孙权一下子很不平衡。大家总是站在蜀的角度想问题,怪孙权不识大局,应该好好配合刘备打天下,似乎有个强敌曹操就应该一心联手抗曹不该撕破联盟。如果从孙权的角度出发,刘备一下子如此强大,态度如此强硬(先主率兵五万下公安),首先一个有借无还,然后加上形势的转变以及孙权对鲁肃方案的执着,终于导致了白衣渡江......关羽本身出兵并没错,灭七军围攀城,威镇华夏,即使败给徐晃也损失不大,只是在被袭荆州后士卒离心才败的。很令人感叹的是糜芳,这个从刘备落泊时就一直跟随的老将居然在这时候变节,实在是太凄凉了。三国唯一冲阵斩将的英雄,就从此走入末路。坦白得说,没有孙权的背叛,荆州是不会失的,即使败给徐晃而退回,也能留给中原人士一个赫赫的威名。到时再两线出兵,事并不是不可为,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不禁要感叹刘备的乏人。曹仁有一个好军师满宠,关羽却什么也没有。想想玩三九时的关羽城中智力最高的就是自己,实在是蜀汉的悲哀啊。刘备想统一只能加快速度,毕竟关张赵马没一个是川中或荆州的,刘备前期也算集合了不少名将,不趁早等死光的时候就来不及了。曹操大将如云,刘备就关张胃炎,一个老将黄忠,还一个拿来吓唬人的马超(马帅哥野心大刘备不放心),即使历史重来一次,给刘备双线进攻的机会成功率也不大,诸葛亮几乎没带什么兵,真正靠得住的就刘关张,怎么跟人家比。你当是玩三国游戏随随便便以少胜多吗?
  不过偶是支持隆中对的,不管成功率有多高,毕竟它是目前来说成功率最高的战略。每每想起蜀汉最强大的时候突然一下子跌入低谷(失荆州,失关张黄,彝陵又大败......),都禁不住扼腕叹息。知道魏怎么想的吗?都以为蜀中只有刘备,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把他们吓了一跳呢,呵呵。

在这种情况下,与吴关系必须是在双方都有人明白双方国策是相辅相成的情况底下才能和平发展。……
很可惜,双方并未能把握好尺度……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11-12 07:4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先说说隆中对的缺陷吧,隆中对是对天下大势的静态分析,其缺陷在于太过于自我中心,并没有很好的分析除刘备势力以外,其它势力有可能的消长。所以虽然诸葛亮提到荆州是“天所以资将军”却没料到曹操南下几乎就灭了刘备。

隆中对的出发点是没错,并且经过刘备集团非常好的实践,使得刘备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甚至一度有超过曹操成为第一诸侯的势头。
从刘备方面来看,错误在于太过自我中心(也许正因为是隆中对的关系)。刘备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孙权一直吸引住曹操的注意力所致,而孙权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孙权因为长期的利益分配不均而恼羞成怒,采取武力争夺的方式。但刘备对既得利益仍然不舍得放弃,甚至亲自带兵到荆州坐镇。刘备最后决定出让部分利益还是迫于曹操的压力才勉强做出的。
这个联盟中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较好得平衡两方的利益,也就意味着即使曹操还在孙刘两方也必然会翻脸,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在我看来,隆中对没错,不过诸葛亮在隆中所看见的天下形势的情况与刘备向孙权求救时的形势完全不同。刘备的初步发展得益于隆中对,但已无法阻止孙权势力向荆州的渗透。出让部分利益也许会对隆中对产生影响,但是否刘备的进一步发展就一定要按照一个十几年前的战略设想去实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偷心猎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54
编号 300
注册 2005-1-9


发表于 2005-11-12 12: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隆中对的关键在於养精蓄锐,壮大国力,先守後攻,是“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然後才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丶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

别忘了“兴复汉室”这口号随着时间流逝越发过时不得人心。曹丕篡汉时魏国太平得很,以后魏国民众反乱几乎为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zz1968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700
编号 6118
注册 2004-3-19


发表于 2005-11-12 23: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隆中对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一点我朝太祖高黄帝论述过.大意是:
诸葛亮盲目师古,以为前汉由汉中出师取得天下的,后汉是从南阳出兵取得天下的.所以从这两个地方出并一定能够取得天下,这是诸葛亮两隆中对的逻辑.
但实际情况时,前汉的兴起是刘邦占领关中及陇右地区作为根据地(这些地方受秦末战乱的影响比较小,生产受到影响小),刘绣同样是北出南阳后,以河北作为根据地的(同样是受战乱比较小的地方).
荆襄地区四战之地,守都困难,不可能作为根据地,益州地小人稠,交通不便,适合于割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5-11-13 08: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荆州的失去之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刘备入川把兵力给抽空了,所以关羽面对孙权的攻势无法抵挡(先丢了三郡,后来刘备军来了就拿了一个回来),后面关羽的北攻确实是时机选择不当,所以尽管有初设战术表现,仍不能逃脱失败。

关于四战之地,也主要看如何运用了。以新四军为例,一、二、四支队都是跑到敌人的核心区域,照样得以发展,而三支队及军部,呆在皖南山区大后方,表面上看最安全,结果却被吃掉了。

同样,如果不是关羽贸然出击,孙权未必能袭取荆州,表面上看面临曹吴两家的压力,但在各怀鬼胎的情况下,都希望对方先动手,自己坐享其成,孙权也是在关羽把荆州的兵力都调走以后才出击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头笨笨

鲁郡公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0
功绩 800
帖子 2714
编号 46175
注册 2005-8-21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1-13 13: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次去四川,一路颠簸,就在思索当年蜀国真正有效的地盘能有多大,至于荆州,个人觉得是一座孤城,守一时可以,长守不行,除非有坚实的基础和屏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ydpyh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0
编号 53060
注册 2005-11-12


发表于 2005-11-13 15: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前期有人才,后期没人才,失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5-11-13 16:1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前期有人才,糜竺,简雍吗?还是孙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1-14 08: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11-12, 12:31:19发表
别忘了“兴复汉室”这口号随着时间流逝越发过时不得人心。曹丕篡汉时魏国太平得很,以后魏国民众反乱几乎为零。

其實復興漢室是作爲口號存在,延續漢室的命脈,可以説是作爲蜀國的立國根本。
而真正要統一天下,是要建立新的制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igozhu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36
编号 44468
注册 2005-7-28


发表于 2005-11-14 11:4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感觉这篇文章,只考虑了蜀一家。
这样进行分析是没有意义的。
荆州的问题,应该考虑到三方角力,尤其是荆州对吴的重要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11-14 13: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隆中对的出发点是没错,并且经过刘备集团非常好的实践,使得刘备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甚至一度有超过曹操成为第一诸侯的势头。
----夸张,只是联合孙权让曹操顾此失彼罢了,远达不到第一诸侯的水平。


从刘备方面来看,错误在于太过自我中心(也许正因为是隆中对的关系)。刘备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孙权一直吸引住曹操的注意力所致,而孙权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孙权因为长期的利益分配不均而恼羞成怒,采取武力争夺的方式。但刘备对既得利益仍然不舍得放弃,甚至亲自带兵到荆州坐镇。刘备最后决定出让部分利益还是迫于曹操的压力才勉强做出的。
----错误并不在乎太过自我中心,无论孙刘,都以各自为重心,当初孙权资荆与刘备,也仅仅是因为自己要至力于东线的争夺。这叫各怀鬼胎。孙权因为自己对另一方的无能,而要从盟友身上取地又何尝不是过火?孙权一次过要求荆州与三郡,所求的都远大于自己筹码之外,刘备肯给才奇怪呢。最后孙权还主动驱兵夺地,刘备此时不率兵前来对持,平衡之,难道还应该任由荆州如此发展?


在我看来,隆中对没错,不过诸葛亮在隆中所看见的天下形势的情况与刘备向孙权求救时的形势完全不同。刘备的初步发展得益于隆中对,但已无法阻止孙权势力向荆州的渗透。出让部分利益也许会对隆中对产生影响,但是否刘备的进一步发展就一定要按照一个十几年前的战略设想去实施?
----形势无大异,无论何时,孙权都将目光集中于荆州,无论刘备是否向孙权求救,孙权也不可能呆在哪干发呆(长期的东线失利冲突是早晚会发生的),将隆中对理解为静态那不过是以自己的目光去看而已。让出部分利益并不是主要,而是孙某人那贪得无厌的胃口不是割几处地就能解决的。以至于孙某人取荆时并非止步于荆,而是兵行向川,这算是什么荆州利益争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11-14 13:5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呵呵,正因为当时刘备还没有达到第一诸侯的水平,所以我才说“势头”。
在孙刘联盟中且不论孙权的主观愿望是什么,从赤壁之战到出让荆州,刘备集团的初期的生存与发展都是拜孙权所赐。如果说筹码,孙权的筹码是再造之恩。孙权对于荆州的要求并不算很过份。但自从刘备有了自己的领地后,就从未把孙权这个盟友当回事。所谓“共同抗曹”更像是刘备在利用孙权,巴西争夺战以前一直是孙权单独在和曹操作战。彝陵之战后孙权可没打算入川啊。吴军主力止于巫峡,没有深入瞿塘峡追击。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11-14 14:0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其实上面说的都是细枝末节
隆中对是正确的。它在刘备集团的生存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我考虑的是在刘备集团取得了隆中对的第一阶段目标后是否第二布战略目标仍要依照隆中对的设想进行。换而言之,在国际局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刘备集团是否有调整整体战略的必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11-14 14: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彝陵之战后孙权可没打算入川啊。吴军主力止于巫峡,没有深入瞿塘峡追击。
----止于巫峡是因为没机会渗入川内,连汉中太守都让人遥领了,还用得着为孙权那家伙辩解么。


孙权的筹码是再造之恩。孙权对于荆州的要求并不算很过份。
----赤壁刘备也是出了力的,不是孙权对刘备有再造之恩,而是双方共同付出,事实上就是孙权拒绝联刘,他孙权自己的下场也不会好哪去。借一郡而取四郡,这不仅是刘备,就连刘备内部的荆州权贵们都是无法容忍接受的条件。怎么说得好象孙权完全不在联合中获利一样?


但自从刘备有了自己的领地后,就从未把孙权这个盟友当回事。所谓“共同抗曹”更像是刘备在利用孙权,巴西争夺战以前一直是孙权单独在和曹操作战。
----孙权又何尝不是利用刘备,只不过利用不成功,被刘备反将一军而已。而所谓一直是孙权在和曹操作战,关羽乐进等人的交战又是怎么回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11-14 14:1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得先澄清一个事情,蜀主动放弃荆州所损失的国力不会比被动放弃损失的小(从长远来说,因为单一个益州所能支持的整体国家实力是不会有多大的改变的,除非孙权肯让刘备将荆民,富商们所有都移至益州,只留一块空空如也的土地)。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7 12: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773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