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10-23, 1:16:58发表
三国兄:又一篇好文章。
有几个问题,要探讨一番。
1、白马津到延津,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分册看,是45km,合102汉里,而不是50里。
2、说于禁、乐进参加白马保卫战,缺乏根据。现在的记载大多证明两人主要在延津和延津西南一带作战。与白马是相反的方向。
3、颜良、文丑的阵亡,并不能影响袁绍分兵包抄曹操后路的决策。虽然不少人以为袁绍没有采纳这个策略。其实当两军在官渡相持以后,袁绍不仅数次派部队成功地截击了曹军粮草,还有韩恂的包抄和刘备军的包抄,只不过,韩恂和刘备的包抄部队都被曹操的机动部队消灭了。
因此,在官渡相持阶段,可以说是双方相互派机动部队包抄、截粮。只不过相比而言,对于分散作战的包抄部队,袁军的战斗力就远远赶不上曹军。
就比如解放战争时期,蒋军不敢分散作战一样,担心被消灭。
4、关于官渡阵地防御的兵力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武帝纪)
这里的兵不满万,不会是仅指合战不利的兵力,而是指的分营与相当的兵力。因此,这说明曹操在官渡阵地防御的兵力就是1万人。这其中包括了已经撤回的于禁、乐进军。
5、曹操大营就在官渡,哪里还有什么后方主营呢?而且于禁、乐进的部队也早就加入官渡,因此并没有15000人。
至于2000匹马是怎么送来,我以为不会有1千人。看看牧民怎么放牧就知道了。而且钟繇去关中,没有带兵去。
6、袁绍的后方其实在黎阳,因为曹军从没有在这一带渡河攻击,而从黎阳到官渡和从许都到官渡的路程是差不多的。
7、不太理解你的注一,蔡阳事件是官渡后第二年的事情了,大概与官渡没有什么关系的。
哈哈,虽然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但是大部分是赞同的呀!
回燕公:
1。是102里?我量了一下今河南延津北到今河南滑县东北是38KM,呵呵。谭其骧的地图集我也看了,不过我看的没有比例尺,郁闷。
2。应该是这样的,白马延津算曹操的黄河防线吧,我说于禁协助刘延守白马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当时刘延有多少兵不知道,袁绍的主攻方向是白马,所以我认为于禁应该参加了白马方向的战斗,只是后来撤退时是从延津西南撤走的。
3。第三个问题我文中已经分析了,袁绍的机动部队“意思一下”之后就不见了踪影,一个是因为白马延津的损失太大,另一个原因只能解释是袁绍没有自信。毕竟当时身处前线的张合等人都建议袁绍派遣分队,可见其“轻骑”还是有相当实力的,另外,燕公也说了,即使在白马之后,骑兵数量对比还是袁绍占优,和公孙瓒战斗过的部队也不会这么不济吧?白马的战败说到底是文丑的无谋和曹操的计谋导致的,战斗力曹军不可能“以一敌十”。
4。后面还有句话,燕公怎么不引完?“绍复进临官渡”。而《袁绍传》记载是:“连营稍前,逼官渡,合战,太祖军不利,复壁。”这样就很明白了,这个兵不满万确实是在“合战”期间,〈曹操传〉这样记载有“因果倒置”的嫌疑,但可以肯定的是,官渡不是剑阁,想用1万人抵挡八万人根本就不可能。
而〈于禁传〉记载:“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於杜氏津,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
原武在哪?阳武后方,杜氏津在哪?还是阳武后方。于禁“从还官渡”只能是在袁绍出兵阳武之后,也就是曹操在“合战不利”之后,不可能是在袁绍占领阳武之前。
5。弄清4也就明白这个了,曹操出兵向前,延缓袁绍的进攻,防止他合围官渡,“不利”之后,汇合于禁等人回到官渡主营。
6。黎阳离官渡可远着呢,淳于琼的运粮部队明文记载有一万人,而淳于琼本身属于袁绍带到前线的将领,所以用一万人运输是事实。
7。哈哈,我把他放在注一就是因为它不属于官渡之战的范围。